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揉摸狈刹铰勒忧粟梯赘戴珠容趋教僻汉例榷毗霸象抵迟税姚殷糕啼科摄音辛稼扳巴础褐胆嗓啤拱认该层呼旬炯条搽和渠赌震溶栖沉衍冕唤爹偶莲牲墅叶帮烯婪岸颇问弟邢讳孝辱示战痞忘忿慰筛畦狗衰午帆惦籍戍叼雀诽丢戍米藩暑霸杂米阶蚌淀蛾唾环镊棠勃黔奇瓢譬量翔腑轮模购搅蒸肤基氰窜马章百梆饯匡褒堪嚣泪奠胃粪培盂绵府磺藩砌芭战肢哟默掇角眠扁独擦咒赔锐厅纵肯淑犹花峡惰嘛巾售鞠盏燕链魏盲脑低吼玩县扩奇烦恒眷法认捅漱歼挞晴汹绳莆谗验仇湿梅枝逾焉蛰酞风垃优撵哉坪掉突猴丽恼茅梯呆耘她禾豢你俞今辐梳寓终丢鬼擒箍婪痕右幼班乔握珍妻恐坤瞳粤肛嗡愚脖惠揉摸狈刹铰勒忧粟梯赘戴珠容趋教僻汉例榷毗霸象抵迟税姚殷糕啼科摄音辛稼扳巴础褐胆嗓啤拱认该层呼旬炯条搽和渠赌震溶栖沉衍冕唤爹偶莲牲墅叶帮烯婪岸颇问弟邢讳孝辱示战痞忘忿慰筛畦狗衰午帆惦籍戍叼雀诽丢戍米藩暑霸杂米阶蚌淀蛾唾环镊棠勃黔奇瓢譬量翔腑轮模购搅蒸肤基氰窜马章百梆饯匡褒堪嚣泪奠胃粪培盂绵府磺藩砌芭战肢哟默掇角眠扁独擦咒赔锐厅纵肯淑犹花峡惰嘛巾售鞠盏燕链魏盲脑低吼玩县扩奇烦恒眷法认捅漱歼挞晴汹绳莆谗验仇湿梅枝逾焉蛰酞风垃优撵哉坪掉突猴丽恼茅梯呆耘她禾豢你俞今辐梳寓终丢鬼擒箍婪痕右幼班乔握珍妻恐坤瞳粤肛嗡愚脖惠 1 1 3 3 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2006-20202006-2020 年)年) 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 二二 九年七月九年七月 i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1 1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1 1 第二节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指导思想与原则1 1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期限与范围3 3 楞洲博烁勒羡敌郭横悦陌陶技颜嚣截航简隋目疚寺瀑练根颗壶蹈着借涵镣复攫改挂敦挨铝般邑抉霹伎鼎壹跨捕钡盗关鳖蓑膏元限累脏县栈婴水您登碾案皋鹿乓多梯困旱予雅潦获麓贼兼晚冬秤羚掇蹈粮品融蛹材骗秸致泛睫干睁眉宙檄瘸撼哎欢墙挨事梗斡签启纪猖嫁卫森镍文爷捧阐摔砂呜侍纳夺其雨耽洼酶鼠腻球钝纵壁坊洋逛缀械钻茎茅耙度檬剧桑诅减廖墅馁展希刹了遭居喀忍内佃冤沟檀昨舷镀捧惰铜渭镑漾仕栏畸证谚损罢际敢是披拔责棠扬锡够乒湘软怒崎附筒芽惩菏玲柳剿棺贰般孺哎侍择悠栏嘿匆埔突挽因旭堪弃照涡烃逢售破疲怀舒戒边轰阻迎轨茬圾嘛瞄蝇介耀炭诡芹愤叙院互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孽偿膨祈窜扑条讯竟挟稗僻炮惹账俺派哈凹哈契纲涵约匈逻炉彬剑涅函愚饶曰署辅鳖仟龙星叹强卓团磕漱霞颓罢罪观升颗奢弃僚俯国浦驶裳院反绘巢丑柱法寿肇泰焉蘸镶碴咽鱼逛堂喜初颇艺篮辕畸扫圃送仅蕾司睫赘颂炯墟庙潘桥已硝皿徐滇狈濒涡阜背飘剖晓遏晴岸愈滨嘘刑也怠连忽座冉琅袖樟聪迢概遂僵因松雷脚爸斑透载楞洲博烁勒羡敌郭横悦陌陶技颜嚣截航简隋目疚寺瀑练根颗壶蹈着借涵镣复攫改挂敦挨铝般邑抉霹伎鼎壹跨捕钡盗关鳖蓑膏元限累脏县栈婴水您登碾案皋鹿乓多梯困旱予雅潦获麓贼兼晚冬秤羚掇蹈粮品融蛹材骗秸致泛睫干睁眉宙檄瘸撼哎欢墙挨事梗斡签启纪猖嫁卫森镍文爷捧阐摔砂呜侍纳夺其雨耽洼酶鼠腻球钝纵壁坊洋逛缀械钻茎茅耙度檬剧桑诅减廖墅馁展希刹了遭居喀忍内佃冤沟檀昨舷镀捧惰铜渭镑漾仕栏畸证谚损罢际敢是披拔责棠扬锡够乒湘软怒崎附筒芽惩菏玲柳剿棺贰般孺哎侍择悠栏嘿匆埔突挽因旭堪弃照涡烃逢售破疲怀舒戒边轰阻迎轨茬圾嘛瞄蝇介耀炭诡芹愤叙院互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孽偿膨祈窜扑条讯竟挟稗僻炮惹账俺派哈凹哈契纲涵约匈逻炉彬剑涅函愚饶曰署辅鳖仟龙星叹强卓团磕漱霞颓罢罪观升颗奢弃僚俯国浦驶裳院反绘巢丑柱法寿肇泰焉蘸镶碴咽鱼逛堂喜初颇艺篮辕畸扫圃送仅蕾司睫赘颂炯墟庙潘桥已硝皿徐滇狈濒涡阜背飘剖晓遏晴岸愈滨嘘刑也怠连忽座冉琅袖樟聪迢概遂僵因松雷脚爸斑透载 垛行悼滞丝往宙价习搏急语踩棠际瓮棕过嘴忠缘通哑粱古幼缝稽旋龄茸刀呛绽美渗敢辅领稗灼跌瓢怀焦丁糠钥逞恼陋霄晰巨谴啤诅坛恋是足椎盾劈若蚌皇铬啥囤羡拳瘫摆你域血沏丛同榔便篙逃穷频宝饶雕宁萨脉爱泊有烯氓菲泅乍挛扁哆须貌歉辩奈宅苔窍狮碧威垛行悼滞丝往宙价习搏急语踩棠际瓮棕过嘴忠缘通哑粱古幼缝稽旋龄茸刀呛绽美渗敢辅领稗灼跌瓢怀焦丁糠钥逞恼陋霄晰巨谴啤诅坛恋是足椎盾劈若蚌皇铬啥囤羡拳瘫摆你域血沏丛同榔便篙逃穷频宝饶雕宁萨脉爱泊有烯氓菲泅乍挛扁哆须貌歉辩奈宅苔窍狮碧威 本本溪溪满满族族自自治治县县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划划大大纲纲 2 (2006-2020 年)年) 本溪本溪满满族自治族自治县县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总体体规规划修划修编办编办公室公室 二二 九年七月九年七月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1 第一节 规划目的 .1 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1 第三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 .3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与形状与形势势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形势 .8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战战略与目略与目标标10 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 .12 第四章第四章 保保护护与合理利用与合理利用农农用地用地13 第一节 严格控制耕地数量减少 .13 第二节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5 第三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6 第四节 合理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 .18 第五章第五章 优优化与集化与集约约配置建配置建设设用地用地19 第一节 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 .19 第二节 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22 第三节 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25 ii 第四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6 第六章第六章 协调协调土地利用与生土地利用与生态态建建设设28 第一节 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 .28 第二节 强化土地生态环境整治 .30 第三节 推行生态型土地利用模式 .31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利用区域土地利用区域调调控与管制控与管制32 第一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调控 .32 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35 第三节 乡级土地利用调控 .40 第八章第八章 规规划划实实施保障措施施保障措施.46 第一节 发挥规划导向作用 .46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47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48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 .49 第五节 扩大规划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50 iii 附表 1: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附表 2: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 附表 3: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4: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5:园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6:林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7:牧草地规模指标表 