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1)硕士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l i i i i iil i t i i ) l l ji i l l i l l i j i j y 1 9 0 9 3 9 1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 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 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 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 沙窍年 月,7 日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有关保留、使用学 位论文的规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 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 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所有图书馆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 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 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瑚年7 月,7 日 导师签名:速盏逸日期:删多年- 7 月,7 日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摘要 中华白海豚$ o u s ac h n e n s j s ( o s b e c k ,1 7 6 5 ) ,也称为印度洋驼背海豚 ( i n d o p a c i f i ch u m p - b a c k e dd o l p h i n )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亚热带 和热带浅水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福建和台湾沿 岸。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的增加,中华白海豚受 到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加大,导致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生存处于濒危状态。开 展中华白海豚的环境压力和保护对策研究,对于加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提高我 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论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结合我国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从中 华白海豚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入手,深入分析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 华白海豚的保护对策,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 1 ) 在论述中华白海豚生物学特性以及中华白海豚在我国的分布、数量等 基础上,结合近岸海域的开发形势,分析了中华白海豚所面临的生境缩小、人为 伤害、环境污染、饵料短缺等主要环境压力,揭示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压力 的变化趋势。 ( 2 ) 归纳总结了我国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与管理现状,针对我国中华白海豚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提出基于生态系统管理 的中华白海豚保护模式以及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具体对策,为减轻人类活动和经济 发展给我国水域内中华白海豚带来的环境压力,逐步恢复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 提供参考。 ( 3 ) 以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保护为研究案例,具体分析了该海域海洋开发 利用的现状和中华白海豚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探讨了中华白海豚保护管理的主 要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其他中华白海豚分布区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华白海豚环境e , 2 保护现状生态系统管理对策厦门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a b s t r a c t t h e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 ( s o u s ac h i n e n s 括o s b e c k ,17 6 5 ) ,t h es o c a l l e di n d o p a c i f i ch u m p b a c k e dd o l p h i n ,i sf o u n di nt h es h a l l o ww a t e r s i ns u b t r o p i c a la n dt r o p i c a ln o r t h w e s tp a c i f i ca n di n d i ao c e a n i nc h i n a , i td i s t r i b u t e sm o s t l yi nn e a r s h o r ew a t e r so fg u a n g x i ,g u a n g d o n g ,h o n g k o n g ,m a c a u ,f u j i a na n dt a i w a n s i n c e19 8 0 s ,t h ep o p u l a t i o n so ft h e c h i n e s e sw h i t ed o l p h i nc o m et oe n d a n g e r e dg r a d u a l l yd u et ot h en e g a t i v e a s p e c t so fa n t h r o p o g e n i ca c t i v i t i e sa n dt h ee x p l o i t a t i o no ft h ec o a s t a l z o n e s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c a r r yo u tt h es t u d yo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t r e s s t h ed o l p h i nf a c e sa n dt h e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t oi m p r o v et h ed o l