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省道(S230)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1页
57省道(S230)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2页
57省道(S230)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3页
57省道(S230)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4页
57省道(S230)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7 省道(s230)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1 工程概况57 省道是浙江的战备公路之一,也是瑞安市交通“十二五”规划“七纵三横一环”公路骨架中的一纵,起自青田鹤城,过文成李林,在瑞安高楼镇分别与新老56 省道相交后,翻越岭门哑300 多m 高差后,途经平阳腾蛟、水头、麻步,至岱口与104 国道相接。目前57 省道平阳段已完成,瑞安龙湖段避开原龙湖中心,往西侧山边改建,终点接高楼大桥也已完成。57 省道瑞安段部分路段已经改建完成,部分尚未改建的路段也都做过前期论证研究。“十二五”期是瑞安市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要阶段。57 省道沿途村镇较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大多数村镇都在做新农村规划,57 省道线位走廊的控制预留也刻不容缓。57 省道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瑞安宁益,顺接原57 省道,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沿高楼溪东侧向南延伸,在k0+715 设徐发大桥跨过后溪,经象垟至社后,路线沿设后、沙垟、上泽、下泽村后东面展线,在k6+800 设高楼溪大桥跨过高楼溪,在k7+238 与新56 省道(规划一级公路)相交,在k7+728 设寨寮溪大桥跨过飞云江后与规划龙湖沿江大道平交,沿规划线位至k8+458,与老56 省道平交,终点顺接已改建的57 省道,终点桩号为k9+055,路线全长9.055km。其中,k0+000k7+238段设计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采用12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k7+238k9+055 段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部分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采用80 m/h,路基宽度采用15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工程设大桥 1281m/3 座,中、小桥171m /4 座,桥梁合计1452m /7 座,占路线总长16.035%;涵洞20 道,平面交叉 10 处;征用土地25.179hm2,拆迁建筑物8617.5 m2(按照单层面积计),总投资为3.3891 亿元。工程工期为 30 个月,于2013 年12 月正式开工,于2016 年6 月底建成。工程推荐方案估算总投资为 3.38 亿元。1.2 环境现状工程区位于浙南山区,地势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工程区内河谷切割较深,地势陡峻,河谷和坡麓地带形成第四系堆积地貌。依据第四系堆积物成因、发育程度等特点可将全线地貌形态划分为堆积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项目所在区域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目前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栽培的乔木。项目沿线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毛竹、侧柏、香樟等,沿河周边栽植有木麻黄、芦苇、水杉等植物。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大豆和薯类等。项目区林草覆盖率10%。根据现场查勘并结合相关基础资料,工程沿线土壤类型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水稻土是由各种母土经长期人为水耕熟化发育而成的人工水成土。该土种基本肥力较高,耕层养分含量属中等或丰富水平,供水、保肥性能较好。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工程影响区内未发现国家/省级珍稀保护植物、无古树名木分布。通过对工程沿线各区(县)林业部门和当地相关资料的了解,工程沿线陆生动物主要以一些常见种类为主。工程影响区域未发现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发现有浙江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喜鹊(pica pica)。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区域沙垟小学和溪口村监测点位的 pm10、no2、co 的日均监测值和小时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说明目前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沿线的一般监测点位现状声环境监测结果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 类或2 类标准,说明目前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较好。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层数的增高,监测点位的昼间和夜间噪声值总体趋势是昼间随楼层增高先增高继而降低,夜间先略有升高再降低,噪声监测值象垟村和社后村各楼层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要求。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线路跨越的高楼溪 codcr、bod5、氨氮指标均有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要求,线路跨越的飞云江水体codcr、bod5 指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要求,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沿线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汇入高楼溪和飞云江造成的。1.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3.1 社会环境工程占地总面积 32.08hm,其中永久占地?25.03hm,临时占地?7.05hm。工程沿线需拆迁建筑物面积8617.5 m2(按照单层面积计),拆迁户数56 户,拆迁人口约200 人,采取由建设单位出资货币补偿安置,安置地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工程生产安置属土地调整型,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土地在本村范围内调剂解决;拆迁户生活安置属本乡(镇)、村范围内自拆自建,分散安置,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工程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拆迁安置相关条例、办法,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给予征地拆迁户适当补偿并妥善安置;对于被占用的基本农田,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在项目开工前应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的批准手续,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协助沿线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土地占用的补偿工作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工程全线共设平面交叉 10 处,主要相交公路为现有村道、原57 省道、改建后57省道、新56 省道。