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pdf_第1页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pdf_第2页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pdf_第3页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pdf_第4页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4 卷第 5 期 2010 年 9 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34,no 5 sept , 2010 http: / /www nldxb com 收稿日期: 2009 12 17修回日期: 2010 04 28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82wd021) 作者简介: 朱旺生( 1973) , 副教授, 博士生。* 沈永宝( 通信作者) : 教授。e- mail:ybshen njfu com cn。 引文格式: 朱旺生, 沈永宝, 张晓琴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34( 5) : 142 148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 朱旺生 1, 2, 沈永宝1* , 张晓琴 1 (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2 皖西学院化生系, 安徽六安 237012) 摘要: 外来树种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有利有弊。在外来 树种定义和内涵分析的基础上, 从外来树种增加城市绿化树种种类、 丰富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 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角度总结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并从外来树种可能引发病害、 虫害和树种生态入侵等角度探讨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潜在危害。笔者认为: 城市 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应从遵循植物引种规律, 进行树种入侵生态风险评估, 防止外来树种引 发的病虫害, 先少量、 定点引入试种, 引种过程中注意隔离保护。根据试种表现确认是否应用等 5 个方面进行规划, 以充分发挥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避免其危害。 关键词: 外来树种; 城市绿地; 树种规划 中图分类号: s71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2006( 2010) 05 0142 07 discussion on alien tree species planning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 zhu wang- sheng1, 2,shen yong- bao1*,zhang xiao- qin1 ( 1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west anhui university,luan 237012,china) abstract:alien tree species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urban greening,but alien tree speci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lien tree species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the functions that alien tree species increase greening tree category,enrich landscape diversity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improve urban ecology environment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summarized the potential hazards that alien tree species were likely to bring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ree species ecology invasion into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 were discussed too to fully exert alien tree species advantages and avoid their disadvantages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in this paper,the five principles of alien tree species planning were pointed out for example,how to follow plant introduction laws,how to evaluate tree species ecology invasion risk,how to prevent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how to a little introduce to plant experimentally in fixed field and attentively separate protecting during the introduction,and how to decide about the planting results? key words:alien tree species;urban green space;tree species planning 外来树种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 以来, 国内外就有关于外来树种用于城市绿化的记 载。