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许可公示我局于2012年11月16日受理了“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审批许可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建设项目名称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建设地址重庆市綦江县石壕镇皂泥村、香树村建设单位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智力环境开发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和内容逢春煤矿与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均为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整合后的逢春煤矿采用标准井型,其生产规模为90万t/a,开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m6-3、m7-2、m8、m10、m11、m12煤层,开采标高为+840m-150m,矿区面积: 16.7399km2。整合后,逢春煤矿两区均保持现有各大生产系统、开采方式、采区布置方式不变,工业场地设施、劳动定员不变。经业主核实确认,本次整合工程不新建地面、井下生产设施,仅新建矿井水处理系统和实施+670矸石山扩容工程。排放标准废气: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废水:新增矿井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600m3/h。废气:通过管网和储罐的建设,对茶林湾工业场地排放的低浓度煤层气进行收集并规划资源化处理,避免排空;产品装卸点应进行喷雾洒水抑尘;通过实施工程搬迁、环保搬迁以及对完成堆存的矸石山及时实施复垦、绿化等措施,可减少+670矸石山堆置扬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噪声:维护声源设备的良好运行、更换优质消声器以及在有条件的场界周围植树育林,形成绿色声屏障。固废:煤矸石送至矸石堆置场处,部分打碎成石粉进行综合利用;井下水仓煤泥经自然干化后作为产品销售;矿井水处理系统污泥经自然风干后于+670矸石山掩埋;职工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废弃锂电矿灯由生产厂家进行回收综合利用;废弃机车蓄电池交由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按规范预留保护煤柱,如出现塌陷和裂缝应对即时采取封堵措施;对由于地表沉陷影响的房屋应进行维修,如破坏较为严重,应及时搬迁;如因地表水的漏失造成的植被破坏,通过补种等形式,减缓工程建设对井田范围内植物的影响;对于采煤过程中造成的耕地破坏应采取措施进行复垦,破坏严重无法复垦的耕地应进行必要补偿;结合现有的经验铺设供水管网,满足受影响居民的饮用和灌溉用水,同时对供水管网饮用水水源进行处理,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设立岩移观测点,观测开采过程中开采的井田地表变形规律和岩移参数;+670矸石堆场修建截排水沟,将雨水汇入导排水沟至堆置场下游,避免对弃渣的冲刷。评价结论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a原煤整合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及相关规定,符合重庆市与綦江县矿产资源发展规划。本次整合工程不新建地面、井下生产设施,仅在井下新建矿井水处理设施和实施+670排矸场的扩容两项工程。该矿井整合延续开采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本次整合工程的实施,将有力改变目前企业“一套系统两个矿”的现状,有利于矿井的管理和发展。只要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中 “以新带老”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措施,区域环境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即日起,公众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9181701传 真:89181725电子邮件: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252号邮 编:40114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2年 11月 16日 附件: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二一二年十一月1 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逢春煤矿年产90万t原煤整合工程(2) 业主单位: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3) 建设地点:重庆市綦江县石壕镇(4) 建设性质:整合(5) 建设规模:90万t/a1.2现有工程概况1.2.1原逢春煤矿概况该矿于1986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规模为30万t/a,技改扩能后生产规模为45万t/a。