清镇市麦格乡谷坝铝土矿(变更)原矿开采项目.doc_第1页
清镇市麦格乡谷坝铝土矿(变更)原矿开采项目.doc_第2页
清镇市麦格乡谷坝铝土矿(变更)原矿开采项目.doc_第3页
清镇市麦格乡谷坝铝土矿(变更)原矿开采项目.doc_第4页
清镇市麦格乡谷坝铝土矿(变更)原矿开采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 1.1 概述1 1.2 编制目的1 1.3 编制依据2 1.4 评价工作分级与评价范围7 1.5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9 1.6 评价工作内容与评价重点11 1.7 环境保护目标12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3 2.1 原有矿山开采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3 2.2 工程概况14 2.3 矿山资源赋存条件15 2.4 前期露天开拓与开采18 2.5 后期井下开拓与开采19 2.6 地面设施22 2.7 供电、供热及供水.23 2.8 前期露天开采工程分析25 2.9 后期井下开采的工程分析28 2.10 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34 第三章第三章 矿山周围环境概况矿山周围环境概况36 3.1 自然生态环境36 3.2 社会环境39 3.3 地质灾害现状39 3.4 建设项目附近主要污染源调查39 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产业政策与规划的相容性分析国家产业政策与规划的相容性分析40 4.1 与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划相容性分析40 4.2 与地方产业政策及规划相容性分析41 ii 4.3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42 4.4 项目与贵黔高速的关系43 第五章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44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4 5.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49 第六章第六章 地表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51 6.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51 6.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2 6.3 前期露天开采时段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55 6.4 后期井下开采时段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与水资源利用56 6.5 露天开采服务期满后对地表水影响分析59 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60 7.1 大气污染源调查60 7.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60 7.3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62 7.4 废气及粉尘的治理64 7.5 露天开采服务期满后的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5 第八章第八章 生态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66 8.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6 8.2 土壤环境现状及影响分析70 8.3 矿山露天开采爆破与安全距离72 8.4 前期露天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4 8.5 后期地下开采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6 8.6 地表塌陷对地质灾害影响分析84 8.7 项目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84 8.8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地表沉陷的防治86 8.9 水土保持方案88 第九章第九章 地下水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地下水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90 9.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90 9.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90 iii 9.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91 9.4 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93 9.5 矿体开采对含水层及井泉的影响评价93 9.6 矿山污废水排放对地下水影响分析95 9.7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96 第十章第十章 固体废物及影响分析固体废物及影响分析98 10.1 固体废物种类及处置措施98 10.2 废石场特征及其处理98 10.3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00 10.4 剥离表土和废石环境问题的治理10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102 11.1 声环境现状调查102 11.2 声环境影响评价103 11.3 项目运输车辆噪声对道路两旁声环境的影响分析107 11.4 噪声防治108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110 12.1 环境风险识别110 12.2 风险源项分析110 12.3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10 12.4 环境风险防范对策111 12.5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12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14 13.1 公众参与方式及有关信息发布114 13.2 公众意见调查统计与评述118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循环经济分析、清洁生产评价与总量控制循环经济分析、清洁生产评价与总量控制121 14.1 循环经济分析121 14.2 清洁生产评价122 14.3 本项目“以新带老”环保措施125 14.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26 iv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7 15.1 环保投资估算127 15.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127 15.3 指标计算法128 15.4 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30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31 16.1 环境管理131 16.2 施工期环境监理133 16.3 环境与污染源监测134 16.4 环保措施监督工作137 16.5 绿化138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40 17.1 结论140 17.2 建议150 附件: 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黔国土资矿管函2015160 号关于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变更)开发利用 方案评审意见备案的函 , 2015.1.30;(1) 2、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黔国土规划院开发审字2015001 号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 矿(变更)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 , 2015.1.14;(3) 3、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2123120128344), 2012.11.20;(11)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黔国土资储备字2014137 号关于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资源储 量核实及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 2014.12.29;.