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11.2工程投资31.3建设进度4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现状52.2工程用地现状52.3评价范围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73.1工程分析7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23.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43.4运营期影响分析263.5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303.6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30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33.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54 公众参与414.1 公众参与的目的、原则与方式414.2 公众参与调查内容41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分析454.4小结465 联系方式471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1.1.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西海子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以西,通惠河以南,新华南北路以东。总建设面积约23.51公顷,包括原西海子公园11公顷、通惠河南岸新增绿地面积9.85公顷及通惠河北岸绿地2.66公顷。具体用地平衡边见表1-1。表1-1 项目用地平衡表用地性质占地面积(平米)所占百分比(%)水面5471026.24%陆地道路及铺装3834624.93 %18.39%建筑占地44452.89%2.13%绿化用地11101272.18 %53.24 %总面积153803总面积208513100 %备注:表中所示用地总面积不含通惠河北岸2.66公顷。1.1.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前期工程、绿化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工程。(1)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包括拆除建筑3507平方米,拆除场地15185平方米(包括原有的儿童活动区、公园门球场等),拆除管线2814米,拆除硬化铺装9530平方米,拆除景观构筑物1467平方米,拆除假山覆盖山石5213立方米,拆除汉白玉栏杆及混凝土驳岸1834米、拆除现状围墙1983米,拆除湖中岛231平方米,移植常绿乔木328株,移植落叶乔木375株,移植灌木884株,伐现状落叶乔木38株等。(2)绿化工程绿化种植总面积为14.7公顷,主要内容包括新植乔木、新植灌木、新植花卉地被、移伐树木、地形整理、水体改造等。其中:新植常绿乔木1326株,新植落叶乔木3971株,新植花灌木9570株,常绿灌木206株,新植绿篱2245平方米,新植水生植物7957平方米,新植地被花卉9587平方米、新植草坪63000平方米,移植树木1487株、伐除乔木38株。外购种植土50822立方米、渣土外运56993立方米、堆筑土山丘168000立方米,人工平整绿化用地129312平方米、土壤改良129312平方米等。(3)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及广场铺装、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湖岸及水体工程等。道路及广场铺装主要包括:道路及广场铺装总面积为46708平方米。道路总面积20986平方米,其中6米宽的主路铺装采用花岗岩,面积为4158平方米;4米宽的道路采用彩色沥青面积为12820平方米;人行步道总面积4008平方米,其中花岗岩铺装897平方米,烧结砖铺装1533平方米,卵石铺面1208平方米,青石板铺面370平方米。铺装广场面积为25722平方米,其中嵌草砖停车场2240平方米、青石板广场1428平方米、花岗岩广场16731平方米、烧结砖广场1068平方米、机制卵石广场2708平方米、木平台及木栈道1546平方米。 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外电工程设置两座配电室,铺设电力管线全长约1100米,外电源管线为8根直径150mm热浸塑钢管450米,现浇电力井10座,其中转角井2座,三通井2座,四通井1座,直通井5座,总配至分配之间管线为4根直径167mmcpvc电缆管650米,砖混电力井16座。总配电室无土建施工,配电室内新装高压柜5面,低压柜10面,800kva干式变压器一台,直流屏1组;分配电室无土建施工,配电室内新装环网柜2面,低压柜8面,800kva干式变压器一台。铺设10kv3*150mm2电缆长度1250米。园内电气工程包括铺设电缆12598米,安装箱式压器10座,动力配电箱10台、接地极529根、庭院灯310盏、矮柱灯108套、投射灯107套、地埋灯46套、泛光灯32套、景墙嵌壁灯50套、台阶灯110套、景观特造灯30套等。弱电系统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ip网络广播背景音乐系统、机房静电地板及防雷基地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ups电源、广播系统ups电源系统、出入口客流量管理系统及布线过路顶管等。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给水管线敷设总长度为21602米、快速取水阀97个、电磁阀95个,蝶阀14个、排气阀9个、解码器75个、喷头1260个、中央计算机及控制软件1套;雨水管长223米、宽植草浅沟1779米、雨水检查井40座;钢丝网pe管长416米、hdpe管长261米、化粪池8座、污水检查井6座、强排水泵3个,地下泵房28平方米等。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格栅水泵房砖混结构50平方米1座。新建生态修复区a区4600平方米、西海子湖生态修复区b区33000平方米、葫芦湖生态修复区c区17100平方米。湖岸及水体工程包括水体防渗工程57336平方米、挖淤泥42747立方米、挖土方2500立方米、新建各种驳岸2076米及喷泉工程。能源子站工程项目区供热用房建筑面积6645m2,包括管理用房、综合服务、服务建筑、覆土建筑等。新建能源子站一座,与建筑物相结合,夏季供冷,冬季供暖。供应冷负荷1006kw,供应热负荷823kw,能源子站占地面积为324m2,层高4.5m。燃气工程燃气工程包括设置调压箱1座,用气点共4处。在项目区敷设埋地燃气管线长1108米,其中,dn160管线长643米,dn200管线长25米, dn110管线长440米。(1)服务配套设施工程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包括新建公园管理用房、亭、廊、码头、木平台等。其中:建筑面积共6645平方米,分别为新建公园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综合服务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800平方米,服务建筑及厕所200平方米,覆土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服务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南入口管理用房及厕所建筑面积95平方米、西入口管理用房及厕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西侧)管理用房及厕所建筑面积175平方米、门区管理用房及厕所(古塔凌云)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半地下厕所建筑面积75平方米。