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6 (2).doc_第1页
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6 (2).doc_第2页
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6 (2).doc_第3页
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6 (2).doc_第4页
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6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 1 总 论1.1 建设项目设计情况简介1.1.1 项目名称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1.1.2 项目地点广州市天河区1.1.3 建设单位广州铁路(集团)公司1.1.4 项目建设意义项目地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广深交通走廊。广深四线沿线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珠三角其它地区。沿线地区综合交通虽初具规模,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交通联结干线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明显要比经济发展速度滞后。广深四线的改造可以实现线路功能的多元化,形成一条客运大能力通道,可很好适应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缓解交通紧张状况,满足人们在城镇间高频率的出行往来的需要。经改造后,广深四线广州至新塘段主要承担广深四线本线客车、广梅汕方向普速客车并承担广汕铁路和穗莞深城际客车,实现上述铁路共线引入广州枢纽。项目的建设对于综合利用进入广州枢纽通道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引导沿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促进区域节能减排,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1.1.5 项目背景本次工程为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一部分,属于新建工程,其建设直接目的在于实现穗莞深城际客车引入广州枢纽。2011年5月23日,铁道部及广东省人民政府以关于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2011】355号)对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1.1.6 项目前期研究过程2001年3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勘察设计工作安排的通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院)完成了广州至深圳铁路增加第四线项目建议书,2007年广深四线建成通车。2010年10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工作安排,中铁四院完成了本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2011年2月,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工作安排,中铁四院完成了本项目的初测工作,同年4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工作。2012年4月,根据铁道部关于下达2012年铁路发展计划的通知铁计【2012】1号,我院完成了修改可行性研究工作,2012年4月23日25日,铁道部与广东省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了审查。2012年5月,根据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完成了补充材料的编制。1.2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过程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安排,由中铁四院承担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任务后,于2012年9月13日在信息时报上进行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在现场调查监测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10月17日在信息时报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将报告书简本链接在中铁四院()网上供公众查阅,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在完成公众参与调查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等要求,于2013年2月编制完成本册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13年6月18日,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在广州市主持召开了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会,根据评审会专家评审意见,编制完成本册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专家评审意见执行情况见下表。表1.2-1 专家评审会评审意见修改清单序号专家意见修改内容1细化环境敏感点一览表情况,进一步说明第1排建筑物与轨道线、站场边界的位置关系和分布情况,明确评价范围内噪声执行标准。1、已说明第1排建筑物与轨道线、站场边界的位置关系和分布情况,并明确了评价范围内噪声执行标准,详见表13。2完善和细化工程内容:进一步说明工程与穗莞深轨道工程的关系,明确本工程涉及的现有站场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工程区间范围,细化站场内轨道和线路工程内容,列表说明各站保留、拆除、改造、新建等工程内容;补充相应工程的技术指标。已增加1.1.5节说明工程与穗莞深轨道工程的关系,既有场站环境问题已补充至3.4中。工程范围、内容见表2.11。3进一步描述现状监测期间的周边声源情况,明确超标原因;说明预测取值依据,明确噪声源强;按照昼夜间客货编组情况核实噪声变化结果;核实幼儿园振动评价标准。表5.2-2及“5.2.3 现状监测结果评价与分析”中描述了现状监测期间的周边声源情况,并明确了超标原因。“ 模式参数的确定”中明确了噪声源强;按照昼夜间客货编组情况核实了噪声变化结果及幼儿园振动评价标准。4完善生态评价内容:根据站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布,细化评价范围内占用城市绿地的面积、数量、种类等内容;结合工程设计和水保方案,明确后期绿化方案及涉及的树木就地保护、移栽要求。细化工程占地一览表见4.5.2(2)工程占地概况,后期绿化方案及移栽保护要求见4.5.2(5)本次评价建议措施5结合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敏感点建筑物情况,强化和有针对性的提出噪声振动防护措施,明确降噪责任主体和降噪目标,明确站场污水处理措施,核实污水排放量,明确废水排放去向;细化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核实环保投资。