我国西汉在扩建秦代“上林苑” 时, 就将大批 的南方珍奇树木北移京师 1 。在欧洲, 16 世纪以 来, 出于对异国风情的兴趣, 在一些植物园和巴洛 克时代的 “怡园” 中引种了许多外来树种 2 。进入 21 世纪,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外来 树种更是大量地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据报道, 夏 威夷外来树种所占比例为 40 % 左右, 上海地区外 来树种比例则高达 57 %3 。不可否认, 外来树种 在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 城市绿地景观多样 性、 改善城市绿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但是, 外来树种使城市绿地系统存在潜在危 险, 而且逃逸或被再次引入自然生态系统后可能引 发森林绿地生态系统安全问题。一些外来树种引 入后因不适应生境而死亡, 一些则给城市绿地带来 第 5 期朱旺生, 等: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 新的病害、 虫害, 一些则因超强自然更新能力对地 带性植被造成威胁, 成为外来入侵植物。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外来树种, 是集利弊于 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 发挥外来树种的作用, 避免其危害, 关键是要科学 做好外来树种的规划。为此, 笔者通过对外来树种 利弊分析, 揭示外来树种的地位以及外来树种规划 须遵循的一定原则。 1外来树种的定义与内涵 外来树种又称非土著的、 非本土的、 非乡土的树 种, 是相对本土树种而言。外来树种定义一直存在 着争议, 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确切的、 统一的标准。对 不同时期外来树种的定义分析表明, 外来树种主要 以空间、 生态系统及时空相结合等为参考标准来定 义, 树种范围有的界定为树木、 植物, 有的界定为植 物及其种子、 孢子等可以繁殖传播的部分 4 5 。 2006 年, 郑勇奇等 6 指出, 外来树种是在一定 区域内历史上没有自然分布而被人类活动直接或 间接引入的树种。这种论述将时空尺度结合起来 对外来树种定义, 外来树种范围仍然界定为树木。 从外来树种定义的参考标准来分析, 仅以空间 为参考标准定义外来树种, 忽视了“过去有自然分 布但现已消失的树种” 若再次定居算外来树种还 是算本土树种这一情况, 没有考虑时间尺度。以时 空结合为参考标准定义外来树种, 虽然考虑了时间 尺度这一要素, 较仅以空间为参考标准定义外来树 种更为科学, 但其对空间的解释仍不够准确。因为 这一解释虽然考虑了 “一定区域内没有自然分布” 的树种进入该区域可能引起生态危害而被认为是 外来树种, 但没有考虑到一定区域内可能有很多不 同的生态系统, 每个生态系统内的植物种类会有所 不同, 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树种进入另一生态系统, 就可能危及这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因此, 对被引入 树种的生态系统而言, 进入该生态系统内的树种应 该也是外来树种。以生态系统为参考标准定义的, 将空间解释为“特定的生态系统” , 其对空间范围 的解释既考虑了“一定区域内没有自然分布” , 又 考虑到一定区域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而 且, 对于 “特定的生态系统” 而言, 不管过去是否有 该植物, 只要其进入该生态系统, 就可能对该生态 系统内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等产生影响, 时间尺 度则无需界定。因此, 以生态系统为参考标准定义 外来树种较为科学。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 然的植物群体、 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 是由 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所组 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 有机整体。从外来树种界定范围来看, 目前城市绿 地系统外来树种规划主要涉及乔木、 灌木、 藤本、 草 本等植物种及品种, 而植物的种子、 孢子及能够繁 殖传播的部分尚未涉及。因此, 对城市绿地系统而 言, 外来树种应该是指“任何不属于城市各类绿地 空间而被引入该空间的木本及草本植物” 。 从城市绿地外来树种定义可以看出, 外来树种 具有以下内涵: 对某一特定的绿地生态系统而言, 外来树种在空间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从不属于该 绿地生态系统的任一空间而被引入到该绿地系统 空间; 外来树种对引入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会产生一 定的扰动, 这种扰动可能是正面的, 也可能是负面 的, 表现在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等 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2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 的作用 2 1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 外来树种增加了引入地植物的种类。原产英 国的植物种类仅仅只有 1 700 余种, 但自 1560 年 以来的 400 多年, 外来植物使皇家植物园( 邱园) 拥有 50 000 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7 。