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总规文本20130129——最终138p.doc_第1页
漯河总规文本20130129——最终138p.doc_第2页
漯河总规文本20130129——最终138p.doc_第3页
漯河总规文本20130129——最终138p.doc_第4页
漯河总规文本20130129——最终138p.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2012-2030) 文本文本 漯河市人民政府漯河市人民政府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三年一月二零一三年一月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项目编号:项目编号:gf2008014 委托单位:委托单位:漯河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王新军 教授 城市规划博士 技术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罗继润 高级建筑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分管副院长:分管副院长:苏海龙 注册规划师 城市规划博士 高级工程师 资质证书:资质证书:规划甲级:建城规编第(081036) 建筑甲级:a131003521 主要技术人员签署主要技术人员签署 项目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苏海龙 注册规划师 城市规划博士 高级工程师 项目执行负责人:项目执行负责人: 项目参与人员:项目参与人员: 钱 欣 注册规划师 城市规划博士 规划副所长 粟亚娟 注册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高级工程师 谭迎辉 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工程师 徐 芳 规划师 区域经济硕士 工程师 屈 牛 注册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工程师 李 妍 规划师 区域经济硕士 孙德发 交通规划师 交通规划硕士 逄 莹 交通规划师 交通规划硕士 王梦珂 助理规划师 人文地理硕士 孙 冰 助理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丁晓亮 助理规划师 城市规划学士 专题研究参编人员:专题研究参编人员:张晖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博导 王祥荣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博导 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教授、博导 张乐天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教授、博导 徐 诤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处 处长 王大学 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历史地理学博士 张伊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博士 范 飞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研究生 编制年月:编制年月: 2013.01 市政规划参编单位:市政规划参编单位:漯河市勘察规划设计院 市政规划参编人员:市政规划参编人员:吕树民 漯河市勘察规划设计院 院长 注册规划师 王国普 漯河市勘察规划设计院 原院长 冯营根 漯河市勘察规划设计院 总工 李少华 漯河市勘察规划设计院 室主任 李廷艳 消防工程师 赵国俊 人防工程师 张素丽 给水工程师 杨战备 排水工程师 胡 梅 电力电讯工程师 罗 琼 燃气工程师 翟永磊 热力工程师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 -1 第二章第二章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4 第三章第三章市域产业发展规划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8 第四章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3 第五章第五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36 第六章第六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40 第七章第七章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和空间增长边界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和空间增长边界-42 第八章第八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中心城区用地布局-43 第九章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8 第十章第十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5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59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66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70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77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中心城区防灾减灾规划中心城区防灾减灾规划 -87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分区开发控制指引分区开发控制指引 -95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城市六线控制规划中心城区城市六线控制规划 -101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及远景发展设想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及远景发展设想 -105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规划实施规划实施-109 附附 表表 -112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 第一章总则 第第 1 1 条条规划目的规划目的 为指导漯河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河南省人民 政府批准对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进行修编。 