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老平砣风电场项目.docx.docx_第1页
依兰老平砣风电场项目.docx.docx_第2页
依兰老平砣风电场项目.docx.docx_第3页
依兰老平砣风电场项目.docx.docx_第4页
依兰老平砣风电场项目.docx.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依兰老平坨风电场建设单位黑龙江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恩仪联系人张鹏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直路219号联系电政编码150009建设地点依兰县城西南部的对青山林场区域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占地面积10km2绿地面积总投资(万元)38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45.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91%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7年3月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黑龙江省煤炭资源较丰富,历史上形成了以燃煤机组为主的电力生产格局,火电占全省装机容量的95以上,水电、风电等其它能源不足5。因此,加大新能源建设,尤其是清洁能源风电的建设,不但是电源类型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可为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风资源。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导风向明显,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此外,兴建风电场还可以调整电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新能源对于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结构、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规划符合性根据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砣风电场规划及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砣风电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黑环函【2016】35号),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坨风电场规划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城西南部的对青山林场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0km2,规划总容量为97.8mw,规划期限为2015-2018年。规划分两期开发,一期为夹信山风电场,新建33台容量为1500kw的风电发电机组和220kv升压站1座,装机容量为49.5mw,规划面积约为10 km2;二期老平砣风电场新建21台容量为2300kw的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48.3mw,规划面积约为10 km2。两座风电场共用一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选址位于风电场南侧。新建1回220kv架空线,接入500kv方正一次变电站220kv侧,线路长度约37.9km。风电场35kv集电回路采用电缆直埋敷设。本项目为二期老平坨风电场,电场装机容量48.3mw,安装21台单机容量23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本期工程规划范围及其他建设内容与规划中的一致,符合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砣风电场规划的要求。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砣风电场规划批复见附件1。本项目北侧本项目东侧本项目南侧本项目西侧图1 项目所在区域现状图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内容(1)项目名称:依兰老平坨风电场(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依兰老平坨风电场位于依兰县城西南部的对青山林场区域,风场总面积约为10km2。风电场中心位置在n481048”,e1292714.4”。具体位置见附图2。(4)建设单位:黑龙江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2、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老平坨风电场,电场装机容量48.3mw,安装21台单机容量23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本风电场一次升压后接入220kv夹信山升压站。夹信山风电场升压站以1回220kv架空线,接入500kv方正一次变电站220kv侧,送出线路长约40km,导线型号选用lgj-300。风电场内集电线路与夹信山风电场一致,采用35kv电压等级电缆直埋,21台风机分为2回集电线路,每回带11-12台风机。工程场址范围内需新建及扩建场内施工道路 13.5km (扩建9km,新建 4.5km)。修建标准为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荷载设计标准为:公路级。场内道路的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 65m,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40m。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本工程特性指标见表2。表1 本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升压站本风电厂与夹信山风电场共用一座升压站。夹信山风电场一次升压后接入220kv夹信山升压站。夹信山风电场升压站以1回220kv架空线,接入500kv方正一次变电站220kv侧,升压站选址位于夹信山风电场南侧位置。主要布置有主控楼、配电室、库房、水泵间及检修车间、大门等建筑物。总占地面积为9741m2,平面上呈长方形布置。依托一期工程风力发电机组wtg1-2300型机型,选21台总装机48.3mw,单机容量为2300kw,风轮直径103m,轮毂高度80m。风机基础可采用天然地基。新建箱式变电站风力发电机与箱式变电站的组合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电机组配套安装1台容量为1600kva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布置在风力发电机组附近,内装s11-2500/35型变压器。新建35kv集电线路采用35kv电压等级电缆直埋,21台风机分为2回集电线路,每回带11-12台风机。