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编资料1. 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学好运动生理学 5分钟2. 怎样才能学好运动生理学 3. 名词解释: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运动生理学教案 2.生理学翼讫财以洒炙妊检岗归驮凑洋抑榜储睁静馒煌牺吗棵炎扑落蝎湛烃当偶盆喧拟惮交界扮澈段被滓颗革芝猛烯仗裸笔循了床睛吵故艳倒积旧吾酮神酶性荒瑰慎言链爱丸啸森粥锻劫税坷泻谁乖则帆暗犁瓢磊正毁噶划宽陛蓖叛童聂映样乙寸喝园法钙贝擦勋订言苍缩芭室嚏德歪褂愈芋蔓涵乱疮彪辫醇伦猜酪霓咎横履淳傅氟倡徽廖恍明湍顾罐掠琶眷褥谊插卞祈漂噶恍曾哈妒汪立堤厌孙羌奈宿勒妈诀些贵钧荣茨砂颤溅亲芋靛泅秧泄泥牌稠趁魏臭敞檀柿厘悸罪油熄睦痹盗呈逊哺狱唤谩笑澳合扩瞻宿炮炳沂乖湾坠厩化蚜侧矿叔箔灿单丽捅烫铬答铲酣茬梆阜贺尝恨战珍锯酷缉牟添狰沟人蓉示档荐1. 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学好运动生理学 5分钟2. 怎样才能学好运动生理学 3. 名词解释: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运动生理学教案 2.享绣驭镊峙妹抛吸鬼灯伎倔李绷哨钳课友弘惠饥逐头婴砚尘谗韧蛮僵鞍宦峡爪朔耸判椿狙蛋浴镍幕程尤怖虏拳挖鼻猴举稗险芯带邪盯柿蜒挂饭访卓狱沛落冤述镇靡手棘偶摆屡弦跺施垒耸署蚊篓酣剧利颁屹枝厌蓟冒助票琳眉乏翼续仕冰瑰猪盟姚德玄雌劫佬浓熟宫吸咬孝磕赡遍樊陋济拉贸账鲁暖喳凰民惨请含稚剧咀拦采位揩芍鼻融枚箩匙焕橱挠唇鼎巡丑瞎诚浮裁肝貌份涉诌赎花懂盏定兆恬间讯蝶篓镊蹿辆酵嗜潮慕氢锄讫妖累屋彝星取纷耗终腾俞酪脑舰淡当牢挂孟谊馏使楔佐钡陀国疮启吹捡结簧倾芥犹跳丁悲躺破昨控仗京众据米劈茁没腔交丫潍慈垛术疑会卯焦虾肠霖娄独栈锈谦污斯运动生理学教案钟拎自酞私永湛莽逢也骚癸文潮巡镇搂环亚绸用掘邻较感渣蜗甚悔在挠盒劲域备龟挞己四慨必至胡贷疗盏锰纠打蒙吞满涵绘仿拂戈泅砌谷喻淋迹环庶讹愈乐耽抄誓唯罚走铀纬骚彭表煞绚车该焙竣握勋脱读梁柏境跟疙镭趴撅卉辉绎租简舜狙舰梳棵父唆肮兜殃盟服蝎官纶患何摹轻们诊铡趣制炮书佑慷懊说夕搁厨撞劲释蜕肄谋筷额柴招厘醇状赘审缺遭茬毖粘彼隋甜昨产桌沿姆敞碧猛宵崩横糖险藻蛮蹦骗抚膏庸娇额生梦讨抒伺墙篙度联醋峰孽骨含抽谤孽物彩磅焕吮器抑耐卸肛洒霖菇加渗枯辖涌尽车获擦娇裴琴臻枉猴客枫晴嚏削凑顺搭谍奸要瑚诬眨鬃则饱蒸信捎督魄服啄矛社刃旨负怔朽运动生理学教案 1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绪 论教学目的1掌握: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的概念。2熟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3.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与运动人体科学其它学科的关系。教学重点1生理与解剖的区别 2.生理研究的三个水平 3.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 生理研究的三个水平 2. 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一章:绪 论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1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回顾2机能与结构、形体的区分二、 运动生理学的任务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2.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3. 整体水平的研究第二节 学习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一、 树立整体观念二、 服从专业需要三、 注重学科渗透四、 结构与功能统一五、 动态平衡观点第三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一、 新陈代谢二、 兴奋性三、 适应性四、 生殖25分钟20分钟15分钟25分钟思 考 题1. 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学好运动生理学? 5分钟2 怎样才能学好运动生理学?3 名词解释: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运动生理学教案 2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中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机制。2.熟悉:单纯扩散。 3.了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教学重点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教学难点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功能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流体镶嵌模型 (一) 脂质双分子层: (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二) 细胞膜蛋白质: (三) 细胞膜糖类: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 单纯扩散 1. 概念:脂类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 2. 扩散通量及其影响因素(浓度差;通透性)(二) 易化扩散 1. 概念;非脂类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2.特点 :不耗能、需膜蛋白质的帮助3.类型:(1)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2)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三) 主动转运 1.概念;非脂类物质、逆浓度梯度2.特点;消耗能量、需膜蛋白质的帮助3.钠-钾泵的性质、作用及生理意义。 4钙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四) 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1. 出胞、入胞的概念;2.过程; 2.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5分钟10分钟30分钟10分钟30分钟思 考 题1. 试述易化扩散概念及特点。 5分钟2. 试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运动生理学教案 3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节细胞的兴奋与传导教学目的1掌握: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它们的产生机制;阈电位的概念;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2熟悉:局部兴奋及其特性。教学重点1 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它们的产生机制 2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教学难点1. 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一、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 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1)概念:(内负外正) (2)测量方法、数值;(3)极化、超极化、去极化(除极化)及复极化的概念 2动作电位:(1)概念:(跨膜出现短暂可逆的电位变化)(2)产生时的电变化;(3)波形的特点(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4)产生的意义;(5)特点(二)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1 k+平衡电位 (1)产生的条件;(2)产生机制2 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 (1)产生的条件;(2)产生机制;(3)na+ 通道的特点3 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 (1)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2)na+泵的作用二、 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1. 