(12) 5、贵阳市环境保护局 筑环函201513 号关于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 标准的复函 , 2015.3.4;.(13) 6、贵州万顺达实业有限公司 委托书, 2015.2.5;(15) 7、公众参与调查个人名单; (16) 8、公众参与调查团体名单; (19) 9、贵州万顺达实业有限公司 承诺书, 2015.2.5;(20) v 10、贵州江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航环监报告(2015)第 015 号,2015.2.15; (21) 11、贵州省水利厅 黔水保函201549 号关于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变更、露采部分)水土保持方 案的批复, 2015.4.20;(31) 12、附表 1 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 (34) 13、附表 2 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一览表;. . . .(35) 14、附表 3 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 (36) 15、附表 4 前期露天开采时环保措施竣工验收一览表;. . . . . . . .(37) 16、附表 5 后期井下开采时环保措施竣工验收一览表;. . . . . .(38) 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 . . . . (39) 1 第一章 总 论 1.1 概述 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为扩建矿山。原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 土矿于 2008 年获得采矿证,2012 年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 c5200002012123120128344,有效期至 2018 年 3 月) ,生产规模 3 万吨/ 年,开采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目前开采部分全部为露天开采。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2014 年 10 月提交了 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补充勘探报告 ,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储备字2014137 号关于贵州省清 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 备案证明完成储量备案。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 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变更)开发利用方案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以黔国土资矿管函2015160 号关于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 (变更)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备案的函对专家评审同意予以备案, 矿山设计采用露天/地下开采,建设规模 10 万 t/a。 依据国务院 1998 年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 项目环评类别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贵州万顺达实业有限公司 委托贵州大学承担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变更)10 万 t/a 原矿开采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技术政策,在现场踏勘、调研及 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写了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变更)环境影响 报告书 ,作为环保护主管部门项目审批及环境管理依据。 1.2 编制目的 通过对项目矿区露天采场及工业场地踏勘,对矿体露天开采范围、 推荐的矿体地下开拓方案以及工业场地布置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在对 2 当地的环境特征、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对项目工程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 上,确定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明确了主要保护目标、评价 因子、评价等级、评价标准、评价范围,制定了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并 根据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报告书。 本项目属矿产资源开发建设工程。通过调查矿区范围及工业场地周 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项目建设与生产中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及排污 方式,分析和评价项目建设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按照“以新带老”要 求提出保护环境质量和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对策,从环境保护角度 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编制依据 1.3.1 任务依据 贵州万顺达实业有限公司 委托书,2015.2.5。 1.3.2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改),201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国务院(1998)年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1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次修正),2009.8.27;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8.12.27; 土地复垦条例 ,2011.3.5; 3 国务院国发(2000)38 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11; 国务院国发200628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 2006.8.6; 国务院国发(2005)28 号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 发秩序的通知 ,2005.8.18; 国务院国发(2011)42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2011.12.15; 国务院国发201135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的意见 ,2011.10.17; 国务院国发201126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 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8.31; 国务院国发(2012)2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1.12; (21)国务院令 第 593 号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2011.3.7。 