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2 0 11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学校代码:1 0 2 6 9 学号:5 1 0 8 2 9 0 1 0 1 8 葶震印绍天擎 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动画研究 院 专 2 0 1 1 年4 月完成 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r2 011 | | i i iiii iii ii i ii ii iiu i y 19 0 4 9 2 5 s c h o o lc o d e :10 2 6 9 i 心v d :5 1 0 8 2 9 0 1 0 1 8 e a s tc h i n an 0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y 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m y t h o l o g y a n d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 d e p a r t m e n t : 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m a j o r : l i ! 星! 墅y! h 曼q ! y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c h i n e s en o v e la e s t h e t i c s s u p e r v i s o r : m a s t e rc a n d i d a t e : m 垒qh q n g f 鱼塾g a p r i l 2 0 1 1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动画研究,是在华 东师范大学攻读硒彩博士( 请勾选) 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多研年歹月2 7 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 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的印刷版和电 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意学校 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 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请勾选) ( ) 1 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 于年月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力2 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堕遂塑兰! 本人签名 丝幺差 7 口f 年r 月7e l 燮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齐森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席 谭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程华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意如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马宇辉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 论文摘要 现代动画产业具备文化传播这一特殊的功能,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 途径,因此当前社会对于动画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美 国和日本是两个动画大国,他们利用其丰富优秀的动画作品,不断地侵占我国的 动画市场,实施其文化输出战略;而中国本土动画由于缺乏创新和技术等原因而 难以有所突破,引起了动画产业专业人士和研究者、爱好者的反思。虽然动画研 究正在不断深入,有的高校为了培养动画人才而设立了相关专业,但不可否认, 动画研究在总体上还比较欠缺,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动画有着天然的丰富的联系。中国古代神话作为后代文 学艺术创作的宝库,同样有许多值得动画借鉴和利用的资源,或许可以为动画的 发展提供灵感,打开另一扇窗。本文从中国动画现状出发,注重具体的动画文本 和实例分析,将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动画相结合,深入挖掘两者在文化精神上的 互通性,在艺术表现上的契合性。论文主要分成四章来进行探讨。第一章,分别 对中国古代神话和现代动画的概念、范围、演变过程作了分析说明,两者在文化 精神、艺术表现诸多方面具有共通性、兼容性;第二章,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神话 中的动画元素,以“幻想”这一共同特征为角度,阐释了幻想的来源、发展演变 和在动画中的运用;第三章以“意境美”这一追求为视角,分析了意境在中国古 代文论和美学史上的发展过程、特质,最后以宫崎骏的系列动画作品为具体文本, 对其进行了一次详细而深入的大解构。由此得出结论:幻想性与意境美两大特征 均与中国古代神话有天然联系,是一部优秀的现代动画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第 四章,从动画故事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主题内涵等方面,分析以中国古代神 话为题材的动画作品,总结在神话改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指出需要重视、发挥 和完善的因素,本文择取经典动画作品大闹天宫进行结构分解,并努力为现 实的动画创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现代动画;幻想;意境美 , a b s t r a c t 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i sa ni n d u s t r yi nt h es p e c i a lf u n c t i o no fc u l t u r a lt r a n s m i s s i o n i t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i n h e r i t i n gt h e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h i s t o r y s oo u r c u r r e n t s o c i a lp a y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i t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h ew h o l ew o r l d ,i n 0 n ew a y , u n i t e ds t a t e sa n dj a p a na r et h et w ob i gc o u n t r i e so fa n i m a t i o n t h e y u s e t h e i re x c e l l e n ta n dr i c ha n i m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 st oo c c u p yc h i n e s ea