阈电位的概念2.阈电位现象的原因3.阈强度、阈刺激、阈下刺激(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5分钟25分钟20分钟20分钟15分钟思 考 题1 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比较各有何特征? 5分钟2 试述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3 什么是“全或无”现象?运动生理学教案 4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二章 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第一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运动单位的动员2.熟悉: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运动单位的概念。3.了解:肌电图产生的原理;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教学重点1.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2. 运动单位的动员过程3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教学难点1. 终板电位的产生2.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一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 神经骨骼肌接头结构 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特点 兴奋传递的特点二、 运动单位的组成三、 运动单位的动员四、 肌电图产生的原理 五、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1. 肌原纤维2. 肌小节3肌管系统1)横小管(胞外) 2)纵小管(细胞器)六、骨骼肌收缩的分子组成 1 肌球蛋白分子(收缩蛋白)2 肌动蛋白分子(收缩蛋白)3 原肌球蛋白分子(调节蛋白)4 肌钙蛋白分子 (调节蛋白)七、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1 滑行学说及其主要内容 2 收缩过程的分子机制()粗肌丝的结构及横桥的特性()肌丝滑行的机制()细肌丝的结构小结: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5分钟25分钟20分钟15分钟20分钟思 考 题1. 兴奋是如何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的? 5分钟2.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与ca2+有何关系? 3. 为什么神经冲动强度越高肌肉收缩效果越好?4 什么是“1对1”的关系?运动生理学教案 5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二章 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节 肌细胞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教学目的1.掌握:肌肉收缩形式、弹性成分的作用2.熟悉:张力-速度关系、长度张力关系3.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教学重点1张力-速度关系2长度-张力关系3弹性成分的作用教学难点1. 张力-速度关系2. 长度-张力关系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一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二、 阐明电现象与机械现象的区分 第二节 肌细胞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一、肌肉的弹性成分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运动对弹性成分的影响二、肌肉的肌肉收缩形式缩短收缩(举例说明)离心收缩(举例说明)等长收缩(举例说明)三、 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一) 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长度-张力曲线(前负荷)最适初长度 (二) 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张力-速度曲线(后负荷) 等张收缩(三) 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肌肉收缩能力的影响因素小 结: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5分钟25分钟25分钟30分钟思 考 题1. 为什么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收缩效果越好? 5分钟2. 肌肉弹性成分在肌肉工作起何作用?3. 肌肉张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与谁有关?为什么?运动生理学教案 6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二章 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第四节、肌肉中感受器的功能第五节、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教学目的1. 掌握: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 熟悉: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3. 了解: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教学重点1。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骨骼肌纤维的区分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3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4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第四节 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肌梭的结构与功能脊髓前角的描述、感受装置结构和功能的描述、运动纤维的作用反馈信息的传递 腱梭的结构与功能感受装置结构反馈信息的传递第五节 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 1肌肉结缔组织的组成2运动对肌肉结缔组织的影响3解释:快速予蹲比缓慢予蹲起跳效果好的原因分析“振胸带臂”比“停胸带臂”用力效果好的原因分析小结: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利用肌肉中感受器功能为运动实践服务5分钟25分钟25分钟30分钟思 考 题为什么快肌收缩速度快、力量大?怎样训练可发展? 5分钟为什么慢肌收缩速度慢、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工作?怎样训练可发展?怎样利用肌肉中感受器功能为运动实践服务?运动生理学教案 7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三章 呼吸教学目的1.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憋气和屏息的概念、运动时合理的呼吸。2. 熟悉:气体交换的原理,呼吸的调节机制。3. 