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广水市鲍家畈至殷家畈公路改扩建工程是s304(宋长线) 的其中一段,起于京港澳高速大悟互通,止于广水市武胜关镇东侧,接107国道,全长约9km,其中大悟段约4km改建已经完工;广水段现状为二级公路,道路两侧居民区密集,且距离较近,行人出行对交通干扰较大,使得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较低,从提高s304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该段提级改建势在必行。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水市鲍家畈至殷家畈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广水市公路段;建设地点:湖北省广水市;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规模:广水市鲍家畈至殷家畈公路改扩建工程为全线新建改造项目,路线全线位于广水市境内。公路推荐方案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项目投资:总投资7187.4万元。3、方案比选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在尽量避开沿线电力、电讯设施,减少拆迁房屋,尽量少占良田,尽量与沿线规划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对线路走廊方案拟定了一个贯通方案(a方案),一个比选方案(b方案)。a方案:路线起点位于京港澳高速至107国道连接线广水市与大悟县交界处,接大悟段,起点桩号ak109+900(老路桩号k109+900),向西沿老路布线,经冷鹏岗至新独屋北接上国道107,终点桩号k115+103.493(=国道107改扩建工可桩号k1102+394.371)。路线全长5.203km,总体走向由东向西。b方案:路线起点位于京港澳高速至107国道连接线广水市与大悟县交界处,接大悟段(因考虑线形连续性,需对大悟段已建成道路改建100m左右,武胜关政府承诺承担该部分费用),起点桩号bk109+900(老路桩号k109+900),向西偏离老路,沿广水市经济开发区南侧边缘布线,全部新建,至殷家畈北接上国道107,终点桩号bk113+704.574(=国道107改扩建工可桩号k1104+423)。路线全长3.805km,总体走向由东向西。表1 a线与b线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 量备注a线(ak0+000ak5+203)b线(bk0+000bk3+805)1路线长度km5.2033.8052平曲线最小半径m40015003路基土石方土方m3118091188184石方7650185964排水及防护工程m310077.319170.9圬工5沥青砼路面m2105073798966涵洞道15127平面交叉处438渡槽m/座60/1拆除重建9新增永久占地亩176.6228.310拆迁房屋m24500220011估算总额万元8143.357187.4012推荐意见推荐表2 a线与b线方案环境影响比选分析一览表方案a线(ak0+000ak5+203)b线(bk0+000bk3+805)比较结果生态环境主要利用老路,工程量小,对自然地形地貌扰动较小。该方案土石方量较a方案多,其造成的对自然地形地貌的扰动影响将较大,水土流失量相应也大;新增永久占地面积较a方案多,由此造成的自然植被破坏及生物量损失比a方案大a方案水环境新建涵洞15道新建涵洞12道b方案声环境沿线声环境影响范围内均为城镇区,集中居民住宅密集分布,对敏感点影响较大。沿线声环境影响范围内居民较少,对敏感点影响小b方案社会环境从规划的广水市经济开发区穿过,地方政府对该方案的积极性不高,工受干扰因素和程度均较b案多或大。避开了城镇区、集中居住区,符合当地规划需求;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小,施工受干扰较小。b方案推荐意见根据上述各环境要素的比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b较a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推荐路线b案。根据上表可知,相较于b案,虽然a方案主要利用老路路段,但是a方案拆迁工程量较b方案多2300m2;建设里程较b方案长1.398km;总投资较b方案多955.95万元;新建涵洞较b方案多3道,施工期对水体环境影响较大;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较b方案大;新增永久占地较b方案少51.7亩;且a方案从规划的广水市经济开发区穿过,地方政府对该方案的积极性不高,综合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水环境、声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b路较a方案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推荐线路b案。4、政策、规划相符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项目 “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分类中的“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已纳入湖北省公路水路“十二五”规划中期重点项目库,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公路项目之一。为省道升级改造项目,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区域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公路交通网络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随州市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湖北省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随州市交通运输规划、广水市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的相关要求。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1)陆生植物资源:本工程沿线以人工植被和天然次生植被为主。分为阔叶林、针叶林、山地灌草丛、竹林、经济林、农业植被6个大类、12个亚类、25个群系,其中阔叶林分为3个亚类、6个群系;针叶林分为1个亚类、4个群系;山地灌草丛分为2个亚类、5个群系;竹林分为1个亚类、3个群系;经济林分为2个亚类、7个群系;农业植被分为3个亚类。现有植被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阔叶树以栎类、枫香、樟、梓、桐、甘竹类为主;针叶林以马尾松、柏木、杉树为主;灌木以白茅、荆条等较普通。栽培植被非常发达,农业生产水平很高,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多,油菜、芝麻次之,以三熟制为主。(2)陆生动物资源:通过对评价区进行广泛的访问调查,并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评价范围内共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其中两栖类3种,爬行类3种,鸟类3种,兽类2种,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评价范围有两栖类共有1目2科3种,中华蟾蜍、泽陆蛙和黑斑蛙为优势种;爬行类1目4科7种,广布种占微弱优势,多疣壁虎和黑眉锦蛇为优势种;鸟类优势种为白鹭、麻雀、家燕、喜鹊、八哥等;兽类以刺猬、黄鼬、鼠类和草兔为优势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即刺猬、黄鼬。(3)水生生物:评价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为广水河及霞家河水库。霞家河水库为一小型水库,主要水体功能为农田灌溉,水库及广水河内主要分布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浮水浮叶植物;稗草、翅果苦草等湿生植物,绿藻、蓝藻、甲藻、硅藻、黄藻等藻类植物。原生动物、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寡毛类、水尘昆虫、软体动物、蛭类等底栖动物。草鱼、龙虾及泥鳅等人工放养水产。(4)水土流失: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鄂政发200047 号)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本工程所在区域属湖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区域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以微度、轻度为主,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经预测本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3665t。