完善相关图件和更新相关评价依据。“5.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6.4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建议”中提出了噪声振动防护措施,并明确了降噪责任主体;“5.5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细化了施工噪声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核实污水排放量及处理措施见表7-1;细化施工期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见7.4.36结合评价范围敏感点情况,进一步细化公众参与调查样本的分类和分布,完善公众参与调查的有效性、代表性分析,明确调查样本第1排住户的比例。见“13.3.1 公众参与个体意见调查结果”1.3 编制依据1.3.1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版)(2000年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12月29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版)(2011年3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版)(2004年8月28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施行)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实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号,2004年9月7日施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8号令)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施行)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2006年3月18日实施)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430令,2005年4月1日起施行)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9年4月1日)1.3.2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修订本)广东省实施办法(2004年修订)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施行)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日施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1月1日施行)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0月18日施行)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0月1日施行)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8年10月1日施行)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年7月1日施行)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2007】99号,2007年12月29日施行)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月日施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2002年月日起施行)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2001年7月1日实施)广东省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0年)(2003年19号)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2008修正)(2008年5月29日生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名录(2013年本)1.3.3 地方环境功能区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粤府200635号)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粤府200516号)执行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29号)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62020)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穗府199923号;广州市使用区域划分,(1995)58号文;1.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222-94声学 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071-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3.5 工程设计资料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改建铁路广深四线广州至仙村段修改可行性研究(2012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后补充资料(2012年5月)。1.4 评价指导思想本次评价的指导思想为:本着“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主导思想,在调查工程所涉及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建筑物分布、环境功能要求和既有污染源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分析,结合本工程的潜在环境影响,对沿线声环境、环境空气影响进行重点评价,就城市生态及景观、声环境、空气环境等不同环境要素分施工期和运营期预测工程对沿线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同时根据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对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污染防治措施;并将评价结论和有关建议及时反馈建设单位、设计部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力求将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为环保部门对工程沿线的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5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1.5.1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各专题的评价范围按各污染因子可能影响到的范围确定,具体如下:(1)生态环境车站站场、铁路区段用地界外300m以内区域,临时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2)声环境长度范围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宽度范围为线路外轨中心线及车站两侧200m以内区域。