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禁忌语的异同及文化内涵 提 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言禁忌现象。禁忌语的出现与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密切关。为加深对中西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认识,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禁忌语的起源,范畴及异同作了初步的探讨与比。 关键词:禁忌语;文化;异同;中西 禁忌是各民族国家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英文将其称为taboo。1777年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航行到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发现并录了有关“taboo的种种现象并将该词引入英语。“taboo”一词原意是“神圣的”,“不可接触的”或“要极其注意的东西”。1在跨文化交际中,违反语言禁忌,常常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在中国,“禁忌”一词可谓历史悠久。在我国代商周时期就有了语言避讳,秦代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在礼记曲礼中就有“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浴,入门而问讳”的记载。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在语言中折射出来。语言禁忌作为一种复杂的文花现象,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本文拟从英汉禁忌语的角度着手探讨中西方的文化内涵。 1英汉禁忌语的相似性 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看,在人类还不能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时,语言禁忌便开始产生了。禁忌语实际就是一种超语言的禁忌心理,以行为联想的方式代替了禁忌本身的原因分析。当禁忌心理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后,此时的语言便获得了一种精神象征的作用。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在禁忌范畴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11宗教及迷信、崇拜等的禁忌语 英语民族大多信奉基督教。因此,上帝的名字jehovah(耶和华)便是最大的禁忌语。据旧约出埃及记记载,上帝在西奈山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订立盟约,规定了以色列人必须遵守的十戒,其中第三戒为thou shdt not speak my narne in vain(尔等不可妄称我的名字)。英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在其名著语言一书中谈到taboo(禁忌语)时说,一般情况下,人们避免使用英语中的一些宗教词语,如god(上帝),christ(基督),jesus(耶稣),hell(地狱),devil(魔鬼)等。于是用golly,gosh代替god,用the deuce,the dickens或old vick代替the devil。3 中国是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到人为宗教无所不包,因而禁忌的内容与形式也就相当的繁杂而多样。在中国,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人都忌“妄语”。所谓“妄语”,就是胡说,乱说,说假话。中国人受孔于思想影响较深,孔盂之道崇尚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言语适度,不可妄语或信口开河,不着边际。 此外,人们还信奉“门神”、“财神”、“灶神”等。逢年过节时买财神像忌说“买”,要说“请”;商家忌说“卖”,要说“送”,否则就是亵渎神灵。万物有灵的思想在中国各地民俗中更是产生了五花八门的语言禁忌。如坐船时不能说“翻”、“沉”,否则就不吉利。我国北方森林中的一些猎人在语言中忌称“老虎”,而称之为“大虫”。鄂伦春族人将公熊称为“雅亚”,即“祖父”,而母熊为“太贴”,即“祖母”,都与迷信崇拜有关。 12人体与生理行为的禁忌语 中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对一些特定的人体部位与人的生理行为的禁忌心态,特别是有关性行为与性器官的词语最为人们所避讳。 在西方国家,虽然性教育早已实施,性观念比较开放,但“四字字母”(fourletterword),如fuck,cunt等和性有关的词仍被认为是极端下流粗俗的。对”同性恋”一词很少用homosexual,而多用gay,queen等。对性器官一般称之为private parts”,性行为含混地表示为“do it”,“be with等。 在中国,人们对两性关系一般是很避讳的,这既与儒家的伦理思想在人们思想上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密不可分,又与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有关。谈到性器官时,一般用“下部”、“那个地方”等模糊词语来代替,对性行为更是讳莫如深,常用“同房”、“房事”、“行周公之礼”等来表示,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称为“寻花问柳”、“拈花惹草”、“桃色事件”等。 , 除了流泪,排汗,其他人体排泄方面的禁忌语听了都会令人尴尬或不快,因而成为禁忌。英语中为了避免直接说上厕所,出现了许多委婉语,如wash ones hand,powder her nose,fresh her nose 等。汉语也同样如此,用餐时不提大小便,如厕被称之为“方便一下”、“上一号”等等。 13疾病和死亡方面的禁忌 生病是被看作一种不幸,它给人带来痛苦和不适。中西方文化中对疾病都比较忌讳,病人本人不愿意提起,也不愿他人提起。在谈及疾病时,为了避免刺激而给人以安慰,消除粗俗而给人以文雅,人们便创造了许多讳饰、含蓄的说法。如生病(be out of sorts,身体不适),疾病(disorder,失调),中风(accident,意外事件),腹泻(mexican toothache,墨西哥牙痛等)。 早期的中国,由于人们对病因不明了,加之佛教的轮回转世思想的影响,人们一旦生病,就认为是触犯了神灵,或将生病归因于鬼怪,祖先造孽,他人诅咒等,因而认为疾病的来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而十分惧怕,甚至连疾病的名称也十分忌讳。汉语中人们为了避免“瘸子”这一词汇而用了“腿脚不便”,“耳聋”被说成“耳背”,军人受伤为“挂彩”等。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对“死”怀有强烈的恐惧,极不愿意提及“死”字。英语中,“go to a better world ”,“pass away ,“close ones days,“fall asleep等委婉语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对来世的美好愿望。 据汉语委婉语词典记载,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481条之多。与英语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因此,死的代名词也因人的社会地位而异。如,封建皇帝的死称为“崩”或驾崩”,诸侯和二品以上的官员的死称为“薨”,五品以上为“卒”,六品以下和贫民为“死”。中国民间,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死亡方式,都有名称不同的称谓。