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胜利石油管理局 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项 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评单位: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环评单位: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shengli oilfield sino-shengli engineering co.,ltd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 2465 号号 二二一三年七月一三年七月东营东营 ssecssec 国国环评证环评证乙字第乙字第 2465 号号 目目 录录 1 1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1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 1.2建设项目情况 .6 1.3符合性分析 .10 2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7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7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8 3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0 3.1重点环境保护目标 .20 3.2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21 3.3填埋期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防治措施24 3.4服务期满后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34 3.5全场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35 3.6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6 3.7环境风险 .37 3.8风险应急预案 .39 3.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41 3.10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42 3.11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监测计划43 4 4公众参与公众参与47 4.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方式47 4.2公众参与全过程 .48 4.3公众参与结论 .53 5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3 6 6联系方式联系方式54 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54 6.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54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建设项目地点 建设项目地点位于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相周村北约 1.2km 处。 1.1.2相关背景 1.1.2.1建设单位情况 胜利油田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位于山东省北部 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等 8 个地市 28 个县区境内,主体部分在东营市境内。 胜利油田开发建设 40 多年来,因为油区大多散布在城市边缘和较为荒凉的地 域,为了满足油田职工的生活需要,胜利石油管理局承担了许多社会基础建设工作, 为企业自身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后勤保障服务。分别建设了大批的学校、医院、供电 系统、供水系统、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等与职工生活密不可分的后勤保 障设施,在胜利油田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胜南社区成立于 1997 年 12 月 17 日,是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属企 业。地跨东营、淄博、滨州 3 市 6 个区县,主要担负物业管理、幼儿教育、医疗卫 生、供暖、矿区建设、油田改制分流及移交办社会滞留人员安置等职责。 1.1.2.2拟建项目周边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1)拟建项目服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拟建项目服务区域主要涉及胜南社区纯锦小区、纯绣小区、纯兴小区及周边村 庄、陈户镇政府等单位。合计垃圾产生量约为 17.99t/d,6566.35t/a。 目前该区域各垃圾产生单位各自收集运输到博兴县陈户镇相周村北 1km 以外的 现有简易垃圾堆存场。该简易垃圾堆存场建于 1997 年,总处理能力约为 35640m3。 经过长期使用,填埋场已经堆满了生活垃圾,中间区域堆存已高于 2m,目前只能地 上堆存。 2 (2)博兴县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于 2009 年 3 月新建环美垃圾处理场,该 项目位于博兴县城区西北 5km 处伏路村西侧,距离本项目拟建垃圾场覆盖范围的直 线距离 18km,运距约 40km,生活垃圾收集的覆盖范围仅为博兴县城区域(包括城 东街道办事处、锦秋街道办事处、博昌街道办事处) ,见图 1-1。 环美垃圾场总投资 3525 万元,占地面积 109 亩,采用“厌氧型卫生填埋工艺” , 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 230 吨,填埋场库容量为 85.5 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 10 年, 分为一期、二期建设。项目建设分为垃圾处理场工程建设和垃圾处理场专用道桥建 设两个部分。该垃圾场渗滤液采用的处理工艺为“生化+物化+膜分离” , “渗滤液 uasb 厌氧吹脱生化系统超滤消毒膜处理排放” ,处理后实现达标外 排。截至目前,实际处理量约为 200t/d,按照博兴县市政规划要求,该垃圾场不能 纳入其它边远城镇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该垃圾处理场图片见 1-2。 3 图 1-1 博兴县垃圾处理现状示意图 环美垃圾场服务区域: 博兴县城 博兴县环美垃圾场 拟建垃圾场 拟建垃圾场覆盖区域: 胜南社区纯锦小区、 纯绣小区、纯兴小区 直线距离: 18km 原有垃圾场 4 1.1.2.3存在的问题 (1)现有简易垃圾堆存场存在环境污染与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经过长期的运行,场内生活垃圾已基本堆满,场内生活垃圾 堆放最高点已经高出周围院墙。