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花都区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广州市花都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法人代表梁伟文联 系 人欧志钦通讯地址广州花都区花城街迎宾大道95号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510880建设地点花都区花城街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花都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花发改基【2015】87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道路总长度495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686.64环保投资(万元)9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5%评价经费(万元)2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花都区是广州市的工业发展区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荷花路位于花城街,是花都新城区背部,毗邻花都cbd区域。近年来,随着花都发展速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来花都工作、置业。项目所处区域周边分布了多处大型楼盘。随着居住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教育的需要也不断增长,三东小学作为该片区一个重要的公办小学,旧的校园面积已不能满足当下的使用要求。因此,花都区教育局决定在现有三东小学的西边建设新的校舍,满足附近居民对教育设施的需求。为了配合三东小学的建设,花都区政府提出了建设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项目的实施将方便三东小学新校舍师生的出行,完善花都新城区市政配套措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顺应花都发展目标的需求。本项目道路规划等级的复函批复文号为穗规花都【2015】245号,详见附件2;规划用地情况的复函批复文号为穗花国房函【2015】1104号,详见附件3;项目建议书批复文号为花发改基【2015】87号,详见附件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的有关规定,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评工作,在经过现场勘踏、资料调研、类比调查基础上,根据环评导则及其他有关文件,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位置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位于花都区花城街,道路分为a、b两段,其中荷花路a线呈东西走向,其西起于荷花路b线,往东延伸至凤凰北路相交,全长约310m,荷花路b线呈南北走向,其南起于规划路,往北延伸至与荷花路线相交,全长约185m。荷花路a线与凤凰北路呈“t”字交叉。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道路走向图详见附图2,项目的卫星航拍图详见附图3,周围现状照片详见附图4。三、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本项目总长度为495米,道路宽度20米,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为30km/h,为城市支路。应具备美观、舒适的使用条件,同时道路临近民宅,水泥路面在使用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此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及电力电缆管沟工程等。1、道路工程(1)道路纵断面设计根据周边地坪标高以及相交道路的标高情况进行设计,道路最大纵坡1.5%,最小纵坡0.3%,最小坡长101.717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8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 1795m。(2)道路横断面设计根据关于荷花路(三东大道景天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详见附件4),可知道路宽度20米,双向2车道,道路横断面布置为:2.5m(人行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3.5m(车行道)+3.5m(车行道)+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人行道)=20m,道路横断面见下道路中线图1。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道人行道人行道绿化道图1 道路横断面图(3)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总厚度为45cm,由上至下为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8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1cm乳化沥青下封层、32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人行道结构由上至下为5cm3015cm彩色通透环保砖,2cmm10预拌水泥砂浆,15cm5水泥稳定石屑;2、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标志、标识及交通标线,不含交通监控设施设计。3、排水工程1)污水系统:根据国家制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政策”,结合花都区中轴线(cbd地段)市政专项规划(2015年1月版),城市污水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为主要原则,通过合理布管,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将规划道路两侧污水得到有效收集,集中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2)雨水系统:根据国家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和花都区中轴线(cbd地段)市政专项规划(2015年1月版),本工程结合广州市城市排涝工程规划,城市雨水以“二级排水,蓄排结合,分散出口,就近排放”为主要原则,结合道路周边地形、水网布置及道路纵断面设计进行布置,沿道路敷设雨水管道,并按就近排放的原则,就近排入下游雨水管道,最终雨水汇入河流为天马河。本工程道路红线标准段宽度为20m,雨、污水管道均采取单侧布置,雨、污水管道均敷设于东侧车行道上,雨水管距车行道边线4.0m;污水管距车行道边线2.0m。4、照明工程本项目采用led灯照明,本工程采用道路照明标准段单侧布灯的方式,采用13米高的单臂路灯,灯高13米,挑臂长度2.5米,仰角5,灯具为160w 的led 灯具,灯杆中心线距离车行道边线0.75米,灯杆间距为35米,在路面加宽段和路口位置,适当加密灯杆间距以达到照明标准。道路交汇区采用杆高14米的 3 灯具投光灯,灯具为250w 的 led 灯具。5、绿化工程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为侧绿带设计。6、电力电缆管沟工程根据广州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暂行)(穗府办201240号)、花 都区电缆通道规划,荷花路同期建设10kv六线电缆沟。电缆沟在荷花路a 线沿南侧人行道布置,在荷花路 b 线沿东侧人行道布置。7、沿线土地利用现状目前场地内除a线与凤凰北路相交一侧有三东幼儿园及民居存在,其他区域均未开发,现状为耕地及鱼塘。三东幼儿园及几栋低矮的民居位于道路红线范围内,本次道路建设需要对其进行拆迁,故项目营运期三东幼儿园将不存在,不属于本项目敏感点。