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l.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2. “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 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 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3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4右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a春秋私学的兴起 b明代的绘画艺术c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5.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正统地位6.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7. 从下表(1876年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之趋势日益增强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 d.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8. 一种名为“人类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一合图二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b. c. d. 9.“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a. b. c. d. 10.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11.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军队制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个纲领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2.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a和平共处不称霸b尊重差异求合作c加强团结不结盟d区域互利谋发展”13. 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 强调法律至上b.限制公权滥用c维护公民平等d追求司法公正15. 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16. 曾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a.推行两党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c.实行三权分立 d.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17. 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十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和下图“?”处对应的是a.完善了精细分共的“手工工场” b.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c.形成了垄断资本的“钢铁时代” d.开创;额注重实验的“科技时代”18. 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 “明显地改变”的是( )a. 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19. “美国,只是一场会议和一纸协议就终结了英国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权”下面对此“协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 b.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 d.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20. 南开大学崔宝衡教授在谈到某西方文学作品时,总结为:“在作者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不可理喻的,生活也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与人之间则十分隔膜、难以沟通。”下列与该作品创作风格一致的是()a.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夸张手法表现主观内心感受二、非选择题:苯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 (14分)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3分)22.(12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史思辩录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 “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4分)(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学为体”的宗旨的?(6分)23.(14分)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材料二1980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材料三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既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创新,人们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就是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在一起。刘绪贻新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4分)(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经济学的理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政策取得的显著成就的时代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发展的关系。(2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愈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候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朝歧见。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十五讲材料三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清赵翼甘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3分)(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分)(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有何不同评价?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而进行知识体系创新,牛顿和洛克先生逢其时,用三部经典著作从三个不同领域共同诠释了理性的本质,成为英国近代知识体系创新的集大成者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而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一、选择题15adabc 610bddca 1115cbabb 1620cbcad21.(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4分);(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3分)(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任答两点得4分)(4)作用:官僚政治有利于稳定政体;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3分)22.(1)“中体西用”思想适应了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谋求国家富强。(4分)(2)说明:承认西方正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2分)(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体”受到冲击;(2分)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抛弃“中体”;(2分)新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松子购销合同协议书
- 租车租赁合同协议书
- 商务合同续签协议书
- 咖啡合作合同协议书
- 承揽合同保底协议书
- 出租经营合同协议书
- 导游聘用合同协议书
- 合同终止通知协议书
- 转让杉木合同协议书
- 球馆分红合同协议书
- 药品注册与生产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内文言文主题阅读训练主题二:治国劝谏篇(解析版)
- 计算机毕设管理系统答辩
- 2025年湖北行测试题及答案
- 闽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 2025视频号内容生态发展白皮书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与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 2025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6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高考甲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4章 单元综合测试卷(北师版 2025年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