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_诗歌翻译单位的前景化.pdf_第1页
意象_诗歌翻译单位的前景化.pdf_第2页
意象_诗歌翻译单位的前景化.pdf_第3页
意象_诗歌翻译单位的前景化.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总第97期) 意象:诗歌翻译单位的 “前景化” 魏 家 海 (武汉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收稿时间:2003202218 作者简介:魏家海(1965 - ) ,汉族,湖北宜城市人,副教授,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 摘要:诗歌翻译单位的基本单位是意象,同其它形式的文本迥然有异。意象作为诗歌的基本单位在中西文论中 都可找到其理论依据,因此,意象也应在诗歌翻译单位中处于前景化。诗歌的意象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它们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之特征。按照意象在诗歌中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描述和归纳出不 同的翻译方法。但作为前景化的翻译单位,意象的翻译也需其它翻译单位的辅助和补充。 关键词:意象;诗歌;翻译单位;前景化;方法;补充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3)0620070205 1.0引言 翻译单位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是我国翻译界的热门 话题,研究者们分别从语言、 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视点,提出了 各种不同的翻译单位说。有的论者认为翻译单位是词素和 词,有的认为是句子或小句,有的认为是高于句子的段落和 语段,有的则认为是语篇,也有的认为是主位 述位,还有的 认为文化是翻译单位。尽管这些观点相互冲突排斥,但是它 们对包括诗歌翻译单位在内的翻译单位研究具有不容忽视 的意义。然而,它们无法充分论证诗歌翻译单位的特殊性, 意象是诗歌的 “诗眼” 和灵魂,因此,意象构成诗歌翻译单位 的 “前景化”,在诗歌翻译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既是一 个翻译理论问题,也是翻译实际操作问题。 2.0意象作为诗歌翻译单位的理论意蕴 2.1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理论。明代王廷相说:“言 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 。王夫之 把这句话加以发挥,把意象理论集大成,指出诗的本体就是 意象,即情景交融。而美国意象派诗歌的鼻祖埃兹拉 庞德 说,意象是 “在一刹那同时呈现一个知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 也就是说意象包容着 “知性” 和 “感性”,即情对景的直觉、 想 象和感悟,包括表层(象)和深层(意)两个层次,正如克罗齐 在 美学 一书里所说:“艺术把一种情寄托在一个意象里, 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说的是 “意象” 和 “情趣” 的关系,两者互为依存。由此观之,中西文论都强 调意象的功能离不开 “情”,意象不是零乱破碎的物象,而是 融入情景的物象和融化情景的审美形象。 2.2诗歌的意境与诗歌意象的组合与复合 意境又称为境界。袁行霈(1998:54)认为:“意境是诗人 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也就 是说意境是诗的审美效果。朱光潜(1984:50)说:“情景相生 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 界” 。这里强调 “情” 与 “景” 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传情,也是重 在诗的审美效果。意境是意象组合的综合效应,意象是组成 意境的具体细小单位。两者共生关系的特征是境虚象实。 例如:李白的 玉阶怨 云: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首诗呈现了宫中花容月貌的女子在秋月下的清冷寂 寞愁怨的意境,它由一连串的莹洁的意象组合 玉阶、 白 露、 罗袜、 水晶帘和秋月 构成。这里意象的功能反衬出 美人的愁绪。又如:英国意象派诗人理查得 奥尔丁顿(rich2 ard aldington)有一首诗evening: the chimneys , rank on rank , cut the clear sky; the moon , with a rag of gauze about her loins poes among them , an awkward venus2 and here am i looking wantonly at her over the kitchen sink. 这首诗的构成的意境是工业文明的烟囱使月亮失去浪 漫的气息,美神维纳斯也笨拙不堪,而 “我” 只好无可奈何地 张望。它的意象组合有:chimneys、rank、clear sky、moon、a ray of gauze、loins、awkward venus、kitchen sink等。 诗的意境要靠意象组合的综合作用和相互交织来体现, 意象实际上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的功能主要有叙述、 描 写、 比喻和象征。