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车陂涌治理工程(河涌清淤) 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市天河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编制单位(盖章)广东森海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车陂涌治理工程(河涌清淤)建设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法人代表邱明联系人吕文丽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166号联系电话020- 38993505传 政编码建设地点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涌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4 城镇河道、湖泊整治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9575.8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575.8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巩固珠江综合整治成果,2013年2月广东省政府批复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南粤水更清计划”),作为广东省未来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并明确提出“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总体目标。2013年5月,广州市政府要求广州市水务局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的批复(粤府函201326号)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广东省监察厅关于2013年省、市挂牌督办环境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对广佛跨界区域的河涌和广州市需要进一步解决污染的河涌进行梳理,按照省政府考核的水质目标,结合河涌现状,确立广州市完成“南粤水更清计划”河涌整治任务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总体任务。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2007 年)、2013-2016 年和前期工作任务书(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水更清35 条河涌治理工程预立项问题的复函(穗发改2013418 号)等规划报告及其批文,确定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涌应实施清淤工程。为此,广州市天河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启动了车陂涌治理工程(河涌清淤)的建设,将“南粤水更清计划”落到实处。车陂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天河区七条主河涌中流域面积最大、流程最长的河涌。地理坐标:东经113.4,北纬23.1。车陂涌起源于天河区北部龙洞水库,由北向南流经渔沙坦、龙洞村、树木公园、华南植物园、长虹苗圃,穿越环城高速、广园快速、广深铁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最后汇入珠江。车陂涌干流总长度20.4km,流域面积80.0km2,平均坡降约1.5。车陂涌河道迂回曲折,沿途有西华涌、石路街涌、西边坑、岺村坑、大坑岩、植物园涌及树木公园欧阳支涌等七条较大支涌汇入,其中,西边坑涌为车陂涌的最大支流,总长度约7km。车陂涌和西边坑均在亚运前进行了河涌的综合整治改造,且在两岸已实施了部分截污管道(主要是中下游),但车陂涌上游渔沙坦及西边坑上游柯木塱村区域还未实施污水管,现状仍然有生活污水排入河涌,导致河涌脏、乱、差,且淤积严重,局部侵占河涌的过流断面,致使河涌过流能力不足,影响河涌的行洪。本次车陂涌治理工程(河涌清淤),主要任务为清除污泥,疏浚河涌,提高河涌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河涌水质情况,以达到景观、靓丽和生态的河涌。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本)的有关规定,在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行业中,城镇河道整治(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的环评类别为报告表,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是城市内河道的清淤整治,因此,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并深入进行现场踏勘后,依据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在建设单位大力支持下,完成了车陂涌治理工程(河涌清淤)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上报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项目地理位置及四至情况本工程为车陂涌治理工程(河涌清淤),清淤范围为车陂涌干渠、西边坑。车陂涌及西边坑均在亚运前进行过河涌综合整治,本次清淤河底线高程依据已完建的车陂涌、西边坑整治工程的施工图资料,其中车陂涌干渠清淤长度为17.7km,西边坑清淤长度为6.8km,河涌清淤总长度为24.5km。本项目具体的位置及四至情况见附图1。三、建设规模及内容本工程为车陂涌及西边坑河涌清淤工程,清淤范围为车陂涌干渠、西边坑。本次清淤河底线高程依据已完建的车陂涌、西边坑整治工程的施工图资料,其中车陂涌干渠清淤长度为17.7km,清淤里程a0+000-a16+396,b0+000- b1+277;西边坑清淤长度为6.8km,清淤里程k0+000- k6+792,河涌清淤总长度为24.5km。