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 单项选择:1.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是(c)a:左传 b:春秋 c:国语 d:尚书2.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构成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是(a)a: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b: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c: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d:为川者决之使导。3. 下列的比喻是说明压制民众言论自由的危害性的是(c)a:为川者决之使导。 b: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c: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d: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呼生。4. “道路以目”出自(b)a:战国策 b:国语 c:论语 d:左传5. 春秋外传是下列那部史书的别称(d)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国语6. 下列句子不属于类比说理方法的是(b)a:为川者决之使导。 b:为民者宣之使言。c: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 国语的成书年代(a)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8. 国语一书主要反映的思想(b)a:儒家的崇礼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法制思想9. 国语一书偏重(a)a:记言 b:描写战争 c:叙事 d:说理10.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主要的论证方法(c)a:归纳论证b:演绎论证c类比论证d比喻论证。二、 翻译1. 厉王虐,国人谤王。翻译:厉王残暴,国都的人指责厉王。2.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翻译:召公禀告厉王说:“人民不能忍受你的政令了。”3.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翻译:国都的人不敢说话,在路上用眼睛示意。4.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翻译:我能消除指责,他们不敢说话。5.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翻译:因此治理江河的人挖掘河道疏通河流,治理民众的人应该广开言路让人民说话。6. 是障之也。翻译:这是遮蔽人的啊!7. 是以事行而不悖。翻译:这样是让8.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翻译:从口中说出来的话,是关于兴败的啊!9.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翻译:遵循有利的行为并为失败作准备,这是使财用衣食富裕的原因啊?10.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翻译:人们在心中考虑并从口中说出。在心里考虑清楚并付诸行动,怎么能够堵住呢?如果堵住老百姓的口,那能够支持你的又有几个呢?三、 阅读理解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贤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近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呼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1. 解释选文中带横线文字的含义弭谤(消除指责)行善()与(支持)2.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用的什么论证方法?说明怎样的道理?3. 召公认为为君者应该怎样治国?季氏将伐颛臾一、 单项选择1.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b:论语季氏将伐颛臾c:培根论学问 d:鲁迅灯下漫笔2. 晚年致力整理“六经”,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作家是()a:孟子b:老子c:孔子 d:司马迁3. 论语的内容是()a:孔子的言论 b:孔子的言行 c:孔子及弟子的言行 d:孔子及弟子的言论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既来之,则安之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无乃尔是过与5. “祸起萧墙”成语源自()a:召公谏厉王弭谤 b:冯谖(xuan)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 d:秋水6.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下列论据不是用来反驳论点的有()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君子嫉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7. 下列诸子散文在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a:论语 b:墨子 c:庄子 d:老子8. 下列不属于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成语的是()a:既来之,则安之 b:祸起萧墙 c:季孙之忧 d:五十步笑百步9. 下列属于对话体驳论文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 c:答司马谏议书 d:论毅力10. 下列不属于类比说理方法的是()a:虎兕出于柙 b:龟玉毁于椟中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二、 翻译题1.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 无乃尔是过与?3. 陈列就列,不能者止。4.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5. 君子嫉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6.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7.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8.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9.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10.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三、 阅读理解(一)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 这段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夫子欲之,吾二人皆不欲也。2. 这段话采用什么论证方法?3.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意?从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怎样的成语?(二)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 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立论文章还是驳论文章?2. 这段文字是立论还是驳论?3.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有为神农之言者徐行一、 选择题1. 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b: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c:孟子有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d:多用比喻、对比、排比手法,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2. 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李斯3. 孔子之后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a:荀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5. 中国文化史上有“亚圣”之称的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孟子6. 公孙丑天时地利人和的作者是()a:庄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a:孟子b:墨子c:庄子d:左传二、 翻译1. 踵门而告文公曰2.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缕织席以为食3.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4. 以粟易携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5.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6.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7.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8.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9.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10.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三、 阅读理解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所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粟。”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1. 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例证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2. 本文说理的论据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具体事实b:概括的事实c:理论材料d:理论材料和具体事实3. 谈谈你对孟子社会分工的理解。逍遥游一、 单项选择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2. 对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的是() 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之积也不厚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汤之问棘也是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 众人匹之 之二虫又何知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b:c:d:3. 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 b:不过数仞而下c:彼于致福者 d:顺流而东也5.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想吹也6. 庄子文章的特色是()a: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b:玄妙深奥,耐人寻味c:语言质朴,条理严谨 d:汪洋恣肆,构思其他7. 下列文章中,批判矛头指向儒家学说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 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 d:逍遥游8. 先秦诸子中,激烈的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9. 庄子秋水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为德的道理 b:阐述实行王道的措施。c: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10. 具有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多用寓言的浪漫色彩的是哪位作家的散文()a:庄子散文b:孟子散文c:墨子散文d:荀子散文11. 下列诸子散文中属于道家经典著作的是()a:论语b:墨子c:庄子d:荀子12. 庄子逍遥游一文中“逍遥游”的境界是指()a:鹏之徙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c: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d: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13. 庄子文章“寓言十九”,下列属于逍遥游中的寓言是()a:宋人有不龟手之药b:齐人有一妻一妾c:五十步笑百步d:刻舟求剑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14. 庄子逍遥游“至人 ,神人 ,圣人 。”其空白处分别应填上那些词()a:无己,无名,无功 b:无己,无功,无名c:无名,无功,无己 d:无功,无名,无己二、 翻译1.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 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3.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 适莽苍者,三湌而反,腹犹果然。5.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以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7. 而彭祖乃进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8.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9.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三、 阅读理解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以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试验检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阿尔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24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2025 年小升初忻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冀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杭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中国儿童遗尿症疾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物业公司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
- 普通话推广活动普通话与规范字常见易错字词趣味互动模板
-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简略答案)
- 大学生礼仪 教案ch10 涉外礼仪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技术方案
- 管道保温培训课件
- 《如何应对焦虑》课件
- (高清版)DB21∕T 3378-2021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检验鉴定技术规程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公司的绩效管理
- 国际物流基础知识
-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培训
- 自然地理基础课模板
-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