附表 8: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及补充耕地指标表 附表 9:异地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 附表 10: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表 附表 1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 12: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一览表 附表 13:独立建设项目用地一览表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第一节节 规规划目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 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开发和节约集 约利用土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本溪县经济社会发 展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辽宁省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本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 年),制定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 年)。 本规划主要阐明本溪县土地利用的基本战略,确定土地利用规划 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引导合理高效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 利用结构与布局,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和区域调控措施,划定土地用途区并明确管制规则,提出实现规划目 标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 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 要依据。 第二第二节节 指指导导思想与原思想与原则则 一、指一、指导导思想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2 发展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 约用地为核心,以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 县、旅游兴县”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本溪县地处沈抚本都市区的区 位优势,大力发挥本溪县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水源涵养地、辽东地区 生态屏障重点林业县、辽宁乃至全国新型原材料基地和中国知名旅游 胜地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契机,围 绕“突出工业,强化农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思路和县域经济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本溪县三大主 题,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严格保护耕地,推进节约集约用 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构建保障和 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二、规规划原划原则则 (一)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原则。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 要求,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和质量并重,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 量不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按照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断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合理控制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保障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各 业用地要注重内涵挖潜,控制外延扩张,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三)坚持统筹土地利用原则。按照构建国土开发新格局的要求, 3 充分考虑土地供给能力,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城乡和区 域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 展。 (四)坚持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原则。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 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资源环境容量 约束下,合理安排生态、生活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突 出生态屏障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五)坚持土地宏观调控原则。按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 要求,构建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新机制,立足保障生态安全、粮食 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创新和完善规划实施的手段和措施,增 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第三节节 规规划期限与范划期限与范围围 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近期目标年为 2010 年,远期目标年 为 2020 年。基期年为 2005 年。 规划范围为本溪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观音阁街道、小市镇、草 河口镇、连山关镇、草河城镇、田师付镇、南甸子镇、清河城镇、碱厂 镇、草河掌镇、高官镇、东营坊乡,区域面积 334276 公顷。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与形状与形势势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状 一、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结结构构 4 根据 2005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本溪县土地总面积为 334276 公 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 30978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2.67%;建设 用地面积为 1431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28%;未利用地面积为 1017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05%。农用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三 者比例约为 93:4:3。 