本工程场区地处广州市区,河道两岸厂房、民居分布比较密集,且车陂涌及西边坑堤防整治已基本完工,为了减少清淤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往年车陂涌清淤的经验,本工程采用分段进行施工。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清淤规模以及清淤期间生态环境要求、河涌宽度、水深、土质、堆泥场位置及要求等,采用分段清淤的方法,即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机结合,针对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清淤方法。全段河涌清淤长度为24.5km,各分段详见下表1。表1 清淤方法分段选择表序位位置清淤河涌长度km清淤方法备 注1车陂涌涌口-广深铁路段4.3挖掘机、船坞相结合的方式水上作业2车陂涌广深铁路-渔沙坦水陂13.4挖掘机和人工清淤结合3西边坑全线6.8挖掘机和人工清淤结合五、项目工程量表2 工程主要特性表序号 名 称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工程特性车陂涌流域面积 km2 80.02西边坑流域面积 km2 20.81车陂涌清淤长度 km 17.74西边坑清淤长度 km 6.85本次清淤河涌总长 km 24.56车陂涌、西边坑防洪标准 p=5% 7两岸堤防断面型式 二级直斜结合复式断面 斜坡式断面 直立式断面 8两岸堤防堤基础 水泥搅拌桩、换填砂及木桩加固 9清淤施工方法 挖泥船清淤、机械清淤和人工施工相结合10主 体 工程量 车陂涌清淤量 m3265396.37西边坑清淤 35732.04合计 301128.411经 济 指 标 工程总投资 万元9575.8412工程总工期 月 610月至次年3月六、排水系统本项目仅施工期需要排水,所在区域属于天河区猎德涌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相对完善,可由市政管网引入猎德涌污水处理厂处理,区域内污水系统全部采用重力流方式,不用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七、项目建设期、施工方案时间安排(1)施工进度本项目计划于2014年10月份开始建设施工,预计于2015年3月完工。其中第1年10月为施工准备期,进行施工营地临时建筑物的搭建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和组装,第1年11月次年3月进行河涌清淤施工。(2)施工时间安排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同时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强噪声施工作业,考虑到项目施工期间的机械噪声的影响,不在夜间施工,白天的施工时间为8小时,具体时间段为: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3)施工人员规模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员工人数共30人,按工艺要求,生产作业按正常班进行,每班八小时。(4)施工方式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河涌清淤工程,采用挖泥船清淤、机械清淤和人工施工相结合。(5)供水本项目施工期需要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6)用能规模本项目用电从市政电网就近接入,施工营地用电与当地的供电局联系接当地电网的系统电。考虑本段清淤河道施工线路较长,出于安全及应急抢险需要,可在施工营地内自备1台90kw 柴油发电机作备用电源。八、施工营地本工程为单一的河道清淤工程,主要是对河床淤泥进行挖掘及运输,施工作业在本次清淤河段的河床上进行。施工临时用地包括施工营造布置、临时道路及辅助建筑物占地等,考虑本工程地处广州市区,施工临时设施应尽量减少和简化。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布置,施工机械及设备可由水路或陆路进出施工场区,现有市政道路可直达施工场区两岸,故本工程不需修建施工临时道路。考虑施工过程中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需要,本工程在车陂涌设置施工营地2个(广深铁路以南一个,广深铁路以北一个)、西边坑设置施工营地1个,每营地内设置临时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仓库。每施工营地临时建筑物面积如下:临时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 400m2,临时仓库建筑面积 200m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近年来因两岸居民生活的垃圾和污水不断排入河涌,致使车陂涌和西边坑河床有一定的淤积,加上近期堤岸及闸站施工的影响,河道淤积更加严重。车陂涌及西边坑由于淤积造成排水不畅,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降低;同时,因长期以来垃圾及污水的直接汇入,河涌水质污染严重,发黑发臭,其中河床的污染淤泥及垃圾是导致河涌水质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水面飘浮的生活垃圾随着河水又把污染带到珠江,对周边环境景观造成严重影响。项目所在片区水环境现状如下图1所示:车陂涌现状车陂涌现状车陂涌人为堵塞情况车陂涌人为堵塞情况车陂涌淤积情况车陂涌淤积情况图1 项目所在片区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车陂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天河区七条主河涌中流域面积最大、流程最长的河涌。项目地理坐标:东经 113.3,北纬23.1。车陂涌起源于天河区北部龙洞水库,由北向南流经渔沙坦、龙洞村、树木公园、华南植物园、长虹苗圃,穿越环城高速、广园快速、广深铁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最后汇入珠江。车陂涌干流总长度20.4km,流域面积80.0km2,平均坡降约1.5。主要落差在华农滚水堰至龙洞滚水堰区段,如龙洞滚水堰至文佛滚水堰段坡降达3.21%,涌口段则比较平缓。车陂涌河道迂回曲折,沿途有西华涌、石路街涌、西边坑、岑村坑、大坑岩、植物园涌及欧阳涌等七条较大支涌汇入。流域上游龙洞村地区,沿线多为平坦之农田菜地。西边坑涌为车陂涌最大的支流,位于车陂涌东侧,全长9.86km,流域面积20.20 km2,河涌为南北走向,上游为低丘陵区,坡度较陡,中部为剥蚀丘陵,下游地势平坦,为城镇及村落和农田菜地。