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化服务之植物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节 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植物体内元素的组成及含量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般组成植物新 鲜物质的成分有75%95%的水分和5%25%的干物质。据测定,在 干物质中,组成植物有机体的碳、氢、氧、氮四种主要元素约占95%以 上,其余的为钙、钾、硅、磷、硫、氯、铝、钠、铁、锰、锌、硼、钡 、铜、钼、镍、钴、钒等十几种灰分元素,只占1%5%。可见,构成 植物体的元素组成是极其复杂的。不仅如此,不同的植物,甚至是同一 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其元素组成及含量也都有很大的差异(表1-1 ) 。 3 表1-1 几种作物的主要元素含量(占干物质%) 4 一般地讲,木本、纤维类作物的碳、氢、氧含量高,小麦、玉米、水稻 等禾谷类作物,特别是水稻含硅较多,甘薯、马铃薯等淀粉类作物中钾素丰 富,豆科作物富含氮、钾和钙,玄参科含锰最多,十字花科含锰最少;在不 同的器官中,籽粒的氮、磷含量比茎秆高,而茎秆中的钙、硅、氯、钠多于 籽粒。这种含量上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作物的某些营养特性,而且作物对养 分的吸收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如果某种离子在土壤溶液中含量较高时,可 能植物对它的需要量并不多,或者根本不需要,但它也许会在植物体内有相 对较多的积累,如氯和钠。所以,植物体内含有的诸多元素也不一定都是植 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5 二、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惟 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 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含量的 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经过几代科学家多年的试验研究,到目前肯定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共 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等 16种。此外,钠、硅、硒,还有稀土等元素虽尚未肯定为植物所必需,但它 对某些作物的生长都是有益的,如钠对甜菜、大麻、亚麻,硅对水稻,硒对 紫云英,稀土对多种农作物等。此外,也有人认为低剂量的放射性镭和铀也 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了解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是帮助我们研究植物营养和根据作物需要, 进行合理施肥的主要依据。 6 三、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1大量营养元素 又叫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6 种,它们的含量占作物干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如一般作物含氮 为干物重的0.3%5%。其中碳、氢、氧作为物植物的营养元素虽然 需要量最大,但因其容易在水分和空气中获得而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其中的氮、磷、钾三元素,虽然比较多,且主要从土壤中获得, 而土壤中可提供的有效含量又比较少,通常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作物 生长的需要。因此,被称为“植物生长三要素”或者“肥料三要素”。 2中量营养元素 主要是钙、镁、硫3种,它们的含量占植物干重的 千分之几至万分之几。通常我们将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如石灰、 石膏等,作为调节土壤反应和改善理化性质的改良剂,而作为植物营 养元素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伴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从土壤中取 走的增多,加之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其作为植物营养必将为人们所 重视。 7 三、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l 3 微量营养元素 包括铁、锰、铜、锌、硼、钼、氯等7种,它们的含量占作 物干重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其中,铁为干物重的0.3%左右,而某些非豆 科作物干物质中钼的含量只有一亿分之几至百万分之几。表1-2列出了一些主 要作物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 8 表1-2 主要作物中几种微量元素含量范围(mg/kg) 微量元素谷类作物 禾本科、 豆科作物 纤维、油 料作物 块根、块 茎类作物 蔬菜作物牧 草 硼(b)6 99 208 2614 3513 3610 23 铁(fe)7 37060 5707 36011 300100 1300 锰(mn)22 10012 6523 1657 24010 18225 117 铜(cu)3 108 1615 302 183 285 25 钼(mo)0.2 1.01 51.7 4.7 锌(zn)15 2019.5 4818 201.7 111 6021 45 9 四、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作为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不论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多少,都各自有其不 同于其他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它们在作物体及代谢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作 用为: 1构成作物活体的结构物质及生活物质 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如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果胶质等;生活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核酸、脂类 、叶绿素、酶及辅酶等。