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石莲幽谷栈道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盖章)编制日期:2015年12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资质证书缩印件项目名称:石莲幽谷栈道建设工程项目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适用的评价范围: 一般项目 法定代表人: 胡应成 (签章)主持编制机构: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签章)石莲幽谷栈道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陆日明0010330b28160161000社会区域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陆日明0010330b28160161000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2何光俊0004514b2816001040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评价适用标准3叶佩青0006656b28160140400审核4胡应成0002027b28160041000审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石莲幽谷栈道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法人代表崔杰联 系 人邓小姐通讯地址广州从化区东北部从化石门森林公园管理处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0900建设地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连接石门电站与莲花湖景区的石壁谷内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穗发改2013260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5、旅游开发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0绿化面积(平方米)25000(含架空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2199.9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5%评价经费(万元)2.0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5月一、项目由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是在1960年建立的国营大岭山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位于广东从化区东北部,总面积263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9%,公园内设有田园风光区、石门风景区、石灶风景区、天堂顶风景区、峡谷探险区等5个风景区,包括巍峨石门、相思古榕、石门香雪、三仙会天堂、石灶天池、石灶浮烟、彩霞缤纷、鲤鱼板石、仙人推磨、神谷梵音、虎神古庙、古炮楼、伟人卧像等50多个景点景观。目前,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旅游景点过于分散、景点间无直接联系,未能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观光系统,游客大多以自驾的方式穿梭于各个景点,或经山间小路徒步登山,均给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进一步提升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完善和加强景区间的可达性,在为游客提供游玩、探险的场所的同时,保护森林公园内自然风景区不受破坏,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拟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连接石门电站与莲花湖景区的石壁谷内建设石莲幽谷栈道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起点为石门电站,终点为莲花湖,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建设峡谷栈道长约4km,宽2m,为仿木结构,并配套设置景观平台、服务中心、集散广场、停车场等设施,占地面积约20000m2。项目工程总投资2199.94万元,现已通过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立项,取得穗发改2013260号批文。二、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连接石门电站与莲花湖景区的石壁谷内(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起点石门电站,终点为莲花湖。石壁谷,位于石灶上库的大坝下,长约2.3km,因“百丈绝壁”而得名。石壁谷内有一条溪涧,沿溪涧走向,在溪涧边缘建设栈道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项目起止点原为石门电站广场和莲花湖景区,已有部分设施设备。石门电站广场目前以小型亲水平台为主,已有停车场一处,小型服务中心一处;莲花湖景区目前已有大型的停车场与游人集散广场,厕所与服务中心齐全,沿湖布局有亲水平台与栈道,景区内部游览路线均比较完善,垃圾桶、照明设施齐全。项目在森林公园内区位情况(项目所在地卫星图)及现场照片详见附图2、附图3。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施工计划1、项目建设内容根据项目建议书,本项目主要分为四个景区:主要出入口景区(石门电站入口区、莲花湖入口景区)、次入口景区、栈道景区等。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峡谷栈道长约4km,宽2m,为仿木结构,并配套设置景观平台、服务中心、集散广场、停车场、亭子、驿站等设施,总用地面积约20000m2。项目景点及平面布局见附图4。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表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石门电站停车场、服务中心、集散广场、坐凳、花架2狮子头休闲区亭子、驿站、景观平台3桃园电站次入口停车场、景观平台、服务中心4闯龙宫瀑布观赏区景观平台5银链瀑布自然景观区景观平台、坐凳、亭子6洗心石地质科普教育区景观平台7莲花湖入口集散广场8整条景观线路电气照明9给排水10指示牌11垃圾桶12坐凳2、施工计划项目建设周期约为4个月,即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四、项目建设及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在连接石门电站与莲花湖景区的石壁谷内建设栈道工程,沿溪涧走向,合理布设栈道及配套设施位置,项目的建设及选址合理性分析如下:1、本项目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出发点,在景观资源与配套的基础设施均较为完善的莲花湖景区基础上,修建连接该景区与石门电站之间的栈道工程,有利于开发栈道沿线的景观资源,加强与沿线周边景观点的链接,进一步提升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且项目的建设符合广东省、广州市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产业政策;2、本项目在溪涧沿线现有景观(闯龙宫瀑布、银链瀑布、洗心石等)的基础上建设,无大兴土木、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系统的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与环境相协调;3、修建石莲幽谷栈道工程,可有效引导游客游览路线,避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意践踏和破坏植被,惊扰野生动物生活,从而达到保护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原生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生境的目的;4、石莲幽谷栈道建设工程项目沿石壁谷建设,沿溪涧走向因地制宜修建栈道,不会占用林地,不存在砍伐树木等破坏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施工内容。