第第 2 2 条条规划适用范围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为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 内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第 3 3 条条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 2.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年) ; 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2002 年) ; 4.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2002 年) ; 5.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 (2007 年) ; 6.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2011 年) ;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2012 年) ; 8.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 (2011-2020) ; 9.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0 年) ; 10.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试行) (2012) ; 11.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 201089 号; 12.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1 年) 13.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2 (2012 年) ; 14.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河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报批若干规 定的通知(豫建规园2005104 号) ; 15. 漯河市人民政府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0 年) ; 16. 国家、省、市相关的其它政策性和法律性文件。 第第 4 4 条条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规划编制工作方针;转变规划编制思路与理念;规划中突出前 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并注重与其他规划的衔接;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突出全域规划,在全市域范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 协调发展。 第第 5 5 条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 年2030 年; 近期:2012 年2015 年; 中期:2016 年2020 年; 远期:2021 年2030 年。 第第 6 6 条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三个工作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本次规划分为三个工作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1. 市域规划范围:市域行政辖区面积市域规划范围:市域行政辖区面积 2617 平方公里,包括所辖的市区、平方公里,包括所辖的市区、 舞阳县、临颍县三区两县范围。规划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舞阳县、临颍县三区两县范围。规划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2. 城市规划区范围:结合城市规划区范围:结合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 ,把中心城区及周边联系密切的,把中心城区及周边联系密切的 乡镇范围,统一划定为本次规划的规划区,总面积乡镇范围,统一划定为本次规划的规划区,总面积 548 平方公里,包括平方公里,包括 现状城区的沙北办、天桥街、马路街、顺和街、城关镇、干河陈、翟庄现状城区的沙北办、天桥街、马路街、顺和街、城关镇、干河陈、翟庄 办办 7 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城区外围的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空冢郭、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城区外围的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空冢郭、 大刘镇、阴阳赵、龙城镇、孟庙镇、黑龙潭乡、姬石乡、召陵镇、邓襄大刘镇、阴阳赵、龙城镇、孟庙镇、黑龙潭乡、姬石乡、召陵镇、邓襄 镇等镇等 1 个开发区、个开发区、5 个建制镇、个建制镇、4 个乡所在的行政辖区范围。主要规划个乡所在的行政辖区范围。主要规划 内容为:城乡统筹规划,包括空间管制规划。内容为:城乡统筹规划,包括空间管制规划。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3 3.3. 中心城规划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建设范围以及周边空冢郭、大刘镇、阴中心城规划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建设范围以及周边空冢郭、大刘镇、阴 阳赵、龙城镇、孟庙镇、黑龙潭乡、姬石乡、召陵镇、邓襄镇等部分乡阳赵、龙城镇、孟庙镇、黑龙潭乡、姬石乡、召陵镇、邓襄镇等部分乡 镇建设用地,具体西至阴阳赵,南至市界,东至召陵镇镇区,北至新北镇建设用地,具体西至阴阳赵,南至市界,东至召陵镇镇区,北至新北 环路环路- -龙江路范围,覆盖面积约龙江路范围,覆盖面积约 169 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120 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内容为:土地使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共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内容为:土地使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共 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 本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均应遵本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均应遵 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执行本规划。 第第 7 7 条条规划重点规划重点 1. 探索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发展路径; 2. 