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论文论电子证据.doc_第1页
法学理论论文论电子证据.doc_第2页
法学理论论文论电子证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电子证据 【摘要】 电子证据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是信息世界的“证据之王”,在案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证明作用。司法实践已经逐步采用电子证据,但由于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规则的冲击与挑战、电子证据立法及其证据规则的缺失与滞后,阻碍了电子证据的适用,大多数法律人士都在谨慎适用,甚至“无所适从”。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四章。具体来说,第一章对学术界对电子证据的各种概念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表明了笔者对电子证据概念的一些想法,最后对电子证据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下文论述电子证据的其它法律问题作了铺垫。第二章对联合国电子证据立法、欧盟以及其他国家电子证据立法进行了考察。分别介绍了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名示范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欧盟和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通过对联合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子证据的立法考察,为我国电子证据的制度重构提供了某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三章通过对我国电子签名法的立法经过和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我国电子证据其他相关立法,指出电子证据的全面立法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本章还对我国电子证据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电子证据与现行诉讼制度存在着诸多冲突。电子证据法律定位问题、电子证据效力问题、电子证据举证责任问题、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真实性等问题,均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分别予以解决。第四章探讨了我国电子证据的制度重塑。对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的重塑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首先引入电子证据的制度理念:坚持兼容原则和加快立法速度;其次通过对国外电子证据立法模式的考察并结合学理观点,重点阐述了我国电子证据制度重构的模式选择;最后,笔者对我国电子证据的制度重构详细阐述,通过电子证据的定位、举证责任制度的重构、电子证据收集制度的重构、电子证据保全制度的重构和电子证据审查制度的重构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期为完善我国电子证据立法提供些许帮助和建议。【abstract】 as a result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evidence, the king of evi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worl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ases. although electronic evidence has been adopted in juridical practice step by step, men of law still treat it carefully, even disoriented. this phenomenon is due to the impact and challenge of electronic evidence to the traditional evidence rule, as well as the lack and lag of the electronic evidence legislation and rules. all these hinder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evidence.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n chapter one, the thesis sums up, analyzes and evaluates various kinds of statements that the academic defined the electronic evidence, puts forward the writers opin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electronic evidence,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vidence,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discussion of other legal issue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in chapter two, the thesis makes a detailed evaluation and consideration for the legislation pattern in comparison law vision from a deeper level.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union electronic evidence legislation separately.in chapter three, the legislation process and cont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lectron signature law and other relevant regulations are introduced. besides, the thesis evaluates the obstacles faced by electronic evidence in china, i.e. there are so many conflicts between electronic evidence and the present procedural regime which are needed to be solved by legislation in the future.in chapter four, the thesis focuses on reestablishment of electronic evidence system in china. after a lot of rational review, the core problems faced by reestablishment of electronic evidence system in china are analyzed,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related legislation and juridical practice. 【关键词】 电子证据; 法律定位; 立法 【key words】 electronic evidence; legal status; legislation 论电子证据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 引言 8-10 第一章 电子证据的概述 10-16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 10-13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归纳 10-11 二、电子证据的概念评述 11-13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特征 13-16 一、非独立性 13-14 二、脆弱性 14 三、分散性和连续性 14 四、复合性 14-15 五、高科技性 15 六、其他特点 15-16 第二章 国外电子证据的立法考察 16-25 第一节 联合国电子证据的立法考察 16-18 一、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示范法制定沿革 16-17 二、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示范法主要内容 17-18 第二节 欧盟和其他国家的立法考察 18-25 一、欧盟电子证据的立法考察 18-21 二、其他国家电子证据的立法考察 21-25 第三章 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现状及问题分析 25-34 第一节 我国电子证据的立法现状 25-27 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制定 25-26 二、我国电子证据的其他相关立法 26-27 第二节 我国电子证据存在问题分析 27-34 一、电子证据法律定位问题分析 27-31 二、电子证据效力问题分析 31 三、电子证据举证责任问题分析 31-32 四、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真实性问题分析 32-34 第四章 我国电子证据的制度重塑 34-46 第一节 我国电子证据的制度理念 34-35 一、我国电子证据的制度理念 34-35 二、安全电子文件的独特价值 35 第二节 我国电子证据制度模式 35-37 一、电子证据的制度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