四、交通量预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设计近期全日交通路为14240pcu/d,设计中期全日交通路为15660pcu/d,设计远期全日交通路为18150pcu/d。车型比为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5.7:2.8:1.5;高峰小时车流量按全日的10%计,可知本项目高峰小时交通量、全日交通量如下表。表1 本项目高峰小时交通量及全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全日交通量(pcu/d)2017年(近期)2023年(中期)2031年(远期)2017年(近期)2023年(中期)2031年(远期)142415661815142401566018150根据关于调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的通知厅规划字2010205号文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公路(hj552-2010),不同车型转换为标准车的转换系数见表2。表2 不同车型转换为标准车的转换系数车型汽车一级分类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二级分类中小客车小型货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大客车转换系数pcu/辆11.53.0预计本项目路段昼间(6:00-22:00)、夜间(22:00-6:00)时段的车流量分别占日均(昼夜)车流量的90%、10%。根据各型车数量比例、表1交通量、表2内机动车折算系数,可换算成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预计本路段车流量情况如下:表3 本项目车流量预计表(辆/小时)时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合计近期(2017年)高峰小时564277148989昼间小时31715683556夜间小时703519124中期(2023年)高峰小时6203051631088昼间小时34917192612夜间小时773820135远期(2031年)高峰小时7183531891260昼间小时404199106709夜间小时904424158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现状为有三东幼儿园、民居存在,其他区域均未开发,现状为耕地及鱼塘,原有污染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周围绿化良好,并无其他环境问题。4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状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及地质花都区位于广州北段,东连从化,南靠广州,西邻三水,西南连南海,北接情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既是珠江三角洲交通交汇之地,也是沟通珠三角与内地的桥梁和枢纽,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105、106、107三条国道和机场高速、广清高速、京珠高速、广州北二环、北三环高速五条高速公路交汇之处、京广铁路线越境而过。广州火车北站就位于花都、未来广州还将兴建2条城市地铁线和1条市郊列车线连接市区与花都。中国最现代化的航空枢纽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也座落在花都,花都港可直航港澳。花都区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东西最长52.2km,南北最宽28km。东、北、西三面环山,北半部为低山丘陵,是南岭青云山脉尾端,海拔200500m。南半部分为台地,至广花平原,海拔5m左右。最高点为北部梯面镇的牙英山,海拔581.1m,最低点为西南部炭步镇巴江河畔万倾洋,海拔为1.2m。全区地貌可分为平原、岗台地、高丘陵和低丘陵四种,按各类土地面积比例大致为“三山一水六分田”。建设项目地处三角洲边缘、丘陵、参坡积、冲击平原,第四系沉积层主要为冲洪积及海洋沉积,为粘土、沙砾岩、页岩及灰岩等。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缝水、第四系松散空隙水两类。2、气象、气候花都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北占2/3,南占1/3),北区中部偏南处(花都区回归线之南占1/3)、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线充沛,雨量充足。根据花都气象站近22年的资料统计,花都区年平均气温21.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年降水量为1699.8mm,最大日降雨量185.3mm,最大年降雨量2416.7mm;最小年降雨量1074.8mm,最大月降雨量640.4mm,最长连续降雨37天,降雨量为773mm。本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分明,秋、冬季吹北风和西北风为主,春、夏季吹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全年风向以北风为主导风向,其次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35m/s,静风频率为25%,夏季常有台风侵扰,风速可达28m/s。3、水文花都区境内有中小河流8条,分属珠江直流白坭河、新街河、流溪河三大水系,并有中、小型以上水库十七座。市区内主要是新街河及主流天马河、田美河、铁山河。花都区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不含客水)11.59亿m3,可供水量为4.1152亿m3,分布较为广泛。此外,流溪河、白坭河每年还有过境客水22.5亿m3。全区有大型水库11座,总库容量为1.06亿m3。白坭河位于花都区白坭圩与国泰水汇合;在赤坭段汇入大官坑水,在炭步段又汇入新街水,最后流经广州白云区鸦岗汇流珠江。白坭河干流长53km,流域面积788km2,平均坡降0.1%,其中花都干流长32.55km,集流面积628.58km2。五和断面河宽150m,中水位河槽水深22.3m,历年平均流量60.40m/s,90%保证率流量为4.33m/s,平均流速为0.20m/s。白坭河已成为赤坭、炭步地区的重要交通航道,在赤坭以下可通航300t级船只。流溪河流经市域东南,是本区农田水利灌溉只要水源。天马河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狮岭镇,是新街河主要直流之一,属白坭水系,干流全场22.1km,集雨面积180.43km2,平均坡降1.46。天马河由支流大迳河与大埗河在乐同汇合而成,流经三华、毕村、大陵、岐山等地汇入新街河,自北向南贯穿新华城区,担负重要的防洪、排涝改善环境的重任。4、植被、生物多样性花都区土壤为花岗岩赤红壤和潴育性水稻土。由于地处南亚热带,日照、水资源充裕,使土壤及生物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广州市在红色风化壳的基础上,加上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使其地带性土壤发育为赤红壤,赤红壤兼有热带砖红壤与亚热带红壤的特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脱硅富铝化过程明显。但由于市境地形复杂,下垫面高低状态的变化较大,从而改变了热水条件的分布状况,使热、水组合按地面高度的不同发生再分配,加之各地成土母质的差异,因而发育了不同的土壤类型。植被以人工栽种者多,按功能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植被类型:(1)常绿阔叶林:主要集中分布在村庄附近的山岗,作为风水林较好地保存下来。整个群落分成两层。乔木层以禾本科的水竹、粉单竹为优势种,高达810米,伴生有苦谏、樟树等常绿树种。落木树种丰富,以樟科、山茶科、金楼梅科为优势种。层间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的覆盖度达95以上。(2)半人工次生林:主要分布于鹤嘴山、凤凰山、老虎头山以及西领山等山顶上。群落分为三层。乔木层以马尾松为优势种,间有细叶桉或木荷伴生,灌木以桃金娘为主,草木树种为芒箕,少数地方有白茅。整个群落层次分明,结构简单,覆盖度不大,常可达到75。群落受迫害严重,向定级群落演化尚需一段很长的路。(3)人工林:完全为人工种植的用材林,多为细叶桉林。多分布于各山丘、山冈的腰部,群落结构更简单,种类贫乏,分为二层乔木树种只有细桉一种,林下为草本层,以阳生草木为主。