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ncy co.,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o一五年四月目 录一、 项目由来1二、 工程概况21、 基本情况22、 工程主要内容23、 占用海岸线、滩涂和海域状况24、 围填海工程总平面布置35、 项目填海后建设项目概况36、 各功能区用海面积67、 施工组织设计7三、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10四、 工程分析111、 施工期污染源强112、 施工期非污染生态影响源123、 营运期污染源12五、 环境质量现状141、 水文动力环境142、 冲淤及地形地貌现状评价153、 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评价154、 沉积物环境现状评价165、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66、 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评价187、渔业资源现状评价188、环境空气及水环境现状评价18六、回顾性评价结论18七、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9 1、流场分析结论19 2、冲淤分析结论19 3、悬浮泥沙影响分析结论20 4、生物损失量及经济价值估算20 5、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结论20 6、渔业资源承载分析结论21 7、对国家级保护动物斑海豹的影响分析结论21 8、对湿地鸟类的影响分析结论21 9、对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结论21 10、矿尘入海对水环境及表面沉积物的影响分析结论22 11、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的影响分析结论23八、主要污染防治对策措施23 1、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23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25 3、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26 4、海洋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26九、公众参与31十、环保可行性结论31一、项目由来锦州龙栖湾港区位于辽东湾湾顶西部、锦州市东南滨海,地理坐标 12114e,4053n;龙栖湾港区是锦州港可持续发展的新港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锦州市建设辽西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依托。近期以服务临港产业为主,中远期发展成为以油气化工品、散杂货、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本工程为锦州港龙栖湾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工程。龙栖湾起步工程的建设已纳入日程,近期拟建设5万吨级(同时并靠2个万吨级船舶)通用杂货泊位、北港池剩余岸线和一港池北岸侧的16个通用泊位及后方的钢铁物流园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汽车物流园区、固体化工物流园区,同时为这些项目服务的商务区和铁路装卸作业场地等配套工程也需同期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需要有与其配套的陆域堆场、办公场地、疏港公路铁路及配套水、电等设施,这些工程均需在2020年前建设完成才能保证龙栖湾港区预测吞吐量的顺利完成,而且均需要较大的陆域,同时这些工程建设时间和地点较为集中,因此本工程围海造陆能为上述工程提供较为充足的陆域和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各工程的工期,还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同时作为纳泥区,将疏浚港池、航道的疏浚土吹填形成陆域,避免抛泥对海洋造成的污染。龙栖湾港区总共规划88个泊位,其中,随着龙栖湾港区后续泊位的建设,港口泊位对陆域堆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迫切的需要相应的填海工程来形成港区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锦州龙栖湾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我公司在接受评价任务委托后,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经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14年12月9日通过专家评审,2015年3月通过专家复核。二、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2)建设单位:锦州龙栖湾港口发展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规模:本工程围堰堤顶高程均为5.3m(当地理论基准面,下同),吹填高程5.0m,成陆高程5.3m,海域使用面积约549.439万m2,纳泥量约3500万m3(5)工程投资:本工程估算总投资88.8亿元,其中填海工程投资为326494.06万元(6)工期:24个月(7)地理位置:位于龙栖湾港区的西北角,详见附图1。2、工程主要内容根据本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意见,缩小用海面积,经调整后的锦州港龙栖湾港区起步区填海工程包括拟建的西防波堤2120.4m,西围堰1780.8m,南围堰3818.7m,东围堰3705.5m,北围堰934.4m,施工子埝3055.6m。