深化漯河在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3. 建立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的规划框架,协调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及科学 发展载体建设之间的关系; 4. 推动中心城区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 5.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 衔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漯河新区规划的规划理念和控制要求; 7. 落实近期重大项目布局。 第第 8 8 条条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文本中加粗加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本规划文本中加粗加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 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 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第 9 9 条条规划法律效力规划法律效力 1.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题)三 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漯河市域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 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4 第二章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第 1010 条条区域协调战略区域协调战略 (1)积极推进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其他城市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 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 展,进一步增强漯河作为核心城市之一向中原经济区中南部的辐射带动能力。 (2)强化与许昌、平顶山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打造豫中南的成长三角, 形成以京广发展走廊、洛平漯发展走廊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带动和辐射周 口及驻马店,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第第 1111 条条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 (1)坚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与环境为前提,以“三化”协调发展 为路径,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以漯河新区、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发展现代服 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提升漯河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促 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提升质量和水平。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 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第第 1212 条条社会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 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 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 动社会均衡发展。 (3)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 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第 1313 条条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1)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加强沙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建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5 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 (2)加强平原地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 森林、河湖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 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建设。 (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 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第 1414 条条总体发展目标与发展愿景总体发展目标与发展愿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跨越式发展为理念,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 为动力,着力探索功能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着力探索城乡统筹改革发展 的新机制,着力探索集约节约发展的新途径,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一体 化, 三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原地区最适合创业、 就业和居住的城市” 。这一总体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以下发展愿景:“食品名城、食品名城、 中原水城、字圣故里、宜居名城中原水城、字圣故里、宜居名城” 。 第第 1515 条条发展目标体系发展目标体系 本次规划根据漯河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将城市发展目标分解为经济 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人文三大类目标体系。 