这些有机化合物都必须由碳、氢、氧、氮、磷、硫 、镁、钙等元素组成。 2加速作物体内代谢的催化元素 这些元素有铜、锰、锌、钼、硼、铁、钙 、镁、钾等。它们是作物体内进行代谢作用的许多酶的辅基或者激化酶活性 的活化剂。 3对作物体具有特殊功能的元素 钾、钙、镁等元素在作物体内活性强,参 加体内的各种代谢作用,调节细胞透性和增强作物抗逆性等。 10 五、几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作用 1氮(n) 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占16%18%。 蛋白质是构成作物体内细胞原生质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一切作物生 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基础,核酸与蛋白质结合称为核蛋白。氮是组成叶绿素、 酶和多种维生素的成分。在维持生命活动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方面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磷(p) 作物体内的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磷酸腺甙和多种酶的组成 成分。其中,核酸和核蛋白是细胞核与原生质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的生命活动 过程与遗传变异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植素是磷脂类化合物之一,大量积累贮藏 于作物的种子中,以供幼苗生长之需;磷脂是细胞原生质不可缺少的成分;磷 酸腺甙对能量的贮藏和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种含磷酶都具有催化作用 ,磷是糖类、含氮化合物、脂肪等代谢过程的调节剂。 增施磷肥,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促进作物提早开花,提前成熟。 3钾(k) 钾是多种酶的活化剂。钾能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和合成。钾对氮素代谢、蛋白质合成有很大的积极影响。钾能显著增强作物的 抗逆性,在收获物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作物上,如薯类作物、纤维作物、糖 用作物上施用钾肥,既可提高产量,还能改善产品品质。 11 4钙(ca) 在作物体内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 。钙对体内氮代谢有一定影响,是某些酶促作用的辅助因素,增强与碳水化合物代 谢的有关酶的活性。钙能中和作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调节作物体内ph 的功效,能减低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有利于作物的正常代谢。此外,钙还能与某 些离子产生拮抗作用,以消除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 5镁(mg) 主要存在于叶绿素、植素和果胶物质中,是叶绿素和植素的组 成成分。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光合作用无法进行。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能 加速酶促反应,能促进糖类的转化及其代谢过程,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物体内 的呼吸作用均有重要作用。镁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能使磷酸转移酶活化, 还能促进维生素a和c的形成,提高蔬菜和果品的品质。 6硫(s) 是构成蛋白质和酶不可缺少的成分。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 应,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是多种酶和辅酶及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影响呼 吸作用、脂肪代谢、氮代谢、光合作用以及淀粉的合成。硫能促进豆科作物根瘤菌 的形成,从而促进含氮量和种子产量的提高。 12 7铁(fe) 主要集中于叶绿体中,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是光合作用必不 可少的元素。植物有氧呼吸不可缺少的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 酶等都是含铁酶。铁氧还蛋白(fd)是一个含铁的电子转移蛋白,参与了光合作用 、硝酸还原、生物因氮等的电子传递。 8锰(mn) 参与光合作用。对作物体内氧化还原有重要作用。能活化作 物体内如异柠檬去氢酶、苹果酸酶、c-羧化酶等许多酶系统。锰能显著地促进水 稻、玉米、油菜等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还能促进多种作物花粉管伸长。 9铜(cu) 作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如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 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等,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含铜酶是叶绿 体的组成成分,铜参与叶绿体内光化学反应。含铜黄素蛋白在脂肪代谢中催化作 用。 10锌(zn) 主要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动。含 锌金属酶,如谷氨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磷脂酶等在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 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活性与体内含锌量有关的碳酸酐酶主要存在 于叶绿体中,参与叶绿素的形成,在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13 11硼(b) 为非作物体内的结构成分。