另外还包括陆域形成、地基处理工程,陆域形成采用吹填土方式进行,地基处理采用强夯和堆载预压方式进行,主要工程量见表2-1。表2-1 主要工程量表单位数量备注防波堤m2120.4围堰m10239.4子埝m3055.6占用海域面积万m2549.439吹填方量万m33500回填方量万m38653、占用海岸线、滩涂和海域状况(1)占用海岸线本工程实施后,将航星集团围填海工程形成的人工岸线956m,另由于新的海堤建设将形成新的人工岸线12359.8m,其中深水码头岸线2704.3m。(2)占用滩涂和海域状况本工程围填区总面积为549.439万m2,其中界址一面积5.7838万m2,界址二面积164.5306万m2,所在区域现状均为海域。4、围填海工程总平面布置本工程位于龙栖湾港区的西北角,拟建设的西防波堤是整个港区规划西防波堤的一段,西防波堤分为ab、bc两段,ab段防波堤位于港区的最北端,南北向布置,长度为1200m,轴线方位为0180;在b端点沿sw向建设bc段西防波堤,长度920.4m,轴线方位为70250;cd段为西围堰,围堰长1780.8m,轴线方位为0180;南围堰分为de、ef、fgh三段,长度分别为864.9m、809.5m、2144.3m,其中,ef段与ab段西防波堤平行布置,de与fgh段围堰与ef段围堰垂直,呈东西向布置;东围堰包括hi、ij、jkl三段,长度分别为960m、1066.8m、1678.1m,hi和jkl段南北向布置,ij段围堰东西向布置;北围堰lm段东西向布置,长934.4m,gj与be段子埝均为南北向布置,长度分别为960m与2095.6m。本工程围堰堤顶高程均为5.3m,海域使用面积约549.439万m2,纳泥量约3500万m3。5、项目填海后建设项目概况本工程陆域形成后,整个陆域共分为通用码头作业区、预制厂、商贸区、汽车物流园区、铁路装卸场及其临时堆场、固体化工品物流园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及及钢材贸易物流园区共8个功能区,工程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现将各功能区布置分述如下:(1)通用码头作业区通用码头作业区是在建及拟建通用码头所需的堆场、辅建区、作业场地及道路所形成的区域,布置在规划码头前沿线后方的南围堰北侧,共占用陆域约98.24万m2,服务于16个通用泊位,年通过能力为1827万吨。、通用(兼客货滚装)泊位工程临时堆场通用(兼客货滚装)泊位工程为锦州龙栖湾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前期已经启动的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建设1万吨级通用件杂货码头1个泊位(兼顾滚装码头),码头岸线长约199米,填海面积48.0754公顷,港池面积21.7237公顷。通用(兼客货滚装)泊位工程目前已通过环评及论证,并按辽海金2014028号文的要求缴纳海域使用金。本项目用海范围内设部分临时堆场区为通用(兼客货滚装)泊位工程配套,总面积为6.04万m2,主要布置5条堆场、1座仓库及作业所需道路和场地。其中通用杂货堆场位于西侧2条堆场,面积为9040m2,东侧3条堆场为预留堆场,1座仓库为预留仓库。b、北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配套临时堆场平面布置北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位于整个工程西侧,共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本工程陆域形成主要为其配套临时堆场,共布置10条堆场,钢铁堆场位于本工程的南部,其他杂货堆场位于本工程的北部。吞吐量北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年吞吐量为260万吨,其中钢铁156万吨,其他杂货104万吨。堆场面积布置堆场面积为:钢铁堆场9.88万m2(其中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7.17万m2,位于规划码头区2.71万m2),其它杂货堆场8.6万m2(均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定员工程总定员为440人,其中工艺定员为363人,辅助生产人员为32人,其他管理人员为45人。c、北港池东岸线、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临时堆场平面布置北港池东岸线、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位于整个工程南侧偏西,共6个5万吨级泊位,其中平行于ef围堰布置的是b03和b04泊位,平行于fg围堰由西向东布置101104号泊位。b03、b04及101、102号泊位后方布置粮食堆场,103、104号泊位后方布置粮食堆场、其它杂货堆场、钢铁堆场。吞吐量北港池东岸线、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年吞吐量为780万吨,其中粮食502万吨、钢铁156万吨、其他杂货122万吨。堆场面积布置堆场面积为粮食堆场19.4万m2(其中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3.88万m2,位于规划码头区15.52万m2),钢铁堆场3.6万m2(均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其它杂货堆场7.6万m2(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3.12万m2,位于规划码头区4.48万m2)。定员工程总定员为1197人,其中工艺定员为1089人,辅助生产人员为63人,其他管理人员为45人。d、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二期工程临时堆场平面布置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二期工程位于整个工程南侧偏东,共4个5万吨级泊位、3.5万吨级和2万吨级泊位各1个。