p h i n a n db i o d i v e r s i t yp r o t e c t i o na n dt h e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m a na n dn a t u r e b a s e do nt h es u r v e y so nt h ed a t af r o mf i e l da n dt h el a b o r a t o r yw i t h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o fp r e s e n ts t a t u so ft h e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 ,t h i ss t u d y a n a l y s e si n t e n s i v e l y t h ec a u s e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b l e m s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s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f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f o rd o l p h i np r o t e c t i o nw i t h r e s u l t sa sf o l l o w i n g s ( 1 ) b a s e do nt h es t u d i e so nt h eb i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p o p u l a t i o n s 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c h i n e s ew h i t e d o l p h i nw i t hb a c k g r o u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so ft h ec o a s t a la r e a si nc h i n a ,t h es t r e s so nt h ed o l p h i n ,s u c h a sh a b i t sr e d u c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a lh a r m sf r o mh u m a na c t i v i t i e s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s a n df o o d s h o r t a g e ,a n d i t sc a u s e s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a r ea n a l y z e da n ds p e c u l a t e d ( 2 ) a f t e r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p r e s e n ts t a t u so ft h ed o l p h i n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f o l l o w i n gt h ei d e ao f e c o s y s t e mm a n a g e m e n ti nt h e a s p e c t so fd o l p h i np r o t e c t i o n ,t h em o d e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b a s e do n t h ee c o s y s t e mm a n a g e m e n tf o rt h e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p r o t e c t i o na r e p r o p o s e dw i t ha i m sa n dp r o v i d ed a t af o rm i t i g a t i o no ft h es t r e s st h a t m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目录 第l 章绪论1 1 1 研究的意义1 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2 1 2 1 国外研究进展2 1 2 2 国内研究进展3 1 2 3 研究主要薄弱环节7 1 2 4 国内外研究趋势7 1 3 研究的主要内容8 1 4 研究的技术路线9 第2 章中华白海豚生物学特性和我国资源分布状况1 0 2 1 中华白海豚生物学特性1 0 2 1 1 分类1o 2 1 2 外形1o 2 1 3 体色1 1 2 1 4 行为1 1 2 1 5 摄食1 2 2 1 6 繁殖13 2 2 我国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1 3 2 2 1 分布和数量13 2 2 2 中华白海豚种群的隔离1 8 2 2 3 中华白海豚的长距离洄游1 9 2 3 小结2 0 第3 章我国中华白海豚的环境压力和原因分析。2 l 3 1 中华白海豚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2l 3 1 1 生境缩小2 1 3 1 2 饵料短缺2 1 3 1 3 人为伤害2 2 3 1 4 环境污染2 3 3 2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2 4 3 2 1 自身原因2 4 i v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i - j q u 华白海豚为例 3 2 2 外部原因2 4 3 3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2 6 第4 章我国中华白海豚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2 8 4 1 中华白海豚保护现状2 8 4 1 1 相关法律、法规2 8 4 1 2 管理机构2 9 4 1 3 管理措施2 9 4 2 中华白海豚保护存在的问题3 0 4 2 1 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完善31 4 2 2 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海洋环境污染较严重3 1 4 2 3 不能有效协调港口经济发展和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关系3 2 4 2 4 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研究薄弱3 3 第5 章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中华白海豚保护模式探索。 3 4 5 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与应用3 4 5 2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中华白海豚保护模式一3 5 5 3 保护模式的特点3 6 第6 章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保护案例分析。