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方向论文.doc_第1页
劳动法方向论文.doc_第2页
劳动法方向论文.doc_第3页
劳动法方向论文.doc_第4页
劳动法方向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地方经验比较所在班级: 司法官教育院二学位法院1班学 号: 2010122116姓 名: 赵 静专 业: 法 学指导教师: 曹 燕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签名: 日 期: 年 月 日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地方经验比较【内容摘要】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已有十多年时间,但成效不尽理想。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这几个地区工资集体协商的考察。针对当下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议:明确工会职责,发挥工会作用,维护职工权益;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畅通职工诉求渠道;从实际出发,做好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提供指导。旨在进一步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得企业劳动关系走向和谐。【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 经验 比较 完善 【abstract】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more than ten years but the results have been mixe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beijing, shanghai, guangdong, zhejiang, jiangsu several parts of this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investigation. aiming at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on wages,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collective wage negotiation suggestion: clear trade union duties, exert the function of trade union,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clear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give full play to labor relations three parties mechanism; perfect mechanism, strengthen team construction, open worker demand channel; seting out actually, do a good job of regional and industry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and formulat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 putting 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system into effect to provide guidance. further deepening the work of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make the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to harmony.【key words】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trade union experience compare perfect工资问题是企业和职工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企业,工资是劳动力成本,工资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影响着企业的利益。对于职工,工资是生活来源和基本保障,是赖以生存的重要渠道。因此,工资问题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职工追求工资收入的最大化,致使劳动关系双方始终存在利益矛盾。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矛盾性的特点而开展的。其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彻底打破了以往由企业单方决定劳动报酬的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由企业劳动关系双方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决定劳动报酬的机制。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基础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法律背景自1994年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分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工作。这10余年来的工作可以分为3个阶段:(1)试点摸索阶段(1994年至1999年)。1994年起,政府有关部门选择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改组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试行集体协商谈判决定工资标准和增资水平的制度。以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条例(已废除)相继出台为标志,开始摸索建立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劳动关系主体自主协商机制。(2)重点实施阶段(2000年至2006年)。2000年政府要求在非公有制企业,只要建立了企业工会的,都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在已改制的企业,积极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行。2000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规范了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在此期间,集体协商得到三方的共同重视和支持,为加大集体协商推进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3)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起)。2007年起,全国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全面启动和实施集体合同制覆盖计划;三方进一步指导、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入全面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参见王霞多数先进企业的经验证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使职工群众从关心自身的收益出发,关心企业的各项管理-工资集体协商:为劳资双赢护航eb/ol第一部分“主要阶段”/ceh/shpd/2010/11/2/70810.shtml (2012年3月28日访问)(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背景长期以来,我国职工收入水平较低,增长速度缓慢,没有形成正常的增长机制,不利于职工共享企业效益提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同时也影响企业生产效率。部分职工劳动报酬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拖欠工资时有发生。较低的劳动报酬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的日益上涨使企业与职工矛盾凸显。2010年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对此,参见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中国经济深刻变局eb/ol/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docid=101254747(2012年3月28日访问)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表示,出现“用工荒”,是因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供求关系失衡导致的,而推进集体协商制度是促进社会调整劳动关系的很好的一个解决方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资法框架下,通过双方之间的集体协商制,使得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达到供求平衡,才是解决的最根本的方法。胡宝秀市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能有效缓解企业“用工荒”eb/ol.第五段.2011-2-18- 07:56/d/20110218/u1a857439.