对碳水化合物的运转起重要作用, 对作物生殖器官的建成是不可缺的。硼能促进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过程,促 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硼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能防止作物发生生理 病害。 12钼(mo) 是固氮酶活性部位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固氮中具有重要 作用。参与硝酸还原过程,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影响水解各种磷酸脂的磷 酸酶的活性。缺乏时,体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 由于这些营养元素所具有的不同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保 证了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实现了生命循环。虽然各种作物都包含有这些必需的 营养元素,但不同的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在数量上都有不同的要求,反映了它们 各自最重要的一种营养特性。 14 六、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 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这就叫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 和不可代替律。 作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从高到低相差可达十倍、千倍,甚至十万 倍,但它们在作物营养中的作用并无重要与不重要之分。以大量营养元素中的氮 、磷为例,作物体内氮素不足时,不仅蛋白质的合成受到障碍,而且也降低了叶 绿素含量。全部叶子变黄,甚至枯萎早衰,施用其他任何元素都不能使这种症状 减轻。如供应作物氮素充足,磷素缺乏时,由于核蛋白不能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和体内的糖代谢,也使作物茎、叶停止生长,叶色由绿变紫,只有施用了磷肥, 作物才能正常生长。否则,不仅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严重时易造成死亡。尽管作 物对某些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甚微,但缺乏时也会使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严重者甚至死亡,与作物缺少某些大量元素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完全相同的。 15 七、作物的阶段营养 正常营养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因此,合理施肥必须根据作物的营养特点 、土壤、气候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以达到获 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作物的营养特点是合理施肥的最重要依 据。 作物的营养特点随作物发育时期而改变,每一生长发育期,在作物生活中以 及形成产量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也必然地对营养条件 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了解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营养条件的要求,才能根据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时期,有效地应用施肥手段调节营养条件,达到提高 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 作物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叫做植物的营养期。它包括各 个营养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对营养条件,如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 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即作物营养的定期性或阶段性。 16 1作物阶段营养的实质 作物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按照生物学特 性的要求,进行体内的物质代谢。这种物质代谢是以碳代谢为基础, 氮代谢为中心,氮、碳代谢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有节奏进行的过程 ,贯穿于作物整个生长期中。在作物生长初期,体内的代谢以扩大性 代谢为主。碳、氮代谢的协调,就会使作物茎叶繁茂,生长健壮,既 有利于加强根部吸收,又可促进地上部分的光合能力,为后期的储藏 型代谢奠定基础,否则生长初期的碳、氮代谢失调,不仅影响作物扩 大型代谢的过程,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后期储藏型的物质积累。 作物的生长周期是由种子苗种子的生产过程,因此,实质上 可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 养物质的种类、比例和数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 叶色的黑、黄变化,即是反映了作物体内生长发育和需肥规律的变化 ,也表明了作物的阶段营养与生长发育期的基本一致。 2作物营养的阶段性 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对营养元素的数量 、浓度和比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某种营养条件,在作物的某个发 育期内可能是正常的,在另一个发育期则可能是不正常的。几种主要 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所吸收的氮、磷、钾的百分比见表1-3。 