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教研究第26卷第4期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l.26 no.42005年journal of yulin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social science)引言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肩负着跨文化交际的重任。而交际是信息互动的过程,跨文化交际者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化使者,在向国人介绍、引进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向世界传播我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要完成这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外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外语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及良好的文化心理素质,即从知识结构到实践能力,从品格意识到文化素养,全方位的培养。然而,实事上,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缺失现象的思考外语教育改革中之文化教育!叶淑斌(漳州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硕士,福建漳州363000)【摘要】由于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缺失严重,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累累出现“文化休克”或“中国文化失语症”等现象,因此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交流。本文试图针对以上两种现象,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性,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其目的是呼吁高校外语教育不仅要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更不可忽视母语文化的保持与传播。【关键词】文化缺失;文化教育;文化导入与文化输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71(2005)04-0124-05the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insufficiencyof foreign languages majorsye shu-bin(lecturer,m.a.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zhangzhou teacherscollege,zhangzhou,fujian 363000)with the cultural insufficiency of foreign languages majors,the phe-nomena ofcultural shockorchinese cultural aphasiado happen frequently 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hich obstru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this paperattempts to analyze their causes and bad effects of the above two phenomena and of-fers some strategies and solutions.it aims to appeal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attaching the same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introduction of target language,andthe preservation as well as the spread of mother tongues culture.cultural insufficiency;cultural education in flt;cultural input andoutput随ylsyxb 124语言学研究叶淑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缺失现象的思考外语教育改革中之文化教育方法和条件等局限性,培养出来的许多外语专业毕业生,正如刘润清先生一再批评的那样:没有知识、没有看法,不能连贯地谈正经事,只会几句干巴巴英文的外语鹦鹉(转引:张伊娜2000)。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功底薄弱,由此导致在国际交往中频频出现的“文化休克”或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等现象。因此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的跨文化教学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本文将针对以上两种现象,探究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性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1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1以语言教学为主以文化教学为辅近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实际并不如人意。从多方面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例如,张红玲老师对上海的204名英语专业和英语复合型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中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测试,结果是:“反映出学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较之其语言知识和能力相距太远。”与此同时对33名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严重不足。(转引张友平2003.)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对文化教学的内涵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语言学着重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研究语言的语音体系,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言的历史发展。也就是只重视索诸尔(de saussure)所说的language而不是parole。我国外语教学也受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影响,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还难以从习惯了的以培养“纯语言能力”为重点,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教师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分析语法结构,教学生机械地模仿,反复操练。在教学过程中对词汇也只是做一般的、概念性的解释。比如:只将individualism解释为“个人主义”,熟不知对这个词中国人与英美人有完全不同的褒贬之分。同样ambitious是“志向”与“报负”还是“野心勃勃”?如果只是这样一味地脱离文化语境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对语法、词汇掌握相当不错,并且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甚至语音语调也很美,但是说话往往不得体,更不用说用外语进行深入、有效的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近年来,即使我国外语教学界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日益重视,可是许多外语教师还是把文化教学作为扫除那些引起语言理解困难的文化障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原文的工具。也就是说在讲解课文时,只介绍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或者是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基本上还是从语言体系内部出发,结合有关的语言现象来谈文化,其重点还是在理解掌握语言上,势必忽略那些不构成语言障碍的文化而恰恰对形成价值观取向影响至深的文化命题(张伊娜2000)。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便成为一个没有主流文化意识,没有人格尊严的“假洋鬼子”。1.2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与情感。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就是说通过语言的特征和使用可以了解一个种族的思维,生活的特点。换句话说对语言的学习也会影响一个人对于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如果只教语言,不讲文化,将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文化认识不足而产生的误会、矛盾、冲突。在实际交流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语言学家george yule说:“nothingin the use of the linguistic form is inaccurate,butgetting the pragmatic wrong might be offensive。”(george yule 2000)这里的pragmatic wrong就是指不懂文化背景,语言使用不恰当,违反说话规则。实际调查也表明,英语越流利,越容易遭误解。因为本族人想当然地认为那些英语流利者也十分清楚他们的言语行为规则。于是,违反准则的行为往往被理解为故意,甚至是人格侮辱。相反本族人往往认为说话结结巴巴,语法错误不断的人,自然对正确的行为方式也知之甚少反而可以宽容和谅解(胡文仲1998)。外语教学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人才,那么语言教学就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在教学改革中要改掉以往只ylsyxb 125语言学研究叶淑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缺失现象的思考外语教育改革中之文化教育方法和条件等局限性,培养出来的许多外语专业毕业生,正如刘润清先生一再批评的那样:没有知识、没有看法,不能连贯地谈正经事,只会几句干巴巴英文的外语鹦鹉(转引:张伊娜2000)。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功底薄弱,由此导致在国际交往中频频出现的“文化休克”或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等现象。因此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的跨文化教学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本文将针对以上两种现象,探究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性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1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1以语言教学为主以文化教学为辅近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实际并不如人意。从多方面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例如,张红玲老师对上海的204名英语专业和英语复合型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中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测试,结果是:“反映出学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较之其语言知识和能力相距太远。”与此同时对33名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严重不足。(转引张友平2003.)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对文化教学的内涵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语言学着重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研究语言的语音体系,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言的历史发展。也就是只重视索诸尔(de saussure)所说的language而不是parole。我国外语教学也受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影响,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还难以从习惯了的以培养“纯语言能力”为重点,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教师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分析语法结构,教学生机械地模仿,反复操练。在教学过程中对词汇也只是做一般的、概念性的解释。比如:只将individualism解释为“个人主义”,熟不知对这个词中国人与英美人有完全不同的褒贬之分。同样ambitious是“志向”与“报负”还是“野心勃勃”?如果只是这样一味地脱离文化语境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对语法、词汇掌握相当不错,并且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甚至语音语调也很美,但是说话往往不得体,更不用说用外语进行深入、有效的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近年来,即使我国外语教学界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日益重视,可是许多外语教师还是把文化教学作为扫除那些引起语言理解困难的文化障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原文的工具。也就是说在讲解课文时,只介绍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或者是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基本上还是从语言体系内部出发,结合有关的语言现象来谈文化,其重点还是在理解掌握语言上,势必忽略那些不构成语言障碍的文化而恰恰对形成价值观取向影响至深的文化命题(张伊娜2000)。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便成为一个没有主流文化意识,没有人格尊严的“假洋鬼子”。1.2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与情感。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就是说通过语言的特征和使用可以了解一个种族的思维,生活的特点。换句话说对语言的学习也会影响一个人对于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如果只教语言,不讲文化,将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文化认识不足而产生的误会、矛盾、冲突。在实际交流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语言学家george yule说:“nothingin the use of the linguistic form is inaccurate,butgetting the pragmatic wrong might be offensive。”(geor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桑植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大学生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章节测试答案
- 极限挑战面试试题及答案
- 琴行培训合同(标准版)
- 人事保管合同(标准版)
- 定做橱柜合同(标准版)
- 内部劳务派遣合同(标准版)
- 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钳工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高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供热有限公司招聘12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外工作人员(11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作业设计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协警】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建筑施工企业薪酬管理规定
- 妇科肿瘤影像学课件
- 客户开发情况汇报
- (高清版)DBJ∕T 13-318-2025 《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全国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狗学叫》公开课课件
- 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
-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