构筑物包括南入口大门1座,西入口膜结构棚架120平方米,新建廊桥432.96平方米,新建风雨廊180平方米、新建风雨亭87平方米、车行桥535平方米,新建人行桥194平方米。新建地下停车场10000平方米。(2)配套设施配置座椅110套,配置垃圾桶109个,设置导游牌38个,植物指示牌135个,新建花池挡土墙653延米,水中种植池562米,景区入口标志6个,配置健身器械21处及雕塑艺术工程1组,应急供水及供电设施10组,公园饮水处8个,自行车遮雨棚600平方米,设置消防设施21组,雕塑5组及3套儿童活动器械等。1.2工程投资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5047.0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0951.4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83.59万元,基本预备费1012.05万元,水土保持费300万。1.3建设进度本项目工程计划建设周期为39个月(2013年8月2016年10月),前期工作从2013年8月开始,2014年10月开工建设,2016年10月竣工验收。6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现状项目用地整体地势平坦,周边交通设施良好,东部紧邻规划建设中的通州新城核心区。项目周围环境状况见图2-1。其中地铁6号线由地下穿过本项目用地。河运北河6线号铁地惠天桥湾本项目司空小区如意园通吉祥园图2-1 周围环境状况示意图2.2工程用地现状新规划公园区域内地势整体平整,有起伏,大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区域内原有葫芦湖及西海子两湖,面积约为5.3公顷,园内历史文物众多,有始建于南北朝的燃灯佛舍利塔、塔榆、三教庙、明李卓吾墓和石生像群等,园内设施丰富,包括儿童乐园、水上乐园、门球场、健身广场等活动设施,管理用房包括公园管理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建筑,现状广场铺装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已完全破损。规划区域内原有植被主要集中在旧西海子公园和原大运河沿河绿带内,其他区域拆迁腾退后有部分稀疏大树保留。原西海子公园绿化面积为57291平方米,现有杨、柳、榆、银杏、国槐等乔木51种2488棵;碧桃、榆叶梅、丁香、紫薇、金银木等灌木28种1522棵;同时还包括绿篱及各色花卉13种。姿态优美长势良好。现状见图2-2。图2-2 西海子公园现状照片2.3评价范围2.3.1地下水环境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根据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流向划分,具体为:项目所在地面积为100km2的范围(具体见图2-3)。2.3.2环境空气本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的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见图2-3。2.3.3声环境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见图2-4。2.3.4生态环境工程占地及周围200m范围。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工程分析3.1.1施工期工程环境影响源分析3.1.1.1施工期废水源本项目施工场地内不设施工人员临时生活区,施工人员外出就餐。施工现场设临时环保型公厕,每天清运,因此不产生生活污水。施工过程冲洗砂石料、搅拌水泥砂浆以及冲洗施工机械、车辆表面泥砂将产生少量废水,这部分废水根据施工现场需要采用。污水主要污染物质为ss,类比同类工程其浓度为300500mg/l,拟在施工现场设置沉砂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不外排。3.1.1.2施工期废气源本工程涉及土方开挖、回填、装运等,土方施工过程会产生扬尘,对施工沿线两侧敏感点将会有一定影响。施工扬尘的大小,随施工季节,土壤类别情况、施工管理等不同而差异甚大。根据类比,在施工场地下风向200m范围内,扬尘的产生浓度约为585g/m3756g/m3。本工程施工扬尘来源主要有:(1)施工场地土方挖掘、装卸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填方扬尘、管网布设、路面开挖产生的扬尘。此类扬尘与砂土的粒度、湿度有关,并随天气条件而变化,难以定量估算。但就正常情况而言,扬尘量与砂土的粒度、湿度成反比,而与地面风速及地面扬尘启动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土质一般较松散,因此,在大风、天气干燥,尤其是秋冬少雨季节气象条件下,施工场地地面扬尘可能对项目周边区域产生较大影响。(2)施工物料堆放、装卸过程产生扬尘。在施工场地物料堆场,若水泥、砂石等土建材料,露天堆放不加覆盖,容易导致扬尘发生。此类扬尘产生条件及产生量与场地平整、土石方清挖过程的地面扬尘情况基本相似。(3)建筑物料运输造成的道路扬尘。包括施工车辆行驶时产生的路面扬尘,车上物料沿途散落和风致扬尘。路面扬尘与路况、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对施工车辆经过路段而言,积尘相对较多,若不能经常清除、冲洗路面积尘,则车辆经过时引起的扬尘较一般交通路面大得多,尤其在干燥天气条件下,对道路两侧影响明显。在物料运输过程中,物料在起止点装卸和沿途散落也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扬尘。据了解,施工现场土方湿度较大,运输、装卸过程所引起的风致扬尘量相对于水泥、沙土而言要少得多。除施工扬尘外,在工程施工期间,使用液体燃料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x、co、thc等污染物,一般情况下,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不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3.1.1.3施工期噪声源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期内,以单点源或多点源流动方式在施工区移动,污染源强度取决于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的种类及交通运输量。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会干扰河岸两侧距其较近的居民区的生活和休息。(1)交通噪声施工区运输车辆以中型载重汽车为主,表现为线源,源强与行车速度、车流量等因素有关。在施工准备期主要是将设备、机械运至施工地点,加大施工沿线路段的车流量和交通噪声。施工期则主要是运渣汽车,频繁往返于弃渣场和施工区,本工程平均运距58km,对运渣道路沿线居民声环境有一定影响。预计昼间主干道车流量增加20辆/h,运行速度平均为20km/h,夜间主干道车流量增加10辆/h,运行速度平均为15km/h。(2)主体工程施工本项目施工期使用的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水泵、风钻、吊车、压路机、空压机等。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强度测试值见表3-1。