矿井开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m6-3、m7-2、m8、m10、m11煤层,开采标高为+1000-150m,矿区面积10.4058km2,主平硐1980西安直角坐标;x:3162551.753,y:36373689.226:+526.277。其项目组成如下:表1.2-1原逢春煤矿项目组成情况工程内容用途参数说明备注一主体工程1+523主平硐运煤(+523m水平以上开采)、进风、进材料坡度3,长度1680m。正在使用2+523主皮带斜井运煤(+523m水平以下开采)、进风+523m+230m分二段布置, +523+465段,坡度6,长度695m,+465+230段坡度17,长度995m正在使用3+670中平硐排矸(+523m水平以上开采)、进风、进材料、管线敷设坡度3,长度1120m。正在使用4+670副斜井排矸(+523m水平以下开采)、进材料、排水、进风坡度24,长度1082m。正在使用5+600m北翼回风井(北二回风井)+523m水平以下开采北翼回风。坡度3,长度70m。正在使用6+830m北翼回风平硐(北一回风井)原逢春煤矿北翼+600m水平以上开采回风。目前已未使用,作为巷道维护辅助进风。坡度3,长度216m。临时使用7+910m南翼回风斜井(南一回风井)原逢春煤矿南翼+600m水平以上开采回风。目前已未使用,作为巷道维护辅助进风。坡度3%,长度141m。临时使用8+600m南翼回风井(南二回风井)+523m水平以下开采南翼回风坡度3,长度150m。正在使用9+523水平区段大巷、运输巷、回风巷+523水平开采时井下运煤、排矸、排水、回风正在使用10+230水平区段大巷、运输巷、回风巷+230水平开采时井下运煤、排矸、排水、回风已建成11灌浆斜眼井下防火正在使用12+670水仓、+523水仓收集该水平及以上井下水,并对井下水有一定沉淀净化作用总容积约7000m3正在使用二辅助工程1+523工业场地综合大楼矿井工作人员办公417 m2正在使用矿灯房矿灯充电490 m2浴室澡堂井下工作人员洗浴773 m2筛分车间原煤筛分432 m2配电房输送生产用电30 m2单身宿舍员工住宿625 m2食堂员工和接待用餐450 m22+670工业场地压风机房压风机管理和维护501 m2正在使用救护队矿井应急救护263 m2机修车间矿井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796 m2绞车房绞车运行和维护90 m2材料库材料加工1011 m2车队汽车停放187 m2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233 m2瓦斯泵房瓦斯抽放115 m2瓦斯发电站瓦斯利用4232 m2气罐房瓦斯储存510 m2家属楼职工及家属居住1320 m2“棚改”后拆除食堂员工及家属用餐225 m23北二风机场地配电房风机供电65 m2正在使用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49 m24南二风机场地配电房风机供电45 m2正在使用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35 m25灌浆站灌浆房页岩制浆,灌浆防火68 m2正在使用页岩制浆房82 m26+523生活区医院矿区员工及家属门诊1520 m2与石壕煤矿共用活动中心员工及家属娱乐活动2000 m2住宅职工家属集中住宅区7580 m2三公用工程1供水生活供水白岩水厂供给正在使用生产职工洗浴用水防尘用水井下水综合利用2供热日常生活利用瓦斯发电站余热,供热蒸汽为1.8t/h依托矿区3供电生产用电、生活用电矿井电源主要来自綦南供电局所属小渔沱110kv变电站(231.5mva)正在使用4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矿区生活污水白岩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1000m3/d依托矿区四储运工程1地面运输1)皮带运输系统原煤由胶带输送至筛分车间,再由胶带输送至煤坪及煤仓正在使用2)铁路运输原煤通过矿区准轨铁路外运依托矿区2储存设施1)+523工业场地储煤场原煤暂存3300 m2正在使用储煤仓原煤暂存4400 m3原煤装卸仓原煤装卸1000 m3矸石仓矸石暂存30 m32)+670矸石堆场煤矸石处置已堆存235万t,剩余容量45万t。正在使用1.2.2原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概况张狮坝扩区于2008年7月投产,设计生产规模为55万t/a。矿井开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m6-3、m7-2、m8、m12煤层,开采标高+810+250m,矿区面积4.6488km2。张狮坝扩区与原逢春煤矿共用出煤、运煤、排水、监测、通讯等生产系统,其主平硐即原逢春煤矿主平硐, 1980西安直角坐标;x:3162551.753,y:36373689.226:+526.277。其项目组成如下:表1.2-3原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项目组成情况工程内容用途参数说明备注一主体工程1+523主平硐运煤(+523m水平以上开采)、进风、进材料坡度3,长度1680m。与逢春共用2+523主皮带斜井运煤(+523m水平以下开采)、进风+523m+230m分二段布置, +523+465段,坡度6,长度695m,+465+230段坡度17,长度995m与逢春共用3+670中平硐排矸(+523m水平以上开采)、进风、进材料、管线敷设坡度3,长度1120m。与逢春共用4+670副斜井排矸(+523m水平以下开采)、进材料、排水、进风坡度24,长度1082m。