2、气象气候项目所在天河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影响显著,阳光充足,热量丰富。大气环流随季节变化,夏季盛吹东南风和偏南风,冬季常为北风和偏北风,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四季的主要特点是春季阴雨,雨日较多;夏季高温湿热,水气含量大,暴雨集中;秋季常有热雷和台风雨;冬季气温相对较低,雨量稀少。(1)气温天河区气候温和,每年有8 个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多年平均气温为21.8,最热为7 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28.4,最冷为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13.3,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7(1953年月12日),极端最低气温为0(1957 年2月11日),低温(小于5)霜冻期一般在12月中旬至2 月中旬,出现的天数不多,无霜期达340多天,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2)相对湿度各月平均相对湿度71%85%,多年平均79%,最小3%。1月71.5%、4月85.3%、7月83.5%、10月78%。(3)太阳总辐射天河区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5.11959.9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5.3109.8kcal/cm2。(4)年日照时数天河地区年平均日照为1960h,日照率为44。24 月份日照时数较短,阴天平均每月达17.3 天;其中,3 月份阴天最多,平均年份可达20 天,个别年份达22 天之多。710 月份日照时数最多,阴天平均每月不足5 天,个别年份没有出现阴天,其中10 月份晴天最多。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06.7 千卡/cm2;7 月份最大,平均达11.8 千卡/cm2;2月份最小,平均为5.9千卡/cm2。(5)降雨天河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暴雨多以锋面雨和台风雨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1670mm,实测最大年雨量2865mm(1920年),最小年降雨量1113mm(1916年)。全年降雨多集中与49月,占全年的81,尤其以56月雨量较大,占全年的32.8。其中前汛期46月以锋面雨为主,后汛期79月则以台风雨为主;10月至次年3 月为枯水期,占全年降雨量的19;降雨量最少的是12月,占全年的1.8。天河区年平均降雨日为151天,日最大降雨量284mm(1955 年6月6日)。3、地形地貌天河区地势分为三个区域:北部是以火成岩为主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222400米;中部是以变质岩为主构成的台地区,海拔3050米;南部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冲积平原区,海拔1.52米。全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三级地台。其中,丘陵28.41平方公里,占 19.23%;台地21.85平方公里,占21.55%;平原(包括冲积平原、宽谷、盆地)86.84平方公里,占58.77%。中部台地区的地质较为复杂。元岗天河客运站至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地下有花岗岩残积土层,遇水极易软化崩解。五山地下有孤石群,硬度非常高。瘦狗岭地下断裂带(农科院幼儿园地下16米)有急流的地下水。北部低山大体上是以筲箕窝水库为中心分东西两面排列,并以此作为天河区与萝岗区和白云区的分界。全区最高处为大和嶂(391米),位于北部,山脊分界处南北分别为天河区渔沙坦村与白云区太和镇。以大和嶂为基点往东与萝岗区的分界主要有杓麻山(388米)、凤凰山(373.3米)、石狮顶(304米)等海拔261388米的11个山头,往西与白云区的分界主要有洞旗峰(312米)等海拔147312米的9个山头。筲箕窝水库以南有火炉山(322米)。北部中央低处形成筲箕窝、龙洞和华南植物园等水库、宽谷和盆地。中部台地从东到西分布有吉山台地和五山台地。五山台地中有突出的瘦狗岭(131米)。南部冲积平原分布在广深铁路以南珠江沿岸的前进、车陂、员村、石牌、车陂涌一带,并有7涌一湖。7涌从东到西依次为深涌(6.25公里)、车陂涌(27.8公里)、棠下涌(4.25公里)、程界涌(2公里)、谭村涌(2.2公里)、车陂涌涌(7.26公里)、沙河涌(15.12公里)。7涌均由北向南流入珠江。一湖是天河公园中心湖(100亩)。4、地质特征区域性瘦狗岭大断裂呈近东西向穿过勘察区。此断裂为区域性活动大断裂,是白云山萝岗断隆、广州断陷、狮子洋及东江三角洲断凹的共同边界。断裂上盘(南盘)为陆相碎屑沉积岩,下盘(北盘)为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岩。南盘沉积岩受东西向的天河向斜控制,其向斜南东翼呈圈闭开阔状。倾角较缓,约2030度。(1)地层岩性场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海陆交互相相沉积层(q4mc)、全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4al)、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3al)及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大望山组和三水组康乐段碎屑岩各段地层(k2d2k2s1)和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岩(53-1)。根椐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及岩性由上而下可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根据其岩性可划分为:a. 杂填土:揭露于整个场区,呈层状连续分布。呈杂色、灰黄色、杂褐色、灰黑色、深灰色,主要由建筑垃圾、碎石及粘性土组成,硬质物含量约为2040%。稍湿,松散为主,局部为稍密。此层均出露于地表。b. 素填土:仅揭露于场区部分地段,呈透镜状零星分布。