n i m a t i o nm a r k e t , i m p l e m e n tt h e i rs t r a t e g yo f c u l t u r a lo u t p u t i na n o t h e rw a y , d u et ol a c ko f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h i n e s ed o m e s t i c a n i m a t i o ni s a l w a y s d i f f i c u l tt om a k ea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w h i c hc a u s e sr e f l e c t i o n i nt h ea n i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b y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 r e s e a r c h e r sa n de n t h u s i a s t s a l t h o u g ht h ea n i m a t i o ni sag r o w i n gr e s e a r c h ,a n ds o m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s e tu par e l a t e ds u b j e c tt od e v e l o pa n i m a t i o nt a l e n t ,b u tu n d e n i a b l y , t h e a m i m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i ss t i l ld e f e c t i v e ,i n c o m p l e t ea n dw i t h o u ti n - d e p t hi ng e n e r a l a n c i e n tm y t h sa n d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h a sn a t u r a ll i n k s a sat r e a s u r et r o v eo f l i t e r a r ya n d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t h e r ei sm u c hr e s o u r c et h a tm o d e m a n i m a t i o nc a nl e a r n f r o m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c a np r o v i d ei n s p i r a t i o n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a n i m a t i o n m a y b ew ec a ns e ea n o t h e rw i n d o w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s t a r tf r o m t h e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a n i m a t i o n ,f o c u so na n i m a t e dt e x ta n ds p e c i f i cc a s ea n a l y s i s w e c o m b i n et h e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a n d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 ,d i gi nt h ec u l t u r a l s p i r i to ft h ei n t e r o p e r a b i l i t yb e t w e e nt h et w o ,a n di n af i to f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 t h e 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t oa n a l y z e i n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 w ee x p l a i nc o n c e p t , s c o p e e v o l u t i o no f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a n d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 t h e yh a v e t h e i rc o m m o n a l i t ya n d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i nt h ec u l t u r a ls p i r i t ,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a n do t h e r a s p e e l s i n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w e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t h ea n i m a t i o ne l e m e n t si n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 u s i n g ”f a n t a s y ”a n g l ea st h ec o m m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ee x p l a i n t h eo r i g i no ff a n t a s y , e v o l u t i o n ,a n du s i n gi na n i m a t i o n 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 w eu s e ”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a st h ep u r s u i to fp e r s p e c t i v et oa n a l y s i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n c i e n tc u l t u r ei nc h i n aa n da e s t h e t i ch i s t o r y f i n a l l y , t h ep a p e r w o r kt os e r i e so fs p e c i f i ca n i m a t e dt e x to fh a y a om i y a z a k ia n d d oag r e a td e t a i la n d i n d e p t h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c o n c l u d i n g :f a n t a s ya n d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h a v en a t u r a l l i n l ( sw i t h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 b o t ho ft h e ma r e e s s e n t i a le l e m e n t so f e x c e l l e n t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 