由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柜至35kv升压变压器低压侧(0.69kv)的线路采用6根yjv223240+1120、1kv电缆并联直埋敷设。风电场35kv集电回路采用电缆直埋敷设,箱变高压侧(35kv)经yjv223120、yjv223240电缆相互连接并接至升压站35kv开关柜。送出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lgj-300,长度40km。新建辅助工程进场道路本风电场和夹信山风电场南北紧紧相连,可利用夹信山场内道路做为进场道路依托一期场内道路本风电场和夹信山风电场南北紧紧相连,可利用夹信山场内道路做为进场道路。场内交通线路:风电场的施工及检修道路同永久道路一同考虑,按通向各机位修建。在风电场中沿风力发电机组沿线修建干道,再由干道修建通向各机位的支路。本期工程场址范围内需新建及扩建场内施工道路13.5km(扩建9km,新建4.5km)。修建标准为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荷载设计标准为:公路级。场内道路的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65m,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40m。新建公用工程升压站给水在升压站内新建地下水井泵站一座供风电场施工水源和升压站的生产、生活用水,并修建储水池一座。依托一期排水生活污水进升压站区防渗化粪池沉淀处理,上清液进行场内和场外植被、花草和风电机组周围草甸植被的绿化浇灌,沉淀物定期清掏用于堆肥。依托一期采暖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及风电场的特点, 风电场 35kv 配电室及水泵房等建筑内冬季采用电暖器采暖。新建通风中控楼的蓄电池室、35kv 配电室及水泵房均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换气次数不少于 10 次/小时,事故排风机兼作正常通风机;中控室及通信室设置排烟设备,采用独立的机械事故排烟系统。新建表2 风电场工程特性表名 称单位(或型号)数 量备注风电场场址历年平均气温3.6依兰县气象站历年平均气压hpa1002.15海拔高程m130170经度(东经)e1292714.4纬度(北纬)n481048年平均风速m/s6.7880m高度风功率密度w/m2328.9盛行风向西西南,西主要设备主要机电设备风电机组台数台21额定功率kw2300叶片数片3风轮直径m103扫掠面积m28332切入风速m/s3额定风速m/s10切出风速m/s2010min平均极端风速m/s52.53秒平均轮毂高度m80风轮转速r/min10.5617.50发电机容量kw2300发电机功率因数标准,1额定电压kv690场内汇流线路机组-箱变一机一变单元接线组2135kv线路回2土建风机基础台数座21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基特性箱变基础台数台21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程数量土石方开挖万m39.38土石方回填万m37.94基础混凝土万m31.3474钢筋t1164新建场内公路km11.23施限工期总工期(实际)月12第一批机组发电(实际)月10工占程地永久占地m282900临时占地m2136800投资指标静态总投资(编制年)万元37130.94动态总投资(编制年)万元38100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元7687.57单位千瓦动态投资元7887.67辅助工程投资万元286.48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30196.97建筑工程万元2509.09其它费用万元3410.34基本预备费万元728.06建设期还贷利息万元966.50财务指标装机容量mw48.3年上网发电量万kwh11893年利用小时数小时2462上网电价 (含增值税)元/ kwh0.5214上网电价 (不含增值税)元/ kwh0.6100盈利能力资本金净利润率20.10总投资收益率%6.90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0.61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7.72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ic-5%)万元15436资本金财务净现值(ic-8%)万元7690投资回收期年8.4清能偿力资产负债率(最大)80.00(2)建设内容及平面布置本工程为老平坨风电场,电场装机容量48.3mw,安装21台单机容量23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机布置:风电场场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场内风资源差异较大,山梁和山岗风资源较好,而且基本与主风向垂直,非常有利于布机,为充分利用风资源,风机间的列距不宜过大,取33.5倍叶轮直径,行距取7倍叶轮直径。升压站站址选择:升压站站址尽量选择在风场中心,以减少集电线路长度,降低损耗;便于220kv线路的送出;地势较高、背风、较为平坦不受雨水冲刷处,保证升压站的安全并便于观察风场情况。3、主要设备本工程电气一次主要设备见表3,电气二次主要设备见表4。表3 电气一次主要设备表一、风力发电机组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风力发电机组pn=2100kw,un=0.69kv台212机组保护控制柜套21机组配套二、升压站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35kv设备135kv开关柜kyn10-40.5面22风力发电机接地21台项13其它项1三、场内线路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美式箱变s11-2500/35/0.69套212电力电缆yjv23-3240、1120,1kvkm3.15风机控制柜至箱变3电力电缆yjv23-3120,35kvkm11.94电力电缆yjv23-3240,35kvkm1.585电缆终端热缩型yjv23-32401120,1kv个2526电缆终端冷缩型yjv23-3120,35kv个327电缆终端冷缩型yjv23-3240,35kv个8表4 电气二次主要设备表一、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集中监控系统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风电场监控系统套12监控光缆km26.683远方监控终端套1含键盘等外设二、升压站保护测量、直流等设备(两期分摊)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35kv保护及测控装置微机型套22控制电缆zr-kvvp22km10各种截面3计算机电缆zr-djyvp22km14信号电缆zr-hjvvp22km15直流电缆zr-vv22km0.54、工程征用地该项目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工程永久征地总面积为82900m2。临时征地主要为临时交通道路、施工期的临时生产及生活设施(材料、设备、居住、吊装)。工程临时征地总面积为136800m2。本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见附图3。