共布置8条堆场,分为12个垛区,西侧2个垛区为铁矿石堆场,中部为杂货堆场,东侧为固体化工堆场。吞吐量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二期工程年吞吐量为597万吨,其中其他杂货243万吨、固体化工原料及制品200万吨、金属矿石154万吨。堆场面积布置堆场面积及容量为其它杂货堆场14.78万m2(其中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10.58万m2,位于规划码头区4.2万m2),化工原料及制品堆场12.66万m2(其中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6.26万m2,位于规划码头区6.4万m2),金属矿石堆场5.75万m2(其中位于本项目用海范围内3.62万m2,位于规划码头区2.13万m2)。定员工程总定员为440人,其中工艺定员为363人,辅助生产人员为32人,其他管理人员为45人。(2)预制厂预制厂布置在整个陆域的西北角,是港区建设所需各种预制件的预制场地,共占用陆域约11.5万m2,其上主要布置凝土搅拌站、预制块体堆存场地及原料堆场。主要产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道路堆场预制件等,年产量7.5万m3,定员80人。使用期限为长期。(3)商贸区商贸区布置在陆域北部,共占用陆域约67.78万m2,其上主要布置综合大楼、员工宿舍、商务中心、海事、边检、商检、海关等办公楼,并为远期发展预留部分场地。此外,商贸区还设有天然气供热站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等。(4)汽车物流园区汽车集散中心布置在陆域西侧,通用码头作业区与商贸区之间,是汽车贸易的储存和销售场地,共占用陆域约68.2万m2。(5)铁路装卸场及其临时堆场布置在汽车集散中心东侧,其上布置6条铁路装卸线及铁路集疏港所需的临时堆场,并预留远期通往西侧港区的铁路走行线路。共占用陆域面积约66.2万m2,通过能力约为1340万吨。工作人员45人。(6)固体化工品仓储中心布置在铁路装卸场及通用码头作业区之间,是为固体化工品提供仓储服务的场地及库区,共占用陆域约38.1万m2。(7)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布置在陆域东部的北侧,是农副产品贸易的储存和销售场地,主要布置农副产品储存库区及堆场,共占用陆域约42.0万m2。(8)钢铁物流园区布置在陆域的东南角,是钢材贸易的储存和销售场地,共占用陆域约22.0万m2。6、各功能区用海面积各功能区用海面积统计见表2-2,本项目总计申请用海549.44万m2。表2-2 各功能区用海面积序号功能区名称单位面积1通用码头作业区万m298.242预制厂万m211.53商贸区万m267.784汽车物流园区万m268.25铁路装卸场及其临时堆场万m266.26固体化工物流园区万m238.17农副产品物流园区万m2428钢铁物流园区万m2229绿化万m235.4910道路万m246.5111辅建区万m222.7612放坡万m230.6613合计万m2549.447、施工组织设计(1)交通条件在本工程的北侧已经建成滨海路和其他的配套设施,形成了成熟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通过与渤海大道和龙栖湾大道连接可直接进入京沈高速公路及锦州市区及周边地区,人员和物资均可以方便进入本工程区域。在滨海路南侧,有两宽度分别为15m和10m的围堰所形成的简易道路,从目前的港区入口一直通到港区内部施工现场,是施工车辆的专用通道,可作为本工程主要的施工道路, (2)水电供应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采用槽车运送,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3)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条件主要建筑材料:工程所需石料向当地石料公司采购。其它建材:工程所需的水泥、钢材、木材均须从外地调拨运入,可由市场供应解决。(4)主体工程施工工艺a、防波堤、围堰施工工艺西防波堤工程西防波堤主体结构采用采用抛石斜坡堤结构,施工内容主要为抛填堤心开山石,抛填垫层及护面块石,浆砌块石挡浪墙。西防波堤施工流程如下:浆砌块石挡浪墙抛填堤心开山石抛填垫层及护底块石抛填二片石及混合倒滤层抛填护面块石铺筑碎石并浇筑混凝土垫层 其他围堰工程其他围堰主体结构均采用抛石斜坡堤结构,施工内容主要为铺设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抛填二片石垫层和堤心块石,抛填垫层及护面块石,预制安装扭王字块体,浆砌块石挡浪墙。围堰施工流程如下:浆砌块石挡浪墙抛填二片石、碎石垫层抛填堤心开山石打设塑料排水板铺筑砂垫层、袋装砂抛填垫层及护面块石抛填二片石及混合倒滤层预制扭王字块体安装扭王字块体b、陆域形成工程本工程西防波堤与围堰所围陆域形成采用吹填土方方式进行,陆域吹填量约3500万方,泥方来源为锦州港龙栖湾港区3万吨级航道工程项目以及港池、基槽挖泥,其中锦州港龙栖湾港区3万吨级航道工程项目已由辽宁省发改委立项(辽发改交通201439号),需单独进行环评,目前该环评已通过专家评审。吹填施工时应在西防波堤及围堰形成一定的封闭区域后开工,施工时采用4艘3000m3/h等级以上的绞吸式挖泥船开挖,通过海上浮管及陆域管线直接吹填至围堰后方纳泥区造陆。吹填区共分5个纳泥区,溢流口布置在纳泥5区北侧。c、港池疏浚港池疏浚采用本工程吹填施工绞吸式挖泥船中的1艘进行,挖泥船能力3000m3/h,疏浚面积约134万m2,疏浚后底标高-13.5m。(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根据建设计划安排,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表2-3 主要施工机械与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插板机22自卸卡车20t203绞吸式挖泥船3000m3/h4吹泥4吊车80t35铲车46推土机47锚艇1200kw18锚艇1240kw39交通艇400kw110交通艇450kw311插板船2(6)土石方平衡本工程防波堤及围堰建设共需石方、砂料317万m3,采用商购方式,陆域形成采用吹填土和塘渣回填方式,其中吹填土来源包括航道开挖2020万m3和北港池及一港池西侧区域开挖1480万m3,塘渣回填865万m3,采用商购方式,无弃渣,土石方平衡详见表2-4。