与逢春共用5+600m南翼回风井(南二回风井)+523m水平以下开采南翼回风坡度3,长度150m。与逢春共用6+580m进风斜井进风坡度15,长度154m。正在使用7+610m平硐瓦斯抽放主管敷设和辅助+610水平大巷通风坡度3,长度199m。正在使用8+810m南翼回风平硐(仙洞河回风平硐)回风坡度3,长度1387m。正在使用9+810m南翼排矸平硐排矸坡度3,长度1420m。正在使用10+523水平区段大巷、运输巷、回风巷+523水平开采时井下运煤、排矸、排水、回风与逢春共用11灌浆斜眼井下防火与逢春共用12+670水仓、+523水仓、a区+230水仓、b区+230水仓收集该水平及以上井下水,并对井下水有一定沉淀净化作用总容积约15000m3与逢春共用二辅助工程1+523工业场地综合大楼矿井工作人员办公417 m2与逢春共用矿灯房矿灯充电490 m2浴室澡堂井下工作人员洗浴773 m2筛分车间原煤筛分432 m2配电房输送生产用电30 m2单身宿舍员工住宿625 m2食堂员工和接待用餐450 m22+670工业场地压风机房压风机管理和维护501 m2与逢春共用救护队矿井应急救护263 m2机修车间矿井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796 m2绞车房绞车运行和维护90 m2材料库材料加工1011 m2车队汽车停放187 m2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233 m2瓦斯泵房瓦斯抽放115 m2瓦斯发电站瓦斯利用4232 m2气罐房瓦斯储存510 m2家属楼职工及家属居住1320 m2“棚改”后拆除食堂员工用餐225 m23南二风机场地配电房风机供电45 m2与逢春共用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35 m24茶林湾工业场地瓦斯泵房瓦斯抽放95 m2正在使用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175 m25仙洞河工业场地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员工住宿320 m2正在使用浴室及更衣室井下工作人员洗浴、更衣80 m2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50 m2机修车间矿井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90 m2风井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50 m2材料库房材料存储80 m2食堂员工用餐60 m26灌浆站灌浆房页岩灌浆防火68 m2与逢春共用页岩制浆房82 m27+523生活区医院矿区员工及家属门诊1520 m2与逢春、石壕煤矿共用活动中心员工及家属娱乐活动2000 m2住宅职工家属集中住宅区7580 m2三公用工程1供水生活供水白岩水厂供给与逢春共用生产职工洗浴用水防尘用水井下水综合利用2供热日常生活利用瓦斯发电站余热,供热蒸汽为1.8t/h依托矿区3供电生产用电、生活用电矿井电源主要来自綦南供电局所属小渔沱110kv变电站(231.5mva)与逢春共用4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矿区生活污水白岩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1000m3/d依托矿区四储运工程1地面运输1)皮带运输系统原煤由胶带输送至筛分车间,再由胶带输送至煤坪及煤仓与逢春共用2)铁路运输原煤通过矿区准轨铁路外运依托矿区2储存设施1)+523工业场地储煤场原煤暂存3300 m2与逢春共用储煤仓原煤暂存4400 m3原煤装卸仓原煤装卸1000 m3矸石仓矸石暂存30 m32)+810矸石堆场煤矸石处置已堆存12.6万t,剩余容量大于77万t。正在使用1.3整合工程概况由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整合)可知,整合后的逢春煤矿分为a区(原逢春煤矿)和b区(原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两区均为正常生产矿井;整合后,逢春煤矿两区均保持现有各大生产系统、开采方式、采区布置方式不变,工业场地设施、劳动定员不变。经业主核实确认,本次整合工程不新建地面、井下生产设施,仅新建矿井水处理系统和实施+670矸石山扩容工程。本次整合工程项目组成如下:表1.3-1整合工程项目组成情况工程内容用途参数说明备注一主体工程1+523主平硐运煤(+523m水平以上开采)、进风、进材料坡度3,长度1680m。利用现有2+523主皮带斜井运煤(+523m水平以下开采)、进风+523m+230m分二段布置, +523+465段,坡度6,长度695m,+465+230段坡度17,长度995m利用现有3+670中平硐排矸(+523m水平以上开采)、进风、进材料、管线敷设坡度3,长度1120m。利用现有4+670副斜井排矸(+523m水平以下开采)、进材料、排水、进风坡度24,长度1082m。利用现有5+600m北翼回风井(北二回风井)+523m水平以下开采北翼回风。坡度3,长度70m。利用现有6+830m北翼回风平硐(北一回风井)原逢春煤矿北翼+600m水平以上开采回风。目前已未使用,作为巷道维护辅助进风。坡度3,长度216m。维持现状7+910m南翼回风斜井(南一回风井)原逢春煤矿南翼+600m水平以上开采回风。目前已未使用,作为巷道维护辅助进风。坡度3%,长度141m。维持现状8+600m南翼回风井(南二回风井)a区+523m水平以下开采南翼回风坡度3,长度150m。利用现有9+580m进风斜井b区进风坡度15,长度154m。