3 7 6 1 厦门海域概况3 7 6 2 厦门港口建设现状3 8 6 2 1 港口码头现状3 8 6 2 2 航道现状4 0 6 2 3 锚地现状41 6 3 厦门海域质量状况4 l 6 4 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状况4 2 6 4 12 0 世纪6 0 年代的初步调查4 2 6 4 22 0 世纪9 0 年代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调查4 2 6 4 32 0 0 4 年南京师范大学调查4 4 6 4 42 0 0 7 年南京师范大学补充调查4 6 6 4 5 硝、结4 7 6 5 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环境压力分析4 8 6 5 1 栖息地缩小4 8 v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6 5 2 船只和快艇4 9 6 5 3 海上捕捞作业5l 6 5 4 海域污染5 3 6 5 5 水下爆破作业5 6 6 6 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管理现状5 8 6 6 1 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5 8 6 6 2 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法制建设6 1 6 6 3 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的管理措施6 l 6 7 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保护管理评价6 7 6 8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保护对策。6 9 第7 章论文总结 。7 9 7 1 结论7 9 7 2 创新点8 0 7 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8 0 参考文献8 l p 付勇毛。8 8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8 8 致谢 附图 v i 9 0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c o n t e n t c h a p t e r1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1 1 1a i m so ft h es t u d y i 1 2p r o g r e s si n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s t u d y 2 1 2 1p r o g r e s si ni n t e m a t i o n a ls t u d i e s 2 1 2 2p r o g r e s si ns t u d i e si nc h i n a 3 1 2 3t r e n d o f t h es t u d yh o m ea n da b r o a d 7 1 2 4i s s u e sa n dp r o b l e m sf o rt h es t u d y 7 i 3c o n t e n to ft h es t u d y 8 1 4f r a m e w o r ko ft h i ss t u d y 9 c h a p t e r2b i o l o g y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n dr e v i e w s 1 0 2 1b i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1 0 2 1 1t a x o n o m y 10 2 1 2m o r p h o l o g y 10 2 1 3s k i nc o l o r 1i 2 i 4b e h a v i o r 11 2 1 5f e e d i n g 1 2 2 1 6r e p r o d u c t i o n 13 2 2p o p u l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c h i n a i3 2 2 1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p o p u l a t i o nd e n s i t y 13 2 2 2i s o l a t i o no f t h ep o p u l a t i o n s 18 2 2 3l o n gd i s t a n c em i g r a t i o n s 19 2 3s u m m a r y 2 0 c h a p t e r3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t r e s sa n dt h ec a u s ea n a l y s e s 2 1 3 1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t r e s s e s 2 1 3 1 1h a b i t a t sr e d u c t i o n 2 1 3 1 2f o o ds h o r t a g e 2 1 v u 5 3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m o d e 3 6 c h a p t e r6c a s es t u d yb a s e do n t h ep r a c t i c e si nx i a m e n 3 7 6 1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x i a m e nw a t e r s 3 7 6 2p r e s e n ts t a t u so fx i a m e nh a r b o r 3 8 6 2 1h a r b o r sa n dp o r t s 3 8 6 2 2n a v i g a t i o np a s s a g e s 4 0 6 2 3a n c h o r a g eg r o u n d 4 1 6 3s e a w a t e rq u a l i t yo fx i a m e nw a t e r s 4 1 v 1 1 1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一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一 6 4p o p u l a t i o ns t a t u so f t h ec h i n e s e w h i t ed o l p h i ni nx 1 a m e n 4 2 6 4 1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f i r s ts u r v e y 4 2 6 4 2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b yt i o 4 2 6 4 3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b yt h ec o l l e g eo f n a n j i n gi n2 0 0 4 4 4 6 4 4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s u r v e yb yt h ec o l l e g eo fn a n ji n gi n2 0 0 7 4 6 6 4 5s u m m a r y 4 7 6 5a n a l y s