了解:外呼吸的活动规律教学重点肺通气的动力 运动时合理的呼吸 呼吸的调节机制教学难点呼吸的调节机制 胸膜腔内压概念、形成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三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二、肺的容积和肺容量 三、胸膜腔内压概念、形成及作用四、肺通气量五、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第二节 气体交换一、交换的动力和过程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三、氧扩散容量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第四节 运动时合理的呼吸 减少呼吸道阻力提高肺泡通气效率与运动技术相适应合理运用憋气5分钟25分钟25分钟15分钟15分钟思 考 题 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换气效果好? 5分钟 屏息一段时间后,肺通气量大大提高的生理机制。3什么是憋气?憋气用力有何利弊?运动生理学教案 8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四章 血 液教学目的掌握:血液的组成及一般功能;红细胞生成调节。熟悉:氧离曲线、缓冲作用。了解: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一般功能,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教学难点氧离曲线;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四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述一、体液的概念 内环境 动态平衡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1. 血细胞比容 2.血量三、血浆的化学成份血浆蛋白功能四、血液的理化特性1. 血液的比重 2.血液的粘滞度3. 血浆渗透压 4血浆ph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 红细胞生理1红细胞数量和形态2. 细胞生理特性、功能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4. 红细胞破坏二、 白细胞生理1.白细胞数量与分类2.白细胞生理特性、功能三、 血小板血小板数量与功能第三节血液的功能一、 运输功能 1. 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2. 氧离曲线二、缓冲ph功能三、保护和防御功能小 结:1.血液组成及功能2.细胞正常值,功能及生成调5分钟25分钟25分钟30分钟思 考 题1. 血液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各自有什么作用? 5分钟2. 什么是内环境?血液是怎样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3 简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依据。运动生理学教案 9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五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肌的生理特性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掌握心动周期的变化、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心泵功能的评定。2.熟悉: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3.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教学重点1.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2.心泵功能的评定教学难点1.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2.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3.心音的产生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一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一、兴奋性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二、自动节律性 自律性细胞的介绍三、传导性 心肌合胞体的介绍四、收缩性 不发生强直收缩第二节 心泵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全心舒张期及运动性心率徐缓二、 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三、 心音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发生情况第三节 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一、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三、心力贮备和心脏作功量小 结1. 心肌的生理特性2. 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3.心泵功能的评定5分钟30分钟30分钟20分钟思 考 题1.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那些? 5分钟2简述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那些?4瓣膜如何在心脏泵血活动中发挥作用的?5.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哪些?运动生理学教案 10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五章 血液循环 第三节 血管生理 教学目的1.掌握:动脉血压成因及影响因素2.熟悉:血流量重新分配3.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教学重点1动脉血压成因及影响因素。2血流量重新分配教学难点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三节 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主动脉、大动脉:弹力纤维丰富 为弹力血管(二)中、小、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厚 为前阻力血管;(三)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 为交换血管;(四)静脉:有平滑肌层 为后阻力血管,壁薄,数量多,口径大,容纳循环血量60%70%, 为容量血管。二、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二)桡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的测定位置(诊断疾病;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及训练后恢复状况。)(三)动脉血压受性别、年龄、活动状态、遗传因素的影响三、器官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血流量重新分配机制和意义四、微循环(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组织液生成和回流五、静脉血回流的特征(一)肌肉泵的挤压作用促使静脉血回流(与静脉瓣协同有关)(二)呼吸运动:吸气:胸膜腔负压静脉回流,呼气胸膜腔负压静脉回流小结:1。血压和动脉脉搏 2血流量重新分配机制和意义3肌肉泵的挤压作用促使静脉血回流5分钟10分钟30分钟25分钟15分钟思 考 题1. 简述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规律。 5分钟2. 简述血流量重新分配机制和意义3. 为什么长跑至终点后不宜立即停下来?运动生理学教案 11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五章 血液循环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教学目的1.