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doc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doc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 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 马维红1,李琦2,刘为萍3(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 541001;2 桂林医学院招生就业处,桂林 541004; 3 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桂林 541001) 摘要: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高血压有其流行状况及特点,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西药降压药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流行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 基金资助: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no.200911lx297),广西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no.z2010272)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学分析,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346万,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与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3。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抗高血压治疗应当无限地维持下去4,我国每年高血压直接医疗费约400亿元,高血压就诊人数占门诊慢性病就诊人数的首位,是政府和居民的重要负担,高血压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5,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1. 老年高血压在世界流行状况 高血压是遍及全球的高发性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高血压患者大约有9.72亿6。美国第3次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42.9%7,而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仅为19%8。kearney等9调查显示,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约20%-50%,而英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是52.2%、38.0%和10.7%。hazarika等10报告印度assam邦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3.63%,日本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60%患有高血压11。全球2004年1/4的成人患有高血压,估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1/3的成年人有高血压12。 2. 我国老年高血压流行状况 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1%、32.2%和7.6%,60岁以上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21.5%,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53.12%13。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而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且65-8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占62.2%14。在老年高血压病例中60%-85%的患者均伴有任意1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老年人每年因高血压致心血管事件或死亡近1 200万人。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4-15,老年高血压有如下特点:60%-70%的高血压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使病死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2-4倍;存在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选择降压剂较复杂;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发生在降压治疗及情绪变化时;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脏功能不全;脉压增大,收缩压升高危险性远大于舒张压升高,并且多数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难以控制;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具有低肾素、低交感活性及高容量、高搏出量的特点,故利尿剂及钙离子拮抗剂对老年高血压治疗较其他种类降压药物效果好。 老年高血压中西医治疗现状 研究表明16,由高血压发展到冠心病平均需要5-10年,脑卒中需要13-19年,肾脏损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般要经过5-10年方可出现轻、中度肾小动脉硬化、狭窄,在此期间,若能采取有效措施,对于降低高血压及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因此,高血压患者能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早控制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7。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往往需要终身用药,通过降压治疗可以明显获益,降低血压值与减少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18。降压治疗对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可降低总病死率20%,心血管病病死率33%,卒中发生率40%,冠心病发生率15%;60岁以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低卒中危险36%,冠心病事件25%19。因此,老年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从而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 1. 血压控制目标 老年高血压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够耐受的水平,血压目标收缩压应当<150mmhg,最好控制在理想的血压水平,即血压<140/90mmhg以下。若伴有糖尿病和高危/及高危以及伴有靶器官损害(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患者血压则<130/80mmhg20。而80岁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50/80mmhg,可以使总病死率降低21%,脑卒中降低30%,致命的脑卒中显著降低39%,心力衰竭降低6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4%21。 2. 非药物治疗 采取规律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限制钠盐和脂类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度的体育运动。进行心理认知行为健康辅导,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使患者自愿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睡眠障碍,达到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水平,有利于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2。笪大贵等将60名60-70岁不吸烟患单纯性高血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规范化分级管理并针对高血压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照组自愿在门诊就医而不作特殊处理,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静怡等23针对门诊动态血压波动大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测血压作规范指导及健康教育,病人再次就诊时能向医师提供详细的血压值,为医师准确判断病人血压是否得到充分控制,降压药是否需要增减剂量,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药物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能使90%的高血压病人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 3.1 西医治疗 高血压治疗药物有6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及-受体阻滞剂。由于老年人血压的临床特殊性,多种危险因素并存,血压降低难度大,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种类药物的降压特点、靶器官有无损害、综合评价其临床地位,合理、慎重和个体化选用降压药物,同时在治疗中应注意老年高血压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24。老年高血压主张联合应用2种或以上降压药,选用长效、控释制剂,每种药物采用小剂量开始缓慢降压的方案为宜,在血压达标的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25。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西药降压药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6。郑琼莉等27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在原西药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自拟三子养亲汤(决明子、沙苑子、女贞子、生地黄、菊花、枸杞子各10g),每日1剂,水煎200ml,早晚各100ml,连续服8周,治疗组脉压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认为可能与改善大动脉的顺应性明显相关。钱海凌等28应用活血化瘀利水法(黄芪30g,丹参15g,茺蔚子1 5g,车前子15g,夏枯草10g,水蛭5g等药物组成,免煎中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改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李浩等29应用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黄勇武等30应用生脉注射液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能降低患者的血压,同时生脉注射液能通过调节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目的。文继红等31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之中药,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红花10g,桃仁10g,赤芍10g,地龙10g,当归尾20g,黄芪30g,丹参20g,天麻10g,钩藤15g,杜仲15g),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比单用西药疗效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李欣等3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黄芪15g,白术15g,桑寄生15g,杜仲15g,当归9g,川芎9g,丹参15g,水蛭6g)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t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明显(p0.05),益气活血通络方可能为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平衡,从而达到有效降压及控制高血压病情发展的作用。尹春喜33用桂附地黄汤加味配合伲福达、王国民等34用伲福达片加服银杏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张春媛35用心脉通配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心脉通与贝那普利合用可提高降压疗效,平稳降压,同时降低贝那普利所致的头晕、头痛、焦虑等副作用,并且减少贝那普利用量。赵卫36应用益肾活血颗粒(熟地黄10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丹参20g,地龙10g,山楂10g)配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在降低bun、cr、尿微量蛋白(malb)、血及尿2-mg、血清内皮素(et)水平和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益肾活血颗粒具备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功能,可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实践表明37,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较之单纯的中医或西医具有明显优势,中药可改善血液循环,降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