不过,意象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按 照一定的情感思路进行排列,最后构成一种审美复合体。 2.3意象组合在诗歌中的前景化与诗歌的翻译单位 意象组合在诗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这些诗 歌元素,诗歌就不存在。中外文论家都十分重视意象(组合) 在诗文中的独特作用。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指出:“使玄解 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 07 首术,谋篇之大端。 ” 这话是说意象是文学审美的关键因素, 是诗文篇之纲,意象在诗文的诸要素中处于 “前景化” 之位 置。明代文论家胡应麟在 诗薮 中说:“风雅之规,典则居 要,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 强调了意象在诗歌中的审美前景 化。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 艺概 中写道:“小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雾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则 精神亦无所寓矣” 。这话是说,诗歌中的情感只有通过各种 意象才能抒发出来。它强调了意象在诗歌抒情中的前景化。 在上文中已提及,克罗齐指出 “情趣” 和 “意象” 不可分离,强 调情趣融入后的意象在艺术审美活动的 “前景化” 作用。总 之,意象在诗歌中的构成和审美表现为独特的前景化。诗歌 的基本单位是意象,诗歌的译文也必须体现相应的单位,因 此,诗歌翻译单位应该在意象层面上展开,以意象为前景化 的翻译单位。如果译文中没有了这些意象,那么译文很难再 现原文中的情感艺境,难以实现其审美效果。特别是有些意 象需配合隐含的信息,才能加以解读,因而其意象单位是一 种扩展式的意象单位,其翻译单位也随之扩展。例如:卢纶 的 塞下曲 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ynner译文: the woods are black and a wind assails the grasses , yet the general tries night archery and next morning he finds his white2plumed arrow pointed deep in the hard rock. 许渊冲译文: in the dark woods grass shivers at winds how. the general takes it for a tigers growl. he shoots and looks for his arrow next morn only to find a rock piercedmid the thorn. 原诗是写飞将军李广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 虎,便拉弓猛射。次日一看,箭原来射入石头中去了。诗中 优美的意境通过意象的组合展开,展示了将军在危急关头镇 定自若、 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原诗中的意象 “林暗” 、“草” 、 “惊风” 、“夜” 、“引弓” 、“平明” 、“白羽” 、“石棱” 等,分别在两 种译文里都得到再现,两种译文的意境都很美。但是bynner 译文 “未能传达原诗在中国唐代读者心目中所造成的印象。 ” (张今,1998:71)而许渊冲译文 “译得很巧:不熟悉中国文学 掌故的读者觉得这是很美的诗;熟悉中国文学掌故的读者又 觉得这首诗赞美了飞将军李广。也就是说,译诗对原诗在中 国古代读者和中国现代读者心目中所造成的印象,都照顾到 了。 ”(张今,1998:78)原因在于,第一种译文没有把握原文隐 含的典故意义,意象单位再现过窄,没有译其深层意象单位; 第二种译文比较饱满,表层意象单位和深层意象单位得到巧 妙兼顾,翻译单位的前景化做到情景交融,译文笔力更加有 力,意境效应更妙。由于翻译单位的视点和范围不同,两译 文的意象组合效应迥异,因而译文便大相趣异。 3.0诗歌意象的类型划分与翻译单位的前景化 诗歌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 内容,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 地理、 动物、 植物 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 游宦、 渔猎、 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 肢、 五官、 脏腑、 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 器物、 服饰、 城市 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 鬼怪、 灵异、 冥界等。根据人的感觉, 意象可分为听觉意象、 视觉意象、 嗅觉意象、 触角意象、 动觉 意象。按组合方式,意象可分为叠加意象、 并列意象、 拼合意 象、 辐射意象。意象的这些类型划分只是相对的,彼此往往 可以相互渗透,互相包容。它们分别构成意象的物质维度、 心理维度和方式维度。