2.声环境根据现场监测结果, 4个环境噪声测点的昼夜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功能区执行的标准的要求。从现场踏勘和监测资料分析可知,敏感点主要噪声源来自于社会生活噪声,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3.水环境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广水河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霞家河bod5指标超标,其超标倍数为0.01,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要求,霞家河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用水没有处理达标排入霞家河所致。4.环境空气根据现场监测结果, 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pm10、no2、so2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修改单的要求,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5.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2)水环境:公路沿线不跨越水体,不涉及桥梁工程。相关地表水体为项目西侧约600m处为广水河,西侧约3.2km处为霞家河,本工程路面径流汇可通过107国道汇路面进入霞家河,然后进入广水河。因此,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道路两侧红线外各200m范围内的农灌沟渠、鱼塘,及霞家河上游500m至下游1000m,霞家河入广水河河口处的上游500m至下游1000m。(3)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4)生态影响: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施工期评价范围适当扩大至临时堆土场、临时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区域;(5)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湖北省广水市。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社会环境(1)本项目已纳入湖北省公路水路“十二五”规划中期重点项目库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公路项目之一,符合随州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广水市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等规划要求。本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区域路网,提升区域路网服务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项目建设征用土地,对工程沿线居民生活和生产有一定影响,通过落实国家和地方征地拆迁安置、土地复垦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制定合理的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各项补偿措施,可以使影响降至最低。(3)对公路建设受影响基础设施如电力、通讯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均与相关部门均取得了沟通,在设计和施工中严格执行相关的要求后,对上述设施的影响可以降至最低。(4)减缓社会影响措施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减缓对沿线居民的干扰影响。对占用的农田按国家、湖北以及广水市等相应政策进行合理补偿等。2、生态环境(1)生态影响由于公路建设前实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永久占用耕地区域耕地面积会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通过优化永久占地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优质高产的同类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单产,将公路永久占用造成的农作物植被生物量损失降至最低。经调查,在工程施工区域没有发现野生动物特有的繁殖地、越冬地、觅食地或栖息地,全部陆生脊椎动物都能在评价区及附近区域寻觅到相似的替代生境,因此工程建设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且较小。施工结束后,随着各种恢复和保护措施的落实,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可得到一定的改善,届时,它们仍可以回到原来的领域。施工便道将使原地貌形态、地表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破坏,使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增加土壤侵蚀强度,降雨时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形成局部地段的水土流失。(2)生态保护措施占用耕地,应收集、保存耕地表层土壤,待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相关区域进行复耕,或作为绿化用土。对工程占用的耕地应按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补偿,尽量保证沿线原有排灌体系完整,以适应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和今后的建设,减少对排灌系统的干扰,尽量避免因为排灌系统设施受到破坏造成周围农田质量降低。加强施工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保护野生动物生境。施工结束后,做好沿线植被的恢复工作,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对沿线水体水质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保护野生动物生境。工程在进行路基开挖、临时弃土场、临时施工场所等进场前,应对上述场地的表层有肥力的耕作层土壤进行保护,分层堆放,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以及施工后期的场地绿化和植被恢复。在道路边坡绿化和临时场地复耕和恢复林地时,应充分利用剥离的有肥力的表层土壤,避免重新取土。3、声环境(1)施工期环境影响各施工机械单独施工时,在土石方阶段,距声源30m处噪声可满足施工厂界昼间75db(a)标准;在基础阶段,距声源20m处噪声可满足施工场界昼间85 db(a)标准;在结构阶段,距声源40m处噪声可满足施工场界昼间70 db(a)标准。如果各阶段夜间进行施工,要使施工场界噪声达到55 db(a)的要求,土石方阶段距声源300m以外;基础阶段,夜间禁止施工。结构阶段需要在距声源200以外处,发电机需要在距声源350m以外处。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高噪声机械在上述敏感点路段施工作业,夜间低噪声机械作业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减缓施工机械噪声对居民点等环保目标的影响,保证工程施工不影响居民的生活、休息。(2)营运期环境影响运营近期:运营近期受拟建公路噪声影响的4个居民点昼间均不超标,夜间均超标,超标范围为0.51.6db(a)。运营中期:运营中期受拟建公路噪声影响的4个居民点昼间均不超标,夜间均超标,超标范围为1.93.0db(a)。运营远期:运营远期受拟建公路噪声影响的4个居民点昼间均不超标,夜间均超标,超标范围为3.24.5db(a)。4、水环境(1)水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水污染因素主要包括:施工营地内生活污水、施工开挖作业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下雨冲刷浮土和建筑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废水等。生活污水利用居民现有污水处理等设施处理后作农肥;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涵洞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对于地面径流形成的悬浮物引至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利用,对水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2)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和建材堆场的位置;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利用租用民房现有设施统一收集和处理后用于农肥。