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由于涨薪是用工荒迫使企业接受的选择,工资上调使得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一些企业采取措施规避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压力。南海本田事件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参见刘建华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案始末eb/ol2011-08-08-10:14/c/sd/2011-08-08/101422953422.shtml(2012年3月28日访问).南海本田罢工的发生直接将建立新的工资增长机制的需求带回公众视线。至此,在2010年春夏劳动者因薪酬纠纷和利益表达机制不畅导致的劳动社会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在工资决定上由政府规范型制度向工资协商型制度调整的思路被高度重视。如何建立合理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利益诉求机制,引起中央到地方、政府到工会各方高度关注。而其中核心的工资集体谈判因其在西方缓解劳资矛盾和破解收入分配困境中的良好效果被寄予厚望。(三)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现状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逐步扩大,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工资集体协商出现了多层次、多结构发展的局面。各地针对本地区经济结构特点,在企业规模较小、工会不能单独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地区,着重开展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在同行业企业较多的地区,着重开展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北京、天津、深圳、温州、哈尔滨、南京等城市已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扩展到餐饮、装饰装潢、美容美发、服装等多个行业。尤其是行业性集体协商,增强了行业自律、行业竞争力和工会活力,具有很强的引导力。在充分论证各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也开始积极倡导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的集体协商工作。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的范围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法律地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订了在本区域内实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法规或规章,并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地方法规,许多地区拟定下发本地工资集体协议书的参考文本,有的明确规定了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规范运作程序(如唐山),有的详细规定了职工民主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制度框架(如南京)。参见工资集体协商:为劳资双赢护航eb/ol2010-11-2 15:34:00. /news/2010/1102/4168.html(2012年3月28日访问).此外,工资集体协商的专业化队伍开始形成。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些工资集体协商的成功范例。二、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的地方经验通过对全国各地工资集体协商情况的了解,最终选取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这几个开展效果先进的地区进行考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汲取考察地经验:1、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作用的发挥。2、在协商中,企业不应约时采取的措施及责任承担。3、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4、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5、地方工资的确定标准。6、三方机制中,各方作用的发挥。(一)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先进经验广州市总工会“请工会律师介入”。由广州市总工会牵头制定的广州市劳动关系集体协商条例提出请工会律师介入工资协商,并且对参与谈判的代表,固定职位和工资待遇,若单位解除谈判代表劳动合同或降低工资待遇,均属违法行为。此做法规避了职工谈判和企业的依附关系问题,使谈判地位平等,也为职工代表解决了谈判的后顾之忧。另外,条例还规定工会履行职责向企业发出工资协商要约书遭企业消极对待的,责任应由企业方承担。 参见工人日报.广州市总为基层工会支招解惑n/ol 2010-8-31/web/opens/open1.aspx?lid=1e75e6b8-1304-4226-92db-62da0bd5e356&iid=1638(2012年3月28日访问).此规定明确了企业消极应约的责任,解决了工会不敢谈的问题。上海市总工会强调充分发挥工会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不断增强工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合力推进社会建设;要求工会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责;要求工会在扩大基层民主、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中加大作为,以厂务公开、职代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等制度为载体,反映职工群众的利益,为职工代言说话,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组织,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创新工会组织体系、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积极推广符合本地区工会工作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各级工会要主动行使要约权。参见2010年上海工会通讯第1期j/ol. 2010-1-31/renda/node5902/node5904/node5914/u1a1711045.html(2012年3月28日访问).上海总工会的要求是增进工会和职工关系,保障工会代表职工利益的有效措施,能有效发挥工会代表职工,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责。(二)工资集体协商中,企业不应约时各地的先进经验上海浦东新区自2007年7月以来,相继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导则等10余份文件,并将导则上升为我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其中对劳动合同、员工收入、工会组建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在严格监管的同时,还从物质奖励、贷款优惠、采购加分、贸易便利等方面给予企业以激励。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规定,对拒不协商的企业,将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在此处罚的威慑下,一些企业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主动提出要约,足以见证法律强制力的力量。如果即将出台的工资条例能把集体协商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程序设计,那必将为工资集体协商起到强大的“保驾护航”作用。江苏省姜堰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在2012年4月底前都要成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5月份开始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依照江苏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发出整改意见书和建议书。 姜堰市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eb/ol2012-3-7 /art/2012/3/7/art_24_142095.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苏州市抓住“工会主动要约行政应约上级工会整改建议劳动保障部门执法检查”四个工作环节联动,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链。苏州市总将每年的3月定为“要约月”,对生产经营正常、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企业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对企业拒绝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由上一级总工会发出整改建议书,督促企业整改;对逾期不改的,由工会提交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两年多来,苏州市各级工会共发出整改建议1204份,接受整改单位1054家,整改率高达87.6%。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要约推动工资协商 经济形势偏弱职工工资仍能涨10eb/ol2008-10-20/contents/77/242721.