综上所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及其选址是合理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连接石门电站与莲花湖景区的石壁谷内,是在现有景点基础上加建栈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以进一步提升石门国家森立公园景观、改善配套设施,总体上不改变现有景区的定位、规模。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主要是园区游客洗手污水、生活垃圾、进出园区交通噪声及尾气等。经现场勘查、调查了解,上述污染源产生及处理情况如下:废水:游客洗手污水主要来自园区现有公厕,根据项目建议书的估算,石门森林公园年游客容量为20.7万人次/年,生活污水产生量预计为14.4m3/d。该部分污水经公厕旁设置的污水处理设施二级生化处理后达标后,作为绿化用水,不对外排放。废气:机动车燃油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hc。进入景区车辆以小型车为主,数量较少,因此污染物的产生量小,且绿化植被丰富、生态环境好,环境容量大,机动车燃油尾气带来的影响不明显。噪声:主要为游客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和人员喧哗噪声。运营期的交通噪声是沿着车辆行驶路线的流动线源噪声,主要影响区域集中于景区道路两侧,且景区公路限速30km/h,根据类比调查及合理预测,景区道路两侧5m处的噪声等效连续声级一般昼间小于60db(a)。人员产生的噪声轻微,影响范围极小,亦为间歇非连续性的,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固体废物:园区年游客量为20.7万人次/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估计为300kg/d,年产生量为103.5t/a,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交环卫部门集中处理。综上分析可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污染主要来自景区游客的洗手污水、生活垃圾、交通噪声及尾气等,经现有的处理设施后,未见对景区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带来明显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状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地质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粤中凹陷构造单元内,是九连山脉派生出来的南昆山和青云山脉的结合部,主要有中山、低山和丘陵三种地貌类型。山地主要是受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运动及新构造运动的抬升作用而形成,其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210m,是广州地区最高峰。由于山地发育过程受地质构造控制,主要构造形迹为北东走向、东西走向和西北走向,峡谷排列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形成险峻的沟谷景观。森林公园山地的母岩以花岗岩为主,其次为砂岩、页岩和变质岩,并且有少量的火山岩分布。森林公园内土壤以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多呈酸性,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在海拔低的地段有少部分滨海沙土,且土壤条件良好,土层深厚,温湿疏松,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2、气候气象石门森林公园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高湿重、雨量充沛是其主要气候特征。公园年平均气温为21左右,极端高温为39.2,极端低温为零下1.5。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而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气温比广州市同时间的温度低3-4,比从化区低23。降水量丰富,公园的年平均降雨量在2100mm以上,主要降水季节集中在5-8月份,相对湿度在80%以上,风向风速以静风频率最大。与附近地区相比,气温低,降水多,日照少,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森林公园年太阳总辐射为4379兆焦耳/m2年,其中,以7、8月份为最高。年平均光照时数总数为1774.2小时,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在170小时左右,以7-10月份为最高。降水量充沛,年平均1800mm,主要的降水季节集中在5-8月份,相对湿度在85以上,水热条件良好,利于植物的生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低温、霜冻和暴雨。暴雨灾害性天气主要集中在5-8月份。年气候舒适度达200天以上,气候宜人。3、水文公园内地质地貌丰富多样,也蕴含了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且水量充沛,常年不竭。水文资源主要有山泉、溪涧、河流、水库、潭池、瀑布跌水等6个亚类14个基本类型,单体资源总数达到72个(种)。具有代表性的水文资源有:(1)湖泊:以水库为主,包括石灶上库、石灶下库、白芒潭、七星墩、三仙会和莲花湖等6个水库,且风光各具特色,是水文资源的主体。(2)溪涧:森林公园溪涧众多,分布着大小25条溪流,有泉溪、沟溪、涧溪、河溪等4个基本类型,主要集中在石壁谷和石门谷内。石门谷是由8条山涧小溪汇集而成,水流常年不断,溪水清澈,与森林植被、石景、潭池、瀑布跌水,形成变化丰富别具野趣的溪涧景观。石壁谷溪流是由5条山涧小溪汇集而成,流经石壁谷,形成众多的潭池、瀑布、跌水,为大自然增添了灵气。此外,在石灶工区还有龙门坳溪流等。(3)风景河段:森林公园内只有一条河流白芒潭河。白芒潭河全长5.2km,按地势可分二段:石门电站以上河段为上游,河宽5-7m,深0.5-1.6m,流速0.5m/s。两边山势陡峭,河谷窄深,流水急浅多转折,具有深山幽涧特色。石门电站到白芒潭水库为下游,地势相对平展,水深而流缓,有别于上游的滩险流急,河两侧植被茂密,草、灌、木层次分明,古树较多,形成景色秀丽河流景观。(4)潭池:公园内共有大、小潭池40多个,为泉溪潭和瀑布潭2个基本类型,主要集中在石壁谷和石门谷两条沟谷内。(5)瀑布跌水:公园内共有大、小20余处瀑布跌水,主要以涧溪瀑、悬落瀑、单瀑等3种基本类型,主要集中在石壁谷和石门谷内。(6)泉井类:主要分布在石壁谷和石门谷两条沟谷内,但规模都不大。