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1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2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3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4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抽油机井常规作业监督培训 目录 一、井下作业监督的作用和主要职责 二、井下作业基本常识 三、抽油机井作业施工的常规工序及标准 1、监督的作用 保证设计实施 提高施工质量 保证施工安全 降低施工成本 一、井下作业监督的作用和主要职责 2、作业监督的主要职责 A、监督乙方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 求,确保作业施工质量。 B、检查作业施工进度,对关键工序的施工进行现场 监督指导。 C、检查施工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与重 大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D、对施工过程中需变更设计和增加施工内容的,应 及时报告,根据施工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E、施工验收 (一)、基本概念 检泵:起出抽油机井井下管柱,检修或更换抽油泵,不 改变泵径的施工。 换泵:起出抽油机井井下管柱,换大或换小抽油泵泵 径的施工 返工:保修期内的检泵作业。 责任返工井:由于作业施工、方案设计、下井主材、 井下工具及生产管理等人为因素,造成在保修 期内进行二次作业的施工井,统称为责任返工 井。 二、井下作业基本常识 责任返工率:责任返工井与施工油水井总数的百分 比,称为责任返工率。 直返:作业交井前发生的返工。 检泵周期:泵装置失效日期距上次动管柱作业后投产 日期的间隔天数。 应急预案:预测失控后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险情等 不利后果,而针对这些情形所制定的应急处 理方案。 井控:指对油气水井压力的控制。 井喷:地层流体(油、气、水)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 出地面的现象。 1、抽油机井杆、管、泵 杆分为光杆和抽油杆 光杆 按规范分为:28mm和32mm 按类型分为:普通、高强、防腐。 抽油杆 按规范分为: 25mm 22mm 19mm和 16mm 按类型分为:普通、高强、扶正。 (二)、常用工具介绍 油管 按规范分为:2寸半 内径62mm 外径73mm 3寸 内径76mm 外径89mm 按类型分为:普通、外加厚、内喷涂。 修复管分为:普通、摩擦焊 泵 按泵径分为: 38mm、44mm、 57mm、 70mm、 83mm、 95mm。 按间隙分为:级、级、级、级、级。 按用途分为:防砂、防垢、稠油等 常用抽油泵的型号标注 CYB-95.25TH9-1.2-0.6-P-O 3838.10 4444.45 5757.15 7069.85 8382.55 9595.25 T管式泵 R杆式泵 H金属柱塞泵厚壁泵筒 9泵筒长度,单位.米 1.2柱塞长度,单位.米 0.6防冲距,单位.米 -间隙5级 P-普通 C串罩 O单球 SS双球 不同种泵径的杆管组合 泵泵径 分类类 384457 70 8395 带带脱 接器 外径106 (大头泵头泵 ) 油管 抽油杆 对于斜井: 38 mm、44mm泵,为延长检泵周期, 杆径放大一级。 44mm活塞必须使用16mm滑杆连接,1916mm杆 变扣接箍外径42mm,与44mm活塞仅相差2mm,变 扣直接连,进入泵筒后,截流严重,不能正常生产。 2、脱接器: 1、脱接器又名脱卡器,适用于70mm、83mm、 95mm大泵井,因油管规范只有62mm、76mm两种 ,大泵活塞无法直接连杆下入泵筒内,脱接器正是连接抽 油杆与大泵井活塞的井下工具。 2、脱接器分为防喷脱接器和普通脱接器两种,防喷脱 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对接前活塞座在泵头,密封泵内,下 管时,保证油管内无液,减小施工难度,实现不压井。