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ppt_第1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ppt_第2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ppt_第3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ppt_第4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 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铁器的使用 诗秦风驷铁:驷铁孔阜,六辔在手。 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 、夷、金、斫,试诸壤土。 (二)牛耕的推广 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晋国大力士 牛子耕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三)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郑子产修渠,楚修芍陂 桔槔 铁犁铧冠 铁铲 二、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 产生 (一)井田制的破坏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自耕农的出现 2.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3.农奴的出现 隐民 私属徒 宾萌 族属 (三)赋税制度的变化 1.齐国“相地而衰征” 2.晋国“作爰田,作州兵” 3.鲁国“初税亩” “作丘甲” 4.楚国“书土田” “量入修赋” 5.郑国“作丘赋” (四)独立手工业者与商人的出现 1.金属货币的广为流通 前524年,周景王铸大钱,最早的铸钱 记录 2.官府商业的解体,私商的兴起 管仲 弦高 范蠡 子贡 3.商业政策的重视和贸易理论的出现 计然: 农商关系 积著之理 第三节 人民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 政权的斗争 一、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一)征敛无度 (二)生活腐朽堕落 (三)穷兵黩武,加重百姓负担 无休止的兵役 战争之灾难 二、民众的反抗斗争 (一)民溃事件 (二)师溃事件 (三)手工工匠的反抗 (四)下层民众的起义 郑 雈苻之泽,楚 云梦之泽 (五)国人干政 卫 莒 郑 宋 三、各国大夫集团的兼并斗争 (一)“私家”对“公室”的斗争: 鲁三桓 (二)田氏代齐 田完(田敬仲)(四世)文子 田无宇(桓子)田乞(僖子)田 常(成子)田盘(襄子)田白( 庄子)田和(田太公) 前391年 前386年 (三)三家分晋 晋武公晋献公奚齐、卓子惠公 怀公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 厉公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 公出公 前453年,三家分晋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晋 (四)各国大夫集团的兼并斗争的意 义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一、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 的发展 (一)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 言论: 左传昭公十八年(郑 子产):“天道远,人道 弥,非所及也。” 左传桓公十一年(楚 斗廉):“卜以决疑,不 疑何卜”。 左传桓公六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 神” “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行动:反对人殉人祭 (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阴阳二气 五材 六气 朴素辩证法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二)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 2.政治主张 三、孔子 (一)儒家渊源 诗诗有之:有之:“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想见其为人。天下天下 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 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 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 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 圣矣!圣矣! - -史记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二)孔子生平 1少年贫贱好礼 2青年为官甚正 3中年讲学初成 4天命官鲁成名 5耳顺周游不遇 6古稀著述教徒 (三)孔子的政治和伦理思想 正名 仁 (四)孔子的天命观 (五)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1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与复习的关系。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主张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4主张因材施教。 (六)文献整理 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 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是十三经 之一,影响非常深远。 (七)后世影响 四、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 战国齐国人孙武所著兵书,共十三篇(计 、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 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此书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述,也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兵书,在我国及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