4、植被资源公园总面积为2636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04.9hm2,有林地面积2426.2 hm2,其中:阔叶林1477.6 hm2,占60.9%;针阔混交林464.7 hm2,占19.1%;针叶林224.1hm2,占11.7%;针叶混交林57.7 hm2,占2.4%,毛竹林33 hm2,占1.4%,经济林169.1hm2,占7.0%。这些林地大多被划为生态公益林,2002年核定的面积为2257.0hm2。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以过渡性的亚热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占优势。据参考有关资料和样方调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约183科、698属、1403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48属、93种,裸子植物6科、6属、10种;被子植物148科、644属、1300种(双子叶植物130科512属1069种,单子叶植物18科132属231种)。其中,野生的红花荷、禾雀花、亮叶猴耳环、深山含笑和人工种植的梅花、李花等,都是季相变化较强的观赏性植物,具有较高旅游观赏价值。石灶上水库南侧的阔叶林地带,更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生态价值。丰富的植物资源是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重要依托之一。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有国家重点ii级保护植物15种,省级保护或本区稀有的种类12种。共有珍稀濒危植物27余种,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20种。5、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及分级保护区根据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构,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将森林公园划分为森林生态游览区、综合服务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功能区类型。其中,森林生态区为中心区域,区内交通以登山步道为主,采取网络式布线方式,长短线结合,以观光、游览、科普、休闲、健身活动为主,满足分散游客的需求;综合服务区为开放式空间,区内以服务设施为主,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和空间,满足游客的基本服务需求;生态保护区位于森林公园核心区域,规划在该区域建立科普科研营地和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研究机构、学术中心、高等院校提供考察、研究、实习、培育的基地,并开辟科学科普考察游览线路。同时,根据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实际状况,对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分级保护,将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划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1)一级保护区即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保存有较完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多,是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集中储源地。保护目标为对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保证不受人为干扰。(2)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包括石灶森林观光区、石门森林探险区和白芒潭森林游憩区三部分,区内主要有常绿阔叶林,是一级保护区的过渡区。保护目标为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由山体、水体、森林、岩石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3)三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包括莲花湖森林休闲区、石塘果林体验区和综合服务区三部分,三级保护区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控制性建设旅游设施。表2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等级一览表保护等级功能区名称保护内容保护目标一级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保证不受人为干扰二级保护区石灶森林观光区、石门森林探险区、白芒潭森林游憩区森林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由山体、水体、森林、岩石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三级保护区莲花湖森林休闲区、石塘果林体验区、综合服务区景观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控制性建设旅游设施6、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详见表3。表3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情况种类类 别功能区分类及其标准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本项目属于流溪河水系南大水库准保护区,区域内地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2类,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护区(市政府颁布)是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厂集水范围否是否敏感区是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从化区社会环境概况(1)行政区划与人口2014年2月12日,撤销县级从化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以原从化市的行政区域为从化区的行政区域,从化区人民政府驻街口街道新城东路99号。2013年年末,从化户籍人口60.23万人,常住人口61.02万人。(2)经济发展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15亿元,增长15.5%(按不变价增长1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67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153.58亿元,增长20.1%。2013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增强。规上工业总产值581.19亿元,增长22.8%,占工业总量94.51%;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310.02%,工业税收增长7.58%。全区71家超亿元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6.8%。