i nt h ec h a p t e rf o u r , f r o mt h ea n i m a t e ds t o r yp l o t ,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t h e m a t i cc o n t e n ta n do t h e ra s p e c t s ,w ea n a l y z et h ea n i m a t i o nw h i c h t h e m ei sf r o mt h e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m y t h o l o g y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r o u g h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a d a p t a t i o no fm y t h ,w ew i l ln o t ei t sf a c t o r sw h i c ht h e a n i m a t i o nc r e a t o r sc a nl e a r n t h ep a p e rc h o o s e st h ec l a s s i ca n i m a t i o n ”m o n k e yk i n g ”t ot a k es t r u c t u r a l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t r ym yb e s tt op r o v i d eag o o dt e m p l a t et o r e a l i s t i ca n i t a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m y t h o l o g y ,m o d e ma n i m a t i o n ,f a n t a s y , a r t i s t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一 绪论 目录 第一章中国古代神话与动画 l 3 第一节中国神话概念的厘定3 第二节动画概念的阐释8 第二章神话幻想一动画创作的灵感之源 第一节幻想与想象1 3 第二节幻想的来源。1 7 第三节陌生化手段19 第四节幻想与现实的平衡。2 3 第三章意境美动画作品的审美追求 2 6 第一节意境:意与境并重2 7 第二节意境的特质3 0 第三节意境之浪漫主义风格与生命精神的统一 一宫崎骏动画之人与自然世界关系探析。3 2 第四章动画与神话因素 以大闹天宫) 为例 4 2 第一节情节的提取和精简。4 3 第二节人物的形象与性格4 4 第三节主题的升华与延伸。4 6 结语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4 9 5 0 一、专著5 0 二、论文5 3 附录二:嘞画与神话”研究论文索引 后记 5 5 5 7 绪论 2 1 世纪以来,动画艺术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动画的相关研究也在 不断地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有相关专著问世,如孙立军、马华编著 的影视动画影片分析、聂欣如的动画概论、彭吉象的影视鉴赏等, 还有不少高等院校把动画纳入了学科专业,重视对动画人才和研究人才的培养。 从整体而言,中国的动画产业与美、日两个动画大国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如缺乏创意、题材单一、人物扁平、思想简单等等。动画在当代承担着文化传 播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动画市场被其他国家占去了大部分的份额,那么, 其国民在这一方面受到的本国的文化熏陶将是薄弱的,不利于一国传统文化氛 围和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因此,加深对动画领域的挖掘和研究也就显得日益迫 切。不乏一批有志之士投入了对动画的探索研究中;其探索的着眼点主要放在 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动画的技巧、手法等方面。从回归传统、发掘经典这一条 线索上看,本土的文化资源更值得发现和挖掘。中国神话以及古典文学中的神 话元素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将动画与神话相结合来展开研究, 也不失为一个研究的角度和途径。 目前,学界对于神话的相关研究已相当深入和完善,且成果颇丰,例如茅 盾的中国神话研究初探,袁珂的中国神话史、古神话选释,潜明兹的 中国神话学等等,他们从神话的定义、类型、发展演变过程、学科建设等 各方面进行研究。颇值一提的是袁珂先生对神话的定义、范围的研究。他认为 神话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神话是会随着时代的进展而发生变化的。不管是口头 流传的也好,或经过文人记录而加工润色的也好,总的趋势,都是要朝着由朴 野而文明这条路子走去的。神话的原始色彩,自然会在流传演变的过程中而有 所减退,但减退了原始色彩的神话,仍然是神话,或者毋宁说是更高级更优美 的神话。既然神话是发展着的,那么除了原始时代产生的神话,自然还有后 代的再生型神话了。我们可以说,到了袁珂先生研究神话的时代,神话的范畴 袁珂:中国神话史,重庆出版社,2 0 0 7 年,第4 页。 研究被极大地拓宽了。它不再仅仅是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原始神 话,而是在发展中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 以及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的带有神话色彩的部分。 比之美、日等动画大国而言,中国的动画产业的发展显得稍逊一筹。虽然 在6 0 年代至8 0 年代,我国的动画片也曾显赫一时,出现了大闹天宫、哪 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作品,更有牧笛、山水情等极富中国 传统艺术特色的水墨动画作品问世,获得了全世界的称赞,走在世界的前端。 但之后,因为没有突破和创新,中国动画一再地陷入了沉寂。近年来,其他国 家动画产业纷纷发展,迎来了春天,尤其是迪斯尼的花木兰等取材于中国 的动画片推出,在国际上获得较大反响。这引起了一批有志于动画创作和研究 的人们的反思,如杨鹏的中国卡通“卡”在哪里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近几年来,动画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如肖路的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 及其文化探源是着眼于本国动画在发展中体现出的特征的探讨;李建强的影 视动画艺术鉴赏、佟婷的动画艺术论等则是在专业教材的角度进行编写的。 对于动画可利用的资源、可运用的艺术手法的探讨,尚有欠缺。 以往的研究,或是研究中国古代的神话,或是研究现代动画,把中国神话 与现代动画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极少,对现代动画取材的资源、艺术手法的专 门研究也不够。鉴于此,本论文从事实出发,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分析,主 要分为四章内容,从动画与中国古代神话各自的定义、动画元素、美学特征、 艺术手法以及内在精神等方面,审视动画中的神话成分以及神话在动画中的作 用和意义。 2 第一章中国古代神话与动画 中国的神话是一个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它在创作方法、素材、主题、精 神内涵等方面,是滋养后世文学艺术的肥沃土壤。至今,依旧魅力不减。