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年产 6 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年产 6 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工艺设计 摘要:摘要: 环氧乙烷是基本的有机化工产品之一。工业上环氧乙烷主要由乙烯与氧气在 银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氧化制得。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年产 6 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 工序进行的工艺设计。阐述了环氧乙烷的基本性质及用途;在确立了环氧乙烷氧 化反应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已知的设计参数对氧化反应 工序进行物料、热量衡算,并对反应器及环氧乙烷吸收塔进行了工艺计算,对工 艺涉及的主要换热器进行了选型。对氧化反应工序进行了平立面布置设计,对反 应器及器后冷却器涉及的管道进行了配管设计;绘制了环氧乙烷氧化反应的管道 及仪表流程图(pid) 、平立面布置图及局部的管道布置图。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乙烯 直接氧化 工艺设计 小 4 号宋体,1.5 倍行距(要求 200300 字) (空 2 行) 关键词: (小 4 号宋体) (小 4 号黑体)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外 文 摘 要 titletitle annual output of 60,000 tons of ethylene oxide oxidation process design process abstractabstract ethylene oxide is one of the basic organic chemical products. it was obtained mainly by the direct oxidation which ethylene and oxygen on the catalyst of silver. this industrial design was mainly about producing 60 thousand tons of ethylene oxide in the oxidation process.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ethylene oxide and the use we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lan requirements and the known design parameters, oxidation process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material and heat balance on the bases of the process of the ethylene oxide oxid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ctor and the absorption tower were obtained by the calculation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main technology- related heat exchanger was selected; the oxidation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acade layout design; the reactor and the pipeline involved converters cooler pipes were done by piping design; the ethylene oxide oxidation involved piping and the instrumentation diagram (pid), facade layout map and local channel layout map were portrayed. keywordskeywords: ethylene oxide ethylene oxide process design 目录目录 1 引言 1 1. 1 环氧乙烷的性质、用途及本设计的背景、规模 .1 1. 2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及比较 .2 2 流程简述 4 3 物料、热量衡算 6 3. 1 物料衡算 .6 3. 2 热量衡算 10 4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14 4. 2 环氧乙烷吸收塔的计算 26 4.3 换热器的选型 .32 5 平立面布置设计 36 5. 1 整体布置原则 36 5. 2 主要设备布置特点 36 6 管径、管材的确立及管道布置设计 .38 6. 1 管径、管材的确立 38 6. 2 管道布置设计 39 结语 40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附录 42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1 1 引言引言 1.1. 