17 表1-3 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 作 物生育期 吸收养分的百分比(%) np2o5k2o 冬 小 麦 越冬前14.49.16.9 返青2.61.92.8 拔节23.818.030.3 孕穗17.225.736.0 开花14.037.924.0 乳 熟20.0 完 熟8.07.46 水 稻 秧苗期0.50.260.40 分蘖期23.1610.5816.95 圆秆期51.4058.0357.74 抽穗期12.3119.6616.92 成熟期12.6311.475.99 玉 米 幼苗期5.005.005.00 孕穗期38.0018.0022.00 花花期20.0021.0037.00 乳熟期11.0035.0015.00 完熟期26.0021.0021.00 棉 花 出苗真叶0.780.590.21 真叶现蕾9.965.211.90 现蕾开花52.7628.8017.29 开花成熟36.5065.4080.60 注:各栏均为每种营养元素占总含量的百分比。 18 从表1-3可看出,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是: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强度都较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关于养 分吸收高峰和各生长期对氮、磷、钾的数量比例要求,不同的作物是有差别的,禾本 科作物养分吸收高峰特别是氮,大致在拔节期,而开花期所需要的养分则有所下降, 而锦葵科的棉花,吸收氮素高峰约在现蕾开花期。 3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 要求绝对数量虽不多,但很迫切,这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 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者弥补,这个时期叫做作物营养的临界期。它多出 现在作物发育的转折时期,但对不同养分,临界期的出现并不完全相同。一般作物的 生长初期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经验证明,大多数作物磷的临界期出现在幼苗期。因为从种子营养转到土壤营 养时,种子中所储存的磷(植素态磷)业已消耗,而此时根系甚小,吸收能力很弱,磷 供应不足,幼苗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小麦的磷营养临界期在开始分蘖的时期, 此时磷若不足,不分蘖,而且根系纤细,易受冻害;棉花在2 3叶期,缺磷时叶色 暗绿发紫,植株矮小。所以,施用磷肥做种肥很重要。 据试验,氮营养临界期,冬小麦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这时供给适量的氮素 ,就能增加分蘖数,为形成大穗奠定基础,这时的氮素过少或过多都不能得到较好的 产量。如果玉米在穗分化期缺氮就会穗小,花少;氮素供应适量穗大花多,籽粒也多 ;氮素过多,茎叶生长茂盛,穗小,造成后期减产。棉花在现蕾期缺氮或氮素过量都 会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的后果。 19 4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作物在生长发育中,还有一个对某种养分要求 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叫做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在 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生产最大潜力的时期, 叫做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这一时期,从作物外部形态来看生长迅速,吸收 养分的能力很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养分的需要,对提高产量的效率非常显著 。据试验,玉米的氮肥最大效率期一般在喇叭口至抽雄初期;小麦的氮肥最大 效率期在拔节至抽穗期;棉花的氮肥最大效率期在盛花始铃期。各种肥料对作 物不同生长期的营养效果不一样,如甘薯生长初期,氮肥营养效果较好,而在 块根膨大时,则磷、钾的营养效果好。表明各种营养物质的最大效率期也并非 完全相同。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整个营养期中两个关键性的施肥时 期,若能及时保证供应作物的养分,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物 营养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阶段情况的好坏,必然会影响 到下一个阶段的生长与施肥效果。因此,既要注意关键时期的施肥,又要考虑 各个阶段的营养特点,采用基肥、追肥、种肥结合的施肥方法,因地制宜地制 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才能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 20 第二节 植物营养缺乏症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其 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茎、叶、花或果实在外 形表现出一定的症状,通常称为缺素症。不同作物缺乏同一种营养元素的外部症状 也有明显区别,这就为通过识别作物缺素症而诊断作物营养状况提供了可能。如氮 、磷、钾、镁、锌等元素,在作物体内具有再利用的特点,当缺乏时,它们可以从 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而再度利用。所以,缺素症首先从下部老叶上表现出来, 而钙、硼、铁、硫等其他元素因在体内没有再利用的特点,缺素症首先在上部新生 组织上表现出来。同在老叶上出现症状条件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缺磷 ;如果有斑病,可能是缺钾、锌或镁。在症状从新叶开始出现的情况下,如很容易 出现顶芽枯死,很可能是缺硼或钙,而缺其他元素时,一般不出现顶芽枯死。为便 于快速识别缺素症,现将缺素症列一检索表(表1-4),供诊断时参考。需要说明 的是,要准确快速识别作物缺素症,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为防止诊断失误,最好 与测土相结合,相互印证,从而确诊作物“病因”,做到“对症下药”。 