1.3.3 部门规章、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构调 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201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 年第 36 号公告铝行业规 范条件 ,2013.7.18;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5109 号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 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5.10.14;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424 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2004.2;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6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 办法 ,2006.2.14; 国家环保总局 环控1997 0232 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 意见 ,1997.4.14;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1 1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 4 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1.2.21;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14 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1.1.8;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七部委 国土资发 2006225 号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 2006.9.30; 环境保护部令 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008.10.1; 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1150 号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1.12.29; 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27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012.7.3; 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298 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 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2012.8.7; 环境保护部办 环办2012134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2012.10.30; 环境保护部 环办2013103 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 ,2014.1.1。 1.3.4 地方规章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黔府办发201265 号“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关于转发省安全监管局等部门贵州省 20122015 年金属非金属矿 山整顿关闭工作方案的通知”,2012.12.30; 贵州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1.6; 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 ,1994.4.18; 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 ,2001.12;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9.3.26; 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7.12.27; 5 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20112015); 贵州省人民政府 黔府办发200738 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贵州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2007.5.21;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 黔环函(2012)184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 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2.8.28; 贵州省人民政府 黔府办发201222 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2.6.8; 贵阳市人民政府 筑府发199637 号贵阳市地面水域水环境 功能划类规定 ,1996.10.28; 贵阳市人民政府 筑府发199837 号“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 发贵阳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1998.11.25; 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1995.12.15; 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2002.3.1; 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1997.10.9;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2004.6.23。 1.3.5 技术依据 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2012.1.1; 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2008.12.31; 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1993.9.18; 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2011.6.1; 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2009.12.23; 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2011.9.1; hj/t 192201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2015.3.13; 6 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2004.12.11; hj/t 20152012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2012.6.1; hj 2000201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2011.3.1; hj 20342013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 2013.12.1; hj 203520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2013.12.1; 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008.7.1; 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2008.7.1; hj651201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 , 2013.7.23; gb507712012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 ,2012.12.1;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2000.6。 