呈灰黄色、灰褐色,可塑,局部可塑偏软,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局部为填石和填砂。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相沉积层(q4mc)该层见于靠珠江边缘地带及车陂涌下游附近,总厚度2.007.00米,按其岩性及状态由上而下可划分为:a. 淤泥:呈层状连续分布。呈灰黑色,含有机质,具臭味。饱和,流塑。层厚2.004.00米。b. 淤泥质细砂:呈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灰黑色,含淤泥质1015%,粒径均匀。饱和,松散,局部稍密。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4al)总厚度为1.007.00米,按其岩性及状态由上而下可划分为:a. 淤泥:揭露于场区部分地段,呈层状分布。呈灰黑色,含有机质,具臭味,局部含少量粉细砂。饱和,流塑。b. 淤泥质细砂:揭露于场区部分地段,呈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灰黑色,含淤泥质1015%,粒径均匀。饱和,松散,局部稍密。c. 细砂:揭露于车陂涌部分地段,呈透镜状分布。呈灰黑色,灰黄色,质较纯,粒径均匀,局部含少量粘性土。饱和,松散,局部稍密。d. 粉质粘土:揭露于车陂涌部分地段,呈透镜状展布。呈灰黄色,黄红色、褐黄色。软塑,局部偏可塑。e. 中、粗砂:揭露于车陂涌部分地段,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深灰色,黄色,灰白色,褐黄色,质较纯,局部含少量粘性土。饱和,松散稍密。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3al)分布于车陂涌以西至棠下村及铁路一带,按其岩性及状态由上而下可划分为:a. 粉质粘土: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灰黄色、灰白色、黄色。可塑。b. 粉土、细砂: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深灰色,黄色,灰白色,褐黄色。饱和,中密,局部稍密。c. 中、粗砂:揭露于车陂涌部分地段,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灰褐色,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残积层(qel)按其岩性及状态可划分为:a. 粉质粘土:分布于瘦狗岭断裂以南,呈层状分布。呈灰白色、紫红色、褐红色,可塑、硬塑,为粗砂岩风化残积土。b. 砂质粘性土:分布于瘦狗岭断裂以北,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灰白色、褐黄色,可塑、硬塑,为花岗岩岩风化残积土。白垩系上统大望山组三水组各段陆相碎屑沉积岩(k2d2k2s1)揭露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含砾粗砂岩、砂砾岩等,为砂状及碎屑状结构,厚层状,上部风化带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带:呈紫红色、褐红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见,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强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岩(53-1)上部风化带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a. 全风化带:呈褐黄色。岩石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b. 强风化带:呈褐红色、褐灰色。岩石风化强烈,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岩块较难折断。5、地震区划根据“90 中国地震区划图”,广州市区所在地段地震设防烈度为度。根据最新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广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地震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6、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19912005年,天河区由于城市化,耕地平均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锐减。2004年除东北部外,靠近广州市老城区的地方已无耕地。至2005年,天河区尚有地形坡度大于25度难于利用的低山丘陵土地42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区的东北部。(2)植物资源至2005年,天河区的山林面积按所有权属镇村部分约有3.7万亩,加上省市单位的林地,共计约有5万亩。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东北和中部低山丘陵区。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包括用材林、防护林、特种林、经济林、竹林、蔬林、灌木林等。辖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有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群落,共30多个科、50多个属、100多个种。天河区重视植树造林,建设村镇公园。东北部绿色生态走廊已开始建设,植物覆盖面积逐步增加。2005年,全区绿化率达36.38%,建成区达5%,森林覆盖率约在13.7%。(3)矿物资源铋、钨。分布于龙眼洞南社水冲岭、白虎窿一带,深窿、大窝、崩岗等处也有。1956年国家在此开办金色金属矿物,开采矿石。铝。分布于马坑园村东侧,表土层一米以下的土壤是一种黑白混合泥。因其含铝量高达2328%,被称为铝质泥。储量不详。60年代开采,加工成泥粉,出售给车陂水厂和郊区铝厂,数量已超过15000吨。水厂用于深沉水中的杂质;铝厂则用于制取硫酸铝。7. 地表水车陂涌起源于天河区北部龙洞水库,由北向南流经渔沙坦、龙洞村、树木公园、华南植物园、长虹苗圃,穿越环城高速、广园快速、广深铁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最后汇入珠江。