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doc_第1页
184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doc_第2页
184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184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急重型脑出血护理,介绍我所自  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人临床资料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时机、操作方法等。  方法  通过对184例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人的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配合、手术后护理、护理经验。  结果   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结论   相应的手术护理可提高医疗质量,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效益。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护理     颅内血肿包括自发性和外伤性脑出血,血液进入脑实质内(或脑室内)可形成血肿,因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首位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和加强护理,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采取内科疗效不满意,开颅手术死亡率为15.1%20.8%,严重致残率13.134.6%。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颅内血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死亡率为10.8%12%,其基本原理是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动力驱动下,直接钻颅进入血肿,快速建立起清除血肿的硬通道,并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固态血肿液化成悬液,经针腔排出颅外,代替开颅手术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好,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其术后护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1 临床资料      本组184例,其中男138例,女46例,年龄3378岁,平均51.4岁,自发性脑出血184例,外伤性脑出0例,术前意识状态gcs积分3分14例,48分32例,911分91例,1214分47例。发病手术时间6h 58例,712h 119例,1324h 7例。穿刺成功率100%,病死率为10.8%。     2 适应证     2.1 高血压脑出血;     2.1.1 脑叶出血量30m1或基底节出血量30m1。     2.1.2 丘脑出血量10m1或小脑出血量10m1。     2.2 外伤性颅内血肿;     2.2.1 硬膜外血肿:幕上血肿量30m1,幕下血肿量10m1,病情稳定,无脑疝者。     2.2.2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肿及硬膜上积液。     2.2.3 脑内血肿:手术指征叁考高血压脑出血。     2.2.4 已有脑疝的颅内血肿可作为开颅手术前的抢救措施。     2.3 其他类型的颅内血肿 如新生儿颅内血肿     3 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的监护。     3.1.1 血压监护 :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过低导致脑血流量不足,血压过高常见于出血量大,严重脑水肿甚至脑疝形成者。也可见于血肿清除量不足1/3者,处理可用硝普钠50mg加入5%葡萄糖2505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同时可给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昼清除颅内血肿,减轻脑水肿。血压过低多见于术中清除颅内血肿过快、过多,因此,对血种超过40ml应分次清除。微创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患者血压保持在基础血压范围。     3.1.2 体温监护:高血压脑出血常有发热,常见原因及处置为:      感染热,针对感染原因合理应用抗菌素;      脱水热,应注意补充血容量;      中枢热,尽早消除颅内血肿,处理脑疝同时给予物理降温;      吸收热,注意观察一般不必处置。     3.1.3 呼吸监护:由于接受微创术的患者大多属于级病情的脑出血患者,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特别重要,患者应保持侧卧或头部侧转,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对呼吸异常或气管内分泌物较多的病人应及时插管,重者立即施行气管切开。     3.1.4 脉博监护  :脉博应保持在7080次/分为宜,脑出血时常可对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而引起心脏活动改变,即脑心综合症,心电图异常表现为传达室导障碍,心律紊乱,st段处长,处置为首先积极清除血肿治疗原发病,其次保护心脏功能及对症治疗。     3.2 意识状态监护  意识障碍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评价微创术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意识障碍与脑皮质和脑网状结构的机能状态有关,可表现为嗜睡、朦胧、半昏迷和昏迷,哥拉斯昏迷指数(gcs)是表现意识状态的客观指标,共15分,3分为深昏迷,7分以下昏迷,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患者头疼、恶心、呕吐、烦燥等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做适当的处理。     3.3  颅内压监护 :脑出血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形成脑疝而死亡,所以监护和控制颅内压非常重要,瞳孔改变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素小脑幕切迹疝非常重要,因此,观察两侧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等圆,并连续观察其动态改变,有条件者可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护,通常监护不超过一周,对颅内压的增高,可予20%甘露醇250ml,每68小时快速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七叶皂苷钠?10mg加0.9%氯化钠20ml静注,每日2次。     3.4  胃肠功能监护 重症脑出血多伴有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愈重,应激性上消化 道出血发生率愈高,时间可提前至2小时内发生,病死率在80以上,注意观察病人腹部变化及粪便的量、颜色、性状,防治措施是:     3.4.1 尽早下胃管,下管动作要轻柔缓慢,在出血尚未出现时,可注入氢氧化铝凝胶或镁乳以保护胃粘膜。     3.4.2 抑制胃酸分泌,减轻h逆弥散损害,质子泵阻滞剂效果优于h2受体阻滞剂。     3.4.3 鼻锔豆汁、乳粉等流质食物,每次约200ml每日68次。     3.5 血气电解质监护: 当病情危重,变化较多时,应予血气电解质监护,以明确是否有酸碱中毒及类型,血离子的高低,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近年来的血气饱和度监测仪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其无创伤和长期监测的优点,sad2值保持在96%以上,可减少动脉血穿刺监测。总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后,在做好危重患者与常规监护的 同时,也要做好微创术本身的监护,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3.6 术后体位: 术后病人应平卧位,血压平稳者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缓解脑水肿,意识障碍或伴有呼吸道不畅者、呕吐、吞咽障碍的,取头侧卧位,以利咽喉和口腔分泌物的外流,防止误吸和窒息。对于患者为严防坠床及其手抓引流管,应加床档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病室温度1823度,湿度5060度。保持病室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