表2-4 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项目开挖量填筑量合计弃渣量陆域形成小计防波堤、围堰借方量1(航道开挖)借方量2(港池开挖)塘渣回填(商购)块石石方(商购)碎石石方(商购)中粗砂、袋装砂(商购)小计工程区0202014808654365241.938.536.6317.046820(7)施工总进度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工程布置及石料场等条件,本工程施工总工期计划为24个月。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本工程周围主要环境敏感区见表3-1和附图3。围填海工程大气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表3-1 周围主要环境敏感区序号环境敏感目标方位距离备注1双台子河口海洋保护区(辽河口海洋保护区)e约21km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不低于一类标准2辽东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紧邻保护对象为小黄鱼、蓝点马鲛、鲳鱼等重要经济鱼类及三疣梭子蟹等3辽东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s约11km4斑海豹繁殖区s约21km国家级保护动物5辽东湾农渔业区e紧邻水质质量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不低于一类标准,其中小笔架山还关注水动力和冲淤6大笔架山海洋保护区sw约12km7小笔架山农渔业区sw约8km8小笔架山旅游休闲娱乐区w约5km9白沙湾海滨浴场w约5.5km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0锦州港sw约14km水动力、冲淤11锦州湾保留区sw约17km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标准不低于现状水平12航星填海工程n紧邻水动力、冲淤13小凌河口e约2km湿地生态14养殖区e约2.5km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5海珍品养殖区e约13km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6池塘养殖区nw约6km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7十里金沙滩nw约3.5km水动力、冲淤,人工沙滩,有围堰围护,底质条件为淤泥质18贝类底播养殖区se约4km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四、工程分析1、施工期污染源强(1)施工期水污染源强吹填尾水本工程围填海工程吹填尾水溢流量为60000m3/h,从东侧纳泥5区泄水口排出,吹填作业产生的悬浮物浓度1000mg/l,估算溢流口处的悬浮物源强约为60kg/s。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21.6m3/d,主要污染物特征浓度:codcr:200400mg/l,bod5:100200mg/l,ss:200300mg/l,nh3-n:3050mg/l,tp:46mg/l。施工机械、船舶含油污水本工程施工机械冲洗废水3t/d,施工船舶机舱油污水产生量3.56t/d。其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浓度差异较大,均值约2000mg/l左右。抛石悬沙本工程块石抛填点源的悬浮泥沙平均源强约为3.80kg/s。港池疏浚悬沙本工程港池疏浚悬沙源强为4.03kg/s。(2)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强施工期主要空气污染源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根据类比监测,在距施工作业区界外100米处,tsp浓度约为0.120.78mg/m3。施工机械布置较为分散,它们所产生的废气不作具体估算。(3)施工期噪声源强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是插板机噪声、搅拌机、振捣器等机械噪声,施工船舶噪声、装载机、施工车辆等半流动性施工机械噪声等,其噪声值在70-87db。(4)施工期固废源强工程施工期间主要固体废弃物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0.3t/d。其中,施工船舶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15t/d2、施工期非污染生态影响源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的其他扰动因素有:a、防波堤及围堰、陆域形成施工改变局部海域的现有生境,对底栖生态系统产生局部扰动。本海工程占用海域549.44万m2,将对该范围内的海域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造成永久性损失。b、抛石筑堤产生的“掀砂”作用,局部时段改变了局部海域的水砂平衡,对局部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扰动;c、港池疏浚、填海造地对所在海域水动力环境、泥沙冲淤环境产生影响。d、抛石筑堤、港池疏浚和吹填尾水导致作业区附近海域悬浮物浓度上升,导致水体浊度增大,透明度降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此外还表现在对浮游动物的生长率、摄食率的影响等。