但 是由于泵内憋压,一次对接成功率低,杆断脱后,活塞无 法座在泵头,无法实现二次不压井,存在弊端。 FTJ-2型防喷脱接器主要应 用在70mm以上泵内,作业施 工时起到密封油管作用。下泵 管时将该防喷脱接器接在泵上 端密封油管,起泵时脱接器脱 开的同时密封体进入工作筒密 封油管,与井口油管自封配合 完成不压井作业。保证井内液 体不外溢,做到绿色作业施工 。本产品属国内领先水平。 对接爪 密封体 密封工作筒 脱接器总成 FTJ-2型防喷脱接器 油管 密封工 作筒 卡块 主体 泵套 泵活塞 抽油杆 对接爪 锁套 安装过程 密封工作筒 上端连接油 管,下端连 接抽油泵套 。脱接器上 端连接抽油 杆,下端连 接抽油泵活 塞。 密封防喷状态 锁套 密封点 工作筒 卡块进入 密封工作 筒的卡块 槽,这时 防喷脱接 器与工作 筒密封。 抽油杆对接对接爪套上 抽油杆对接 后下放,使 防喷脱接器 下移,油管 通道打开, 油井正常生 产。 下泵后解封过程 对接爪张开锁套下滑弹簧收缩通道打开 抽油杆对接 后下放,使 防喷脱接器 下移,油管 通道打开, 油井正常生 产。 下泵后解封过程 抽油杆推动工具下行卡环脱出卡槽 抽油杆对接 后下放,使 防喷脱接器 下移,油管 通道打开, 油井正常生 产。 下泵后解封过程 下泵后解封过程 对接爪锁死脱接器进入泵筒抽油机正常生产 抽油杆对接 后下放,使 防喷脱接器 下移,油管 通道打开, 油井正常生 产。 抽油杆上提卡环进入卡槽脱接器密封 二次作业时上 提抽油杆,当 锁套进入工作 筒,卡在释放 套处,对接爪 脱出,活塞段 卡簧进入环形 槽内,挂住密 封段,密封油 管通道。 二次作业密封过程 二次作业密封过程 抽油杆上提对接爪脱出脱接器处于防喷状态 二次作业时上 提抽油杆,当 锁套进入工作 筒,卡在释放 套处,对接爪 脱出,活塞段 卡簧进入环形 槽内,挂住密 封段,密封油 管通道。 3、扶正器 偏磨图片 卡装式尼龙扶正器 油田目前应用的扶正措施 全井扶正措施要求如下: 卡装式扶正器必须卡装在抽油杆接箍30公分以内 。 每根抽油杆加装1个扶正器,无论是卡装式还是注 塑式,扶正器方向必须一致。 扶正器都在抽油杆上部时,活塞上第2根杆下部必 须卡装1个扶正器,扶正器都在抽油杆下部时,光杆 下第1根杆上部必须卡装1个扶正器。 扭卡式尼龙扶正器 根据抽油杆接箍扳手方形状设计, 安装在扳手 方位置,该扶正器的特点是:1、在全井抽油杆柱受 力部位不增加应力薄弱点和连接点,对全井杆柱不 增加新的断、脱隐患;2、扶正器的过流面积与抽油 杆接箍及油管内壁间的过流面积相当,不增加抽油 杆的运动阻力;3、现场安装方便、固定牢靠,价格 低廉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整体注塑式扶正抽油杆 把尼龙扶正器直接压铸在抽油杆上,很好地 解决了滑动、窜位问题,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在 近两年的应用实践中,没有发现扶正器滑动、窜 位现象。 挡环定位、扶正器旋转式扶正杆 两个挡环间隔压铸在抽油杆上,档环间装1 个带液流导向,可旋转的扶正器。理论上,挡 环定位解决了扶正器滑动、窜位的矛盾,扶正 器旋转可以避免扶正器单侧偏磨,延长检泵周 期, 实际应用过程中,挡环窜位,单侧偏磨。 限位抽油杆配 合可旋扶正器 由于该技术采用锻造凸缘限定扶正器的窜动区间 ,因此定位可靠;同时由于扶正器下井工作时自动旋 转,四条螺旋支筋依次与油管内壁接触,扶正器的使 用寿命也得到提高。 限位抽油杆配合可旋扶正器 4、常用的不压井工具 泥浆压井投入大、费用高,易导致油层污染、产量 下降。因此,不压井配套工艺一直是广大油田工程技术 人员研究的课题。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使用的抽油泵 自封、253-5封隔器滑套开关、桥塞、活堵、帽形活门 。 抽油泵自封 抽油泵自封装置适用于有脱接器的大泵,是不压 井起、下作业的防喷工具。将抽油泵固定凡尔卸开, 抽油泵自封装置的主体部分上接泵筒,下接固定凡尔 。预先卸下抽油泵活塞下部的导锥,接上捅杆。当下 完抽油杆脱接器实现对接时,捅杆插入主体部分,此 时自封处于关闭状态,当上提光杆时,活塞带捅杆提 出主体部分,此时自封处于打开状态,调整好冲程就 可以正常生产了。下次施工时,只需上提管柱,脱接 器脱开后,活塞在泵筒内下落,活塞带捅杆插入主体 部分,关闭油流通道。 活堵 工作原理:在下泵前调节顶杆,用顶杆顶开泵筒底部的固定 凡尔,堵头密封泵筒及泵筒以上油管,可以顺利下完油管和 抽油杆。