公路施工期间严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涵洞施工时禁止将路面径流形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同时应做好施工机械保养,避免跑冒滴漏油品等造成水质污染。5、大气环境(1)施工期拌和站扬尘污染影响范围主要为拌和站下风向150m范围内,施工现场道路扬尘影响范围有限,其余各施工阶段距离公路边界20m外pm10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tsp除在路面施工阶段有超标外,其余施工阶段均无超标影响。作业机械废气在距离现场50m处co、no21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0.2mg/m3和0.117mg/m3;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13mg/m3和0.0558mg/m3,均能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2)加强施工管理,对疏运道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洒水降尘等。(3) 营运期通过工程类比分析,汽车尾气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污染影响。6、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路基铺设及基坑开挖时产生的弃土、弃石,房屋拆迁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分布在公路沿线两侧;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其主要成分为废塑料、砂土、菜叶、菜梗、玻璃等,一般存在于堆场、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附近。施工期应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并及时由环卫部门清理,不对外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收费站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后及时由环卫部门清运,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拟建项目每年可挽回的经济损失45万元,而且可以得到无法估算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折算营运期20年)用于环保的直接费用为419/20=20.95万元,环保费用的经济效益为e=2.29,本项目环境经济投入、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损益比较合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公众参与1、公众参与的目的(1)让公众了解项目建设的目的、规模、建设地点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建成后可能对公路沿线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及拟采取对策和措施,让公众对其发表意见,以取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合作;(2)通过当地人对长期居住、生活环境的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的征询结果,可帮助分析该地区污染环境特征和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质量水平,以反映环评的客观程度,保护公众的切身利益;(3)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生活物资价值等资源较为熟悉,用公众参与的形式,邀请他们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措施的确认,了解他们的要求,可使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更加切实可行,更加有效;(4)使公众有机会参与决策项目的建设可行性与否。2、调查范围公众调查范围为与拟改建公路环境评价区域相一致的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的地区。3、调查内容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沿线群众对当地交通现状的看法;(2)沿线群众对工程建设的了解程度、态度和积极性;(3)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环境问题;(4)识别本项目对环境的重大不利影响是哪些;(5) 对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有哪些意见、建议;(6) 受征地影响对象对补偿、安置政策的要求。4、调查方法采用在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区域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组人员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详细介绍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路线走向以及对当地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再由被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意见征询表或口述意见由调查人记录,同时注明被调查者的所在单位或家庭住址、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组成状况等内容,最后由环评单位对收集上来的公众参与调查表进行整理、汇总、分析。5、调查对象公众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线受影响的居民、企业或政府机关等。6、调查实施情况(1)沿线调查及公示评价单价在项目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下,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对拟建公路沿线村镇部分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个人公众意见调查表50份,收回50份;发放团体公众意见调查表1份,回收1份,回收率100%。(2)第一次信息公示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自2006年3月18日起实施。鉴于此,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机构后,于2013年6月将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公示材料在广水市环保局网站(/html/xinxigongkai/index_3.html)上予以公示,第一次公示情况见图1。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意见。图1 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3)第二次信息公示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在实施评价工作期间,于2013年7月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及相关材料在广水市环保局网站(/html/xinxigongkai/index_3.html)予以公示,向公众公开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意见。第二次信息公示情况见图2。公示材料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概况环境保护目标选址所在地区域规划简况环境质量现状、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环保措施评价结论查阅简本的方式、期限征求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图2 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7、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组成本项目公众参与一共收回有效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被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文化构成、职业分布等特征分述如下:1) 按性别分:男性占88%,女性占12%。