利用现有10+610m平硐b区瓦斯抽放主管敷设和辅助+610水平大巷通风坡度3,长度199m。利用现有11+810m南翼回风平硐b区回风坡度3,长度1387m。利用现有12+810m南翼排矸平硐b区排矸坡度3,长度1420m。利用现有13+523水平区段大巷、运输巷、回风巷+523水平开采时井下运煤、排矸、排水、回风利用现有14+230水平区段大巷、运输巷、回风巷+230水平开采时井下运煤、排矸、排水、回风利用现有16灌浆斜眼防火利用现有17+670水仓、+523水仓、a区+230水仓、b区+230水仓收集该水平及以上井下水,并对井下水有一定沉淀净化作用总容积约15000m3利用现有二辅助工程1+523工业场地综合大楼矿井工作人员办公417 m2利用现有矿灯房矿灯充电490 m2浴室澡堂井下工作人员洗浴773 m2筛分车间原煤筛分432 m2配电房输送生产用电30 m2单身宿舍员工住宿625 m2食堂员工和接待用餐450 m22+670工业场地压风机房压风机管理和维护501 m2利用现有救护队矿井应急救护263 m2机修车间矿井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796 m2绞车房绞车运行和维护90 m2材料库材料加工1011 m2车队汽车停放187 m2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233 m2瓦斯泵房瓦斯抽放115 m2瓦斯发电站瓦斯利用4232 m2气罐房瓦斯储存510 m2家属楼职工及家属居住1320 m2“棚改”后拆除食堂员工用餐225 m23北二风机场地配电房风机供电65 m2利用现有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49 m24南二风井场地配电房设备供电45 m2利用现有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35 m2茶林湾工业场地瓦斯泵房瓦斯抽放95 m2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175 m25仙洞河工业场地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员工住宿320 m2利用现有浴室及更衣室井下工作人员洗浴、更衣80 m2变电所矿井生产变压、供电50 m2机修车间矿井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90 m2风井值班室风机管理、日常维护50 m2材料库房材料存储80 m2食堂员工用餐60 m26灌浆站灌浆房页岩灌浆防火68 m2利用现有页岩制浆房82 m27生活区医院矿区员工及家属门诊1520 m2利用现有活动中心员工及家属娱乐活动2000 m2住宅职工家属集中住宅区7580 m2三公用工程1供水生活供水白岩水厂供给利用现有生产职工洗浴用水防尘用水井下水综合利用2供热日常生活利用瓦斯发电站余热,供热蒸汽为1.8t/h3供电生产用电、生活用电矿井电源主要来自綦南供电局所属小渔沱110kv变电站(231.5mva)4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矿区生活污水白岩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1000m3/d5矿井水处理设施处理矿井水拟采用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一期设计处理规模600m3/d新建6原煤洗选降低原煤矸石率、灰分和硫分依托矿区白岩选煤厂,设计洗选能力:300万t/a依托矿区四储运工程1地面运输1)皮带运输系统原煤由胶带输送至筛分车间,再由胶带输送至煤坪及煤仓利用现有2)铁路运输原煤通过矿区准轨铁路外运依托矿区2储存设施1)+523工业场地储煤场原煤暂存3300 m2利用现有储煤仓原煤暂存4400 m3原煤装卸仓原煤装卸1000 m3矸石仓矸石暂存30 m32)+670矸石堆场煤矸石处置拟征地109亩,扩容后容量为613万t,服务年限约8年扩建3)+810矸石堆场煤矸石处置已堆存12.6万t,剩余容量大于77万t利用现有1.4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逢春煤矿与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均为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而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原设计及报批均为逢春煤矿的一个扩能采区;逢春煤矿的井下、地面设施也是按两矿总生产规模100万t/a进行规划建设;实际生产中,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与逢春煤矿共用运煤、排水、监测、通讯等生产系统,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采矿权管理规定的变化(逢春煤矿在1986年以划拨方式取得采矿权,而张狮坝扩区属增划资源范围,在2008年以出让方式取得采矿权),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单独办理了采矿证件,形式上与逢春煤矿为两个独立的矿井。多年以来,两矿在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长此以往,既不符合矿井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矿井的科学发展,故本次整合工程十分必要。1. 