1 1 环氧乙烷的性质、用途及本设计的背景、规模环氧乙烷的性质、用途及本设计的背景、规模 1.1.1 环氧乙烷的性质 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ethylene oxide,eo),是最简单、最重要的环氧化合 物或环醚。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气体,低温时是无色易流动液体。有乙醚气味, 其蒸气对眼和鼻粘膜有刺激性,高浓度有刺激臭味,有毒,有温和麻痹性,密度 0.8711g cm-3,熔点-111.7,沸点 10.7,粘度 0.03pas,闪点小于-17.78, 自燃点 429,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 2.6%100%1。其可与水、醇、 醚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环氧乙烷易自聚,尤其当有铁、酸、碱、醛等 杂质或高温下更是如此,自聚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存放环氧乙烷的 储罐必须清洁,常保持在 0以下。 由于环氧乙烷具有含氧三元环结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极易发生开环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氢卤酸、醇、氨及氨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其中与水发生 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是制备乙二醇的主要方法。与氨反应可生成一乙醇胺、二乙醇 胺和三乙醇胺。环氧乙烷本身还可开环生成聚乙醇胺。 1.1.2 环氧乙烷的用途 环氧乙烷在化工、灭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环氧乙烷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环氧乙烷是用途广泛的合成中间体,它是以乙烯为原料产品中的第三大品种,仅 次于聚乙烯和苯乙烯。主要用于水合生产乙二醇,其为聚酯树脂和聚酯纤维的单体, 全球环氧乙烷产量的 60%都转变为乙二醇2。其次用于生产乙醇胺类、醚类、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增塑剂、添加试验机剂、香料、高能试验机燃料、推进剂。 环氧乙烷的灭菌应用 环氧乙烷还是一种消毒灭菌效果较好的低温化学消毒剂,对消毒物品的穿透力强, 可达到物品深部,可以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气体和液体均有较强杀微生物作用,以气体作用强,故多用其气体。在医学消毒和工 业灭菌上用途广泛。常用于食料、纺织物及其他方法不能消毒的对热不稳定的药品和 外科器材等,其多采用气体熏蒸消毒,如皮革、棉制品、化纤织物、精密仪器、生物 制品、纸张、书籍、文件、某些药物、橡皮制品等也采用气体熏蒸消毒。大规模工业 化的集中高效消毒,用环氧乙烷灭菌更为有效和彻底。 环氧乙烷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环氧乙烷在军事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的 blu- -82 巨型炸弹内主要成分就是液态环氧乙烷,blu-82 巨型炸弹的杀伤力相当巨大, 相当于一次小型核爆,手段相当残忍。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使用同类型的巨型炸弹 gbu-28 攻击伊拉克巴格达的一个防空洞,造成超过 1000 名平民丧生。 1.1.3 本设计的背景与规模 本设计是以北京燕山石化的乙烯氧气氧化法制备环氧乙烷的工艺为背景,设计规 模为:60000t 环氧乙烷/年。 1.1. 2 2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及比较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及比较 环氧乙烷的工业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氯醇法和乙烯直接氧化法3。 1.2.1 氯醇法 氯醇法是早期的生产方法,分两步完成,首先由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 酸与乙烯反应生成氯乙醇,然后氯乙醇与氢氧化钙皂化生成环氧乙烷。总反应为. c2h4 + 2cl2 + ca(oh)2 = c2h4o + cacl2 + 2hcl + 2h2o (1-1) 此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缓和,对原料乙烯纯度的要求也不高,且乙烯利用率高, 但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氯气,且反应物氯气和石灰及生成的盐酸易对设备造成腐蚀, 副产物 cacl2处理难度大,污染环境,产品纯度低4。 