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自探共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doc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自探共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doc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自探共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doc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自探共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自探共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自探共研”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引导学生在对教学内容的自主研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索、共同讨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以及小组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1、创设情境,诱导深入 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创设情境就是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绪化、经验化,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从而让问题和想法牵引学生向知识的深处走去。鉴此,教师依据教学任务,通过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情境性问题,巧妙地将学习目标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内容介绍的是盛唐经济繁荣局面,而这时候恰好广州举办春交会,于是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把课题改成盛唐的经贸洽谈会,把农业、手工业、商业顺理成章地安排成农业展厅、手工业展厅、商业展厅,另外还加上政府职能部门组织新闻发布会,总共四大部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个组负责一部分,由他们小组进行推介。教师这时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农业组可以从新农具和农作物新品种两个方面进行推介;手工业组则可以制瓷业、丝织业、冶铁业等方面进行推介;商业组介绍大都市长安的基本状况,目的吸引各方客人的到来;政府职能部门既要阐明唐朝的开明政策,还要组织经济论坛讨论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这样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放手自学,独立思考 放手自学即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即不干扰学生,让其思绪驰骋飞扬,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工成自己的观念和意向。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 再以“开元盛世”的教学为例,教师给农业组准备了曲辕犁、筒车的图片和关于茶叶的介绍资料;给手工业组提供了唐朝的手工业分布图和有关制瓷的南青北白、蜀锦的资料;给商业组展示了长安布局图和关于故都长安的介绍资料,给政府职能部门则准备了几首唐诗和有关唐朝经济的资料。3、分层指导,自探共研 这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尝试、练习等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组织好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例如在进行隋朝大运河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有全面的理解,教师设计了一道由隋炀帝颁发关于开凿大运河的圣旨,让学生围绕有关内容仿写圣旨。学生对仿写圣旨非常感兴趣,他们对影视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已经耳熟能详,他们都想试一下当“皇帝”滋味,但怎么把课本知识转化成皇帝圣旨,他们却犯难了。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4、组织交流,共同分享 此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对探索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实现知识的内化。在此要求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境界。对“自探”的结果不要求统一,发掘“自探共研”的信息和成果的最大蕴藏量。因此组织讨论,发表学生的不同见解、一知半解或一分肯定、一点怀疑、一声感叹,都可能是学生真正的收获。组织讨论交流成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交流在自探共研过程中所作出的选择、判断,以及在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新发现。 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郑和下西洋”的教学为例,教师抓住凤凰卫视台准备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拍摄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的契机,把学生分成线路组、事务组、旅游推介组、影响组(包括对国内和国外)四个小组。他们经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教师组织他们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影响组有的学生佩服郑和的英勇无比,胆色过人;有的赞叹明朝的强大;有的叹息明朝统治者厚往薄来;有的甚至假设郑和当年奉命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时,决定一直走下去,于是,后来有了郑和发现“新大陆”,有了“日不落”的中华殖民帝国,现在的世界头号大国是中国而非美国5、质疑问难,拓展延伸这个阶段是师生再学习的阶段,是讨论交流成果的继续。此时可能产生激烈的碰撞,质疑问题中可能因持不同主张,学生各执一端,形成争执态势,可能是全班讨论时的思想冲击波又滋生了新的疑点,需要深入研讨。此时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形成主流意识,同时允许个人存疑,不强求一律,对学生的成果整合到此即可。 以“四大发明”影响的教学为例,当教师正在对这堂课进行小结时,突然有学生提出:四大发明没有传到欧洲,中国会不会遭遇百年屈辱呢?全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纷纷窃窃私语。一时间,同学们反响强烈。统计了一下,全班52名学生,表示否定意见(四大发明没有传到欧洲,中国不会遭遇百年屈辱)的有31名,持肯定意见(四大发明没有传到欧洲,中国还会遭遇百年屈辱)的有21名,教师立即将他们分成两组,让各组分头准备,在下一次新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讨论。6、评价分享,以评促学教学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自我反馈调控能力,使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的交互发展。首先,教师的及时鼓励性评价是外动力。在每一个学期开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学生轮流做组长,组长负责把组员在小组内或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