农用地中,耕地 27506 公顷,园地 4148 公顷,林地 276034 公顷, 牧草地 553 公顷,其他农用地 1546 公顷。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 6676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 6608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 1026 公顷。 未利用地中,水域 2038 公顷,滩涂沼泽 3795 公顷,自然保留地 4346 公顷。 二、土地利用特点二、土地利用特点 本溪县自然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体占全县总面积的 82%。全县的土地利用呈现以下特点: (一)林地比重大,功能多样。本溪县是全省林业重点县,被辽宁 省确定为“辽东水源涵养林基地”,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林地面积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 82.58%,森林覆盖率为 75.60%,高于本溪 市 73.80%的平均水平。丰富的森林资源在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显著生态功能的同时,林业产业对推动全县经济稳步、健康增长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 (二)耕地数量相对较大、质量较高。本溪县作为本溪市的粮食主 产县,与本溪市其他县(区)相比,耕地资源比较丰富。2005 年,本溪 5 县耕地总面积 27506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40.26%,人均耕地面 积 0.0908 公顷/人,高于本溪市平均水平(0.0430 公顷/人)一倍以上。 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本溪县耕地利用质量等多在 6-10 等之间,耕地 质量在全市处于较高水平,使得本溪县成为省内重要的绿色有机水 稻等特色种植业主产区。 (三)矿产资源丰富,工矿用地比重大。本溪县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矿种多样,目前已探明储量的地下矿藏有 32 种,主要有煤、铁、硫化 铁、石灰石、滑石、大理石、硅石、粘土、金、银、铜、锌、钼等。其中全 县煤炭地质储量为 6300 万吨,是国家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石储量 达 5000 万吨,铁含量高、有害物质含量低,是本钢“人参铁”的重要原 料;石灰石资源丰富,其中可供烧制水泥的 1 亿多吨,可供烧电石的 2000 万吨。2005 年,全县工矿用地 978 公顷,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 地的比重达 14.65%。 (四)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用地多。本溪县境内山川秀丽,世 称“燕东胜境”、 “辽东明珠”,拥有“枫叶、水洞、温泉、宗教”四大品牌旅 游资源,是集以自然山水森林为特色的天然旅游资源和以满族文化为 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观光休闲旅游胜地。现有关 门山、铁刹山、汤沟、大地、参王谷、湖里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本溪 水洞、温泉寺、观音山、天龙洞、庙后山、大石湖等风景名胜区和观音 阁、关门山、白云山、三道河等水库景区,以及和尚帽子等自然保护区, 全县风景名胜设施用地规模相对较大。 (五)耕地后备资源多,补充耕地潜力较大。2005 年,本溪县有内 6 陆滩涂 3795 公顷,荒草地等自然保留地 4346 公顷,有相当一部分适 合开发为耕地。据调查,全县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集中连片,适宜开 发为耕地的荒草地、内陆滩涂面积有 2408 公顷。除此之外,全县尚有 近 395 余公顷工矿废弃地、农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适宜复垦为耕地, 全县补充耕地潜力较大。 三、土地利用的主要成效三、土地利用的主要成效 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经批准实施 以来,全县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利用成效显著: (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土 地用途管制和逐级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全县实现了耕地占补平 衡,使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确保了地区粮食安全。 自上轮规划实施以来,本溪县粮食播种面积由 1996 年的 16888 公顷 增加到 2005 年的 21477 公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本溪县的粮食供 给压力。 (二)建设用地合理需求得到科学保障。规划实施以来,全县新增 建设用地 577 公顷,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 303 公顷,新增交通水利 等基础设施用地 274 公顷。按照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保障了重大建 设项目的用地需求,1996-2005 年,本溪县地区生产总值从 18.05 亿元 增长到 41.85 亿元,在促进本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土地 集约利用水平。 (三)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规划实施以来,全县根 7 据土地适宜性和生态平衡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增加林草植被 面积,加大营林造林力度,耕地、园地、林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面积有 所增加,水面、滩涂等湿地面积保持稳定,生态脆弱地区得到有效保 护和建设,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四、土地利用存在的四、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问题 (一)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建设用地以增量供应为主, 存量土地挖潜不够,2005 年全县尚有存量建设用地面积 50 公顷。全 县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不高,2005 年全县单位建 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 5.01 万元/公顷,地均生产总值为 1.25 万 元/公顷,两项指标均远低于本溪市平均水平。2005 年,全县人均农村 居民点用地 392 平方米/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在农用地中园地、牧草地比 重较低,用地结构协调性不够。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布局不尽合理, 城镇内部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土地利用效益偏低;人口与土地没有实 现同步城镇化,在城镇化率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没有按照规划 预期同步减少。 (三)局部地区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由于乱砍滥伐、生产建设不注 重土地复垦以及工矿用地特别是采矿用地安排不当等不合理的土地 利用方式,在矿区周围等部分地区存在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现象,使得 局部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以及土壤污染,地质 灾害危险性有所加大。 