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有关语言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 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 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 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 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 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 文章为何取“墨点无多泪点多”为题?若换 成“朱耷的书画艺术”好不好?为什么?(4 分) 朱耷简古、疏淡的书画风格,可谓“墨点无多 ”;而其岭峻、孤傲之气下深藏的亡国之痛, 正是所谓“泪点多”。板桥诗句能高度概括朱 耷书画艺术特征而以形象妙语出之,文章借 来做题,醒目,启思,且提领篇旨。若以“朱 耷的书画艺术”为题,相比之下则失之平淡, 大而无当。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 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 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 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 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 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 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 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 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 :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 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 和议论。 答题示例: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 ,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 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 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 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 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 处是什么?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 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 ,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句段的作用 如果所问的句段处于文章的前面,那一般 要回答:(1)总领全文; (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 (3)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 对比; (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果所问的句段在文章的中间,那就要 回答:(1)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前后呼应。 2、结尾作用: 如果问文中结尾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 (1)升华感情; (2)深化主题; (3)总结上文; (4)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5)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 (6)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 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 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 ,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在回答有关结构鉴赏题的过程中,要从内 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因为这两方面都是 极为重要的踩分点。 答题示例: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 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 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 (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 (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 作用? 答题模式:表现手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一.艺术技巧: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 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 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是表达更加含 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 ,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富有感染力。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 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 、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绘,以 突出主要表达对象。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 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 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二.描写:(表达方式)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 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烘托主题。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 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 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 三.修辞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 结合句子语境扣主旨或感情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 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 ;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 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 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 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 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加深理解。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 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小结小结: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 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 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 、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 释。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 ,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 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 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 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 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 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 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 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 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 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一、问含意(词语、句子、篇章的主旨) 二、问层次(段落层次、全文层次) 三、问技巧(表现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问题类型 操作要点 一、问含意 【一般解答方式】 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环境,答案表述 即要有词语的表面义也要有语境义。 问词语的含义: 词语本义加情感色彩得出临时义。 例1.“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05全国1卷 14题) “吞咽”指吞进去,咽下去,给人的感觉是 吃下去的艰难。但是结合“吞咽”的宾语“ 春天”,再结合作者对春天的情感,“吞咽 ”就有了如饥似渴之感,也就有了“吞咽” 的临时含义: 尽情地享受。 词语本义加情感色彩得出临时义。 例2.06高考江西卷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应该是森林) 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 重复了。 结合原文,理解“童话”的含义 童话:是美妙的,也是虚幻的这是“童话”这 个喻体的特点,结合本体“森林”思考,童话般 的森林有什么特点?再加上作者这样比喻的情感 色彩,这就是答案。 【答案】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 字面意义),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这也正是文章主旨的一部分语境意义) 问句子的含义 需要解答的句子常有如下特点: 是结构复杂而含义较难理解的句子 运用了修辞格、内涵丰富、含蓄的句子。 在文章中起结构作用的句子 揭示文章的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例3.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 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 文中的含意?(2008重庆卷14题) 【答案】(落实带有指代义的词语)一 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了生命的衰 老,惊叹时间和岁月的流逝。 例4.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 ,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06高考四川卷 第14题) 【解析】“瓦是童年的底片”这是一个暗喻的句 子,“瓦”成了生活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能 冲洗出乡村旧事,翻印或翻版出来曾经的东西或 记忆。 【答案】 “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 ,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例5.“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 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08山东卷 19 题) 【答案】 (1)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 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 德那颗伟人的灵魂。 (2)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或:过 渡)作用。 句子的作用类,答题要点应包括: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表现作用等 二、问层次 【一般解答方式】 1、从形式方面分析: 2从内容方面分析 例.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 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2008重庆卷15题) 【答案】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 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有冷 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 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 间引领生命。 三、问技巧 【常见设问形式】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上下文分析 表达效果。 【一般解答方式】 解答这一类题的常见格式 手法+一般作用+语境作用(联系主旨) 例8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 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08浙江卷 19题) 【答案】 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 写景,(远近高低结合观察点)。 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 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 【说明】答案包含两方面: (1)确定表现手法;(2)好处:衬托的一般作 用烘托气氛(人物、心情等)。好处一般要求答 出“烘托了怎样的气氛、人物、心情等”,答案 会因具体而更加保险。 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 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 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 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 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 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 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 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 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 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 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 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 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 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例9.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05全国卷 15题) 【说明】答这道题除了要明确“作者反复这样说” 的内涵答出原因,还要明确“这样的写法”是 什么写法,才能够满足这一题的答案要求。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 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 ,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这是不相信春天的理由) 。欲扬先抑(这是写法),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 光”(写法的一般意义+内涵意义) 。 总结 第一、调整心态冷静答题。 要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 理,增强信心和恒心。现代文 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高,每分 要志在必得。 第二、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比如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 、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 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 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 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三、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现代文主要用精读的方法 ,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可以先看题目 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 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 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 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时 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 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 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四、靠船下篙摘取原文。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 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 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 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要坚信, 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 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 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 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第五、 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 是“踩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 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 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既然多写一 般不扣分,那么如不限定字数有时可在答题时 尽可能的陈述自己的见解。先看这一题的赋分 值,如是6分,可能至少要答2、3个要点,不 能少写。 把握关键句,领会文章主旨 。 把握关键句: 1、从表达上,要注意文章中那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如以 “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 语句。) 2、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 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 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等等。 3、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 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怎样迅速地把握主题内容 1 在标题上找意图 2 在抒情上品情感 3 在色彩上看褒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4 Section B(含答案解析)
- 小班田径课题题目及答案
- 消极社会现象题目及答案
- 2025网约车司机劳动合同书模板范本
- 现代生产管理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投资连结保险合同产生的资产知识点
- 2025合同管理台账模板
- 2025金融服务中介机构银行贷款业务合同
- 2025年有色金属分选机合作协议书
-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JTGT3650-01-2022)
-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及结果判读
- 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家长会课件:小学一年级家长会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四 客舱失火处置
- GB/T 43677-2024生态系统评估陆地生态资产核算技术指南
- 儿童及青少年知情同意书版本
- 中国创伤骨科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护理课件
- 《内科胸腔镜术》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一单元:诗意的栖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