5矿井场地环境合理性分析(1)工业场地逢春煤矿共有+523、+670及+810三个主要工业场地,均为整合前使用多年的场地,本次整合工程不新建场地。逢春矿井大部分生产及行政、公共建筑布置在石壕、逢春矿井共用的+523工业场地内和羊叉河对岸;并利用一部分石壕矿井已建的生产及行政、公共建筑。+523工业场地是逢春矿井的主要工业场地;+670工业场地为材料仓库和排矸地面运输场地;+810工业场地为矿井排矸、风井场地。目前,煤矿的原煤出井后经皮带输送至筛分车间(以后输送至白岩选煤厂的受煤系统),办公楼、辅助的生活设施根据地形情况布置在场地中,建(构)筑物的布置紧凑合理,矿修房、材料房远离办公楼、职工宿舍,避免了生产噪声对办公楼、职工宿舍的影响。总体而言,工业场地布局紧凑,选址合理。(2)风井场地逢春煤矿整合工程正常使用的风井有3个,分别为北二风井、南二风井(茶林湾)和+810风井(仙洞河),均为整合前使用多年的场地,本次整合工程不新建场地。北二风井工业场地周围没有住户;南二风井工业场地以北40m分布着一户居民点;+810风井场地东侧50m(+810工业场地场界外30m)有两户居民。,根据以上风井场地附近居民入户调查,风机经过减振、防振处理后,其噪声对其日常工作及生活影响小,可以接受,同时逢春煤矿环保科目前没有接到风井场地附近住户的噪声投诉。由此看出,逢春煤矿风井场地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风井场地选址合理。(3)煤矸石堆置场逢春煤矿矸石山分别位于+670工业场地和+810工业场地,均为整合前使用多年的场地,本次整合工程不新建场地,仅对+670工业场地进行扩容改造。扩容工程新征地109亩,紧邻现有矸石山,用地现状为荒地和附近居民的耕地。根据重庆煤炭工业公司松藻矿务局打通一、二矿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1987.12编制)中对打通一矿、二矿混矸及金鸡岩选煤厂洗矸的淋溶试验结果,确定逢春矿煤矸石为非危险固体,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浸出试验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gb8978-1996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类工业固体废物。两处矸石堆置场 500m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该区域2km范围内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根据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整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现矸石山无垮塌及裂缝现象,矸石山周边无居民居住和建筑物,现状基本稳定。在修建符合规定的挡矸墙后,其失稳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逢春煤矿现有的矸石堆置场选址较为合理。222 项目区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以中低山岩溶地貌为主。区内地势总体趋势南东高北西低,呈斜坡地形,坡底是羊叉河谷。区内主体构造两河口向斜呈近南北走向,东翼形成矿区东部由北向南连绵的8001100m的梳状山脉;向斜核部在矿区南部形成8001000m的山地。矿区南、北两端的两河口河、后溪河和中偏北的三岔河横向切割,常形成“v”字型峡谷;西部被羊叉河顺向切割,谷坡地形陡峻,谷底东岸地形陡峻,西岸稍缓,河流纵坡度为715%,一般为10%;切割深度510m,一般7m,河流标高590-400m。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坡角840,一般1525,区内最低点为北端的后溪河口,标高+400m;最高点在中部的尖山,标高1419m,相对高差达1019m,一般为500m左右,属中度切割区。由于侵蚀和剥蚀差异,形成了沿地层走向由南东向北西为中低山低山丘陵的裸露型岩溶地貌。2.1.2气象矿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矿区地处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山区小气候特征明显。沟谷内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山顶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根据石壕气象(海拔+800m)站记录,年最大降雨量为1830.09mm(1999年),年最小降雨量为904.3mm(2006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071.3mm,日最大降雨量131.4mm,延续15时44分,降水集中于6-9月份,12月至次年2月降水较少。年最高气温43.5(2006年8月19日),年平均气温18.4左右,冬季有短暂积雪。2.1.3地质构造、地层和地震(1)地质构造松藻矿区地处娄山褶皱带与四川盆地沉降带接合部位,其东侧属川黔南北构造体系,西侧属北东向华夏构造体系。控制本区的主要构造为箭头垭背斜及其西翼发育的一组次级褶皱,由东向西依次有两河口向斜、羊叉滩背斜、大木树向斜及鱼跳背斜,其褶曲幅度由东向西逐渐减缓,波幅减小,褶曲轴线在平面上向北收敛,向南撤开的“八”字形构造,由于各褶曲轴线的变化,形成向西突出的鼓包构造,致使含煤地层抬升,形成松藻矿区内打通垭(打通一矿)、大坪子(渝阳煤矿)和羊叉滩(逢春煤矿)等矿。矿区主体构造为两河口向斜,该向斜南起于张狮坝,北端倾伏于安稳附近。