意象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使意象 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这样一来,翻译单位难以有效 切分,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难以有效地顾及,因此,译者必须 首先从前景化的翻译单位出发,抓住最核心的意象或意象组 合,在译文中加以 译、 变通或重建。笔者认为,意象还可分 为隐性意象和显性意象。显性意象的翻译单位易于切分,但 隐性意象最易忽视。例如:my approach caused the alignment of the chimneyon this side of the valleywith the shorn mountain across the valley.这句话中的shorn一词就是隐性意象,可译为:“我走近 一看,一尊烟囱象一条直线耸立在山谷的这一侧,而眼前的 山峰象被剪过毛的羊横卧在山谷。 ” 类似的例子在诗歌中有 不少。诗的意象组合还可分为密集型意象组合和疏松型意 象组合。由于每首诗的意象或意象组合各不相同,意象的层 次和维度迥然有异,翻译单位的前景化各有侧重,再现出诗 的情景和意境也大相异趣。如果意象的涵义理解不正确,诗 的意境不可能领悟,翻译单位的前景化定位不当,译文要么 佶屈聱牙,要么面目全非。如罗伯特 弗罗斯特有一小诗 dust of snow (雪尘 ) : the way a crow shook down on me the dust of snow from a hemlock tree has given my heart a change of mood and saves some part of a day i had rued 译文一: 寒林枝间 一只老鸹 甩落在我双肩 纸灰般的雪花 使我心绪 有了转变 超脱了少许 对大去日的哀怨。(刘祖慰 译) 译文二: 一棵铁杉树上 栖着一只乌鸦, 它呀,竟然那样 洒我一身雪花; 这使我的心情 17 起了一种变化, 把一天中的部分 从懊伤里救下。(黄杲日斤译) 两种译文都重视诗的意象,都是把意象作为翻译单位, 可是译文的意境、 趣意和主题大相径庭。原因在于,译文一 把原诗中的hemlock tree这个意象中的hemlock理解为毒芹, 把snow理解为同毒品有关的东西,把dust同 “死” 联系起来, 把crow(乌鸦 渡鸦 喜鹊 悭鸟等)当作不详之鸟raven来理 解,译为 “老鸹”,译者把这些意象组合当作一幅密集型的意 象组合图画,很自然地将其联想为死亡意境,并且作为一个 翻译单位,把原诗译成了死亡意境前景化的哀诗。译文二的 译者对原诗中的意象snow、crow、dust、hemlock tree等进行了 考证,认为这些意象同 “死亡” 无关,而把这些意象组合当作 是诗人在雪中一时的感想,把这些意象组合定位为前景化的 翻译单位,译文则充满了诗情画意,显得亲切自然,富于生活 情趣。两种译文都很美,译文一是一种 “死亡” 之美;译文二 是一种自然情趣之美。但我认为,译文二译得更准确。译文 一虽然也很美,但意象定位不恰当,是一种误译。 4.0诗歌意象的组合及其翻译方法 4.1复合意象组合及其译法 复合意象是指一个意象兼有几种意象的情感功能,诗中 描写的表面上是甲意象,而实际上又指乙意象,兼及甲、 乙两 种意象。这样的意象体现了一种新颖的复合情感,它们在一 个翻译单位内翻译,译文应再现原文的意象组合美。例如: 美国著名的意象派女诗人希尔达 杜立特尔(hilda doolittle , 1886 - 1961)有一首著名短诗oreal : whirl up ,sea whirl your pointed pines , splash your great pines on our rocks , hurl your green over us , cover us with your pools of fir. 译文一: 奥丽特 翻腾吧,大海 翻腾起你尖尖的松针 把你巨大的松针 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绿扔在我们身上,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裘小龙 译) 译文二: 山林仙女 卷起波涛吧,大海 卷起你的针叶松林, 将你高大的松涛 泼溅在我们的岩石山上, 挥动你的绿在我们的头顶, 用你杉树的漩涡将我们遮没。(顾子欣 译) 译文三: 山神的话 大海,卷起你那汹涌的巨浪 卷起你那尖尖的松树般的巨浪, 把你那此海浪的巨松, 甩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一片绿色掷向我们,覆盖我们, 把你那层松叶般的浪花撒在我们身上。(谭天健 译) 原诗中的oread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山林的女神。诗中 两个主要意象是sea和pines。该诗本来写的是诗人面对大 海之所见,然而所见者似乎不是大海,而是涛声翻滚的松林, 因此,大海就是松林,松林就是大海,两个意象互为复合意 象。同时,这两个复合意象同pointed pines、great pines等意象 组合在一起,并辅之于动词whirl up、whirl splash、hurl ,构成一 幅大海翻腾与松涛翻腾相互融合的复合意象群,表达了诗人 的复合情感,意境极富动感,极其生动宏伟。三种译文基本 上译出了大海和松林互为复合意象的意境美,三译文各显其 美。但意象的前景化和翻译单位的前景化各有侧重。裘译 和谭译把两种复合意象译得相互交织,水乳相融,几乎不露 痕迹,译诗的意象组合美同诗人的所见所感的复合情感极为 默契。而顾译似乎把大海和松林两互复合意象译得不及裘 译和谭译那样紧密契合,译文的笔墨似乎较倾向于大海这个 意象。例如:李白的 渌水曲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萍。