e、港池疏浚和吹填尾水导致作业区附近海域悬浮物浓度上升,导致水体浊度增大,透明度降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3、营运期污染源(1)营运期水污染源强钢铁露天堆场初期雨水本工程钢铁露天堆场初期雨污水产生量为9680m3/a。初期雨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浓度为50mg/l,则石油类产生量为0.48t/a。铁矿石堆场径流污水铁矿石堆场径流污水产生量为1.09万m3/a。主要污染物ss浓度一般在10002000mg/l之间。道路初期雨水道路初期雨水0.8万m3/a,主要污染物是ss浓度一般在100300mg/l之间。机械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 本工程营运期机械设备和车辆废水产生量约24t/d,即8760t/a。石油类产生量0.002t/d(0.88t/a),ss产生量0.004t/d(1.3t/a),通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机修油污水根据类比调查,本工程堆场区机修含油废水发生量约60吨/年,含油浓度约300500mg/l,则石油类产生量为0.02t/a。预制厂冲洗废水预制厂冲洗废水产生量为30.4m3/d(0.9万m3/a),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为3000mg/l。该污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冲洗废水农副产品冷鲜区场地冲洗废水产生量为246m3/d(7.4万m3/a),主要污染物为cod、ss,浓度分别为400mg/l、300mg/l,则cod和ss产生量分别为0.098t/d(29.6t/a)、0.074t/d(22.2t/a)。生活污水本工程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9.2万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氨氮35mg/l,总磷5mg/l,则cod产生量67.2t/a。氨氮产生量6.7t/a,总磷1.0t/a(2)营运期大气污染源强分析铁矿石粉尘本工程铁矿石起尘点有3个,一港池北岸线5万吨级通用泊位二期工程配套临时堆场、钢铁物流园区铁矿石堆场和火车装车点。根据计算,总起尘量tsp为9.0t/a,pm101.4t/a。铁矿石入海量8.7t/a。预制厂粉尘预制厂本项目预制厂粉尘产生量为2.0t/a。散粮熏蒸废气磷化氢年排放量约为5.9t。(3)营运期固废源强农副产品垃圾本工程农副产品物流园区产生农副产品垃圾1.2万吨/年,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清舱废物本工程清仓废物产生量约781t/a,纳入港区垃圾清运系统。污水处理污泥本工程矿泥量为100t/a(含水率80%),进行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为200t/a(含水率80%),作为一般固废纳入环卫系统处置。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每年发生量1867.6t,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危险废物本工程营运期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机修车间产生的废油毡等,产生量约1t/a,拟委托锦州顺达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进行处置。五、环境质量现状1、水文动力环境(1)潮汐通过海港水文规范潮汐性质判别标准计算结果,工程区附近h1、h2二个测站的潮汐示性系数f分别为0.54和0.55,故二个测站的潮汐性质均属于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即高、低潮不等较为明显。小、中、大潮平均潮差为2.57m,潮汐强度属中等。(2)潮流本海域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潮流性质。观测海域水流强度离岸水域强于近岸水域,涨、落潮平均流速分别为0.25m/s和0.23m/s。实测垂线最大流速涨潮为0.68m/s,落潮为0.53m/s;观测海域涨、落潮平均最大流速涨潮分别为0.53m/s和0.36m/s,落潮分别为0.46m/s和0.30m/s。垂线上流速呈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小的分布趋势;涨、落潮底层流速分别为表层流速的74%和73%,垂线上流速梯度落潮略大于涨潮。各站最大流速垂线分布与潮段平均分层比值基本一致;底层最大流速。(3)工程海域实测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114 kg/m3和0.117kg/m3,涨潮小于落潮;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小、中、大潮分别为0.129 kg/m3、0.142 kg/m3和0.077kg/m3,中潮含沙量大于小、大潮含沙量。水体含沙浓度平面分布相差不大,近岸水域和离岸水域分别为0.114 kg/m3和0.117 kg/m3,基本相当。工程海域垂线最大含沙量,小、中、大潮分别为0.204kg/m3、0.234kg/m3和0.123kg/m3,均为落潮期;垂线最大含沙量平面分布与潮段平均含沙量基本相同。各站垂线含沙量均呈自表层至底层逐层增大的分布,涨、落潮含沙量垂线上的梯度较小。(4)悬砂粒度工程海域各垂线小潮悬沙平均中值粒径0.0085mm,中潮悬沙平均中值粒径0.0086mm,大潮悬沙平均粒径0.0088mm,小中大潮悬沙平均中值粒径0.0086mm。(5)底质本区沉积物质组成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分布为主,砂石质粉砂、砂粉砂粘土仅在局部点分布,其中粘土质粉砂占83%,粉砂占10%,砂石质粉砂占3%,砂粉砂粘土占4%。