i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s t r e s s e s 4 8 6 5 1h a b i t a t sr e d u c t i o n 4 8 6 5 2b o a t sa n df a s tb o a t s 4 9 6 5 3f i s h i n go p e r a t i o n “5 1 6 5 4m a r i n ep o l l u t i o n 5 3 6 5 5u n d e r w a t e rb l a s t i n g 5 6 6 6s t a t u so f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m a n a g e m e n t i n ) f l a m e n 5 8 6 6 1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 t h e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p r o t e c t e da r e ai nx i a m e n 5 8 6 6 2l a wo f 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m a n a g e m e n t 6 1 6 6 3m a n a g e m e n tm e a s u r e so n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 6 1 6 7e v a l u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w h i t ed o l p h i nm a n a g e m e n t i nx i a m e n 6 7 6 8s t r a t e g i e sf o r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b a s e do nt h ee c o s y s t e m m a n a g e m e n t 6 9 c h a p t e r7c o n c l u s i o n s 7 1c o n c l u s i o n s 7 9 7 2i n n o v a t i v ep o i n t 8 0 7 3d e f i c i e n c ya n dr e s e a r c hp r o s p e c t s 8 0 r e f e r e n c e s 8 1 a p p e n d i x 。一一 8 8 p a p e r sp u b l i s h e dd u r i n gc o m p l e t i n gm a s t e r d e g r e e 8 8 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8 9 a t t a c h e dp h o t o s ! 9 0 i x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1 1 研究的意义 第1 章绪论 中华白海豚s o u s ac h i n e n s i s ( o s b e c k ,1 7 6 5 ) ,也称为印度洋驼背海豚 ( h a o p a c i f i ch u m p - b a c k e dd o l p h i n )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的亚热带和热带沿岸水 域,属暖水性种类。在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马来西亚、马六 甲海峡、泰国湾、斯里兰卡及南海沿岸国家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 广东、香港、澳门、福建和台湾沿岸,喜在河口浅水域活动。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高智商的海洋哺乳动物,如果以通行的脑重和脊髓重之比 作为衡量哺乳动物智商的指标,那么中华白海豚当之无愧是动物界仅次于人类智 商最高的动物。中华白海豚形象可爱,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粤、闽、港、台渔 民都以海上女神妈祖婆誉称它为“妈祖鱼”。1 9 9 7 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把中华白海豚 作为吉祥物。同时,中华白海豚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它纺锤 体的体型和快速游泳能力,以及特有的回声定位能力,在仿生学和行为学的研究 中具有其它生物无法替代的地位。 近几十年来,由于栖息地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中华白海豚种群规模日趋缩 小、生存处于濒危状态。根据福建省渔业部门的统计,自1 9 9 6 2 0 0 1 年,全省死 伤海洋哺乳动物6 0 头次,其中,中华白海豚死亡2 l 头。国际自然同盟鲸类专家组 主席l e a t h e r w o o d 认为“中华白海豚等海兽的濒危程序和保育的难度不亚于大熊 猫”。中华白海豚的保护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际上对中华 白海豚的保护也非常关注。1 9 8 8 年,我国将中华白海豚等三种水生哺乳动物列为 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1 9 9 1 年,中华白海豚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国际贸易公约( 附录i ) 。 中国政府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生物多样性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中国政 府制定了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根据文件的精神,加强沿海生物 多样性和中华白海豚这一特殊物种的保护,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我国生物 1 2 1 国外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关于中华白海豚的研究有限,研究较多的是来自南非和澳大利亚 的报道。南非关于中华白海豚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 0 世纪7 0 年代,主要是对中华 白海豚种群进行研究( c o c k c r o f l ,1 9 9 0 ) ,表明在k w a z u l u - n a t a l 一带栖息的中 华白海豚中因防鲨网导致的死亡率较高。在东好望角栖息的中华白海豚种群相对 稳定,繁殖率和死亡率都很低( k a r c z m a r s k i ,1 9 9 6 ) 。 k a r c z m a r s k i ( 1 9 9 6 ) 和d u r h a m ( 1 9 9 4 ) 报道了南非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环境。 2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g u i s s a m u l o ( 2 0 0 0 ) 描述了莫桑比克m a p u t o 湾内白海豚的摄食行为和环境,表 明中华白海豚通常在潮沟沙坝边缘和珊瑚礁附近摄食,不同于巴基斯坦的依托红 树林摄食的中华白海豚。k a r c z m a r s k i ( 1 9 9 6 ) 报道了南非中华白海豚的家园范围, 表明活动范围局限在沿海岸线数百公里之内。