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doc_第1页
英语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doc_第2页
英语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doc_第3页
英语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doc_第4页
英语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摘要:现在的素质教育和英语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全新课堂教学格局已成为英语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主要关心的问题。要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受到英语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知识技巧与方法,实现中国的英语教育最佳方案归根结底应该从老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解决好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本文就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英语教学;主导地位;主体地位;和谐统一abstract: now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nglish educatio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udent, a new type of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a new pattern has to be an english teaching education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a major concer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not only be educated but also know how to get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earn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ies. to achieve the best way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sol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paper, we are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english teacher and the principle position of student.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leading position; principle position; harmony and unity 一、“主导”与“主体”的问题研究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正进行着一切深刻的变革。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观念已提出多年。传统英语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绝对权威,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杨楠在英语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中说:“在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组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法为主动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继承模式为学生自觉地、主动追求的学习模式,为达到英语教学的特殊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主体双方的积极性、能动性。”3(p53)所以,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边关系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做几点研究。1、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学生所学的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由教师决定的,他们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养成正确的学习的愿望、认识的兴趣、学习的习惯等。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已知者,是启蒙者,是领路人,亦是学习的榜样。正因为他们的主导作用才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别于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密切相关,所以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早已成为共识,但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没有得到发挥,主要原因是过分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任何时候,英语教学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否则不能构成教学。实际上,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与否并不在于教师这个“中心”角色,而在于角色作用的发挥程度。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教师的编导作用。巫文辉说:“教学上的编导,实际就是“备课”,就是编“教案”,即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编制设计出每堂课的程序结构、实施方案。教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备课本上的“本子教案”,它是死的教案;另一种是头脑中的,我们把它称作“胸中教案”,它是活的教案。我们上课都习惯按着教案层次地上下来,这种按步就搬的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缺乏临场机智的创新。如果教师能对“本子教案”牢记在心,已成“胸中教案”,他就能针对现场状况进行再构思,再设想,它的灵活性远远高于“本子教案。”5(p23)教师在“备课”和做“教案”时要以教材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挥其积极性让其以主体的身份融入学习,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他们内心想探讨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喜欢回答,就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创设情境,要把问题无形之中转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提出不一定非得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当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来引发探究活动。但这个问题不应生硬的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材料的引导等途径将这些问题无痕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探究,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去思考,去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以学生的兴趣为知识的生长点,学生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引导者,激起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什么是引导?蒋永平有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底于不待教师教授谓也。”又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引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是通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达到启发引导、培养思维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现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强,模仿也强,很多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多地应该是让他们掌握方法,引导他们自主练习,而对于个别的学生,进行个别指点,辅导练习。”1(p15)但即使是辅导,也要突出一个“导”字,多启发思维,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去练习。(3)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作用。 不管是“教师”还是“导师”,都是“师”,为人之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是“真传播的基础,是传授者对接受者的真诚,有了真诚的传授者才有真诚的接受者”。故思政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武器必须先正已、先教已,从严要求,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者,才能为人师表,才使学生感到可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平易近人,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可亲。亲其师,信其道,是规律,也是经验总结。”6(p425)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要接受更为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点,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用自己的思想、品行、言论举止去无时无刻影响学生,教导学生。而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脱离教师的教导,学生学什么?还是在于老师教什么,英语教学中,都是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常的学习。故每一堂课,都需要师生的配合。(4)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作用。无论是课内和课外教师都要发挥其辅导作用,课内对学生学习的不足加以弥补完善教学效果;学生在上课时不一定能完全搞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加以辅导是必要也是必须的,课后辅导不仅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能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教学更有亲和力。教师的辅导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而且是教师对教育效果的自我完善,让教育效果更加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重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新的英语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必不可少。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和作者。”2(p245)我觉得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要求,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想像力与创造力,有效地组织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视听表演、讨论,做游戏及讲练结合等,同时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接受的和充分理解的学习环境。真实地展示自我,与学生真诚地交流,不妄自尊大,同时经常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怀着尊敬和接受的态度,不因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厚此薄彼,并且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即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错误,不轻意批评,而是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来使其意识到自己所错之处。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9(p159)为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变的越发重要,这也决定着一个教师能不能在授课上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最重要。”4(p98)经过很多教育学者的教育实践证明,我们现在要采用的教学模式,应该要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必须首先重视这一点;应该是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都有学生感兴趣乐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学设计中要非常重视活动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得为辅的课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得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身积极探究所得。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要重用。(2)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老师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不再通讲全文,而是采取让同学提问的方式,比如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问题,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课堂上进行选择性精讲时,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我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7(p21) (3)精讲多练。做句型练习活动时,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画龙点睛,要抓住实质,依靠大纲,钻研教材,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教授新知识时,经常让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兴趣,获取知识。多练是指在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4)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受 教育 的客体;对于解决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认识活动来说,学生又是 学习 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教育教学任务获得一定知识,能力的一系列认识活动。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 发展 来说,只是外因,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5)教师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能起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如何。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学习时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包括知、情、意、行等多种心理成份。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在于这些积极因素的参与学习。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协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是一致的,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也必然进入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角色出现,知识、智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肯定与教师巧妙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分不开。”3(p6) 在学习过程中要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相协调,更要注重师生情感方面的沟通交流,互动,协调。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制定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虽说,教学目标是在于老师的建立,但同样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师生双方目标一致时,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就会同心协力,相互产生依赖,彼此主动协调,采取策略,努力实现目标,发生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引导学生并影响学生。2、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教一些技巧的学习,久了,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教师应适当穿插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等项目,来积极引导学生转入自己的课堂,或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留有一段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也应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达成统一。这样师生既能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融洽了师生关系。 3、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性格中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他们对同样的事物,方法,保持不了持久感。教师应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方法。4、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互动“有个老师曾说过:教学中的奇迹,更多的是来自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希望能受到老师的关注,以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8(p12)首先,教师要满面春风地走进课堂,精神饱满、耐心细致地上课,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感染与激发;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以激活、感染学生;再次,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坚定自信的神情、庄重大方的举止,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以融洽师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也应积极配合,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大胆尝试,活跃课堂气氛,尊重教师,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就完成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学生中心主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认真地学习,但必须要有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快捷,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很好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教育目标来说,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