21 氮氮 磷磷 钾钾 钙钙 镁镁 硫硫 铁铁 锰锰 铜铜 锌锌 硼硼 钼钼 老组织先出现症状新生组织先出现症 状 氮 磷 钾 镁 锌钙 硼 硫 铁 锰 铜 钼 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樵、早衰缺氮 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缺磷 不易出现斑点易出现斑 点 顶芽易枯死 顶 芽 不 易 枯 死 脉间失绿 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出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加重、早衰缺钾 叶小簇生,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生育期推迟缺锌 叶脉间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纹,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缺镁 叶尖弯钩状,并相粘连,不易伸展缺钙 叶柄变粗、脆,易开裂,花器官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缺硼 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缺硫 脉间失绿,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缺铁 脉间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易坏死缺猛 幼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缺铜 叶片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缺钼 表1-4 作物缺素症检索表 氮 磷 钾 锌 镁 钙 硼 硫 铁 锰 铜 钼 22 一、作物缺氮症状 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直立,叶片呈浅绿或黄绿。失绿叶片色泽 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缺氮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 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侧芽休眠,花和果实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 熟提早,产量下降。主要作物缺氮症状如下: l 1小麦 叶片短、窄,茎部叶片先发黄。植株瘦小、直立,分蘖少或无, 穗小粒少。 l 2玉米 植株矮小,茎细弱,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失绿黄化,症状从 叶尖沿中脉向基部发展,先黄后枯,成“v”字形。 l 3棉花 植株矮小,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幼叶黄绿,中下部叶片黄色 ,下部老叶为红色,叶柄和基部茎秆暗红或红色,果枝少,结铃小。 l 4花生 叶片呈淡黄色至几乎白色,茎发红,根瘤很少。 23 一、作物缺氮症状 5大豆 叶片出现青铜色斑块,渐变黄而干枯,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先脱 落,茎瘦弱,花、荚稀少。 6马铃薯 叶片小,淡绿至黄绿色,中下部小叶边缘退色呈淡黄色,向上 卷曲,提早脱落。植株矮小,茎细长,分枝少,生长直立。 7大白菜 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茎部细长,包 心期缺氮,叶球不充实,叶片纤维增加,品质降低。 8番茄 植株瘦弱,叶色淡绿或黄色,叶小而薄,叶脉由黄绿色变为深紫 色,茎秆变硬并呈深紫色。花蕾变为黄色,易脱落,果小而少。 9黄瓜 植株矮化,叶呈黄绿色。严重时呈浅黄色,全株呈黄白色,茎细 而脆。果实细短,呈亮黄色或灰绿色,多刺,果蒂呈浅黄色或果实呈畸形。 24 二、作物缺磷症状 作物缺磷时,生长缓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叶小易脱 落,色泽一般,呈暗绿或灰绿色,叶缘及叶柄常出现紫红色。根系 发育不良,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缺磷症状一般先从茎基部 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主要作物的缺磷症状如下: l 1小麦 植株瘦小,分蘖少,叶色深绿略带紫,叶鞘上紫色 特别明显,症状从叶尖向基部,从老叶向幼叶发展,抗寒力差。 l 2玉米 从幼苗开始,在叶尖部分沿叶缘向叶鞘发展,呈深 绿带紫红色,逐渐扩大到整个叶片,症状从下部叶片转向上部叶片 ,基至全株紫红色,严重缺磷叶片从叶尖开始枯萎呈褐色,抽丝延 迟,雌穗发育不完全,弯曲畸形,果穗结粒差。 l 3棉花 植株矮小,苍老,叶色灰暗、茎细,基部红色,果枝 少、叶片小、叶缘和叶柄常出现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迟 ,蕾铃易脱落,产量及品质下降。 25 二、作物缺磷症状 4花生 老叶呈暗绿至蓝绿色,以后变黄而脱落,茎基部红色。 5大豆 植株瘦小,叶色浓绿,叶片狭而尖,向上直立,开花后叶片出现棕 色斑点,籽粒细小。严重缺磷,茎及叶片变暗红。 6. 马铃薯 植株瘦小,严重时顶端停止生长,叶片、叶柄及小叶边缘有些皱 缩,下部叶片向上卷,叶缘焦枯,老叶提前脱落,块茎有时产生一些锈棕色 斑点。 7. 番茄 早期叶片背面出现紫红色,脉间先出现一些小斑点,随后扩展到整 个叶片,叶脉及叶柄最后变成紫红色。茎细长,富有纤维,叶片小,后期出 现卷叶,结实延迟。 8. 黄瓜 植株矮化,严重时,幼叶细小僵硬,并呈深绿色,子叶和老叶出现 大块水渍状斑,并向幼叶蔓延,斑块逐渐变褐干枯,叶片凋萎脱落。 26 三、作物缺钾症状 作物缺钾通常是老叶的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 色斑点及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近叶脉处仍为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 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小,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 。主要作物的缺钾症状如下: l 1小麦 植株呈蓝绿色,叶软弱下披,上、中、下部叶片的叶尖及边缘枯黄, 老叶焦枯。茎秆细弱、早衰、易倒伏。 l 2玉米 叶片与茎节的长度比例失调,叶片长,茎秆短,老叶尖端及边缘褐色 焦枯,茎秆细小柔弱,易倒伏。 l 3棉花 棉花缺钾初期,叶肉组织褪绿出现黄白色的斑块。严重缺钾下部叶片 焦枯似灼烧状,向下卷曲。棉铃小,吐絮差,抗病性低,易早衰,产量低,品质差 。 l 4大豆 苗期缺钾,叶片小,叶色暗绿,缺乏光泽。中后期缺钾,老叶尖端和 边缘失绿变黄,叶脉间凸起,皱缩,叶片前端向下卷曲,有时叶柄变棕褐色,根系 老化早衰。 