群落覆盖率低,达65左右。在凤凰山脚下,还发现有木麻黄和苦谏林。(4)经济林:以荔枝林为主,间有龙眼林、芒果林等。多分布于东侧空地上。群落为两层,乔本为荔枝或龙眼,草本为一些喜阴植物种类。(5)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在周围分布最广。同时还栽种有青菜、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品种。项目区原地类主要为草地,植被覆盖度约60。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狸、山猪、狐狸、蛇、蛙类等;飞禽主要有猫头鹰、燕子、鹧鸪、鹤、麻雀等;水生动物有鲩、鳙、鳊、鲮、鲫、鳗鱼类及虾、蚬、螺、鳖等。植物种类较多,树木300余种,较多的有马尾松、杉木、大叶栎、柠檬桉、苦惊、木麻黄、台湾相思等;野生树木有桷木、鸭脚木、黄檀等。全区植物分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3门,119科,193属,379种。项目所在地的功能区分类及拟执行标准如下:表4 建设项目功能区分类及标准一览表种类功能区分类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及执行标准1水环境功能区非水源保护区,天马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名胜等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区范围保护区否7是否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区是,新华污水处理厂8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9是否可现场混凝土搅拌否10是否环保条例24条规定范围区否11是否敏感区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管辖及人口花都全区下辖新华、花城、秀全、新雅4个街道办事处和花东、花山、梯面、狮岭、赤坭、炭步6个镇,共188个村(居)委员会。201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9.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0万人,农业人口46.60万人,未落常住户口1543人。2、 经济发展概况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0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31.39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578.0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393.70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1:57.6:39.3,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2和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7%、52.0%和47.3%,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1、5.4和5.0个百分点。2014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82亿元,同比增长14.2%。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87.26亿元,增长14.7%;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8.56亿元,增长13.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25.34亿元,增长15.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0.48亿元,增长9.6%。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315.63亿元,增长54.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941.65亿元,零售业销售额373.98亿元,两者之比为2.52:1。全年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60.48亿元,同比增长9.6%,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4.39亿元,增长9.1%,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全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出口总额4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全年利用外资项目数量20项,比上年减少1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7亿美元,增长5.0%;合同外资金额2.95亿美元,增长19.8%。3、教育与文化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基础教育有新成效,与中山大学合作制定花都区幼儿园布点规划(20142020),保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服务,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落实花都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花府201116号)的奖励政策,对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奖励;制定广州市花都区关于选派公办小学在职在编教师转入特殊教育系列的通知,为智能学校增加师资力量;科技教育优化提升,组织我区学生参加多项广州市级科技比赛,共获得31个一等奖、36个二等奖、63个三等奖、9项优秀组织奖。全区5004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增加101人,本科以上上线率45.3%,专a以上上线率69.1%。2014年,全区共有幼儿园100所,在园幼儿2.99万人。小学89所,在校学生11.94万人。普通中学75所,在校学生5.63万人,其中初中4.01万人,高中1.6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0%。4、文物保护及其他花都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新华官禄布村),有省级旅游景点芙蓉度假村。其它名胜古迹、游览地有:冯云山故居、花县城遗址、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花县农会旧址等。本项目所在地块附近500m范围内无国家、省、市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无文物古迹和文物保护目标。另外,在上述范围内亦无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存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新华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纳污水体为天马河,天马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本评价引用由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委托广东万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2426日对茶碑路(天马河以西路段)道路工程项目所在区域附近的天马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断面设置详见下图2,监测结果见下表5。