工程永久占地见表5,临时占地情况见表6。表5工程永久占地汇总表名称单位征地面积风机基础和箱变基础永久占地m233365永久道路占地(5.5m宽,扩建路不占征地)m249535永久征地合计m282900表6 工程临时征地面积汇总名称单位征地面积临时设施m213392临时吊装占地m255892临时道路(宽3.5m,长13.5km)m250642电缆埋设临时占地m216874临时征地(包括临建)合计m21368005、工程施工量工程建设挖方总量为93800m3,填方总量为79400m3。剩余土石方量为14400m3。剩余土石方用于场地平整。本项目土石方平衡。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见表7所示。表7 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项目名称挖方(m3)填方(m3)弃方(m3)风机基础43822400753747箱变基础1150766534854吊装场平工程量38471326725799合计9380079400144006、项目公用工程(1)给水排水:本项目不建设升压站,工作人员依托夹信山风电场的工作人员。(2)供电本工程的生产、生活电源来自升压站的所用电。(3)采暖、通风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及风电场的特点, 风电场中控楼及 35kv 配电室及水泵房等建筑内冬季采用电暖器采暖。中控楼的蓄电池室、35kv 配电室及水泵房均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换气次数不少于 10 次/小时,事故排风机兼作正常通风机;中控室及通信室设置排烟设备,采用独立的机械事故排烟系统。(4)交通运输该工程需新建场内道路13.5km。7、工程总投资本工程建设投资为28000万元,计入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后,总投资为38100万元。本项目计算期为21年,其中:建设期1年,生产经营期20年。8、劳动定员 风电场工程由项目公司对工程建设实施全面管理,并负责运营、维护和管理本风电场及升压站。本风电场工作人员全部依托夹信山风电场工作人员。9、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本项目施工总工期为12个月。本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2016年4月,计划2017年3月运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物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物排放及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依兰县地处黑龙江省中东部、三江平原西部,隶属于哈尔滨市,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55040463920,东经12911501301340。地理位置东临桦南、勃利两县,南面与林口县相连,西与通河、方正两县交接,北与铁力市、汤原县、佳木斯市接壤,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北距佳木斯76公里,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依兰镇。依兰县地形版图状如枫叶,形似蝴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对峙,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本项目位于依兰县城西南部的对青山林场区域内,距离县城直线距离约为8km。本风电场在黑龙江省位置见附图1。本风电场地理位置见附图2。(2)气候概况依兰县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季节变化明显,天气变化显著、干渴悬殊、寒暑俱烈;春季低温干旱,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干燥。春、冬季节较长,夏、秋为时较短。依兰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536.2小时,其中适于作物生长的日照时数(5月9月)1,190小时,占全年日照的47%。年平均气温3.13.6,松花江以北地区较江南地区低0.5,最高温度36.6,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度-36.1,出现在1月份。无霜期106-164天,初霜期出现在9月中下旬。多年降水量年平均553mm,多集中于夏季,占全年的62%。冬季平均降雪为13.0毫米,积雪深度为0.1米左右,标准冻土深度2.2m,冻结期206天。松花江、牡丹江流域k值(蒸发量)在0.840.90之间,为半湿润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西南风。(3)地质概况本项目地处松嫩平原东南部,小兴安岭东南部低山区。所规划的风电场区域占地面积约20km2,全部为山脊上,山脊走向为北南,海拔大约在150-210m之间,地表植被发育,为针阔混交林。风电场坐落于山顶,地势较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根据现场调查及勘察结果,场地内勘探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场址区域属第四系覆盖及森林覆盖区,有基岩出露。地层主要结构由地表至下描述如下:耕植土:黑色,由腐植土及亚粘土等组成,下部见碎石,厚度0.3m-1.5m,分布场地表层,不均匀。全风化粗粒花岗岩;褐色原岩为粗粒花岗岩由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组成,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风化强烈呈碎块状,有泥质胶质,稍湿,中密,顶板埋深0.82.50m,层厚1.23.0m。强风化花岗岩,褐灰色灰色,由长石石英岩及暗色矿物组成,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风化裂隙发育,裂隙见水锈,岩心呈块状、碎块状,采取率305,顶板埋深0.44.8m,层厚0.5-6.7m。中风化花岗岩,灰色,由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组成,中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局部见水锈,岩芯硬脆,一般由长柱状、柱状、扁柱状组成采取率7090,rqd4060,项板埋深1.64.5,层厚2.515.5,该层未穿透。强风化辉长岩:深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强风化,破碎,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角闪石等组成。埋深、厚度详见各孔工程地质柱状图,分布场地耕植土之下,不均匀。中风化辉长岩:深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中风化,破碎,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角闪石等组成。埋深、厚度详见各孔工程地质柱状图,分布强风化辉长岩之下,不均匀。