表 1漯河市总体发展目标体系表 指标指标 类型类型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单位单位 2015 年年 目标值目标值 2020 年年 目标值目标值 2030 年年 目标值目标值 指标指标 属性属性 市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0019004000预期性 市域人均生产总值元4200065972134000预期性 市域年末总人口万人282288300约束性 三次产业结构10:65:259:61:307:57:36预期性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65870预期性 城镇化水平%486070预期性 城镇居民入均可支配 收入 元240003900096000预期性 经经 济济 发发 展展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105001800045000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283235预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 率 %36.84045预期性 资资 源源 环环 境境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 天330350355约束性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6 万元 gdp 能耗 吨标煤/ 万元 1.00.70.6约束性 万元 gdp 水耗 立方米/ 万元 504035预期性 空气平均综合污染指 数 0.80.60.5预期性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 段升学率 %808795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3650预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覆盖率 %100100100约束性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 盖率 %959698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4.54.24.2预期性 新型农村社区公交到 达率 %80100100预期性 自来水普及率%909598预期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 %97100100约束性 社社 会会 人人 文文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09599约束性 第第 1616 条条分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分阶段经济发展目标 1.近期近期 到 2015 年,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农副产品资源 优势,加强巩固和发展“食品名城” 。gdp 达到 120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42553 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0:65:25。 2.中期中期 到 2020 年,整体经济增长到一个新台阶,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交通 区位优势显现,逐步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南部现代商贸物 流中心。gdp 达到 190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65972 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9:61:30。 3.远期远期 到 2030 年,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依托社会人文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 建设成融合字圣故里、中原水城、宜居名城的生态宜居城市。gdp 达到 4000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7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133333 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7:57:36。 表 2漯河市分阶段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项目项目近期(近期(2015)中期(中期(2020)远期(远期(2030) gdp 增速13%10%8% gdp 总量(亿元) 120019004000 人均 gdp(元)4255365972133333 三次产业结构10:65:259:61:307:57:36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8 第三章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第 1717 条条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 1.从生产率提高、价值增值角度,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从生产率提高、价值增值角度,优化现有产业结构 坚持食品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和新能源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舞阳盐矿资源,发展盐化工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扩 大造纸行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类型,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使漯河成为中 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增强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发展水平,加强同食品、 电子、资源等重点产业衔接的机械装备发展。 2.从提高城市能级水平角度,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提高城市能级水平角度,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健全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统筹科技 资源,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发展高 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会展、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 3.