表3-1 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 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离(m)最大声级db(a)1轮胎式液压挖掘机5842推土机5863轮式装载机5904平地机5905水泵1796风钻11057吊车1768压路机5869空压机11103.1.1.4施工期固体废物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材料。施工场地人员按施工期最高峰100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则每天产生量约为0.05t,施工期产生量为16.5t。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施工期生活垃圾可按环卫部门要求与该区域生活垃圾同样处理、消纳。施工期产生的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它废弃的土方、灰渣及边角料按有关单位指定地点消纳处理。施工期将产生大量渣土,这些渣土虽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但渣土运输及堆存量易引起二次扬尘污染。因此,渣土按有关管理部门的指定地点堆存,渣土运输过程中要做覆盖,严禁抛洒。3.1.1.5施工期生态影响源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土方开挖、施工临时占地均会破坏原有植被,可能引起水土流失,也会对景观造成破坏。施工活动对用地内鸟类、爬行动物的生境造成破坏,会影响动物的栖息。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原有绿化以及施工迹地进行恢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会逐渐消失,项目用地及周围原有的生态平衡也会逐渐得到恢复。3.1.1.6施工期社会影响源(1)人群健康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进驻,增加了工程所在地的易感人群,也可能带来新的传染源,从而增加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可能,对施工区施工人员和工程区周围居民的人群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施工人员长期接触受施工扬尘污染的空气,若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引发疾病。(2)交通影响施工期可能造成工程所在地的交通局部堵塞,给当地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3.1.2运行期工程环境影响源分析本项目既是园林绿化工程,也是环境保护工程。工程建设后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项目运行期也会产生少量的污染物。3.1.2.1生态影响源分析本项目为公园建设项目,属于对生态环境有利、产生较好环境效益的项目。本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大量绿化面积和多种生物品种,新添一些设计优美具现代感的景观,同时公园也将设置人工湖。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正影响,主要表现为:美化景观、提升城市品位,防风、固沙、降尘减噪,提高城市空气净化能力、改善区域小气候,人工湖还可起到调蓄雨水、合理雨洪的作用。3.1.2.2污水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绿化用水和公园管理人员及游客用水。本项目污水主要为管理人员和游客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由于排放的废水都为生活污水,污水水质参照一般城市生活污水水质为:ph6 9,codcr 300mg/l,bod5180mg/l,ss 200mg/l,nh3-n30mg/l。表3-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水排放量codcr(t/a)bod5(t/a)ss(t/a)氨氮(t/a)23062m3/a6.924.154.610.693.1.2.3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景观水系配套水泵、鼓风机,以及汽车驶入、驶出停车场的交通噪声,分析如下:水泵在运行时的噪声通过泵房的门窗向外界传播。普通水泵的噪声在6570db(a)。风机的噪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电机和风机叶轮在机壳中转达引起的噪声,称为机械噪声;另一部分噪声是由气体在风机机壳和管道内高速流动,与机壳和管道相互摩擦撞击而产生的噪声,称为气流噪声又称空气动力性噪声。低噪声风机的噪声在80db(a)左右。交通噪声来源于汽车进出停车场,应设置专人指挥车辆运行,夜间禁止鸣迪,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噪声级在55-60db(a)之间。对上述设备噪声主要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3.1.2.4废气营运期废气主要为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和餐饮油烟。地下车库废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设两个地下车库,主要位于公园西门进门处和古塔凌云景点处。具体设计指标见下表。表3-3 地下车库设计指标车库名称地下车库面积/ m2停车位/个车库高度/m拟设排气口/个西门处地下车库50001604.2m1古塔凌云处地下车库50001604.2m1地下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二层,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6次,排气筒设置在地面,高度2.5m,排气筒个数共设置2个。根据计算地下车库排风机工作时间为8小时/d,地下车库共计设置2个排气筒,单个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排放浓度计算结果见表3-4。表3-4 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车库污染物日排放量(kg/d)总排放速率(kg/h)单个排气筒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标准值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西门地下车库co0.1470.0180.0180.1430.076515thc0.0130.0020.0020.0120.043810nox0.0100.0010.0010.0090.00330.6古塔凌云车库co0.1470.0180.0180.1430.076515thc0.0130.0020.0020.0120.043810nox0.0100.0010.0010.0090.00330.6地下车库汽车尾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符合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时段标准限值。食堂油烟本项目在西门进门管理用房内设一个内部食堂,不设外部餐饮。内部食堂设4个基本灶头。食堂运行过程产生油烟,根据类比,油烟产生浓度为6-9mg/m3,排风量设计为8000m3/h,油烟产生量为0.08t/a。