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pptx_第1页
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pptx_第2页
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pptx_第3页
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pptx_第4页
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特色 节日饮 食习俗 拗九 节 清明 节 做夏 冬至 正月廿九日, “拗九节”又称“后 九节”、“孝顺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 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 麻、桂圆等原料,煮 成甜粥,称为“拗九粥 ”,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 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 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此外,凡是岁数逢九的人,如九 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 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 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 “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 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 健康。 拗九节 来源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 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 ,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 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 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 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 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 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 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 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 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 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 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日子,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 ,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 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 健康。 清明节 清明,是福州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每 年春分过后15天(4月5日),便是清明节。清明节 日或前节后,家家户户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扫墓。 扫墓又叫压纸,即为坟地锄草,在坟头压上钱纸,以 示此墓有后人祭扫。如带供品亦极简单,光饼、豆 腐、面点和菠菠粿果,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 明节供品。清明节前后,福州饮食店均有制售。富豪 之家多有自行制造,但他们不用手工造型,而用木制 的印模,内刻有氏族堂号,印制出的菠菠粿格外美观 ,并作为馈赠礼品分给亲朋好友。扫墓归来,要折一 松枝或柳条,插在家门口,表明本户已为祖先祭墓 了。 菠菠粿 菠菠粿又名清明粿,是用菠菠草的液汁渗入米粉桨,揉成 果皮,用它来包裹枣泥或豆沙、萝卜丝、白果等制成。旧 时,小康以上的家庭均备有雕刻精致的印模,印制菠菠粿 ,上面还刻有氏族堂号。福州清明节制造菠菠粿的风俗, 宋元明三朝未见记载,大约在清乾隆以后才兴起。考其渊 源,应由“寒食”和“青饭”演变而来,春秋时期晋文公 悼念介之推,定介之推自焚的这一天不举火,吃冷食,遂 形成寒食节。寒食的食物各地不同,三山志载,福州 :“州民踏青,东郊尤盛,多拾野菜煮 ,谓之菜 ,亦唐 人杏粥、榆羹之意也。” 就是肉羹,菜 即野菜和肉羹一 起煮成的菜粥。菠是福州出产的野产,“菜菠菠粥”后来 就演变成“菠菠粿”。至于“青饭”风俗则源于任敦食枳 叶染饭成仙的故事。这风俗流传福州已有悠久历史,三 山志载:“南枳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搞碎渍米为饭,染 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南枳”就是现在 的乌饭树。这种用植物染色的米饭,后来也发展为制粿。 菠菠 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 “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 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 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 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它成为福州著 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 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 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 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 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 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 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 涮)就熟”, 藉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 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鼎边糊传说 从鼎边糊传说来看,“做夏”吃鼎边,意义更深一 层。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 入闽剿倭,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 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 几个胜仗,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将家里好 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劳三军。料想不到,从长乐方向 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 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办酒席,准备庆功,但已无法开席了。不 知是谁出了个主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 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涮米浆于锅边 ,不消一刻钟, 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 勇上阵,不消两个钟头,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 “做夏”吃 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冬至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前一天 晚上,全家男女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丸边唱歌。歌词寓 添丁、增寿之意:“搓时痴痴搓,年年节节高;大人添福 寿,伲仔岁数多;红红水党菊,排排兄弟哥”。搓出小粉 丸,小粉丸煮熟,调糖吃;大粉丸煮熟后放在掺糖的豆粉 中黏后吃,叫“吃埘”。“搓丸”是团圆的意思。用糯米 磨浆压至半干搓成小丸子,入锅煮熟,捞起粘上糖豆粉便 是“时”。案桌上放置红桔数粒,红箸一束,纸花一对, 泥塑男女孩童(童儿牳)一合,瓶插红色菊花。搓时焚香 点烛,小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