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doc_第1页
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doc_第2页
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doc_第3页
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doc_第4页
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镇环监字(2014)第35017号项目名称: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委托单位: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7月监 测 报 告 说 明 一、本报告监测结果如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天内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二、验收监测系由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负责组织实施;三、负责组织实施验收监测的环境监测站受建设单位委托提交验收监测报告(表),并对验收期间的监测数据和验收监测报告(表)结论负责;四、如监测结果低于检出下限,均以检出下限加“l”报出;五、本实验室仅对原件负责,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完整复制除外);六、 本报告的著作权归本实验室所有,涂改无效。承 担 单 位: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 长: 邹云娣总 工 程 师: 周 良项目负责人: 田苗苗报告编写人: 日 期 年 月 日报 告 审 核: 日 期 年 月 日报 告 签 发: 日 期 年 月 日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电话真编:212004地址:镇江市丁卯美林湾扬帆路1号12表一、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单位名称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建设项目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迁建 (划)主要生产名称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加气混凝土制品、住宅部件集成化产品加气混凝土制品240万立方米/年,住宅部件集成化产品120万立方米/年加气混凝土制品30万立方米/年环评时间2012年7月开工日期2013年2月投入试生产时间2013年12月现场监测时间2014年6月9日-10日环评报告表审批部门镇江市环境保护局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环保设施设计单位武汉建筑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镇江港发工程有限公司投资总概算101083万元环保投资总概算273万元比例0.27%实际总投资12000万元实际环保投资273万元比例2.28%验收监测依据1、 国家环保局(2001)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其变更说明。4、 镇江市环保局关于对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镇环审2013113号)5、 镇江新区环保局关于同意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试生产的通知(镇新环试201337号)6、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验收监测标准标号级别1、废气评价标准:(1)生石灰受料斗仓及水泥受料斗仓排口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要求,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6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7.6kg/h(25米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根据内插法计算)。(2)破碎机和球磨机废气排口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要求,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6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15米高排气筒)。(3)无组织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mg/m3。监测方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所规定的监测方法。废气排放标准选用说明: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以上的各种尘应执行“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类颗粒物”排放标准,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60mg/m3。项目主要原料石英砂有效成分为二氧化硅,工艺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因此应执行“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类颗粒物”排放标准。2、噪声评价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所规定的监测方法。表二、生产工艺状况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流程(附示意图):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位于镇江新区大路镇薛港村。目前该项目为新建项目一期,建设有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线1条,企业产能为加气混凝土制品30万立方米/年,公司设置有废水贮存池,所有废水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项目污染主要污染物为: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混凝土边角料、生活垃圾等,其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1 混凝土浆料生产工艺(制浆)示意图项目共有员工82人,年工作日300天,每天工作24小时。表三、污染物状况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附示意图、标出废水、废气监测点位): 1、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性废水(主要为蒸汽冷凝水、冲洗废水等)。生活污水经企业化粪池初步处理,同生产性废水一并入厂区废水储池,最终回用作制浆配制用水,不外排。2、废气该项目一期共设置5个废气排气筒,废气来源如下:该项目一期生石灰受料斗仓废气和水泥顶仓1#、2#排口废气均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排气筒排放(25米高);破碎机和球磨机废气经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由排气筒排放(15米)。本次监测在生石灰受料斗仓废气排口、水泥顶仓1#、2#废气排口、破碎机排口、球磨机排口各设置一个监测点(总计5个点),共监测2天,每天监测3次;对生产过程中散逸的粉尘进行无组织废气监测,在厂界设置4个监控点,共监测2天,每天监测4次。点位见附图2。3、噪声该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破碎及球磨工段。在该企业东、南、西、北四侧厂界各设一个厂界噪声监测点,共监测2天,每天昼、夜间监测一次,每次测量1min的等效a声级。点位见附图2。4、固体废弃物项目固废主要有生产过程各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切割工段废弃混凝土边角料、生活垃圾。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切割工段废弃混凝土边角料产生量约为200t/a,全部回用于项目再生产;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t/a,由环卫部门清运。表四、废气监测结果生石灰受料斗仓废气排口:监测日期采样时间颗粒物处理后流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2014.6.9第一次5.6810311.30.064第二次5.7610311.70.067第三次5.8510311.80.0692014.6.10第一次5.6210311.30.063第二次5.3410312.80.068第三次5.4010314.30.077评价标准607.6*是否达标达标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吨/年)0.490注:1、废气处理设施年运行300d24h/d=7200h; 2、*为25米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根据内插法计算。