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大荟cu_。世界各国、各地 区人民带来各自的多元文化和最新成果,在这里交流城市发 展的经验,分享惠( )及人类生存的智慧,探求美好生 活福祉( )的愿望。新观念的交换、新经验的借jin _、新技术的交流,必将促进我国同各国、各地区 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萃 hu zh 鉴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 (1)两会前,不少委员深入基层,_民生信息,希望在 会议中能切实反映普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2)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 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_经济结构,创造高效 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3)“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 老问题,它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A.搜集 调整 反应 B.收集 调控 反应 C.收集 调控 反映 D.搜集 调整 反映 【解析】选D。“搜集”着重在“搜”,只从各方面仔细地 、有选择地寻找并使之聚集在一起,对象多是抽象事物;“ 收集”着重在“收”,把分散的东西收拢到一起,对象多是 具体事物。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调控,调节控制。“反应”,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 动;“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 长的经济负担。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鉴赏艺术。 .中新网2010年1月27日电,为增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 调,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 .中国救援队最先到达海地,提供了价值3 000万元的人道 主义紧急物资援助。 【解析】选。A项动宾搭配不当,“降低”应改为“减轻 ”;项用词不当,“鉴赏”应改为“欣赏”;项搭配不 当,“增强”应改为“加强”。 4.(2010梅岭模拟)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 项是(2分)( ) A.面对西南百年未遇的旱情,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不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吗? B.“我们要引起重视,”他说:“道德良知是每个公民应该 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文化工作者!” C.美国纽约、日本东京、中国的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都 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不少人一味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 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 【解析】选A。B项“他说”后冒号应为逗号;C项“纽约” “东京”后顿号应改为逗号;D项应把省略号去掉。 5.读名著填空。(3分) 下面是水浒传、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 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 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 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 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 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 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 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 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 )_ ( )_ ( )_ 答案:孙悟空 大闹天宫 李逵 真假李逵 武松 斗杀西门庆 6.默写填空。(6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河破碎风飘絮,_。 (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 _”描绘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面。 写出描写“云”的古诗句:_。 答案: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海日生残夜 曲径通幽处 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漠孤烟直 长 河落日圆 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晴 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 有人家(任选其一即可) 7.(2010邵阳中考)综合实践馆。(8分) 今年5月8日是第61个“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人类最美 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多了阳光,多了欢乐 (1)请写出两个含有“笑”字的褒义成语。(2分) 答:_ (2)请你给远方的朋友发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其中含有“ 微笑”一词,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2分) 答:_ (3)社区准备出一期以“世界微笑日”为主题的墙报,请 你仿照下面两个栏目名称,为之再设计两个。(1分) 示例:微笑妙语集锦微笑脸谱展示 答:_ (4)5月8日下午3点,社区在人民广场举行“最美微笑”评 选活动。(3分) 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分) 答:_ 社区派九年级学生李阳去邀请王校长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 ,假如你是李阳,你该怎么对王校长说?(2分) 答:_ 答案:示例:(1)笑逐颜开 谈笑风生等 (2)示例:面对失望,以笑容来填补;面对伤心,以笑容 来忘却;面对成功,以笑容来释放。愿你多多微笑烦恼少少 。 (3)示例:微笑祝福语录 微笑健康常识 (4)示例:你的微笑让我们温暖 示例:王校长,您好!社区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 我们诚邀您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望您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 参加。 二、阅读品悟(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3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解析】选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中间不能停顿。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解析】选B。“交通”的意思是“交错相通”。 10.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 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 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 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 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 常严谨。 【解析】选。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 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要注意采分 点“异”是意动用法,“穷”是古今异义词;句(2)是省 略句,“皆叹惋”前省略了“听的人”,“具”在这里是“ 详细”的意思。 答案:()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 子的尽头。 (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听的人) 都长叹表示惋惜。 12.作者在本文中描写世外桃源有何用意?(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联系当时战乱频繁 的现实社会和作者对其不满的背景作答。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 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8分)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 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 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个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 ,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 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 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 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 ,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 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 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 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 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 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 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 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气包,赶快过来吧。 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 ,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却“视而不见”呢?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归纳时应抓住三点: 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 答案: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 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14.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理解。应从词语的本义和在 文章中的具体意义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 ,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 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15.文中第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 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应当从“疲惫 不堪”、“露出了喜色”这两个词语的意义中来揣摩母亲的 内心活动。 答案: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 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16.第段为什么独句成段?(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可以从内容、结构两方 面理解。“女孩愣住了”,是她听了卖馄饨的婆婆的话后的 反应,“愣住”表现女孩内心的震动,而独立成段,有突出 、强调的作用。 答案: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17.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的理解。(4 分) 答:_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注意不能只解释第段的 意思,而要结合自身经历,联系自己生活并作为例子,发表 看法。 答案(示例):我们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 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 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2010乐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 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 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 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 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 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 言自语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 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 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 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 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 ,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 ,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 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 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 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 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 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 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 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 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 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 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 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 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 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 ,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 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 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 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 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 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 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 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 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8.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文段中“因为他尽 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句话就对 此问题作了回答。 答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9.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阅读第段,从对读者的作 用和与下文的关系上思考作答。 答案: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20.第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 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第段,抓住本 段的最后两句话总结回答。 答案: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焊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养老护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炉炼铁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 北电编导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南化学会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礼仪培训课件
- 电源性能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电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五年级下册黑布林英语阅读10篇
- 2025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试行)2015
-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中医海外传播
- 文创产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 (正式版)JBT 9630.1-2024 汽轮机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部分:磁粉检测
- 兽医法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