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doc_第1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doc_第2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doc_第3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doc_第4页
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 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 二一一年五月 前 言 为规范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及要 求,保证数据库成果质量,促进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管理,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 规程 (td/t 1007-2003) (以下简称规程 )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i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i 1范围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1 3.1 耕地后备资源 1 3.2 调查底图 .1 4总体总体设设计计 2 4.1 建设任务 .2 4.2 数据库体系结构 2 4.3 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2 4.4 调查与评价对象及内容 .3 4.5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3 5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标准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标准 4 5.1 数据库数据组织管理 4 5.2 数据库空间信息要素属性数据结构5 5.3 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7 6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8 6.1 方案制定 .8 6.2 人员准备 .8 6.3 软硬件准备 .8 6.4 基础资料准备 8 6.5 底图制作 .9 7数据建库数据建库 25 7.1 耕地后备资源图斑( hbzytb)文件处理 .25 ii 7.2 耕地后备资源注记( hbzyzj)文件处理 28 7.3 土层样点( tcyd)文件处理 29 7.4 数据建库 .29 8图件图件整整饰饰 29 8.1 图件整饰的原则 29 8.2 图件成果的内容 29 8.3 质量等级分布图参数设置 .30 9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成果要求及文件组织形式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成果要求及文件组织形式 31 1 1 范围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及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本指南 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规范性文件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南的各方 应探讨使用下列规范性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941.1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gb/t 18315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7929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5791-93 1:5000、1:10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td/t 1007-2003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td 1001-19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本指南采用下列术语及定义。 3.1 耕耕地地后后备备资资源源 耕地后备资源 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和法规政策框架内,能够通 过工程和生物措施 转变为耕地的非耕地地类。 3.2 调调查查底底图图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外业调查的基础图件,它是以第二次 全国土地调查 (以下简称 “第二次土地调查 )库体为底图,提取拟调查 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再利用 第二次土地调查 建库系统软件输出乡 2 镇图纸( 1:1 万) 。 4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4.1 建建设设任任务务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库, 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系统单元、耕地后备资源影像库等内容,集照片、图形、 属性、文档、表格等数据于一体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4.2 数数据据库库体体系系结结构构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涵盖省、市、县三级数据库。县级耕地后 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外业调查、数 据加工处理,数据库建设而来。省、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以县级数据库为基础 集成整合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数据库体系结构见图 4.1: 省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数据建库 集成整合 集成整合 耕地 后备 资源 调查 与评 价数 据库 体系 结构 图 4.