本项目拟采用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处理效率可达95%。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管理用房楼顶排放。油烟净化器及配套风机均设于建筑楼顶。由上表可知,本项目食堂油烟经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表2中中型餐饮企业标准。3.1.2.5生活垃圾该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游客和管理服务人员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垃圾。根据经验,游客垃圾产生系数为0.2kg/人d,管理服务人员垃圾产生系数取0.5kg/人d。则该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88t/a。3.1.3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汇总本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5。表3-5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类别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污水量23062m3/a23062m3/acodcr300mg/l6.92/a300mg/l6.92/a氨氮30mg/l0.69t/a30mg/l0.69t/a大气污染物汽车尾气co0.143mg/m30.102t/a0.143mg/m30.102t/athc0.012mg/m30.008t/a0.012mg/m30.008t/anox0.009mg/m30.006t/a0.009mg/m30.006t/a食堂油烟油烟0.08t/a0.004t/a固体废物管理人员、游客生活垃圾288t/a288t/a噪声配套设备等a声级55-80db(a)40-55db(a)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3.2.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附近的河流通惠河、北运河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控制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v类标准。3.2.2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保护目标为工程所在地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水质标准。另外,项目所在地位于通州区地下水二级保护区,工程建设期须符合二级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具体如下:第九条 在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和二级及准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孔隙以及沟渠、漫流等方式倾倒、排放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二)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三)禁止利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四)禁止设置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堆放场所。(五)禁止设置贮存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坑塘等场所。(六)禁止水质差别较大,可能引起污染的含水层混合开采。(七)禁止非更新性砍伐或破坏水源涵养林保护区植被。(八)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进入地下水的水质应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及三类以上标准。第十条 饮用水地下水源准保护区内,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除要遵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外,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下列对地下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1.印染、制革、电镀、化肥、染料、医药、农药、线路板、废物加工利用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2.冶炼、炼油、化工、动物屠宰等环境风险较大的企业; 3.造纸、制浆、酿造、皂素、食品加工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4.核设施及加工放射性设备的企业;5.其它可能对地下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二)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三)禁止污水灌溉。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已有污灌区,要在3年内改正。(四)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新建住宅小区,要修建污水管道。(五)畜禽养殖场,应当建有畜禽粪便、废水收集设施,并采取防雨洪、防渗漏等措施;畜禽粪便、废水应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第十一条 在饮用水地下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要遵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和第十条准保护区有关规定外,应当遵循下列规定:(一)禁止新设置排污口,原有排污口应当逐步拆除。(二)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单位和原有企业、事业单位,要修建污水户线、支线,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线。(三)禁止设置油库,禁止设置化工原料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贮存场所,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堆放场所和转运站,已有的场站,要限期搬迁。(四)禁止新建、扩建加油站,已有加油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水泥防护井等污染隔离设施,并建设地下水质监测井。(五)禁止新建、扩建养殖场,严格控制规模化养殖,已建畜禽养殖场,应当建有畜禽粪便、废水收集设施,并采取防雨洪、防渗漏等措施;畜禽粪便、废水应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六)禁止设置城市垃圾、废弃物堆放场站和转运站。已有的场站,要限期搬迁;生活垃圾要日产日清。(七)禁止建设无隔离设施的输油管道。(八)限制使用农药和化肥,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或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九)禁止进行挖沙、取土等改变地形地貌、危害地下水水源的行为。