如父母去世称为“私艰”,死于外地为“客死”,丧失性命为“陨命”,自然衰亡为“善终”,儿童未成年而死为“夭折”,维护正义而献出生命为“成仁”或“牺牲”等。 14体态、相貌方面的语言禁忌 美与丑的评价同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有关,成功的交际要求人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以避免碰撞和摩擦。如现在中西方女性皆以苗条为美,在言语中忌称女士“肥胖(fat)”,用时可用“丰满(plump)”等令人愉悦的词来代替。skinnybony(皮包骨头)”听起来很刺耳,在交际 时可以改说slenderslim(苗条)”。从肤色上讲,中国人忌“黑”,所以常用“黑牡丹”、“黑珍珠”等来安慰那些皮肤黝黑的人。在所有语言里,“丑(ugly)”恐怕都是一个应该慎用的字眼,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 2英汉禁忌范畴的差异 各民族的文化模式有其共性和特色。中西方的历史沿革,社会制度,价值观念,风尚习俗,生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二者在语言禁忌的内容与形式上均有不同。4 21名称称谓禁忌 在人类未将理性与科学纳入其思维范围之前,不仅将自然现象与自然物神秘化,而且也把人名看作是具有超凡力量的神秘事物。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历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讳名制度盛行,当朝皇帝和被称为至圣的孔子之名全国避之,称为国讳或公讳。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令唐人行文用“代”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观世音改称观音,民部改称户部。此外,祖先和父亲的名字全家都要避讳,称私讳或家讳。 汉文化中人名忌讳的根源在于其极端的差序格局的社会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尊祖敬宗,讲求不同身份是中国人的一贯传统。儒家所强调的“子不名父母”,“臣不名君上”的制度便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长辈尊崇的民族心态。所以,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十分忌讳称呼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名字。即使是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子女不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代之以辈分称呼。人名忌讳,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严格的等级观念和家庭观念。1(p28) 而在西方社会,人们重视“个人价值”,“个人存在”,提倡“人为本,名为用”。子女直呼父母之名天经地义,有时为了纪念已故的先辈还特意用其名为晚辈命名。美国有许多城市、街道用著名总统washington(华盛顿),linco1n(林肯),jefferson(杰弗逊)等命名。 22谐音禁忌 谐音禁忌是中国文化中又一特有的现象。本来在语义内容上与禁忌语毫不相干的一些词语,由于语音形式上的相谐,却成了禁忌语。如结婚送礼时忌送“伞”、“钟”等物,因为“伞”与“散”同音,送“钟”与“送终”谐音。上海人看望病人时忌送苹果,因为上海话中“苹果”与“病故”谐音。4(p41)近年来,人们在安装电话及购买汽车时,非常忌讳末尾数为“4”,因为“4”与“死”同音,末尾数为514,“714的电话号码常为滞销号。 23话题禁忌 英汉两种语言在话题禁忌方面差别较大。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privacy),“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mind your own business(别管闲事)”就是这种“私人权”的写照。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来说,诸如年龄多大,收人多少,是否已婚,干什么职业,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问题都是很敏感的。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忌讳这些问题是为了避免冲突。其次,美国人认为选择宗教信仰和政治党派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过问。所以美国人不会问一个中国人are you a party member?(您是党员吗?) ”,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似乎随时都会遇到,因为“党员”往往是与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和为人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相互询问这些问题是比较普遍的,还会被认为是表示亲切和关心。中西方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结束语 总的来说,语言禁忌这一普遍事实的存在说明了了人类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道德,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所驱动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中西方的历史进程,社会规范,价值体系和民族心态的不同取向,中西方社会禁忌语的文化内涵,范畴,形式上均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禁忌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德霞浦3年级数学试卷
- 二零二五版外派员工国际派遣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平台合作违约追究合同范本
- 2025版美发店经营权转让与合伙人共享合同
- 二零二五年高端设备进口代理服务合同样本
- 内江高二上学期数学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返租合作管理合同
- 2025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及平台公司招聘招聘13个岗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通市通州一模数学试卷
- 强华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财务)练习题及答案
- 新教材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部单词默写版
- (2025年标准)家庭寄宿协议书
- 住房保障知识业务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中层班子会议上校长精彩讲话: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 (2025年标准)安全实习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长租公寓REITs发行条件及资产估值方法研究
- 2025-2030中国物流园区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智慧化改造趋势报告
- 2025年人武专干军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 【G1工业锅炉司炉】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