深受 年轻人喜爱的动画,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它不断地从中国神话中汲取养分,以 动画这一特定的形式,利用丰富的神话资源,创作了一批别具特色的作品,如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笔、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金猴降妖、 哪吒闹海、花木兰等,继承和传播了中国神话的内蕴和精神。 神话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认识隐藏于事物外部表象后面的本质特征。 前苏联的叶魏茨曼认为“对于事物的神秘本质,和人类情感本性的探 索,可以借助于神话。寓言结构的运用,将创作者的理念,以更加幽微有 味的艺术化方式传递。”这句话告诉我们,由于神话的原始性和神秘性, 它往往会运用一些奇特的形式,在简单的外表下包含了创作者的理念、情 感,所以说,神话也可以作为我们认识和探究事物的一种手段。而在神话 与动画的讨论中,神话的这一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动画作品。 第一节中国神话概念的厘定 在研究某个问题之前,把这个问题的定义和对象先弄清楚,在一定范围里 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便于讨论和分析的深入。因此,笔 者将在这里把中国神话、动画的两个概念先行做一次必要的说明,确定本文探 讨的对象和范围。 神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神话主要指远古神话,它是我们后世所有 文学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源头。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中谈到神话说:“神话 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 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确信以为是真的”,“所谓神话, 是原始人民的信仰和生活之混合的表现,并不是一切荒唐怪诞言神仙之事的, 叶魏茨曼著,崔君衍译:电影哲学概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9 2 年,第1 0 0 页。 3 都可以称为神话。 远古神话,顾名思义,就是产生于远古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 下,先民的认识能力有限,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解释自然界各种变化莫测的 现象,包括外界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以及人自身的生老病死过程。为了给自然 现象一个合理的存在理由,先民们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而更多地发挥了大脑中 汪洋肆意的想象力,编织着一个个神奇瑰丽的故事来自圆其说,这就是远古神 话的由来。关于远古神话产生的主要原因,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一文 中写道:“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 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远古神话是在初民无能为力于 各类自然现象的状况下,幻想超自然的力量来表达征服和控制自然的美好愿望。 同世界各民族一样,中国远古神话具备自己的体系,丰富精彩,向后世传 达出了先民的生存状态和包蕴其间的民族精神。但是,由于这些神话在历史的 变革中没有经过系统整理和记录,大多已经亡佚不传。后人只能在历代经史子 集、笔记、类书等古籍中如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等,寻到他 们的踪迹,使神话显得零碎而庞杂;更有一些远古神话被肆意改编: 大戴礼记五帝德篇:宰我问孔子日:“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 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 抑非人耶? 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 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之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日三 百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日:“吾闻夔一足,信乎? ”日: “夔,人也。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意,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太平御览:子贡日:“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孔子日:“黄帝取合 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卷七十九引 尸子) 由此可见,远古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的破话和改写是相当严重的。儒家学说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 9 8 1 年,第3 页,第8 2 页。 4 主张“不语怪力乱神”,在神话内容不符合事实情理之时便胡乱加以改造、歪曲, 使许多神话丧失了其本来面貌,这是令人遗憾和惋惜的。不过,依旧有许多优 秀的神话流传下来了。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 卫填海等,形成了我国文化中远古时期特有的神话体系,成为后世文学发展的 模范。 关于神话的创作,想象和幻想是其主要方式。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 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又说: “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 话产生的土壤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初期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正是人类 处于幼年时期,他们内心对大自然充满了神秘和敬畏的情结,他们天马行空般 地幻想出种种超自然的神灵,认为他们无所不能,以期借助神灵之手来掌控大 自然,解释一切外在,为我所用,达成自身的美好愿望。先民创作的神话并非 是有意虚构的文学作品,只是基于当时认识、思维和想象力方式的本能叙述。 神话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人们的叙述,则更趋同于现在的传说。 远古神话是人类尚处于幼年时期的一种特殊文学。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 是祖先所作的一种本能解释。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认识世界的能力 有限,人们愿意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各种自然现象。他们的描写是真诚的, 自然的。马克思说“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 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远古神话的出现是一种不可复返的文学现象,幻想 是创作神话的主要方式。