1.3.6 相关文件及资料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贵州省清镇市麦格 乡谷坝当铝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补充勘探报告 ,2014.10; 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14 080 号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2014.12.12;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黔国土资储备字2014137 号关于贵 州省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 量评审备案证明 ,2014.12.29; 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2123120128344),2012.11.20;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 矿(变更)开发利用方案 ,2015.1;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黔国土资矿管函2015160 号关于清 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变更)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备案的函 , 7 2015.1.30; 贵阳市环境保护局 筑环函201513 号关于清镇市麦格乡谷坝 当铝土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 ,2015.3.4; 贵州博盟实业有限公司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扩能)矿 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2015.4; 贵州顺天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土 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015.1; 贵州新发展水保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 铝土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015.3; 贵州省水利厅 黔水保函201549 号关于清镇市麦格乡谷坝 当铝土矿(变更、露采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 ,2015.4.20。 1.4 评价工作分级与评价范围 1.4.1 评价工作分级 本项目前期露天开采时段污、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后期井下开采时段污、废水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剩余经排水管道排入 羊叉河,污、废水排放量 223m3/d1m,10-715)和急倾斜矿层 (2530 时,当无大的地 质构造并采用正规采矿方法开采的条件下,地表一般仅出现连续变形; 当 h/m50 岁2524.27 小学及以下3937.86 初中3130.10 高中(含中专)1716.50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1615.54 公职人员76.80 学生43.89 个体户54.85 职业 农民8784.46 13.2 公众意见调查统计与评述 13.2.1 公众意见调查统计结果 根据公众参与调查资料,反馈信息统计见表 136。 表 136 公众参与(个人和团体)调查统计结果汇总表 序号内 容人数(人) 比例(%) 团体(个) 比例(%) 对环境空气的污染4947.57440 对地表水体的影响2019.426601矿山开采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地下水位的下降1211.65110 122 噪声对人群的影响2524.27220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423.30330 对环境空气的污染4240.78440 对地表水体的影响2726.21660 地下水位的下降1514.56110 噪声对人群的影响1918.45220 2对本项目您(贵单位)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625.24330 有利5452.43770 有害00003 本项目建设生产对您(贵单位)的生活环境、 工作环境和对您的健康 无影响4947.57330 增加7875.73880 减少00004 本项目建成投产能使您(贵单位)的经济收 入 无影响2524.27220 支持8885.4410100 反对00005 您(贵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所持的态度是 什么? 无所谓1514.5600 6 对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原矿开采项 目进行污染防治工作,有何建议和要求? 共有 4 位(个人)被调查者、2 个团体提出建议和要求 由表 136 可见: 47.57%个人和 40.0%团体认为原矿山开采会引起环境空气污染; 19.42%个人和 60.0%团体认为污、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3.30%个人和 30.0%团体认为矿山开采破坏植被和耕地,产生地面塌陷 等,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4.27%个人和 20.0%团体认为矿山 开采噪声对人群产生不利影响;11.65%个人和 10.0%团体认为矿山的地 下开采会造成地下水漏损。 26.21%个人和 60%团体最关心污、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 影响;25.24%个人和 30%团体最关心矿山开采对植被和耕地的破坏以及 地面塌陷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14.56%个人和 10%团体最关心矿山开 采对地下水漏损影响;40.78%个人和 40%团体最关心矿山开采引起的环 境空气污染;18.45%个人和 20%团体最关心矿山开采噪声对人群产生不 利影响。 52.43%个人和 70%团体认为矿山建设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等 有利;47.57%的个人和 30%的团体认为矿山建设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环 境无影响。 75.73%个人和 80%团体认为项目投产能增加其经济收入;24.27%个 人和 20%团体认为对自己的经济收入无影响。 85.44%个人和 100%团体支持本项目建设,14.56%个人对项目建 123 设持无所谓态度,无反对意见。 有 4 位被调查个人对项目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和要求: 露天开采时,尽可能保护植被和耕地,闭坑后及时进行植被恢 复。 