目前周边生活垃圾仍然运送到此填埋场处理,按照 该区域实际垃圾产生量 6565.35t/a 测算,纯梁简易生活垃圾堆存场 2011 年底前即 将填满,如果不提早采取措施,该填埋场将直接影响到胜南社区及周边居民的正常 生活。 现有简易垃圾堆存场建造时国家还没有颁布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 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2001101 号) ,因此该简易垃圾堆存场设计建造时,配套 的分拣、底层防渗、废气导排、渗滤液收集等系统都没有设计建设。生活垃圾长期 是露天堆存的状态,产生的填埋气体、恶臭污染物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产生的渗滤液水质较复杂且污染物浓度高,进入地表水体或渗入地下水会对周围水 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存在诸多的环保和安全隐患。 现有简易垃圾堆存场现状见图 1-2。 垃圾场正面图 垃圾场外侧 5 垃圾场内部 1垃圾场内部 2 图 1-2 垃圾填埋场现状图 (2)博兴县环美垃圾场不能满足拟建项目服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需要的问题 博兴县虽然建设有环美垃圾填埋场,但该垃圾场的设计覆盖范围仅为博兴县城 区范围,没有考虑对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计垃圾处理能力为 230t/d,目前 实际垃圾处理量为 200t/d。随着博兴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计“十二五” 阶段,博兴县环美垃圾场实际生活垃圾处理量将逐步超过 230t/d,超过设计处理负 荷。因此,从处理能力上来说,环美垃圾场“十二五”及以后将没有多余的能力处 理纯梁区域生活垃圾。 同时,博兴县环美垃圾场距离本项目的覆盖范围直线距离为 18km,道路运输 距离约为 40km,且运输路线要经过陈户镇等城镇区域,若长期从本项目覆盖区域 往博兴县环美垃圾场运送垃圾,将增加生活垃圾道路运输风险,也对道路运输周边 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陈户镇政府“十二五”生活垃圾规划落实难度较大 根据博兴县政府规划和相关文件要求,2011 年陈户镇政府应建设区域垃圾填埋 场,而在陈户镇政府资金紧张、土地紧张、工期紧张的前提下,2011 年完成垃圾场 建设任务难度极大,必须要依靠企业力量进行协同建设才可以完成 2011 年的建设 任务。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解决服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去向和原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 解决原博兴县环美垃圾场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关系区域民生的 利民工程。 6 1.1.2.4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为社会谋福利的必要性 胜利油田是特大型国有企业,自上世纪 60 年代在山东省开发以来,在各地市 承担了很多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包括建设电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医 院、学校等各种公用设施,满足了胜利油田所在区域人民生活需要。 现有的纯梁简易生活垃圾堆存场长期以来在解决当地居民生活垃圾处置方面做 出了贡献。为了满足环保、安全、卫生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项目提出利用 垃圾场周边的企业自身已荒废土地资源,新建一座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要求的生活垃 圾填埋场,同时对现有简易垃圾堆存场进行治理与生态修复。该项目可以解决现有 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件有利于地方政府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 境现状、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意义的项目,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2建设项目情况 1.2.1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的设计规模为 30t/d,服务年限 13 年,服务范围为胜南社区的纯锦小 区、纯绣小区、纯兴小区及周边相周、王李等村庄、陈户镇政府产生的生活垃圾。 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34035m2,土地归属胜利油田胜南社区。 拟建项目主要包括填埋库区、渗滤液处理区、生产管理区的建设以及配套公用 工程、环保工程的建设,具体组成情况见表 1-1。 7 表 1-1 拟建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技术指标 垃圾坝 坝型为碾压式土坝。围堤堤顶设计标高取 6.9m。坝顶宽度 3m,长 415m。堤坝内坡坡度为 1:1.5,外坡坡度为 1:2。堤坝外坡面采用 三维固土网格种植草皮护坡。围堤堤坝设计为梯形断面碾压坝,堤 坝采用轻型机械分层碾压,填土压实度93。 渗滤液 导排系 统 主盲沟:梯形开挖,上底下底高=2.2m1m0.4m,长 196m; 渗滤液导排管为 de315hdpe 穿孔管,总长 196m,渗滤液穿坝管为 de335hdpe 无孔管,长 24m; 次盲沟:梯形开挖,上底下底高=1.2m0.6m0.3m,长 608m;渗滤液导排管为 de250hdpe 穿孔管,总长 608m。 截洪沟 在填埋场外侧四周设置截洪沟,总长 890m,尺寸 bh=500mm1000mm,坡降 2.5%,砼结构。 雨水沟 沿库区周边布置,设置在围堤外侧。该排水明渠将库区及围堤顶地 表水引向排放管排出库区。排水沟设计为矩形钢筋砼渠道,断面宽 深=600400mm,总长约 530m,排水渠坡降 0.05%。 地下水 导排 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填埋区标高最小处设置地下水降水井(2 处), 填埋初期通过抽排来降低地下水水位。 填埋库区 气体收 集系统 在主次盲沟相接处均设计石笼,导气石笼直径为 1000mm,由中 心 de200 的 hdpe 穿孔管与外围铁丝网,以及内部填充的卵石构成。 导气石笼间距按 30m 设置,共 24 个,起始高度 3m。导气石笼的铺 设随着填埋作业面逐层上升而逐段加高。填埋气在初始阶段进入竖 向导气石笼被最终排放,在 2014 年后通过火炬点燃。 场底防 渗 采用双层复合衬里防渗系统,在清理平整的场地铺设 300mm 的压实 粘土作为保护层,其上铺设 6.0mm 厚 gcl 膨润土垫(4800g/m2), 其上是 1.5mm 厚光面 hdpe 土工膜,膜上铺设三维复合土工排水网, 其上 1.5mm 厚双糙面 hdpe 土工膜,其上铺设 800g/m2的长丝无纺 土工布,之上铺设 300mm 厚的砾石层,顶端铺设聚丙烯抗老化有纺 土工布(1200g/m3)。 