大量的外 来树种极大地丰富了英国城市绿化树种的多样性。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区, 城市绿化常 绿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稀少 。“七五” 至“十五” 期 间, 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多方位外来树种引进研究 工作, 截止 2003 年年底, 成功引进外来针叶树种 7 种, 阔叶树种 10 种, 有效缓解了绿化树种资源长期 不足的被动局面 8 。青岛市外来树种占城市绿化 骨干树种的68 %9 , 外来树种刺槐( robinia pseud- oacacia) 、 三球悬铃木( platanus orientalis) 、 雪松 ( cedrus deodara) 、 小叶椴( tilia cordata) 等在青岛 城市绿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外来树种还可作为育种种质资源, 与本地树种杂 交, 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丰富绿化树种品种多样性和 景观多样性。外来树种因其来自不同起源中心或生 态环境, 集中体现了遗传多样性。育种上可以有目的 地选用某些优良的品种, 通过有性杂交等手段, 将有 利用价值的基因 “ 导入” 到要改良的本土树种中, 培育 兼具适应性强和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1859 年, 英 国福琼( fortune r ) 从我国浙江山区引种的云锦杜鹃 ( rhododendron fortunei) 对杜鹃花杂交育种起了非常 341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34 卷 重要的作用 10 , 被西方园艺学家认为 “已证明对杜鹃 栽培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现代月季( rosa hybri- da) 品种多达2 万种, 但回顾月季的育种历史, 原产中 国的蔷薇属( rosa) 植物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7 。美 国植物学家里德( reed h s ) 曾指出, 西方栽培的月 季和蔷薇属植物主要源于中国的月季( rosa chinen- sis) 、 多花蔷薇( r multiflora) 和香水月季( r odorata) 3 个种, 通过这3 个种的定向杂交和培育, 西方国家得 到了众多千姿百态、 久开不衰的月季和玫瑰品种 11 。 南京林业大学叶培忠教授培育的杂交马褂木 12 ( lir- ildendron chinense tulipifera) 就是外来北美鹅掌楸 (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和本土马褂木( l chinense) 的 人工杂种, 而培忠杉(taxodiomeriapeizhongii ) 则 是用墨西哥落羽杉( taxodium mucronatum) 与我国柳 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人工杂交获得的杂种。 2 2丰富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 外来树种独特的观赏性可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 “ 求奇、 求新、 求异” 的审美心理需求, 具有丰富的景观 多样性。桉树自 1890 年引入中国以来, 在中国栽培 已有110 多年历史。窿缘桉( eucalyptus exserta) 、 大叶 桉( e robusta) 、 蓝桉( e globulus) 等由于树干、 树形、 树叶等方面较高的观赏价值, 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重 要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13 。1983 年从德国引入的金 叶女贞( ligustrum vicaryi) , 已成为我国东部和中北部 城市绿化中重要的彩叶树种, 满足了城市绿化对色彩 的需求 14 。原产北美东部的广玉兰( magnolia gran- diflora) , 因四季常绿、 花大而白、 叶革质而有光泽等色 彩和质地方面的特点, 现已成为我国城市常见的优良 观叶、 观花树种 15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大量 引进国外观赏植物, 如加拿大紫叶紫荆( cercis cana- densis) 、 紫叶挪威槭( acer platanoides) 、 花叶挪威槭 ( a platanoidesdrummondii ) 、 柳叶栎( quercus phel- los) 、 美国红栎( quercus rubra) 、 郁金香( tulipa gesneri- ana) 、 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 等, 极大丰富了城 市景观多样性。同样, 大量的中国植物也丰富了西方 园林绿地景观多样性。英国人威尔逊( wilson e h ) 在1929 年撰写的 中国 园林之母 的序言 16 中说 : “ 我们所有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中国所提供的 优秀植物, 从早春开花的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 玉 兰( magnolia denudata) ; 夏季的牡丹( paeonia suffruti- cosa) 、 月季( rosa chinensis) ; 到秋天的菊花( dendran- thema morifolium) , 都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园林的珍贵 资源” 。现代英国公园里火红色春景杜鹃( rhodo- devdron simsii) 、 秋景槭树( a palmatum) 也都是引自中 国的外来树种 17 。