生物医药及化妆品日用品行业、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电器装备及家用电器行业产值分别增长38.43%、28.88%、28.48%。传统优势产业保持出口优势,其中摩托车及零部件出口增长19.3%。2013内需拉动明显增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9元,比增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39元,比增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5亿元,比增16.5%。商品销售总额318.41亿元,比增34.8%。其中,批发业完成214.52亿元,比增39.2%;零售业完成103.90亿元,比增26.5%。住宿餐饮业完成营业额28.79亿元,比增23.8%。旅游经济继续壮大,成功举办珍稀温泉从化名片广州从化旅游高峰论坛、第二届岭南中医药高峰论坛和花果节、美食节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669.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58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9.0%,获广东省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全区用电报装容量增长36.14%,民间投资增长24.2%。(3)教育科技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91所,其中托儿所8所、幼儿园56所、小学80所、普通中学2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市职业教育中心1所、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以及高等院校9所。(4)文物保护经文物普查,从化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广裕祠、屈洞钟公祠、孝行牌坊等,古村落有钱岗、钟楼、秋枫、中和里、平山围、木棉、大江埔、凤院、殷家庄、大夫田、大墩、松柏堂、月荣、豸前等14个。从化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器,辖区内发现的古遗址有桂峰山、狮象、白庙沟、社迳坑、后龙山、龟咀码头、龟咀红砂岩石场、县城墙遗址、海螺滩、吕田岗等10处。12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粤府函2011162号)和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属于流溪河水系南大水库准保护区范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本评价委托深圳市粤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08月28日30日对石门电站溪涧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详见表4。表4 石门电站溪涧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值: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l)日期ph悬浮物codcrbod5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08月28日6.2713101.81.40.0640.020.459008月29日6.191117.52.81.60.0530.030.4822008月30日6.221515.12.71.60.0610.030.49330标准值69-15340.50.10.52000最大值标准指数-1.170.930.40.1280.30.980.165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石门电站溪涧水体ph、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3-n)、总磷(tp)、总氮、粪大肠菌群等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由此可见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穗府201317号文)规定的环境空气一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深圳市粤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8月28日2015年9月3日连续七天在石门电站附近的监测显示: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中的指标tsp、pm10、so2、no2、co日均值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要求,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监测结果如下:表5 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日均值)日期so2no2tsppm10co2015.08.280.0160.0140.0980.031未检出2015.08.290.0170.0120.1050.0330.312015.08.300.0150.0130.1060.0320.342015.08.310.0160.0150.0940.0400.302015.09.010.0160.0110.0910.0420.302015.09.020.0170.0160.1090.0390.312015.09.030.0180.0150.1120.0420.30标准值0.050.080.120.054.00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3、噪声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需要保持安静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2类标准。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采用积分声级计噪声监测仪,深圳市粤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8月28日29日在石门电站和莲花湖布设了2个环境噪声测点,分昼、夜间监测四周边界噪声。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leq作为评价量,具体监测结果见表6。表6 项目边界声环境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点位置昼间夜间28日评价29日评价28日评价29日评价s2石门电站43.6达标43.3达标38.3达标38.6达标s3莲花湖43.1达标42.5达标37.9达标38.4达标2类标准6050由上表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昼、夜间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由此说明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4、生态环境现状: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属于生态敏感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以过渡性的亚热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占优势。