水泥顶仓1#废气排口:监测日期采样时间颗粒物处理后流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2014.6.9第一次0.981035.70.006第二次1.1210310.70.012第三次1.291036.50.0082014.6.10第一次1.221035.20.006第二次1.151039.10.010第三次1.281036.00.008评价标准607.6*是否达标达标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吨/年)0.060注:1、废气处理设施年运行300d24h/d=7200h; 2、*为25米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根据内插法计算。水泥顶仓2#废气排口:监测日期采样时间颗粒物处理后流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2014.6.9第一次1.101039.00.010第二次0.981035.50.005第三次1.081034.20.0052014.6.10第一次1.281036.80.009第二次1.281036.90.009第三次1.221035.30.006评价标准607.6*是否达标达标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吨/年)0.053注:1、废气处理设施年运行300d24h/d=7200h; 2、*为25米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根据内插法计算。破碎机废气排口:监测日期采样时间颗粒物处理后流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2014.6.9第一次1.381038.00.011第二次1.571036.40.010第三次1.5210315.60.0242014.6.10第一次1.541039.40.014第二次1.481032.00.003第三次1.581037.70.012评价标准603.5是否达标达标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吨/年)0.089注:废气处理设施年运行300d24h/d=7200h; 球磨机废气排口:监测日期采样时间颗粒物处理后流量(m3/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2014.6.9第一次4.761034.70.022第二次4.781037.60.036第三次4.741039.60.0462014.6.10第一次4.721037.80.037第二次4.7310313.80.065第三次4.7310311.50.054评价标准603.5是否达标达标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吨/年)0.312注:废气处理设施年运行300d24h/d=7200h;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项目颗粒物(吨/年)污染物排放总量1.004总量控制指标26.432是否符合符合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气象条件时 间天气情况气温()风向2014.6.9多云2031东南风2014.6.10多云2030东南风采样时间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 mg/m3 监控点(q1)监控点(q2)监控点(q3)监控点(q4)2014.6.9第一次0.1090.1090.1160.116第二次0.1170.1150.1090.111第三次0.1160.1080.1140.114第四次0.1100.1150.1080.1102014.6.10第一次0.1100.1080.1080.108第二次0.1090.1160.1160.116第三次0.1100.1160.1120.114第四次0.1170.1090.1110.109范围0.108-0.117标准1.0是否达标达标表五、噪声及工况监测结果点号测点位置主要噪声源测量日期距离声源 (m)等效声级db(a)备注测试时间测量值标准超标量1东厂界2014.6.9昼53.76502014.6.9夜47.85502014.6.10昼54.36502014.6.10夜47.85502南厂界2014.6.9昼53.76502014.6.9夜46.55502014.6.10昼53.66502014.6.10夜47.05503西厂界2014.6.9昼53.26502014.6.9夜49.75502014.6.10昼52.96502014.6.10夜47.95504北厂界2014.6.9昼50.16502014.6.9夜45.95502014.6.10昼50.56502014.6.10夜45.9550监测工况及必要的原材料监测结果 受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委托,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4年6月9日-10日对该公司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进行竣工验收监测。监测期间,该厂各生产设备运行正常,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见附件)。监测时环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测试人员均为持证上岗;采样过程中采集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加入不少于10%的平行样;使用的噪声统计分析仪是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严格遵守测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表六、环保检查结果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项目一期固废主要是生产过程各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切割工段废弃混凝土边角料、生活垃圾。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切割工段废弃混凝土边角料产生量约为200t/a,全部回用于项目再生产;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t/a,由环卫部门清运。绿化生态恢复措施及恢复情况: 该项目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绿化率为34.8%。环保管理制度及人员责任分工: 该企业建立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工作。监测手段及人员配置: 应急计划: 企业有火灾预防及应急处理预案。存在的问题:其它: 表七、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验收监测结论: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4年6月9日-10日对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及住宅部件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进行竣工验收监测。监测时,各生产设备、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环评批复落实检查情况:序号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1厂区设置雨污水收集系统,职工生活污水处理后和生产性废水一并入厂区废水储池,作制浆配制用水回用。项目一期初步建成部分厂区雨污水收集系统,剩余部分待后续工程建设完成;职工生活污水处理后和生产性废水一并入厂区废水储池,作制浆配制用水回用。2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零排放。项目生产收集的粉尘和下脚料均回用于产品生产,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3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工段有组织废气经除尘器处理后,确保各类废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废气污染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排气筒高度不低于报告表所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产和贮运过程无组织废气的排放,确保厂界监控浓度达标。本项目设置的生产界区边界向外50m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有居民、住宅等敏感目标。各工段有组织废气排口设置有除尘器,监测表明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排气筒高度不低于报告表所述要求。采取了一定措施减少生产和贮运过程无组织废气的排放,监测表明颗粒物无组织厂界监控浓度达标。现场一期工程周边均为待建土地。4优选低噪声、低振动的生产设备,合理安排各高噪声源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减振和绿化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防止影响周围环境。项目一期高噪声设备建设在室内,并采取了一定隔声、消声、减振和绿化等措施。监测表明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5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的有关要求规范化设置排污口、固废堆放场和标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