1.2.21.2.2 乙烯直接氧化法乙烯直接氧化法 乙烯在银催化剂上氧化生成目的产物环氧乙烷,此反应为放热反应5,主反 应为. c2h4 + 0.5o2= c2h4o (1-2)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与氯醇法相比,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更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但在含有乙 烯和氧气的体系中,上述反应进行的同时,还发生乙烯深度氧化生成副产物二氧化碳 和水的反应. c2h4 + 3o2= 2co2 + 2h2o (1-3) 工业上常用氯化物,如 1,2-二氯乙烷(edc)来抑制反应(1-3)的进行,与上述 两个反应进行的同时,还可能发生平行副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等副产物,量较少。 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又分为空气氧化法和氧气氧化法6 。与空气氧化法相 比,氧气直接氧化法具有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的特点。此外设备体积小,放空量少, 氧气氧化法排出的废气量只相当于空气法的 2%,相应的乙烯损失也少。另外,氧气氧 化法流程比空气氧化法短,设备少,建厂投资少,考虑装置的投入,使用纯氧做氧化 剂可提高进料浓度和选择性,有利于延长催化剂的寿命。空气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乙烯单耗低,安全性较氧气法高,因此,近年来新建的大型装置大多采用纯氧做氧化 剂,成为逐渐取代空气法占绝对优势的乙烯工业生产方法7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2 2 流程简述流程简述 本设计的范围包括:氧化反应过程、环氧乙烷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等 单元,具体地,如图 2.1 所示: 工艺流程说明:新鲜原料乙烯和含致稳剂的致稳气及氧气与来自分离罐的循环气 混合,经加热器加热后,进入由导热油进行传热的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产 物环氧乙烷、未反应的乙烯和氧气、氩气及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经冷却器冷却,然后 进入由水做吸收剂的环氧乙烷吸收塔,将大部分的环氧乙烷吸收。吸收后的气体和少 量的环氧乙烷一同进入分离罐将少量的环氧乙烷分离,从分离罐底分离出来的环氧乙 烷溶液同环氧乙烷吸收塔釜的液体混合进行进一步的回收精制;从该分离罐顶部出来 图 2.1 工艺流程图 乙烯 5 二二 氧氧 化化 碳碳 解解 吸吸 塔塔 二 氧 化 碳 冷却水 直接蒸汽 环环 氧氧 乙乙 烷烷 吸吸 收收 塔塔 3%环氧乙烷水溶液 4 7 驰放气 补充致稳 剂 氧气 6 反反 应应 器器 导热油进 导热油出 器前换热 器 器后冷却 器器 分分 离离 罐罐 分分 离离 罐罐 二二 氧氧 化化 碳碳 吸吸 收收 塔塔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的气体,部分驰放,部分压缩。经压缩的气体一部分与新鲜乙烯反应,另一部分经管 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中,用碳酸钾水溶液吸收大部分的二氧化碳,脱除二氧化碳后 的气体经过塔顶冷凝器进入分离罐。从罐底分离的少量二氧化碳经二氧化碳吸收塔塔 釜溶液吸收后,进入二氧化碳解吸塔进行解吸,解吸后的碳酸钾溶液将再次进入吸收 塔循环使用;从罐顶出来的分离气体作为循环气与新鲜原料混合再次参加反应。纯净 的二氧化碳从解吸塔顶排空,二氧化碳解吸塔所需要的热量由直接蒸汽加热提供。 由于环氧乙烷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其他溶剂的大、易得,能够降低成本且吸收效果 好,故环氧乙烷吸收塔用水做溶剂。为了目的产物的收率和转化率恒定,维持系统内 惰性气体的含量是很必要的,故要进行驰放。二氧化碳解析塔顶要将部分二氧化碳排 空是由于副反应不断生成二氧化碳,如果不排放一定的二氧化碳维持系统内平衡,会 造成目的产物的产率下降,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会对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3 3 物料、热量衡算物料、热量衡算 3.3. 1 1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 3.1.1 设计规模及条件 设计规模 年产 6 万吨环氧乙烷,年生产时间 8000 小时环氧乙烷计算,则每小时生产的环 氧乙烷 60000/8000=7.5t,折合环氧乙烷产量 170.45kmolh-1。 设计条件 乙烯的单程转化率为 13%;乙烯对环氧乙烷的选择性为 80%;只考虑如下主、副 反应: 主反应:c2h4 + 0.5o2 = c2h4o 副反应:c2h4 + 3o2 = 2co2 + 2h2o 出环氧乙烷吸收塔 10%除二氧化碳后进入反应器;环氧乙烷吸收塔输出 3%wt 的环 氧乙烷水溶液。已知的物料组成见表 3.1(edc 含量很低,忽略其对过程的影响) 。 表 3.1 物料组成 组成(mol%) 物流 c2h4o2co2arn2edc 反应器进口 20%6.8%8%8.5%56.7% 6 103 . 