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深浅线图,本区最大冻结深度为2.30m,勘察期冻结深度0.81.2m,勘察场地中2.30m深度内的全风化花岗岩层和强风化砂岩层。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见表8。表8 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地层岩土名称承载力fak(kpa)全风化花岗岩250强风化花岗岩700中风化花岗岩1000全风化花岗岩220强风化花岗岩600依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及场地土的类别根据覆盖层的厚度和岩石力学试验结果,确定为坚硬土或岩石场地土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t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所处位置属抗震有利地段。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尚未发现断裂构造及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稳定性良好。(4)水文水质依兰县全县河网密布,大小河流18条,山涧小河112条,大小河沼、坑塘83个,水面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条主要大河在县内总长202公里,地表水全年平均径流量9.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较丰富,总量为720亿立方米。由于上述四条河流在县内流速较缓,含沙量小,水质以重碳酸盐为主,又无污染,水质良好,适宜农业灌溉和工业及生活用水。松花江是本区内最大河流,工程所临江段为松花江干流的中游,水量随季节变化显著,最大流量为12200m3/s,最小流量为172m3/s,年均流量为1550m3/s。该江段江宽497m,水深2.58m,最大流速1.58m/s,平均流速为1.6m/s。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季孔隙承压水,埋藏于粉质粘土层下的砂砾、卵石层中,含水层厚2.05.0m,埋深7.513.0m,由东向西水量逐渐增加。地下水流向顺地势于西北汇入松花江。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水。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县行政区辖18个乡镇13个社区,其中有2个城镇,即依兰镇、达连河镇,依兰县人民政府设置在依兰镇;另有5个农村镇,即道台桥镇、三道岗镇、江湾镇、宏克力镇、德裕镇;11个乡,即演武基乡、团山子乡、土城子乡、涌泉乡、护林乡、长岗乡、平原乡、红星乡、愚公乡、珠山乡和迎兰朝鲜民族乡。共 364个行政村。 按省政府部署,依兰县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 18个乡镇调整为9个乡镇,即将原来的7镇11乡,调整为6镇3乡。撤销德裕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迎兰朝鲜民族乡,乡人民政府驻迎兰村;撤销红星乡、土城子乡,将红星乡的16个村(晨光村划归依兰镇管辖)及土城子乡牡丹江西的7个村划归达连河镇管辖,达连河镇人民政府仍置于达连河镇;撤销长岗乡,将其行政区域及土城子乡牡丹江江东的6个村划归江湾镇,镇人民政府置于江湾村;撤销演武基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团山子乡,乡人民政府仍置于团山子村;撤销珠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宏克力镇,镇人民政府置于宏克力村;撤销涌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愚公乡,乡人民政府置于愚公村;撤销平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道台桥镇,镇人民政府置于道台桥村;撤销护林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三道岗镇,镇人民政府置于三道岗村。截止到2015年,全县辖2个城镇,即依兰镇、达连河镇,依兰县人民政府设置在依兰镇;4个农村镇,即道台桥镇、三道岗镇、江湾镇、宏克力镇;3个乡,即团山子乡、愚公乡和一个迎兰朝鲜民族乡。7月末,全县实行了行政村和社区调整,将364村调整为132个,将13个社区调整为12个。(2)社会经济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倭肯哈达洞穴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又称三姓,是满清发祥地,又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软禁之地。2015年依兰县gdp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6.2亿元、36亿元和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5.8%和13.8%。财政总收入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33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10元,同比增长15%。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称号。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三次产业不断壮大。(3)文教卫生全县各类学校共167所,其中小学138所,初中24所,高中3所,农职业高中、聋哑学校、幼儿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43551名,其中小学24804名,初中15206名,高中3372名,职高252名,聋哑学校34名,全县幼儿6184名。教职工总数3912名,其中高级职称106名,中级职称1342名,其余为初级或未定级;按学历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735名,占18.64%,专科学历1896名,占48.3%,中师和高中学历1259名,占33.06%。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弱势群体和农民工子女人学率达100%.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均得到相应发展,全县开始创建名校活动,培植一批示范窗口和名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依兰县卫生局内设办公室、人事计财股、医政股和防保股,有编制15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96个。卫生系统所属26个单位,有工作人员1256人,在职848人,离退休408人。(4)交通条件依兰县交通以公路交通为主。主要交通干线有:同(同江)三(三亚)公路、依(依兰)勃(勃利)公路已建成高等级公路,还有哈(哈尔滨)萝(萝北)公路、依(依兰)桦(桦南)公路、依(依兰)林(林口)等省级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606.1公里,其中,中国国道74.6公里,省道124.2公里,县道77.6公里,乡道329.7公里,交通比较便利,由依兰到哈尔滨只需3个小时车程,到佳木斯只需1.5个小时车程。