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体系结构图 市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4.3 基基本本要要求求及及技技术术指指标标 4.3.1 数学基础 a)坐标系:采用“1980 年西安坐标系”; b)高程基准: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c)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d)分带方式: 1:10 000 标准分幅图按 3分带,1:50 000 标准分幅图按 6分带。 4.3.2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农村部分对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 5、6、7、8、9 一级类和 103、121 二级类进行归并。 3 4.4 调调查查与与评评价价对对象象及及内内容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草地、滩涂、沙地等。具体 地类见表 4-1。 调查对象单个图斑面积不小于 2.25 亩,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风景名胜区、 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镇村规划区等核心区域内的土地不作为调查对象。 表 4-1 调查与评价的耕地后备资源地类表 类型含义 上图上 薄面积 未利用的草地、盐碱地、沼泽地、内陆滩涂及其它可开垦为耕地的土地。 草地 树木郁闭度10,表层为土质,生长杂草,不作为放牧利用,可以开垦为 耕地的土地。 盐碱地目前未利用,但经过改良可以开垦为耕地的土地。 沼泽地 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湿地植物,通过排水措施可以开垦为耕地的土 地。 滩 涂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常水位线以上到洪水位之间,不影响行洪、蓄洪, 可开垦为耕地的滩地,包括滩涂上的苇地,目前未利用,但可以开垦为耕 地的苇地。 空闲地可开垦为耕地的空闲地。 沙地可开垦为耕地的沙地。 裸地可开垦为耕地的裸地。 其它土地 其它可开垦为耕地的老化园地、废弃村庄及工矿用地、废弃水利设施用地 等土地。 15mm2 (2.25 亩) 4.5 数数据据库库建建设设 主主要要步步骤骤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数据库建设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 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 第二阶段为外业调查与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外业调查手簿登记、检查、 再调查,数据汇总等; 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属性连接、图件整理、照片库整理等的检 查和入库; 第四阶段为成果输出: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 果的输出。 4 图 4.2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流程图 工作准备 外业调查 数据检查 基础数据处理 不合格 属性入库照片入库 合格 成果输出 数据库检查 不合格 合格 5 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标准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标准 5.1 数数据据库库数数据据组组织织管管理理 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的图形数据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的名称、 代码、几何特征及属性表。各层的描述见表 5-1。 是 提交检查与验收 5 表 5-1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数据信息要素分层、定义与属性关联表 序号层代码层名称属性表名要素特征图层内容 基础地理要素 a 1a10境界与行政区 2a11行政区划xzqpolygon县、乡、村行政单元 3a12行政界线xzjxline县、乡、村行政界线 4a13 行政区注记xzqzjannotation县、乡注记 5a14坡度图pdtpolygon 土地利用要素 b 1b11地类图斑dltbpolygon面状用地类型 2b12线状地物xzdwline线状用地类型 3b13地类界线dljxline面状地类界线 4b14土地利用要素注记zjannotation注记 5b 15符号fuhaopoint符号 耕地后备资源要素 c 1c10耕地后备资源图斑hbzytbpolygon后备资源等级 2c11耕地后备资源注记hbzyzjannotation后备资源注记 3c12土层样点tcydpoint土壤剖面取样点位注记 5.2 数数据据库库空空间间信信息息要要素素属属性性数数据据结结构构 5.2.1 行政区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xzq)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2 行政界线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xzjx)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3 行政区注记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xzqzj)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4 坡度图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pdt)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5 地类图斑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dltb)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6 5.2.6 