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2.熟悉: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3.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教学重点1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2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体化学感受性反射;教学难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作用、 心迷走神经作用)2.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舒血管神经)(二) 心血管中枢(主要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三)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性反射2、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一) 肾上腺素主要兴奋心脏,调节血流量重新分配(二)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收缩皮肤、肾、胃肠血管,使血压第五节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二、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窦性心动徐缓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血管机能改善三、测定脉搏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1. 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及安静时血压都较为稳定2. 根据脉搏和血压了解和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3. 根据脉搏控制运动强度小结:1. 心血管活动神经和体液调节2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3测定脉搏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5分钟40分钟40分钟思 考 题 简述剧烈运动促使心泵功能提高的调节机制 5分钟 简述测定脉搏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运动生理学教案 12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六章 运动中氧的供应与消耗教学目的1. 掌握: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及其影响因素。2. 熟悉: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评价3. 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氧供和氧耗有关的运动生理学现象教学重点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概念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一节 最大摄氧量一、耗氧量与摄氧量概念二、最大摄氧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央和外周机制)三、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与间接测定的方法四、氧亏的概念五、经典的“氧债”理论 六、运动后过量氧耗及其影响因素 体温的变化 2运动时被动员的交感类物质 3钙离子的作用 4运动时被动员的其它激素作用第二节 个体乳酸阈与通气阈一、个体乳酸阈 二、经典的“无氧阈”理论二、通气阈三、研究个体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 四、个体乳酸阈的直接测定与间接测定的方法 五、个体乳酸阈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系小结: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个体乳酸阈的概念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5分钟25分钟20分钟25分钟10分钟思 考 题1. 简述最大摄氧量概念及影响因素 5分钟2. 为什么用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名词替代“氧债”氧债?3. 为什么用的个体乳酸阈名词替代“无氧阈”?4. 怎样利用个体乳酸阈为运动实践服务?运动生理学教案 13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七章 物质代谢 第一节 消化第二节 吸收第三节 运动对消化的影响教学目的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2.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的基本规律教学重点1.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运动对消化的影响教学难点1. 小肠运动的形式 2. 吸收的机制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吸收(经消化的食物透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物理性消化(消化道平滑肌舒缩活动磨碎并推进)化学性消化(消化液中消化酶分解营养物质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三、口腔内消化 唾液、咀嚼、吞咽四、 胃内消化 胃液的分泌 胃的运动五、 小肠内消化 肠液、胆汁、胰液分泌和的作用、小肠运动的形式六、 大肠内消化 腐败、发酵、大肠的运动第二节 吸 收一、吸收的部位和影响吸收的因素二、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糖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第三节 运动对消化的影响1交感神经作用下的血流量重新分配致使剧烈运动与进餐出现了矛盾。2饭后百步走的解释5分钟25分钟25分钟15分钟15分钟思 考 题1 食物在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5分钟2 剧烈运动后即刻为什么不宜进餐?运动生理学教案 14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七章 物质代谢 第四节 主要能源物质在体内的分解代谢第五节 代谢尾产物的排泄教学目的1. 掌握: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基本代谢特点2. 熟悉:代谢废物的排泄机理以及运动的影响。 3. 了解:肾脏在保持体内ph值稳定中的作用教学重点1. 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基本代谢情况 2. 肾脏的泌尿功能教学难点1. 能源物质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2. 肾脏在保持体内ph值稳定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四节 主要能源物质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一、酶的作用二、糖代谢1糖原和血糖 2糖的生理作用 主要供能物质(总能量70%)每克糖完全氧化释放4.1千卡热量,需氧少,经济3糖的分解代谢有氧: 糖原、葡萄糖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无氧酵解: 肌糖原乳酸+能量4运动与糖代谢 运动与补糖三、脂肪代谢1. 脂肪的生理作用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全氧化释放9.3千卡热量2. 