0 新鲜氧气 0.9995- 新鲜乙烯 -0.996- 3.1.23.1.2 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反应器的物料衡算 反应器入口物质量的确定 由环氧乙烷的产量、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乙烷的收率确定乙烯在反应器中单位时 间消耗量,再由原料乙烯的组成确立反应器单位时间处理的气体总量,并由反应器入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口的组成确立输入反应器的各物质量。 c2h4单位时间消耗量: 1 94.1638 %80%13 45.170 hkmol 反应器单位时间处理的气体总量: 1 7 . 8194 %20 94.1638 hkmol 其中氧气的量为:,同理求得反应器入口其它各物 1 24.557%8 . 6 7 . 8194 hkmol 质的量,见表 3.2。 反应器出口各物质量的确定 以反应器为体系,通过对进、出反应器的各物质进行物料衡算确定反应器出口各 物质的量。 乙烯的衡算 单位时间输出反应器的量=单位时间输入反应器的量单位时间反应的量 = 1638.94-1638.940.13=1425.88(kmolh-1) 氧气的衡算 单位时间输出反应器的量= 557.24-1638.940.130.800.5- 1638.940.130.203 = 344.18(kmolh-1) 二氧化碳的衡算 单位时间输出反应器的量=单位时间输入反应器的量+单位时间反应生成的量 =655.58+1638.940.130.202 =740.80(kmolh-1) 水的衡算 单位时间输出反应器的量=单位时间输入反应器的量+单位时间反应生成的量 =1638.940.130.202 =85.22(kmolh-1) 致稳剂氮气及氩气不参与反应,根据衡算结果将输出反应器的各物质的量汇总于 表 3.2。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 表 3.2 反应器进出口物质的摩尔流量及组成 3.1.33.1.3 环氧乙烷吸收塔的物料衡算环氧乙烷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出反应器的物流经换热后进入环氧乙烷吸收塔,只有环氧乙烷被吸收,出分离罐 顶部时,各物质的摩尔流量及百分含量见表 3.3。 表 3.3 出环氧乙烷吸收塔的各物质的摩尔流量及百分含量 物流点 3 出口物流 c2h4o2co2arn2 单位时间物质的量 () 1 hkmol 1425.8344.18740.80696.554646.4 百分含量(mol%) 18.24.389.438.8759.2 各物质总量( ) 1 hkmol7853.8 3.1.4 环氧乙烷分离罐及驰放量的物料衡算 由流程可知,出分离罐的气体部分驰放,其组成与出分离罐气体组成相同,即驰 放气组成为、。由于系统中要保持恒定,所以设为 x 42h c 2 o 2 coar 2 narar .则由驰放气的组成知:(按进出反应器氧平衡计算并作图 2) 1 hkmol 的摩尔流量为: 42h cx05 . 2 % 2 . 18 %87 . 8 x 的摩尔流量为: 2 ox494 . 0 %38 . 4 %87 . 8 x 据图 2 进出环氧乙烷反应器的氧平衡列方程: 成分 c2h4o2co2arh2on2c2h4o 总量 进口物质的量 () 1 hkmol 1638.9557.24655.58696.55-4646.4-8194.7 反应器进口组成 (mol%) 206.88.08.5-57-100 出口各物质的量 () 1 hkmol 1425.9344.18740.80696.5585.2204646.4170.458109.5 反应器出口组成 (mol%) 17.64.249.138.581.055.732.10100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249x+34.418+344.18-0.494x-34.418=557.24 解得: x=0.857 得驰放气的摩尔流量列表 3.4。 表 3.4 驰放气的组成及摩尔流量 驰放气组成 (物流点 4 的组成) c2h4o2co2arn2 驰放量() 1 hkmol1.760.8570.4230.9085.72 驰放总量 () 1 hkmol 9.668 图 3.2 进出反应器氧的摩尔流量框图 3.1.5 其他物流点的物料衡算 与原料气混合的循环气体量的计算 其循环气量是出环氧乙烷吸收塔的量减去驰放量与出环氧乙烷吸收塔 10%除二氧 化碳后进入反应器的量之和的差值。则: c2h4的摩尔流量:1425.8-1.76=1424.1kmolh-1 co2的摩尔流量:740.80-0.908-74.988=664.90kmolh-1 其他循环量计算同上,整理反应器循环气量见表 3.5, 表 3.5 与原料气混合的循环气体量 物流点 5 的组成 c2h4o2co2arn2 单位时间物质的 量() 1 hkmol 1424.1343.76664.90695.694640.7 557.24 原料 344.1810%=34.418 344.18-0.494x- 34.418 249x 驰放气 co2 二氧化二氧化 碳吸收碳吸收 塔、解塔、解 吸塔吸塔 环氧乙烷环氧乙烷 反应器反应器 环氧乙环氧乙 烷吸收烷吸收 塔塔 分分 离离 罐罐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0 物流点 6 的各量计算 由于要保持系统平衡,在驰放多少氮气就应该补充多少,即补充的致稳剂的量为: 5.72kmolh-1。 的脱除量即为出反应器的的量的 10%与驰放气中的驰放量之和,即 2 co 2 co 2 co 为:740.8010%+0.908=74.988kmolh-1 3.3. 2 2 热量衡算热量衡算 3.2.1 确定各股物流的进出口温度 进反应器器前换热器的气体物流的温度的确定 进反应器器前换热器的气体物流的温度、流量及组成见表 3.5。 