线状地物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xzdw)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7 地类界线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dljx)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8 土地利用要素注记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zj)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9 符号属性结构(属性表名fuhao)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2.10 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hbzytb) 表 5-2 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 hbzytb) 序 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 字段 类型 字段 长度 小数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1标识码bsmint100m 2图斑编号tbbhchar8非空m 由于坡度不同分割图斑时,图斑编 号在原编号基础上加-1,-2 等表示 3地类编码dlbmchar4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4地类名称dlmcchar60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5权属性质qsxzchar3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6权属单位代码qsdwdmchar19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7权属单位名称qsdwmcchar60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8座落单位代码qsdwdmchar19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9座落单位名称qsdwmcchar60非空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10图斑面积tbmjfloat1520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11线状地物面积xzdwmjfloat152 0 m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12零星地物面积lxdwmjfloat152 0 m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13图斑地类面积tbdlmjfloat1520m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保持一致 14自然坡度pdjbchar2非空m坡度图获取 15水源条件sytj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16土层厚度tchd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17土壤质地trzd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7 序 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 字段 类型 字段 长度 小数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18交通条件jttj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19植被覆盖率zbfgl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20土源保证tybz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21土壤污染程度trwrcd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22灾害发生频率zhfspl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23质量等级zldjchar2非空m综合评定。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24照片编号zpbhchar20非空0图斑照片编号 25备注bzchar400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5.2.11 土层样点属性结构(属性表名 tcyd) 表 5-3 土层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 tcyd) 序 号 字段 名称 字段 代码 字段 类型 字段 类型 小数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1标识码bsmint100m 2样点编号ydbhchar8非空m图斑编号+()+顺序码 3土层厚度tchdchar2非空m见技术方案附表 5-1 4照片编号tczpbhchar20非空mt+权属代码+样点编号 5.3 数数据据文文件件命命名名规规则则 这里主要指数据报表命名规则。 主 文 件 名 扩展文件名 xxxxxx xxx xxxxxxxxxxx xxx 县市区行政代码 行政单位名称 报表名称 文件类型 命名规则说明: 8 (1)主文件名采用 6 位字母数字型代码加报表名组成; (2)县(市)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六位数字型代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gb/t 22601999)标准查取; (3)文件类型为 excel 格式,扩展名为 xls。 例:查津市市行政代码为 430781,则津市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统计报表 为“430781 津市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统计表.xls” 。 6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6.1 方方案案制制定定 各级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数据库建设的目标任务、 方法、技术路线、组织管理、进度安排等内容。 