2、冲淤及地形地貌现状评价工程规划区位于小凌河出海口附近,海底地形平坦,由于大小凌河等河流的注入,大量泥沙的堆积,形成湾内典型的海底堆积区,区内海底地形平坦,坡度由湾顶缓慢地向外海倾斜,原有地貌基本已被现有的人工岸线所代替。目前,水下等深线多呈现出与岸线平行的趋势,水下地形过渡平稳,不存在明显的冲刷槽或突起部分,落潮时大片的浅滩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淹没。拟建工程区附近自西向东地形变化均匀,整体范围内不存在明显的波动起伏。小凌河至双台子河河口地区经过辽东湾湾顶各种海岸动力因素多年作用水下地形变化明显。其中所反映出的整体趋势为稳定的向海推进,特别是大凌河入海口附近向西约有22km的岸线淤积尤为明显,0m等深线向海推进最大宽度约为7km,向海延伸最大速率可达135m/a左右,同样在小凌河口也存在着向海推移趋势,但同大凌河口以西地区相比,这种推移速率要明显放缓,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与大、小凌河入海泥沙量明显相关的。而双台子河口附近西岸略有淤积,但口门处的拦门沙滩面积明显增大。近期工程区域水下浅滩无论从形态或尺度均未出现明显变化。通过对遥感图片分析,工程区自2000年至2004年,上游河道延程不断淤积,河道变窄,河口宽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河口附近仍有泥沙不断淤积,同04年相比,06年河道进一步变窄,在河道弯曲处仍有少量泥沙沉积,同时河口进一步变窄,但变化速率远小于04年。至2009年在原有滩地上修建了滨海公路等人工建筑,仅在河口处修建桥梁留有过水通道,其余部分均被围填,此时同06年遥感图相比,无论是上游河道还是河流入海口,均无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近年来河流来沙减少的趋势是一致的。3、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评价2013年9月,调查海域二类评价海区水质无机氮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0.61倍,除无机氮外其余评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体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要求;三类评价海区水质无机氮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0.24倍,除无机氮外其余评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体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要求。2014年5月,调查海域二类评价海区水质无机氮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1.78倍,除无机氮外其余评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体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要求;三类评价海区大部分站位的无机氮污染指数大于1,超标率93%,最大超标倍数0.94倍,除无机氮外其余评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体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要求。4、沉积物环境现状评价2013年9月及2014年5月调查海域沉积物各因子评价指数均小于1,表明此次调查结果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相应标准。5、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叶绿素a2013年9月调查海域叶绿素a含量为4.85g/l7.67g/l,平均6.28g/l,2014年5月调查海域叶绿素a含量为2.68g/l8.62g/l,平均4.63g/l。叶绿素a含量除个别站位出现极值外,站位之间含量变化不大。(2)浮游植物2013年9月调查海域共获浮游植物10种,平均细胞丰度为9.0104个/m3。优势种为圆筛藻、卡氏角毛藻。多样性指数变化波动范围在0.391.98之间,均匀度j变化波动范围0.390.97,优势度d变化波动范围0.651.00,丰度d变化波动范围0.060.26。2014年5月调查海域共获浮游植物15种,平均细胞丰度为14.7104个/m3。优势种为卡氏角毛藻和具槽帕拉藻。多样性指数变化波动范围在0.542.08之间,均匀度j变化波动范围0.301.00,优势度d变化波动范围0.601.00,丰度d变化波动范围0.060.34。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度、均匀度较低,而优势度普遍较高,表明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低,群落结构较差,海域环境处于污染状态。(3)浮游植物2013年9月共获浮游动物24种,平均232.5mg/m3。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平均生物量39665.45个/m3,优势种是双毛纺锤水蚤。多样性指数变化波动范围在0.231.32之间,均匀度j变化波动范围0.080.37,优势度d变化波动范围0.850.99,丰度d变化波动范围0.310.82。2014年5月共获浮游动物15种,平均生物量329.6 mg/m3。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平均92024.55个/m3,优势种是双毛纺锤水蚤。多样性指数变化波动范围在0.060.68之间,均匀度j变化波动范围0.020.32,优势度d变化波动范围0.941.00,丰度d变化波动范围0.170.54。