车陂涌干流总长度20.4km,流域面积80.0km2,平均坡降约1.5。上游龙洞水库的集水面积6.348km2,车陂涌扣除龙洞水库的集水面积后为73.652km2,车陂涌河道迂回曲折,沿途有西华涌、石路街涌、西边坑、岺村坑、大坑岩、植物园涌及树木公园欧阳支涌等七条较大支涌汇入,其中,西边坑涌为车陂涌最大的支流,位于车陂涌东侧,全长9.86km,流域面积20.20km2,河涌为南北走向,上游为低丘陵区,坡度较陡,中部为剥蚀丘陵,下游地势平坦,为城镇及村落和农田菜地。8. 地下水本建设项目浅层地下水属第四系沉积层地下水,埋深510 m;深层地下水为红色砂岩岩块裂隙水,埋深70100 m。9. 土壤车陂涌地块为冲积平原潴育性水稻土,现部分为城市建筑物所覆盖,本项目以北14 km的低丘陵、台地,分别为砂页岩赤红壤与花岗岩赤红壤。10. 植被本工程车陂涌堤岸多为人工种植的小叶榕、大红花、柳、黄叶榕、芒果、大红花、红草、绿草等植物,还生长有野生的马缨丹、青葙、含羞草、热痱草、猪屎豆、鸭咀草等灌草丛。11. 野生动物项目建设场地两岸多为城市道路、楼宇,两侧大部分堤围已整治,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较频繁,野生动物不多。12. 水生生物水生生物主要分布在车陂涌水体中。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为常见物种;底栖动物以水蚯蚓(红虫)类、圆田螺、萝卜螺及中华米虾、日本沼虾、相手蟹(蟛蜞)等为多。鱼类以耐污性强的胡子鲇、革胡子鲇(埃及塘虱)、食蚊鱼、南美骨板鲇(原水族箱的“清道夫”,逃逸或放流后繁衍下来)、鲤、鲫、泥鳅、黄鳝等,涨潮时从车陂涌珠江口、汇入一些餐条鱼(南刀)、鲮、鱲、黄鲴、赤眼鳟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凤眼莲、浮萍为主,挺水植物有一些茳芏(咸水草)。13、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3 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序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功能区工农业用水及景观、航道用水,属类区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大气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4a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名胜区、特殊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集水范围是,猎德污水处理厂8管道煤气干管区否9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地否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012年,天河区gdp(地区生产总值)2394.8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1;税收收入456.93亿元,增长29.3。一般预算收入49.16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67.65亿元,增长11.1,占gdp比重86.3。全区拥有企业地区总部近300家,云集全市三分之二的金融机构和三分之一的律师事务所,服务业呈高端化发展态势。是年,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均排在全市各区(县级市)第一位。天河区高校和科研单位云集,教育事业发达。区内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日制普通高校27所,有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等成人高校38所,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以及中科院和省、市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57家。该区于2003年被评为省教育强区。区内大部分中小学都达到市级以上等级。其中,省一级幼儿园2所,小学8所,中学6所。此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研、民国教育、社区教育和村民素质教育都有比较成功的经验。2012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达103.34万册,比上年增加4.65万册。全年主办、承办、协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1400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152家次,核实清理违法违规经营场所近300家,查缴非法光盘165.64万张,非法图书、杂志、报刊共约5.25万册(份),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2份,全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市前列。全年新接收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年末全区幼儿园173所,在园幼儿数39901人,增长8.5;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6032人,其中专任教师数11787人,增长7.8;小学79所,在校生96714人;普通中学(含普中和职中)51所,在校生52651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1029人。是年,区属公办学校重点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2012年,天河区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8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1.7;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总额达79.98亿元,区核拨社会保险金13.82亿元。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达3.34万多人,社区管理率为82.3。