此外,对中华白海豚的呼吸行为也 有一些观察报道( k a r c z m a r s k i ,1 9 9 6 ;k a r c z m a r s k ia n dc o c k c r o r ,1 9 9 7 ) 。c o c k c r o f i 等( 1 9 9 0 ) 对中华白海豚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栖息地的中华白海豚 进行了分组,结果表明遗传信息分组与形态学分组在中华白海豚的区域分布上存 在着差异。 根据研究,渔业捕捞活动已经成为中华白海豚死亡的原因( h a r w o o da n d h e m b r e e ,1 9 8 7 :c o c k c m f t ,1 9 9 7 :o m a r ,2 0 0 2 :t r e g e n z ae ta 1 ,1 9 9 7 ) ,造成 死亡的网具有防鲨网、流刺网、拖网,还有作业船只的误捕等。为此,国外研制 警戒哨驱赶海豚,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s t e p h e n ,1 9 9 8 ) 。除了渔业捕捞活动外, 南非和境外海岸线上栖息地破坏也逐渐成为威胁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的主要原因, 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或海洋禁捕区被认为是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必要策略 ( k a r e z m a r s k i ,1 9 9 7 ) 。 除了南非,澳大利亚也对中华白海豚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同样不多。目前, 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海域存活的中华白海豚数目大概在1 6 0 头,并有递减的趋势 ( c o r k e r o ne la 1 ,1 9 9 7 ) 。而对于中华白海豚的种群变化趋势、生活史参数、繁殖 生物学、搁浅救治方法、污染物水平及其危害、声学等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 c u l i k ,2 0 0 1 ) 。关于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有报道在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和昆士 兰州,多个海洋公园被建立,以保护中华白海豚栖息地( a a r r ae ta 1 ,2 0 0 4 ) 。 1 2 2 国内研究进展 自1 7 6 5 年o s b c c k 描述记录了广东珠江的中华白海豚后,我国水域中华白海 豚的研究最早始于1 9 6 0 年,福建水产研究所的汪伟洋捕捉了3 6 头中华白海豚, 其中雄性1 2 头,雌性2 4 头,对厦门西港东渡水域的中华白海豚进行了初步研究 ( 汪伟洋,1 9 6 5 ) 。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学者对厦门、香港与珠江口的中华白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海豚种群研究和报道较多,研究涉及了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生活 习性、行为、重金属污染、死亡率和原因等方面。 1 2 2 1 中华白海豚种群生态学研究 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对香港中华白海豚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调 查,发现目前在香港海域生存的数量大概在1 5 0 头左右,主要栖息于香港的西部 水域;同时,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从2 0 0 0 年也开始长期监察香港的中华白海豚 ( 陈裕隆等,2 0 0 4 ) ;j e f f e r s o n ( 2 0 0 0 ) 认为中华白海豚的大多个体活动范围在3 0 - - - “ 4 0 0k m 2 之间,并发现许多个体活动在香港水域和广东西部水域之间,但在香港 水域和相距5 0 0k m 的厦门水域还未发现有相互迁移个体。中华白海豚的遇见率 与海水的盐度具有负的相关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 9 9 7 1 9 9 8 年,也开始了对珠江口海 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和分布等进行了初步调查,表明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活动范 围最北端为大铲岛附近,最南端至桂山岛以南,接近万山列岛海域;东侧的深圳 湾、龙鼓洲,西侧的香洲湾、澳门对开海域均有中华白海豚出现。中华白海豚的 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内伶仃岛周围水域,且常 有大规模群体出现;其次为大屿山至桂山岛以北水域。春季主要分布以内伶仃岛 附近水域较为密集;其次为大屿山以西附近海域。夏季集中在大屿山以西至桂山 岛以北水域。秋季主要出现在沙洲岛以南至桂山岛以北之间的东部海域( 贾晓平 等,2 0 0 0 ) ;王丕烈等( 1 9 9 6 ) 根据各地中华白海豚搁浅或捕获等记录,对中华 白海豚资源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长江口是目前中华白海豚分布的北界。贾 晓平等( 2 0 0 0 ) 对海豚的迁移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华白海豚的转移与食物有很大 关系。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黄宗国等从1 9 9 4 1 9 9 9 年,对厦门海域的中华白 海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数量在6 0 多头左右,主要分布密集区是厦门西港和同安湾口内两侧沿岸,中华白海豚主要 在近岸或大片滩涂的潮沟活动。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通常不游出外海,但因求 4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偶、觅食和适应海况的变化,在不同水域和季节,其数量有明显的变化( 刘文华 和黄宗国,2 0 0 0 ) ;南京师范大学在2 0 0 4 2 0 0 5 年,应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 截线抽样法又对厦门及其周边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分布和时空变化以及 社会组织结构及行为生态、生境选择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陈炳耀,2 0 0 7 ) 。 1 2 2 2 中华白海豚遗传多样性研究 j e f f e r s o n ( 2 0 0 0 ) 钡t 定了9 个厦门中华白海豚个体4 4 6 b p 的线粒体d n a 控制区 序列,并与1 6 个香港水域中华白海豚个体的相应序列比较,结果发现了6 个变 异位点,个体之间的序列差异在o 和1 1 之间,差异在0 和1 1 之间。基于非 加权的组间平均法( u p g m a ) 和邻接法( n j ) 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这些个体分为3 支。