矿山井下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面沉陷,影响农业生产, 应对受影响的土地实施土地复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做好污染防治措施,净化道路,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保护矿区周围河流不受污染。 有 2 个被调查团体对项目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和要求: 对生态环境破坏要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将对环境的影响 减到最小; 业主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针对以上意见,环评提出,露天开采时采取边开采边复垦的生态 恢复时序,闭坑后尽快对露天采场进行生态恢复,对所占耕地及开采损 坏的耕地要按国家规定进行复垦,并对受损农民给予及时的补偿;加强 污、废水处理设施及排水管道运行管理和正常运转,避免污、废非正常 工况排放;在矿山招用非技术人员时,尽量招用当地村民;项目建成投 产后,应对矿山范围内进行定期巡视,根据观测资料及时做好岩体稳定 性预测、预报工作。 13.2.2 评述 本项目公众参与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 定进行了一次公示及二次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在项目所在 地进行个人、团体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85.44%被调查个人和 100%团 体支持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谷坝当铝土矿(扩能)10 万 t/a 原矿开采项目 的建设。 当地团体及个人认为本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做到:必须 落实“三同时”措施;剥离土石全部回用于采空区复垦,尽量不占用耕 地和林地;尽可能减小矿山开采对当地村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保证 124 人民生命财产;确保污染物治理措施的正常运行,做到达标排放; 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作到项目建设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 尽量减少环境纠纷发生;确保不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并采 取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针对公众参与有关问题,业主承诺:及时对露天采场进行生态恢复, 对受损土地开展土地复垦并予以相应的补偿;优先聘用当地村民进矿务 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地质监测,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因 矿山开采受到影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构建 和谐矿山。 第十四章 循环经济分析、清洁生产评价与总量控制 14.1 循环经济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 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本次 环评根据金属矿山采选行业特点,主要分析矿坑水、废石等资源的综合 利用情况。露天开采期间污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不进行循环经济分析。 14.1.1 矿坑水综合利用方案 矿坑水处理后水质及综合利用方案 谷坝当铝土矿处理后的矿坑水水质与相关用水标准比较见表 141。处理后的矿坑水大部分指标达到类水体标准,满足井下防尘 洒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等用水水质要求,用途广泛。 表 141 谷坝当铝土矿处理后矿坑水水质与有关用水标准比较 项 目处理后的矿坑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防尘洒水水 质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水作、旱作) 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 ph6.09.0696.58.55.58.56.58.5 cod1020/150、200/ ss30/15080、100无 硫化物0.050.2/1.0250 fe1.00.3*/0.3 mn1.50.1*/0.1 125 石油类0.050.05/5.0、10.00.3 *防尘洒水水质标准引自 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 gb38382002 中表 2、表 3。 矿坑水在矿山内部的复用 矿坑水处理达标并消毒后部分回用于坑内凿岩及防尘用水(150m3/d)、 工业场地绿化及防尘用水(12m3/d),其余部分(223m3/d)排入羊叉河,矿 坑水复用率 43.09%。 其它工业用水 矿山主平硐工业场地距麦格乡麦西村约 4km,当地没有稳定可靠的 工业用水用户消耗本项目矿坑水。 矿坑水作农田灌溉用水的可行性分析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鼓励在干旱缺水地区, 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处理达标 后的矿井水水质指标能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但鉴于井下排水具 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且农田作物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因此,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评价不推荐矿坑水作农田灌溉用水。 矿井资源化利用方案 矿山目前未建成营运,井下排水水质和水量只是通过类比和预测计 算而来,矿山建设完成并正式投产后,矿坑水水质水量有可能与预测值 不同,矿山应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矿坑水资源化的利用方案。 环评推荐:矿坑水处理后回用于坑内凿岩及防尘用水、工业场地绿 化及防尘用水等。当地工业发展需要用水时,应优先利用本矿山处理达 标的矿坑水,进一步提高矿坑水回用率。 14.1.2 废石的综合利用 废石的化学成分 矿山废石主要由灰岩、泥岩等组成,化学成分 sio25.69%、fe2o30.70%、al2o323.46%、k2o0.63%、so30.06%、na2o0.0 35%、cao0.06%、mgo0.19%、tio20.17%、p2o50.20%等。 废石的综合利用方法 废石中主要成分为 sio2、al2o3,由于废石中 fe2o3、al2o3等有用 126 成分含量低,目前主要送废石场堆存。 作筑路和充填材料 后期井下开采阶段施工期无矿废石(围岩)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及泥 岩,属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具有很好的抗风雨侵蚀性能,可用于筑 路,作为路基材料或用于塌陷区填坑。 充填井下采空区 采掘废石直接充填地下采空区,既可控制地表下沉,又可减少废石 堆存占用土地。 施工期废石中的灰岩和白云岩,是良好的建筑砂石材料,可用 于加工生产建筑砂石料外销,增加经济收入和减少堆存量,产生环保效 益。 14.2 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 染物的产生,概括地说,实行清洁生产就是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使用 清洁的原料和能源,通过运用清洁的工艺设备以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 产技术,生产清洁的产品。