在美国, 来自中国的栾树( koelreu- teria paniculata) 成为其东部初夏重要的观花树种, 中 国山茶( camellia japonica) 及其杂交种则装点着美国 冬季的绿地景观 7, 18 。而利用中国的豆梨( pyrus call- eryana) , 美国人则选育出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品种, 如 pyrus calleryana aristocrat 。可以说, 没有外来树 种的引进, 就没有丰富的植物景观多样性。 外来树种还丰富了引入地的文化景观多样性。 三球悬铃木( platanus orientalis) 19 1 600 多年前就 传入我国, 在南京、 青岛、 苏州、 西安等古城中 , “古木 参天、 浓荫蔽日” 的悬铃木行道树已是古城的象征。 青岛曾被称为“洋槐半岛” , 外来树种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分布栽培, 刺槐与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 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 黑松( pinus thunbergii) 、 赤松( pinus densiflora) 等构成的杂木林 或针阔混交林成了青岛的主要森林群落, 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青岛城市森林文化景观和植物群落 8 。20 世纪初, 南京开始引种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 仑山区的雪松( cedrus deodara) , 1982 年雪松被定为 南京市树并渐成为南京新四十景之一 20 。广西北 海引进原产于印度的银海枣( phoenix sylvestris) 和非 洲的糖棕 ( borassus flabellifera) 等热带植物, 营造了 北海海域具有热带韵味的文化景观。 2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外来树种在美化城市的同时, 也发挥了重要的 生态功能, 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1959 年引入我国 的火炬树( rhus typhina) , 因根蘖能力极强、 生长快、 郁闭早, 在我国北方城市绿地水土保持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21 。据保定黄安沟试验区对 3 年生火炬树 的实测, 其树冠截留降雨量为 11 3 % 25 5 %, 地 表径流量比对照减少 85 7 %, 土壤冲刷量减少 918 % 22 。多年生的豆科植物葛藤( pueraria lob- ota) 原产我国。葛藤具有肥硕的叶片, 每年大量的 落叶化为丰富的有机质, 是天然的土壤结构改良剂。 同时, 它的主根和侧根上附有大量的根瘤菌, 可以固 定转化空气中的氮素, 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是贫瘠山 区的绿化先锋, 日本早年从中国引种, 既绿化了城市 环境, 又为后来的植物提供了营养条件 23 24 。夹竹 桃( nerium indicum) 原产印度、 伊朗等热带及亚热带 地区, 经过多年的栽植, 已成为我国长江流域优良的 抗污染和防风树种 25 27 。二球悬铃木( platanus acerifolia) 则具有较强的滞尘和吸收重金属的能力。 钱能志 28 对遵义市城区行道树的研究表明, 二球悬 铃木单位叶片面积滞尘量高达 10 98 g/m2, 单株滞 尘量达9958 g, 明显高于银杏( ginkgo biloba) 、 旱柳 ( salix matsudana) 等树种。 441 第 5 期朱旺生, 等: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 3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 的潜在危害 3 1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应用外来树种的潜在风险 外来树种并不都表现出危害性, 这种危害性也 不是一进入城市绿地系统就表现出来, 而是有一定 的 “时滞期” , 有时并不容易发现, 只有在极端条件 下, 如极端低温等才能显现出来。我国不同城市绿 地系统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外来树种, 如大连地区有 214 种 29 , 深圳有 102 种30 。正常气候条件下这 些外来树种适应性良好, 在城市绿地中已应用多 年, 没对城市绿地系统造成危害。但在某些极端气 候条件如低温下, 外来树种不如乡土树种对自然灾 害的抗性强。2008 年 1 月我国南方的雪灾, 给大 量应用外来树种的城市敲响了警钟。广东、 湖北等 省的印度紫檀( pterocarpus santalinus) 、 黄槐( cassia surattensis) 等外来树种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枯、 焦 叶、 脱落, 甚至死亡, 对城市绿地景观和生态系统造 成了严重危害。 外来树种在引进过程中常常由于技术原因或检 疫不严而带来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病原菌或害虫, 形 成严重的病虫灾害。外来树种的这种危害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一些病虫害可能随植物传入, 导致一些 乡土树种感染或受害, 最终死亡, 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 受到严重威胁。如美国东部的一些针阔混交林, 由于 受外来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的危害, 湿地松 ( pinus ponderosa) 和火炬松( pinus taeda) 全部死亡, 原 针阔混交林演变成阔叶林 31 。森林群落结构的改 变, 必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 包括野生动物、 植物的种类、 种群及数量上的改变。 