在两河口河以南轴迹方向n25e,两河口河以北受断层影响,折向n5e,在14#勘探线附近以20e方向向北延伸,倾伏于同华煤矿矿区北段,倾伏角25,向斜两翼不对称,se翼较陡,倾向285300,一般倾角在5417,nw翼缓,倾向100115,一般倾角在1535,两翼平均倾角约40。(2)地层岩性矿区及周边区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嘉陵江组(t1j)。第四系地层仅在羊叉河谷,两河口向斜等低洼地区有零星分布。2.2生态环境概况2.2.1生态体系组成及特征(1)生态功能区划根据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规划,将重庆划分为五个一级功能区划。五个一级功能区划分别为:秦巴山地常绿阔叶落叶林生态区;三峡库区(腹地)平行岭谷低山-丘陵生态区;渝东南、湘西及黔鄂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渝中-西丘陵-低山生态区;都市区人工调控生态区。各一级功能区划下设多个二级生态功能亚区。本项目属于渝中-西丘陵-低山生态区下属iv2-2江津-綦江低山丘陵水文调蓄生态功能区。主要为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并存。区内城镇、工矿点密集,地质灾害频繁,土壤侵蚀敏感性区域分布较广,生态系统受人为活动影响严重。(2)生态体系组成及特征工程所在地区人类开发活动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各类生态系统均不同程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结构和功能看,评价区的生态体系类型大体包括:人工林生态系统、耕地地生态系统、灌草丛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村镇工矿、道路等人工引进斑块类型。2.2.2土地利用现状整合后的逢春煤矿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表2.2-1。2.2-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单位:hm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hm2)百分比(%)耕地旱地及水田旱地911.65、水田71.543.83荒山32014.27林地及草地有林地、草地等62828.0工矿仓储用地(林、草地、旱地)工业广场、风井场地、排矸场、生活区及矿山公路旱地22.17、林草地16.371.71河床水面三岔河、两河口、羊叉河等91.144.06农村住宅用地宅基地182.48.13合计2243.231002.2.3植被(1)区域植被綦江县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暖性针叶林。县域内植被分布受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影响着森林的分布与生长,大部分林地的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柏木、枫香等针阔叶树种,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0.4%。海拔800m以上地区,林木多为针、阔叶乔木树种,其次为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木;竹类有水竹、慈竹、斑竹、楠竹等,还有多种藤蔓职务、草木植物和菌类、苔藓类植物;海拔500至800m的地区,以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林木多针叶乔木和阔叶灌木,还分布有茅草、狗尾草等多种草本植物,且有少量竹类分布;海拔500m以下地区,主要为人工植被,乔木甚少,多零星灌木和草本植物,零星分布有柏木、桉树、喜树、洋槐、黄荆、梨、桔、桃、李等;草本植物有茅草地瓜、蒲公英等。全县森林覆盖率30.1%。(2)工程所在区域植被评价范围内主要是林地、灌木林地、旱地和坡耕地,少量水田;井田内分布有乔木和灌木,其中乔木主要有柏木、南酸枣、油桐;灌木主要有山胡椒、苎麻、金山荚迷、盐肤木、地瓜、柿树、野拔子、腊叶绣球、化香、毛桐、桑;草本有芒、小白酒、荩草、黄华蒿、车前、鸭儿芹野菊、山莴苣等,根据重庆市松藻三联煤业有限公司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植被调查报告,矿井所在区域共有维管植物159科、465属、760种,其中有重点保护的植物9科、9属、9种,但逢春煤矿开采活动未影响任何国家规定的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生存。2.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中的so2、no2、tsp日平均浓度均未超过标准,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由“綦环站(评)字2009第7-55号”和“綦环站(评)字2009第14-99号”中大气监测数据可知,+523工业场地和+523场地居住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3.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羊叉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域标准。