6.2 人人员员准准备备 人员准备主要包括人员分工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建库人员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作业员等。项目负责人负责 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数据库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 工作;作业员负责具体的建库工作。 各级调查单位应组织对建库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6.3 软软硬硬件件准准备备 6.3.1 软件准备 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gis 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6.3.2 硬件准备 硬件平台应包括网络设备(如服务器、机柜、交换机、网络线路、ups 电 源等) 、计算机、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等) 、数据储 存设备(如 u 盘、光盘等)等。 6.4 基基础础资资料料 准准备备 6.4.1 调查底图 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最新成果图作为调查底图。 6.4.2 调查图斑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的要求,将需要 调查的图斑从调查底图中导出,进行表格分类汇总等。 9 6.4.3 外业调查记录手簿外业调查记录手簿 外业调查记录手簿见技术方案附表 3。 6.5 底底图图制制作作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分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技术指南的要求筛选出 面积不小于 2.25 亩、地类符合要求、坡度小于 25,非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 条件的图斑,经过处理之后得到的图斑就是需要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范围。坡 度以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坡度图(pdt.wp)为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坡度等级与耕 地后备资源地形坡度限制条件对应关系如表 6-1,准备工作流程见图 6.1: 表 6-1 坡度等级与地形坡度对应关系表 角度2 266151525 25 第二次土地调查坡度等级 12345 地形坡度6 6151525 25耕地后备 资源调查 评价指标 h1h2h3n 图 6.1 准备工作流程图 地类筛选 拓扑检查 图斑数据处理 图斑输出 合格 图件、表格整理 不合格 面积筛选坡度筛选其他筛选 底图准备 错误处理 6.5.1 底图文件 准备 先收集第二次土地调查库体,然后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系统导出乡镇 土地利用现状图,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分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包括 10 dltb.wp、pdt. wp、dljx.wl、xzdw.wl、zj.wt、fuhao.wt 等 6 个文 件。因调查图斑是在 dltb.wp 中提取,可先在全县(市/区)的 dltb.wp 文件 中处理,然后再分割为乡镇耕地后备资源 dltb.wp 文件。 (注: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系统库统一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系 统库 mapgis 版本) 6.5.2 图斑筛选 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分四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 第一步,根据表 4-1 的地类,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地类;第二步,按技术方案 的要求,筛选出面积大于 1500 平方米(2.25 亩)的图斑;第三步,根据坡度图, 筛选出坡度小于 25的图斑;第四步,删除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以及城镇规划 区内等不符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区域范围内的图斑。 操作过程举例如下: a)图斑基础处理 先将“dltb.wp”文件所有区层号统改为 0 层。 打开 mapgis 软件平台,点击输入编辑输入编辑,弹出输入编辑窗口,打开土地利 用现状图。如下图所示: 使“dltb.wp”文件处于编辑状态,点击区编辑区编辑统改参数统改参数统改区参数统改区参数。 如下图所示: 11 利用工具箱区编辑中统改区参数命令把 dltb 文件图层统改为 0 层。设置 如下图所示,点击确定确定。 b)地类筛选 根据图斑地类编码提取出表 4-1 中所包含的地类,将符合耕地后备资源条 件的地类全部改为 1 层,分离出来,生成文件“图层 1.wp”。 点击区编辑区编辑根据属性赋参数根据属性赋参数。如下图所示: 12 弹出表达式输入对画框,输入符合查询对象的条件,如“地类编码=”022”。 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确定,弹出 mapcad/mapgis 区参数条件对话框,把符合条件的图 斑图层改为图层 1,如下图所示。重复操作,把表 4-1 中符合条件的地类都改为 图层 1。因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相对较少, 可先不纳入,调查时再根据情况补充。过程如下图所示: 13 选择窗口左侧“dltb,wp”点击右键,选择根据图层分离文件。如下图所示: 弹出从图层提取对话框,双击 1 村界村界分离分离,根据图层分离文件命令把 图层 1 分离出来即可,分离出来的文件可命名为“图层 1.wp”。 如下图所示: 14 c)面积筛选 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针对满足地类属性条件的图斑,筛选出图斑面 积大于 2.25 亩的图斑,得到文件“图层 2.wp”。 