天马河n 图 2 监测断面图表 5 2015年天马河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值: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升)断面编号监测时间codcrbod5氨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个/l)w12015.9.2417.85.95.290.08110002015.9.2518.96.45.190.0698002015.9.2621.87.24.990.112000平均值19.506.505.160.0810933标准指数1.302.1710.311.605.47w22015.9.2420.86.85.710.07220002015.9.2519.86.35.530.06190002015.9.2627.99.15.720.0920000平均值22.837.405.650.0720333标准指数1.522.4711.311.4710.17w32015.9.2418.1 65.320.0893002015.9.2517.45.95.270.0895002015.9.2619.76.55.250.129300平均值18.406.135.280.099367标准指数1.232.0410.561.874.68标准值/1530.50.052000备注:w1位于新华污水厂排污口上游500m,w2位于新华污水厂排污口,w3位于新华污水厂排污口下游1500m。由上表可见,天马河3个监测断面(w1、w2和w3)的各项监测因子中, codcr、bod5、氨氮、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的标准指数均大于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52倍、1.47倍、10.31倍、0.87倍和9.17倍。统计结果表明,天马河的现状水质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经调查,超标原因可能为新华污水处理厂纳污水体沿线居民生活污水未能完全纳入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废水未经处理达标排放。总体来说,天马河水质现状较差,亟待改善。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由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花都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1月3日11月9日对儿童公园周边道路工程(平石路、瑞莲路)所在区域的花都区气象天文科普馆(距离本项目约1.1km)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详见下表:表6 2014年11月3日-9日花都区气象天文科普馆大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m3(日均值)监测时间tspno2pm102014年11月3日0.1320.0510.0662014年11月4日0.190.0580.0952014年11月5日0.240.0610.122014年11月6日0.1960.0740.0982014年11月7日0.1240.0530.0622014年11月8日0.1340.0550.0672014年11月9日0.1260.0470.063gb3095-2012二级标准0.30.080.15由监测结果可知,区内的环境空气中tsp、no2、pm10的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tsp0.3mg/m3(日均值)、no20.08mg/m3(日均值)、pm100.15mg/m3(日均值),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了解本项目周围声环境现状,环评单位委托深圳市政院检测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5号对周围噪声进行实测,详见附件5,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进行,在项目建筑的两侧边界布设共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分昼(6:00-22:00)、夜(22:00-6:00)间监测边界噪声,噪声布点图见附图2。项目边界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7 本项目道路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监测布点昼间(db(a))夜间(db(a))第一排第二排第一排第二排#1(三东村)52.249.643.141.0#2(三东小学)58.658.442.042.0#3(三东新村)52.649.443.241.2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限值6050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边界及周边敏感点现状噪声环境状况良好,噪声本底值符合相关要求,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不超过60db(a),夜间不超过50db(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属于新华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最终受纳水体为天马河。雨水汇入河流也是天马河,该河流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应保证项目的建设不对天马河水体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控制本项目主要汽车尾气的排放,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使项目所在区域不因该项目而受到明显影响。3.声环境保护目标确保本项目其周围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保护评价区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本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使其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不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的破坏。5.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由于噪声的预测模式采用预测点距离车道中心的距离,因此本次项目周边敏感点的距离评估也选取敏感点距离荷花路车道中心的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可知本项目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纵深200m,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下:表8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方位性质离荷花路车道中心最近距离保护目标1三东村北面居住区17米大气环境二类声环境2类2新华三东小学东面学校60米大气环境二类声环境2类3三东新村南面居住区35米大气环境二类声环境2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场界昼间70db(a),夜间55db(a);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标准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ph=69,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总量控制指标由于本项目建成后不产生废水,大气污染物属于无组织排放,故不设置总量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在建设初期施工流程为:定线、征地拆迁机械作业、材料运输路基施工(挖、填土石方)路面工程施工交通设施、绿化工程和照明工程污染来源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来自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扬尘、沥青摊铺烟气、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噪声、施工固废和生活垃圾等。