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届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题目 对我国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一般分析 年 级 2010级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成 绩 阅卷老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2 月 对我国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一般分析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级 重庆万州 404000【摘要】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多次的试行和修改,这一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现行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下,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的施行,有利也有弊。本文首先说明了个税(主要是针对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发展现状,然后主要从阐述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利弊出发,认真仔细地分析了它的优点缺点及相关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一政策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具有实践性、实践价值的建议、措施和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对我国个税政策的完善提供的一点点意见参考。【关键词】 个税 发展现状 利弊 原因分析 实质性建议igeneral analysis on high earners unde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olicy of our country cao liangping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 level 2010,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wanzhou,chongqing,404000【abstract】 chinas individual income tax policy has experienced a long development evolution process, during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lso has carried on trial and modification many times, the policy constantly improves in practice. in the complex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higher earners tax policy,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first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position of development of tax(mainly about high earners unde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olicy), and then mainly start with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get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related reasons.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adverse effect of the policy, i just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and meaningful recommendations, measures and solutions, as well as to provide little perfect opinion references for our country tax policy. 【key words】 tax policy current posi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ason analysis substantive suggestionsiii目 录摘要.abstract.0 前言.11 关于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发展现状.12 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利弊及相关原因分析. .2 2.1 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有利之处.2 2.2 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不利影响及原因分析.33 对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不利后果的几点建议.5结论.6感谢语.7参考文献.70 前言 税赋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命脉的大事,税收也影响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改革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一,更体现了“民富优先”的理念。在刚刚召开不久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党的领导人再次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这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决议,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重申和发扬。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民的期盼。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所得税以其聚财调节个人收入的独特功能而备受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所青睐,被西方经济学家标榜为“现代最优税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筹集财政资金,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具有灵活、及时、直接的特点,建立在完善的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个人所得税账户能及时显示个人的收入流量,并按照收入状况实行累进税,对高收入者多纳税,对不确定的临时性收入及时征税。在目前增发国债和扩大支出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种,不仅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更可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在当代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文明的同时,税收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是很有必要,对我国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的一般分析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1 关于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的发展现状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它自1799年诞生于英国以来,在20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不仅在地域范围上从欧洲扩大到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确立了主体税种的地位,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 2003年7月,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2003年10月22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的报告,建议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对中等收入阶层采取低税率政策。自此,我国实行差别化的个税政策,即对高收入者多征收个人所得税。 自我国实行差别化的个税政策以来,个税政策及个税起征点进行了多次试行与修订,也在一次次修订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1年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个人多的税法的决定,将个税的免征额由2000元调高到了3500元,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这在我国的个税改革上有积极的意义。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为不同的税率,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征税方法,前段时间我国将九级累进税率减少到了7级,税率的最低档由5%降低到了3%,这反映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平。我国目前采用的分类所得税制是将个人的全部所得按照应税项目分类,采用分项计征,这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个税征收也复杂的多。同时,在对税收的监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的提前征税行为也是很大弊端的。 这就是目前我国个税政策发展的现状,在看似不断完善中又显现出许多错综复杂。由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必然会要经历一个漫长、向前发展的过程。 12 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的利弊及相关原因分析2.1 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的有利之处2.1.1 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政府的行动力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实行对高收入者多征税,个税起征点上调,对高收入者的征税比例上升。国家实行的这一财政政策,高收入者作为重要的征税对象,会带来国家税收的大幅增加,相应地也带来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国家财政盈余,政府的行动力也会相应地更有效果更有效率,从而可以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我国现今紧张的国际关系环境下,富足的财政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安全。 