防渗系统 边坡防 渗 在清整后的边坡上铺设三维复合土工排水网,其上是 6.0mm 厚 gcl 膨润土垫(4800g/m2),其上铺设 1.5mm 厚的 hdpe 膜,其上是三 维复合土工排水网,其上再铺设 1.5mm 厚双糙面 hdpe 土工膜,之 上铺设 600g/m2的长丝无纺土工布,其上是土工复合排水网格栅作 为渗滤液收集层,其上是聚丙烯抗老化有纺土工布(1200g/m3)作 为抗老化反滤层,其上铺设 300mm 厚袋装土。 渗滤液 调节池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 3600m3(30m30m4m)。 渗滤液处理 区污水处 理站 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 30m3/d,采用“预处理+mbr(膜生化反应 器)+nf(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 主体 工程 生产管理区 综合楼(含办公、值班、生活及化验功能)、门卫及计量间、洗车 台等。 8 表 1-1 拟建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续) 项目名称技术指标 运输垃圾运输均采用密闭输送方式,采用公路运输。 场外道路进场道路在填埋区北侧,长 157m,路面宽 5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场内道路 在填埋区东、南、北三侧设填埋区道路,场内道路长度约 1375m,路面 宽 4m,为混凝土路面;盘山路采用简易的碎石路,其厚度约 15cm,随 填埋高度而上升。 储运 工程 称重系统在垃圾场出入口设置地磅,用于垃圾的称重。 洗车房在垃圾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台 1 座,用于运输车辆的冲洗。 供电 供电电源由胜利油田供电公司提供,由场外配电箱引入,场内电缆采 用直埋接入配电室 给水 全场生活杂用水及生产用水采用地下水,场区西侧现有深水水井 1 口, 可满足正常需要(用水量 10m3/d),建设 200m3消防水池 1 座;生活 饮用水由纯梁纯净水公司提供桶装净化水。 排水 场区采取雨、污分流制。渗滤液和生产、生活污水经场区内渗滤液处 理站处理达到 gb16889-2008 表 2 标准后回用,余量外排到原垃圾场 用于绿化,无外排。雨水通过截洪沟收集后直接排至场外沟渠。 公用 工程 取土由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大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提供。 外输水管线拟建垃圾场到原简易垃圾堆存场输水管线 dn100 管线共 800m配套 工程中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30m40m2m)2400m3 中水池 1 座 废气治理 垂直水平相结合的气体导排系统,排放的废气进行收集后自然释放, 在 ch4达到一浓度后定通过火炬燃烧后排放。 污水 处理 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 30m3/d,采用“mbr(膜生化反应器) +nf(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 二级反渗透系统等。 噪声治理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 绿化 种植易成活植物,对管理区和污水处理区进行成片成组的重点绿化, 拟建场区绿化面积 3318m2;对原简易垃圾堆存场垃圾清理后进行绿化, 绿化面积 11880m2。 环境监测系统 本底井 1 眼,在填埋场西南场界外 30m50m 处布设;排水井 1 眼, 在地下水降水井处;污染扩散井 2 眼,分别设在东场界和西场界外约 30 m50m 处布设;污染监视井 2 眼,东北场界外 30m50m 和 100m300m 分别布设。 环保 工程 隔离系统 在填埋工作面的附近架设专用活动式防护网进行围合,可以有效地减 少被风扬起的垃圾中的轻物活动范围,防护网高度不小于 6m,长 200m。 1.2.2生产工艺 胜南社区纯梁区域内的生活垃圾收集情况为混合收集,所处地理区域受自然条 件等因素制约,不具备堆肥处理条件,且肥料造价高,有害成分不明确,难以外销; 焚烧处理管理难度大,运行费用高,后期设备检维修费用高,尾气处理难度大。综 9 合考虑技术、经济等指标后,本项目拟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方式。 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包括垃圾入库与填埋压实、填埋作业单元、封场工程等内容, 渗滤液处理采用“膜生化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 ”处理工艺 形式,处理后实现生活垃圾的卫生处理。填埋场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1-3。 图 1-3 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图 1.2.3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2 表 1-2 拟建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单位数据 1项目总投资万元823 2单位处理成本元/t116 3年总成本万元76 4处理规模t/d30 5垃圾场类型 6生产天数d365 7服务年限a13 8总占地面积m234035 9填埋库区面积m224660 10总库容m3178274.9 11有效库容m3109476.5 12劳动定员人10 回用 10 垃圾处理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环保项目,所有的投资都属于环保投资的范畴, 但在垃圾处理场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污染物,如不进行处理,必将会 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工程本身产生的污染预防与控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投资,拟建 垃圾填埋场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含尘废气的控制和渗滤液的处理等。本项目总 投资 823 万元,各项环保投资 715 万元,占总投资的 86.88,具体见表 1-3。 表 1-3 环保工程投资一览表 因素防治措施 投资(万元)所占比例 (%) 场地设置地下水导排系统 80 9.72 采用双层防渗 150 18.23 场底设置渗滤液导排系统 70 8.51 设置有效容积 3600m3的渗滤液调节池 120 14.58 废水 采用 mbr(膜生化反应器)+nf(纳滤)+反渗透工 艺,规模 30m3/d 230 27.95 及时覆盖、定期洒水、设绿化带及防护网拦截轻物 飞逸 5 0.61 废气 达到稳产气时期,经导气石笼收集后火炬燃烧 25 3.04 噪声噪声治理 5 0.61 监测系统设置渗滤液监测井并使用土工布包裹盲沟 30 3.65 合计 71586.88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 86.88,其中主要为防渗工程 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费用,体现了重点污染重点控制、治理的原则。 1.3符合性分析 1.3.1选址选线方案比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要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需进行场址 选择,为此准备了三处备选场址,具体位置见图 1-4,基本情况见表 1-4。 