1、水污染源分析(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村民房作为临时宿舍,项目内不设营地,就餐、如厕利用周边设施解决,不产生生活污水。(2)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中的废水包括暴雨的地表径流、车辆及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作业面冲洗废水、基坑废水等。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会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施工废水主要指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冲洗水等,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等。2、废气污染源分析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在项目内搅拌混凝土,因此不会产生搅拌混凝土粉尘。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施工扬尘、沥青摊铺烟气。施工期对环境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集中在路基施工阶段,主要污染物为扬尘,其次还有施工运输车辆的尾气影响。本项目需铺设沥青,项目不设沥青搅拌站,沥青用车运到项目现场后直接铺设,铺设过程中会散发少量沥青烟。3、噪声污染源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有钻孔机、推土机、振动锤、振捣机、砂轮机、摊铺机、压路机、整平机、混凝土搅拌车、大吨位运输车等,经类比调查分析,以上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作业时的最大声级见下表。表9 道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值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离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a))1钻孔机5932推土机5863振动锤、振捣机5844砂轮机、混凝土搅拌车、大吨位运输车5805摊铺机5876压路机5817整平机5784、固体废物污染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泥、渣土。另外施工期工地工作人员会产生生活垃圾,按平均每天施工人数35人,每人每天排放生活垃圾按0.5kg计算,则生活垃圾每天产生量为17.5kg。施工期大约为210天,施工期共产生生活垃圾3.68t。5、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有一定量的挖填方量,将增加相当的裸露地表,它们在雨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最终进入周边地表水体,将造成这些水体的泥沙淤积、部分水质指标(主要包括ss、cod、tn、tp)升高,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水土流失。二、营运期污染源本项目城市道路等级为支路,营运期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噪声。1、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所含的成分包括很多种化合物,一般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为主。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过程十分复杂,不仅取决于机动车本身的构造、型号、年代、行驶里程、保养状态和有无尾气净化装置,而且还取决于燃料、环境温度、负载和驾驶方式等外部因素。目前,我国制定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 gb 18352.52013),广州市已于2014年起全面推广国标准车用汽油。因此,本报告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预测选取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与欧盟标准相类似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的阶段排放限值。车辆的单车汽车尾气排放因子参数详见下表所列。表10 “国”排放标准中的nox、co、hc的单车排放系数 单位:mg/m辆项目基准质量(rm)kg限值/(co、hcg/k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l1l2l3阶段类别级别picipicipici第一类车全部1.000.500.1000.0600.180第二类车rm13051.000.500.1000.0600.1801350rm17601.810.630.1300.0750.2351760rm2.270.740.1600.0820.280注:p=点燃式,ci=压燃式。对照表10中机动车各标段的排放标准,按表10中co和nox分配值计算可得到本项目采用的co及nox单车排放因子。表11 本项目采用的co、nox单车排放因子 单位:g/km.辆污染因子车型2017年(国)2023年(国)2031年(国)co小型车1.001.001.00中型车1.811.811.81大型车0.740.740.74nox小型车0.0600.0600.060中型车0.0750.0750.075大型车0.280.280.28车辆排放污染物线源,按连续污染线源计算,线源的中心线即路线中心线,气态污染物排放源源强按下式计算:式中:qj-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s m); ai-i型车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污染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综上所述,根据表10和表11,可估算出本项目全路段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结果如下:表12 本项目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 单位:mg/ms时段时间conox近期2017年高峰小时0.32640.0267昼间小时0.18360.0150夜间小时0.04090.0034全日小时平均0.13600.0111中期2023年高峰小时0.35910.0294昼间小时0.20180.0165夜间小时0.04460.0036全日小时平均0.14940.0122远期2031年高峰小时0.41580.0340昼间小时0.23410.0191夜间小时0.05210.0043全日小时平均0.17340.01422、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为非稳态源。本项目建成投入营运后,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另外,行驶过程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也会产生噪声,路面平整度等原因也会影响整车噪声。车辆7.5米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单车源强)与车速、车辆类型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未明确单车源强的计算方法,本项目采用环评上岗证教材中的源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确定本项目的单车源强,具体如下所示。由单车源强计算公式可知,单车源强是车型、车速的函数。经过计算可知,本项目小型车的辐射声级为64.9db(a),中型车的辐射声级为74.9db(a),大型车的辐射声级为80.5db(a)。3、固体废物本项目不产生固体废物,沿途车辆及行人丢弃在路面的垃圾以及绿化树木的落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扫。