由下图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图可以看出,1994年,我国仅征收个人所得税73亿元,2008年增加到3722亿元。由此可见,对高收入者多征税这一政策,促使我国的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使国库更加富足。(由于通货膨胀因素难以把握,暂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对财政收入的实际影响) 19942007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图2.1.2 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地增长 税收调节是财政政策的一种,是国家对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方式。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想要经济稳中有增地发展,就要看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拉动。在现阶段,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对市场上的“光明”产业、需要帮扶的企业进行投资,带动这些企业的走出经营发展的困境。政府在对市场进行投资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稳住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投资群体更有信心。政府的购买力增强、转移支付增加,尤其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放缓、活力不足的情形下,政府通过扩大采购拉动内需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在对内需扩大的同时,还能促进生产和发展结构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内外需的增加,为本国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能够促进本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增加、生产结构的转变,企业再生产增加,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出口也就越多。2.1.3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健全调节分配的制度。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杠杆。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高收入者适当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或者不纳税,对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3会公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据消息统计,现今我国国民收入的总体基尼系数为0.52,大大高出0.5的警戒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0.52的超过警戒线的基尼系数。从事实上看,个人所得税对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很起作用的。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税前的收入差距很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而税后的收入差距便降低到0.4以下了。我们国家通过对个税政策的运用,很好地协调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2.1.4 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由贫富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存在较大的社会问题,居民的消费、道德事件频发、社会不稳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也能够进一步的缓解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贫富差距扩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消费不足使买方市场的生产竞争加剧,许多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减员减产至停产破产,企业效益下降;投资信心及投资总量的减少使社会就业岗位增加受限,使大量贫困、失业和待业的低收入者通过就业提高收入的途径受阻;社会经济增长的放缓,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可能会随之减慢,进而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及对低收入者和低收入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减小。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解决了部分因为消费不足而引起的就业、竞争、生产效益问题。我国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经济超高速发展(gdp连续30年平均在9以上,最近连续5年在10以上)的同时,幸福指数和群众对生活水平的感受却并没有如同gdp那样上升,相反,普遍感到生活艰难。部分富者骄奢淫逸,不事生产工作;部分贫者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难。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贫富悬殊使部分居民心理失衡,不和谐因素和社会稳定隐忧与gdp一起迅速增长,贫富悬殊危及社会和谐,通过贪污、行贿、制假、偷盗、抢劫、诈骗、绑架、贩毒、卖淫等手段谋财案件增多。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众之间的巨大落差,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一方面富者居安思危求上进促进生产,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贫富差距的缩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解决很多危害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大中低等收入水平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抑制社会两极分化,促进社会改革的稳步进行并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主义长足发展保驾护航。2.2 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的不利影响及原因分析2.2.1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在增加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由上部分提到的国家运用税收这一财政政策,促使个税收入的大量聚集,财政收入富足,政府的购买力增强、转移支付增加,从而政府投资增加。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政府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增加,市场上对资金货币的需求度下降,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私人投资,私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因而也不够明显。同时,大量的政府投资,也会“连带效应”或多或少地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转活力。2.2.2 个税政策及起征点不合理,工薪阶层税赋重 从上面提到的个税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的个税起征点“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多次上调。个税起征点上调,一部分的高收入者并不是高薪群体,这一政策无疑加重了高薪工薪阶层的负担。 由上面19942007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图,从分项目收入看,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工薪阶层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正当工3作工资所得,对高薪工薪阶层多征税,加重了其负担,会较大地影响高薪工薪这一群体的工作和投资积极性。2.2.3 个税政策的实际负税者为低收入群体,扩大贫富差距 对高收入者多征税,而实质上的负税者是低收入者群体,这一政策间接地促使更加的不公平,使贫富差距更大。 西方谚语说,税收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世界上只要有国家,有公共事业,就有税负。一个人不交个人所得税,也得交商品(及服务)税(买东西时就交了)。所谓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很多人变成零税负一说实质上根本不成立。我国现在基本上没有真正的财产税。国家税收来源不是商品税,就是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如果税率不变甚或降低,那就意味着个人所得税整体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比重下降,相反商品税比重上升。商品税的特点是,越是收入不高、储蓄有限的普通大众,商品和一般服务消费比例越高,因而纳税越多。个人所得税是少数按收入多少征收的税种,有明显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比重在国际上已属很低,本来调节作用就小,进一步缩小个人所得税税种的调节比重,只能是使整体税负更多地让商品税即中低收入的大众承担,这样反而更不利于缩小收入和贫富差距。(摘录自个税与贫富差距)2.2.4 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不堪重负 许多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根据税法规定属于个税群体,个税政策也适用于这些企业。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会导致企业负税过重。很多企业会不堪重负,影响其经济效益和发展活力。 企业经营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本应该帮企业一把才对,存在所得税提前征收,而据有关消息有部分企业甚至被提前征了5年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务机关为了完成征税任务,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进而滥用自己征税的权力,不顾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让企业预缴税款,这对企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此举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的信用,抹黑政府形象。