因此,本工程建设主要需处理好本工程建设和已建的相交公路的关系,做好衔接施工,保证现有公路的正常营运,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工程共计拆迁各类电力及电讯线杆 371 根。在拆迁工程涉及的通讯、电力设施之前,建设单位应该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电力线按照先通后拆的原则,接通临时的电力线,避免停电、通讯中断情况的发生,尽可能减少周围居民和企业单位的影响。工程设置桥梁 7 座,全长1452m;涵洞20 道,用于排水。桥梁及涵洞设计中已充分考虑所涉及地段的排水需求,桥梁涵洞及其相关配套工程完工后,能够确保沿线水系畅通,基本保持区域原有的自然状态,不会对项目区域农田灌溉带来不利影响。但工程开工建设前需征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1.3.2 生态环境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对沿线农田生态和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区域植物组成种类分析可知,受公路建设影响的多为本地区常见栽培种,因此,工程对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不会造成影响。工程区域受影响的动物种类主要为常见种类,未发现国家珍稀保护动物,评价区内省级保护动物喜鹊1 种,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保护动物造成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严禁狩猎,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1.3.3 景观环境工程选线避开了保育规划中的一级和三级保护资源,仅涉及1 处二级人文资源的影响区,且距离各核心景区较远,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各景区的景观,施工结束后,尽快对沿线进行植被恢复,加强对公路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保持与周边植被相协调,工程建设对各景区功能的影响较小。目前,工程建设已经征得瑞安市寨寮溪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的同意路线经过的函件,见附件7。1.3.4 水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桥梁基础的开挖、钻桩、混凝土浇注、衬砌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及污废水,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跨河桥梁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先钻孔,后灌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产生钻渣1.98 万m3,均在护筒内,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和泥浆池内,部分回用,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排放,沉渣干化后就地平整,施工过程中无废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工程施工期间,应利用高楼镇现有场地对工程施工机械集中清洗,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不得在施工场地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根据工程施工安排与总体布置,工程设置1 处施工营地,施工人数按100 人计,施工人员日生活用水量120l/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单个施工场地日产生生活污水量约为9.6t/d。工人营地可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对无法租用沿线村庄的施工营地,可租赁移动临时厕所,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并定期运出纳入当地村镇处理系统处理。工程建成后,在桥梁两侧及联接路段两侧均应设置截水沟、沉淀池等设施,防止路面、桥面径流直接排入高楼溪和飞云江及其支流。因此,一般情况下本工程路面径流不会对高楼溪和飞云江及其支流水环境产生影响。路线跨越的飞云江干流河段水功能区划为部分河段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体目标水质为类。工程营运期,一旦发生危险品车辆翻车事故,危险品可能进入飞云江及其支流保护区范围内,造成水体污染。具体分析见第7 章风险评价。工程在 k5+785 处设置赵山渡小桥跨越赵山渡引水工程廊道,该处为全封闭渠道。根据工可资料,工程路线拟采用桥梁形式上跨引水渠道。根据赵山渡水库主管单位意见,结合公路设计施工相关规范,赵山渡小桥需保持桥底渠顶净空在1.7m 以上,根据桥梁跨渠的具体位置和工程实际情况,桥梁下部采用重力式或桩柱式墩台,墩台距离渠道应满足渠道的日常检修车辆通行和基础安全。在满足上述工程技术条件下,桥梁建设不会对赵山渡引水渠道输水造成较大影响,但建议在施工中需特别注意施工安全,防止施工材料、机械破坏渠道,造成渠道破裂,对水质造成影响。1.3.5 环境空气工程施工期间,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搅拌扬尘和沥青烟气,通过采取措施,可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建成运营后,工程沿线村庄和学校的no2 和co 高峰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在营运初期、中期和远期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要求。1.3.6 声环境施工噪声昼夜间影响范围较大,根据现状调查,各敏感点与公路中心线距离为17140m,机械施工时对沿线村庄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噪声预测值超标分析评价如下:4a 类功能区共有敏感点7 个,2 类功能区共有敏感点11 个。在营运初期(2017 年),4a 类功能区敏感点昼间所有敏感点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 类标准,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范围在2.67.1db 之间;2 类功能区昼间5 个敏感点噪声超标,超标范围0.44.4db 之间,夜间除墩头村和社后村外,其余9 个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0.76.9db 之间。在营运中期(2023 年),4a 类功能区敏感点昼间2 个敏感点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 类标准,超标值为0.3db 之间,其余敏感点均达标,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范围在3.58.3db 之间;2 类功能区昼间7 个敏感点噪声超标,超标范围0.25.3db之间,夜间除墩头村外,其余10 个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0.97.9db 之间。在营运远期(2031 年),4a 类功能区敏感点昼间2 个敏感点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 类标准,超标值为1.2db 之间,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值为范围在4.49.2db 之间;2 类功能区昼间8 个敏感点噪声超标,超标范围0.66.1db 之间,夜间所有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0.79.0db 之间。对于规划的大京片区,在营运初期(2017 年),4a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 类标准,超标值为1.4db,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值为2.2db;营运中期(2023 年),4a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值为2.3db,2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值为2.8db;营运远期(2031 年),4a 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值为3.2db,2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值为3.5db。