表 3.5 换热器的气体物流的温度、流量及组成 物流单位时间物流量 () 1 hkmol 组成总量 () 1 hkmol n25.71620.0132 c2h4214.820.495 物流点 6 (新鲜进料) 298k o2213.400.492433.94 c2h4142.580.201 o234.4180.0484 n2464.640.653 物流点 5 (分离罐出的循 环气) 314k ar69.6550.0979711.30 c2h41281.50.182 o2309.340.0439 n24176.10.592 co2655.800.0930 物流点 4 (循环气) 343k ar626.040.08887048.8 c2h41638.90.200 o2557.160.0680 n24646.40.567 co2655.800.080 混合后各物质的物流量 ar696.550.0858194.9 进反应器器前换热器的气体物流的温度的确定方法是:设其为绝热过程,见图 3.3。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图 3.3 气体物流的温度的确定示意图 由示意图 3.3 知:q=q1+q2+q3=0 各股物流从 314k 降到 298k 所放出的热量 q1 1 314 298 25 hk2 .10275310651 . 3 11967 . 0 84.11588.142 4242 jdttttcnq phchc 1 oo hk44.16535 22 jtcnq p 同理: 1 n h216605.88k 2 jq 1 ar h21870.97k jq 1 naro1 hk5 .357765q 2242 jqqqq hc 各股物流从 343k 降到 298k 所放出的热量 q2 1 343 298 25 hk 9 . 12051078310651 . 3 11967. 084.11588.142 4242 jdttttcnq phchc 1 oo hk 5 . 18862128 22 jtcnq p 同理: 1 co 1 n 1 ar hk6 .51562799 hk 7 . 470788862 hk69.63254912 2 2 jq jq jq 1 ncoaro2 hk 7 . 10318668q 22242 jqqqqq hc t 值的确定 -1 p 213 h8kj10676434.1tcv)(qqq 物流点 4(t)+物流点 5(t)+物流点 6(t) 物流点 4 (343k)+物流点 5 (314k)+物流点 6 (298k) 物流点 4(298k)+物流点 5(298k)+物流点 6(298k) q1 q2 q3 q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2 即: dt t 298 6- 1005 . 9 -0.0315t24.3688194.89810676434.1 整理得: 3-62 t103.017-0.016tt368.2430.9883 通过 vb 语言编程计算上式方程(编程代码见附录 4) ,得 t=336k 各股物流进出口温度的确定见表 3.6。 表 3.6 各股物流进出口温度 换热器进口温度(k)出口温度(k) 反应器后冷却器 537500 反应器前换热器 336474 二氧化碳吸收塔顶冷却器 380314 根据热量衡算结果汇总各设备进出口温度,见表 3.7. 表 3.7 各设备的进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k)出口温度(k) 反应器 474537 冷流体 453453 器后换热器 热流体 537298 冷流体 336465 器前换热器 热流体 500375 eo 吸收塔 375307 二氧化碳吸收塔 373380 压缩机 343- 冷流体 298303 塔后换热器 热流体 380 314 第 2 个分离罐上 314 314 新鲜物料 298-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3.2.2 各装置的热负荷 反应器的热负荷 1 34153515 05 . 0 1 )474 5 . 477(604 . 2 3560000 1 hkj tcm q poil 反 反应器后冷却器的热负荷 1 500 537 31023 2 11884151 05. 01 dtt1076 . 4 t1047 . 1 t00744 . 0 606 . 5 18 . 4 48.8109 1 1 hkj tcn q p e 反应器前换热器的热负荷 1 474 336 26 1 40911137 05 . 0 1 dtt1005. 9t0315. 0368.2486.8194 1 2 hkj tcn q p e 二氧化碳吸收塔顶冷却器的热负荷 1 314 380 26 5 1606239 05. 01 dtt10952. 7t0284 . 0 613.23 3 . 711 1 3 hkj tcn q p e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4 4 4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4.4. 1 1 反应器的计算反应器的计算 反应过程选燕山石化生产的型氧化铝载银催化剂,7 孔环柱状颗粒,外形尺7ys 寸,中央孔直径,孔边直径,活性温度范围在 200以上。mm89mm9 . 1mm5 . 1 由于主副反应均为放热反应,而副反应的活化能及热效应均很大,所以过程温度的控 制非常重要,应该低于 300要及时移出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此选择外冷列管式反应 器。根据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范围,选择导热油撤热。 