(3)振动环境根据铁路振动干扰特点和干扰强度以及拟建工程与周边敏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60m以内范围。(4)地表水环境本工程建成后产生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评价对废水接管作可行性分析。(5)电磁环境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 10502-93 5.1.1条规定,电视受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各50m以内。1.5.2 评价时段(1)施工期与工程建设期相同,建设总工期为2年。(2)运营期与工程运量预测年度一致,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1.6 评价内容和重点1.6.1 评价内容通过对本工程环境影响的识别与筛选,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为:(1)总论(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工程沿线环境概况(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声环境影响评价(6)振动环境影响评价(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8)电磁环境影响评价(9)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0)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3)公众参与(14)环境风险评价(1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6)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17)结论1.6.2 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内各专题的评价重点分述如下:(1)生态环境评价重点:以工程建设对周边土地资源、景观、水土流失以及与沿线城镇规划协调性分析为重点评价内容。(2)声环境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及居民集中区。(3)振动环境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及居民集中区。(4)地表水环境评价重点:以车站污水排放为评价重点。(5)电磁环境重点区域:拟建线路附近居民集中区。(6)环境空气评价重点区域:重点分析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7)固体废物评价重点:车站为评价重点。1.7 评价工作等级1.7.1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根据建设规模以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工程占地面积2km2,且无特殊生态敏感点分布,根据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中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按三级评价开展工作。1.7.2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所处2、4类声环境功能区,工程改造后噪声值较现状有所降低,工程改造前后受影响人口数量不变,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等级划分原则,本次评价按照二级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工作。1.7.3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内的车站中,设计最大污水排放量为63m3/d,小于1000m3/d,排放的水污染物属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污水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按ht/j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等级确定为三级。1.7.4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由于本工程列车均采用电力牵引,没有机车废气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不需要确定等级,仅进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8 评价因子根据本工程的污染特点,通过筛选和识别,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1。表1-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评价要素评 价 因 子施 工 期运 营 期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振动环境vlz10vlzmax地表水环境ph、ss、cod、bod5、石油类ph、cod、bod5、ss、石油类、动植物油、氨氮、las空气环境pm10/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信噪比1.9 评价标准根据四院环工函2012482号关于报请确认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采用评价标准的函,以及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穗环函【2013】111号关于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复函,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为:1.9.1 声环境表1-2 声环境评价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值与等级(类别)适用范围备注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昼间leq70dba夜间leq70dba距线路外轨中心线30m处及以内区域改扩建既有铁路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昼间leq70dba夜间leq55dba距线路外轨中心线3060m区域2类:昼间leq60dba夜间leq50dba距线路外轨中心线60m以远区域环发【2003】94号文-昼间leq60dba夜间leq50dba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点无住校生的学校、无住院部的医院不控制夜间噪声gb 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leq70dba夜间leq55dba建筑施工场界施工期1.9.2 振动环境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及以外区域执行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即昼间80db、夜间80db;铁路用地边界至距外轨中心线30m处区域参照此标准执行。