3.2.3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对象主要是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各关心点的环境空气质量须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须符合当地声环境功能,即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详细见表3-6和图3-1。 表3-6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对象位置、距离(m)受影响人口(人)保护目标司空小区东南、10约1900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类标准;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吉祥园小区东南、20约2000如意园小区东南、120约2200中仓社区(平房)东南、380约2000天桥湾南、10约1700中仓小区南、320约670东方小学西校区南、350在校师生约2200祥云天地家园南、360约780潞河石苑北区南、4501260新华南路34号院南、480800通州区水务局西、50/通州区政府(包括发改委)西、80/通州区公安局西、180/通州第四中学西、420在校师生约2400永顺村西、220约600永顺南里1号院西北、390约1310永泰小区西北、460约1100永顺南里西北、450约25003.2.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对象主要是项目用地范围内及周围200m范围内绿化树木、植被、农田、土壤、动物。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合理占用土地,杜绝资源浪费;保护项目所在地的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严防产生新的水土流失。3.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3.1项目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少量施工废水,如不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对地表水环境会造成污染。另外施工物料以及废机油等可能泄露渗入地下水,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3.3.1.1水环境影响源分析施工期间对水环境的影响源分析如下:(1)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以及车辆和设备的清洗水,经收集在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洒水。经采取以上处理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2)弃土、弃渣等本项目距离通惠河较近,土方施工过程在开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泥浆废水、岩浆、废渣等,如在施工环节不加以控制滥排滥放,将影响河流水质。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弃土、弃渣如不妥善处置,对水体存在不利影响。(3)含油废水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其成分主要是润滑油、柴油、汽油等石油类物质,这类物质进入水体后会漂浮于水面,阻碍气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使水体溶解氧得不到补给,给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威胁。 含油废水如渗入地下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4)砂石料堆放对河流的影响浆砌石的堆放、砂砾料垫层填筑、混凝土的填筑以及各种原材料的运输等,均会引起扬尘,同时施工期产生的粉尘也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尘埃会随风飘落到水体中,将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一些施工材料如沥青等物质在其堆放处若保管不善,将会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水体将产生水环境污染,如渗入地下也会造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若不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混凝土拌合场堆放的砂砾料、白灰、水泥等建筑材料会被雨水冲刷而流失,会流入河中,加重河流中ss的污染程度。(5)施工、运输扬尘对河流的影响工程施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如不采取防治措施,鉴于本项目施工地点距河流较近,因此会对河流产生影响,造成ss和浊度上升。这些影响虽是暂时的、短期的,但对局部区域的影响程度是较重的。3.3.1.2水污染防治措施为防止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以及其他污染物对河流产生污染,以及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材料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尽量减小对水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填方、砂砾料填筑、混凝土浇灌等采取合理、科学的技术,减少污水产生量。在此基础上严格施工过程管理,且在相应位置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不会造成污水的无组织漫流。基本不会对河流的水质产生大的影响。(2)建筑垃圾的堆放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钻渣、残渣、碎石、建筑垃圾等,堆弃到指定场地。(3)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在河流附近不得设置机械或车辆维修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在场外专业公司完成,尽量避免在现场维修。平时注意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产生漏油、渗油等现象。在施工现场进行临时应急维修时,应在维修点的地面上铺上塑料布或油毡,防止残油洒落在地面后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维修产生的一切废物和含油废水均应收集带走,分别按照垃圾或废水处理,并交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4)施工废水的处理工地生产、污水必须收集,冲洗车、混凝土养护水等不得随意漫流,应尽量收集,经沉淀后二次使用。砂石料冲洗水、混凝土搅拌设备冲洗水应经过沉淀后排放。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5)施工和运输过程扬尘施工过程中地面开挖、回填及运输工段均会产生扬尘,采取有效的遮盖或封闭等措施后对水体环境影响较小。