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根源.doc_第1页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根源.doc_第2页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根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根源 内容摘要:近期,人民币总体呈升值态势,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根源在于不尽合理的外贸格局和外汇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外汇形势和外汇储备情况,解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热钱 外汇储备 近期,人民币汇率几番变动,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同时,我国存在巨额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这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人民币升值的根源 当前,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有升值的压力;而在本国货币流通领域中,则存在通胀即贬值的压力。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这与我国实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外汇进入我国必须经由中央银行或者地下黑市兑换成人民币方可使用,这样一来人民币的币值变动趋势在内外两个领域就会出现偏离。下面从外贸顺差、不明流入外资、外汇储备三个方面分析这个现象的成因。 (一)外贸顺差 近十年来,我国的外贸顺差逐年递增,由于此前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贸顺差的外汇是由中央银行负责兑换成人民币给出口部门。从表1可知,外贸顺差从2000年的241.1亿美元,逐年递增,到了2005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而2006年上半年就达到了614.5亿美元,按照下半年外贸额高于上半年的管理估算,2006全年外贸顺差至少达到1200亿美元。如此大的外贸顺差,本身就会造成对外汇的巨大需求。 (二)不明流入外资 从2002年开始,有大量的不明外来资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热钱”涌入国内。 “热钱”(hot money, 简称hm)通常可以用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简称fr)的当年增量减去贸易顺差(foreign trade surplus,简称tr)及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这个办法来粗略估计,即: hmfr-tr-fdi 根据有关数据及等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近年来的不明流入外资的大致数值,具体见表1。 从表1的结果来看,从2003年开始,海外资金就呈净流入状态,且高达300亿美元,到了2004年,呈现出一个爆发的行情,到了2005年,海外不明资金流入额又回归到400亿美元左右。这些“热钱”还是需要被中央银行或者黑市兑换成人民币,然后才能进入国内投资。 (三)外汇储备 我国的外汇储备,从2000至今,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的外汇储备为1600亿美元左右,但是不过短短7年,2006年上半年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9411亿美元,到2006年底,外汇储备为10663亿美元。而我国的外汇储备并没有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也没有大量的用于对外直接投资,这样在外汇市场对人民币造成了巨大的升值压力。 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是来源于不尽合理的外贸格局和外汇管理制度。我国应从源头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当前我国的贸易顺差过大,会引发人民币升值,应在继续大力发展出口的同时,加大进口力度,可以考虑多进口我国稀缺的自然资源、高科技,以及我国人民需要的外国商品及服务;应尽快建立合理有效的监控机制,及时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金融机构建设,合理合法地引导外来资金的流向;应鼓励、引导我国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同时,应逐步放宽我国的民间资金流出,让国民更加便利地去投资国外资本市场、房产市场;对于当前过高的外汇储备,应主动调低外汇储备,把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国家的对外投资、购买国外技术、引进外国人才、采购我国稀缺的战略物资、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速度,不应盲目屈从于他国的压力,而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人民币升值的时间表,缓步为之,以确保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与健康。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斯蒂格利茨, 王尔山等翻译.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