相对于“末端治理”而言,清洁生产是一大进 步,它扬弃了“末端治理”投资高、难度大、污染转移的弊端,力求把废 物消灭在产生之前,使人类步入“全面预防污染”的新阶段,清洁生产可 以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减轻建设项目污染物处理负担,促使企业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排除环境污染困扰,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 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促进清 洁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 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4.2.1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针对本项目的主要生产特点,结合我国铝土矿山目前的整体技术经 济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要求,对本项 目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述。 127 采矿方法与产品 本项目前期露天开采阶段采用潜孔钻机穿孔后装药进行非电微差爆 破,台阶爆破落矿,挖掘机直接铲装;后期井下开采阶段采用壁式崩落 采矿法,采用坑木丛柱支护采场顶板,回采结束后采用干式充填法回填 采空区,全部冒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矿山产品方案为铝土矿原矿石, 送中铝贵州公司。生产工艺简单,管理方便,采矿方法属常规采矿方法。 主要生产设备装备水平 本项目开采生产设备大部分为国产定型设备,无国家明令淘汰的设 备。前期露天采场采用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后期井下采场采用电耙 运输,中段平巷及主平硐采用矿车运输,机车牵引。矿山装备属于小型 矿山较常用设备。 综上所述,矿山设备装备属常规水平。 资源利用指标 损失率:前期露天开采采矿损失率 5%,后期井下开采采矿损失 率 10%。 贫化率:前期露天开采贫化率 6%,后期井下开采贫化率 10%。 全员劳动生产率 前期露天开采阶段劳动定员 24 人,矿石开采量为 10 万 t/a,全员 工效 12.63t/工;后期井下开采阶段劳动定员 40 人,矿石开采量为 10 万 t/a,全员工效 7.58 t/工。 废物综合利用情况 前期露天开采阶段采场积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采场防尘,剥离表 土按边开采、边复垦的原则进行生态恢复,最终全部回用于露天采场采 空区生态恢复,剥离土石作为内排土回填采空区及平整场地;生活垃圾 及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送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场处置;废矿物油最 终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后期井下开采阶段矿坑正常涌水 376m3/d,经处理后部分回用于坑 128 内凿岩及防尘用水和露天采场采空区复垦植被抚育补充用水,其余达标 外排,既节约了供水成本,又节约了水资源;采掘废石全部回填采空区, 手选废石全部送废石场堆存;矿坑水处理产生的矿泥作为矿石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送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场处置;废 矿物油最终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14.2.2 清洁生产评价 目前没有铝土矿开产的清洁生产标准,本次评价采用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监督管理司编制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中推荐的评价 方法对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首先对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 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按等级评分标准分别打分(见表 142 及表 143), 然后分别乘以各自权重值,最后累加得总分。通过总分值比较(见表 144),可以基本判定建设项目整体所能达到的清洁生产的水平。 表 142 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分值范围低中高 等级分值0,1.00,0.30)0.30,0.70)0.70,1.0 表 143 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分值范围很差较差一般较清洁清洁 等级分值0,1.0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1.0 表 144 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分值要求 指标分数8070805570405540 评语清洁生产传统先进一般落后淘汰 按照上述方法,本项目的清洁生产评价见表 145。 表 145 本项目的清洁生产评价 权 重 评价标准 分 指 标权重值 等级分值单项分值总分值总体评价 原材料指标 毒性 生态影响 可再生性 能源强度 可回收利用性 25 7 6 4 4 4 1 0.3 0.4 0.8 0.2 7 1.8 1.6 3.2 0.8 63.5一般水平 129 产品指标 销售 使用 寿命优化 报废 17 3 4 5 5 1.0 0.9 0.7 0.6 3.0 3.6 3.5 3.0 资源指标 能耗 水耗 其他物耗 29 11 10 8 0.9 0.5 0.7 9.9 5.0 5.6 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水 废气 固废 29 10 10 9 0.5 0.6 0.5 5.0 6.0 4.5 由表 145 可见,本项目总体达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14.2.3 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 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回采率。 推行减少废石排放的开采技术,并开展废石的综合利用。 努力减少开采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优化工业场地设计,减少占地。 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废水复用率。 14.3 本项目“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本项目“以新带老”环保措施见表 146。 表 146 本项目“以新带老”环保措施表 序号污染源分类“以新带老”原因“以新带老”环保措施验收要求 1 未修建围墙,未硬 化和绿化 施工期间修建场地围墙,并进行 场地硬化和绿化 工业场地建有围墙,场地硬 化和绿化 2 原办公生活场地 未建设生活污水处 理站 施工期间尽快建设生活污水处理 站,处理规模 12m3/d 生活污水处理站及收集管网, 处理规模 12m3/d 3原露天采场未修建截水沟 修建截水沟,并对露天采场进行 土地复垦 修建截水沟,并对露天采场 进行土地复垦 14.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4.4.1 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和控制目标 本项目采用目标总量控制,根据评价单位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 标计算值经审查后,将由贵州万顺达实业有限公司申请,经清镇市、贵 阳市环保局批复后下达总量控制指标,业主必须按照各级环保局批复的 总量指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保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14.4.2 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计算值 本项目属扩建项目,矿山前期采用露天开采、后期采用井下开采的 130 顺序进行建设,前期露天开采服务年限为 4.6 年,后期井下开采服务年 限 6.4 年,矿山总体服务年限 11 年。