据参考有关资料,公园内有野生维管植物约1403种,其中蕨类植物93种,裸子植物10种,被子植物1300种(双子叶植物1069种,单子叶植物231种)。石莲幽谷栈道建设项目范围内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常见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枫香、红楠、亮叶猴耳环、鸭脚木、藜蒴、小叶胭脂、华鼠刺、山乌桕、圆叶乌桕、罗浮柿、假萍婆、黄樟、多花山竹子、降真香、野山漆、谷木叶冬青、乌材柿、虎皮楠、朴树、豺皮樟、光叶红豆、黄毛榕等。在项目起点石门电站附近有2株具有景观价值的古树古木,分别为位于石门电站房前的古枫树(三角枫)和位于石门电站溪流对面的雅榕。古枫树(三角枫)树龄约百年以上,胸径约0.9m,冠幅25m,树大如伞,有一分枝伸出溪边。雅榕胸径约1.1m,冠幅宽大,树根粗大裸露,盘缠于巨石之上,根缝间长有许多青苔和巢蕨。石莲幽谷栈道建设项目沿线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项目沿线照片如下图所示。雅榕古树雅榕古树栈道沿线植被栈道沿线植被栈道沿线植被栈道沿线植被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动物资源较丰富,根据初步的调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的陆栖脊椎动物有158种,其中两栖纲18种,爬行纲33种,鸟纲69种,哺乳纲38种。其中,属于保护动物的有11种,包括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有水獭、大灵猫、白鹇、褐翅鸦鹃和小鸦鹃等。石莲幽谷栈道建设项目区域内动物种类较少,以各种鸟类居多,常见鸟类有麻雀、珠劲斑鸠、文鸟、普通翠鸟等,溪涧内两栖类主要为花姬蛙、黑眶蟾蜍、沼蛙等,哺乳类动物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普通伏翼蝠,由于水流较急,河流中仅有少量土鱼。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及噪声监测布点图见附图5。3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水环境保护目标建设单位应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灌溉周边山林,不对外排放,保护周边地表水的水环境不受影响。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属环境空气一类区,建设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保护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一级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保护目标建设单位应注意控制施工期设备噪声,确保项目边界噪声符合相关要求。4、其它环境保护目标建设单位应控制各类固体废物的排放,保护该建设项目周围环境不受影响。5、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表7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方位与本项目距离备注广州市国家森林公园-广州市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位于该公园内南大水库西北3.7km建设项目位于南大水库准保护区范围雅榕、古枫树北0km雅榕、古枫树各1棵,均位于项目起点位置6、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公园,属于环境敏感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应维持和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的功能处于良性平衡状态,保护项目周围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区域环境绿地覆盖面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必须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和破坏。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无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广场铺装、景观平台、停车场、栈道等,其中栈道、景观平台工程主要沿溪涧岸边、浅滩设置,部分施工节点需在水体中进行桩基施工,其他工程均为陆域施工。本项目主要施工方式有以下几种:1、陆域桩基施工,施工内容主要为栈道插打桩基。桩基施工采用液压桩机进行压桩,工程量小,对水体扰动影响小;2、水域桩基施工,施工内容包括部分栈道插打桩基。对需要进行桩基施工的水域进行分段围堰,即用沙土袋进行围堰,待围堰中的悬浮物沉淀后,将上清液抽排至堰外水体中,桩基施工完毕即拆除围堰,需在水体进行的桩基施工的工程量小,因此不设截流工程;3、其他陆域施工,主要包括景观平台、停车场等路基平整,铺设等,陆域施工过程中对陆域生态系统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土地平整及地表植被的清除。主要施工工序如下:栈道施工:插打桩基仿木栈道打桩,围栏等景观平台、广场铺装、停车场施工:路基平整路面覆石压实绿化:造景设计种植绿化等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施工期的污染源包括插打桩基时的噪声、对水体的扰动、施工扬尘、机械燃油尾气、施工余泥渣土等,在运营期,由于本项目为景区内栈道的建设工程,不改变现有景区的定位、规模,不会新增污染源,亦不增加用、排水设施,因此,本项目建成后不增加石门景区现有的污染源。一、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燃料燃烧尾气。(1)施工扬尘:项目施工土地平整、基础处理、材料运输、物料装卸等过程会有一定量的粉状颗粒物散逸进入空气中,形成施工扬尘,此种情况在干燥大风天气较为严重。(2)燃料燃烧尾气:施工期运输车辆和以油料为动力的施工机械会排放一定量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co、no2、hc等。2、施工期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施工噪声包括小型挖掘机、电焊机等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等,这部分噪声源强为6585db(a)。3、施工期水污染源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无设备清洗等工序,施工人员洗手、如厕等生活活动依托园区现有配套设施解决,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初设方案,预计施工期约需施工人员为30人,按每人每天排放生活污水量为0.04m3/人d计,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2m3/d。对水环境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栈道等插打桩基时对园区水体的扰动,导致水体中悬浮物浓度暂时性升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该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量的余泥、渣土等,拟就地回填综合利用,不外排。5、施工期水土流失分析项目施工期发生水土流失主要有降雨和工程因素两方面的原因。