1982 年在南京中山陵风景区黑松( pinus thunbergii) 上 发现的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 就是早 期由国外引进的松树插条带入的, 导致大量马尾松受 害死亡 32 。近30 年过去, 松材线虫病在自然或人为 地传播, 尽管政府投入大量财力、 人力, 松材线虫病仍 不断地在中国大陆蔓延, 后果不堪设想。如 2002 年 重庆发现马尾松感染松材线虫病后, 2003 年和 2004 年, 贵州省和云南省又相继发现了松材线虫病疫情。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 截止2005 年底, 全国松材线虫病 疫区省( 直辖市) 已达12 个, 比1982 年增加11 个; 仅 2005 年当年, 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面积达77 万hm2, 疫情面积是1982 年的385 倍 33 34 。 3 2外来树种入侵对森林绿地生态系统的危害 321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危害 外来树种进入城市绿地环境后, 部分外来树种 因具备较强的繁殖、 传播等能力, 在适宜的气候、 土 壤、 水分及传播条件下, 极易扩散蔓延为入侵树种, 并由城市向乡村蔓延。入侵树种通过竞争、 排 斥 35 36 、 杂交 37 等方式抑制乡土树种生存, 其种类 和数量逐渐减少, 甚至导致一些乡土树种濒危或灭 绝。入侵树种不断扩大自身种群, 往往形成单优群 落, 不仅降低了城市绿地物种多样性, 而且会危及地 带性自然植物群落, 植物( 或森林) 生态系统受到严 重威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 竞争光、 热、 水、 肥等资源, 占据地带性植被的生态 位, 使地带性植被失去生存空间。如我国从北美作 为花卉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solidogo canaden- sis) , 在生长过程中与其他物种竞争养分、 水分和空 间, 从而使绿化灌木成片死亡。上海城郊成片生长 的一枝黄花, 其所到之处难见其他植物生长 38 39 。 在广东,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往往大片覆盖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 龙眼( dimocarpus longan) 等 植物, 致使这些植物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死 亡 40 。一些外来树种通过分解、 释放某些化学物 质 41 , 抑制乡土树种的生长, 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如原产墨西哥的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 rum) , 分泌的有化感作用的化合物抑制引入地植物 发芽和生长, 排挤本土植物并阻碍地带性植被的自 然恢复 42 43 。1878 年, 牧豆树( prosopis juliflora) 被 引入巴基斯坦绿化沙漠, 100 年后, 这种植物已遍布 巴基斯坦广大地区, 形成广泛的单一树种林分。由 于牧豆树分泌的植物毒素能毒害当地的乡土树种, 从而降低了乡土树种物种多样性 44 。欧洲的紫千 屈菜( lythrum salicaria) 引进美国扩散后, 大量繁殖 形成优势种, 减少了 44 种乡土树种和濒危物种 45 。 外来树种还可通过与乡土树种杂交或种质渗入, 导 致乡土树种基因多样性丧失和遗传污染, 降低乡土 树种适合度, 甚至可能导致乡土树种灭绝。 3 2 2对植物群落结构和景观多样性的危害 外来树种入侵和种群发展改变了引入地植物群 落的树种组成和数量, 往往导致物种区系多样性的 单一化, 使群落内部结构变得极为简单。群落类型 多样性减少, 改变或破坏了绿地的自然景观。北美 的弗吉尼亚芒草( andropogon virginicus) 引进到夏威 夷时, 促使山地雨林群落形成沼泽群落, 改变了群落 结构和景观多样性 46 。在新泽西, 由于日本金叶小 檗( berbersi thunbergii) 的入侵, 不仅群落结构受到改 变, 而且植被景观也变得单调 47 。因观赏和造林等 目的而引进美国的澳大利亚白千层( melaleuca leu- cadendron) 正以11 000 hm2/a 速度扩展, 在佛罗里达 541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34 卷 州的广大地区迅速蔓延, 绿地群落结构和景观多样 性因受影响发生了明显改变 48 。大叶醉鱼草( bud- dleia davidii) 从1860 年作为观赏植物由中国引到新 西兰, 到20 世纪 80 年代, 已经蔓延成灾, 成为新造 林地中的优势植物, 大量取代地带性植物, 导致当地 绿地群落结构和景观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49 。 3 2 3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危害 外来树种入侵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 严重威胁, 使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遭 到严重破坏。外来树种降低了乡土树种的多样性和 群落结构, 这会相应地引起绿地系统生态过程的改 变, 如增加水资源的消耗 50 、 加重土壤的贫瘠化 51 等, 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单一和退化, 绿地系统稳定 性降低, 抵御自然灾害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52 。火 炬树虽然有很大生态功能, 但其根繁能力强 , “入侵” 的特征越来越显现, 在我国已成为外来入侵种。同 样, 葛藤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由于其强喜光性和攀 援能力, 致使乔灌木无法得到光照, 无法正常进行生 理活动而死亡, 因此美国把葛藤定性为外来入侵植物 种。在美国西部, 入侵树种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取 代了许多本土的河边植物, 它们吸收大量水分, 使河 水加速干涸, 河道变窄, 并加剧土壤盐碱化。