为了保证床层内有尽可能小的径向温差,选择较细列管,内径不大于 25 mm。基 于此反应器的设计计算选择一维平推流模型,即只考虑反应组分及反应器温度和导热 油温度随床层高度的变化。 4.1.1 催化剂的动力学模型(分别为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 21 rr、 选择 ys-5 型,针对该催化剂测定的宏观动力学模型8 。 32 /oalag (4-1) edck1 1 ppkpk1 ppk r edc,1 oh 2 1 oococo ohc1 1 22222 242 (4-2) edck1 1 ppkpk1 ppk r edc,2 oh 2 1 oococo 0.728 ohc2 2 22222 242 r1、r2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 trg 10.0931 30.78expk trg 10171 . 8 02.26expk 5 2 4 1 为主副反应的速率常数 trg 101.176 24.60-expk trg 105.374 12.45-expk 5 o 4 co 22 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吸附平衡常数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5 edck1 1 edc,1 edck1 1 edc,2 分别为抑制剂对主副反应速率的影响,在 edc 的浓度为 ppm 级时,趋向于 1,本设计 忽略该项。 4.1.2 动力学方程式的变换 在不考虑其它副反应的情况下,过程有两个独立反应,对应存在两个关键组分, 考虑到乙烯及环氧乙烷的重要性,本设计选择二者为关键组分。为了方便随后的计算, 首先对动力学方程进行变换,将动力学方程转化为只含有乙烯和环氧乙烷的摩尔分数, 即、的函数。 42h c y ohc y 42 气体压力的、函数表达式 i p 42h c y ohc y 42 由于动力学方程式(4-1) 、 (4-2)中存在各种气体物质的压力,可利用各物质的 分压将动力学方程式中的压力用各物质在混合气体的含量及总压表示,各 ii yp 总 p 物质的含量又是、的函数(在此次设计中,考虑初始状态没有目的产物生 42h c y ohc y 42 成,则初始状态=0) 。 ohc y 42 分别用 nt0和 nt表示初始状态及某一瞬间气体总的摩尔流量,则由方程式(4- 1)和(4-2)知:进行反应时体积将减少 0.5,而减少的 0.5 是由方程式(4-1)产生 的,其变化量为总的摩尔的变化量即,则, ttohct nnyn 0, 42 5 . 0 ohc t t y n n 42 5 . 01 0, 则各物质的含量又是、的函数变换如下: 42h c y ohc y 42 ohchcohchcoo t ohcthcthctohcto t o o yyyyyy n ynynynynn n n y 4242424222 4242424222 2 5 . 23)5 . 01)(3( )(35 . 0 0,0, 0,0,0, 整理得: 532. 0234 . 2 3 42422 ohchco yyy ohchcco yyy 42422 76 . 1 248 . 0 得:同上式计算方法,整理 ohchcoh yyy 42422 8 . 124 . 0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 各物质气体压力是、的函数,整理得: 42h c y ohc y 42 )76. 1248 . 0 ( 42422 ohchcco yypp 0.532)- 2.234y3( 424222 coohhco ypypp )8 . 124 . 0( 42422 ohchcoh yypp 方程式的变换 将以上推导的物理量代入动力学方程式(4-1) 、 (4-2) ,即得以乙烯和环氧乙烷 的摩尔百分含量、表达的动力学方程式。 42h c y ohc y 42 4.1.3 建立一维平推流模型(a-,b-) 42h cohc 42 随床层高度 l 变化的微分方程 a y 选长度为 dl 的微元段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关键反应物乙烯为衡算对象。微元 衡算示意图见图 4.1。 nt0 初始总的物质的量(单位:kmolh-1) ca0 初始乙烯的浓度(单位:moll-1) 堆密度 =620kgm-3 raaa dvrrdnnn62010) 2 1 ()( 3 21 a b t ata y y n ynn )5.01( 0, dlnddvr 2 4 0, 32 21 62010 4 ) 2 1 ()5 . 01 ( : t b a n ndrry dl dy 即 反应器温度 t 随床层高度 l 变化的微分方程 选长度为 dl 的微元段反应器进行热量衡算,微元衡算示意图见图 4.2。 nana+dna nt0 ca0 图 4.1 微元衡算示意图 dl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7 图 4.2 微元衡算示意图 主反应放出的热量 1r h)( 1 molkj单位: 副反应放出的热量 2r h)( 1 molkj单位: k传热系数)( 11 2 molmhkj单位: ni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流量(单位:kmolh-1) cpi某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mol-1k-1) ) dattkdvhrr dvhrrtdttcttc ar rpipi )(620)( 2 1 620)()(n)(n0 22 11ii基基 dlndda pi a c ndttkdnhrrhrr dl dt i 2 2211 n )(620 4 ) 2 1 ( : 即 随床层高度 l 变化的微分方程 b y 同中选长度为 dl 的微元段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关键反应物环氧乙烷为衡算对 象。 