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上海总工会强调,对企业拒绝或者变相拒绝要约、不按期响应要约的行为,要及时向上级工会反映;上级工会要积极探索“上代下”行使要约权利的形式,充分运用三方协调机制和劳动执法手段对“要约行动”实施进行监督,形成“要约行动、整改建议、执法追究”的工作链条,快速响应基层工会的要求。通过下达“整改建议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企业提请劳动部门追究查处等措施,推动要约行动实施。中国网陈玺撼市总工会将督促无理拒绝要约企业限期整改 今年集体合同覆盖率争超八成 eb/ol.2011-1-8-07:29/rollnews/2011/01/08/8759875.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三)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2010年,温岭市出台政策文件,明确要求企业职工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行业原则上要建立行业协会和工会。至2010年7月,该市已建立行业协会31家,行业工会20家。浙江工人日报网温岭多行业实现工资纠纷零投诉n/ol. 2010-7-14-10:59:00/news/2010/0714/3885.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另外,针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产业、不同特点的行业,温岭市积极探索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规定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方式。并规定“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县以下区域和行业工会的组织建设,指导区域和行业工会积极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要大力培训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提高他们的协商能力和水平。各级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建立健全组织,将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培育企业方协商主体;要教育和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和支持集体协商工作,认真履行集体合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的开展往往能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地区整个行业工资协商的开展。武汉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入选中央电视台“新闻年鉴中国2011 十大事件”,成为关系民生的大事件之一。首先,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迅速扩大武汉市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增强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实效性;其次,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执行使得职工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维护和提高,餐饮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参见武汉市总工会解读武汉模式 共商来年大计推进全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eb/ol2012-1-17:7017/html/ghgz/zsgh/jcdt/2012-01-17/20120117155522640.html(2012年3月28日访问).再次,全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迅速带动了其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发展。江岸区的有色金属、江汉区的it行业、洪山区的物业管理、汉阳区的建筑安装等行业都签订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业“用工荒”问题。增强了行业的就业吸引力,吸引了人才,也留住了人才。推动了全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整体发展。(四)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上,各地先进经验上海松江海欣长毛绒公司工会加强调研,通过工会小组、座谈和个别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职工对工资的意见和意愿,了解职工心理诉求和增资愿望。为职工诉求表达提供机会和渠道。上海松江区永丰街道总工会采取四项机制推进构建和谐企业,为职工诉求表达提供基础。 一是完善维权工作机制,强化维护职工权益。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抓手,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力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协商共决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二是完善民主管理机制,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全面落实职代会相关职权,建立工作制度、职工交流平台和沟通载体,健全劳动关系预警、预防、调解、援助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三是完善岗位培训机制,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技能培训、技术练兵、劳动竞赛、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活动。四是完善人文关爱机制,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深入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扎实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开办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班,增强再就业人员上岗能力。多渠道收集企业岗位信息,增加困难职工就业机会。 上海市总网站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总工会四项机制推进构建和谐企业eb/ol. 2011-10-20/c/2011/10/20/111020083753986543711.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工资集体协商因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强,即使企业愿意主动谈,工会敢于谈,也往往因不知怎样谈而难以展开。因此,要抓好队伍建设,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要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职工方代表的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经验、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提高代表协商能力。积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指导员队伍,聘请一批熟悉法律、懂得政策、精通业务、善于协商的专业人员担任指导员,具体参与或指导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切实提高协商质量。促进集体协商工作质量水平提高,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保障。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培训,举办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组织协商代表现场观摩、召开交流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协商代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工资协商指导员作用,指导和具体参与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强化业务管理,完善激励措施,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方式上,先区域后企业,层层推进。(五)确定工资标准方面,各地先进经验上海松江海欣长毛绒公司工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报告,了解企业年度收益支出情况和经济增长幅度。通过走访等形式,了解周边地区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密切关注物价指数上升情况,把握好工资集体协商可行性。并据此拟定年度职工工资增长幅度的初步协商方案,向企业经营者提出协商要约,有理有据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参见松江区总工会松江海欣长毛绒公司工会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eb/ol/renda/node5902/node5906/node6563/u1a1705103.html(2012年3月28日访问).