1.3.7 水土流失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 32.08hm2,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措施面积5.80hm2(林草设施(覆盖度大于0.3)。工程建设产生余方 7.91 万m(钻渣泥浆?1.98 万m、一般土石方?1.28 万m、拆迁建筑料0.016 万m、拆迁废弃物?0.004 万m、表土?4.51 万m、拆除老路面?0.12 万m),其中拆迁建筑材料0.016 万m社会化利用,一般土石方?1.28 万m运至瑞安市高新技术园区阁巷围垦区用于场地回填,钻渣泥浆1.98 万m、拆迁废弃物?0.004 万m、拆除老路面0.12 万m运至瑞安市高新技术园区阁巷围垦区填埋,表土?4.51 万m运至瑞安市飞云江高楼段绿道建设工程绿化覆土,工程不设弃渣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 2.77 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2.74 万t。施工期是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重点时段,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路堑边坡、钻渣泥浆沉淀池、路堤边坡等。施工期是水土流失重点时段,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路堑边坡、钻渣泥浆沉淀池、路堤边坡等。因此,在工程的水土方案设计中,将重点针对施工期的以上区域进行水土流失防治设计,并且要做好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以便及时掌握其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措施的效果,并及时采取补充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1.3.8 固体废弃物影响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工程弃渣,这些固体废弃物如不进行处理,随意堆放,可能导致土壤板结,破坏当地环境。1.3.9 地下水环境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hj610-2001),公路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较大,本项目无隧道工程,且工程区内以松散岩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为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补给,排泄方式以井、泉、渗流为主,枯水季节补给地表水,工程桥梁、路基基础施工不会影响地下水位,因此,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1.4 环境保护措施1.4.1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下阶段设计中,进一步优化调整线位,少占用耕地、林地,避开基本农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路基挖、填量,减少占地,节约用地。尽量避免穿越村庄,减少工程拆迁量。涉及工程沿线占地拆迁安置的,应充分考虑沿线政府和公众的意见,以供下一阶段路线优化设计。在工程征地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建设项目征地补偿标准对被征地农户给予补偿,协助当地政府妥善安置征地拆迁户。安置新址选择应保证与当地村镇规划相协调。工程在下阶段设计过程中,应减少临时占地数量,特别是占用耕地的数量。施工营地的选择应尽量利用路线两侧的现有房屋和场地;尽量利用路基永久占地作为临时堆放场所,临时占地应尽量不占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做好迹地恢复工作,恢复原土地利用;表土临时堆放场尽量选用永久征地范围内。对于工程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的占补平衡。涉及赵山渡引水工程路段进行土地平整时,应进行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评估,确保引水工程引水建筑物的安全,施工期间,在引水渠道沿线设置标志,同时对桥梁跨越的该段引水渠道建筑物进行密切监视,若发现异常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1.4.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地,减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临时占地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恢复植被或退耕。做好工程区表层土壤的保护和利用。工程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教育,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从恢复和提高其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实施植被恢复措施。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故建设单位在占用林地、砍伐树木过程中,应按以上规定执行。1.4.3 景观环境保护措施(1) 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工程共设置 8 处施工临时场地、5 处临时堆土场和15 处沉淀池,应严格控制其占地面积,防止出现破坏景观的现象。同时必须取得相关部门批准,确保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设置的保护措施落实后方可实施。(2) 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对于部分新建路段,应优化工程设计,尽量减少边坡开挖面积和路基占地。(3) 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间,用绳索拦护,并用醒目标志告示,划分工程占地界限,说明其法律要求和责任,限制施工人员在施工区以外的非法施工活动。在施工人员进场前,用座谈会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教育,宣传对景区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 景观设计结合寨寮溪风景名胜区的实际,应进行专门的景观设计,包括公路边坡植物景观设计、重要桥梁景观设计、施工临时场地景观恢复设计、临时堆土场景观恢复设计以及公路两侧绿化等。1.4.4 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桥梁灌注桩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除部分泥浆回用外,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自然蒸发,不外排,沉渣干化后就地平整。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应利用高楼镇现有场地对工程施工机械集中清洗,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不得在施工场地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工人营地可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对无法租用沿线村庄的施工营地,可租赁移动临时厕所,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并定期运出纳入当地村镇处理系统处理。营运期:完善路面径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和排水系统,公路排水系统与现有规划的排水系统相协调。在徐发大桥、沙垟中桥、岙底中桥、赵山渡小桥、高楼溪大桥、寨寮溪大桥和甘州小桥7 座桥梁两侧采用砼护栏以防运输过程中危险品落入水体,污染水质。营运期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措施详见“7.5 事故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4.5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在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场地,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 45 次。