从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角度,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从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角度,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 提升现有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建立专业化的企业孵化中心;以现有食品工 业的产业基础为依托,设立专门的教育专区;设立研发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信息网络,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集聚区,借助 全球产业分工及我国沿海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建立合作 园区。 4.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 充分利用平顶山、许昌、周口及驻马店的农业资源,广泛开展肉制品加工、 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等联系,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充分利用平顶山的煤炭、电 力资源大力发展本市盐化工产业。 5.从融入区域市场角度,加快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从融入区域市场角度,加快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 加强同平顶山、许昌、周口及驻马店的旅游合作,将原来处于 4 个旅游城 市的过境地带状态转变为旅游线路的结点位置,通过为周边城市提供旅游集散 服务,带动形成豫中南旅游区,进而融入到河南省的旅游线路中。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9 第第 1818 条条第一二产业空间布局第一二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工业“一心、二带、一基地、五大产业集聚区一心、二带、一基地、五大产业集聚区”的一二产业空间 布局结构: 1.“一心一心”: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原规划面积 24.2 平方公里,拟实施“东扩南伸”布局调整,扩展面积共 7.65 平方公里,其中东扩 6.25 平方公里(西起京珠高速公路,北至宁洛高速) 、 南伸至市边界 1.40 平方公里,扩展后总面积为 31.85 平方公里。 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基地为目标,将充分 发挥国家级产业孵化服务中心的优势,实现园区从单一工业企业区向以制造为 基础、集研发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园区转变。 重点发展产业包括:食品精深加工、食品机械和纺织服装等无污染的都市 型工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禁止并逐步搬迁污染类化工企业。 2.“二带二带”:京广优势产业带和漯舞化工产业带:京广优势产业带和漯舞化工产业带 京广优势产业带: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是我国南北向主要交通廊道,其沿 线已经发展成为产业集聚地区,也是漯河融入中原城市群甚至更高一级区域合 作的重要地区,应以商贸物流集散、食品集群、旅游集散相关产业为主,并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 漯舞化工产业带:漯舞铁路西接煤炭和能源条件良好的平顶山,沙颍河航 道复航后,漯河港将成为平顶山煤炭东运的重要节点。结合漯河的盐矿资源, 漯舞化工产业带将成为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集聚,漯河融入河南 省重化工业带的必然选择。 3.“一基地一基地”:裴城生态农业基地:裴城生态农业基地 因滞洪区影响,不宜大规模工业开发,拟作区域绿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为周边食品加工提供原料,并开发农业观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4.“五大产业集聚区五大产业集聚区”:东城、沙澧、淞江、临颍、舞阳:东城、沙澧、淞江、临颍、舞阳 东城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 12.05 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 4.05 平方公里, 发展区 4 平方公里,控制区 4 平方公里,拟北扩东伸 9.68 平方公里。作为未来 漯河东向发展的首要地区,产业上以食品加工及配套为主导,同时发展保健食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0 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成为漯河工业用 地拓展的首选地区。 沙澧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 13.96 平方公里,其中,跨高铁向西扩展 7.86 平方公里。规划以漯河港为中心,重点发展纺织、商贸物流、文化娱乐、 休闲商住等功能。其中,107 国道以西、澧河以南为工贸产业集中区,沿 107 国道以商贸物流为主,沿沙澧河两侧以文化娱乐和休闲、商住为主。 淞江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 8.6 平方公里,完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 点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并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 16.56 平方公里,拟实施“东进北扩” ,其 中东进 3.21 平方公里,北扩 3.95 平方公里。园区分别由一二类工业区、行政文 化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生态环保区四个功能分区组成,以食品制造、电子电 器作为区内的主导产业。 舞阳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 11.42 平方公里,拟向东扩展盐化工园区 6.01 平方公里、加工贸易区 1.2 平方公里。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盐化工产 业为主,兼顾机械制造、制衣制鞋等产业。