在“输入编辑”模块中添加文件“图层 1.wp”,点击区编辑区编辑根据属性赋参数根据属性赋参数, 弹出表达式输入对话框,输入符合查询对象的条件,如“面积1500(平方米)”, 即图斑面积大于 2.25 亩,点击确定确定。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 mapcad/mapgis 区参数条件对话框中将这些选中的图斑改成 同一个图层 2,如下图所示,点击确定确定。如下图所示: 15 根据图层分离文件命令把图层 2 分离出来即可。分离出来的文件命名为“图 层 2.wp”,同时备份“图层 2.wp”文件,步骤同前。 d) 坡度筛选 按技术方案的要求,在满足地类和面积的图斑中有坡度大于 25的图 斑,需将其删除。其方法是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坡度图文件(pdt.wp)进行 筛选。根据图斑大小的实际情况,分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是小于 100 亩图斑。 按照坡度图中坡度面积权重大小自动赋值,得到坡度值;第二种是大于 100 亩 的图斑。利用 mapgis 软件空间分析模块,将大于 100 亩的图斑与 pdt.wp 进 行空间分析,分析之后再把小于 2.25 亩的合并到权属与图斑号相同的图斑中, 即得到坡度值。最后将两者进行合并,得到图层 7.wp 文件,在对图层 7.wp 进行坡度处理,分离出小于 25的图层 8.wp 文件。 (1) 分离文件 如前“面积筛选”操作,将“图层 2.wp”文件以 66666.67 平方米(100 亩) 为界,分成两个文件,100 亩以下为“图层 3.wp”,100 亩以上为“图层 4.wp”。 (2) 小于 100 亩的图斑处理 共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文件赋值。在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系统中将地形 坡度值按面积权重赋值给“图层 3.wp”,生成新的带地形坡度值的文件“图层 5.wp”;第二步对“图层 5.wp”的地类编码和地类名称进行处理,改回正确 的地类编码和地类名称。 因在该系统中只能赋地类为水田的图斑,故在赋坡度之前需将地类编码改 16 为“011”,地类名称改为“水田”,之后再改回正确的地类。 打开 mapgis 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点击坡度管理坡度管理耕地坡度属耕地坡度属 性赋值性赋值,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坡度赋值对画框中设置地类图斑地类图斑为“图层 3.wp” ,坡度图坡度图为县级 第二次土地调查查库体中的“pdt.wp”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为“code.wb”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 为权重,并清空原有属性值清空原有属性值,点击确定确定,如下图所示: 然后系统弹出的窗口点击是是(y),并将文件命为“图层 5.wp” 。如下图所示: 打开 mapgis6.2 软件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点击建库工具选择根据文件 输属性。 17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提取属性文件选择“dltb 备份.wp”(即处理前备 份的资料)提取属性字段选择地类编码输入属性文件选择“5.wp” 输 入属性字段选择地类编码选择根据空间位置点击输入。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y) ”。 同理在提取属性字段和输入属性字段中都选择“地类名称”。 (3) 大于 100 亩的图斑处理 把分离出来的面积大于 100 亩的图斑文件“图层 4.wp”与“pdt.wp”进 行区空间相交分析,得到文件“图层 6.wp”,把小于 2.25 亩的合并到权属与 图斑号相同的相近图斑中。 打开 mapgis 平台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弹出空间分析子系统窗口,点击文件文件装装 区文件区文件,装入图层 4 文件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文件 pdt。如下图所示: 18 点击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区空间分析区空间分析区对区相交分析区对区相交分析(先选图层 4 文件,再选 pdt 文件),将判别的文件存为图层 6。如下图所示。 将“图层 6.wp”中面积小于 2.25 亩的图斑按权属和图斑号合并。 打开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点击建库工具建库工具条件合并条件合并。 19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框中,选择权属单位名称和图斑编号,点击确定 (注:条件合并后,在相同权属单位名称下,因坡度不同,会出现相同的 图斑编号,为加以区分,方便外业调查,建议对其图斑编号进行处理,采用图 斑编号+(-)+顺序号(1,2,3.) (4) 文件合并 将“图层 5.wp”与“图层 6.wp”进行合并,得到“图层 7.wp”。 打开 mapgis 平台输入编辑窗口,添加“图层 5.wp”和“图层 6.wp”, 在窗口左侧选择图层 5.wp”和“图层 6.wp”文件,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 中选择合并所选项合并所选项,如下图所示: 20 在弹出的选择保存文件名窗口中设置文件为“图层 7.wp”, 打开 mapgis,添加“图层 7.wp”,点击进入编辑状态点击区编辑点击区编辑,选 择统改区参数统改区参数选择图层号输入选择图层号输入“8” ,点击区编辑,选择根据属性赋参数,步 骤统“地类筛选”,输入公式地形坡度地形坡度= =“5”,选择图层号为“9”。 右击“7.wp” 据选择根图层分离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8”点击分 离,将文件命名为“8.wp”。 21 添加“8.wp”文件,将各地形坡度级改为耕地后备资源各评价结论 利用 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将权属单位名称、图斑编号、自然坡度相同的图斑进行条 件合并,方法同上。 