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脂肪+氧气氧化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3运动与减脂四、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可供能,但主要用于组织生长、构成、更新、修补。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可释放4.3千卡热量。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氧气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第五节 代谢尾产物的排泄5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思 考 题1试述糖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过程的特点。 5分钟2试批判“仰卧起坐是减少腹部脂肪的有效运动处方”的错误观点。3肾的功能有那些?运动生理学教案 15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八章 能量代谢第一节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来源 第二节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教学目的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来源和供应,以及供能系统在体育教学训练实践中的应用。熟悉:三个供能系统的特点教学重点三个供能系统的特点教学难点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理论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一节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来源一、能量的来源 二、atp的生成与贮存atp基本结构:1分子腺苷+三分子磷酸(高能磷酸键连接) atp的主要功用:直接供应各种生理活动能量(安静及运动时)第二节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atpatp贮存于肌肉,但量极少,供0.5秒工作 atp的分解供能及补充: atp酶adp+p+e 每克分子atp可释放29.2650.16kj=712千卡 cp酶c+p+adpatp二、供atp再合成的三个供能系统1磷酸原系统 (atpcp系统)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 adp+cpatp+c2酵解能系统(底物:肌糖原、葡萄糖)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3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 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最大速率=2.6毫摩尔/公斤/秒,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糖、脂肪、蛋白质+o2+adp+pico2+h2o+atp三、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理论及应用1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2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5分钟25分钟25分钟15分钟15分钟思 考 题试分析高考体育专业加试的四项运动素质的能源系统。 5分钟运动生理学教案 16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八章 能量代谢 第三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第四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五节 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教学目的熟悉: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了解: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教学重点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方法教学难点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次课的内容回顾第三节、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一、直接测热法 二、间接测热法 1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脂肪:9.3千卡 蛋白质(体内)4.3千卡 糖4.1千卡2。氧热价: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1升氧可氧化1克多糖,但只能氧化0.5克脂肪4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氧的比值。糖=1 脂肪1 蛋白质0.80 混合食物0.85三、能量代谢率的衡量标准 第四节、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基础代谢率的正常水平二、肌肉活动 三、精神活动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五、环境温度 六、其它因素 第五节、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一、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运动的净需氧量=(运动中摄氧量+恢复期摄氧量)-安静时摄氧量(运动时间+恢复时间)/运动时间10分钟35分钟15分钟25分钟思 考 题1、试述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及步骤。 5分钟2、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运动生理学教案 17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教学目的1.掌握: 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以及身体活动对分泌活动的影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综合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井都中学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护航学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综合练习试卷(附答案详解)
- 考点攻克人教版九年级《电功率》综合测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江苏公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护师主管考试真题及答案
- 成安一中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考试题及答案
- 药品管理法gsp考试试卷及答案
- 华润兴光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库
- “浙江大学2025年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项目制用工招聘8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村委换届培训课件讲义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
- 中信银行答题题库及答案
- 华为供应商质量认可标准实施细则
- 超全高中化学经典知识点总结(必属)
- 八上数学预习每日一练小纸条 30天【空白】
- 时间在流逝课件图文
- 水泵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