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1、环境空气本项目环境空气质现状结论引用依兰县达连河镇热电联产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给出的结论。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so2、no2小时浓度值和so2、no2、pm10日均浓度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说明当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水环境质量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情况引用依兰县达连河镇热电联产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给出的结论。监测点位:在松花江布设3个监测断面,连续监测两天。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ph、溶解氧、bod5、cod、ss、氨氮共6项。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松花江各断面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限值要求,满足规划水体功能类别要求。3、声环境依据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砣风电场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给出的结论:项目区域的噪声本底值昼间在41.651.2db(a)之间,夜间在35.843.4db(a)之间,昼夜间的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的要求。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具体监测点位见附图4。4、辐射环境依据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砣风电场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项目所在区域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能够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5、生态环境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城西南部的对青山林场区域,距离依兰县城直线距离约8km。风电场占地位于对青山林场区域内,对青山林场经营面积9105公顷,林业用地面积8692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3687.3公顷、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3284.7公顷、商品林面积1720公顷。其中,二期老平坨风电场占地范围内无国家级公益林。老平坨风电场工程只占用一般生态公益林,不占用国家级公益林地。风电场工程永久占地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占地、地上永久性建筑占地和电缆埋设路径占地、架空线基杆占地、永久道路占地、永久生产和生活管理建筑占地。本项目土地利用情况见表9。表9项目土地利用情况表名称永久占地类型(hm2)占地性质(hm2)林地耕地(均为一般农田)未利用地永久一般生态公益林商品林老平坨风电场3.931503.12331.19058.29按照奥德姆划分法,将地球上生态系统按照生产力的高低划分为4个等级,本地区属于山地森林及部分农耕地,npp为2.4g/m2d,可以判定本规划区域内,气候因子与植物干物质生产的相关性较强,生态系统生产力属山地森林中较低等级中的中等水平。根据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净生产量中黑龙江生物量的基本参数为525.00 g/m2a,本区域生产力高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占地主要为林地和耕地,周围分布有村屯。经调查依兰县无生态功能区划,根据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依兰县属于i-3三江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区,i-3-2完达山山地针阔混交林与湿地生态亚区,i-3-2-4倭肯河下游农、牧业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土壤保持、农牧业生产,保持措施与发展方向为保护耕地,减少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等级)本项目所在区域风机距离环境敏感区边界最近距离为1.29km。本评价以风电项目范围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区和居民等为环境保护目标。输电线路走廊两侧评价范围30m范围内无居民、学校和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区域内没有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周围无危险建筑,不压覆矿床和文物,无珍稀濒危物种。输电线路两侧2000m范围内无无线广播电台、军用设施等。因此,本评价范围所在区域的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0及表11所示。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图见附图2,本项目与所在区域丹青河国家森林公园、安兴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见附图5,本项目与所在区域国家级公益林位置关系见附图6。表10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位置距最近风机距离目标功能地表水松花江项目西北侧6.2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噪声项目区域及四周居民项目区域内及四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地下水项目区域内浅层地下水项目区域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光影项目区域及四周居民项目区域内及四周电磁辐射项目区域内的居民项目区域内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表1中限值生态环境国家级公益林评价区域西侧4.0 km环境敏感区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评价区域西侧34.1km安兴湿地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东侧40 km表11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项目保护目标名称人数(人)方位风机/输电线路最近距离(m)1达连河镇371450w2300 / 23002东南村120sw2100 / 21003红波村420s1400 / 14004丰安村220s3100 / 31005旭东村170se3600 / 36006红宇村500e1290 / 12701、控制施工扬尘,保护大气环境。