外来树 种柽柳入侵从根本上改变了河道绿地生态环境中的 水文条件, 使生态环境恶化, 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退 化, 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受到严重的威胁 53 。凤 眼莲( ehhornia crassipes solms) 原产南美, 约于 20 世 纪30 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 并曾作为观赏和 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 后逸为野生 54 。凤眼莲在 其生活的水面迅速扩散, 挡住阳光, 导致水下植物得 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 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 导致 水生动物死亡。凤眼莲扩散入侵严重制约了我国绿 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4城市绿地外来树种引种规划原则 在城市绿地树种规划中, 应控制外来树种比例, 慎用外来树种。树种构成要以乡土树种为主、 外来 树种为辅 55 。乡土树种因其适应性强、 抗性好、 景 观效果好等成为城市“绿化先锋” 。乡土树种的应 用水平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中应处于次要 地位, 只能起到景观的点缀作用。因此, 城市绿地建 设应控制外来树种的比例, 不能大量应用。同时, 城 市绿地系统是人为干预强烈的生态系统。城市内的 风景名胜区及生态环境特殊或脆弱的地区由于人为 活动频繁已受到不少外来入侵物种不同程度的威 胁, 而且危害范围不断扩大, 危害程度不断加剧。进 行外来树种规划时, 在生态敏感地区要慎重引进外 来树种。外来树种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遵循植物引种规律。引入外来树种, 首先 要遵循植物引种的规律, 引入地与原产地的纬度和 气候条件须相近 56 。若引入地与原产地生境、 气 候条件相差很大, 外来树种则可能死亡, 或者即使 能够存活下来, 但其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景观和生 态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 在极端条件下的存活能力 更是难以保障。绿地系统生态和景观功能严重受 到影响 57 58 。引入外来树种一般应按引入区的地 理位置、 地形、 地貌、 气候、 土壤、 植被分布等主要环 境条件, 选择相宜的种源。同时, 要分析引入树种 原产地的地理分布、 起源中心、 生境条件和历史生 态等情况, 了解当地或附近地区已引进外来树种的 表现和引种的历史。 ( 2) 进行树种入侵生态风险评估。外来树种 入侵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外来树种的各种特性、 环 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析, 评价和预测外来树种对 引入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59 61 。进行树种入侵 生态风险评估, 关键在于要建立科学的外来树种有 害入侵生态风险评价体系。20 世纪 80 年代末, 人 们往往凭借直觉和田间调查对植物潜在入侵性进 行预测, 准确率较低, 对草本植物的预测成功率为 45 5 %, 木本植物仅为 16 7 %。经过近 30 年的 发展,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生物学、 生态学和计算 机科学相结合的较为科学的外来种入侵生态风险 评估方法, 预测准确率大大提高 62 63 。新西兰从 生境的抗入侵能力或可入侵性、 外来种对生境的影 响、 外来种建群能力等方面评估外来树种的入侵 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3 。美国从生活型 64 、 果 实类型 65 、 繁殖体系66 、 授粉媒介67 等角度对木 本植物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入侵性进行了评价, 为城市绿地树种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从 2002 年开始已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预测专 项研究。李振宇等 68 根据中国现有入侵物种普遍 性的特点, 制定了外来植物引入风险评估的指标体 系。张川红等 63 建立了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 入侵评价体系。在外来树种引入前, 借鉴或建立科 学的树种入侵生态风险评价体系, 可以有效降低或 避免外来树种给城市绿地系统带来的危害。 ( 3) 防止外来树种引发的病虫害。外来树种引 入前, 首先要健全其病虫害相关资料信息。要广泛 收集其在原产地的病害、 虫害资料, 分析其对引入绿 地系统可能带来的危害。对危害风险高的外来树 641 第 5 期朱旺生, 等: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 种, 不能引进; 对危害风险性低的外来树种在引入时 则要进一步加强对病虫害的检疫、 防控和监测。 外来树种是危险性昆虫和微生物的主要携带 者, 而且具有隐蔽性。由于我国的植物检疫体制及 技术不够完善, 更是增加了防止一些病虫害随外来 树种被引入的难度。我国早期口岸植物检疫及后 期监管由原动植物检疫局负责, 但由于人力、 财力 及技术的不足, 这种检疫及后期监管未能得到很好 实施。近年来, 虽然国家建立了植物引种的管理制 度, 明确了植物的检疫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下属机构负责, 入境植物或繁殖材料的准入证明 及后期监管由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负责。但是, 因 为目前并未对引进植物建立引种隔离区, 进行长期 的跟踪研究, 如是否携带病虫害等。