11 图 1-4 备选场址图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 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将拟选的垃圾场场址列表说明其符合性,见表 1-4。 12 表 1-4 备选场址综合分析比较表 序号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选址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 2004)选址要求 1#,原简易垃圾堆存场对面西侧2#,纯梁南锅炉房南侧 3#,原简易垃圾堆存场西北方向 450m,原养牛 场院内 1 应符合区域型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 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 环境卫生等专业规划要求 选址符合博兴县总体规划要求选址符合博兴县总体规划要求 选址符合博兴县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博兴县 2011 年 1 号文件要求,符合陈户镇相关政策要 求 不应设在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不应选在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 护区 2 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 物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 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 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 的区域 不应选在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历 史学、考古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不在基本农田等各种保护区域、集 中水源地及补给区内 不在基本农田等各种保护区域、集中水源 地及补给区内 不在基本农田等各种保护区域、集中水源地及 补给区内 3 选址应避开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 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 中的断裂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 矿区的活动塌陷带、活动的沙丘区、海 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 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它可能危 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不应选在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 区、灰沿坑及溶岩洞区 不在活动的地震带范围内,且范围 内无压矿 不在活动的地震带范围内,且范围内无压 矿 不在活动的地震带范围内,且范围内无压矿 4 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五十年 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 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 护区之外 不应设在洪泛区和泄洪道 选址标高高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 上,不在洪泛区和泄洪道 选址标高高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不 在洪泛区和泄洪道 选址标高高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不在洪 泛区和泄洪道 5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与居民区或人畜供水 点距离不小于 500m 650m,无需搬迁300m,需搬迁670m,无需搬迁 6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与河流、湖泊距离不 小于 50m 50m50m50m 7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与民用机场不小于 3km 3km 内无机场3km 内无机场3km 内无机场 8 不应选在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 地区 所在地周边无军事基地等所在地周边无军事基地等所在地周边无军事基地等 9 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 与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 护、大自然保护与生态平衡要求 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 自然保护与生态平衡要求 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 保护与生态平衡要求 10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 一般农田,土地归属胜利油田,需 办理征地手续 一般农田,土地归属陈户镇,征地费用高 废弃养殖用地,已办理土地证,用地性质为生 活垃圾场用地 11 库容应保证填埋期使用年限在 10 年以上,特殊情 况下不应低于 8 年 12 年8 年13 年 12交通方便,运距合理运输距离 3km运输距离 6km运输距离 6km 13 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区域地下水流向 的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侧风向影响下风向居民小区侧风向 13 由上表可见: (1)各备选场址所在地区不在博兴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同时,滨州市与 博兴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均没有编制涉及该区域的城市环境卫生等专业规划。因此 本项目选址在规划性上,重点依据博兴县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关于此项目的复函和陈 户镇政府总体规划要求,尤其是 3#场址还符合博兴县 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博兴县博政字201117 号要求和陈户镇政府工作计划要求。 (2)根据滨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2006 年) ,博兴县仅有 一处地下水源地,另有打渔张渠首水库作为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根据滨州市地 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 ,博兴县的打渔张渠首水库和纯化水库功能区划性质 为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博兴县地下水水源地位置在博兴县城的北侧,距离备 选场址最近直线距离 6.6km;打渔张渠首水库距离距离备选场址最近直线距离 5km;纯化水库距离备选场址最近直线距离 8.5km,3 个拟选场址均不在水源地保护 区域内,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应设在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等条款要求。 (3)根据调研,各备选场址不在活动的地震带范围内;且周边范围内无压矿 情况,博兴县国土资源局和胜利油田矿藏管理部门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根据地矿 证明材料,拟建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济南坳陷东营凹陷纯化鼻状构造带东翼,西与小 营油田相望,东邻梁九块,南接梁 112 块。该区主力含油系沙四段,油藏埋深 2850m3100m。该区域油矿藏为深层矿藏,地面垃圾场对地下油矿不构成影响。各 备选场址符合标准要求。 (4)各备选场址的选址标高高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不在洪泛区和泄洪道, 可以满足标准中的选址要求。 (5)备选场址 2 涉及居民区搬迁;备选场址 1 和备选场址 3 距离村庄距离均 大于 500m,无需村庄搬迁。 (6)各备选场址的边界与河流、湖泊距离最近距离为 3#点距离北侧的打渔张 河直线距离 620m,满足标准要求的不小于 50m 的相关要求。 (7)各备选场址周边 50km 范围内无机场,各备选场址满足标准要求。 (8)各备选场址周边无军事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各备选场址满足标准要求。 (9)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与生态平衡要求。 14 (10)备选场址 1、备选场址 3 目前土地归属胜利油田,备选场址 2 土地归属 陈户镇,但备选场址 1 和 2 目前都为农田,备选场址 3 为养殖场废弃地,依据博 兴县陈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年2020 年) ,备选场址的土地均不属于基 本农田范畴,满足标准要求。 (11)备选场址 1、备选场址 3 库区容量较大,服务年限较长,备选场址 2 容 量较小,服务年限短。 (12)各备选场址均交通较为方便,运距在 5km 范围内,运距较短,满足标准 要求的“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内容。 (13)博兴县常年和夏季主导风向均为西南(sw)风,备选场址 2 下风向距 离居民区较近,备选场址 1、备选场址 3 下风向距离村庄较远。 综上分析,最终确定备选场址 3 为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南社区纯梁生活垃圾处理 项目的推荐场址。 由表 1-4 可知,推荐场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拟建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 周围环境的防护。在选址的过程中,重点考虑了土地因素,因博兴县属于平原地带, 农业生产占用了大量土地,几乎没有闲置土地。而 3#场址是胜利油田自有土地,不 属于基本农田范畴,土地性质按照国家土地管理要求已进行了划拨,可以满足垃圾 场的建设要求。在前期划拨土地的过程中,垃圾场总占地面积 34035m2被划拨为 10800m2的垃圾场用地和 23235m2的农场用地,土地性质的划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 满足国家土地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具有法律有效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次评 价认为,在当前可选择的备选场址中,3#场址是最为合适的。 1.3.2规划符合性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 建设规划,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24 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率不低于 60%。推行垃圾分类,强化垃圾处置设施的环境监管。高度重视垃圾渗 滤液的处理,逐步对现有的简易垃圾处理场进行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消除污染隐 患”。按照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 65%”。拟建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区域生活垃圾处理率,实现对现有简易垃圾 堆存场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是符合国家环保规划要求的。 15 滨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求,“市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0%,城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5%”,“按照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原则, 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提高分类收集率,建设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网络。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强化垃圾处理设施的环境监管,完善垃圾填埋场建 设,消除污染和安全隐患”。博兴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城市生活垃圾 集中处理率达 100%,无害化处理 90”。博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要求,博兴县城将进一步发展“三片、二心、三轴”的城市建设模式。 胜南社区的纯梁区域三个小区不在博兴县城市规划区域范围之内,而且按照相关规 划要求,提高各区域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是符合各级政府规划要求的措施, 尤其是拟建项目可以对原有垃圾处理场进行治理,可以消除原有污染及安全隐患。 根据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博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批复意见, 博兴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城东街道办事处、博昌街道办事处和锦秋街道办事处辖区 范围,庞家镇、陈户镇和湖滨镇部分辖区范围。