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机械及运输车辆(施工期)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少量少量施工过程(施工期)施工扬尘少量少量沥青摊铺(施工期)沥青摊铺烟气少量少量机动车尾气co0.1360mg/ms(近期),0.1494mg/ms(中期),0.1734mg/ms(远期)0.1360mg/ms(近期),0.1494mg/ms(中期),0.1734mg/ms(远期)nox0.0111mg/ms(近期),0.0122mg/ms(中期),0.0142mg/ms(远期)0.0111mg/ms(近期),0.0122mg/ms(中期),0.0142mg/ms(远期)水污染物施工工地(施工期)清洗废水少量全回用固体废物施工工地(施工期)生活垃圾3.68t0余泥一定量渣土噪声施工机械(施工期)7893db(a)机动车(营运期)离车道中心7.5m处单车源强:小型车的辐射声级为64.9db(a),中型车的辐射声级为74.9db(a),大型车的辐射声级为80.5db (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可附另页)总体而言,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加强了道路沿线的绿化及美化工作,且整个区域的交通更畅顺,社会经济会更繁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土地,在项目对开挖施工段沿线原有植被和绿化带来一定的破坏。另外施工活动引起局部的水土流失:一是因项目建设需开挖、扰动、破坏地表等造成局部土流失量,即直接流失量;二是因建筑基础开挖产生的堆碴造成的水土流失,即间接水土流失量。施工安排尽量避开雨期,基本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城市支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照明、交通、电缆管沟、通信、绿化工程等。通过对类似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染因素、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建议本项目的施工期污染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如下:一、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用水利用周边现有设施,包括用餐、如厕等,工人不在项目范围内住宿,因此,不产生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包括暴雨的地表径流、车辆及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作业面冲洗废水、基坑废水等。降雨地表径流除了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和弃土,夹带大量的泥沙外,还会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其用水量与地质情况及天气状况有关,其排放量均难以估算。上述废水或雨水含有大量的cod、ss、石油类等污染物,若不经过处理而直接外排,将会影响周围环境卫生甚至阻塞市政下水道。为此,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应采取以下措施:1、避开雨季施工。2、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施工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应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施工中产生的废渣按要求运到规定的地方堆放,不得任意丢弃。3、严格管理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严禁油料泄漏和倾倒废料。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施工机械的油污要集中收集后进入临时隔油沉砂池处理;处理后回用作为降尘用水和设备清洗等,严禁随处排污。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期环保措施的宣传教育,对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上述措施,施工期的污水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水体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二、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沥青摊铺烟气。1、施工扬尘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环境影响最严重的为粉尘。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传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为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拟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开挖、钻孔过程中,做好施工场地的围蔽措施,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经常洒水防止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2)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根据主导风向和环境敏感点的相对位置,对现场合理布局,堆放料场地应尽量远离敏感点。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需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3)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运输车辆出入口尽量远离敏感点。(4)运输车辆加蓬盖,且出装、卸场地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5)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6)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7)施工结束时,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针对本项目周边敏感点现状情况,如果在路面施工、材料运输等过程中,不采取防尘措施,产生的粉尘将对下风向居民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污染,特别是基层完工施工车辆在路面行驶时,将卷起大量扬尘会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并合理确定施工场所。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粉尘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和周围村民造成明显影响。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机动车尾气。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co、nox、pm10,产生量较小,只要加强管理,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明显影响。3、沥青摊铺烟气本项目所需的沥青在市内统一定购和配送,不进行现场拌和,运输过程中不得随意洒落,大大降低了沥青烟气的污染影响。由于沥青烟气的产生以沥青熔融过程最为严重,本项目采用外购成品沥青,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铺浇工地,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35165,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该部分烟气产生量相对于沥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