按照功能布局主要划分为盐化工园 区、贸易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 表 3漯河市产业集聚区情况一览表 名称名称 原规划原规划 总面积总面积 (km2) 扩容后规划扩容后规划 总面积总面积 (km2) 原定主导产原定主导产 业业 新定主导产业新定主导产业 国家漯河市经 济技术开发区 24.231.85食品 食品加工、食品机械、纺织 服装、电子信息、高新技术 漯河市东城产 业集聚区 12.0521.73 电子信息、 食品及加工 配套 食品制造、生物医药、电子 信息 漯河市沙澧产 业集聚区 13.9613.96 医疗器械、 服装纺织、 汽贸物流 纺织服装、医疗器械、商贸 物流 淞江产业集聚 区 8.68.86医药食品 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机械 制造 临颍县产业集 聚区 16.5623.72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电子电器 舞阳县产业集12.4219.63盐化工盐化工、机械制造、制衣制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1 聚区鞋 第第 1919 条条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廊三核九区一廊三核九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 1.“一廊一廊”:沿河现代服务业走廊:沿河现代服务业走廊 依托沙澧河沿河两岸重点引进休闲娱乐项目,发展高档商务楼宇和精品楼 盘,形成集休闲观光、文化展示、娱乐健身、商务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 休闲商务观光走廊。 2.“三核三核”:三大服务业核心:三大服务业核心 (1)老城商贸核心:以人民路、交通路为轴线,完善娱乐、休闲功能,推 进商业建设,打造中原地区领先的商贸集聚区。 (2)西城商务核心:以漯河商务中心区为依托,构建以商务服务、高铁商 贸、创智研发为主导功能的商务中心区。 (3)新城金贸核心:以漯河新区起步区为依托,构建以金融、总部经济为 支撑、以港口、京珠高速、城际铁路、豫中南陆路口岸等综合交通优势为载体 的辐射豫中南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3.“九区九区”:四大物流园区和五个服务业集聚区:四大物流园区和五个服务业集聚区 (1)淞江综合物流园区:近期规划 1.5 平方公里,远期规划 6 平方公里, 涵盖粮食、食品、棉花、木材、家电、煤炭、工业品等诸多产品流通运输,辐 射豫中南地区及安徽交界区域的综合性物流园。 (2)沙澧汽贸物流园区:沙澧产业集聚区内柳江路以南、现 107 国道以西、 漯舞路以北、新规划 107 国道以东,近期规划 33.3 公顷,远期规划 100 公顷, 结合汽车贸易、食品加工、机械材料及纺织品生产,以食品、汽车、建材、家 具、农资、花卉、纺织品、机械装备为主要物流对象的豫中南地区汽车贸易特 色物流园区。 (3)大河工业物流园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许慎路、南至人民东路、 北至渭河路,规划占地约 133.33 公顷,以食品机械、冶金设备、生物医药、化 工产品、纸制品等为主导的工业产品物流园区。 (4)南环食品物流园区:东环路以东、南环路以南交汇区域的漯阜铁路两 侧,规划占地约 20 公顷,依托双汇等大型食品企业,主要提供货物集散、中转、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2 仓储、配载、货运代理等服务的大型食品物流园区。 (5)源汇特色商业区:建设服务漯河、提升漯河、辐射豫中南,以主题公 园、古镇文化、休闲商业为主的旅游商业区。大力发展包括主题公园、特色餐 饮、时尚住宅、科普文化、休闲商业、娱乐健身等多领域的休闲产品的辐射整 个豫中南的现代休闲娱乐聚集区。 (6)召陵特色商业区:按照“区域协同、产业联动、凝练特色、低碳高效” 的发展原则,打造辐射豫中南、连接郑州的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商贸集聚区; 还要优化商业布局、服务周边需求,建设漯河城区东部现代新型商业中心。 (7)郾城特色商业区:遵循“服务集聚、有机共生、人文关怀、智慧低碳” 的发展理念,建设以会展金融为驱动,以品质商业商贸、商务休闲配套、生态 滨水居住为主导的复合特色商业区。 (8)文化教育聚集区:新北环与许慎路交叉口一带,依托许慎文化园和漯 河大学城,重点布局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等服 务业的文化教育聚集区。 (9)专业市场聚集区:位于源汇区城乡结合部,重点发展建材、家具、汽 车、农产品等专业市场。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3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第 1 节节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第 2020 条条市域人口预测市域人口预测 结合综合增长率法、经济关联法对户籍人口进行预测,到 2015 年,漯河市 域总人口达到 282 万人;到 2020 年,总人口达到 288 万人;2030 年,总人口 达到 300 万人。 表 4漯河市域总人口现状及预测 单位:万人 年份年份2011 年年2015 年年2020 年年2030 年年 户籍人口272.2281286295 暂住人口0.6125 总人口272.8282288300 第第 2121 条条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 综合以人均 gdp 测度法、回归方程测度法和 berg-klassen 空间发展模型进 行预测,到 2015 年,漯河市城镇化水平达到 48;到 2020 年,城镇化水平达 到 60;2030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70%。 表 5漯河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现状与预测 年份年份2011 年年2015 年年2020 年年2030 年年 总人口(万人)272.8282288300 城镇人口(万人)106.83135.36172.8210 城镇人口比重(%)39.16%48%60%70% 第第 2 节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研究 第第 2222 条条发展思路发展思路 空间布局要进一步强化核心增长极,进行组团布局,构筑区域内的功能复 合组团,引导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各种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以及城市组团集中, 实现城乡建设空间向优势区位的集聚,以达到发展的集约化与优质化以及城市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4 功能在合适区位的分工,实现区域的均衡化与和谐化。 第第 2323 条条空间结构空间结构 漯河市中心城市组团构建“一中心三组团一中心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1.一中心一中心中心城区中心城区 功能定位:市域工业研发中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及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 产业选择:以食品研发及高端食品制造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高新技 术产业、都市农业等为重点发展产业 发展策略:以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东城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中区为依托, 促进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及高端食品企业集聚,打造市域高新技 术产业及食品研发制造中心。 