远古时代,人们对世界之认识还尚未觉醒,他们用幻 想中的神话来表达自己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把握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渴望。也 许许多神话的构思在现代人的思维里是荒诞可笑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美丽和 纯真,神话是我国文学长河中永放光芒的一块瑰宝。鲁迅说:“原始民族,穴居 野处,见天地万物,变化无常一如风、雨、地震等一有非人力所可捉摸对抗, 很为惊怪,以为必有个主宰外物者在,因之拟名为神,并想象神的生活,动作, 如中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之说,这便成功了神话。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进于 人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如说古来建大功的英雄,其才能在凡人以上,由 于天授就是。例如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之的话,都 是和凡人不同的。这些口传,今人谓之传说。由此再演进,则正事归史:逸 史即变为小说了。”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活水,其天真烂漫、天马行空 的夸张和幻想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创作,神话故事也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料。而神话中所蕴含的为征服自然和改变命运的自我牺 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乐观而自信的生活态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 财富,滋养和鼓舞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因此,神话是人类艺术不可企及的规范。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 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 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这指的自然是远古神话,但从广义来说, 神话并未随着人类幼年时期的结束而就此消亡。相反地,在社会进步和文学发 展的进程中,它越发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袁珂先生著专著论述神话研究的 对象和范围,他在中国神话史中提到: 神话的概念,从史的角度看,大约可以区分为这样两种:一种是说, 神话和原始社会同终始,原始社会以后,神话就消失了;另一种是说,原 始社会以后的阶级社会一一乃至近代和现代也有神话,神话并未“消失”。 我是赞成后一种说法的。后一种说法,我把它概括为“广义神话”这样一 个意思那就是说,即使原始神话消失了,继原始神话而起的广义神话也 还并未消失,而后者和前者又本是一脉相通的,并不是判然划分的两回事。 万物有始,必有终,神话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天它自然会走到尽头而消失的; 但是现在,从中国乃至世界的范围看,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它还没有消失。 他又指出后世新神话也即再生性神话的产生: 广义神话的中心思想,就是认为不仅最初产生神话的原始社会有神话, 就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有神话。旧有的神话在发展,在 演变;新的神话也随着历史的进展在不断地产生。直到今天,旧的神话没 有消失,新的神话还在产生。圆 参见 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梅新林,崔小敬主编( 2 0 世纪 研究载, 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8 年,第3 8 6 页 4 5 有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鲜明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具有人的性格、猴的机灵、 神的威力的叛逆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并“闪耀这斗争的光芒劬。 人物具有典型性。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情节内的表现是不同的;就 算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剧中,对形象、性格的要求也不同。如铁扇公主 注重刻画孙悟空的机智灵敏、如何妙取宝扇,而大闹天宫则是为了突显孙 悟空的反抗和自由的精神。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这一命题,童庆炳对此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体现 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 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 活的具体环境,接着又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地分析, “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 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行动,制约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典型人物也并 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也 就是说,任何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典型”,只有依存于某个特定环境里,人物 的言行举止才有了依据和基础;在与时代、与更加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的同时, 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性格更富艺术魅力,其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厚。 第三节主题的升华与延伸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自幼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少有文名却屡试不 中,郁郁不得志,一生穷困。“性诙谐,喜鬼神”,遍读诗书,尤其喜爱神仙志 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到处搜罗鬼怪故事。最终,他以积累的西游故事为基础 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试图借此书来抒发心中积聚已久的不平之气, 并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一腔壮志。吴承恩创作的孙悟空,无疑是带着自我 色彩的人物,“贯穿在西游记里的这种战斗的叛逆性的内容,当然并不是凭 空产生的,而是打上了时代的特色的烙印,反映着产生它的时代的现实生活的 社会关系的特点。在孙悟空的性格里,更重要的,是体现着从社会斗争的复杂 肖路: 上集,载辽宁日报,1 9 6 2 年1 0 月7 日。 