下完油管和抽油杆后由油管打水加压812MPa, 将活堵蹩开,堵头和顶杆落入尾管中,泵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 帽形活门 工作原理:下泵时把帽形活门置于关闭状态接在深井泵的 泵口上 ,可实现一次不压井作业施工,完井后, 挡板靠抽油杆自重迫使锁片与小销钉脱开 ,导通 油流 . 三、抽油机井作业施工的标准及常规工序 1、现场应具备的资料: 两书一表、施工设计、交接井书、开工许可证、原井 杆、管记录。 2、搭油管桥的要求 A、管桥平面高于0.3米,不许用砖头、石块当油管桥座。 B、施工现场油管桥3道,相临两道桥行间距3-3.5m,每道不 少于5个支点;桥座摆放牢固,桥面平。 C、头道桥至井口3-4米距离,上摆有油管滑道一个,方向依 井场条件而定, 注:不许用井内油管搭油管桥。 3、搭抽油杆桥的要求: A、杆桥要搭在距井口2m处,距地面高度0.3m。 B、施工现场抽油杆桥4道。相临两道桥行间距2-2.5m,每 道不少于4个支点,桥座摆放牢固,桥面平。 C、严防抽油杆弯曲拖地发生,杆管不能一起摆放,决不允 许杆的堆放。 4、接好压井循环管线 A、当井口与泥浆池较远水龙带长度不够时,可采用 62mm 油管连接成压井进口管线。 B、压井出口管线一直连至单井的土油池中,出口端不 许安装90度弯头,而只许安装120度角的弯头。 C、管线丝扣联接上紧扣,达到不刺不漏为合格。 D、地面连接管线内不许有死油,泥土砂石等物体,防 止带入井中。 E、当在楼区内作业井,没有土油池时采用罐车回收污 油及压井液。 F、不许随便选择低洼地乱排放压井液和污油等。 G、重复压井时不许用井内再用油管接成压井管线,只 用专用地面压井循环管线。 H、多余地面管线必须及时清理卸除,防止让井场的特 种车压弯。 5、施工前的热洗 A、作业施工前应由采油队专人,用中转站热洗流程对 该 井进行彻底热洗。 B、目的是清除油套管的积蜡,为正常压井打开循环通 道。水进口达70度以上,出口温度50度以上,水量 达24方以上。即两倍井筒容积,视结蜡情况可延长 反洗井时间。 6、压井工序 A、压井原则:做到压而不死,压而不喷,压而不漏。 B、压井液的选择:压井液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压井液的 相对密度,目前现场采用压井液柱压力为油层中部 静压的1.11.15倍。目前在水驱井用普通泥浆,在 聚驱油井不许用水基泥浆而必须用油基泥浆 7、起抽油杆 A、首先在井口上搭好起杆操作平台,卸去光杆及防喷 盒。打开胶皮闸门。 B、根据井中抽油杆规范,选用合适抽油杆吊卡,分批 起出全井杆柱。 检查标准: 要求抽油杆单根卸扣,不许起双根,防止在地面摆 放时拖地沾土。 要求每个单根上部带接箍,所以卸扣,打背钳应打 在接箍方上。而主钳打在上根杆的主体方上进行卸 扣,这样做便于准确丈量与核对尺寸。 本次起下有无断脱杆发生。 C、抽油杆摆放规格齐整 要求每10根出头0.2米,便于查对。去除不合格的抽油 杆,严防断脱杆发生。 检查标准: 杆柱整体排放整齐,无搭压现象,每10根出头。 在用杆体无硬弯、无变形、无磨损、无断裂。 丝扣无磨损倒扣及锈蚀。 下井前抽油杆必须地面高压清洗,除油、蜡、泥 土、杂物等,保持杆体和丝扣的清洁。 检查杆记录是否与地面摆放的一致。(长度、规 格准确)为以后生产中如发生断脱杆时,应用杆 记录来准确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 描述原井起出的活塞表面磨损状况,游动凡尔组 件是否齐全。 8、探砂面、起原井管柱 A、松顶丝、倒出油管头。注意检查顶丝必须松到家,防 止将油管头刮坏。 B、下加深油管探砂面要求 详细记录下入根数、米数; 探砂面必须装好指重表,缓慢下放管柱,当管柱悬重下 降为准,反复上提下放三次核实深度一致为该井砂面位 置; 通过油管记录和加深油管记录初步确定砂面深度对照设 计书的人工井底计算出砂柱高。决定是否进行冲砂工 序。 C、起出全井管柱: 起出加深油管,进行地面长度及根数丈量核实,做 好记录,并计算出累加尺寸。 起出原井油管要求:每10根一出头,外露一个油管 接箍长度,排放整齐。 检查尾管内积砂状况。 9、刮蜡工序 A、检下泵作业,对积存在套管壁上的死蜡进行清除的工 作为刮蜡。 B、对不同规范的套管,选取不同直径的套管刮蜡器,对 140mm套管的118、116、114mm刮蜡 器;对146mm套管应选用126、124、 122mm套管刮蜡器;对168mm套管应选用 140、138、136mm套管刮蜡器。