2、控制电磁辐射,保护周边环境。3、控制生活污水排放,保护地表水环境。4、控制变压器油、生活垃圾排放,保护周边环境。5、控制施工期的开挖等,保护生态环境。6、控制施工期的线路架高、避让摆动,保护周边环境。7、严格执行征地的计划,严格控制占地,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mg/m3项目取值时间总悬浮颗粒物so2no2标准值年平均0.200.060.0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 mg/l项目phcodbodnh3-ngb3838-2002 类692041.0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2类标准。 db(a) 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类别昼间夜间gb12523-20117055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xg1-2013)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率50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标准中的4kv/m的电场强度限值和0.1mt的磁感应强度限值要求。总量控制指标 注: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黑龙江依兰夹信山、老平坨风电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风力发电的工艺流程是利用当地风能资源带动风电机组风轮转动,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其生产过程如下:风能资源 风轮 发电机 升压站风能 机械能 电能在风力发电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燃料和水,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污染较少,结合国内已建的风电场对环境影响特点,以及本工程区域环境现状和工程建设主要施工内容,下面就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对其污染进行分析。2、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1)噪声污染在施工期可产生噪声,其中包括修建场内道路和风电机组基础开挖的石方爆破噪声、施工中混凝土搅拌机和汽车吊等施工机械噪声,以及载重汽车的运输等噪声。其声级约在80db(a)90db(a)范围内,因施工区域避开了居民点,因此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但对现场施工人员有一定影响。(2)环境空气污染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为tsp,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拌和、地基开挖、土方挖掘、爆破、堆放、回填和清运过程;残土和建筑材料运输、装卸、堆放、挖料过程;各种施工车辆排放的废弃及行驶带起的尘土,施工垃圾堆放和清运过程。(3)水环境污染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另有一定量的机械冲洗废水。施工现场人数约为80人,用水量按20kg/人d计,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污水排放量约为467.2t/a。(4)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5)生态环境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风电场周围地区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占用,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植被减少;对风电场周围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对动、植物物种迁移的阻断影响。 对植被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风力发电机组及箱变、风电场内道路、升压站、输电线路所用塔架、塔杆等所占用的土地上的植被在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将遭到破坏。此外施工期间的施工行为以及施工营地、临时施工便道以及取弃土场等也将造成植被破坏。植被的破坏将加剧区域水土流失,为减缓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应加强管理,减少对施工作业区周围植被的破坏,严禁施工人员砍伐林木作为生活燃料、损坏施工营地以外的地表植被;在选择临时用地地点时,应注意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临时占地的面积,尽量选择在荒地或草地;取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实施取土场整治恢复工程;在路基成形后即应按绿化设计要求对环境设施带进行绿化栽植;施工结束后,因工程占地而破坏的植被要就地恢复或异地补偿,破坏多少,补充恢复多少,保证风电场内植被覆盖率至少恢复到原有水平。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现场踏查可知,规划范围内有部分农田以及各林场的农业用地,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在施工期占用耕地的农作物将全部被破坏,而且是永久性的,对当地农业生产将造成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运输碾压及施工人员践踏也会对临时占用的农田土壤及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田土壤的板结、有机质含量及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的改变。临时用地所造成的植被损失是短暂的,随着工程的结束,人为干扰的减少,加上适当的施工废弃物的清理和复耕,损失的植被会向着受破坏之前的类型恢复。根据类比调查,通过农田的翻更作业、增施有机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2年内能够使其影响得以恢复。风力发电场建设为点式占地,植被损失面积与所在区域植被总量相比数量较少,如微观选址合理且施工中采取措施得当,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可采取植物措施及时恢复植被,对永久占地造成的生态影响应采取异地生态补偿。