rbbb dvrdnnn62010)(0 3 1 b b t btb y y n ynn )5 . 01 ( 0, 0 , 32 1 2 62010 4 )5 . 01 ( : t b b n ndry dl dy 即 导热油温度随床层高度 l 变化的微分方程ta t t+dt nt0 ca0 dl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8 导热油没有化学变化但是有温度变化,选整个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导热油温度微 元变化作热量衡算。导热油进入反应器后的温度随床层高度 l 变化的模型如图ta 4.3。 图 4.3 热量衡算示意图 attktttncttn p d)()d()(0 aaaaaa 基基 ldadnd 即 p cn dttk l t a aa n)( d d : 4.1.4 确立相应的参数 通过确定、t、与床层高度 l 的四阶微分方程中各个参数,以及给定 a y b y a t 、t、的初值,进行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对反应器长度的计算,从而确定反应 a y b y a t 器的大小。所以确定相应的参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确定本设计内容中的设计参 数总结如下表所示表 4.1。 表 4.1 设计参数总表 反应器的列管数 8000 反应器的列管直径(mm)25 反应器总压()mpa 2.1 反应器的进口温度(k) 474 热油的进口温度(k) 474 热油的流量() 13 hkg3560000 热油的热容() 11 kgkj2.604 热油的密度() 3 mkg931 导 热 油 反应物 ta ta+dta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9 反应器的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反应器的总传热系数的确定:根据燕山石化年产 8 万吨环氧乙烷的实际工艺设计 方案及参数,反算反应器的总传热系数 k。已知数据列表 4.2。 表 4.2 反应器的总传热系数的确定的已知数据 反应器的列管数 13500 反应器的列管长度(m) 7.7 反应器的实际传热温度() 280-266 热油的进出口温度() 254-259 热油的流量() 13 hm 5100 热油的密度(kgm-3) 931 热油的热容 () 11 kgkj 2.68 反应器的列管直径 25 根据 mmm tt: p cvskq 14 266259 280254 ln )266259(280254 ln )( 22 11 2211 tt tt tttt tm 2 7344%907.713500%90mddnls 1 63624540)254259(68.29315100 hkjq ktskq m 147344 解得: 121 656 kmhkjk 反应器中各物质的热容值的确定 由相关文献查找各物质的热容关联式( 9 , 2 ctbtacp 11 kmolj 其对应的系数列表 4.3。 表 4.3 物质热容系数 a ab bc c c2h411.840.119670.00003651 o228.17 0.0062970.0000007494 co226.75 0.0422580.00001425 ar20.770.000032060.00000005141 n227.32 0.006226 0.0000009502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 h2o 29.160.01449 0.000002022 查找部分物质的热容关联式( ),其对 32 dtctbtacp 11 kmolcal 应的系数列表 4.4。 表 4.4 物质热容系数 ohcohc 42242 2 1 主反应: 32 1 dtctbtacp 24242 5 . 0 ohcohc aaaadcb、同理: 据表 4.4 数据得: 31026 10567.24810178.61070.0081.26 1 tttcp 副反应:oh223 22242 coohc 2 2 ctbtacp 24222 3-22 chohcoo aaaaacb 、同理: 据表 4.3 数据得: 263 10214 . 6 10065.2547.15 2 ttcp 反应器中主副反应温度由 298k 升到 t 时的焓变的确定 21rr hh、 标准反应焓变的计算 在相关文献中查找各物质在 298k10列表 4.5。 f h 表 4.5 各物质在 298k f h 成分 c2h4c2h4oco2h2on2o2ar () f h 1 molkj 52.26-52.63 - 393.509 -241.818000 a ab bc cd d c2h4-7.520222.062e-03-125.595e-06259.182e-10 c2h4o3.798156.498e-03-834.666e-07175.615e-10 o229.526-0.00893.81e-05-3.3e-08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1 1 1 89.10426.5263.525 . 