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译文一: blue is the water and clear the moon. he is out on the south lake ,gathering white lilie. the lotus flowers seem to whisper love. and fill the boatmans heart with sadness.(obata译) 译文二: an autumn moon shines bright on a clear lake , she rows a boat and picks water plants white as jade. the pretty lotus flowers seem ready to speak , arousing nameless sorrow in the heart of the maid. (丰华瞻 译) 原诗中的 “秋月” 是个复合意象,它不仅指明月,而且还 同愁思和无奈密切相关。本诗意象组合的前景化是秋月蕴 涵的 “荡舟人” 睹物生情思念情人的愁苦情绪,表达了浪漫的 月光与愁思并存的复合情感。以上两译文,无论是西方译者 把 “秋月” 译为the moon ,还是中国译者译为autumn moon ,都只 是单一涵意的意象,而没有译出其复合涵义,都不能使读者 引起悲愁的联想。由此,我们也可看出诗歌意象不可译的一 面。 4.2联加意象组合及其译法 联加意象组合是指意象在诗歌中通过叠加、 并置、 拼合 方式而组合成的意象群或意象链。它可分为疏松型意象组 合、 密集型意象组合和居于二者之间的疏密错落型意象。 4.2.1疏松型意象组合 这种意象组合主要靠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的蒙太奇式 27 的对照、 错位和叠合,或者象照相般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 流水式地展开,构成意象组合图。例如,杜甫的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一: on yueyang t ower i learned the fame of the dongting lake long ago , and now on yueyang t ower i see the grand show. waters make lands wu and chu to east and south part ; day and night the sun and moon on the waves float to start. from my dear kins and friends there is no message , i am aware of a boat only for my dotage. northland is under the tribal war horsestrample ; my tears drip down on the window of the chamber. (吴钧陶 译) 译文二: climbing the yueyang t ower i have long heard of lake dongting , now i ascend the yueyang t ower , it separates the lands of wu and chu , one in the east , the other in the south , the sun and moon seem to float there day and night. i have heard nothing from my family and friends; growing old and ill , alone i sail in a barge , war rages in the northern mountain passes; learning on a balustrade i shed tears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杜甫的这首诗由蒙太奇式的意象对照叠合而成。首联 是时间意象对照,寄寓着诗人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 桑田沧海 的感慨。颔联是展开式的意象组合,写洞庭湖水浩淼无边。 第三联是亲朋杳无音信与诗人老病孤寂的对照叠合意象。 第四联是万里之外的关山战乱与阑干旁声泪俱下之间的对 比意象组合。每联的意象可以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翻译单 位。比较两译文可以发现,吴译的首联不仅再现了原诗的时 空意象组合,而且译出了意象的深层内涵,即昔日只是慕名 洞庭湖,今日终于登楼观赏到了宏伟壮观的景色。而杨戴译 只是译出了意象的表层结构,没有再现其深层意蕴,故不及 吴译。颔联的意象两译文相差无几。诗中第三句,两译基本 相似,难分伯仲。第四句,吴译的意象组合过于概略化,杨戴 译的意象多于吴译,体现了诗人又老又病,乘舟漂泊的孤独 意境,其意象组合效果明显胜于吴译。第五句两译很类似, 但最后一句,两译迥然有异,杨戴译把代表古代文人怀古忧 国忧民的文化意象 “凭轩” 译为leaning on a balustrade十分贴 切,它是整首诗意象组合中的前景化,是诗人的崇高思想境 界的支撑点;而吴译则将之浅化为window ,其文化意象的内 涵荡然无存。 4.2.2密集型的意象组合 这种意象组合主要是名词意象或形容词意象的锁链式 的直接拼组,是诗人瞬间的所见所感。马致远的 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是典型的密集型意象组 合。又如,李清照的 声声慢 的前十四个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一: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feel so sad , so drear , so lonely , without cheer.