2.2.5 全国通用的征税基准,不考虑地域差异,影响公平效率 个税政策都是国家统一制定的,在各地按统一标准实行。这一政策没有考虑到地域之间的实际差异,各地的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对于经济欠发达、人们收入水平不高的地区,无疑会加重当地人的税收负担,减少了可支配收入,影响到当地消费和再生产等一系列经济行为。同时,对不同地区实行统一的税收基准、税收政策,对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地区贫富差距扩大,这些不利因素会进一步地影响到国内经济的长远发展。2.2.6 激化高收入者与政府之间矛盾,打击企业家的积极性 对高收入者多征税这一政策对高收入群体征收的税率更高、税收更多。对高收入者征收更多的税收,会激化富人与国家政府间的矛盾。经济评论家郎咸平:2011年企业家交的直接税加上间接税占到了企业税前利润的70%;我们政府去年向个人抽的税高达平均所得的51.6%,这两个数字都是政府发布出去的。这两个数字,是全世界自从有人类以来的最高。对高薪群体征重税,企业不堪重负。想象一下,企业家的资产资产有一半上交国家,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企业家的投资、生产、扩大再生产、创造的积极性也必然有不小的减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也该警惕高税率政策下的企业家将资本转移他国。实行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严重情况下会重蹈西欧某国的覆辙,把富人逼到了他国。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英国伦敦的会计与咨询公司联合组织uhy international日前对19个国家的税收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西欧是世界上赋税最重的地方,而意大利人税负最重。意大利年薪20万美元(约合130万元人民币)的人,缴税后只剩下薪资的54.1%,欧洲国家期望通过征收重税维持其慷慨的社会保险和公共服务体系。但一些欧洲国家担心, 大量高收入者可能为了减轻税务负担移民国外。同时事实表明确有大量的企业家向国外转移财富和投资,资本外流,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大大的损失。2.2.7 减少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阻力 对高收入者多征税,从表象上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实质上却是大大地减少了国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对广大市场的投资增加,减少了个人、私人企业的投资;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是税后收入,税收增加,必然就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从长远看也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投资也会减少。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影响了先富带后富的步伐,这样也加大了我们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难度。我们国家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对高收入者多征税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裕的一批人,不可否认地,这会影响到先富者带动后富者。先富的一批人,他们的成功方式值得后富者借鉴、先富者富裕后会对后富者值得投资的项目进行投资、先富者可以帮助一批并不富裕的人。对先富者征收过高的税收,对于共同富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3 对高收入者适用个税政策不利后果的几点建议上述提到的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优点,说明这一政策有很多的可用之处。对于缺点,并不是说这一政策不可行,而是针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特定背景,应该搭配其他措施,多管齐下,达到预想的目标。下面主要对于上述高收入者政策的不利之处提几点相关建议。3.1 对于对富人征重税这一政策,会导致富人与政府之间的纠纷,因此政府既要征税又要对富人进行补偿。 政府对富人征的税要承诺未来给予一定的好处。例如,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根据事实情况,政府可以在出口退税、企业购买设备等方面给予优惠补贴。当然,对于工薪高薪阶层,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政府设立的3500元税基是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上调。具体上调数据要根据通货膨胀率、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地区发展程度等因素而定。3.2 我国仅将工资报酬等几个项目纳入征税范畴,这一政策不尽合理,应加快构建“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真正的高收入者其主要收入来源是财产收入和其他隐形收入,并不缴纳什么个人所得税,所以个人所得税无论怎么调实际上对收入分配总的影响并不大,对真正的富人影响更小。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目前是分类税制,只对工薪劳动报酬高速累进,而并不对其他收入综合纳税,这比是否按家庭负担扣除是更大的税制改革问题,也是我国收入和财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并不主张再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再去增加拿高工薪的人的税收。因为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其实累进征收的只是工薪所得,而领工薪的这些人毕竟是凭本事赚钱,拿的是阳光下的正当合法的收入,已经负担了很重的税收。对于非劳动收入,应该运用财产类税收来解决问题,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网开一面未征收的那部分税收,致使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政府认真研究对待。3.3 对单个人征税没有体现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可以考虑是否按家庭征税。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启动全国地方税务系统个人信息联网工作,为“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做好技术准备。此前一直呼吁的综合税制有望在未来实现。 如果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税,单薪家庭准许夫妻两人扣除,有孩子的家庭有抚养孩子的扣除项,有老人的家庭有赡养老人的扣除项,相比目前的个税制度显得更为公平。这也意味着,所有的收入项目都要计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以工薪收入为主,因此相比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族家庭,收入来源广泛的高收入家庭将要承担更多税收。然而从目前来看,个税制度改革要全面铺开为时尚早。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启动个税改革试点已经具备条件。因此只有地方税务机关和金融、银行等相关机构联网后,才能实现综合征收。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网络,全面推行相关改革仍有技术上的障碍。个税起征点可以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指数挂钩,并且自动调整。这样个税和国家统计局的物价指数挂钩后,物价高了可以不征税,只有采用科学的办法,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的负担随着物价的上涨有所调整。3.4 对高收入者多征税,而实际上很多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不够明确,这样会导致政府税收缩水、政府税收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强对灰色收入的监管。 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管理和监控,关键是掌握高收入者的大致分布和主要所得来源。前一段时间,通过调查摸底,并与税务机关的全员全额明细申报数据和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数据对比分析,我们掌握了高收入者分布和所得来源的有关情况。下一步,各级税务机关应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继续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强化税源管理。在基础工作和日常管理方面,税务机关应进一步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推进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扩大涉税信息来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管理和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管理,大力加强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3.5 由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对于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将税收真正地用之于民。 如上述说到的,实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对高收入者多征税政策,实际的纳税人、实质上的负税者是低收入者群体,这样则导致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下降。低收入者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车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店
- 情绪温度计课件
- 情感编舞基础知识培训
- 悬浮的鸡蛋课件教学
- 患者合法权益
- 数学教育活动方案
- 网络促销策划方案
- 五一节日的策划方案
- 心功能衰竭管理的临床应用
- 家电公司档案保管管理规定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 》单元课件全套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保险公司案件风险排查工作报告
- 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政务公开工作培训
-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妇产科感染的防治措施
- 农村伪劣食品总结汇报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展会现场管理方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