27 三、作物缺钾症状 5马铃薯 生长缓慢,节间短,叶面积缩小,小叶排列紧密,与叶柄形成较 小的夹角,叶面粗糙、皱缩并向下卷曲。早期叶片暗绿,以后变黄,再变成 棕色,叶色变化由叶尖及边缘逐渐扩展到全叶,下部老叶干枯脱落,块茎内 部深蓝色。 6. 大白菜 从下部叶缘变褐枯死,逐渐向内侧或上部叶片发展,下部叶片枯 萎,抗软腐病及霜霉病的能力下降。 7. 番茄 老叶叶缘卷曲,脉间失绿,有些失绿区出现边缘为褐色的小枯斑, 以后老叶脱落,茎变粗,木质化,根细弱。果实着色不匀,背部常绿色不褪 ,称“绿背病”。 8黄瓜 植株矮化,节间短,叶片小。叶呈青铜色,叶缘渐变黄绿色,主脉 下陷。后期脉间失绿严重,并向叶片中部扩展,随后叶片枯死。症状从植株 基部向顶部发展,老叶受害最重。果实发育不良,易产生“大肚瓜”。 28 四、作物缺钙症状 作物缺钙,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轻则呈现凋萎,重则生长点坏死。幼叶 变形,叶尖呈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卷曲。叶尖和叶缘黄化或焦枯坏死。 植株矮小或簇生,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主要作物缺钙症状如下: 1小麦 生长点及茎尖端死亡,植株矮小或簇生状,幼叶往往不能展开,长出 的叶片常出现缺绿现象。根系短,分枝多,根尖分泌透明黏液,似球形黏附 在根尖上。 2玉米 植株矮,叶缘有时呈白色锯齿状不规则破裂,茎顶端呈弯钩状,新叶 尖端粘连,不能正常伸展,老叶尖端也出现棕色焦枯。 3棉花 植株矮,叶片老化,果枝少,结铃少,生长点严重被抑制,呈弯钩状 ,叶片提前脱落。严重缺钙时,新叶叶柄下垂,并溃烂。 4大豆 叶片卷曲,老叶上会出现灰白色小斑点,叶脉变为棕色,叶柄软弱、 下垂,不久即枯萎死亡。茎顶端弯钙状卷曲,新生幼叶不能伸展,易枯死。 29 四、作物缺钙症状 5花生 在老叶背面出现疤痕,随后叶片正面发生棕色枯死斑块,空荚多, 籽实不充实。 6马铃薯 幼叶边缘出现淡绿色条纹,叶片皱缩。严重时顶芽死亡,侧芽向 外生长,呈簇生状。易生畸形成串小块茎。 7番茄 上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保持绿色,生长受阻,顶芽常死亡。幼叶 小,易成褐色而死亡。近顶部茎常出现枯斑。根粗短分枝多,花少脱落多, 顶花特别容易脱落。果实出现脐腐病,果实膨大初期,脐部果肉出现水浸状 坏死,以后病部组织山崩溃、黑化、干缩、下陷。 8黄瓜 叶缘似镶金边,叶脉间出现透明白色斑点,多数叶脉间失绿,主脉 尚可保持绿色。植株矮化,节间短,顶部节变矮明显,新生叶小,后期从边 缘向内干枯。严重缺钙时叶柄变脆,易脱落,植株从上部开始死亡,死组织 灰褐色。花比正常小,果实小,风味差。 30 五、作物缺镁症状 作物缺镁,叶片通常失绿,始于叶尖和叶缘的脉间色泽变淡,由淡绿变黄再变紫 ,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主要作物的缺镁症状如下: l 1小麦 叶片脉间出现黄色条纹,残留小绿斑相连成串如念珠状。心叶挺直, 下部叶片下垂,老叶与新叶之间夹角大。有时下部叶缘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焦枯。 l 2玉米 下部叶片脉间出现淡黄色条纹,后变为白色条纹,严重时脉间组织干 枯死亡,呈紫红色花斑叶,而新叶变淡。 l 3棉花 老叶脉间失绿,叶脉保持绿色,网状脉纹十分清晰,有时叶片上有紫 色斑块甚至全叶变红,呈红叶绿脉状,新定型叶片随后失绿变淡,棉桃和苞叶也变 为浅绿色。 l 4大豆 生长前期脉间失绿变为深黄色,并带有棕色小斑点,但叶基及叶脉附 近则保持绿色。生长后期缺镁,叶缘向下卷曲,边缘向内逐渐变黄,以至整个叶片 呈橘黄或紫红色。 31 五、作物缺镁症状 5花生 老叶边缘失绿,逐渐向中脉扩展,而后叶缘变成橙红色。 6马铃薯 老叶的叶尖及边缘褪绿,沿脉间向中心部分扩展,下部叶片发脆 。严重时植株矮小,根及块茎生长受抑制,下部分叶片向叶面卷曲,叶片增 厚,最后失绿变成棕色而死亡脱落。 7番茄 新生叶有些发脆,同时向上卷曲,老叶脉间呈黄色,而后变褐,枯 萎。缺绿黄化逐渐向幼叶发展,结实期叶片缺乏症状加重,但在茎和果实上 很少表现症状。 9黄瓜 症状从老叶向幼叶发展,最终扩展至植株。老叶脉间失绿,并从叶 缘向内发展。轻度缺镁时,茎叶生长均正常。极度缺镁时,叶肉失绿迅速发 生,小的叶脉也失绿,仅主脉尚存绿色。有时失绿区似大块下陷斑,最后斑 块坏死,叶片枯萎。 32 六、作物缺硫症状 作物缺硫,全株体色褪淡,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和叶肉失绿,叶色浅,幼 叶较老叶明显。植株矮小,叶细小,向上卷曲,变硬、易碎,提早脱落。茎生长受 阻,开花迟,结果或结荚少。主要作物缺硫症状如下: l 1小麦 植株色淡绿,幼叶失绿较下部老叶明显。严重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l 2玉米 全株黄绿色,新叶黄于老叶,叶缘显紫色。 l 3棉花 植株瘦弱,整个植株为淡绿或黄绿色,生长期推迟。 l 4大豆 新叶淡绿至黄绿色,失绿色泽均一,后期老龄叶也发黄失绿,并出现 棕色斑点,植株细弱,根系瘦长,根瘤发育不良。 33 六、作物缺硫症状 5马铃薯 生长缓慢,整个叶片黄化,与缺氮相似,但叶片并不提前干枯脱 落。极度缺乏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 6番茄 初期叶片和植株体型均正常,茎、脉和叶柄渐呈紫色,叶片呈黄色 。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坏死,脉间组织出现紫色小斑点,幼叶僵硬并向后卷曲 ,最后出现大块不规则坏死斑。 7黄瓜 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小,尤以幼叶明显。叶片向后卷曲,呈绿白到 淡黄色,叶缘有明显锯齿状。与缺氮比较,老叶黄化明显。 8果树 新生叶黄化,果实小,畸形,色淡、皮厚、汁少。 34 七、作物缺微量元素症状 (一) 作物缺硼症状 作物缺硼症状表现多样化,有顶芽生长受抑制,并逐步枯萎死亡,侧芽萌发, 弱枝丛生,根系不发达;叶片增厚变脆,皱缩,叶形变小;茎、叶柄粗短,开裂,木 栓化,出现水浸状斑点或环节状突起;肉质根内部出现褐色坏死,开裂;繁殖器官分 化发育受阻,易出现蕾而不花或花而不实。主要作物缺硼症状如下: l 1小麦 前期无明显症状,抽穗后因雄蕊发育障碍,花药空瘪,花粉败育,不 能完成正常授粉而不实。 l 2玉米 上部叶片发生不规则的褪绿白斑或条斑,果穗畸形,行列不齐,着粒 稀疏,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色。 35 七、作物缺微量元素症状 (一) 作物缺硼症状 3棉花 缺硼引起蕾而不花,能现蕾,但苞片大至1cm左右时变黄脱落,少 数能开花的形小色淡,花冠短,铃小,铃尖成钩形,叶柄呈现暗绿色或褐色 环带。严重缺硼,苗期顶芽萎缩死亡,形成多头棉。 4大豆 顶端枯萎,叶片粗糙增厚皱缩。生长明显受阻,矮缩。主根顶端死 亡,侧根少而短。