首次选用的 套管刮蜡器直径应等于套管内径-6mm为宜。如果在 刮蜡过程中遇阻下不去时,可每次缩小2mm。 C、采用分段多次循环方式将井筒积蜡全部带出,每 200米循环一次。如果结蜡严重,可每50米循环一 次,对蜡堵井要采用连续循环逐根热洗法,对严重 结蜡井段(200-400)米处,采用反复上提下放刮蜡 法去除积蜡。 D、当刮蜡器下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时,要进行充分循 环。最低要循环两倍井筒容积,并观察出口带蜡块 和死油情况。直到没有蜡块带出为止。 10、冲砂工序 A、冲砂工序确定的原则: 本井首次作业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并核实人工井底 深度。 砂柱高大于10米,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 B、冲砂管柱及冲砂: 冲砂方式有正冲砂、反冲砂、正反冲砂3种:正冲砂油 管进,套管出,冲散效果好;反冲砂套管进,油管 出,携砂效果好,正反冲砂是两种方式结合。 冲砂管柱下端联接一个缩径冲砂笔尖,作用是加大 水冲击能力,并在循环冲砂时上下活动管柱,用笔 尖戳碎砂面硬结物,并能防止下放时蹩泵。 正冲砂的泵压控制在2-10MPa之间,以保证正常循 环即可。 正冲砂的排量控制在25-30方/小时,应用大排量将 井底砂随液流悬浮带到地面。 直至冲至人工井底深度,并保证在循环1小时,即 两倍井筒容积为合格。冲砂中途不许长时间停泵, 防止沉砂砂卡管柱。 若发现久冲不下,即无进尺时,可起出冲砂管柱, 改 用 打铅印落实落物鱼顶情况。铅印只可打一次,不许打 二 次以上,通过铅印落实落物种类。 11、实探人工井底 A、当冲砂结束启反复下放冲砂管柱三次,位置不变。 地面打出记号,量取尺寸。查核设计与油管记录, 核对人工井底深度,是否到位。 B、检查深度尺寸,应以该井方补心面为准。把自封面 与方补心面的高度差考虑进去进行核实。以核实后 的人工井底深度为目前人工井深度。 12、打印工序 施工过程中,管柱遇阻、打捞失败的情况下,下 铅模打印,对套管和鱼头的技术状况及几何形状进行印 证,分析判断后,采取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几种典型的铅模: 套管变形 253解封头损坏 套管错断 两根抽油杆并立 油管落物 13、打捞工序 施工过程中,有落物掉入井内,或油管、抽油杆 脱扣掉入井内,使用工具捞出落物的方法叫做打捞。 油管打捞:打捞矛、打捞筒。 抽油杆打捞:油管内打捞:对扣。 套管内打捞:可退式打捞筒、活页 式捞筒 14、管柱的刺、通、丈、配工序 A、地面剌洗杆、管 用高压蒸气锅炉车对井内起出的杆管进行清洗,清管 体内外的死油积蜡,泥砂等。 对油管都要逐根剌洗干净,并逐根检查油管质量,去 除管体弯曲、变形、穿孔、腐蚀、管体有裂纹的坏 管。对公母扣要检查,丝扣有无剌坏、倒扣、丝扣根 腐蚀根切现象的油管去除掉。 冬季作业在剌后应用布将丝扣上积水擦干防止结冰。 对通检合格,配管柱后的下井油管,在接箍内丝扣上 均匀涂上丝扣油,以备下井。 B、通管 通管工作是用标准油管内径规对油管内径大小的检 查,合格者下井,不合格者剔除掉。 62mm油管使用59mm800mm长的标准内径 规,76mm油管使用73mm800mm长的标准内 径规,逐根通径,顺利通过者,认为内径合格。否则 为不合格,去掉不合格品。 要求油管两端各一人负责接送,防止内径规落 地, 粘土后通油管,造成油管内积砂,用抽油 杆顶推内 径规时,抽油杆体不能落地粘泥土, 要求两人拿 住。对已粘泥土的内径规和抽油杆,要用水洗净后 方可使用。 C、地面丈量油管 对清洗通后的油管进行排列,并10根一出头,编好 号码。 坚持采用“三丈量”法,即由小班资料员、班长、技 术员三人组成,分别丈量三遍油管,并对三遍油管记 录进行累加。当三遍油管累加的长度相同时方可使用 ,该记录丈量误差1000米0.2米为合格,否则重新丈 量。 丈量单根油管时要求用10-15米钢卷尺,一头以管 接箍上端面对零刻度。另一端人读长度数值,去 掉公丝扣长,读公扣根部的尺寸。丈量中要求尺 子拉直绷紧,不许有任何弯曲,不得有漏量、错 量油管现象发生。 D、组配装下井管柱 按施工单井设计要求的下泵深度组配管柱。 每次检泵时必须起出原井尾管,去除管内泥砂,再 重新下入井内。 水平搬运深井泵时,要求轻拿轻放,不得猛碎猛 碰,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