东至城东街道办事处、湖滨镇边界, 西至县城边界,南至预备河,北至北支新河。拟建项目涉及区域在城市规划区以外, 因此本项目的规划依据重点参考博兴县政府文件和陈户镇总体规划。 依据博政字201117 号博兴县人民政府关于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南社区(纯梁) 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选址问题的复函,“经县政府研究,认为该项目符合博兴县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陈户镇总体规划,原则同意在博兴县陈户镇、广青路以 北、相周村西北(原纯梁采油厂养猪场内)建设该项目”。根据县政府的复函,可 明确博兴县政府对此项目是持支持态度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滨州市、博兴 县相关规划要求。 按照滨州市博兴县 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目标任务第 68 条明确了要在 “十二五”期间建成陈户镇生活垃圾场,以解决陈户镇区域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同 时,根据博政发20111 号文件博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目 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要求,要在 2011 年基本建成陈户镇垃圾处理场。同时, 根据博兴县陈户镇总体规划,陈户镇将在本项目的拟建厂址建设生活垃圾填埋 场一座,与胜南社区的建设意愿一致,陈户镇政府对拟建项目持高度赞同态度,出 具了关于建设纯梁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的证明,明确指出“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管理 中心在纯梁地区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解决了本地区的垃 16 圾处理问题,符合博政发20111 号文件精神,同时,也符合陈户镇总体规划要求” 。拟建垃圾场在今后将通过扩建等方式成为保障陈户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重要基 础设施。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地方政府规划与发展建设要求的惠民、利民工 程,对于加速陈户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提高具有重 要意义。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山东省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 (鲁环发2007131 号)的相关要求。 根据勘探资料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基本符合卫生填埋的要求,拟选场址条件 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 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相关选址要求,选址较为合理。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环保规划及滨州市、博兴县的相关规划,符 合山东省法规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1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大气环境 根据本项目现场监测情况,现状监测期间 so2、no2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 均不超标,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 tsp、pm10日均浓度超标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风速较大,易造成扬 尘现象;nh3、h2s、甲硫醇在 1#(原简易垃圾堆存场) 、2#(拟建场址)监测点均 出现超标,主要是因为原简易垃圾堆存场有垃圾堆存、拟建场址有动物粪便堆存 (注:原为养殖场)造成的。总体评价认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能满足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内容包括对现有垃圾场与拟建 场址的治理,可以有效控制 nh3、h2s、甲硫醇等超标问题。 2.1.2地表水环境 根据本次现场监测的数据显示,拟建项目周边的打渔张河 cod、bod5、高锰 酸盐指数、氨氮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表明打渔张河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要求。南侧的工农河各断面 cod、bod5、高 锰酸盐指数、氨氮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表明工农河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达不 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要求。 2.1.3地下水环境 根据本次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所在区域 6 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总硬度、溶解性 固体、硫酸盐和氯化物普遍超标,水质已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经调查主要和当地的水文地质化学本底值偏高有 关,另外受到一定的人为社会活动影响。 2.1.4噪声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本项目场址所在地及周围声环境符合声环境 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区标准要求。 18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具体见表2-1和图2-1。 