不开花或开花不正常,结荚少而畸形,根瘤发育不正常。 5花生 果针萎缩,少数入土的荚果多为秕果,称“果而不仁”。 36 (一) 作物缺硼症状 u 6马铃薯 生长点及分枝尖端死亡,节间短,侧芽丛生,老叶粗糙增厚,叶缘 卷曲,块茎小,畸形,内部出现褐色或棕色物。 u 7番茄 幼苗子叶和真叶发紫,叶片僵而脆。茎生长点发黑,干枯,在生长点 附近长出新侧枝。整个植株呈“丛生状”。顶端的枝条向内卷曲,发黄而死亡,叶柄 及叶片主脉硬化变脆。果实成熟期不齐,表面常覆盖着一些暗黑色疤痕,并破裂。 u 8黄瓜 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停止生长,叶缘向上卷曲,果实中心木栓化开裂 。 u 9芹菜 缺硼引起茎裂病,老叶叶柄出现多量裂纹裂口。初期叶缘出现病斑, 同时茎变脆,并在茎表皮上出现褐色纹带,最后茎发生横裂且破裂组织向外卷曲, 根系变褐,侧根死亡。 u 10大白菜 叶柄呈黄褐色,龟裂。 u 11萝卜 肉质根内部组织坏死变褐,木栓化,称褐心病或褐色心腐病。 37 (二) 作物缺铁症状 缺铁时症状首先出现在顶部幼叶。新叶缺绿黄白化,心(幼)叶常白化,叶脉 颜色深于叶肉,色界清晰。双子叶植物形成网纹花叶,单子叶植物形成黄绿相间条 纹花叶。主要作物的缺铁症状如下: l 1小麦 呈清晰的条纹花叶,严重时心叶不出。 l 2玉米 幼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色条纹,老叶绿色。严重时 整个新叶失绿发白,失绿部分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坏死斑点。 l 3大豆 上部叶片脉间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并有轻度卷曲,严重缺乏时, 整个新叶失绿呈白色。极度缺乏时,叶缘附近出现许多褐色斑点状坏死组织。 38 (二) 作物缺铁症状 4花生 新叶失绿呈清晰的羽状花纹。 5马铃薯 幼叶轻微失绿,并且有规则地扩展到整株叶片,继而失绿部分变 为灰黄色。严重缺镁时,失绿部分几乎变为白色,向上卷曲,下部叶片保持 绿色。 6.番茄 上部的幼叶失绿,叶片的基部出现灰黄色斑点,沿着叶脉向外扩展, 有时脉间焦枯和坏死。 7.黄瓜 缺铁时,叶脉绿色,叶肉黄色,逐渐呈柠檬黄色至白色。芽停止生长 ,叶缘坏死,完全失绿。 39 (三) 作物缺锰症状 作物缺锰,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上失绿发黄,但叶脉和叶脉附近保持绿色, 脉纹较清晰,严重缺锰时叶面发生黑褐色细小斑点,逐渐增多扩大,散布于整个 叶片,并可能坏死穿孔。有些作物的叶片可能发皱卷曲或凋萎,植株瘦小,花发 育不良,根细弱。主要作物缺锰症状如下: n 1小麦 早期叶片出现灰白色浸润状斑点,新叶脉间褪绿黄化,出现长短不 一的线状褐斑,叶变薄下披,称褐线萎黄症。 n 2玉米 叶片柔软下披,新叶脉间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色条纹。根纤细, 长而白。 n 3棉花 幼叶先失绿,脉间灰黄或灰红色,叶脉保持绿色。 n 4大豆 新叶变成淡绿或黄色,叶脉保持明显的绿色。严重时老叶片不平滑 、皱缩,出现褐色的枯焦斑点,易早落。 n 5花生 早期缺锰,脉间呈灰黄色,后期缺锰,绿色部分变为青铜色,叶脉 仍保持绿色。 40 (三) 作物缺锰症状 n 6马铃薯 叶片脉间失绿,品种不同可呈现淡绿色、黄色和红色,严重时, 叶脉间几乎变为白色。症状先在新生的小叶开始,以后沿叶脉出现很多棕色 的小斑点。小斑点从叶面枯死脱落,导致叶面残破不全。 n 7番茄 叶片脉间失绿,距主脉较远的地方先发黄、叶脉保持绿色,以后叶 片上出现花斑,最后叶片变黄。很多情况下,先在黄斑出现前出现褐色小斑 点。严重缺锰时,生长受抑制,不开花,不结实。 n 8黄瓜 植株顶端及幼叶间失绿呈浅黄色斑纹,初期末梢仍保持绿色,显现 明显的网状纹。后期除主脉外,全部叶片均呈黄白色,并在脉间出现下陷坏 死斑。老叶白化最重,并最先死亡,芽的生长严重受抑,新叶细小。 n 9大白菜 缺锰发生缘腐病,叶球内叶片边缘水浸状至褐色坏死,干燥时似 豆腐皮状,又名干烧心、干边、内部顶烧症等。 41 (四)作物缺锌症状 缺锌植株矮小,节间短簇,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阻滞,出现小叶,叶缘常呈扭 曲和皱褶状。中脉附近首先出现脉间失绿,并可能发展成褐斑、组织坏死。一般症 状最先表现在新生组织上,如新叶失绿呈灰绿或黄白色,生长发育推迟,果实小, 根系生长差。主要作物缺锌症状如下: 1玉米 苗期新叶中下部黄白化形成白苗,称为“白苗病”。上、中部叶片脉间出 现黄色条纹,并逐渐呈透明状坏死,有时沿条纹开裂。叶缘也可能出现焦枯。中后 期继续缺锌,老叶脉间失绿,在叶缘和主脉间形成较宽的黄色带状区,严重时,变 褐坏死。生长受阻,节间缩短。果穗缺粒秃尖。 2棉花 幼叶为青铜色,脉间失绿,叶片增厚,发脆,边缘向上卷曲,节间短 。植株小而成丛生状,生育期推迟。 42 (四)作物缺锌症状 3大豆 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呈柠檬黄色,中肋两侧出现褐色斑点。 4马铃薯 植株生长受抑制,节间短。顶端叶片向上直立,叶小。叶面上有 灰色至古铜色不规则斑点,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叶柄及茎上出现褐色斑 点。 5、番茄 顶部叶片细小,丛生状,脉间轻微失绿,新叶发生黄斑,植株矮化 。老叶比正常叶小,不失绿,但有不规则的皱缩褐色斑点,尤以叶柄较明显 。叶柄朝后弯曲呈一圆圈状。坏死发生迅速,几天之内叶片就可全部枯萎。 6黄瓜 嫩叶生长不正常,芽呈丛生状,生长受抑制。 43 (五)作物缺铜症状 缺铜植株生长瘦弱,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卷曲, 叶缘灰黄色,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分蘖或侧芽多,呈丛生状。繁殖器官发育受 阻,种子呈瘪粒。主要作物缺铜症状如下。 u 1禾本科作物 新叶呈灰绿色,卷曲,发黄,老叶在叶舌处弯曲或折断,叶 尖枯萎,叶鞘下部有灰白色斑点,有时扩展成条纹,并易感染霉菌性病害。麦类 缺铜发生顶端黄化病,新叶黄白化,质薄、扭曲,后期上位叶干卷成纸捻状,轻 度缺铜,前期症状不明显,抽穗后因花粉败育而不实穗而不实。 u 2豆类作物 新叶失绿,卷曲。豌豆花由鲜艳的红褐色变为暗淡的漂白色。 u 3、果树 叶片失绿畸形,嫩枝弯曲下垂,树皮上出现水泡状皮疹。严重时发 生顶鞘枯死,称枝枯病或夏季顶枯病。 44 (六)作物缺钼症状 植株缺钼所呈现的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脉间叶色变淡、发黄,叶片易 出现斑点,边缘发生焦枯并向内卷曲,并由于组织失水而呈现萎蔫。一般老叶先 出现症状,新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表现正常。定型叶片有的尖端有灰色、褐色或 坏死斑点,叶柄和叶脉干枯。