(许渊冲 译) 译文二: seeking , seeking , chilly and quiet , desolate , painful and miserable.(杨宪益、 戴乃迭 译) 译文三: searching , seeking , endlessly. alone , longly , moody , gloomy.(朱纯深 译) 译文四: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c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d 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and keep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john turner译) 原词只有短短的三行十四个字,但四种译文可以说是八 仙过海,各显其美。原词的意象密集程度很高,除第一行是 两个重叠动词外,其余均为形容词的组合。译文一把每一行 的意象组合作为一个翻译单位,译成一句完整的句子,译诗 流畅地道、 隽永。译文二把全诗的意象组合作为一个翻译单 位,同原诗的锁链式意象组合十分相似,译得形似,再现了原 诗的悲戚之情。译文三为了再现原文的叠字意象组合效果 而采用押韵的手段,把每行的音位作为一个翻译单位,不失 是一种创新。译文四是对原诗的意象的扩张和阐述,意象的 数量和密集度远远超过原诗,这也是一种翻译单位的创新, 但原诗的隐性意象译得过于显性化了。 4.2.3疏密错落型意象组合 这样的意象组合介于密集型意象组合和疏松型意象组 合之间,以密集的隐性意象铺陈和疏松的显性意象切换搭配 组合而成。例如,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一: look out on spring 37 our country has been completely crushed , and only rivers and hills look the same ; the city is filled with tall trees and the high grass of spring even flowers seem to shed tears , for the sadness of our time the very birds grieve at the sight of people parting from their beloved. now for these three months the beacon fires have flared unceasingly while a letter from home is as precious as gold and , when i scratch my head ifind my gray hair grown so sparse the pin will no more hold it.(杨宪益、 戴乃迭译) 译文二: spring view on war2torn land streams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er the years ,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part ,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 seeing us 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 o scratch my grizzling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 o hold a flight hairpin.(许渊冲 译) 原诗的前两联是隐性的意象组合,意象密集较大,意在 象外。国家破毁,只剩下山河,别无他物;都城春天里草木荒 芜,了无人迹;人为国事家事悲愤时,野花也触景生悲,鸟儿 离别心亦碎。这样隐性的意象组合,蕴含着浓密的情感。诗 的后两联,意象组合呈显性,意象密集度和意象意蕴淡化。 虽然也是国事(烽火)和家事(家书 ) , 但意境凝聚在白发意象 (愁)。因解愁而搔头,愁却更愁。这组意象直白显性化。两 种译文都是分别以以上隐性意象组合和显性意象组合为翻 译单位,都是上乘的译文,尽管译文的意象浓密度和译者的 视界融合有所侧重,对原诗的理解和阐释有所差异。但我觉 得译文一把隐性意象组合(前四句)象外之意留给读者去体 会,译文二则挖掘再现了意象的意蕴,使隐性意象外露为显 性意象,有悖原诗意象暗、 明组合安排之初衷。后两联两译 文都把握得比较准确,显性意象组合都译得外露,基本上实 现了审美同揆。 5.0结语 诗歌中的意象组合类型和翻译单位类型难以进行十分 精确的界定,以上划分只是相对而言。意象作为前景化翻译 单位,也需要其他翻译单位 音位、 词汇、 句子、 段落、 语 篇、 文化等单位的协调配合,仅仅靠翻译意象是难以对诗歌 进行翻译操作的。不过,鉴于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组合 在诗歌翻译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诗歌的诸要素中处于前景 化,因此,诗歌翻译由意象组合作为主要翻译单位,由其他翻 译单位作为必要的辅助与补充。 参考文献 1 黄杲日斤.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 英语诗汉译研究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