1.9.3 地表水环境本工程所产生的污水有条件纳入既有城市管网,并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规范(db44/26-2001)之三级标准。1.9.4 环境空气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1.9.5 电磁1牵引变电所工频电磁场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以4kv/m和0.1mt分别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2对电视收看的影响以信噪比不小于35db为评价标准。1.10 环境保护目标1.10.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工程调整前后均未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目标主要为沿线水土保持、动植物等。1.10.2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水体,工程不涉及地表水体。1.10.3 声环境、振动、电磁保护目标1座改造车站及2座新建城际站评价范围内共声环境敏感点32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14处,振动环境敏感目标9处,敏感点情况详见表1-3。11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 表1-3 噪声振动电磁敏感点分布表车站行政区划编号敏感点名称评价范围敏感建筑性质对应线路里程建设年代规模(户)层数建筑类型改造后与线路位置关系(m)改造前与线路位置关系(m)改造后第一排建筑与线路位置关系(m)声环境执行标准备注敏感点类别位置、线、线高差形式位置、线、线高差形式与轨道线最近距离与站场边界最近距离位置关系最近距离最近距离最近距离最近距离广州东站天河区1博雅苑住宅k7+600k7+8502000年10002533层框架右侧47.562.5-7路堤右侧47.562.5-7路堤47.544.5侧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84.5m,距禺东西路94m噪声、振动、电磁广州东站天河区2广州军区体育学院宿舍、办公k7+800k8+10090年代、2002年396624层框架右侧5671-7路堤右侧5671-7路堤5650侧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80m噪声、振动广州东站天河区3黄浦电厂宿舍住宅k8+070k8+2001992年147户8层框架右侧4723.5-4.8路堤右侧4723.5-4.8路堤23.517.5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28m噪声、振动、电磁广州东站天河区4禺东西小区铁路宿舍k7+870k8+0002002年572户633层框架左侧43.533.5-7路堤左侧43.533.5-7路堤33.528正对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0.5m噪声、振动、电磁广州东站天河区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北院区研究、体检k8+400k8+5002010年/36层框架左侧202150.54.2路堤左侧202150.54.2路堤150.5107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5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6省军区林和干休所住宅k8+550k8+9002008年/4层砖混左侧174.5124.513.3路堤左侧174.5124.513.3路堤124.5107.5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33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7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学楼、教师宿舍k8+900k9+3001993年师生3200人59层框架右侧91.564.57.8路堤右侧91.564.57.8路堤64.553.5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0.5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8侨英花园住宅k9+320k9+4802009年5191128层框架左侧103.582-4.9路堤左侧103.582-4.9路堤8269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4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9天河区军休三所住宅k9+620k9+700/14层框架左侧9075.5-4路堤左侧9075.5-4路堤75.557.5正对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8.5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10林和村改造项目住宅k8+800k8+970在建/3538层框架右侧11342.5-6路堤右侧11342.5-6路堤42.539侧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78.5m噪声、振动广州东站天河区11林和东商住小区住宅k8+950k9+0801992年299户9层框架右侧9856-6.3路堤右侧9856-6.3路堤5620.5侧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44.5m噪声、振动广州东站天河区12体育局宿舍住宅k9+080k9+2002000年28279层框架右侧67.542.5-6.3路堤右侧67.542.5-6.3路堤42.51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03m噪声、振动、电磁广州东站天河区13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楼、宿舍k9+120k9+2501956年师生3000人69层框架右侧177.5159-7.1路堤右侧177.5159-7.1路堤159115.5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11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14天翰轩住宅k9+350k9+4702010年248户33层框架右侧101.5111.5-5.8路堤右侧101.5111.5-5.8路堤101.569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42.5m,距天寿路115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15珠江