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度、均匀度较低,而优势度普遍较高,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低,种间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差,海域环境处于污染状态。(4)大型底栖生物2013年9月调查共获底栖生物73种,生物量变化范围在(1.21134.74)g/m2之间,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601280)个/m2,平均500个/m2。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波动范围在0.773.47之间,均匀度j变化波动范围0.240.97,优势度d变化波动范围0.290.93,丰度d变化波动范围0.321.72。2014年5月调查共获底栖生物68种,生物量变化范围在(0.24318.44)g/m2之间,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301660)个/m2,平均537个/m2。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波动范围在1.563.67之间,均匀度j变化波动范围0.671.00,优势度d变化波动范围0.260.78,丰度d变化波动范围0.322.00。综合性指数分析表明,大型底栖生物大多数站位物种多样性和丰度较高,均匀度较高,优势度低,表明调查海域除少数站位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良好。(5)潮间带生物2013年9月调查布设3个断面,共获潮间带生物19种,平均生物量120.5g/m2,生物量组成以双壳类、多毛类为主,其次是鱼类和甲壳类,平均栖息密度120.4g/m2。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j和丰度d较高,优势度d低,表明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良好。2014年5月调查共获潮间带生物22种,平均生物量61.2g/m2,生物量组成以双壳类为主,其次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平均栖息密度591.5g/m2。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指数不高,均匀度j低,而优势度d较高,丰度d较高,表明潮间带生物群落多样性良好,但种间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较差。6、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及评价结果,该海域代表性生物鱼类和贝类体内各项残留指标除铅超标外,其余石油类、总汞、铜、锌、镉、铬、砷均满足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7、渔业资源现状评价(1)鱼卵仔鱼6月调查鉴定种类17种,隶属7目13科17属。其中鱼卵13种,仔稚鱼7种,9月调查鉴定种类9种,隶属5目8科9属。其中鱼卵7种,仔稚鱼4种。6月份鱼卵的平均密度为0.378 ind/m3,仔稚鱼的平均密度为0.465 ind/m3,9月份鱼卵的平均密度为0.046 ind/m3,仔稚鱼的平均密度为0.036 ind/m3。全年平均密度:鱼卵为0.212 ind/m3,仔稚鱼为0.251 ind/m3。(2)渔业资源春季调查12个站共捕获鱼类17种,平均渔获量为62尾/h,1.003kg/ h,其中幼鱼为20尾/h,0.114 kg/ h;成鱼为42尾/h, 0.889 kg/ h。换算为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28.91 kg/km2,1769 ind/km2,其中成鱼25.60kg/km2;幼鱼为571 ind/km2。夏季调查12个站共捕获鱼类18种,平均渔获量为3.50kg/h,321ind/h ;其中幼鱼为178尾/h,1.22 kg/ h;成鱼为143尾/h,2.28kg/ h。换算为鱼类资源密度为:成鱼65.66kg/km2;幼鱼为5126ind/km2。鱼类资源全年平均密度:成鱼为45.63kg/ km2;幼鱼按全年最高值为5126ind/km2。8、环境空气及水环境现状评价工程区各监测点位的24小时均值和最大小时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空气质量较好。建设项目东、南、西、北侧的声环境监测结果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六、回顾性评价结论本工程已完成的工程量所造成的水动力影响主要在围填形成的区域附近,围填区域西南拐角附近水流由于受到围填区域阻挡,涨落急流速均有所减小,围填区域东南拐角处由于受绕流影响,局部流速增加;总体来看工程实施后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围填区域附近,对工程附近其他区域影响不大。而冲淤影响在围填形成的l形围填区域东南角冲刷较大,l形北侧略有淤积,其他区域影响不大。工程建设前和现状对比,工程区海域水质除无机氮受整个辽东湾陆源污染源输入呈现富营养化趋势外,其余指标均维持在同一水平,可以工程实施对海域水质影响不大。工程施工对评价海域海洋生态存在一定影响,除了工程占用的潮间带和底栖生物外,主要表现为施工悬浮泥沙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工程建设前和现状对比,鱼卵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而渔业资源有所衰退,这与近年来整个辽东湾渔场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有关。