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解读.ppt_第1页
教师培训课件: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解读.ppt_第2页
教师培训课件: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解读.ppt_第3页
教师培训课件: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解读.ppt_第4页
教师培训课件: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导读 忘却音乐经验 仔细聆听细节 为什么,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中国音乐的 外国人,会从二泉映月中感到悲哀;一 个从来没有听过欧洲交响曲的中国农民,会 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始几小节中体 验到紧张、震撼、威胁的感觉。 联觉的对应关系规律决定了人类在音 乐理解中的共同反应。 什么是联觉? l心理学中: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 活动。 观察下列词汇 l高、低、强、弱、亮、暗、沉重、轻巧、尖锐 、迟钝、坚决、果断、柔和、粗糙 高音、低音 高调子、低调子 情绪高、情绪低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l系统地提示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对应 关系及其中介环节的机制,并获得对能够落实到 具体音乐形态操作的音乐表现性规律的认识; l进而讨论并初步解决围绕着音乐的“内容与形 式”、“价值与意义”、“自律与他律”等问 题展开的相关美学问题; l根据对应关系规律的研究,对音乐实践诸领域 的相关问题做出分析。 意义 1、对音乐创作的意义 遵循音乐表现规律创作出来的作品,就能 够使听众感悟和理解作曲家的表现意图。 2、对音乐理解的意义 l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音 乐作品的表现意图,从而强化自己的音乐审美 体验。 l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可以帮助欣赏者判断音 乐作品解说的准确性,以防止陷入解说者个人 主观臆想出来的、没有听觉体验依据的“乐曲 解说”的误导。 l了解并按照音乐表现的规律去处理音乐作品, 能使自己的音乐表演获得明确的表现性。 l从教学角度来看,教师掌握了联觉对应关系的 规律,就可以更加明确而清晰地向学生传授音 乐表现的规律,从而加快学生对音乐表现规律 的掌握及应用能力的提高。 3、对实用音乐领域的意义 l了解了音乐音响与人类感情活动关系的规律, 就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这些规律通过音乐来影响 人的感情活动,以达到调整与改善心理状况的 目的。如音乐医疗等。 区别两组概念l联觉与联想: 联 觉 联 想 感觉层次观念层次 所有人的普遍反应以个人经验为基础 不需要语义网为中介需要语义网为中介(例 :马飞蛾) 联觉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 联觉是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 l联觉: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 l联想:由一个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 情感、情绪与情态: l情感:(狭义)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l情绪:(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 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 较剧烈的体验。 l情态:人类心理活动的状态。情态的四个维度 :兴奋度(兴奋抑制)、强度(强弱 )、紧张度(紧张松弛)、时间。 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 间对应关系规律的心理学研究 l与音高相关的联觉(音高) l与音强相关的联觉(音量) l与时间相关的联觉(音值) l与时间变化率特征相关的联觉 l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 l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 1、与音高相关的联觉 亮、暗、黑、高、白、上、下、深、飘、 低、轻、明、浅、小、大、 迟钝、哀伤、快乐、灵巧、 兴奋、积极、 向上、消沉、沉重、敏捷、笨拙、 听音乐选择词语 大象 鸟舍 1、与音高相关的联觉 声音频频率高低 视觉视觉 亮度亮、明、白暗、昏、黑 情态态活动动(情 绪绪体验验) 兴奋兴奋 、快乐乐 、积积极、向 上 抑制、哀伤伤、 消沉、沉深 空间间知觉觉上、浅、高下、深、低 物体质质量轻轻、飘飘重、沉 物体形状、体积积 小大 物体运动动状态态敏捷、灵巧迟钝迟钝 、笨拙 音乐中的上行、下行、波浪型旋律 l幻想、理想、想像、向住、思念、怀恋 l1812序曲“思乡”上行 l沃尔塔瓦河的开始波浪型 2、与音强相关的联觉 声音强弱 各种事物的能量、力 量 大小 物体与形状大小 物体的质质量重轻轻 情感体验验强弱 空间间距离近远远 强音有力、强烈 弱音无力、弱小 lC小调夜曲肖邦 弱强弱 远近远 l澧水船夫号子 l伏尔加船夫曲 l牛车 3、与时间相关的联觉 声音长长、慢、疏短、快、密 空间间延展 长长、开阔阔、宽宽、舒畅畅短、狭窄、挤挤、局促 物体大小大小 物体质质量重轻轻 个性与人格特 征 开阔阔、大、开放狭隘、小、拘谨谨 事物运动动慢、静、变变化少快、动动、变变化多 情绪绪与态态度抑制、平和、安静 兴奋兴奋 、急躁、激 动动 交往行为为端庄、稳稳重随便、轻轻佻 4、与时间变化率特征(起音)相 关的联觉 起音速度快慢 触觉觉硬软软 交往态态度与个性生硬、个性硬柔和、个性软软 决策、行为为坚坚决、果断犹豫、迟缓迟缓 情态态活动动(情绪绪体验验 ) 急躁和缓缓 视觉视觉突然、生硬、 直 缓缓和、柔和、 曲 生存关系判断凶、有害、可 怕 善、有益、可 爱爱 表现流畅、徐缓、绵延性视 觉对象的音乐,起音不能太快; 表现生硬、险峻性质的视觉对象 的音乐,起音速度要快些。 “梁祝”片段 圣母颂(小 提琴) 音与音之间连接所形成的节奏对比, 也是时间变化率特征的重要表现。 l对比聆听,说出异同。 l音乐1:在太行山上 l音乐2;沃尔塔瓦河 l二者的第一句旋律很相似,调性相同,旋律的进 行方向相同,大部分旋律音也相同。 l不同点: 1、节拍。4/4;6/8 2、节奏:太行山上用了附点节奏,长时值音符 与短时值音符的节奏对比更鲜明。给人的感觉是 棱角分明的直线型。后者音符时值对比不那么鲜 明,给人的感觉是平滑的曲线型。 3、音高进行方向的差异。太行山上的下行小跳 与接上行大跳构成了锯齿型的线条。而后者是级 进上行,使人产生线条平滑、连贯的感觉。 5、与紧张度(主体的主观体验)相关的 联觉 声音 粗糙、紧张紧张 、不协协和、 复杂杂、高密度 纯净纯净 、松弛、协协和、 单纯单纯 、低密度 情态态紧张紧张松弛 视觉颜视觉颜 色 颜颜色:混杂杂、对对比、复杂杂 线线形:生硬、不自然、复杂杂 颜颜色:纯净纯净 、和谐谐、单纯单纯 线线形:流畅畅、自然、单纯单纯 利益竞竞争、危害和谐谐、有益 主体需 要 期待、不满满足满满足 人格特 征 狭隘、刻薄开阔阔、宽宽容 触觉觉粗糙、不平光滑、平坦 认识认识 活 动动 矛盾 复杂杂、曲折、深奥 解决 简单简单 、直接、浅显显 l十面埋伏连续使用半音音程,产生很 强的紧张感。 l梁祝逼婚主题高紧张度的半音进行。 6、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 音响效果新颖、惊奇、惊吓 视觉感受新颖、惊奇、惊吓 思维认识活动创新性、新奇 社会生活、自然事件突变性 三、音乐表现性的分析 (一)音乐表现对象的手法与条件 l1、被表现对象的基本条件与音乐表现对象的 充分条件。 l2、音乐表现对象基本要素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 l3、直接对应音乐表现对象的辅助性手法 。 1、被表现对象的基本条件与音乐 表现对象的充分条件。 l被音乐表现的对象必须包含与音乐音响具有联 觉对应关系的感性特征。 l音乐音响引起的感受与某个对象能够形成充分 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是音乐表现对象的充 分条件。 2、音乐表现对象基本要素的综合性与 复杂性。 l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 l优美与壮美:音值、音高、音强、起音 误区:关于调式表情性问题的讨论 l将调式与情绪之间进行僵化的对应。其实调性与调式 不是音乐的基本要素而是音乐的基本结构。 l松花江上:一首典型的大调作品,但它的情绪特 征却是悲伤的。 l啊朋友再见:一首充满了快乐情绪的小调作品。 l原因:引起音乐表情性的关键原因不是调式,而是音 高及其进行方向。 l另如歌的行板(柴科夫斯基) 3、直接对应手法音乐的音响与经验 中的某种事物具有经验中的相关性。 l声音模仿 l伴随音乐 l指义性音调 (1)声音模仿 l赛马 l百鸟朝凤 l公鸡与母鸡 l拟人化的手法是音乐喜剧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 一。以富于形象性的音调节奏,把拟人化 的动物形象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2)伴随音乐某些对象本身并不发声, 但却有特性鲜明的音乐与它相伴。 l舞会场景。圆舞曲出现欧洲传统舞会场景 l北京喜讯到边寨。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音 乐边寨场景。 (3)指义性音调 l东方红领袖毛泽东 l1812序曲中的马赛曲 (二)各种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分析 l感情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 l视觉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 l认识性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 1、感情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 l音乐是“情绪的艺术”,而不说它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引起的情绪体验往往是多变的、 微妙的。 2、视觉对象在音乐中的表现 l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听觉的 音高、力度、音色均与色彩没有联觉上的直接 对应关系。用音乐表现色彩性的对象,不 能唤起理解的共识。 (1)自然“景象”在音乐中的表 现 l听音乐选择:日出、波涛汹涌的大海、清澈的 小溪、险峻的高山、美丽的田园 l第二钢琴协奏曲(赫马尼诺夫) (2)事物“动象”在音乐中的表 现 l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l音符出现的速度、半音级进的连贯性以及向一 个方向的“冲力”、起音的速度、半音级的紧张 度等。 (3)活动“场景”在音乐中的表 现 l北京喜讯到边寨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复杂 的对象,音乐使用了几种手法来表现。 l首先使用了快的速度、快的起音、强的力度、 丰富的配器、强烈的舞蹈性的节奏、低紧张度 的音响来造成一种快乐、欢腾的情绪氛围与舞 蹈性的场面。 小结:音乐表现活动场景所使用的手法:与活动 相关的情绪体验、与活动相关的运动特征、与特 定场景相关的伴随音乐。 (4)人物“形象”在音乐中的表 现 l两个犹太人 (5)音乐中“情与景”、“情与形”的 关系 l音乐引起人的情态活动是贯穿始终的。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