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止动杠杆冲压模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止动杠杆冲压模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2页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止动杠杆冲压模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3页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止动杠杆冲压模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4页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止动杠杆冲压模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压模设计cad图纸,联系153893706课 程 设 计 指导老师:师 学院:理工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号:6 姓名: 目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3第二章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4第三章 冲裁工艺设计 5 3.1 零件工艺性分析 53.2 拟订冲压工艺方案 53.3 计算搭边尺寸、条料宽度 63.4 排样图设计 63.5 计算材料利用率 7第四章 工艺尺寸计算 9 4.1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9 4.2 冲压工艺力及机床吨位选择 11 4.3 确定压力中心 13第五章 模具整体结构设计 15 5.1 模架的选择 15 5.2 定位零件的选择与设计 16 5.3 卸料与出件装置 16 5.4 联接与固定零件 17 5.5 模具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 19第六章 模具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20 6.1 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 20 6.2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21 6.3 冲孔凸模的结构设计 22第七章 课设心得与体会 24参考文献 25第一章 “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姓 名专业班级理工材料04-01教研室主任题 目止动杠杆冲压模设计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07年12月3日12月21日(共3周)设计地点6-609制品: 止动杠杆 材料: 铝l2 料厚: 3mm 数量: 100 万件 课程设计提交的档案材料1. 设计计算说明书10000字(a4幅面) 1份2. 模具装配图(1#图纸) 1张3. 模具工作零件图(2#或3#图纸) 3张4. 上述材料电子文档基本要求及设计步骤建议:1、 冲裁工艺设计:对制件的结构、尺寸、精度、数量、材质等要素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制件的冲裁工艺,计算搭边尺寸、毛坯尺寸,确定排样图(绘在总装图上);2、 模具结构方案设计;根据冲裁工艺方案,初步确定模具结构方案和坯料导向、定位方式;3、 计算冲裁力,初步选择冲压设备;了解其行程、吨位、容模尺寸等有关技术参数;4、 计算卸料力,确定卸料方案及卸料元件的规格、尺寸;5、 计算并确定冲裁间隙继而确定凸模、凹模等主要工作零件的尺寸、结构形式;选择凸模、凹模或凸凹模进行强度、刚度的计算并校核;6、 协调模具各零件的结构、尺寸,完善导料、定位等辅助功能件结构及尺寸设计;7、 绘制模具总装配图:1)、考虑采用“半剖法”表示上模使用中的两个极限位置;2)、按装配图要求标注尺寸及配合性质、技术要求等;3)、零件标号无遗漏;明细表内容详实、规范;4)、制图遵照国家标准;排样图按习惯绘在总装图的右上角或适当位置。8、 绘制凸模、凹模零件图,尺寸、粗糙度标注齐全; 9、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内容详实,措词准确,具有较好的可读性;10、其它详见“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 2007.12第二章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初步掌握冲裁模的具体设计思想及设计过程;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工程实际的模具设计打下良好基础。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设计内容:止动杠杆零件的冲压模2.具体任务:根据经教研室审批的设计任务书所制定的制件,设计一套止动杠杆零件的冲压模。具体要求如下:1)制件冲压工艺设计2)模具结构方案设计3)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含:误差分析,强度、刚度计算并校核)4)模具整体结构设计5)成型设备选择6)模具总装图绘制(1#)。须符合下述要求a.考虑采用“半剖法”表示上模使用中的两个极限位置;b.按装配图要求标注尺寸及配合性质、技术要求等;c.