七、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流场分析结论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可知,工程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围填形成的区域附近,流速变化超过0.1m/s的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围填区域两侧,由于涨急流速略大于落急流速,因此涨急流场变化幅度略大,围填区域西南拐角附近水流由于受到围填区域阻挡,涨落急流速均有所减小,减小幅度在0.20m/s以内,围填区域东南拐角处由于受绕流影响,局部流速增加,增加幅度在0.30m/s以内,流速变化超过0.1m/s的区域在围填区域南0.9km、东1.3km、西0.4km范围内,主要集中在围填区域与东侧养殖区之间的海域;由于工程附近流速不大,因此流速略有变化即会引起流速百分比明显的变化,从图上可以看出,流速变化百分比超过10%的范围要大于流速变化幅值超过0.1m/s的范围,但总体来看工程实施后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围填区域附近,对工程附近其他区域影响不大。2、冲淤分析结论工程实施后第一年,围填形成的l形围填区域东南角由于受绕流影响,局部产生冲刷,距离东南角南侧1.2km以外年冲刷深度小于0.2m/a,此外工程形成的l形围填区域北侧略有淤积,其他位置冲淤变化不大。工程实施后第二年和第四年,随着时间的增加,附近的冲淤变化逐渐减小,四年后工程附近冲淤变化较小,除围填区域东南角局部区域冲刷超过0.20m/a外,大部分区域均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冲淤基本平衡后,在围填形成的l形围填区域东南角冲刷较大,l形北侧略有淤积,其他区域影响不大。总体而言,工程实施后冲淤变化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围填区域的东南角附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悬浮泥沙影响分析结论工程吹填尾水排放口位于本工程围埝与其东侧养殖区形成的半封闭区域内,该区域内潮流动力很弱,排出的含沙水体集中在该区域内,落潮时随潮流向南流出外海扩散,悬沙浓度增量大于10mg/l的范围为2.36km2,涨潮时基本不能向外扩散,影响范围不大,不会对周边区域造成较大影响。疏浚引起的悬沙以疏浚点为中心,随潮流运动向四周扩散并逐渐落淤,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疏浚区附近,对周边海域的影响很小。在西侧围堰施工时,悬沙随潮流南北向运动;南侧围堰施工时的悬沙运动范围非常接近,悬沙增加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本工程与东侧养殖区形成半封闭区域,该区域悬沙浓度增加了1020mg/l,对东侧养殖区的影响较小,悬沙浓度增量不超过10mg/l;东侧围堰施工时,由于该区域的潮流动力非常弱,悬沙扩散范围很小,主要集中在围堰东侧1 km左右的范围内。4、生物损失量及经济价值估算生物损失量包括占用海域(包括潮间带海域和浅海海域)造成的永久性损失,以及悬浮泥沙扩散造成的损失。根据计算,本工程共造成底栖生物损失量121.43t、潮间带生物损失量83t、渔业资源损失量542.7kg、鱼卵5.9106粒,仔稚鱼7.2106尾等;共造成生物损失经济价值5780万元。5、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结论本工程位于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东湾保护区实验区内。拟进行的工程内容为围填海5.49km2,占用面积不到实验区面积的0.1%,不会对保护区的主要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保护对象小黄鱼、蓝点马鲛、银鲳等主要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不会造成重大影响,但由于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后会分散在近海索饵,因此工程可能对保护对象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保护对象三疣梭子蟹为终生生活在渤海的地方性资源,集中分布在内湾的相对深水区,本工程可能会对三疣梭子蟹的产卵场造成一定的影响。本工程位于中国毛虾产卵场内,占用了部分毛虾产卵场用海;工程周围有海蜇产卵场、中国对虾产卵场分布。工程围填海施工占用渔业水域以及施工悬浮泥沙都直接影响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海域饵料的丰富度,对海蜇、中国毛虾、中国对虾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6、渔业资源承载分析结论通过前文对工程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分析可见,辽东湾浮游动物数量极为丰富,是舟山渔场的数百倍,加上工程海域与整个辽东湾、整个渤海重要海湾渔业资源补充群体种类组成极为相似,使得这一海域渔场环境的损失具有良好的可替代性。渔业环境恢复后,渔业资源种群恢复具有良好的可恢复性,这些条件构成当地渔场渔业资源承载力的有力支持。加上良好的地形地貌和水质条件为渔业资源和生态承载力提供支持。根据分析,本工程渔业资源承载力的支持因素大于压力因素,渔场环境渔业资源可替代性和可恢复性较好。7、对国家级保护动物斑海豹的影响分析结论本工程的建设对斑海豹觅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间接地对局部海域渔业资源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局部海域一定时间内的斑海豹食物的减少;工程的建设对斑海豹栖息地和洄游基本无影响。此外,本工程不在斑海豹的传统繁殖区内,且距离传统繁殖区较远(约21km),因此对斑海豹传统繁殖区影响较小,但随着海冰的范围变化,斑海豹的繁殖地也会发生变化,在个别年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