e)其它筛选 在文件“图层 8”中,将涉及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区域、风景名胜区、水源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镇规划区等核心范围的图斑手动选出后删除,最后文 件命名为“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 6.5.3 底图整饰 a)在 mapgis 软件中打开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添加“拟调查的耕地后备 资源.wp”文件。 b)把 dltb.wp 文件中除河流、湖泊、水库、公路外的其他图斑均删除。 c)为方便调查,利用 mapgis 软件将“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中图斑 线进行处理,使面积20 亩的图斑、 10 亩面积20 亩的图斑及面积10 亩以 下的图斑的图斑线加以区分,具体线参数,自行设置,应尽量保持图面的直观。 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 mapgis 软件,添加“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文件点击根据属性 赋参数。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公式面积13333.33点击确定,在弹出的对话框 中,选择图层号为“10” 。 22 编辑”10.wp”,点击其他弧段转线保存文件改线参数,即得到面积20 亩的图斑的图斑线,其他图斑线处理方式同上。 d)图面其他要素整饰,形成镇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底图。按照“地 图三要素”原则,整饰图面,要素主要包括:图名、图框、图例等。 6.5.4 手簿记录整理 通过上面的步骤已经得出需要调查的图斑,最后我们将需要调查的图斑属 性导出,按照调查手簿需要的字段进行整理,保存为 excel 表文件,外业调 23 查以该表格作为调查的依据,逐个图斑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手簿。调查手簿 如表 6-4: 表 6-4 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记录手簿 限制因素照片 土层照片 村 名 图斑 号 地类 代码 地类 名称 面积 (亩) 土地 厚度 水源 条件 初步 结论 图斑 照片 a 从表 6-4 中可以看出,除限制因素、初步结论和照片编号外,前面的村名、 图斑号、地类代码、地类名称及面积可以从图中导出,因此,我们应根据“拟调 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导出村名等属性,以此作为调查的依据。 a)属性导出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中按照调查手簿的要求,选择需要导出 的字段,包括面 积、图斑号、地类代码、地类名称、权属单位名称等字段。设 置输出类型为数据库表格格式,指定输出文件名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调 查图斑表.dbf”。 打开 mapgis 主菜单,点击库管理属性库管理,装入区文件,装入“拟调 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 。如下图所示 24 在弹出的 mapgis 属性管理子系统中点击属性属性输出属性输出属性。如下 按照调查手簿的要求,选择需要导出的字段,包括面积、图斑号、地 类代码、地类名称、权属单位名称等字段。设置输出类型为数据库表格格 式,指定输出文件名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图斑表.dbf”,点击确 定。如下图所示。 25 b) 表格整理 打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图斑表.dbf”,另存为“耕地后备资源调 查与评价调查图斑表.xls”,通过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把汇总表中面积 13333.33 平方米(大于 20 亩)的筛选出来,命名为“现场必调图斑汇总表”,其他 整理为“一般调查图斑汇总表”。 7 数据建库数据建库 由表 5-1 中耕地后备资源文件要素所包括的 3 个文件生成。各文件属性结 构见 5.2 数据库空间信息要素属性数据结构一节。 7.1 耕耕地地后后备备资资源源图图斑斑( hbzytb)文文件件处处理理 将通过调查符合耕地后备资源条件的图斑,把调查记录分析结果录入到图 斑属性中,录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图斑属性结构按表 5-2 的要求编 辑好,根据图斑号直接手动逐项录入,另一种是利用 mapgis 软件,通过某种 一一对应关系自动连接到属性中。我们以根据 id 号对应为例说明属性录入的过 程。 因为我们在底图制作中“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经过多次筛选,面 积、地类和地形坡度都符合条件,因此从“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开始。 7.1.1基础工作 a)图斑区的基础处理 选择附件 1(底图制作)中的“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文件作为属性连 26 接的基础文件,更改区文件 id 号,使得 id 唯一且连续。 打开 mapgis 平台,点击库管理库管理属性库管理属性库管理,弹出 mapgis 属性管理子 系统,点击文件文件装入区文件装入区文件,选择“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文件,点 击属性属性统改属性统改属性统改区属性统改区属性。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统改属性窗口中,统改方式设为“增量方式”初始值设为“1” 增 量值设为“1”,点击确定确定。如下图所示: b)属性输出 将更改 id 后的“图层 6.wp”文件属性导出。 打开 mapgis 平台,点击库管理属性库管理,装入区文件,装入“图层 6wp” ,点击属性属性输出属性输出属性,按照调查手簿的要求,选择需要导出的字段, 包括 id、面积、图斑号、地类代码、地类名称、权属单位名称、地形坡度等字 段。设置输出类型为数据库表格格式,指定输出文件名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 评价调查图斑表.dbf”。 27 7.1.2数据预处理 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图斑表.dbf”按照待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 评价记录手簿的格式进行整理,字段按照表 6-4 进行设置,同时保留 id 字段, 将调查手簿记录所有内容包括照片编号、备注等内容逐项目填入“耕地后备资 源调查与评价调查图斑表.dbf” ,照片编号按照 7.1.3 照片入库挂接的要求填写, 保存文件名为“图斑表.dbf”。 