零件标号无遗漏;明细表内容详实、规范;d.制图遵照国家标准;排样图按习惯绘在总装图的右上角或适当位置。7)绘制凸模、凹模零件图(2#或3#),尺寸、粗糙度标注齐全; 8)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内容详实,措词准确,具有较好的可读性;说明书按目录、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零件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工艺方案的拟订、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排样方式,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冲裁力的计算、压力中心的确定、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确定(选择、设计和必要的计算)、压力机的选择、参考资料等。3.计划进度:第1周:接受并消化设计任务,搜集资料,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方案设计; 第2周:模具工作零件设计,绘制装配图、凸模、凹模或凸凹零件图;第3周:编写计算说明书;答辩。第三章 冲裁工艺设计3.1 零件工艺性分析这次冲压模设计课程设计的制品是止动杠杆零件,该零件的材料为铝l2,厚度为3mm,产量为100万件。该零件形状较简单,且在一个方向上对称。除孔200-0.2mm有公差要求(it12)外,其余尺寸均为自由公差,按it14计算。通过一般冲压均能满足其尺寸精度要求。3.2 拟订冲压工艺方案查文献一p42.表2-10 凸、凹模最小壁厚a:9mm和4mm孔边距外轮廓的距离远大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故可以考虑采用复合冲压工艺,无凸、凹模强度之忧。下面讨论几种可供选择的冲压工艺方案。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用以下3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产量。方案二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一点,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且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复合模的低,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故其模具结构较复合模相应复杂些。通过以上3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件冲压生产以采用方案2为佳。3.3 计算搭边尺寸、条料宽度查文献一p26.表2-7 搭边a和a1的数值(低碳钢) 对于材料厚度t=3mm,条料边长l50mm,查得工件间a1=2.5mm,沿边a=2.8mm。对于材料为铝的制件,需要将查得的数值乘以1.31.4,所以取该零件的搭边a=3.7mm,a1=3.3mm。在确定了搭边值之后就可以确定条料的宽度,为了保证送料顺利,可以考虑条料的单向(负向)公差,其计算公式为b=d+2a+式中b为条料宽度的基本尺寸(mm);d为工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mm),在这里d=92mm;a为侧搭边的最小值(mm),由刚刚的取值可知a=3.7;为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公差(mm),考虑到计算的方便在此取=0。所以本课设的零件的条料宽度为: b=d+2a+=92+23.7+0=99.4mm。3.4 排样图设计 考虑到该零件的形状结构特征,宜选择有废料排样方法。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工件四周都留有搭边。也正因为有搭边,所以可以由搭边来补偿误差,因而可以保证冲裁件的精度和质量,冲模的寿命也较高。但这样致使材料的利用率比较低。另外由于工件的特殊形状,导致材料利用率低是必然的。在这次课设中对排样的型式进行了几种比较(统一取条料的长度为1000mm)。一种是直排,材料的利用率为35.6(关于材料利用率计算的问题请见3-5节)。而采用对头直排的材料利用率也仅为38.45,而且这种排样型式使得模具尺寸增大,需要隔一个冲裁一个,一条料冲完还要调回头再冲一次,降低生产率,且对操作者来说也不方便。还有使得挡料销过远。综合考虑采用对头直排对模具设计并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且材料利用率也没有提高多少。所以这里依然选择直排。具体排样图如图3-1所示:图3-1 排样图3.5 计算材料利用率 由于该工件的尺寸比较多且是由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构成,所以在计算材料的时候需要调入零件图(如图3-2所示),对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尺寸计算。该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通过冲裁件实际面积与板料面积之比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na)/(lb) 100%.其中n为一张板料上的冲裁件的总数目(n=1000/39.3=25.45取25);a为一个冲裁件的实际面积;l为板料总长(l=1000mm);b为板料宽(b=99.4mm)。下面计算一个冲裁件的面积。 