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按开采时序和服务年限计算如下: 前期 04.6 年露天开采阶段,生产及生活污、废水全部利用不 外排,不设废水排放口,露天开采没有有组织大气污染排放源,因此, 本项目前期露天开采阶段不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后期 4.711 年井下开采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计算值如下: cod0.93t/a,氨氮 0.024t/a。 以上总量指标待报告书审查后,由贵阳市环境保护局在出具本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意见时给予明确。 第十五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1 环保投资估算 环保投资估算见表 151,环保投资 263.5 万元,占总投资的 10.54%。 表 151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 时段 序号环保工程项目 投资(万元) 备 注 一办公生活设施 1生活污水处理站12 2危废暂存间5 3场地淋滤水收集池 1 个及洒水防尘系统 1 套5 4场地生活垃圾收集点1 5食堂及机修场隔油池各 1 个2 6办公生活区场地绿化/已列入主体工程投资 二预备费2按 8%计取 生活 办公 区 三小计27 一矿山 1露天一、二采场截水沟/已列入主体工程投资 露天 开采 2露天一、二采场积水沉淀池各 1 个,洒水防尘系统 1 套4洒水系统接替使用 131 3噪声控制5补充措施 受影耕地补偿费约为 110 万元,年均约 24 万元。/ 4 受影林地补偿费约为 152 万元,年均约 33 万元/ 逐年列支 二预备费0.7按 8%计取 三小计9.7 一矿山 1主平硐场地矿坑水处理站 1 座,回用系统 1 套150评价增列措施 3 主平硐及风井场地淋滤水收集池各 1 个,洒水防尘系统各 1 套 4评价增列措施 4主平硐场地堆矿场洒水防尘系统 1 套2评价增列措施 5废石场淋溶水沉淀池、拦渣坝、截洪沟等30 6噪声控制20补充措施 7主平硐及风井场地绿化4补充措施 8主平硐及风井场地硬化/已列入主体工程投资 9各工业场地及废石场等的土地复垦/逐年列支 受影耕地补偿费约为 2.0 万元,年均约 0.31 万元。/ 10 受影林地补偿费约为 7.05 万元,年均约 0.70 万元/ 逐年列支 二预备费16.8按 8%计取 井下 开采 小计226.8 合计263.5 15.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综合评价、判断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是否能够补偿或多大程度补偿了 由于污染造成环境损失的重要依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除了需计算用于 治理、控制污染所需的投资和费用外,还要同时核算可能收到的环境经 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和环境污染损失。本评价采用指标计算法,通过 费用与效益比较,用环境年净效益及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来分析。 15.3 指标计算法 把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解成环保费用指标、污染损失指标和 环境效益指标,再按完整的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计算,然后通过环境经济 损益静态分析和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全面衡量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所能收 到的环境经济效益是否合理。 环保费用指标 治理控制费(以每年发生等费用计算) 1 c 21 1 111 11 1 c r rr ccc t t t 式中:环保投资费用;运行费用; 11 c 21 c 132 固定资产残值; 服务年限; 年贴现率 t ctr 项目环保投资费用 263.5 万元,固定资产残值估算为 2 万元,运行 费用 18.09 万元/年,服务年限为 11 年,年贴现率为 7.344%,计算治理 控制费 为 49.33 万元/年。 1 c 辅助费用 2 c wvuc 2 式中:管理费;科研、咨询费;监测等费用uvw 本项目辅助费用估算约 18.0 万元/年。 2 c 环保费用指标c 21 ccc 环保费用为 67.33 万元/年。c 经治理后的污染损失 资源和能源流失的损失 1 l n i iip ql 1 1 式中:污染物排放总量, 排放物的种类, i qi 排放物按产品计算的不变价格 i p 根据项目水资源及固体废物的流失估算出项目资源和能源流失的损 失约为 4.5 万元/年。 1 l 各种补偿性支出 2 l n k k n j j n i i ihgl 111 2 式中:超标排污费;为环境污染而支付的赔偿费; i g j h 罚款;分别为排污费、赔偿费和罚款种类 k ikji、 根据本项目排放污染物情况,结合国家发改委第 31 号令排污费 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和发改价格20142008 号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 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计算方法及收费标准,估算出项目各种补偿 性支出约为 12.39 万元/年。 2 l 133 污染损失指标l 21 lll 污染损失指标 约为 16.89 万元/年。l 环境效益指标 直接经济效益 1 r n k k n j j n i i smnr 111 1 式中:大气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 i n j m 益;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k s 分别为大气资源、水资源和固体废物的种类。kji、 根据本项目水资源、大气资源及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情况估算出 项目直接经济效益为 29.40 万元/年。 1 r 间接经济效益 2 r n k k n j j n i i zkjr 111 2 式中: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环境影响支出; i j 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人体健康支出; j k 控制污染后减少的排污费支出; k z 分别为减少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及排污费支出种kji、 类 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环境影响支出约 12.39 万元/年,控制污染后减 少的对人体健康支出 25 万元/年左右,控制污染后减少的排污费支出 23.18 万元/年。故间接经济效益约为 60.57 万元/年。 2 r 环境经济效益指标r 21 rrr 环境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值为 89.97 万元/年。r 环境年净效益p 134 lcrp 环境年净效益为 5.75 万元/年。p 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b clrb: )( 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为 1.09。b 15.4 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通过指标计算法对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表明:在严格按照本报告 提出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环境投入和严格环境管理的前提下,谷坝 当铝土矿开采项目建成投产后环境年净效益 5.75 万元,环境效益与污 染控制费用比为 1.091,说明本项目建设在环境经济上是基本可行的。 135 第十六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6.1 环境管理 16.1.1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通过环境管理,按照国家的环保政策,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治 理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最大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