根据江苏省总工会的跟踪调查 ,120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的增资参考因素是:64%的企业参考企业利润增长为职工增长工资,60%的企业参考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职工增长工资,48%的企业参考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提高为职工增长工资;26%的企业参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为职工增长工资;28%的企业参考其他企业工资水平为职工增长工资。王 霞多数先进企业的经验证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使职工群众从关心自身的收益出发,关心企业的各项管理工资集体协商:为劳资双赢护航 .“积极影响”部分.eb/ol /ceh/shpd/2010/11/2/70810.shtml (2012年3月28日引用)上海闸北区总工会明确三种情况下开展要约协商的工资内容:一是生产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的企业,重点就工资水平、奖金分配、补贴和福利等进行协商,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二是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重点就工资支付办法、离岗职工生活费等进行协商,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三是小型企业、非公企业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就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和工资支付办法等进行协商,着力解决和避免拖欠、克扣职工工资问题,建立完善劳动定额标准协商共决机制。闸北区总工会闸北区总工会着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eb/ol /renda/node5902/node5906/node6563/u1a1730266.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六)各地在发挥三方机制作用中的先进经验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集体合同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集体协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2008年就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纳入党委政府考核。苏州市总工会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抓住规范企业章程制度的民主程序这个突破口,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有机整合民主管理制度,共同推进。两年多来,苏州市各级工会先后向15319家企业主动发出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要约,其中通过上一级工会要约的8579家,占56;应约企业14093家,应约率达到92,提请劳动保障部门执法检查企业9家,促使一些多年集体合同工作的“老大难”企业建立了集体协商制度。最近,结合世界500强企业集体建会行动,苏州市工会提出了建会和建制同步的要求,开展了专项要约行动,到目前为止,苏州全市已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3.8万家,其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3.7万家,建制企业超过90。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要约推动工资协商 经济形势偏弱职工工资仍能涨10eb/ol2008-10-20/contents/77/242721.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 许多地方工会将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重要指标,互相促进,颇见成效。如江苏把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深化创建活动的重点,实行一票否决;陕西把建立工资分配平等协商机制及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十条标准之一;天津市要求aa级和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aaa级和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山西阳泉市将职工工资增幅高于当地工资增长指导线列入创建标准;烟台市总工会明确提出2008年创建活动的重点是中小型非公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人日报全国各地工会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综述n/ol2008-08-05-09:35./20080805/n258599320.s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三、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完善建议通过上部分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这几个地方工资集体协商先进经验的阐述和分析,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建议:(一)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应积极作为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全国总工会是各地方总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全国组织的领导机关。全国总工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 工会工会的职责eb/ol/view/13759.htm#4(2012年3月28日引用).我国的工会不同于国外的工会。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本质上不同于集体谈判,它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劳资参与决定劳动条件的合意制度,它是以政府力量保障实施的。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与集体谈判制度大相径庭,它本质上是政府主导下劳动条件的劳资参与决定制度曹燕.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功能的反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56.从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十七条工资集体协商程序中“当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成立后,还要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无异议后方才生效”也能看出这一点。工会法规定,各种所有制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机关按照统一规定的标准拨缴会费,并规定了执行程序:“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交经费。”工会经费的来源决定了工会受制于企业。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但实际,工会干部因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作和思维惯性尚存,又缺乏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加上人事体制方面因素的现实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工会应有的职责,不能代表职工利益,长期以往,导致工会和职工之间的信任缺失。对于以上,第一,因为我国工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会,因此在代表职工利益,表达职工诉求时,应拓宽思路。可以寻求第三方机制介入,如律师介入,政府主导,上级工会代行要约等。还可以借助法律手段来保障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和利益的实施,明确企业的责任,从而改善我国工会在集体协商地位上与企业不平等的问题。第二,工会应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组织体系和组建方式。工会应多方式,多渠道听取职工意见,了解职工心理诉求和增资愿望,例如通过工会小组、座谈和个别走访等形式,为职工诉求表达提供机会和渠道。第三,工会应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报告,了解企业年度收益支出情况和经济增长幅度了解周边地区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密切关注物价指数上升情况,并据此拟定年度职工工资增长幅度的初步协商方案,向企业经营者提出协商要约,有理有据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松江区总工会松江海欣长毛绒公司工会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eb/ol/renda/node5902/node5906/node6563/u1a1705103.html(2012年3月28日引用).深入职工,充分了解和表达职工的诉求,维护职工利益。(二)加强宣传,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广大职工对工资报酬虽然有着强烈的期待,但对工资集体协商这一合法性的诉求表达渠道了解不够,参与不足。