图3-2 零件图由零件凸可得:saj=0.5r2=0.53.1452=39.27mm2;sabij=lab*laj=30.03310=300.33 mm2;sbchi=520-0.53.1452=60.73 mm2;scdgh=20.51014.967+0.51213.416+(104.4413.14182/360)=901.262 mm2;sdefg= lde*ldg =11.58424=278.016 mm2;sef=0.5r2=0.53.14122=226.1946mm2;所以工件实际面积为s工件=(39.27+300.33+60.73+901.262+278.016+226.1946)-(22+102+4.52)=1415.4597mm2.s原材料=100099.4=99400mm2.因此材料的利用率为:=(na)/(lb) 100%=(251415.4597/99400)100%=35.6第四章 工艺尺寸计算4.1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一、确定凸、凹模间隙及制造公差查文献一p17.表2-2得凸、凹模间隙zmin=0.14mm,zmax=0.20mm.若凸、凹模制造公差按it8级精度选取。对于冲4mm的孔,凸=凹=0.020mm(查文献一p20. 表2-4);对于冲9mm的孔,凸=凹=0.020mm;对于冲20mm的孔,凸=0.020mm,凹=0.025mm;对于落料10mm以及10mm,凸=凹=0.020mm;对于落料24mm以及24mm,凸=0.020mm,凹=0.025mm;对于落料36mm,凸=0.020mm,凹=0.030mm;对于落料92mm,凸=0.025mm,凹=0.035mm. 由于凸、凹模均满足|凸|+|凹|zmax-zmin条件,故可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法。二、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落料端部直径10mm:d凹=(d-x)0+凹=(10-0.50.36)0+0.020=9.820+0.020mm;d凸=(d-x-zmin)0-凸=(9.82-0.14)0-0.020=9.680-0.020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取x=0.5,=0.36mm.落料端部直径24mm: d凹=(d-x)0+凹=(24-0.50.52)0+0.025=23.740+0.025mm;d凸=(d-x-zmin)0-凸=(23.74-0.14)0-0.020=23.600-0.020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取x=0.5,=0.52mm.落料中部直径36mm: d凹=(d-x)0+凹=(36-0.50.62)0+0.030=35.690+0.030mm;d凸=(d-x-zmin)0-凸=(35.69-0.14)0-0.020=35.550-0.020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取x=0.5,=0.62mm.落料宽度92mm: d凹=(d-x)0+凹=(92-0.50.87)0+0.035=91.5650+0.035mm;d凸=(d-x-zmin)0-凸=(91.565-0.14)0-0.025=91.4150-0.025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取x=0.5,=0.87mm.落料中部宽度10mm: a凹=9.820+0.020mm,a凸=9.680-0.020mm;落料中部宽度24mm: a凹=23.740+0.025mm,a凸=23.600-0.020mm;冲孔4mm:d凸=(d+x)0-凸=(4+0.50.30) 0-0.020=4.150-0.020 mm, d凹=(d+x+zmin)0+凹=(4.15+0.14) 0+0.020=4.290+0.020 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取x=0.5,=0.30mm.冲孔20 mm:d凸=(d+x)0-凸=(20+0.750.20) 0-0.020=20.15 0-0.020 mm,d凹=(d+x+zmin)0+凹=(20.15+0.14) 0+0.025=20.190+0.025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2级,取x=0.75, =0.20mm.冲孔9mm:d凸=(d+x)0-凸=(9+0.50.36) 0-0.020=9.180-0.020 mm,d凹=(d+x+zmin)0+凹=(9.18+0.14) 0+0.020=9.320+0.020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取x=0.5, =0.36mm.孔间距50mm:ld=(lmin+0.5)0.125=(50+0.50.62)0.1250.62=50.310.0775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 =0.62mm.孔间距25mm:ld=(lmin+0.5)0.125=(25+0.50.52)0.1250.52=25.260.065mm式中,根据课设题目给出的条件,制件精度为it14级, =0.52mm.4.2 冲压工艺力及机床吨位选择一、落料冲裁力的计算:落料周长的计算:laj=r=3.145=15.7mm, lab + lde =lji+ lgf=50+25-5-14.967-13.416=41.617mm,lcd= lgh=32.81mm, lbc+lhi=15.7mm,lef=r=3.1412=37.68mm,所以工件总周长为:l落料=217.97mm下面计算落料冲裁力f落料:由公式f=klt(k为修正系数,一般取k=1.3;t为板料厚度;为材料的抗剪强度)可得:f落料=1.3217.97378=66.31kn式中,查文献二p503.