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讲义】_第1页
《第十四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讲义】_第2页
《第十四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讲义】_第3页
《第十四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讲义】_第4页
《第十四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惊厥小儿惊厥: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婴幼儿多见。这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的紊乱,主要是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成熟,各种较弱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活动所致。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位置具体说明感染性疾病颅内感染脑膜炎(各种原因)、脑炎、脑脓肿、脑水肿颅外感染高热惊厥(最常见)、中毒性脑病、破伤风等非感染性疾病颅内疾病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损伤、畸形、脑退行性病等颅外疾病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肾源性、代谢性疾病等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具体说明惊厥典型:突发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数分钟、数十分钟,停止后多入睡(突然抽,眼睛翻,全身抖,抽完就睡觉)惊厥持续状态定义: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持续长,抽完没醒接着抽)可致脑水肿、脑损伤,颅内压增高、脑损伤表现热性惊厥上感引起,6个月3岁,男多于女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发作时间短,很少连续多次,发作后意识恢复快热退后1周,脑电图正常(突然发烧突然抽,抽完检查都正常)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具体说明防止窒息发作时就地抢救,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患儿衣领舌向外牵拉,清除分泌物、呕吐物,呼吸道通畅遵医止惊药物,观察呼吸抑制防止受伤手中、腋下纱布,防止皮肤摩擦受损牙垫、纱布包裹压舌板,防止舌咬伤床栏放置棉垫,硬物移开;不要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预防脑水肿保持安静,避免一切刺激,避免脑缺氧惊厥重、时间长,遵医给氧,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瞳孔脑水肿:遵医脱水剂健康指导护理知识、预后,心理支持预防、急救处理原则、急救方法;遵医给药,避免危险预防感染观察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指导治疗和康复锻炼 第二节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颅内压增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脑实质体积增大或颅内液体量异常增加造成颅内压力增高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生命体征改变等,若抢救不及时易发生脑疝导致死亡。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具体说明颅内、外感染脑膜炎、脑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重症肺炎等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脑寄生虫(囊虫病)、脑脓肿或脑血管畸形等脑缺血缺氧窒息、休克、呼吸心搏骤停、一氧化碳中毒、癫痫持续等脑脊液循环异常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脑积水其他高血压脑病、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或食物中毒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具体说明头痛早期不明显,仅前囟紧张或隆起烦躁不安、尖叫、拍打头部,新生儿表现为睁眼不睡和尖叫呕吐呕吐频繁,晨起明显,多呈喷射性意识改变早期:性格变化、迟钝、嗜睡、兴奋不安;严重:昏迷头部体征头围增长过快、前囟失去正常搏动、颅骨骨缝裂开等脑神经单侧或双侧麻痹,复视或斜视、眼球运动障碍;落日眼;双颞侧偏盲、一过性视觉模糊甚至失明视乳头水肿、小动脉痉挛、静脉扩张,严重者可见视网膜水肿生命体征早期:血压升高,脉率减慢,呼吸增快严重:呼吸慢而不规则至暂停脑疝最常见: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意识障碍加重、肌张力增高、呼吸节律不整、两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惊厥等,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原则具体说明急救处理气管插管;快速静脉注入20%甘露醇Q2H颅骨钻孔、脑膜下穿刺降低颅压高渗脱水剂:首选20%甘露醇 Q4-8H重症或脑疝者时合并使用利尿剂:首选呋塞米(速尿)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穿刺放液或手术处理其他对症处理及病因治疗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具体说明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避免一切刺激,头肩抬高;侧卧位休息;避免暴力检查,集中操作遵医给药:甘露醇注意:a.防结晶;b.不能混合静脉滴注;c.用1530分钟内达到浓度;d.不能漏到血管外生命体征、眼球运动、瞳孔,脑疝先兆通知医生、抢救准备减轻头痛保持安静,分散注意力;遵医给药健康指导介绍预后估计;穿刺说明、指导生活护理、后遗症、肢体锻炼 第三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各种累及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的疾病导致肺氧合障碍和(或)肺通气不足,影响气体交换,引起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将呼吸衰竭分为两种,即型和型。型是单纯的低氧血症,见于呼吸衰竭的早期和轻症;型是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见于呼吸衰竭晚期和重症。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系统表现和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表现。临床表现具体说明呼吸系统周围性:呼吸频率改变、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强的表现,如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中枢性: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及下颌呼吸等,甚至发生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发绀:以口唇、口周、甲床等消化系统:腹胀、肠麻痹,应激性溃疡出血;肝功能改变等循环系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增加;心律失常,并发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泌尿系统:尿中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少尿或无尿等神经系统:烦躁、易惹、视力模糊,淡漠、嗜睡、意识模糊等其他:酸中毒、高钾血症等高碳酸血症烦躁不安、出汗、摇头、意识障碍、皮肤潮红严重:惊厥、昏迷、视乳头水肿、呼吸性酸中毒等三、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早期或轻症(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型),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6.65kPa),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晚期或重症(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型),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6.65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65kPa)。四、治疗原则目的:改善呼吸功能,维持血液气体正常或接近正常,度过危险期。原则:促进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维持重要器官(心、脑、肺、肾)的功能;预防感染。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具体说明改善呼吸功能半卧位、坐位休息,减轻呼吸运动限制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胸、背部,超声雾化,吸痰等遵医用氧,吸入氧温湿化鼻导管法,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严重缺氧、紧急抢救,可用60%100%纯氧,30分钟深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自主呼吸持续停止;瞳孔散大、固定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无心跳和脉搏脑复苏氧疗:人工冬眠疗法:降低颅内压保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