纳入劳动网格监管的企业达39672户,受益劳动者69.35万人。实施街道“一队三中心”和幸福社区建设,21个街道全面建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投入2000万元开展幸福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打造康城、广氮、华新社区等市级幸福社区和智慧社区示范点。全年实现税收收入456.93 亿元,增长29.3,总量和增速双双位列全市首位。其中国税收入219.46 亿元,增长54.8,地税收入237.47 亿元,增长12.3。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16 亿元,增长16.2。其中,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和房产税完成11.25 亿元、6.10 亿元、7.91 亿元和4.41 亿元,分别增长8.4、21.0、17.5和24.1。一般预算支出 60.56 亿元,增长13.6。区级一般预算支出50.56 亿元,增长12.6,其中,教育、城乡社区事务和一般公共服务分别支出14.18 亿元、7.91 亿元和7.53 亿元,分别增长26.7、18.9和19.4。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55.38 亿元,增长12.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1.02 亿元,增长27.1,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36 亿元,增长0.7。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加快,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66 亿元,增长30.6。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2 亿元,下降7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7.34 亿元,下降12.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77.82 亿元,增长16.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9.7。全区进出口总额71.44 亿美元,增长0.2。其中出口28.76 亿美元,下降1.9;进口42.68 亿美元,增长1.6。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276 个,增长0.4;合同利用外资11.15 亿美元,增长0.9;实际利用外资5.15 亿美元,增长10.6。永旺美思佰乐、本田贸易、日立和欧尚等世界500强外资业纷纷落户在天河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水体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区划,本工程涉及的河流车陂涌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值作为水环境目标。根据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车陂涌被划为一类河涌(表4),主要集防洪排涝、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近期2010年的水质目标为优于v类,远期2020年的水质目标为优于iv类。表4 中心城区河涌功能定位划分(天河区部分)分区合计一类河涌二类河涌三类河涌数量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名称天河区14条4条沙河涌、棠下涌、猎德涌、车陂涌3条员村涌、简下涌、深涌7条谭村涌、程界涌、程界西涌、车陂油脂涌(氮肥厂东涌)、新圩涌(氮肥厂西涌)、石溪涌、科甲涌(2)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广州市环保局官网发布2013年广州市常规监测数据中车陂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有关水污染因子和监测结果(平均值)见表5。表5 广州车陂涌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年平均) 单位:mg/l(ph除外)水质项目phcodcrbod5氨氮dotplas监测结果6.5618.34.282032.610.68.072污染指数0.440.61 0.71 1.35 2.172.27 0.24 (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6-93061.530.30.3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超标超标超标达标从上表可知,广州车陂涌断面水质中的氨氮、tp、do指标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说明车陂涌水质受氨氮、tp等有机污染,目前水质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水环境现状一般,这主要是受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随着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该河段水质较前几年已有明显改善,今后随着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该河段水质将得到进一步改善。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穗府201317号),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为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广州市市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天河职中幼儿园测点2011年度的常规监测数据来评价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见表6。