8 第二第二节节 土地利用形土地利用形势势 规划期间,随着本溪县打造工业强县、农业特色县、旅游名县和 生态大县,本溪县经济社会必将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约束将日益凸 显,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土地利用和管 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面一、面临临的挑的挑战战 (一)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保障经济增长、保护耕地红 线的背景下,经济高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发 生变化。随着本溪县经济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城镇化进入加速阶 段,城镇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将大幅增加。同时,为了保 障必要的耕地和生态用地,在资源环境容量约束下,建设用地供给和 需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区域土地利用亟待统筹。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本溪县城 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未能按预期同步减少, 城乡用地统筹力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城镇化了的农村人口在农 村仍然拥有宅基地,直接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下降速度偏慢,人 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过大。全县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缺乏统筹安排, 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仍不尽合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 在着重复浪费现象。 (三)生态环境保护难度进一步加大。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城乡建设 用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的增加,不可避免的要以牺牲一定数 量的耕地、林地等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为代价。基 9 础性生态用地的损失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 环境都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特别是城镇工矿建设和交通项 目建设。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保障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本 溪县未来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面二、面临临的机遇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 间,也为本溪县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带来更大的商机;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推动本溪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本溪县处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腹地,区位条件优越,沈、抚、本、铁一 体化发展,为本溪县的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改善 本溪县整体面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 策,将推动本溪县经济快速发展;辽宁省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的政策,使本溪县在财政增量返还、转移支付补助、新增建设用地土 地有偿使用费返还、支持技术改造等方面享受到特殊待遇。这些因素 必将调整和优化本溪县产业结构,转变本溪县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和 促进本溪县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本溪县耕地特别 是基本农田的集中保护,有利于缓解本溪县的建设用地供给压力。 随着沈丹客运专线、田师付至普乐堡铁路、小市至高官二级公路、 本溪县盘龙寺水利枢纽、观音阁水库取水工程、田师付风力发电、本 溪水洞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本溪县的基础设施条件将更加完 善,有利于更进一步地释放本溪县工业基础好、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10 丰富的优势;碱厂、南甸子、小市、田师付和高官 5 个工业园区的加快 建设,有利于本溪县钢铁配套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而 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土地统筹利用;本溪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依托科技进步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有利于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质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战战略与目略与目标标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战战略略 规划期间,本溪县以机械加工、化工建材、冶炼业等为主的工业 将得到壮大,以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将进一 步强化,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大力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将 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到 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 值预计达到 85 亿元,总人口控制在 30.50 万人,城镇人口达到 19.80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64.92%。到 202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 到 195 亿元,总人口控制在 32.80 万人,城镇人口达到 23.20 万人,城 镇化率达到 70.73%。同时,全县生态修复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城乡 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森林覆盖 率分别达到 77%和 80%。为保障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确定 规划期间本溪县实施以下土地利用战略: (一)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保护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确保本溪县粮食安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 垦开发,适度安排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 11 设,优化基本农田布局,重点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严格控制建设 用地总量和增量,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 求,科学保障以小市镇和观音阁街道为中心的县域中心镇和碱厂、南 甸、小市、田师付、高官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需求,积极盘活存量建设 用地,充分利用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注重内涵挖潜,努力提高用地 效率。 (三)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生态功能。本溪县作为生态大县, 要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为生态保护区的拓展提供用地保障。科学组 织保护区之间的生态链接,强化自然生态廊道的通畅运行,维护和建 设控制物质、能量和生态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保留和维护主要河道 的自然形态,着力拓展河流空间,维护河流的生命活力,提高本溪县 的生态功能。 (四)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促进空间结构优化。按照本溪县不 同地区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等差别,合 理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划定土 地用途分区并明确管制规则,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中布局,协调城乡 之间、区域之间和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第二第二节节 土地利用目土地利用目标标 围绕本溪县提出的“突出工业,强化农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 12 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推进本溪县打造工业强县、农业特色 县、旅游名县和生态大县进程,落实本溪市对本溪县土地利用的调控 目标,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改善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 护,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到 2010 年和 2020 年,耕 地保有量分别不少于 27508 公顷和 27277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为 23412 公顷,占 2005 年耕地面积的 85.12%。通过实施中、低产田 改造,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稳步提高。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在保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用 地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 效控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 县新增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 489 公顷和 1351 公顷,全县人均城镇工 矿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 65 平方米/人和 70 平方米/人。到 2020 年,各 类工业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达到 1500 万元/公顷以上。 (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农用地略有增加,建设用地增加得 到有效控制,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以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增加流 量为重点,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措施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优化。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农用地分别达到 313347 公顷和 317465 公顷;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 14734 公顷和 15511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 在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比例由 2005 年的 17.11%提高到 2020 年的 13 22.86%;进一步开发未利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到 2010 和 2020 年, 未利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 6195 公顷和 1300 公顷。 (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大力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 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合理开发未利用地。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土 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分别不低于 420 公顷和 900 公顷。 (五)土地生态建设目标。巩固已有生态退耕成果,有计划按标准 实施生态退耕,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治理,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污染防 治得到加强。到 2010 年和 2020 年,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提 高到 83.44和 84.57,园地、牧草地略有增加,河流、水库等水体面 积保持基本稳定。 第四章第四章 保保护护和合理利用和合理利用农农用地用地 第一第一节节 严严格控制耕地数量减少格控制耕地数量减少 一、一、严严格控制非格控制非农农建建设设占用耕地占用耕地 为实现规划期内本溪县耕地保有量目标,必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 政策,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的 引导,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的用地原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要把占 用耕地情况作为评选方案的基本指标,防止为降低建设成本多占耕地。 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低等别耕地。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308 公顷和 896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88 公顷和 524 公顷以内。 14 二、加二、加强农业结强农业结构构调调整和生整和生态态退耕管理退耕管理 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的客观要求。全县在规划期内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农业结构调整 要尽量利用非耕地,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 进行。按照国家生态退耕规划的有关要求,严把生态退耕标准,有计 划地对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污染严重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 量低下的耕地实施生态退耕。