表8-9得铝l2的抗剪强度为78mpa。二、冲孔冲裁力的计算冲孔周长为l=2(2+10+4.5)=33=103.67mm所以冲孔冲裁力f冲孔= klt=1.3103.67378=31.54kn三、计算卸料力由公式得卸料力f3=k1 f落料=0.0566.31=3.32kn式中卸料系数k1值可由文献一p24.表2-5查得这里的k1=0.05.四、计算推料力由公式得推料力f4=nk2 f冲孔=40.0531.54=6.31kn式中卸料系数k1值可由文献一p24.表2-5查得这里的k1=0.05,n为卡在凹模内的冲孔废料数目,这里取n=4.考虑到该零件较厚,其平直度要求不严,从操作方便出发,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正装结构及弹性卸料和下出料(冲孔废料)方式,则冲压总工艺力f为:f= f落料+f冲孔+ f3+ f4=66.31+31.54+3.32+6.31=107.48kn从满足冲压工艺的角度看,查文献二p543.表9-3 开式压力机规格可选用160kn开式压力机。工作台尺寸为450*300mm,模柄孔尺寸 30*50mm。4.3 确定压力中心工件的压力重心计算如下所示:(由于该零件在此坐标里关于y=18对称,所以在计算工件重心坐标时可不用计算y方向的重心坐标)将工件轮廓分为13段,各段的长度为:l1=15.71mm, l2=30.033mm, l3=7.854mm, l4=32.81mm,l5=11.584mm, l6=37.70mm, l7=11.584mm, l8=32.81mm,l9=7.854mm, l10=30.033mm, l11=12.566mm, l12=62.83mm,l13=28.27mm.则l总=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l12+l13=321.64mm.各段的重心:直线段的重心在线段的中心点,圆弧l1,l3,l6,l9的重心按下式决定,z=rsin/(/180)=57.29rsin/=rb/s. 式中b为弦长,s为弧长,r为圆弧半径,z为这段圆弧的重心到圆心的距离。对于圆弧 l1:b=10mm, s=r=15.71mm,所以z1=510/15.71=3.18mm,转化为x坐标轴方向时:x1=1.19.同理可得其它圆弧的重心坐标值为:x3=39.533, x6=87.64 x9=39.533三个圆孔的重心即为圆心坐标,所以x11=5, x12=55 x13=80四条直线段的重心即为线段中点,所以x2=20.03 x5=74.21 x7=74.21 x10=20.03。综合以上分析计算代入文献二p48.式2-1可得压力重心的坐标为:x0=(15.711.19+30.03320.03+7.85439.533+32.8153.9+11.58474.21+37.787.64+11.58474.21+32.8153.9+7.85439.533+30.03320.03+12.5665+62.8355+28.2780)/321.64=50.3144考虑计算的误差等影响因素,认为该工件的压力重心为x=50,y=18。第五章 模具整体结构设计5.1 模架的选择 根据零件结构以及操作的方便等因素考虑可以选择后侧滑动导柱导套标准模架。在实际生产中,凹模的轮廓尺寸通常根据冲裁件尺寸和板料厚度,凭经验概略地加以计算。由工件最大外形尺寸(92mm)及一定的凹模壁厚。按文献一p41.经验公式得到:凹模厚度 h=kb(15mm);凹模壁厚c=(1.52.0)h (3040mm);式中,b表示冲裁件最大外形尺寸,k为一系数,考虑坯料厚度的影响,其值查阅文献一p41.表2-9系数k值。在这里b=92mm,查表可得这里系数k取0.35。所以h=0.3592=32.2mm取h=35mm.因此凹模壁厚c=(1.52.0)h,取c=60mm.所以现在可以确定凹模周界了。l=b+2c=92+260=212mm取标准l=250mm;b=36+2c=36+2*60=156mm取标准b=160mm。据此按标准确定选择标准模架为:上模座:25016045 ht200下模座:25016050 ht200导柱:32160 20钢 渗碳5862hrc导套:3210543 20钢 渗碳hrc 5862闭合高度:最小200mm,最大240mm.5.2 定位零件的选择与设计冲模的定位装置及零件的作用是保证材料的正确送进及在冲模中的正确位置,以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及冲压生产的顺利进行。由于这里使用的是条料,所以在模具中的定位有两个内容,一是在送料方向上的定位,用来控制送料的进距,也就是挡料销。二是在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挡料销分为固定挡料销和活动挡料销,因为定位销距离凹模孔比较远,且凹模具有足够的强度,所以这里选择固定挡料销,装在落料凹模上。采用闭式刚性卸料装置起到在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这样做可以使模具结构简单,且可以保证前后工序相对位置的精度和对工件内孔与外缘的位置精度。5.3 卸料与出件装置一、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分为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两种形式,这里考虑到冲裁件的材料厚度,制件要求平整的复合模等因素选择刚性卸料装置。因为用的是正装复合模,所以刚性卸料装置的固定卸料板装在下模上。这种装置的推件力大而可靠。这样使得操作方便,工件质量较好。二、出件装置考虑出件的方便与操作安全,可选择弹性出件装置,装于下模,顶件力由装在下模板底部的弹性缓冲器提供,由弹性元件(橡皮)推动推板,再推动顶块而出件。这种装置除有顶出工件的作用外,还可压平工件。