因此, 这种管 理仅停留在纸质文件上, 无法真正杜绝外来植物入 侵和病虫害的引入。例如, 上海植物园近年来不断 从国内外大量引入优良观赏园艺品种的同时, 伴随 着新的病虫害“引入” 。在上海地区, 巴西木蔗扁 蛾( opogana pyretorum westwood) 、 樟蚕( eriogyna sacchari) 、 大竹象( 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 us) 等, 这些都是新近外来的病虫害69 。 ( 4) 先试种, 且引种过程中注意隔离保护。确 定拟引种的对象后, 先定点、 少量引入到城市植物 园、 引种园或隔离苗圃等特殊绿地进行试种, 切忌未 经试种就大量引入或繁殖外来树种, 且引种和试种 过程中要注意隔离保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国外引 种隔离, 如澳大利亚规定进口植物种苗, 均要实施隔 离。当植物种苗进入澳洲时, 立即栽植在隔离检疫 苗圃中, 接受生长季的检验。目前, 国内外引进外来 树种的隔离保护措施主要有: 试种点周围一定距离 内没有与所引种试种植物同科、 同属的植物; 具有围 墙、 防疫沟等引种试种隔离条件; 具有检疫和除治病 虫害的设施、 设备; 引种试种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健 全; 配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等。 ( 5) 根据试种表现确认是否应用。外来树种 试种表现必须有足够的观察鉴定期。一般来说, 一 年生植物不得少于 1 个生育期, 多年生植物不得少 于 2 a。因为只有在一定的生长期内, 某些隐匿性 的症状才能够表现明显, 易于鉴别。在规定的隔离 试种期内, 对外来树种试种表现进行系统观察鉴 定, 主要包括生长适应性、 是否具有入侵性、 是否携 带或易感染病虫害等。若经实践证明符合引种的 目的要求, 生长表现良好, 不具入侵性, 且经植物检 疫机构检疫证明不带检疫对象的, 可扩大引种。反 之, 则不能引入或慎重引入。 5结语 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既有利, 又有弊。 外来树种规划目标就是在结合城市绿地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特点等基础上, 对外来树种科学规划, 发 挥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景观和生态作用, 避免外来树种可能给城市绿地带来的病害、 虫害, 防止外来树种入侵。 参考文献: 1何小弟 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实例m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2003 2肖承刚, 贺曼文 造林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 3桑卫国, 朱丽, 马克平 外来种入侵现象、 问题及研究重 点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 3) : 305 312 4王豁然, 江泽平, 傅紫芰 林木引种驯化与森林可持续经 营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5高敏 外来入侵物种的法律管制 d 武汉: 武汉大学, 2004 6郑勇奇, 张川红 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研究现状与进展j 林 业科学, 2006, 42( 11) : 114 122 7苏雪痕 英国引种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史实及应用概 况j 园艺学报, 1987, 14( 2) : 133 138 8郑勇奇 外来树种引种栽培与利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2008 9王豁然, 江泽平, 李延峻, 等 格局在变化树木引种与植物 地理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10罗桂环 近代西方人在华的植物学考察和收集j 中国科 技史料, 1994, 15( 2) : 17 31 11刘德明, 李鹏翔 菊花和月季被西方各国引种栽培史j 生 物学教学, 2003, 28( 2) : 54 55 12王章荣 鹅掌楸属杂交育种成就与育种策略j 林业科技 开发, 2008, 22( 5) : 1 4 13韩宙, 林家怡, 黄永芳 我国桉树引种资源及其在园林绿化上 的应用j 广东林业科技, 2007, 23( 1) : 109 111 14杨春雪, 龚玉磊 浅谈园林植物引种失败的原因j 北方园 艺, 2008, ( 2) : 166 167 15田英翠, 杨柳青, 曹受金 广玉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 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9) : 4926 4927 16罗桂环 西方对 “中国园林之母” 的认识j 自然科学史 研究, 2000, 19( 1) : 72 88 17何晓燕, 包志毅 英国引种家威尔逊引种中国园林植物种质 资源及其影响 j 浙江林业科技, 2005, 25( 3) : 56 61 18吴中伦 国外树种引种概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19章承林, 李春民 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j 湖北生 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1) : 7 10 20陈平平 南京市树雪松的综合利用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 学报, 2003, 19( 4) : 19 23 21张广英, 王振一 火炬树干旱阳坡造林技术及开发利用价 值 j 湖北林业科技, 1998( 4) : 37 38 22王海峰, 翟明普, 马长明 外来种火炬树研究综述j 山西 林业科技, 2006( 4) : 11 14, 19 