新筑路基及时压实等,以减少施工扬尘影响。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沥青砼拌和站,所有沥青均采用商购,不在现场拌和。运营期加强土石方运输的车辆管理,严禁超载,防止洒落,采取加盖蓬布等封闭运输措施。1.4.6 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在沿线各敏感点附近施工时,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严禁强噪声设备夜间施工,若无法避免,需报经当地环保局审批后方可作业,并告示周围群众。施工期,距离敏感点近的施工点,设置临时隔声护围,减小施工噪声影响。营运期:本工程沿线营运期共8 个敏感点需安装通风隔声窗,共136 户,投资约272万元。在工程规划的大京片区,预留80 万资金。1.4.7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 区:路基工程防治区工程措施:排水工程;绿化覆土;余方清运;表土剥离。植物措施:路堤、路堑绿化工程;抚育管理。临时措施:路基临时排水、沉沙工程。(2) 区:桥梁工程防治区工程措施:绿化覆土;余方清运;场地平整;复耕。植物措施:桥下绿化;抚育管理。临时措施:钻渣泥浆沉淀池防护;桥梁工程临时堆土防护。(3) 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工程措施:施工场地复耕; 弃方清运;表土剥离;覆土;新增临时占地复耕。植物措施:恢复林地;抚育管理。临时措施:表土临时防护;施工场地、堆土场临时排水、沉沙。1.4.8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1) 生活垃圾工程线路沿线经过的村庄较多,施工人员尽可能租住当地民居,以减少施工临时营地的施工人数,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处理。本工程共设置了1 处临时营地,在该处临时营地设置4 个_垃圾桶,并定期清运至高楼镇城镇垃圾处理系统处理。(2) 建筑垃圾及工程弃渣工程建设产生余方 7.91 万m(钻渣泥浆1.98 万m,一般土石方1.28 万m,拆除老路面0.12 万m,拆迁建筑料0.016 万m,拆迁废弃物0.004 万m,表土4.51 万m),其中拆迁建筑材料0.016 万m社会化利用,一般土石方1.28 万m运至瑞安市高新技术园区阁巷围垦区用于场地回填,钻渣泥浆1.98 万m、拆迁废弃物0.004 万m、拆除老路面0.12 万m运至瑞安市高新技术园区阁巷围垦区填埋,表土4.51 万m运至瑞安市飞云江高楼段绿道建设工程绿化覆土。弃渣协议已经取得,详见附件5。1.5 工程建设必要性和线路合理性分析57 省道瑞安宁益至龙湖段改建工程符合浙江省公路水路民用机场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温州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瑞安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瑞安市高楼镇总体规划、瑞安市高楼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瑞安市高楼镇大京社区规划、瑞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公路运输、完善路网结构,加强工程沿线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线路途径区域未发现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工程影响区域未发现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发现有浙江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喜鹊(pica pica)。符合瑞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相关要求,沿线水体均为类多功能区,涉及飞云江瑞安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同时工程在k5+785 处设置赵山渡小桥跨越赵山渡引水工程廊道。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中需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工程施工和营运对沿线水体的影响。工程全线位于寨寮溪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其中约6.507km 位于发展控制区,约1.3km位于自然景观保护区(即风景游览区),约1.248km 位于生态控制区,工程区域不涉及一级和三级风景保育资源,仅涉及1 处二级人文资源影响区。据“4.2、4.3 章节”分析,工程建设不会对景区生态环境、景观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1.6 公众参与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 106 份(个人84 份,团体22 份),回收率均为100%。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工程的建设情况了解程度很高,对工程建设所持的态度非常支持,群众主要担心的问题为生态环境破坏、水污染、噪声等。在下一阶段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将充分考虑工程沿线群众的意见,做好生态环境、水污染、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按有关标准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建设,及做好征地补偿,不辜负工程沿线群众的期望。2013 年2 月26 日起,连续10 个工作日在高楼镇及相应行政村进行了环保一次公示,并于2013 年7 月18 日在沿线乡镇及相应行政村和评价单位网站上进行了二次公示。两次公示期间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建设单位和审批单位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沿线团体和个人在进行公参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本次环评予以采纳。1.7 审批原则符合性1.7.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 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本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符合赵山渡水库-吴界山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3-30381a02) (禁止准入区)、瑞西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功能小区(3-10381b01)(限制准入区)和飞云江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功能小区(3-30381b02)(限制准入区)的建设开发活动环保准入条件,因此,本工程符合瑞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2) 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经预测,通过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治理,本工程废水、废气等可达标排放,部分敏感点噪声有超标现象,通过采取安装通风隔声窗等措施,可将噪声降低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交通道路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投入营运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及交通噪声,不涉及总量控制。(3) 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根据本工程建设及建成通车后产生的污染源强、采取的相关措施治理,经预测、分析,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减至最低。根据预测,除沿线敏感点声环境将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需要采取一定的噪声治理措施来弥补外,水环境、环境空气和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