分支l 主要由香港水域的白海豚个体组成,而分支2 和3 则主要由厦门水域 的白海豚个体组成,从而初步揭示厦门和香港中华白海豚之间存在种群亚分化。 陈炳耀( 2 0 0 7 ) 也通过m t d n a 控制区的序列测定和分析,对6 个厦门水域、 1 个浙江乐清沿岸、1 个长江如皋段和1 个北部湾广西北海沿岸中华白海豚个体 控制区序列的测定,共检测出了3 种m t d n a 控制区的单元型。除了浙江乐清沿 岸的个体具有一个特有单元型外,厦门水域和长江及北海之间都有共享单元型的 存在,共享单元型的存在,使系统发生分析中不同水域的个体并没有组成相互独 立的分支,提示不同水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进化显著性单元 e s u 。同时,认为厦门中华白海豚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对整个中国水域中华白 海豚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1 2 2 3 中华白海豚解剖学研究 许多学者利用搁浅死亡的中华白海豚,对中华白海豚进行病理解剖,并对其 进行性别、年龄、体重、体长、骨骼等生理结构、重金属等微量元素、死亡原因 进行分析研究。 刘文华等( 1 9 9 9 ) 根据死亡的中华白海豚标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的测量和解 剖研究,从外部形态到内脏器官,从牙齿到骨骼,并根据齿质的生长轮组来鉴定 中华白海豚的年龄。发现幼仔的齿是包埋在齿龈中未露出,而且齿的数目和齿式 程序 相关 有鲸 颈膨 廉雪 c u 、 p c b 积规 对中 v a np a r i j s ( 2 0 0 1 ) 和s a il e u n g 等( 2 0 0 3 ) 对噪声对我国中华白海豚的影响 进行了研究。v a np a r i j s ( 2 0 0 1 ) 认为海上交通产生的噪声会妨碍中华白海豚等动 物的交流,而s a il e u n g 等( 2 0 0 3 ) 认为噪声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不太大,仅 会影响到中华白海豚的游行速度。同时,香港结合在一些工程项目进行减少水 下噪音的研究。如在新机场储油库建设中在施工现场周围6 “ - - 8m 深的海水中 设置“气泡帘”( a i rb u b b l ec u r t a i n ) ,研究这种气泡帘对水下噪音的削减作用, ( w t i r s i ge ta 1 ,2 0 0 0 ;w i l r s i ga n dg r e e n e ,2 0 0 2 ) 认为采用水下气泡帘能减少 1 0 0 0 m 范围内的水下噪音强度,从而减少对中华白海豚的伤害。 1 2 2 5 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研究 黄宗国等( 1 9 9 7 ) 研究了厦门的中华白海豚的种群现状危胁因子,提出了 领导重视、科研先行、新闻媒介参与、宣传和发动群众、联合港台和周边地区以 及狠抓落实等6 个方面具体措施。孟凡信等( 2 0 0 5 ) 认为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 合性和整体性的科学,单独靠建立几个保护区来保护中华白海豚是不够的,提出 6 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分析和对策研究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例 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公众的行动。王丕烈等( 2 0 0 7 ) 认为中华白海豚资源减少的 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认为建立中华白 海豚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陈炳耀( 2 0 0 7 ) 在分析了厦门中华白 海豚面临的危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加强水下爆破作业 管理、加强各种船只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的机构建设等。 1 2 3 研究主要薄弱环节 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研究还比较 薄弱,对于中华白海豚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对于如何解决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 加剧和中华白海豚等物种保护的矛盾,结合理论和实践系统开展中华白海豚的保 护研究明显不足。 1 2 4 国内外研究趋势 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使人类社会最终认识到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逐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与保护是人 类社会发展持续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盐城市射阳县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大连市瓦房店市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江门市开平市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可套用
- 防城港防城区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粮食政策与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农村离婚协议书汇编15篇
- 初二周记范文汇编5篇
- 抚顺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2025年4月四川乐山昶康心血管病医院招聘医护人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度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310人四(高等职业院校)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工程施工山区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 GB/T 3131-2001锡铅钎料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GB/T 14454.2-2008香料香气评定法
- 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1-2-10
- gogo版开心学英语(三年级到六年级)全部单词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基于SMPT-1000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 ISO 9001:2015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详解与案例文件汇编
- 数据中心基础知识培训
-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设计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