此装置亦可用于卸料。5.4 联接与固定零件一、模柄模具的上部分通过模柄联接固定在冲床滑块上。这里选用凸缘模柄b型。通过4颗紧固螺钉与上模板联接固定。祥见文献二p623.表10-49(gb 2862.3-81)二、凸模固定板与垫板用凸模固定板将凸模联接固定在模板的正确位置上。凸模固定板有圆形和矩形两种,这里考虑整体结构选用矩形,其平面尺寸除保证能安装凸模外,还能够正确的安装定位销钉和紧固螺钉,其厚度一般取等于凹模厚度的60%80%。这里取25mm。固定板与凸模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压装后将凸模尾部与固定板一起磨平。垫板的作用是分散凸模传来的力,防止模板被挤压损伤。垫板厚度一般为612mm,这里取10mm。垫板的材料选为45钢。最终,得到止动杠杆冲裁件模具的总装配图如图5-4示: 图5-4止动杠杆正装复合模总装配图5.5 模具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根据前面的分析与标准的选择,现将止动杠杆正装复合模具中用的一些零件的名称、国家标准、材料以及热处理方式列表如表5-1所示:止动杠杆正装复合模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名称标准材料热处理垫板q235固定板q235垫块q235落料凹模cr12hrc58-62销钉gb 119-7635hrc28-38冲孔凸模gb 2863.2-81t10ahrc56-60,尾部回火hrc40-50导柱gb 2861.2-8120淬火hrc58-62上模座gb 2855.5-81ht200下模座gb 2855.6-81ht200导套gb 2861.6-8120淬火hrc58-62刚性卸料板q235推杆45hrc43-48模柄gb 2862.1-81a3打杆45hrc43-48打板45凸凹模cr12hrc58-62顶板gb 2867.4-8145hrc43-48螺钉gb5782-66q235表面氧化或镀锌钝化挡料销gb 2866.11-8145hrc43-48 表5-1零件材料及其热处理第六章 模具工作零件结构设计6.1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凹模的推荐材料为9mn2v、t10a、cr6wv、cr12,热处理硬度为hrc58-62。这里选择cr12。凹模的轮廓尺寸,因结构型式不一,受力状态各不相同,目前还不能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在生产中,通常根据冲裁件尺寸和板料厚度,凭经验概略地加以计算。由工件最大外形尺寸(92mm)及一定的凹模壁厚。按文献一p41.经验公式得到:凹模厚度 h=kb(15mm);凹模壁厚c=(1.52.0)h (3040mm);式中,b表示冲裁件最大外形尺寸,k为一系数,考虑坯料厚度的影响,其值查阅文献一p41.表2-9系数k值。在这里b=92mm,查表可得这里系数k取0.35。所以h=0.3592=32.2mm取h=35mm.因此凹模壁厚c=(1.52.0)h,取c=60mm. 所以现在可以确定凹模周界了。l=b+2c=92+260=212mm取标准l=250mm;b=36+2c=36+2*60=156mm取标准b=160mm。所以止动杠杆的落料凹模结构型式如图6-1所示:图6-1 止动杠杆落料凹模6.2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凸凹模存在于复合模中。凸凹模的内外缘均为刃口,内外缘之间的壁厚决定于冲裁件的尺寸,不像凹模那样可以将外缘轮廓尺寸扩大,所以从强度考虑,壁厚受最小值限制。凸凹模的最小壁厚受冲模结构影响。凸凹模装于上模(正装复合模)时,内孔不积存废料,胀力小,最小壁厚可以小些;凸凹模装于下模(倒装复合模)时,如果是柱形孔口,则内孔积存废料,胀力大,最小壁厚要大一些。通过文献一p42.表2-10查找凸凹模最小壁厚a以及考虑到课设要求使用正装复合模结构。据此可以判定凸凹模的结构符合要求。另外,对于复合模或多刃口凹模,经常遇到刃口间相距很近的问题,此时凹模的强度是否足够,证明这点用理论方法十分复杂,许多工厂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一些模壁最小厚度的经验数据,只要凹模刃口间的距离不小于所列的侧壁最小厚度,凹模就有相当的使用寿命。查阅冲压手册可得符合要求。所以止动杠杆凸凹模结构如图6-2所示: 图6-2 凸凹模6.3冲孔凸模的结构设计根据所设计的凸模冲制的孔径大小,选择圆形断面标准凸模,为避免应力集中和保证刚度的要求,做成圆滑过渡的阶梯形。凸模的固定一般采用凸模固定板固定,凸模和固定板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凸模装入固定板后,端面进行配磨。按照国家标准(gb2863.1-81,gb2863.2-81),凸模材料用t10a、cr6wv、9mn2v、cr12mov。前两种材料热处理硬度为hrc56-60,后三种为hrc58-62,尾部回火至hrc40-50。这里综合考虑之后对三个凸模的材料选择为:4mm: cr12mov;9mm: t10a;20mm: t10a。凸模长度l应根据模具的具体结构确定,在装配图里可以看到采用了固定卸料板的冲裁模,凸模长度为l=h1+h2+h,式中,h1为固定板厚度,h2为卸料板(又充当导尺作用)厚度,h为附加长度,主要考虑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0.51.0mm)、总修磨量(1015mm)及模具闭合状态下卸料板到凸模固定板之间的安全距离(1520mm)等因素确定。这里h1=20mm, h2=35mm,h=15mm。所以凸模长度l=70mm。在一般情况下,凸模的强度是足够的,所以没有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