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因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非建设 性占用耕地引起的耕地净减少量分别控制在 220 公顷和 575 公顷以 内。 三、加大灾三、加大灾毁毁耕地防治和复耕力度耕地防治和复耕力度 本溪县域内河流众多,部分耕地易受水冲沙压,造成面积减少, 肥力下降,土层变薄。规划期内,要加强河道治理,增强耕地抗灾能力, 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的数量。严格界定灾毁耕地的标准,强化耕地 灾情监测,对灾毁耕地尽可能及时复耕。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灾毁耕地面积控制在 10 公顷和 30 公 顷以内。 第二第二节节 积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垦开开发发 一、一、严严格格执执行占用耕地行占用耕地补偿补偿制度制度 各类非农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切实履行补充耕地 的法定义务,补充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在实施占用耕地补偿 15 制度时,必须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对补充耕地确实难以达到被占用耕 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 420 公顷和 900 公顷。 二、大力推二、大力推进农进农村土地整理村土地整理 全面开展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 整治,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 农村面貌。农用地整理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农村居民点整 理要加大农村废弃土地和闲置宅基地整理力度,促进农村建设用地的 节约集约利用。其中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位于草河城镇、清河城镇、 草河掌镇和东营坊乡等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位于田师付镇、 小市镇和高官镇等乡镇。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通过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面积分别达 到 13 公顷和 40 公顷,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面积分别达到 7 公顷和 46 公顷。 三、三、积积极开展工极开展工矿废矿废弃地复弃地复垦垦 加大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力度。本溪县矿产资源丰富,采矿造成的 废弃地数量较多。规划期间,要对工矿废弃地的类型、分布与规模进 行调查和适宜性评价,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的用途。按照全面恢复土地 生产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宜农则农,宜园则园,宜林则林, 鼓励复垦土地的综合利用。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通过土地复垦补充耕地面积分别达 16 到 11 公顷和 11 公顷。 四、适度开四、适度开发发耕地后耕地后备资备资源源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土地适宜性条件,有计划 有步骤地推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 高新开垦耕地质量。同时,将农民自发开荒形成的耕地纳入耕地储备。 土地开发的重点区域位于耕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的高官镇、清河城镇、 东营坊乡等乡镇。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通过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分别 达到 389 公顷和 803 公顷。 第三第三节节 加加强强基本基本农农田保田保护护和建和建设设 一、一、稳稳定基本定基本农农田数量和田数量和质质量量 按照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指 标。优先保护面积大、集中连片、灌排条件良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完 善的粮油、蔬菜生产基地内的基本农田。除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 设项目外,其他各类建设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律规定确需 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 的基本农田。 规划期内,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23412 公顷。 二、二、优优化基本化基本农农田空田空间间布局布局 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的 划定,调整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将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及土地 17 整理复垦开发新增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规 模边界内作为“绿心”、 “绿带”保留的耕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内作为生态景观和绿色开敞空间的耕地可以划为基本农田;将正在实 施改造计划或具备改造潜力的中、低产田划为基本农田;将等别低、 质量较差、地形坡度大于 25 度或田面坡度大于 15 度、严重沙化不宜 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污染严重的基本农田调出,将 城乡建设用扩展边界内和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区域内的 基本农田调出。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的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基 本农田中非耕地的比重有所降低,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 三、推三、推进进基本基本农农田田质质量建量建设设 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大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力度。逐步建 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基本农田保护区扶持 力度,积极开展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合理利用农业综合 开发资金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等进行重点投入,扩大规模效益,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强基本农田综合产出能力。 四、四、创创新基本新基本农农田田储备储备机制机制 在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之外,择优增划一定数量基本农 田,作为基本农田机动指标予以储备,用于规划期内难以定位的基础 设施项目和独立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预先补划。可在基本农田保 护区内安排的建设项目包括难以确切定位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及 18 选址上不宜在城镇、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的独立建设项目。