741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34 卷 23马成亮 再谈生物人侵 j 生物学通报, 2001, 36( 2) : 11 12 24刘建林, 夏明忠, 蔡光泽, 等 葛藤在凉山地区绿化中的应用 前景 j 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19( 4) : 60 62 25苏雪痕, 李雷, 苏晓黎 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方法及应用( 1) 植物材料的调查与规划 j 中国园林, 2004, 20( 6) : 61 64 26潘峻 夹竹桃吸收二氧化硫的实验j 生物学教学, 2002, 27( 4) : 39 40 27杨淑贞 红花夹竹桃防护效能与育苗造林技术j 防护林 科技, 2000( 4) : 65 66 28钱能志 遵义市城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南 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5 29张淑梅, 韩全忠 大连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探索j 辽宁师 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7, 20( 4) : 323 330 30谢红艳, 左家哺 中国植物外来种的研究进展j 南华大学 学报, 2005, 19 ( 3) : 47 51 31汪传佳, 张方秋 赴美归来谈美国南方松引种问题j 浙江 林业, 2007( 4) : 41 43 32谢丙炎, 成新跃, 石娟, 等 松材线虫入侵种群形成与扩张机 制j 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2009, 39( 4) : 333 341 33韩兵, 朴春根, 汪来发, 等 中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现状及治 理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2) : 146 150 34冯益明, 张海军, 吕全, 等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适生性分布的 定量估计j 林业科学, 2009, 45( 2) : 65 71 35marilyn j m,catherine a z,ragan m c mycorrhizae indirectly enhanc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an invasive forb on a native bunch- grassj ecology, 1999, 80( 4) : 1180 1186 36gricc a c,radford i j,abbott b n regional and landscape- scale patterns of shrub invasion in tropical savannasj biologi- cal invasions, 2000, 2( 3) : 187 205 37徐承远, 张文驹, 卢宝荣, 等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j 生 物多样性, 2001, 9( 4) : 430 438 38黄洪武, 李俊, 董立尧, 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植物化感作用 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1) : 48 54 39丁晖, 徐海根, 吴军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和趋势j 世界环境, 2009, ( 3) : 39 40 40叶万辉, 冯惠玲 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 况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8( 2) : 131 138 41曹潘荣, 骆世明 柠檬桉的他感作用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 学报, 1996, 17( 2) : 7 11 42李明阳, 徐海根 生物入侵对物种及遗传资源影响的经济评 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9 ( 2) : 98 102 43李雪瑶, 应浩 紫茎泽兰的危害、 防除及综合利用j 生物 质化学工程, 2009, 43( 1) : 57 60 44张友胜, 吕俊锋 外来入侵植物与生态安全j 广东农业科 学, 2007( 12) : 90 93 45向言词, 彭少麟, 周厚诚, 等 外来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 其控制j 广西植物, 2002, 22( 5) : 425 432 46antonio c m biological invasion by exotic grasses,the grass/fire cycle,and global changejannu rew ecol syst,1992, ( 23) : 63 87 47john a s,debra m k the invasion ecology of japanese barberry in the new england landscapej biological invasion,1999, 1( 3) : 189 201 48汪开治 外来种对美国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上j 植物杂 志, 2000( 3) : 45 46 49卢毅军, 朱春艳 植物引种与生态学研究j 园林科技, 2007( 3) : 3 5 50walker l r, smith s m impacts of invasive plants on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prop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