表6 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单位:mg/m3)项目no2so2pm10天河职中幼儿园年平均0.0650.0380.07标准年平均0.040.060.07从上表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可知,so2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及pm10年平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差,no2及pm10主要受汽车尾气的影响。由于天河区车流量较大,加上近年来私家车数量不断增长,因此空气质量下降,no2及pm10浓度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广州市政府针对空气中no2及pm10浓度超标的问题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汽车购买,限制私家车数量的增长。通过政策的限制,将会控制私家车数量的增长速度,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项目所在地属2类区,由于项目部分河道区域涉及交通干线如黄埔大道、中山大道和广园快速,以人行道为界,纵深30米为4类区,因此,本项目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a类标准即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在项目范围内共布设了4个监测点,主要选在项目片区内的2类区域,监测时间为2014年5月2日。监测条件为无雨,风力小于4级,监测结果统计如下表7:表7 本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测点昼间leq夜间leq实测值标准值实测值标准值1#荔园学校53.56047.252#东圃小学51.86046.7503#天河区新元小学53.16048.3504#广州市东浦中学58.27054.655监测结果表明:项目片区内的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可见,项目所在片区的声环境质量良好。4、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调查,工程区附近主要为居住用地,以及少量的工业用地。区域内动物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未发现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生物。植物以河涌堤岸植物生态环境为主,人工种植物种较多,其中乔木有美叶桉、高山榕、垂叶榕、细叶榕等,灌木有大红花、夹竹桃、黄叶榕、马缨丹等,藤本(含缠绕性草本)有五爪金龙、蟛蜞菊、鸡屎藤等,草本有牛筋草、加拿大飞蓬、三叶鬼针草等。动物因以鼠、蛇、鸟、虫为主,飞禽类有麻雀、山雀、喜鹊、燕子等,两栖爬行类青蛙及各种蛇类。水生生态环境以采样方式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维管束植物等进行调查,采样时间为2014年5月1011日。采点选自车陂涌(下游)近岸1 m作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对鱼类与水生维管束植物是作流动调查。具体方法参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四册生物监测(水环境部分)(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金相灿、屠清瑛等,1990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环境保护生物监测与治理资料汇编(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年,科学出版社)等规定。(1)浮游藻类藻类是水体浮游的微细绿色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居于生产者的地位,供水生动物吸食。藻类的丰长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淡水的“青苔水”或咸淡水“赤潮”形成的重要物种。浮游藻类的采样以25号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藻类标本,用鲁哥氏液固定后以显微镜鉴定种属作定性材料;定量则以采样器取3升水浓缩至30毫升,固定后以计数框盛载样品同于显微镜下数数,再换算为每升的藻类个数。调查结果显示车陂涌共有藻类8门66属,以硅藻、绿藻、蓝藻为多,各为1025个属;余裸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仅为13个属。淡水的藻类以绿藻门的空球藻(eudorina sp)、栅藻(scenedesmus sp)、盘星藻(pediastrum sp)、新月藻(closterium)、纤维藻(ankistrodesmes sp)、硅藻门的四棘藻(attheya sp)、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ana)、隐藻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la)、卵形隐藻(cyrptomonas ovata)等淡水藻类为多,呈现以淡水型藻类为主,咸淡水型为副的藻类组成。参用中国湖泊富营养化(1990年,金相灿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和珠江广州河段氮磷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1999年,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莫珠成等)中的水体藻类个数的营养度评价标准(15万个/升为寡营养,1530万个/升为贫营养,3070万个/升为中营养,70100万个/升为中富营养,100300万个/升为富营养,300万个/升为重富营养),车陂涌下游为358.6万个/升,属重富营养严重污染的江段。(2)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较细微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属鱼、虾等的次级生产力。2014年5月10日至11日于车陂涌下游以13号浮游生物网捞取标本,以5%甲醛固定以后显微镜鉴定作定性记录,定量是于现场取10毫升水以25号绢网过滤,将其固定并置于计数框下数数。车陂涌下游的浮游动物以淡水型为主,咸淡水水种类也因潮水回荡车陂涌和珠江口进出而有出现。