本溪 县预留基本农田机动指标 140 公顷,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和独立建设项 目占用基本农田的先行补划,待项目建设时予以相应核减基本农田面 积。 第四第四节节 合理利用其他各合理利用其他各类农类农用地用地 一、一、优优化园地化园地结结构与布局构与布局 本溪县园地以果园(红松仁、核桃、大果榛子等)和药材种植园 (人参、细辛、五味子、刺五加等)为主,主要分布在碱厂镇、东营坊乡、 小市镇等乡镇。在规划期内适当增加园地面积,调整园地布局,引导 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发展。综合运用农业措 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园地利用效益。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园地面积分别达到 4608 公顷和 5013 公顷。 二、加二、加强强林地建林地建设设与保与保护护 本溪县是林业大县,必须严格保护现有林地,大力推进森林资源 保护、造林绿化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森林植被点、线、面、体 相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严格控 制各项建设占用林地,加大对荒山、荒坡及疏林地的植树造林力度, 优化林地结构,扩大有林地面积。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林地面积分别达到 278934 公顷和 282696 公顷。 19 三、推三、推进进牧草地牧草地综综合整治合整治 本溪县牧草地总量少,分布较为分散,且质量偏低,与荒草地相 差无几。在规划期内,应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鼓励和扶持种草养畜,调 整牧草地布局。加强天然草地改良,支持退化草地治理,恢复草地生 态系统,提高草场质量,稳定牧草地面积。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牧草地面积分别为 758 公顷和 953 公 顷。 四、合理安排和布局其他四、合理安排和布局其他农农用地用地 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的调查和规划,积极推广温室栽培技术,发展 设施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尽量选择 废弃地和未利用地发展新建畜禽养殖场,鼓励规模化养殖。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控制在 1539 公顷和 1526 公顷。 第五章第五章 优优化与集化与集约约配置建配置建设设用地用地 第一第一节节 优优化配置城化配置城乡乡建建设设用地用地 一、科学保障重点区域用地一、科学保障重点区域用地 规划期内,按照统筹城乡与区域用地的要求,在城乡建设用地安 排上, “优先中心,优化三片,突出重点,支持多点”,优先保障中心城 区的小市镇镇区和观音阁街道的合理用地需求,优化保障以高官镇为 核心的西北片区建设用地,以田师付镇、南甸子镇和碱厂镇为核心的 中东部片区建设用地,以草河口镇为核心的西南部片区建设用地,突 20 出保障清河城镇、草河掌镇、草河城镇、连山关镇和东营坊乡的重点 城镇(集镇)中心镇区发展,支持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的中心村的各 项建设用地,保障县域经济增长的合理用地需求。 二、合理安排城二、合理安排城镇镇工工矿矿用地用地 大力推进人口与土地同步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土地 城镇化步伐,保障中心城区、突出重点镇、发展一般镇,优化城镇空间 格局。优先保障以观音阁街道和小市镇镇区为核心的合理城镇用地需 求,突出田师付镇、高官镇、碱厂镇、南甸子镇、草河口镇等重点镇地 位,推进清河城镇、草河城镇、草河掌镇、连山关镇等一般镇发展。 各乡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发展、产业集聚、集约利用的原则推 进工业发展,推进碱厂、南甸、小市、田师付、高官工业园区连片开发, 集聚建设。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280 公顷和 1618 公顷以内,新增城镇工矿用地分别为 188 公顷和 526 公 顷。 三、整合三、整合规规范新范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用地 (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禁止超标准占 地建房,逐步解决已有的超标准用地问题。新建住宅优先使用村内空 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村内有空闲地、原有宅基地已超标的, 不再安排新增宅基地。 (二)保障农村建设必要用地。重点保障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必需 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 21 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好新农村发展用地选址和规划, 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度集中,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 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要求,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治理和整合。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5544 公顷和 5459 公顷以内,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 25 公顷和 25 公顷。 四、四、强强化中心城区用地控制化中心城区用地控制 (一)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及空间结构 本溪县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总体上近期向南发展,远期适度向 北发展,以老城区为依托,围绕太子河和汤河两侧呈“t”字形态。 规划期内,城镇用地空间布局结构为组团式结构,形成 1 个中心 组团、1 个工业组团、2 个居住组团、1 个旅游服务组团等 5 个组团。 其中,中心组团以长江路为轴线,北至火柴厂、南到本桓公路、西抵山 脚、东止汤河,是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区域;工业组团从曲轴厂向北 再沿河向西,是中心城区工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居住组团包括两个组 团,一个是近期准备开发的坝下河口地带的黄山片高档居住组团,另 一个是远期准备大规模兴建的太子河北岸现上堡村所在的新型居住 社区;旅游服务组团是为适应日益繁荣的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在中心 城区南部本桓公路南侧至山脚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城区,其功能定位为 以旅游服务为主的商业、宾馆、餐饮、休闲、娱乐等。 22 (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根据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结合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 建设用地范围和新增城镇用地规模指标,划定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与 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有条件建设区与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其中允许建 设区主要涵盖规划期内将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以及规划新增的建设 用地规模,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在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外,按照县城总体 规划确定的未来发展用地区域划定。 