各监测因子的评价指数均小于1,均满足地表水类水域标准,说明羊叉河水质较好,有一定环境容量。2.3.3 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该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其标准值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由表2.4-3现状监测结果和标准值比较可见,2#南风井场地边界声环境现状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均超标,4#仙洞河工业场地边界夜间噪声有所超标,其他监测点能满足2类标准要求。由“綦环站(评)字2009第7-55号”、“綦环站(评)字2009第14-99号”和“綦环(监) 2012第58号”可知,+670工业场地声环境现状能够满足2类标准要求;+523工业场地受铁路运输影响,昼间不能满足2类标准要求;北二风井场地受风机噪声影响,场界昼夜噪声均有一定超标;+523场地居住区的声环境能够满足2类标准要求。2.4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2.4.1环境敏感点逢春煤矿井田范围涉及綦江县石壕镇皂泥村、羊叉村和香树村,农业用地占有较大的比例,矿区植被以乔木、灌木和灌草为主。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分析如下:(1)评价范围内有旱地911.65hm2、水田71.5hm2、荒山320hm2、林地及草地628hm2。(2)评价范围内有农村居民1587户5273人,民房面积约90320m2,多为砖混结构;+523工业场地和+670工业场地有常住职工及家属约5400人,住房多为楼房,砖混结构。(3)井田周围分布有一所乡村学校:羊叉学校,师生总人数约1200人。(4)评价范围内有泉、井13眼,水量0.025m3/h21.2m3/h,雨季水量充沛,旱季近于枯竭。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井田内集中居民点大都饮用自来水,以上井泉为当地居民补充水源。(5)评价范围内分布有羊叉河、两河口河、后溪河、三岔河及仙洞河5条河流,属长江水系。其中,羊叉河为矿井污废水纳污河流。(6)评价范围内有乡村道路和矿区公路44.5km(其中水泥路面12km,碎石路面32.5km)。(7)随着逢春煤矿采媒沉陷区综合治理供水工程的建设,矿区中部已完成泵站、蓄水池和近10km供水管网的敷设,形成了供水管网及集中供水点。(8)逢春煤矿井下水排污口上游1km处有一取水点,为白岩水厂取水点,鉴于超出本次水环境评价范围,评价不将其作为环境敏感点;上游200m处为逢春煤矿支农供水系统在羊叉河的取水点;下游4050m为渝阳煤矿支农供水系统在羊叉河的取水点;下游4600m为打通煤矿支农供水系统在羊叉河的取水点。(9)在井田范围内,两河口河北岸有一座装机容量为2250 kw的小型水电站,其挡水坝、引水渠和发电厂房均在井田划定的两河口河保护煤柱区内。(10)在+810矸石山下游180m有梨园坝煤矿施工营地,施工人数32人,施工时间约15个月。在现有+670矸石山周围有5户12人受到矸石山溃坝风险影响、3户10人受到矸石山堆置扬尘影响;扩容后周围有5户14人受到矸石山溃坝风险影响,19户60人受到矸石山堆置扬尘影响。(11)“綦江县万隆自然保护区”位于綦江县石壕镇境内的万隆山,为县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3月,属于亚热带常阔叶林,海拔8001814m,是綦江县保存较好的原始野生动植物群落和物种基因库,主要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綦江县尚未对“綦江县万隆自然保护区”进行正式划界,根据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450kt/a延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09年9月)和现场踏勘调查,该保护区距逢春煤矿井田边界约10km以上,超出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故评价不将它作为本次评价的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点环境敏感点特征相对位置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时段生态环境皂泥池附近居民64户211人井田东北部采空区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石桥顶附近居民75户241人井田中北部采空区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陈桥顶附近居民83户285人井田中北部采空区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花丘树附近居民50户168人井田东南部采空区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罗天溪附近居民238户748人井田北部偏东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张堤坎附近居民78户256人井田中北部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汪家坝附近居民332户1112人井田北部偏西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羊叉附近居民425户1360人井田中部偏西