主要种类有29种。其中原生动物有普通表壳虫、沙表壳虫等5种。轮虫动物有钝甲轮虫、裂足轮虫等6种,枝角类有晶莹仙达蚤,长额象鼻蚤等7种,桡足类有亚强壮哲水蚤、左突新镖水蚤等7种,还有咸淡水型的端足类、糠虾类等4种。采用个体数,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bip生物污染指数作评价。浮游动物个体数与生物量经对浮游动物标本固定以计数框数数,并以万分之一天秤称重(湿重)求得每立方米的采样点个体数与生物量(枝角类与桡足类、糠虾类等以实重计算,原生动物与轮虫按常规划地系数推算,一般原生动物为0.00005 kg/ind毫克/尾,轮虫动物为0.00012 mg/ind)。结果:车陂涌下游浮游动物个体数量2133个/升,生物量1.54mg/l,为重污染;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采用桑农韦弗(shannon-weaner)公式,均匀度以指数值被lg2采样品数去除求得。公式为:式中h为生物多样性指数,n为浮游动物个数,ni为某i种个体数,s为样品数。结果表明车陂涌下游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为0.06,重污染。浮游动物生物学污染指数bip采用horasawa生物学污染指数(bip)公式bip(ab)100bip为生物学污染指数,a为采点浮游植物(生产者)数量,b为浮游动物的原生生物(消费者)数量。评价标准采用bip6为清水带、微污染,6.112为轻度分解带,轻污染,12.140为中度分解带,中污染,40.155为深度分解带,重污染,55.1为腐生带,严重污染。结果显示车陂涌下游bip为72.4,严重污染;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车陂涌的浮游动物生存环境处于为严重污染。(3)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指车陂涌水体底泥及底层生长的无脊椎动物,采样方法以1/16 m2的彼得逊采泥器夹取,连淤、沙粒、底栖动物一起夹入,过筛后用5%甲醛液固定,于显微镜或放大镜鉴定计数;另还采用密孔捞海,捞取底层生长的虾、小蟹等样品。然后以放大镜或肉眼鉴定,综合做出底栖动物的评价,单位改为尾/m3。车陂涌底栖动物主要由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组成,共有17种,其中多毛类有单叶沙蚤2种,寡毛类有霍甫水丝蚓等6种,腹足类有中国圆田螺等3种,瓣鳃类有河蚬、无齿蚌等2种,甲壳类有中华米虾、相手蟹等3种,昆虫幼虫有摇蚊1种。基本为淡水种类。通过对底栖动物采样的种类、密度、生物量的计算,采用暨南大学纪桑等用大型底栖动物对珠江广州河段进行污染评价(1982年,环境科学学报,3期)以大型底栖动物评价江河环境的生物污染指数(bpi)公式计算。公式:biplog(n1+2)/log(n2+2)+log(n3+2)+log(n4+2)式中bpi为底栖生物污染指数,n1为寡毛类尾数,n2为摇蚊幼虫数,n3为软体动物数,n4为甲壳类数量(单位为尾/m3)。结果表明车陂涌下游底栖动物污染指数9.4,严重污染;(4)水生维管束植物hzt(含nw)涌江面漂着一些观眼莲(eichornia crassipes)、浮萍(lemna minor)和边滩有一些海芋(alocasia odor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tus)、茳芏(cyperus malaccerusis)等。凤眼莲、浮萍、海芋皆属耐污种类。(5)水生生态综合评价以水生生物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各项反映,本建设项目车陂涌为重富营养、严重污染的城市河道。5、河涌底泥污染评价广州市河涌均有不同程度的淤积,表层沉积物厚度范围为0.0051.8 m,平均厚度为0.36 m,河涌表层沉积物主要呈泥砂浆状,没有形成明显的结构体,只有少数沉积较厚些的采样点的沉积物呈不很明显的上粘下砂的质地分层结构。河涌底泥质地总体上属偏砂,其砂粒平均含量达431.31 g/kg,是粘粒含量的2倍。河涌底泥主要呈中性(ph 值为6.57.5)及微碱性(ph 值为7.58.5),两者比例分别为67%和28.6%,ph 值6.5 和ph 值8.5 的样本只占4.4%。对车陂涌底泥进行分析测定,其结果如表8所示。表8 车陂涌底泥分析表名称含水率/%有机质/%有机炭%密度g/cm3车陂涌39. 972. 761. 601. 0535. 140. 470. 271. 4542. 193. 912. 270. 98广州市河涌底泥的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店铺活动方案策划
- 兰州理工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培养方案
- 快递无人机方案设计
- 咖啡项目服务方案
- 经管系各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甄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临床研究
- 运动装备国庆营销方案
- 2025年中国夜明砂市场前景展望分析及竞争格局预测研发报告
- 2025年中国家电清洗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决策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尿素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环境评估预测报告
- 公司挂靠协议书范本2025年
- 《基金理财》课件
- Unit 3 Food and Culture Reading and thinking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2
- 急诊医疗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 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脑脊液体外引流系统)省际联盟集采中选产品供应清单
-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企业员工书法培训活动方案
- 【基于单片机的定时智能药箱设计(论文)7700字】
- 混凝土路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采访课件模板
- 近五年云南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