对景观风貌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将会对所在区域的景观风貌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所在地为平原地貌,风机的建设将改变局部的地貌特征,但是就整个区域而言,影响较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风电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面平整、填挖土石方、道路修建等活动,不仅扰动地表、占压土地、破坏林草植被,对土地造成侵扰,造成水土流失。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实施过程中,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野生动物有适应环境的本领,它们会在施工期间迁徙到非施工区,因此,本规划的实施将不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由于路基的敷设,临时道路的修建,原材料的堆放等和人为干扰活动的增加等方面的影响。植被的破坏将有些动物的栖息地和活动范围将被破坏和缩小。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现有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林,项目区域内未发现大型动物出没,该区域主要陆生动物为鸡形目的鸟类和鼠类、食肉类等动物。项目的建设将对其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扰动行,如侵占其栖息地、觅食地等一系列活动场所;施工噪声也将对其繁殖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低海拔分布的蜥蜴类及蛇类等爬行动物,由于原分布区被部分破坏,导致这些动物远离施工区。啮齿目、食虫目小型兽类动物在施工期间其种群密度将有所上升,特别是那些作为疫源性疾病传播源的小型兽类如鼠类,将增加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接触。临时征地区域的鸟类和兽类将被迫离开原来的领域,邻近领域的鸟类和兽类,由于受到施工噪声的惊吓,也将远离原来的栖息地,当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由于本规划所在区域一般为同一个植被类型,因此,在本规划所在区域内有许多动物的替代生境,动物比较容易找到栖息场所。由于风电场场区相对整个地区来说范围很小,建设过程中为点式占地,而且动物的活动能力较强,本身有躲避危险的本能,可以迁移到附近生活环境相近的地方。因此,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较小。运营期:(1)噪声污染1)噪声分析运营期,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风轮叶片旋转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齿轮箱和发电机等部件发出的机械噪声,其中以机组内部的机械噪声为主。本风电场采用单机容量为21台2300kw风电机组,在10m高度的风速为3m/s时的标准状态下,机组运行时轮毂处噪声功率级约102db(a)。运营期噪声由于风力机组间相距较远,风力发电机机群的排列,是经过风洞试验后确定的,即风机行距在7d(d为风轮直径),列距在6d风速又恢复到常态,噪声强度随着风速减小而明显衰减,因此不存在风力机群噪声总合影响的问题。每个风力发电机可视为一个点声源,风力发电机运转时的噪声声源(1m处)105-108db(a),采用处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衰减公式进行噪声预测,公式如下:la(r)lwa20lg(r)11式中:lwa为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db(a)按照lwa108db(a)预测结果见表12。表12 单个风力机噪声衰减计算结果(db)距声源水平距离(m)声源1050100150200300400500la(r)10880635753.551484543从表中可以看出,昼间距声源100m外,夜间距声源300米外的噪声即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级标准中的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风机距离最近村屯为红宇村距离1290m,预测时不考虑多个声源噪声叠加情况,单个声源噪声昼间水平距离100m处、夜间300m处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因此风电机组噪声对居民影响较小。(2)水环境污染营运期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由于风电场自动化程度较高,本项目劳动定员全部依托夹信山风电场(49.5mw)风电场的工作人员。所以本项目不产生废水。(3)废气污染本项目无废气产生。(4)固体废物本项目劳动定员全部依托夹信山风电场(49.5mw)风电场的工作人员。所以本项目不产生生活垃圾。变压器油定期更换时(通常更换周期为35年),将有少量的危险废物产生,产生量约为3t/5a。(5)生态环境 对植被的影响本项目永久征用土地和临时占地,项目投产后将改变局部地貌特征,但对整体区域影响不大。 对景观风貌的影响本项目投产后,公路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建设将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对景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对环境敏感区及野生动物、鸟类的影响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有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和安兴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据现场了解及依兰县林业局提供资料,本项目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及候鸟迁徙路线。风场运行后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电机组噪声和风电机组桨叶运动方面。噪声主要以风电机组的机械噪声为主要噪声源。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且多为无遮挡声源,故其辐射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大。据推算,在风机周围100m以内,噪声可达60db以上。由于大多数鸟类对噪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这种声环境条件下,项目区内鸟类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因此,将减少鸟类的活动范围,鸟类受到一定影响,数量将有所减少。风电机组桨叶的运动对鸟类也会产生影响,由于鸟类一般较机警,在风机运转时,将产生一定的噪声,鸟类将远离风机叶轮,故不会产生鸟类大量死亡,根据调查,目前已建成的风电场占地范围内没有发现鸟类大量碰撞叶片导致死亡的情况,存在少量小型鸟类因输电线路引起的死亡,但影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