表 2-1 评价范围确定 项 目评价范围 环境空气根据 d10%计算情况,评价范围为以拟建场址为中心,半径为 3.4km 的圆形范围 地下水以拟建场址为中心,半径 2.0km 范围内 噪 声场界外 1m 及附近村庄 环境风险以拟建场址为中心,半径 3.0km 范围 生态原厂址、拟建场址及送水管线周边 100m 范围 19 图 2-1 评价范围图 12km 地下水评价地下水评价 范围范围 2km 风险评价范围风险评价范围 3km 大气评价范围大气评价范围 3.4km 20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重点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结果、影响程度及拟建工程的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确 定项目评价区内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 表 3-1 重点环境保护目标列表 分类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保护内容 1新西村n89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2新东村nne94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3相呈村nnw98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4王李村w67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5相孙村ne138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6相周村s120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7王孟村sw161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8相李村nne198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9北相村nne197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0王孙村w226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1王店村wsw226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2赤官村ssw256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3官阎村s203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4阎陈村se207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5纯绣小区sse225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6纯兴小区sse245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社会关注点 17纯梁小学sse2040地下水、环境空气、风险 18工农河s1990地表水 地表水 19打渔张河n620地表水 根据表3-1可知,距离拟建场址最近的社会关注点为场址西侧的王李村,距离 拟建场址约670m;最近的地表水为北侧620m的打渔张河。 21 图 3-1 敏感目标分布图 3.2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3.2.1废气 3.2.1.1扬尘 拟建项目建设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土方挖掘、平整土地、开挖路面、建材装 卸及车辆行驶等作业环节。据有关资料显示,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由车辆行驶产生, 约占扬尘总量的 60%。 22 3.2.1.2机械尾气 拟建项目施工期各种运输车辆和燃油机械的尾气排放也会对周围的环境空气造 成影响,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包括 nox、co 等。 3.2.1.3原简易垃圾堆存场垃圾转运过程中溢散的恶臭 原简易垃圾堆存场生活垃圾在转运到拟建垃圾场的过程中会存在恶臭等废气溢 散影响周边空气环境的问题。 3.2.1.4减缓措施 (1)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渣石应因地制宜,首先考虑为本工程利用,减少堆 存运输造成环境影响; (2)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 (3)为了降低车辆和机械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 土机,均安装尾气净化器,尾气做到达标排放; (4)应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施工单位,采用商品化的厂拌水泥以及封闭式运 输车辆; (5)垃圾在转运过程中采取选择密闭式车辆、规避不良天气、选择人流车流 较小时段运输等方式,以减少恶臭等废气影响。 3.2.2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填埋场建设期的施工场地生产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另 外,垃圾转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量的渗滤液。 生产废水主要是冲洗机械车辆的泥浆水,水量较小,没有排水途径,一般就地 蒸发消耗。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临时食堂和厕所等,若以施工人员人均污水产生量为 0.06m3/d人,施工人员 30 人,则日污水产生量为 1.8m3;该部分污水产生量较少, 而且以蒸发损耗为主,基本没有排放,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 小。 23 针对垃圾运输过程的渗滤液,通过采用密闭车辆,加强道路清扫等措施以减少 渗滤液对运输路线周边环境的影响。 3.2.3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时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主要是场地平整产生的土石方以及砖瓦、砂石等,该部分固废可作为填埋期的填埋 覆土,采用定期洒水的方式防止扬尘的产生。 施工期间拟建设临时垃圾堆放场一座,采用简易防渗措施,施工期间产生的生 活垃圾暂时存放于临时堆放场,待施工完毕将全部的生活垃圾转移到填埋场进行填 埋。 3.2.4噪声 3.2.4.1噪声源 施工期噪声类型主要是: (1)各工段地面工程施工产生的机械噪声,其噪声级一般在 75db(a)以上; (2)运输施工材料产生的车辆交通噪声,其噪声源具有线源和流动源的特征, 噪声级为 70db(a)110db(a)。 3.2.4.2减缓措施 (1)根据施工特点,合理分配工期,高噪声设备应严格选择合适的时段;尽 量避免夜间运输物料,减轻运输噪声扰民。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 (3)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部分噪声较大的机械安装消音器和振动部件降低噪 声。 3.2.5生态 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清除现场,土石方开挖、填筑、机械碾压等施 工活动,破坏了工程区域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植被损失;扰动地表土结构, 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损坏了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导致地表裸露,在地表径流作用 24 下,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恶化环境,主要减缓措施为: (1)对管理区和污水处理区进行成片成组的重点绿化和沿填埋场封场四周设 置宽为 10m 的绿化隔离带,并在进出口两侧、道路两侧及其它预留地块作全面规划, 采用草坪、绿篱、花灌木及观赏小乔木进行组合配置。 (2)工程施工尽量将挖填施工安排在非汛期,并缩短土石方的堆置时间,土 石方运输要严格遵守作业制度,采用车况良好的斗车,避免过量装料,防止松散土 石料的散落,减少水土流失。 (3)进场公路及污水管道施工严格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在施工带内施工。在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压缩施工作 业带宽度。在管沟开挖施工中,应严格按规范分层开挖。表土(耕层)与底层应分 别堆放,回填时也应分层回填,并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 下陷和水土流失。回填后剩余的弃土,应平铺在田间或作田埂、渠埂,或填至低洼 地用于造地等,不得随意丢弃。 3.3填埋期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防治措施 3.3.1污染源情况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及噪声,其中废水主要为垃圾填埋 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清洗运输车辆的生产污水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废气主要 为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及恶臭、车辆扬尘;废渣为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另 外运输车辆及填埋场作业车辆将产生噪声。污染物排放见表 3-2。 表 3-2 污染源情况一览表 3.3.2垃圾运输环境影响及措施 拟建项目将利用油田路作为垃圾运输路线,具体线路见图 3-2。 污染物 位置污染源 沼气粉尘废水废渣噪声恶臭细菌蚊蝇 运输系统运输道路 填埋区 生产系统 调节池 生活办公办公区 25 图 3-2 垃圾运输路线示意图 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如下: 废气、废水:本项目采用密封式垃圾转运车,可以有效防止垃圾洒落;垃圾在 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通过车箱流入集污箱,送至渗滤液处理站处理,防止因渗 滤液滴漏对沿线产生影响,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路线周围敏感 点的空气和水环境影响较小。 噪声:运输线路为县级路和油区路,车流量一般;拟建工程处理规模较小,仅 30t/d,采用 8t 装载车运输,每天的车流量最大为 4 辆,相对于道路原有的车流量 来说较小,垃圾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其产生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在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前提下,垃圾的运输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 影响较小。 3.3.3废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3.3.1填埋废气 垃圾填埋场可以简单概化为一个生态系统,填埋气体主要是填埋垃圾中可生物 主要运输线主要运输线 陈户镇运输线陈户镇运输线 26 降解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产物。一般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体的成分及性质见表 3-3。 表 3-3 典型生活垃圾填埋气体成分一览表 特征ch4co2n2h2ch3shcoh2snh3 体积百分比507030502501.000.802.401.00.014.0 相对比重 (空气=1) 0.5551.520.9670.0691.660.9671.1900.5971 可燃性可燃不燃不燃可燃可燃可燃可燃易燃 爆炸极限 (体积) 515 - 475.6 3.921 .8 12.57 4 4.345 .5 15.72 7.4 臭味无无无无轻微轻微有有 毒性无无无无无有有有 (3)填埋气体产生情况 填埋场的垃圾废气产生量和成分与被分解的固体废物种类有关,而且随填埋年 限而变化,同时填埋场实际产气量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垃圾中的含水率、 营养成分、ph 值、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面源排放。 吨垃圾理论产气量 据有关资料介绍,1kg 有机碳完全气化,可产气 1.8m3,其主要成分是 ch4和 co2,实际上在一般温度下只有部分基质碳可气化,产气量可按下式计算: 1.8(0.0140.28)gotco 式中:go产气量,m3/t 垃圾; t温度,; co为生物降解的总有机碳量,取 co=150kg/t 垃圾。 根据经验,填埋 10 年以上的垃圾堆体,内部平均温度为 730,其平均温 度为 18.5,计算得 go=146m3/t。 垃圾填埋场理论产气源强 本次评价使用数学模型monad 模型预测填埋场内产气源强,用公式表示为: kt 0i kewgg 其中:gi第 i 年垃圾的产气量,m3/a; w第 i 年所填垃圾量,t; g0单位重量垃圾理论最大产气量,m3/t(取 194) ; 27 k垃圾的产气系数,1/a(0.050.15,取 0.1) ; t年份,a(取 1,2,3,13) 。 计算结果见表 3-4。 28 表 3-4 拟建项目不同水平年产气量一览表 填埋气体产生量(万方/年) 年份 年垃圾产生量 (吨/年)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2013 年 2438632.21 29.15 26.38 23.87 21.59 19.54 17.68 16.00 14.48 13.10 11.85 10.72 9.70 2014 年 6570 8.68 7.85 7.11 6.43 5.82 5.26 4.76 4.31 3.90 3.53 3.19 2.89 2015 年 6574 8.68 7.86 7.11 6.43 5.82 5.27 4.77 4.31 3.90 3.53 3.19 2016 年 6578 8.69 7.86 7.12 6.44 5.83 5.27 4.77 4.32 3.90 3.53 2017 年 6583 8.70 7.87 7.12 6.44 5.83 5.27 4.77 4.32 3.91 2018 年 6587 8.70 7.87 7.12 6.45 5.83 5.28 4.78 4.32 2019 年 6591 8.71 7.88 7.13 6.45 5.84 5.28 4.78 2020 年 6596 8.71 7.88 7.13 6.46 5.84 5.29 2021 年 6600 8.72 7.89 7.14 6.46 5.84 2022 年 6605 8.73 7.89 7.14 6.46 2023 年 6609 8.73 7.90 7.15 2024 年 6614 8.74 7.91 2025 年 6618 8.74 累计年产气量(万方/年) 32.21 37.83 42.91 47.52 51.69 55.48 58.91 6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