2.三组团三组团 (1) 漯河新区拓展区组团漯河新区拓展区组团 1 功能定位:市域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产业选择: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服务业 发展策略:促进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产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现代服务 产业发展,打造高品质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2) 临颍组团临颍组团 功能定位:休闲食品制造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文化旅游区 产业选择:以休闲食品制造业、电子机械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发 展产业 发展策略:依托临颖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漯河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同 时加快电子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整合繁城民俗文化、南街村等特色旅游 资源,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 (3) 舞阳组团舞阳组团 功能定位:盐化工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基地 产业选择:盐化工产业、造纸产业、商贸物流产业 发展策略:依托舞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特色盐化工产业集群, 加快传统工业升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 未来新区拓展区组团要被纳入中心城区统筹考虑,规模待进一步研究。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5 第第 3 节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第 2424 条条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构筑“中心城县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4 级城镇等级体系,共包 括:1 个中心城,2 个县城,47 个中心镇和 257 个新型农村社区。城镇规模结 构规划分为 100 万人以上、25-35 万人、0.5-4.0 万人、0.5 万人以下这 4 个层次。 其中,中心镇又分为 15 个重点镇和 32 个一般镇,新型农村社区分为 102 个重 点社区和 155 个一般社区。 表 6漯河市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表 规模(万人)规模(万人) 城镇等级城镇等级数量数量 规划规划 2015 年年规划规划 2020 年年规划规划 2030 年年 备注备注 i中心城18295120 漯河市中心城区 (未来要把新区拓展区组团纳 入中心城区统筹考虑,规模待 进一步研究) ii县城2152520302535临颍县城、舞阳县城 重点 镇 150.53.00.83.51.04.0 杜曲镇、繁城镇、王岗镇、召 陵镇、万金镇、商桥镇、裴城 镇、北舞渡镇、吴城镇、瓦店 镇、孟寨镇、莲花镇、姬石镇、 大刘镇、李集镇 iii 中 心 镇 一般 镇 320.30.50.40.80.51.0 三家店镇、辛安镇、孟庙镇、 太尉镇、新店镇、龙城镇、邓 襄镇、巨陵镇、台陈镇、老窝 镇、舞泉镇、窝城镇、空冢郭 镇、阴阳赵镇、侯集镇、问十 乡、干河陈乡、保和乡、马村 乡、黑龙潭乡、王孟乡、固厢 乡、大郭乡、九街乡、章化乡、 文峰乡、陈庄乡、姜店乡、皇 帝庙乡、青年乡、石桥乡、后 谢乡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6 重点 社区 102平均 0.3平均 0.4 平均 0.5 居民作为农业人口,属于市域 各镇总人口之中 iv 新 型 农 村 社 区 一般 社区 155平均 0.1平均 0.15平均 0.2 居民作为农业人口,属于市域 各镇总人口之中 第第 2525 条条城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规划 本次规划根据城镇、乡村间分工和主导产业特点,将市域城镇职能类型分 为综合性城镇、工贸城镇、农贸城镇 3 种基本类型。将新型农村社区按职能分 为城镇生活型、产业集聚区生产型和农村居住型 3 类。 表 7漯河市城镇体系职能类型规划表 职能类型职能类型数量数量城镇城镇城市职能定位城市职能定位 市域 中心 1 漯河市 中心城区 国际食品名城,中部休闲宜居城市,豫中南交通枢 纽城市,漯河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 食品工业为主导。 临颍县城 漯河市副中心城市,临颍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 漯地区以食品、电子机械、制药等行业为主导行业 的新兴工贸城镇,是中原地区的食品加工业基地和 特色农村旅游基地。 县域 中心 2 舞阳县城 漯河市副中心城市,舞阳县政治、经济、文教中心; 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盐化工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 繁城镇 省重点镇、市重点镇、临颍县西北部中心镇,依托 许昌市的“三国旅游文化”、集商贸旅游、民族特色 于一体的中原历史文化名镇 召陵镇 国家重点镇、省重点镇、市重点镇,漯河市中心城 区的卫星镇,召陵区东部中心镇,以发展近郊型产 业为主。 商桥镇 郾城区北部入口,郾城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门户之一, 漯颍城乡一体化轴线以为商业贸易、农副产品加工 为主兼有旅游服务的综合型城镇。 城城 镇镇 综综 合合 性性 中中 心心 城城 镇镇 一般综 合性中 心城镇 6 北舞渡镇 市重点镇,舞阳县的副中心、县域北部的集商贸、 旅游、工业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小城镇。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7 吴城镇 市重点镇,舞阳县东部集商贸、物流、建材加工为 一体的中心镇。 莲花镇 市重点镇,耕地 52500 亩。重点企业有汇通集团半 李养殖基地龙头,带动周边形成年出栏 20 万头的 生猪基地。 杜曲镇 省重点镇、市重点镇,以木业加工、粮食加工、无 公害食品生产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王岗镇 市重点镇、临颍县东北部中心镇,以发展种植、养 殖、蔬菜粮食加工为主,并发展轻纺业。 万金镇 市重点镇,市区东南中心镇,以发展商贸业为主的 工贸型城镇。 瓦店镇 市重点镇,形成以金龙、金颖为代表的粮食加工; 以沟王、臧庄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以臧庄、龚庄为 代表的建材三大主导产业。 