2) 按年龄分: 2045岁之间占46%,4660岁之间占52%,60岁以上占2%。3) 按文化程度分:大专以上占12%,高中及中专占20%,初中及以下占68%。本项目公众参与还对沿线的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群体进行了调查,无反对意见。综上所述,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结果可信。(2)公众调查结果公众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汇总见表3。表3 公众随机调查结果统计序号问题选择项选择人数百分比(%)1对本地目前的交通状况您觉得?满意1836不满意32642您认为广水市鲍家畈至殷家畈公路改扩建工程目前有哪些环境问题?(可多选)大气污染816水污染510噪声24交通拥堵48路况较差3162其它003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所持的态度?赞成50100不赞成004项目建设后,您认为哪些方面会得到改善(可多选)道路扬尘1020出行更顺畅3570交通干扰48没有影响12其他005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居住环境变差1632占用耕地1530加重河流污染00加重空气污染510加重噪声污染1428其他006您建议采取哪种环保措施以减轻环境影响加强管理1020加强绿化1836道路洒水24房屋搬迁1122安装隔声窗510规划控制48其他007工程建设后,您认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很大2856一般1734不大5108您是否了解公路建设相关的征地、拆迁和补偿、再安置的政策、做法了解1938了解一点2754不了解489对本项目建设将带来的征地和拆迁的要求尽量减少2244按政策办理2856其他00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均对本项目的建设持赞成意见,无持反对意见者。对项目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对项目目前交通状况:36%的调查对象满意项目目前的交通状况,64%的调查对象不满意项目目前的交通状况,说明项目目前的交通状况急需改善。对项目目前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12%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大气污染,6%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水污染,4%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噪声,8%的调查对象认为是交通拥堵,62%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路况较差,无其它意见,说明项目所在地目前存在环境问题。对本项目建设所持态度:100%的调查对象赞成本项目的建设,无持不赞成意见者。项目建成后哪些方面得到改善:通过调查,20%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建设道路扬尘将减少,70%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得出行更顺畅,8%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造成交通干扰,2%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它方面将得到改善。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调查,32%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建设将使周围居住环境变差,30%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占用耕地,10%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加重空气污染,28%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加重噪声污染。采取哪种措施减轻环境影响:通过调查,20%的调查对象认为加强管理减可以轻环境影响,36%的调查对象认为加强绿化可以减轻环境影响,4%的调查对象认为采取道路洒水可以减轻环境影响,22%的调查对象认为对房屋进行搬迁可以减轻环境影响,10%的调查对象认为安装隔声窗可以减轻环境影响,8%的调查对象认为采取规划控制可以减轻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调查,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提高生活质量作用很大,34%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一般,10%的调查对象认为无影响。对项目建设相关征地、拆迁和补偿、再安置的政策、做法:38%的调查对象了解,54%的调查对象了解一点,8%的调查对象不了解。对本项目建设将带来的征地和拆迁的要求:通过调查,44%的调查对象建议尽量减少征地和拆迁,56%的调查对象建设按政策办理。(3)调查结果分析(1)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都非常支持项目建设,说明公路建设是受沿线群众欢迎和支持的。(2)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项目通车后出行更顺畅,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说明沿线公众都非常支持项目的发展和建设。4、意见反馈和采纳情况通过调查,公众对该公路的意见主要集中在道路占用耕地,对农业造成影响;扩建项目加重噪声污染。对于减轻环境影响的环保措施,公众的意见集中在应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管理、加强绿化方面。对于征地拆迁安置,公众意见希望能按政策办理。针对公众对该公路建设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评价单位一方面将相关意见反馈给项目建设部门,同时按公众意见在评价报告中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供下阶段设计和建设建设单位参考落实,以减轻或避免项目建设带来不不利影响。建设单位表示将对公众意见和建议措施予以充分考虑,通过工程设计和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下阶段设计中做好相关工作,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也做好施工期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公众调查意见情况,在下阶段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项目建设情况及有关征地补偿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常见病防治
- 下沉市场消费金融消费者教育与实践研究报告
- 个人养老金制度2025年政策调整对金融市场趋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个人养老金制度对2025年金融市场投资产品创新趋势报告
- 2025年太阳能照明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电子测量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新媒体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丙酮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应急物流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农资连锁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3年高考真题-政治(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
- 火龙罐技术课件
- 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实施方案
- 多学科会诊MDT胃恶性肿瘤
- (33)-钠钾泵细胞生物学
-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
- 项目档案归档目录一览表(档案室用)
- 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香肠的加工技术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强化练习
- 助产士咨询门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