苑住宅k9+250k9+47090年代104户610层框架右侧171.5181.5-5.8路堤右侧171.5181.5-5.8路堤171.5148.5侧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08.5m,距天寿路18.5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16天寿路164、166、168号住宅k9+500k9+6202001年180户912层框架右侧38.548.5-5.7路堤右侧38.548.5-5.7路堤38.520正对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72.5m,距天寿路133m噪声、振动广州东站天河区17水电物质公司宿舍住宅k4+180k4+2001986年847层框架右侧136.5146.5-6路堤右侧136.5146.5-6路堤136.5114.5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72m,距天寿路72m噪声广州东站天河区18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宿舍k4+200k5+60090年代至今师生8200人49层框架右侧29.538.9-6.5路堤右侧29.538.9-6.5路堤29.515.5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61.5m噪声、振动、电磁石牌站天河区19华景新城住宅k12+450k13+0002005年324836层框架右侧41.552-0.3路堤右侧41.552-0.3路堤41.515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91.5m噪声、振动、电磁石牌站天河区20华景小学、幼儿园教学k12+450k12+7002005年师生1300人35层框架右侧36.547-0.3路堤右侧36.547-0.3路堤36.56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89.5m噪声、振动、电磁石牌站天河区21枫华苑铁路宿舍k13+000k13+1702000年1609层框架右侧125.5135.5-1.1路堤右侧125.5135.5-1.1路堤125.5113侧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17.5m噪声石牌站天河区22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学、办公k12+450k12+5501985年/615层框架左侧135118.59.5路堤左侧135118.59.5路堤118.5110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8.5m噪声石牌站天河区23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办公k12+550k12+6501993年职工281人717层框架左侧146129.55.5路堤左侧146129.55.5路堤129.5120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37.5m噪声石牌站天河区24半山雍景苑住宅k12+650k12+9002005年730918层框架左侧164147.520路堤左侧164147.520路堤147.5137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49.5m噪声石牌站天河区25南铁华庭住宅k12+950k13+2002007年6406层框架左侧180149.50.7路堤左侧180163.50.7路堤149.5138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46.5m噪声石牌站天河区26东城学校教学k14+030k14+0802000年师生900人6层框架右侧112.5122.5-2.9路堤右侧112.5122.5-2.9路堤112.5109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70m,距科韵路26.5m噪声石牌站天河区27富安花园、现代公寓住宅k13+820k14+0301997年3869层框架右侧162172-2.9路堤右侧162172-2.9路堤162158.5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18m,距科韵路51m噪声九运会站天河区28中海康城住宅k16+750k17+2002002年798617层框架左侧121921.6路堤左侧121921.6路堤9281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27m噪声九运会站天河区29旭景家园住宅k17+000k17+2002002年23413层框架右侧4274.51.2路堤右侧4274.51.2路堤4231.5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97m噪声、振动、电磁九运会站天河区30加拿达中英文幼儿园教学k17+000k17+2002002年师生1000人3层框架右侧87.51201.2路堤右侧87.51201.2路堤87.581正对2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57m噪声九运会站天河区31荔景花园、荔苑屯住宅k17+400k17+9002010年528813层框架右侧5264.51.3路堤右侧52611.3路堤5256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123m噪声、振动九运会站天河区32黄村住宅k17+900k18+14080年代后12025层砖混右侧1527.50路堤右侧1527.50路堤1511正对2、4类区距广园快速路97m噪声、振动、电磁注:高差栏中,敏感点处地面高于铁路轨面为“+”,低于铁路轨面为“-”。15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站(不含)至新塘站广深四线改造工程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 工程概况2.1.1 项目背景目前广深、线为双线电气化准高速铁路,主要承担广深线上的城际客车,追踪间隔5分钟,平图能力为270对,2011年图定客车为110对,能力利用率为91%。广深、线为双线电气化铁路,主要开行货物列车、普通旅客列车,追踪间隔7分钟,平图能力为192对,2011年图定广州广州东段客车68对、货车40对,能力利用率92.8%;广州东深圳段客车42对、货车29对,能力利用率74.3%。研究年度随着广汕铁路、穗莞深城际经广深四线引入广州枢纽,广深四线广州东至新塘段近远期需承担旅客列车324对、349对,货运量2400万吨、3369万吨,区间通过能力严重不足。根据枢纽总图规划,研究年度枢纽内新建东北货车外绕线,承担广深线至枢纽及以远的货物列车,广深四线广州至仙村段承担客车以及黄埔港的部分货物运输(近远期运量分别为1315万吨、1180万吨)。若研究年度广深四线维持既有技术标准,即使东北货车外绕线建成,穗莞深城际、广汕铁路经广深线引入广州枢纽后,广深四线广州东至新塘段研究年度区间通过能力不足,需要进行扩能改造。2.1.2 既有线概况(一)历史沿革广深四线是广州至九龙铁路中的一段,北起广州站,向南经增城、东莞市至深圳市,全长147km。该线始建于1907年,1911年建成单线开通。1983年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广州至深圳铁路改造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按“分期建设,分期受益”的原则,按三期工程规划,对广深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增建第二线。