0 2 4242 molkjhhhh o hcohc fff r 1 ffff 2 914.132226.52241.818)509.393(2 322 2 o 42 c 2 h 2 co molkj hhhhh hor 由 298k 升到 t 时的焓变)( 1 21 molkjhh rr 单位:、 493825 1 298 11 1059 . 2 10039 . 2 105 . 30261 . 0 735.99: 1 tttth dtchh r t prr 代入数据得 3-92-5 2 t102.07t101.253-t0155 . 0 -71.1328- r h同理: 热油流量估算 根据燕山石化年产 8 万吨环氧乙烷的实际工艺设计方案及参数中可知其热油的质 量流量为 5100931=4748100,则估算年产 6 万吨环氧乙烷工艺设计中热油的 1 hkg 质量流量为 474810068=3560000。 1 hkg 4.1.5 反应器长度的计算 编程序解微分方程组,确立催化床的长度及床层的温度分布 、 、反应器温度、导热油温度随床层高度 l 变化的微分方程,可利用 a y b yta 四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解一阶常微分方程组(程序见附录 2) ,利用 vb 语言编程代码(见附录 3) 。显示结果记录见表 4.6。 表 4.6 结果显示表 l(m)t(k)ta(k)yayb 04744740.20 0.1475.38475.00260.19970.000227 0.2476.69474.01110.19940.000469 0.3477.91474.02530.19920.000724 0.4479.08474.04470.19890.000994 0.5480.19474.06910.19860.001277 0.6481.26474.09830.19830.001573 0.7482.28474.1320.19790.001882 0.8483.27474.170.19760.002204 0.9484.23474.21210.19720.002538 1485.17474.25830.19680.002885 输出结果 1.1486.08474.30840.19640.003243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 1.2486.98474.36230.1960.003614 1.3487.86474.41990.19560.003996 1.4488.73474.48110.19510.004391 1.5489.6474.54590.19470.004797 1.6490.46474.61430.19420.005216 1.7491.32474.68620.19370.005646 1.8492.19474.76160.19320.006009 1.9493.06474.84050.19220.006544 2493.94474.9230.19170.007013 2.1494.84475.0090.19110.007494 2.2495.76475.09870.190.00799 2.3496.7475.19210.19050.0085 2.4497.68475.28940.18990.009025 2.5498.69475.39060.18930.009567 2.6499.75475.49590.18870.01012 2.7500.87475.60560.1880.0101 2.8502.05475.71990.18740.0113 2.9503.32475.83910.18670.011923 3504.7475.96360.185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售后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搭建模板
- 商业计划书制作工具含行业案例参考版
- 线缆整件代加工合同模板(3篇)
- 产品缺陷反馈及解决方案跟进表
- 2025年数字营销行业直播电商营销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虚拟现实行业技术应用与虚拟体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科技创新产业行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发展与科技企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食品安全保障行动承诺书4篇
- 2025年消防日消防月主题知识培训
- 2022年长春财经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
- 2025年10月广东深圳市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46401-2025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
- 2025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生物育种方法
- 建筑企业法人a证考试及答案
- HSF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及操作指南
- 药企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盘扣式脚手架)
-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