在降雨量大、降雨时间长的雨季施工,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清除地表植被、平整土地等过程也会减弱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存在潜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二、运营期污染源分析本项目新建栈道不改变现有景区的定位、规模,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后不产生新的污染源,亦不新增用、排水设施,因此,本项目运营期无明显污染源产生。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后不产生新的污染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及机械尾气tspconoxhc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无/固体废物施工固废余泥、渣土少量就地回填,不外排噪声小型挖掘机、电焊机等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6585db(a)各边界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是在现有景点上加建栈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过程中需对栈道沿线植被进行清理,清理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灌丛和灌草地,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天然野生林;栈道沿线清理区域内未发现野生动物特有的繁殖地、觅食地或栖息地等,项目建设将不对动物造成不良影响;建设过程中插打桩基会对水体有一定的扰动,导致水体中悬浮物浓度暂时性升高,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该影响也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无设备清洗等,施工人员洗手、如厕等生活活动依托景区现有设施解决,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公厕配套的地埋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0- 2002),用于周边山林灌溉,不对外排放,基本上不会对项目区水质产生不良影响。项目施工期间主要水环境影响发生在栈道等插打桩基时对水体的扰动。项目采用液压桩机进行压桩施工,产生影响范围小,施工时间短,对水体扰动影响小,且该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为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本评价提出以下措施:1、 在水岸边进行桩基施工时,应完善边坡支护,以免岸边泥土砂石等大量入水;2、 加强设备维护,施工机械及车辆应清洗干净后方可进场,防止机油等石油类污染物跑、冒、滴、漏进入自然水体;3、 完善工地管理,施工人员洗手等活动依托景区现有设施解决,不在场地内进行,严禁往自然水体内倾倒余泥渣土、生活垃圾和施工污水。本项目施工工艺简单,涉水工程量较少,经完善上述措施后不会对景区水体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燃料燃烧尾气。施工期间插打桩基、地面平整、土石方回填等施工过程均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和扬尘,但因施工作业较为分散,污染物以面源无组织排放为主,且项目在露天空旷条件下通风条件好,经洒水扫尘措施处理后,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较小。施工期运输车辆和以油料为动力的施工机械会排放一定量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co、no2、hc等,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在场内所产生的尾气影响范围局限,主要集中在运输路线两侧和作业点周围,产生影响较小。施工期的活动属短期行为,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人员和生产设施的撤离,施工场地将得到恢复,环境空气质量将恢复到原有水平。三、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等。受现场条件所限,项目施工过程以人工为主,部分工段使用小型挖掘机、电焊机等施工机械,噪声级在6585db(a)之间,会对周围的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施工车辆运输多在昼间进行,车辆噪声主要对景区公路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为尽可能减轻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本项目建议措施如下:(1)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带有隔音、消音的机械设备,不使用打桩机进行插打桩基,不设施工发电机,合理布设高噪声设备在场内的布局;(2)控制施工时间及车辆运输时间在7:0012:00、14:0022:00之间,合理安排施工进度;(3)对噪声源采取隔声、防震等适当措施;(4)运输车辆进入景区后,降速减噪。施工期噪声产生的不利影响为短期或间歇影响,产生的影响随拟建项目施工期结束而逐渐消失。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余泥、渣土全部回填利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植被本项目主要在原有景点基础上加建栈道,并在栈道出入口两端的游览景区内适当增设观景平台,对现有的停车场地进行规整提升,项目占地范围及建设体量不发生明显变化,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占用和清除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灌丛和灌草地,项目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小,且施工结束后将对大部分施工迹地进行植被恢复及绿化,因此施工活动对项目区域植被的影响可通过植被恢复措施将不利影响减至最低。在项目起点石门电站附近有2株具有景观价值的古树古木,分别为位于石门电站房前的古枫树(三角枫)和位于石门电站溪流对面的雅榕。古树古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项目施工期间,应对其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对古树古木进行编号、挂牌,标注树的名称、直径、树龄、特点、习性、保护注意事项等,并安排专人看护、养护,落实古树古木专项保护责任人;施工前对古树古木进行围栏保护,砖砌保护坛用于保护树根及树干,在保护坛外围设置防护栏,并从根部向上1.5m缠绕保护草绳;施工过程中,注意随时对古树古木的保护,为古树古木补充营养及水分,及时清理古树古木周围异物,禁止在古树古木周围堆放材料,禁止在古树古木附近进行施工活动;在古树古木周围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河水、雨水继续冲刷古树古木周围泥土,采取因地制宜的保护方案,对于已裸露的根系进行防虫防腐处理,同时对古树古木安装加固防护栏。经过以上措施,施工期的建设对古枫树和雅榕的影响较小,且对古枫树和雅榕等古树古木的长期保护有积极的作用。(2)水生生物施工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为插打桩基时噪声振动的影响。项目需插打桩基的建设内容仅为栈道,涉水范围小,对水体扰动小,因此影响范围局限,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小。