(6)风、雨天气时施工管理开挖地段和地面裸露地段在风、雨天气时应重点施工管理,因为极端天气此种地段极易产生大量扬尘或泥浆,尤其与河流距离较近的地点,施工单位应设遮挡装置,并对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造成河流水体的污染。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3.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该项目施工期场地内不设临时生活服务设施,因此,无食堂大灶等废气排放污染源。3.3.2.1施工现场扬尘的主要来源根据施工调查分析。施工现场的扬尘主要来源有:土方挖掘及现场堆放扬尘;搅拌混凝土扬尘;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砖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车来往造成的现场工地、道路扬尘。3.3.2.2施工期扬尘污染情况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及土方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本评价采用类比法。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曾对施工扬尘做过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程扬尘占北京市总悬浮颗粒物的5.5%,是北京市区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无围挡的施工扬尘十分严重,扬尘污染范围在工地下风向200m内,被影响地区的烟尘浓度平均为756g/m3,是对照点的1.87倍,相当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2.52倍;有围挡的施工工地扬尘相对无围挡时有明显的改善,但仍然较严重,扬尘污染范围在工地下风向200m之内,被影响地区的烟尘浓度平均为585g/m3,是对照点的1.4倍,相当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1.95倍。3.3.2.3 施工扬尘等污染防治措施为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产生的扬尘及其它废气的污染,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施工前须制定控制工地扬尘方案,施工期间接受城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规定,采取有效防尘措施,不得施工扰民。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对制作场地、堆料场地和工地道路要硬化,对易扬尘物料加盖苫布。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土方施工和拆除施工,当风力达到4级时停止作业。施工场地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施工现场和道路扬尘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防治,要求各子项目的每个施工场地均配备洒水车一辆。施工渣土必须覆盖,严禁将施工产生的渣土带入交通道路。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灰土和无机料拌合,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要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住宅。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用优质燃料,使其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方加强车辆的维护与保养,尤其是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减少汽油和柴油的事故性泄漏。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对于废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安装排气净化器,使用符合标准的油料或清洁能源,使其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加强机械和车辆的管理和维护,减少因机械和车辆状况不佳造成的空气污染。水泥在装运途中必须采取良好的密封措施;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场,采用覆盖等措施。加强沙石料及回填土石方运输的管理,尽量避免这些作业在雨天进行,且不能超载,出施工场地和料场时应尽可能冲洗轮胎,限速行驶,并定期清扫运输路段及配备专用洒水车洒水降尘,以减少运输沿途的粉尘污染。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弃土应尽早清运至渣土场填筑处置。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3.3.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3.1 噪声源施工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由其他建筑工地类比,施工期主要产噪设备及噪声级如下表3-7所示等。表3-7 常规建筑施工机械及其噪声级设备名称噪声级db(a)设备名称噪声级db(a)挖掘机95推土机94装载机95平地机94空压机100风钻95从上表可以看出,现场施工机械噪声很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同时工作,各类噪声源辐射的相互迭加,噪声即将会更高。运输噪声:主要由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车流量最大的施工阶段是土方阶段。运输车辆一般采用重型载重车,距车辆行驶路线7.5m处噪声为8591db(a)。3.3.3.2 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1)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本工程所在地年平均风速2.7m/s,主导风向ne,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相对湿度60%。(2)噪声影响预测模式声级计算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 g)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 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 声级,db(a);t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 i 声源在t 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 eq )计算公式式中:l eq g 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 eqb 预测点的背景值,db(a)。