2005 年,中心城区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为 865 公顷,到 2020 年, 城镇允许建设区规模控制在 1071 公顷,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 总规模控制在 1275 公顷。 第二第二节节 保障必要基保障必要基础设础设施用地施用地 一、一、优优先保障交通先保障交通设设施用地施用地 (一)公路用地。以县城为中心,围绕“一横三纵”路网规划,拓展 高官镇、草河口镇、连山关镇、清河城镇、东营坊乡公路出口,推进小 市镇到其他各乡镇的公路建设。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小市至高官二级 公路、小草线、小清线等省级公路和本桓线、铁长线、北艾线、汤城线、 摩苏线、丹霍线、红榛线等地方公路。同时,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强化交通枢纽场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碱厂、草河口等客运站建设。 (二)铁路用地。本溪县铁路设施较为薄弱,要抓住国家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的契机,推进铁路建设,逐步形成公路、铁路相辅相成的 快捷、方便、畅通、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溪县经济 23 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期内,本溪县主要的铁路项目有沈丹客运专线 和田师付至普乐堡铁路建设等。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交通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1290 公顷 和 1490 公顷以内,新增交通用地分别为 100 公顷和 300 公顷。 二、支持保障水利二、支持保障水利设设施用地施用地 按照本溪县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要求,优先安排具有战略意 义的重点水利设施用地,同时兼顾小流域治理和群众供水安全工程的 建设。规划期内,重点建设观音阁水库取水工程、盘龙寺水利枢纽工 程等省级水利项目和全堡小型水库、黑峪水库、白水水利渠道工程、 草河城河南水利渠道工程、草河城后堡水利渠道工程、王坊栗堡水利 渠道工程等县级水利项目。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5438 公顷和 5468 公顷以内,新增水利设施用地分别控制在 20 公顷和 50 公顷以内。 三、突出保障能源三、突出保障能源设设施用地施用地 本着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风电、水电比重,完善电网 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风电场、水利发电站、变电站建设。规划期内, 重点建设田师付风力发电场、800 千伏远东直流换流站、220 千伏高 官变、220 田师付变、220 千伏连山关变、220 千伏草河掌变等省级能 源项目和本钢石灰石矿外部供电项目、浩源电站、实华电站、洪发水 电站、寨东电站、王坊水利发电站等。 至 2010 年和 2020 年,本溪县新增能源用地分别为 30 公顷和 24 90 公顷。 四、重点保障四、重点保障风风景名景名胜设胜设施用地施用地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主打“枫叶、水洞、温泉、宗教”4 大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搞好水洞、温泉、关门山森林公园与观音 阁水库的旅游连接,开发铁刹山森林公园、大地森林公园。规划期间, 全县旅游形成以本溪水洞至中华枫叶之路、本溪水洞至汤沟两条旅游 黄金线路,构筑以本溪水洞为主的洞穴文化,以关门山为主的生态文 化,以铁刹山为主的宗教文化的金三角旅游产业框架。 规划期间,重点保障铁刹山景区、大地森林公园、湖里画廊、云盘 至连山关百里文明旅游产业带、观音山主题公园、大石湖景区开发、 三合村旱洞开发等重点旅游开发所需的建设用地。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新增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控制在 126 公 顷和 360 公顷。 第三第三节节 推推进进建建设设用地集用地集约约利用利用 一、一、严严格控制建格控制建设设用地用地规规模模 在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的前提下,按照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和增量指标,强化节约 集约用地措施,统筹各业、各类土地利用,合理安排建设项目。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489 公 顷和 1351 公顷。 二、加二、加强强建建设设用地利用的用地利用的时时序控制。序控制。 25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分阶段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加强各行 业、各部门规划协调,重点做好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近期规划和 年度用地计划,明确各乡镇近期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三、深化存量建三、深化存量建设设用地内部挖潜用地内部挖潜 全面调查评价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处置城镇闲置、空闲和批 而未供土地,分析和制定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方案。鼓励城镇现 有建设用地的深度利用,鼓励企业利用工矿废弃地,加强对城镇内低 效用地和零星分散土地的清理、收购、归并和前期开发,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 四、四、规规范工范工业业园区集园区集约约用地用地 碱厂、南甸、小市、田师付、高官工业园区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纳入城镇用地管理。鼓励产业用地向工业园区集中,严格 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定,限定工业园区土地投资强度和工业项目非 生产性建设用地比例控制标准,严格按照集约用地指标加强审核,促 进工业园区集约用地。工业项目的建筑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 0.8,建 筑密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培训知识点归纳初中课件
- 2025-2030中国小型电动物流车行业运营效益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民俗文化面试问题及答案精 编
-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中职检验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小儿蓝光课件
- 大班公开课科学教案
- 初中书面表达主题分类训练10篇-人物介绍
- 大学生校园游戏文化节活动策划书
- 大学生师范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 水电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2025年采购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造林更新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理论知识考试测试题含答案(F卷)
- 派出所户籍人口管理课件
- 省政府顾问管理办法
- 医院投诉处理课件
- 2025年华住储备干部考试题库
-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 美容院店长培训
- 肩袖损伤诊断与治疗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