(3)动物本项目施工量较小,施工期短,项目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栖息侵扰不明显,在施工期结束后,通过植被恢复和保护措施的落实,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可得到一定的改善,其影响只是暂时的,待施工结束后影响即消失。6、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项目建设需清除地表植被,将对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期间做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降至最小。(1) 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局,水泥砂浆、石材等施工材料卸料时需在远离水体的空旷地进行,且施工材料应远离地表水体堆放,并在临时堆放点周围设置围挡设施;(2)尽量避开雨季施工,由于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工程施工避开雨季,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土壤流失量,同时也可防止暴雨径流冲刷施工材料进入地表水体;(3)为避免突然降雨对施工材料的冲刷,施工材料采用防水布覆盖等预防措施;(4)在临水区域附近施工时,需设置工程砌栏、围挡等,防治水土流失;(5)对于已经完成的施工区域,加强绿化工作,尽快恢复裸露地面的绿化植被,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间无明显污染源产生,不会对周围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功能区划、相关规划及国家政策法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流溪河水系南大水库准保护区陆域范围(项目与保护区的相对位置见图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一类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项目所在的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从化北部风景区和生态林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区,因此,本评价拟重点分析项目与水、大气、生态环境及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符性。一、地表水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相符性分析(1)项目位于流溪河水系南大水库准保护区陆域范围,项目所在区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与项目相关的地表水环境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以及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设置占用河面、湖面等饮用水源水体或者直接向河面、湖面等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餐饮、娱乐设施;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条规定,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3)本项目是在原有景点基础上加建栈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无餐饮或涉及污水排放的娱乐设施建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景区现有设施解决,公厕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0-2002)后,用于周边山林灌溉,不对外排放,不设污水排放口;项目营运期无明显污染源产生,且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存在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综上所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和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二、大气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相符性分析(1)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与项目相关的大气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为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和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规定除非营业性生活炉灶外,一类控制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科研区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扩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工业生产设施。(3)本项目属于公园栈道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栈道、服务中心、集散广场、停车场等,不涉及工业生产设施的建设,项目营运期无明显大气污染源产生,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和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相符合。三、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相符性分析(1)项目位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属于重要生态敏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甘肃省兰州市兰州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客户服务经理面试技巧全解析高级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陪诊师考试重要提示与试题及答案
- 投标文件中售后应急预案方案
- 2025年城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保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村级儿童之家档案员招聘考试重点回顾
- 公务员转任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传播游戏理论视域下现代文创桌游传播伦理失范与匡正研究
- 2025年家畜饲养员及繁殖学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2024-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意大利足协协议书
- 减重代谢外科个案管理体系构建
- 喷雾降尘合同协议
- CNAS-CC121-201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沙石购买合同协议
- 小学生依法治国课件
- 食堂自带碗筷管理制度
- 延期退休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