部分企业对工资集体协商有偏见和疑虑,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就意味为员工加薪,提高企业成本,会影响企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职工对工资协商缺乏完整了解和理性认识,以为协商就是与企业对着干,对企业经济发展不利,也不利于自己发展。政府出于地方利益,担心开展工资协商会影响投资环境,影响经济发展,所以谈到协商各方都有抵触情绪,增大了工资协商阻力。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工会主席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首席代表,工会委员会作为企业职工民意的代表机构,在实际协商中,工会没用充分听取和汇聚职工的意见,不能真实完整地表达职工的诉求,使得工会不能得到职工的充分信赖和认可。对此,第一,各地政府、工会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学习和宣传,消除职工、政府、企业工会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误读,正确理解这一制度的初衷,为各方积极实施打好基础。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真切地体会到协商带来的利益,改变权利意识淡薄的观念。通过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及立法层面的宣传,逐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第二,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举措,有效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使企业从协商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促使企业自觉协商。员工增加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生产效率提高了,熟练优秀的人才留住了,即使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了用工成本,但长远的竞争力增强了。这种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资集体协商,自然也是企业的内在要求。第三,应完善维权工作机制,完善民主管理机制,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落实职代会相关职权,建立工作制度、职工交流平台和沟通载体,健全劳动关系预警、预防、调解、援助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建立岗位培训机制,提升职工素质。加强对职工的关爱和生活等各方面保障,深入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增加困难职工就业机会。第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一些工会没有专业工资集体协商机构,一些企业职工在与企业协商过程中出现缺常识、缺技巧、缺信息等“不会谈”的状况。时代周报韩洪刚:“工资集体协商”的中国路径n/ol2011-6-2-05:07:17/story/2011-06-02/115488.html(2012年3月28日访问).因此,要抓好队伍建设,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要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职工方代表的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经验、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提高代表的协商能力。积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指导员队伍,聘请一批熟悉法律、懂得政策、精通业务、善于协商的专业人员担任指导员,具体参与或指导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切实提高协商质量。促进集体协商工作质量水平提高,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保障。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培训,举办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组织协商代表现场观摩、召开交流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协商代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工资协商指导员作用,指导和具体参与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强化业务管理,完善激励措施,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方式上,先区域后企业,层层推进。(三)完善法规制度,明确责任及工资标准虽然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会职责都有明确法律规定,但对工资集体协商只做了概括规定,导致实际操作难度大。工资集体协商,虽然一直被称为“制度”,但却缺乏制度应有的刚性约束力和强制力。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现有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制定具体措施保障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答复职工方提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求或者拒绝依法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损害职工方协商代表合法权益、对职工协商代表打击报复、拒不履行生效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地方政府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进行规制。地方总工会发现企业不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者违反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约定,侵犯职工权益的,可以向企业发出法律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改正,企业应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书面答复;对拒不改正的,可以请求当地政府依法处理或计入企业不良信用行为档案,可以向社会公布;违反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给职工劳动权益造成损害的,依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处罚。另外,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导致支撑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信息资源不足,难以操作。如与企业工资决定制度相关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制定和发布与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还不能满足各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行业、不同用人单位决定劳动定额和工资水平的需要,特别是劳动定额管理缺位,缺乏全国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工会和职工协商代表占有信息资源与企业行政方面不对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水平和质量。各地应根据地方经济状况,生活水平等状况,协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工资指导性文件。制定工资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与企业利润增长等经济效益指标相一致;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应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相一致;企业职工工资税率的水平与职工工资增长同比例;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应在预警线以下,以当地政府公布的预警线为标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工资重要的参考因素,一个地区物价水平与工资水平是相互联系的。明确工资增长的条件。当企业效益明显增长,物价增长,地区平均工资提高,企业有重大经营调整等工资收入影响职工生活水平情况下,工会有权要求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对于协商时工资标准因企业情况而定,对于小企业、劳动密集性企业可参照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其他企业可参照政府工资指导线,或者参照同行业、同区域标准。另外,抓好行业协商劳动用工标准研究及制订,力求劳动定额科学合理。(四)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中,要从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出发,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工作实效。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对一般企业,指导其重点就职工工资增长及工资分配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对实行计件、计时工资制的企业,指导其重点就劳动定额、计件单价、计时工资标准等进行协商;对职工人数较少的企业,通过开展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加以有效覆盖,从而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工资协商体系。