曲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第2 2 1 页。 关系中幻化出来的英雄理想。孙悟空和天上世界的所谓神魔斗争,分明是封建 社会阶级斗争的升华。神的统治者,神的统治机构,不过是中国富有特征的封 建统治者、封建统治机构的幻化,而孙悟空也恰恰是人的叛逆英雄的理想化。 实际上,西游记的作者是按照社会现实的面貌复制了它的神话境界。起初 是充满了抗争精神,从地下斗到天上,不肯认输;自压在山下五百年后,终也 愿意跟着唐僧一齐前往西天求取真经。这样的情节安排,不难看出作者对封建 统治者依旧抱有幻想,希冀走入体制内取得认同来改变自己不幸的境遇,没有 摆脱封建时代的束缚。这样一来,故事的主题分散了,弱化了孙悟空的抗争精 神。 在进行改编之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独一无二,战无不胜,将抗争精神 贯穿始终。他不再与封建体制融合,不再受统治者的约束,而是奔着他自由天 真的本性回到了花果山,这怎能不说是一种纯粹呢! 编导安排这样的情节和结 局,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6 0 年代距离新中国成立数十年,国家的稳定和 发展刚刚起步,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国内国外的反动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因此,国内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活动不断,动画片作为文化宣传的一种, 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这样一份责任。于是,在人们对正义和真理的呼唤中,大 闹天宫诞生了。影片对孙悟空的改造不仅是外在形象和情节编排方面,还在 思想内容上的,大大地升华了原著的主题思想。肖路在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 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中写道:“孙悟空所喻示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本质, 既具有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嫉 恶如仇的正义感及善待弱小的善良个性;而他的对立面所喻示的则是貌似强大 的反动阶级。这样的改编使大闹天宫的时代精神得到了体现,思想意蕴也 得到了加深”。改编以后的大闹天宫及孙悟空的形象获得了观众和儿童的喜 爱和肯定,万籁鸣说“经过改编后,影片中的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与封建正 统、邪恶势力作斗争;他乐观、诙谐、机灵、正直,本领过人,神通广大,再 加上他那惹人喜爱的外貌和动作特征,这一切都得到了亿万观众的欢迎和赞扬” o 美学专家宗白华先生认为:“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 李希凡:漫谈 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梅新林,崔小敬主编( 2 0 世纪 的文化阐释,黄悦著,南方日报出版社, 2 0 1 0 年。 上古神话传说,张公编著,吉林出版社,2 0 1 0 年。 中国神话研究,王青著,中华书局,2 0 1 0 年。 神话中原:2 0 0 6 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白庚胜、叶舒宪 主编,大象出版社,2 0 0 8 年。 中国神话与小说,刘勇强著,大象出版社,2 0 0 9 年。 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比较研究,张文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9 年。 ( 2 0 世纪 研究,梅新林,崔小敬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8 年。 动画概论,聂欣如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陈奇佳著,交通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 森林思想一日本文化的原点,【日】梅原猛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9 9 3 年。 动画中的东方绘画元素,于澎编著,东方出版中心,2 0 1 0 年。 朱光潜讲美学,朱光潜著,凤凰出版社,2 0 11 年。 卡通叙事学,杨鹏著,湖北少儿出版社,2 0 0 3 年。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 , 现代电影美学,【法】雅克奥蒙等著,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1 0 年。 , - 1 - 威美学思想论纲,李媛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0 年。 趣说西游人物,竺洪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8 年。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金雅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9 年。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三部曲 与人生,辛 晓玲著,民族出版社,2 0 0 7 年。 神话与诗,闻一多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9 年。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北岳文艺出版社,2 0 0 4 年。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3 年。 鲁迅全集( 第9 卷)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 中国电影意境论,刘书亮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 0 0 8 年。 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3 年。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1 9 9 7 年。 美学与意境,宗白华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 0 0 8 。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 意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 美学,【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 0 0 9 年。 精神现象学, 德】黑格尔著,王诚、曾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7 。 山海经,李润英、陈焕良注译,岳麓书社,2 0 0 6 年。 庄子注疏,( 晋) 郭象注,中华书局,2 0 1 1 年。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 9 8 3 年。 老子道德经注,( 魏) 王弼注,中华书局,2 0 1 0 年。 老子校释,朱谦之撰,中华书局,1 9 8 4 年。 沧浪诗话,( 南宋) 严羽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1 9 9 9 年。 5 2 二、论文 _ 一、,【- 陆霄虹:从 谈我国动画片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4 期。 