孟寨镇 市重点镇,盐业开发前景良好,可望成为盐业重镇。 裴城镇 以市级产业转移为带动点和推动力,以区域产业集 聚为补充,形成郾城区西部城镇群重要的商贸服务 业中心,以工业、商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工贸型 新城。 大刘镇 漯河市的重点城镇,源汇区城镇化扩展的主要空间, 以商贸物流业为主,高效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 辅的商贸型城镇。 重点工重点工 贸镇贸镇 8 姬石镇 漯河市城镇发展的重要扩展地和产业转移地,作为 漯河市重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主要依托大学城和 “许慎文化”产业园发展服务业,以创新服务业为 特色,融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 多元化复合城镇。 工工 贸贸 型型 城城 镇镇 一般工一般工 贸镇贸镇 5 窝城镇、 孟庙镇、 空冢郭镇、 邓襄镇、 老窝镇 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 商贸为主,高效农业、畜牧养殖为辅的工贸型城镇。 农农 贸贸 型型 城城 重点农重点农 贸镇贸镇 1 李集镇 以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为中心,进一步调整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 融合和协同增长。逐步发展成为漯河市域内极具活 力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繁荣、具有浓郁中原文化特 色的小城镇。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8 镇镇 一般农一般农 贸镇贸镇 27 王孟乡、 固厢乡、 巨陵镇、 陈庄乡、 大郭乡、 皇帝庙乡 等 27 个乡 镇 全镇(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以高 效农业、现代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贸型城镇。 城镇生活型城镇生活型64 重点社区 为主 以临近城区、镇区,兼从事各类工业、服务业等非 农活动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社区及城中村改造前后 的社区。 产业集聚区生产业集聚区生 产型产型 26 重点社区 为主 以临近产业集聚区,兼从事各类工业、服务业等非 农活动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社区。 新新 型型 农农 村村 社社 区区 农村居住型农村居住型167 一般社区 为主 以发展农作物高效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化 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村人口居住社区。 第第 2626 条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主两副,一心两轴” 的城市空间结构。 1.一个主中心一个主中心 为漯河市中心城区、新区及新区拓展区范围,是全市的经济、文化、政治 中心,其范围包括现状建成区及周边黑龙潭乡、孟庙镇、姬石乡、召陵镇、邓 襄镇、空冢郭乡、阴阳赵乡、龙城镇的部分村庄,将形成以漯河中心城为主, 融合周边乡镇经济实力的城市中心。着力打造国际食品名城,构建豫中南交通 枢纽城市。 2.两个副中心两个副中心 两个副中心为舞阳县副中心和临颍县副中心。 舞阳县次中心包括舞阳县城以及城东、城北部的文峰乡、辛安镇形成的以 综合商贸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次中心。依托漯平高速公路和 s220 省道的交通 优势,建设综合型商贸城镇次中心。 临颍县次中心包括临颍县城及其北部的固厢乡、巨陵镇、西部杜曲镇的协 调一体发展的城镇建设次中心。规划以 107 国道、京广铁路一线为南北发展轴、 以 s329 为东西发展轴,建设综合型、生态化城镇次中心。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19 3.城市绿心城市绿心 在市域西北部滞洪区控制范围内限制城市建设,保留生态环境,大力发展 农业,形成的漯河-许昌-平顶山三市之间的生态绿肺。 4.成长十字轴成长十字轴 在漯河市中心城区交汇的横向主轴、纵向主轴两条十字轴。 横向主轴沿洛平漯高速公路、漯舞铁路和漯阜铁路发展,联系中心城区主 中心和舞阳县次中心,同时也是市域主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向西联系平顶山、 洛阳等大城市,向东联系长三角等发达地区。 纵向主轴由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漯阜铁路构成,联系中心城区主 中心和临颍县次中心,向北联系郑州市,向南联系武汉市和珠三角。 第第 2727 条条重点发展城镇重点发展城镇 1.杜曲镇杜曲镇 杜曲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开发示范镇、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发展乡 镇企业先进乡镇,漯河市重点镇。规划确定为以发展食品加工业、木业为主的 工业城镇。 规划至 2030 年,杜曲镇区人口规模达到 3.7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5.6km2。 2.繁城回族镇繁城回族镇 繁城回族镇是漯河市唯一的民族乡镇,同时又是漯河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之首,河南省重点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规划中拟建设以商贸服务 业为主导,二产生产为辅的经济结构。 规划至 2030 年,繁城回族镇区人口规模达到 3.6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4.0 km2。 3.王岗镇王岗镇 漯河市重点镇。规划以发展种植、养殖、蔬菜粮食加工为主,适当发展轻 纺业为辅的产业经济格局。镇区主导发展方向为向西向南。 规划至 2030 年,王岗镇区人口规模达 1.4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1.4 km2。 4.召陵镇召陵镇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20 召陵镇是国家重点镇、河南省重点镇、漯河市重点镇,规划以发展近郊型 产业为主,镇区向西与中心城相向发展。 规划至 2030 年,召陵镇区人口规模达 4.0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7.2km2。 5.万金镇万金镇 万金镇是漯河市重点镇,规划将邓襄镇的部分村庄并入万金镇,发展商贸 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并在公共设施配置上综合考虑邓襄镇部分村庄的居民需 求。镇区发展方向为向西向北。 规划至 2030 年,万金镇区人口规模达到 2.2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2.4 km2。 6.商桥镇商桥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