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楒栗湾附近居民98户306人井田中部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岩舷上附近居民76户261人井田中部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宋家山附近居民37户173人井田南部偏东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王仙咀附近居民31户152人井田南部偏西采动沉陷影响生产期羊叉学校约1200名师生井田西北侧边界处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523工业场地职工及家属约5200人井田西侧边界处,设有保护煤柱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670工业场地职工及家属约200人井田西侧中部处,设有保护煤柱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乡村道路、矿区公路44.5km(其中水泥路面12km,碎石路面32.5km)采动影响范围内地表塌陷影响生产期铁路专线评价区内长约6.69km井田西边界外地表塌陷影响生产期两河口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 kw井田两河口河保护煤柱内地表塌陷影响生产期村民供水工程设施约10km管网,泵站、蓄水池若干井田中部地表塌陷影响生产期地表水羊叉河流量0.312m3/s43.316m3/s井田西侧边界处采矿沉陷影响和矿井污废水影响生产期三岔河流量0.03751.402m3/s井田北中部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两河口河流量0.1115.182 m3/s井田中部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后溪河流量0.0124.477 m3/s井田北部边界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仙洞河流量0.042m3/s4.08m3/s井田南部采矿沉陷影响生产期支农供水取水点逢春煤矿支农供水水源逢春煤矿井下水排污口上游200m矿井污废水影响生产期渝阳煤矿支农供水水源逢春煤矿井下水排污口下游4050m为矿井污废水影响生产期打通煤矿支农供水水源逢春煤矿井下水排污口下游4600m矿井污废水影响生产期地下水井泉泉、井13眼,水量0.018m3/h1.046m3/h非采空区范围水体漏失生产期下空洞至火眼龙暗河位于茅口组,开采矿体下覆含水层:130210m井田东侧边界,长兴暗河位于长兴组,开采矿体上覆含水层:030m井田中部,香树坪暗河位于茅口组,开采矿体下覆含水层:130210m井田南侧边界环境空气、声环境1#居民点+523工业场地家属楼50户162人原筛分车间北侧150m机械设备噪声及储煤场扬尘生产期2#居民点+523工业场地8户27人(羊叉附近居民)原筛分车间西南侧190m机械设备噪声及储煤场扬尘生产期3#居民点+670工业场地家属楼60户200人压风机房西北侧、西南侧160m压风机、瓦斯泵及瓦斯发电站噪声生产期4#居民点+670工业场地3户10人(羊叉附近居民)压风机房东南侧、东北侧150m压风机、瓦斯泵及瓦斯发电站噪声生产期5#居民点南二风井场地1户1人(岩舷上附近居民)通风机房东北侧45m通风机噪声生产期6#居民点茶林湾工业场地8户,22人(岩舷上附近居民)瓦斯泵房南侧30-100m瓦斯泵噪声生产期7#居民点仙洞河工业场地2户,5人(王家咀附近居民)场地东侧边界外30-70m压风机、通风机噪声生产期矸石山溃坝风险及堆置扬尘梨园坝煤矿施工营地梨园坝煤矿施工营地,施工人数32人,施工时间约15个月。在+810矸石山下游180m,与坡顶高差为+92m;溃坝风险15个月8#居民点现有670矸石山,3户,7人(羊叉附近居民)现有矸石山边界北面下游130m190m,与坡顶距离为150210m,与坡顶高差为-71m;溃坝风险生产期(670矸石山扩容前)9#居民点现有670矸石山,1户,2人(羊叉附近居民)现有矸石山边界东北面200m,与坡顶距离为290m,与坡顶高差为-50m,中间为冲沟相隔;溃坝风险10#居民点现有670矸石山,1户,3人(羊叉附近居民)现有矸石山边界东面100m,与坡顶距离200m,与坡顶高差为-29m,中间为冲沟相隔溃坝风险11#居民点现有670矸石山,3户,10人(羊叉附近居民)现有矸石山边界东南面30m50m与坡顶标高持平,与坡顶距离3050m;矸石堆置扬尘生产期12#居民点扩容后670矸石山,5户居民,14人(羊叉附近居民)扩容后矸石山边界西北面3070m,与坡顶距离190210m,与坡顶高差为-50-55m;溃坝风险生产期(670矸石山扩容后)13#居民点扩容后670矸石山,3户居民,11人(羊叉附近居民)扩容后矸石山东北面100120m,与坡顶距离为270400m,与坡顶高差为-20-30m;矸石堆置扬尘14#居民点扩容后670矸石山, 13户居民,42人(羊叉附近居民)扩容后矸石山边界东面30200m,与坡顶距离220390m,与坡顶高差为-40+5m;矸石堆置扬尘15#居民点扩容后670矸石山, 1户居民,2人(羊叉附近居民)扩容后矸石山东北面20m,与坡顶距离为290m,与坡顶高差为-40m;矸石堆置扬尘16#居民点扩容后670矸石山, 2户居民,5人(羊叉附近居民)扩容后矸石山边界东面3050m,与坡顶距离220240m,与坡顶高差为-40m;矸石堆置扬尘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期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