至1990年,建成复线147km(余为单线)。1990年至1994年进行“广深线高速技改和增建第二线续建工程”项目。通过改造,广深线除广州至广州东为双线外,其余地段均为三条正线。1994年12月22日,广深准高速正式开通,是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最高时速160km,1998年8月28日,我国第一列时速200km的摆式列车x-2000在广深线上投入运行。2001年第三线全线完成电化。2007年广深四线广州东至深圳段建成通车。(二)主要技术设备概况1、线路除广州至广州东为两线外,广深全线已建成四线,其中,、线为准高速线路;iii、iv线为国铁i级。2、轨道正线钢轨采用60kg/m长钢轨,区间铺设无缝线路,缓冲轨采用60kg/m长25m标准新轨。轨枕采用2.6m长型有肩钢筋混凝土枕,按1667根/km铺设。有碴桥、路基铺设护轮轨地段采用iii型钢筋混凝土桥枕,按1667根/km铺设。上跨广深准高速铁跨铁特大桥(中心里程k35+561.75)的主跨为钢桁梁,为明桥面,铺设防腐木桥枕,枕间净间距为0.1m0.21m。扣件采用ii型弹条扣件。木桥枕地段采用k型分开式扣件。道床采用一级碎石道碴,双层厚0.50m,其中面层0.30m,底层0.20m;单层0.35m。2.1.2 技术标准本次工程主要对广州至新塘段既有车站进行技术改造,既有线路平纵断面维持现状,因此,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维持既有不变,既有线主要技术标准如下:(一)铁路等级:i、ii线准高速;iii、iv线国铁i级。(二)正线数目:广州至广州东二线,广州东至深圳四线,平湖南至布吉部分地段预留五线。(三)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i、ii线新塘至石滩200km/h,其余160km/h;iii、iv线140km/h,局部120km/h。(四)最小曲线半径:iii、iv线一般1600m,困难1200m,120km/h限速地段满足相应半径要求。(五)限制坡度:8。(六)牵引种类:电力。(七)机车类型:i、ii线电动车组ss8、ss9;iii、iv线客机ss8、ss9,货机ss6b。(八)牵引质量:旅客列车1100t,货车3500t。(九)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只办理客车的到发线650m。(十)闭塞方式:自动闭塞。2.1.3 工程内容本次功能为三个车站的新(改)建工程,工程内容详见下表:表2.11 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备注1广州东站工程范围k7+600k9+700工程内容保留既有南站房,既有正线4条、到发线10条,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6座不变;新建北站房5500m2,新建8站台(基本站台),新建到发线2条2石牌站工程范围k12+450k14+400工程内容保留既有2条到发线、3条正线不变;拆除5条到发线、1条正线;改造1条正线1.241km;新建站台1座、到发线2条;新建站房1座2500m23吉山站工程范围k16+750k18+140工程内容改造正线2条,分别长1.39km和0.9km;新建站台1座、到发线2条;新建站房1座2500m21、正线工程区间及广州东站、吉山站、下元站、新塘站既有正线线路平纵断面继续维持现状,仅对站线进行改造。石牌站线路左线改移 k12+800k14+050,长1.241km。九运会客专场左线改移 k16+750k18+140,长1.39km右线改移 k17+000k17+900,长0.9km。2、车站工程(1)广州东站既有状况广州东站是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林和中路,为枢纽主要客运站。主要办理广深、京九及广梅汕铁路旅客列车始发终到作业。现有正线4条,到发线10条,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6座。改建方案说明本次广州东站改造方案如下:1)增建北侧站房,满足城际客流需求2)在11道北侧增建8站台作为北站房的基本站台,7、8站台为城际列车到发使用。新建基本站台尺寸为45081.25,并接长既有地道至新站台。3)将广九直通车到发站台由3站台调整为6站台,并相应对6站台及雨棚、边检设备、进出站通道进行改造。4)将1、2站台调整为长途列车到发,3、4、5站台调整为广深动车组到发。改建后该站近、远期办理列车作业列车265/300(近期/远期)对,站中心里程为k8+513,设南北两个站房,设正线4条,到发线12条,基本站台2座,中间站台6座。广州东站北站房总图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2)石牌站车站地理位置石牌站位于广园快速路与科韵路交叉口东侧约500m处,南侧为上社村、棠下村、棠东村及棠下小区一带,北侧为汇景新城、广氮生活区及车陂一带,现状人口约6.08万人,就业岗位约1.21万个,规划人口约7.01万人,就业岗位约2.62万个。华南快速石牌站广园快速路车站周边道路网密集,紧邻广园快速路,华南快速干线与科韵路分别在车站的小里程段咽喉、大里程端咽喉上跨车站。可与城际广佛东环线换乘,周边可接驳的地铁线路共3条,站点4座,旅客集疏散条件良好。既有状况石牌站为广深铁路的一中间站,站中心里程为k13+500,站房位于线路左侧,动车运用所设在站对侧。设有到发线7条,正线4条。有员村专用线等专用线从车站两端咽喉引出。车站货运量以到达为主,09年到达货运量是247000吨,2010年达到246000吨;09年发送货运量是3300吨,2010年发送1900吨。改建方案说明设计拆除广深,线车场的6条到发线(含广深线正线),广深线正线及相邻到发线不动,广深i、ii线不动。改建车站按5线夹1台形式布置,在广深线相邻到发线边新建1座210121.25m站台,广深线外拨,在广深线两侧新建1条客车到发线1条货车到发线,货车到发线有效长850m,客车到发线有效500米的到发线,新建8.0m宽进出站地道1座。石牌站布置方案(2)吉山站车站地理位置吉山站位于广园快速路与环城高速交叉口东侧,其南侧为黄村、东圃一带,北侧为奥体中心、中海康城大型小区等,周边现状人口约3.56万人,就业岗位约1.65万个,规划人口约4.73万人,就业岗位约3.25万个。车站靠近广园快速路、东环高速和大观南路。可与地铁4号线、21号线黄村站换乘,周边可接驳的地铁线还有13号线,站点包括车陂站与珠村站,旅客集疏散条件良好。因此,本站近期开设城际业务。环城高速既有状况吉山站为广深铁路的一中间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园快速路与珠吉路交叉旁,站中心里程为k18+850,站房位于线路左侧。车站设基本站台一座,有到发线6条,正线4条。从车站接轨的有广州军区物资基地专用线和冷冻仓储专用线等。车站2009年发出的总货运量达到25.6万吨,2010年达到21.6万吨;2009年到达货运量达到42.8万吨,2010年到达38.3万吨。改建方案说明在九运会位置新建吉山站客运车场,吉山站不改造,具体方案如下:在九运会位置新建客运车场与吉山站按一站两场布置,九运会改造方案将广深线拨至最外侧,广深线向北侧拨移,按正线外包4线夹1台形式布置设置中间站台,广深i、ii线不动。改建后按四线夹一台形式布置,中间站台1座210121.25站台及2条有效长400米的到发线,并顺接,正线,新建8.0m宽进出站地道1座,该地道贯穿广深i、ii、线,在客运车场设相关客运站房及设施。九运会站总图3、轨道工程按重型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钢轨采用60kg/m,100m定尺长,u75v无螺栓孔新钢轨。轨枕及扣件桥上铺设护轮轨地段采用新iii型桥枕(1667根/km),配套弹条ii型扣件;明桥面采用木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