推行“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的工作新模式。即在企业工会基础上,按照行业相同相近原则,建立地区行业工会,从而在地区形成总工会、行业工会、企业工会三级工会管理体制。武汉市总工会以餐饮行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eb/ol2011-11-17:7017/html/xwzx/znyu/2011-11-17/20111117162945046.html (2012年3月28日引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涉及面广,因此在行业性和地区性集体协商中要重点抓好协商前、协商中、协商后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协商前,普遍走访企业,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听取职工诉求,掌握本地区、本行业和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实施要约行动的重点单位和目标,确定要约行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增强要约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商中,协商严格按照要约行动、确定协商范围、选好协商代表、找好协商重点、规范协商程序,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内,敢于和善于有理、有力、有节地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充分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商后,应及时向职工公布协商情况,落实好协商后的合同履行,强化考核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协议履行监督机制,组织开展对协议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保障合同的执行。提高合同履行率,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有效性。(五)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各级三方要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交流,认真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注意研究解决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将开展集体协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集体协商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集体协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组织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集体协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地方工会可以将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活动的重要指标,互相促进。工会应本着代表职工利益的原则,设身处地为职工谋福利,积极作为,履行好职责。企业要积极主动应约,增强社会责任,为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大局提供重要支持。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企业和工会密切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认真研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政策。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结论我们要借鉴上述各地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明确工会职责,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从实际出发,做好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提供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区域、产业、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成功经验,树立先进典型,放大示范效应,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培育挖掘新典型,总结宣传新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更多地了解、关心、熟悉企业管理领域的问题,发现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帮助完善决策、加强管理。让工资集体协商成为一个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效益增长的重要渠道。企业劳动者和经营者通过协商,增进相互理解,共担企业经营风险,共谋企业发展进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使企业劳动关系走向和谐。【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59-294.2郭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89-210. 3曹燕.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功能的反思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4范战江主编.劳动法精要与依据指引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126.二、期刊类1章群.论工资集体谈判的潜规则与制度的应对以“民工荒”为视角所作的分析j.政治与法律. 2008(3).2石治荣.关于建立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工运.2006(10).3李炯,潘芳芳.我国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08(10).4全总研究室.关于上海市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调查j.工运研究.2007.5刘铁明,罗友花.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6杨冬梅.关于加强工资集体协商专门立法问题的探讨j.工会博览 .2011(4).7马骊华.劳动法中的工会角色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6).8张建国.工会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情况及展望j.工运研究.2006.9吴宏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中国实践及其讨论j.中国劳动.2011(3).10李娅,赵俊燕.我国工集体协商制度的建构j.解读.2011(7).11王如华, 梅从明.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着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对南京市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0).12朱圣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博弈论分析基于温岭新河羊毛衫行业的实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4).13叶毅.略论工资集体协商考察江苏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所引发的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4).三、学位论文类1陈淇.我国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制约因素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2007.2 金廉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2008.3刘静.石家庄市工资集体协商现状与完善对策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10.4李璐.由全面推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所引发的思考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1.四、网页类:1王霞多数先进企业的经验证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使职工群众从关心自身的收益出发,关心企业的各项管理 工资集体协商:为劳资双赢护航eb/ol.第一部分“主要阶段”/ceh/shpd/2010/11/2/70810.shtml 2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中国经济深刻变局eb/ol/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docid=101254747 3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