时晨:童趣形式下的深邃思考一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文化分析,科技信息 ( 学术研究) ,2 0 0 8 年。 米斯茹:宫崎骏动画电影美学思想研究,四川i 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8 年。 孙淑华、郑爱军:论宫崎骏动画的意境美,电影评介,2 0 0 9 年,第8 期。 李笑寒:日本动漫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论文,2 0 0 8 年。 王腾飞:植入动画艺术身躯的中国神话精神,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 0 0 9 年。 王桥:中国神话故事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和意义,美术大观2 0 1 0 年第 1 0 期。 耿楠楠: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 0 0 8 年,第4 期。 王凌轩:幻想世界观与影视动漫创作,争鸣,2 0 0 9 年,第3 期。 陈苗:幻想一艺术创作的源泉,科教文汇,2 0 0 9 年,第5 期。 马振华:幻想移情认同一浅析文学接受主体的几种心理活动,中国 校外教育杂志,2 0 0 8 年。 刘静:论“意境”对意向的超越与美学生成,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 0 0 9 年,第2 期。 毛宣国:宗白华的意境理论及启示,求索,1 9 9 8 年,第3 期。 周玲玲:意境理论形成初探,安顺学院学报,2 0 1 0 年,第1 期。 赵咏梅、吴杨:试探影视艺术中的意境,作家,2 0 1 0 年,第4 期。 陈兆金:略论影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电影评介,2 0 0 7 年,第2 期。 赵明、冯丽:影视的意境创作,唐都学刊,2 0 0 6 年,第6 期。 王珏荣:从情与景合到虚实结合一宗白华意境论综述,青年科学2 0 1 0 , 年,第3 期。 徐成辉:“意境”的美学溯源,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版) ,2 0 0 9 年,第l 期。 周健:论影视意境美的表现形式,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梁红伟:中国艺术意境的虚实创构特征及生命精神,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学报5 52 0 1 0 年,第2 期。 田畦耘: 中变形神话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东北 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0 4 年 松林:愈有民族性,愈有国际性一美术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5 5 ,载 当代电影5 5 ,1 9 8 5 年,第2 期。 唐韧、黎超然:中国卡通到底缺什么?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2 0 0 0 年第3 期 张蓝:动画创作与观众心理,中国电视,2 0 0 2 年第1 2 期 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 1 9 2 6 - 2 0 0 8 ) 5 5 ,现代传播,2 0 1 0 年第9 期 陈瑰丽:谈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共生”理念,电影文学,2 0 0 9 年。 李金梅:宫崎骏动画的生态意识兼论现代社会语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电影评介,2 0 0 7 年,第2 2 期。 何海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宫崎骏动画世界5 5 ,华南师范大 学学报,2 0 0 4 年,第l 期。 富崎骏著,支菲娜编译:宫崎骏:思索与回归一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 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3 期。 林天送:宫崎骏生态动漫及其反思,电影评介,2 0 1 0 年,第6 期。 hhllllllillllllll-f ) 附录二:“动画与神话刀研究论文索引 陶斌:宫崎骏动画角色中的神话色彩,数位时尚( 新视觉艺术) 2 0 1 0 年 第5 期。 刘箴: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卡通短片设计,第三届智能c a d 与数字娱 乐学术会议( c i d e 2 0 0 6 ) 2 0 0 6 年。 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 1 9 2 6 2 0 0 8 ) ) ) ,现代传播,2 0 10 年第9 期。 陈中元:中国神话题材动画角色塑造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年。 王腾飞:植入动画艺术身躯的中国神话精神,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 0 0 9 年。 郑晓慧:插上梦想与飞翔的翅膀- 谈 对中国学派动画 创作的启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8 年第1 0 期。 卢金德:灿烂厚积彰显远古之情采杩健男的 ,上海艺术 家2 0 1 0 年第3 期。 王旅波:先秦湖湘神话中恐怖情愫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北京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000-4-11:1994+AMD1:2000 CSV EN-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11: Testing andmeasurement techniques - Voltage dips,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
- 【正版授权】 IEC 60601-1:2025 SER EN-FR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ALL PARTS
- 北京高尔夫球童培训知识课件
- 北京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趣味体态测试题及答案
- 安装预算考试题及答案
- 跆拳道裁判员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精神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 福田物业面试题及答案
- 探伤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 免疫05-第五章-免疫凝集试验
- 2025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919机组培训-导航系统
- 高考地理易错题专练: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上半年上海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2024年度礼品设计创新研发合同3篇
- 树木砍伐用工合同模板
- 小学班主任资料-家校联系本
- 氧化铝制取全套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