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lp(r)=lp(r0)-(adiv+abar+aatm+agr+amisc)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la(r)=la(r0)-20lg(r/r0)式中:la(r)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r、r0均为接受点距声源的距离,m。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声级衰减量:aatm=a(r-r0)/1000式中: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每1000m空气吸收系数;r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离(m)。地面效应衰减地面效应引起的声级衰减量:agr=4.8-(2hm/r)17+(300/r)式中:r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m; hm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m。噪声叠加对于n个声源对预测点的贡献值采用叠加公式进行计算:lp=10lg()式中:lp叠加声压级,db(a);lpi第i声源的贡献值,db(a);nn个声压级,db(a)。(3)噪声预测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各类主要施工机械满负荷运行时距其不同距离处的噪声级,计算结果见表3-8。表3-8 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噪声级 单位:db(a)机械名称距施工机械的距离(m)51020406080100150200300挖掘机84736761575553494743推土机86756963595755514945装载机90797367636159555349平地机90797367636159555349空压机96858478747270666460风钻91807468646260565450由以上预测结果可以看出:(1)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级在距离设备40m处即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标准限值,即70db(a),在距离设备200m处大部分可达到夜间标准限值,即55db(a)。(2)施工噪声对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影响较大,昼、夜间噪声值均不符合敏感点处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 45db(a));如夜间施工,噪声可影响到周围300m远敏感点。即施工期对项目周边敏感点影响较大。施工期各设备同时使用时,由于产生的噪声叠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大。由于施工期噪声影响范围较大,因此,需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以减轻对敏感点处的噪声影响。施工期还须注意尽量不要破坏绿化林带,也可起到降噪的作用。3.3.3.3施工现场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减轻项目施工对周围敏感点处的噪声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夜间施工量,夜间施工一般不超过22时。在靠近居民点区域,夜间10时凌晨6时禁止进行有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工程建设需要必须在夜间施工的,应在事前报通州区环保局批准,并张榜公告周围居民。(2)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并尽可能选择在远离现有住宅的地方。(3)采取降噪措施: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构,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空压机、发电机等高噪声设备在使用时,可采用固定式或活动式隔声罩或隔声屏障进行局部遮挡。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4)降低人为噪声影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等过程中减少碰撞噪声,并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在装卸进程中,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声。(5) 个人防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产生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对高噪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可采取配备、使用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6)按照规定操作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应遵守作业规定,装卸材料料时减少碰撞噪音。施工现场搅拌机、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7)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与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大家的共同理解。此外,施工期间应设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音扰民的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3.3.3.4 施工交通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建立采取以下措施:(1)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噪声;尽量减少夜间运输;(2)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噪声敏感区时应限速;(3)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3.3.4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程开挖、填筑过程中产生的底泥弃土方,弃置的残砖断瓦、废弃水泥沙浆、表土等。3.3.4.1固体废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中的残砖断瓦、废弃水泥沙浆、泥土、砂石等无机成分较多,基本无毒、无害,拟运往有关部门指定的建筑消纳场进行填埋处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生活垃圾分检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运往市政垃圾处理站作最终处置。3.3.4.2固体废物治理措施(1)施工遗弃的沙石、建材、钢材、包装材料等建筑垃圾应由专人管理回收,及时清洁工作面。每个工区工作面必须设立指定的建筑垃圾和渣土堆放点,堆放点要经环保检查机构认可并设专人管理,防止建筑垃圾、渣土随意堆放。(2)项目产生的废弃渣土、残渣等建筑垃圾,可考虑用于市政与规划部门指定的建设工程基础填方、洼地填筑,剩余垃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