7.1.3照片入库挂接 a)照片数据检查 数据入库前,对照片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质量检查不 合格的照片应予以返工,经质量检查合格的照片方可入库。 b) 照片文件参数设置 照片文件格式为 jpg 图像格式,分辨率不低于 300pix,分辨率大小为 800*600。 根据照片数据对应图斑权属代码、图斑号、图元来表述。具体表述为:“权 属代码”+“-”+“图斑号”。 例:津市市渡口镇天鹅村 103 号图斑对应照片编号应为“430781101208- 103”,若 103 号图斑分为多个质量等级的多块图斑,图斑号为 103-1、103-2, 且分别有对应照片,则对应的照片编号为“430781101208-103-1” 、 “430781101208-103 -2”。 7.1.4属性字段连接 a)预处理数据入库 打开“mapgis 平台,点击库管理库管理属性库管理属性库管理属性属性连接属性连接属性: 在弹出的属性连接窗口中连接文件连接文件指定为“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 关键字段关键字段为“id”,被连文件被连文件为预处理好的“图斑表.dbf”,关键字段关键字段为“id”,连入连入 字段字段为手簿整理的限制因子,点击确定。设置如下图所示: 28 b) 添加补充调查的图斑 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因之前没有包含在底图中,如果存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等后备资源,需将图斑添加到“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中。 注:不宜耕地后备资源处理方式“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进行属性连接后 会有很多不符合耕地后备资源条件的图斑,这些图斑的质量等级字段为 n,这些为 n 的图斑将予以保留。 10 亩以下耕地后备资源处理方式“拟调查的耕地后备资源.wp”进行属性连 接后会有很多图斑的质量等级字段为空值,即为 10 亩以下只调查不评价的 耕地后备资源部分,这些图斑予以保留。 7.1.5图斑文件处理 a)文件检查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在 mapgis 二 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中对“hbzytb”文件对属性进行检查,有无异常值、 有无空值等,确认属性数据准确无误。该步骤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文件检查程 序一致,有关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相同的操作在本指南中不在描述。 b) 属性字段处理 参照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表 5-2) ,对检查无误的 “hbzytb.wp”文件进行属性字段处理,删除不需要的属性字段。 7.2 耕耕地地后后备备资资源源注注记记 (hbzyzj)文文件件处处理理 耕地后备资源注记主要反映耕地后备资源图斑的图斑编号与该图斑的质量 29 等级,其表示方法为分数形式,分子表示图斑号,分母表示质量等级。如: , (65 为图斑号,h1 为一等耕地后备资源) 。标示字体为宋体,颜色为黑色, 1 65 h 高 40,宽 40。 7.3 土土层层样样点点 (tcyd)文文件件处处理理 土层样点主要表示土层样点的点位与土层剖面影像资料编号。首先在 mapgis 输入编辑菜单中建立 tcyd.wt 文件。tcyd.wt 文件参数:子图号为 26,子图高度 20,子图宽度 20,旋转角度 0,子图颜色 1,透明输出设置为不 透明,图层号 0。具体编号方式见表 5-3。 7.4 数数据据建建库库 数据检查完成之后,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 要求,添加 hbzytb、hbzyxzdw、hbzyzj、tcyd 等文件,将第二次土 地调查基础地理要素与土地利用要素作为底层,建立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资源数 据库。 根据技术方案要求,后备资源图斑内零星地物不再扣除。 8 图件整饰图件整饰 8.1 图图件件整整饰饰的的原原则则 a)要素齐全原则 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它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 要素(亦称辅助要素),所以又通称地图“三要素”。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 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地理 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整饰 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 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b) 清晰原则 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图件所表达的内容、主题特征,如耕地后备资源质量 等级、类型。 8.2 图图件件成成果果 的的内内容容 图件成果的内容为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图与乡镇耕地后备资源 质量等级分布图。 30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图主要反映县域范围内耕地后备资源等级 特点、地理分布等要素。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图利用 mapgis 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 系统,根据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自动生成。 乡镇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图主要反映乡镇范围内耕地后备资源等级 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