另一种类型为十字花科作物,叶片瘦长畸形,螺旋 状扭曲,老叶变厚,焦枯。主要作物缺钼症状如下: l 1禾本科作物 一般不易出现缺钼症状,在严重缺钼时,表现为茎软弱,叶 丛淡绿,叶尖和叶缘呈现灰色,开花延迟,谷粒生长受抑制。 l 2大豆 植株矮小,叶色退淡,叶片上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增 厚发皱,向下卷曲,根瘤发育不良。 45 (六)作物缺钼症状 3番茄 最初缺钼,下部老龄叶片上呈现明显的黄化和斑点,叶脉仍保持绿 色,而后失绿部分扩大。小叶叶缘显著地向上卷曲,尖端和叶缘处产生皱缩 和死亡。新生叶片初呈绿色,随后逐渐失绿和发生卷曲。 4、叶菜类 叶片上有浅黄色斑块,由脉间扩展到全叶,叶缘为水渍状或膜状 ,部分透明状,向内卷曲,老叶呈深绿色至蓝绿色,严重时叶缘全部坏死脱 落,只有主脉和近主脉处留少量叶肉。余下的叶肉变为狭长扭曲。 46 八、作物营养元素过剩症状 营养元素过剩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原生质杀伤细胞和抑制对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伤害作 物导致生长呆滞、发僵,严重的甚至死亡。常见症状有叶片黄白化、褐斑、边缘焦干;茎叶畸 形,扭曲;根伸长不良,弯曲、变粗或尖端死亡,分歧增加,出现狮尾、鸡爪等畸形根。症状 出现的部位因元素移动性不同,一般出现症状的部位是该元素易积累的部位。这点与元素缺乏 症正好相反。由于某些元素间具有拮抗作用,所以不少元素的缺乏症其真正原因往往是某一元 素的过剩吸收。 47 八、作物营养元素过剩症状 较常见的元素过剩(中毒)症状如下: 1、氮过剩症 氮素过多,作物枝叶生长旺盛,营养生长过旺,茎秆细弱,纤维素 、木质素减少,易倒状,组织柔嫩,抗病虫能力下降,后期贪青晚熟,产量和品质 下降。 2、磷过剩症 作物一般不出现磷过剩症,但大量施磷会使茎叶转为紫色,早衰。 磷素过多,常以缺铁、锌、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 3、钾过剩症 作物一般不会出现过剩症。如大量施用,棉花叶片过于青绿,易贪 青晚熟,棉铃脱落严重,棉花品质下降。 48 八、作物营养元素过剩症状 4、镁过剩症 作物一般不会出现镁过剩,但会阻碍作物生长。 5、硫过剩症 作物一般不会出现硫过剩,但通气不良的水田可使根系中毒发 黑。 6、锰过剩症 因作物而有较大差异,但多数表现根褐变,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也有叶缘黄白化或呈紫红色,嫩叶上卷等。苹果锰过剩引起粗皮病;锰过 剩抑制钼的吸收,酸性土壤上作物缺钼有可能是锰过剩引起的。 7、锌过剩症 多数情况下植物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茎、叶柄、叶片下 麦皮出现赤褐色。小麦锌过剩,叶尖出现褐色斑;大豆锌过剩,叶片尤其中 肋基部出现紫色,叶片卷缩。 8、铜过剩症 多数作物叶黄化,根伸长受阻,盘曲不展,或形成分歧根、鸡 爪根。小麦铜过剩,体色变深、僵化,下叶发黄,根盘曲。铜过剩明显抑制 铁吸收,有时作物铜过剩,以缺铁症出现。 49 八、作物营养元素过剩症状 9、钼过剩症 作物钼过剩在形态上不易表现,棉花植株含钼达 15mg/kg生育无异常,但饲料作物含钼 10mg/kg,长期饲喂可能引 起家畜钼毒症。茄科作物对钼过量较敏感,番茄、马铃薯钼过量,小 枝呈金黄色或红黄色。 10、硼过剩症 硼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水分随蒸腾散失而硼残 留,叶片尖端及边缘硼浓集,所以硼过剩主要表现于叶片周缘,大多 成黄色或褐色的镶边,叶片黄化,严重时变褐枯焦,在蔬菜作物上有 所谓金边菜;大麦硼过剩,叶片散生大量棕褐色斑点。 11、镍过剩症 作物镍过剩表现叶片失绿,脉间出现褐色坏死,燕麦 镍过剩叶片失绿,白化、出现坏死斑等。 50 八、作物营养元素过剩症状 12、镉中毒症 小麦叶片呈黄褐色;大豆叶片黄化,叶脉呈棕褐色;菜豆镉 过剩,茎弯曲。镉污染食物危及人类健康,人类长期食用含镉米(或饮用含镉 水、食用含镉水产品),易患骨痛病。 13、砷中毒症 一般表现生长停滞,叶片发黄、脱落,根系受害。水稻砷中 毒,苗期地上部发黄,叶片呈卷筒状,渐渐枯萎死亡,根淡褐色或棕褐色, 局部呈汤伤(或水浸)状,软绵失去弹力,生长后期受有机砷(农药)毒害,出现 颖壳重叠的畸形小穗;小麦砷过剩,叶片深绿色,变窄变硬,死根。 14、汞中毒症 通常表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分蘖受抑,发育不良,受汞 蒸气毒害,叶片、花瓣可能成棕色或黑色。 15、氯中毒症 氯过剩时作物易出现烧根、死苗现象。忌氯作物如甘薯、烟 草、果树等产品品质下降。 51 第三节 水稻营养障碍 一、水稻发僵 发僵又叫坐兜、做苗、发赤、熬苗等。一般发生在水稻分蘖期前,指稻苗发 根受阻,出叶、分蘖迟缓,叶片僵缩,生长停滞,科株簇立的现象。水稻发僵后, 造成早栽不早发,分蘖迟,分蘖少,无效分蘖多,穗小粒少,粒轻,最后产量显著 降低。据调查,发僵田比正常田生育期推迟5-7天,减产一、二成,严重的减产三 成以上。因此,防止发僵,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水稻发僵的情况比较复杂,类型较多,根据调查结果,主要有中毒发僵(水 田中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稻根引起)、缺素发僵(某些营养元素供应量不足或比例失 调引起的)、冷害发僵(气温、土温、水温低引起)和泡土发僵(土壤浮烂,稻苗下陷 ,造成通气不良引起)等几种。它们的共同点是:第一,都是根系首先受害,再影响 地上部叶、蘖的生长;第二,都以改善土壤条件,促使根系活跃为关键措施;第三 ,既各有特殊的发病原因,但又是互相关联的“并发症”。所以生产上的发僵症状大多 是综合性的,但也有单一发僵的,现仅就与土壤、施肥密切相关的中毒发僵、缺素 发僵作一介绍。 52 (一)中毒发僵 是指水稻受水田中还原性有毒物质的毒害而引起的一种发僵。这一类型分布较广,影响 较大,这是一种主要的发僵类型。 1、中毒发僵症状 中毒僵苗,插秧后往往落黄不返青,生长严重受阻。稻根以深褐色的居多,并掺有黑根, 软绵萎缩无弹性,白根少而细弱,严重的稻根全呈黑色或深褐色。科株簇立不发棵。地上部老 叶先枯死,除新出叶全绿外,其余叶片呈草黄色,并均有不同程度的叶尖枯焦,远看苗色发红 。 发生中毒发僵的稻田,耕层泥湖似豆腐花,手捞起湖泥会从指缝中漏掉。土体中常有未分 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肥,加盐酸后,会发生硫化氢臭味。全田或局部“浮泥鼓气”,脚踏上去有大 量气泡冒出水层,嗤嗤有声,稻苗摇摆不稳。 53 (一)中毒发僵 2、中毒发僵的原因 中毒发僵一般多发生在高肥田,由于施用厩肥、堆肥等未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富民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专业物流司机个人运输合同范本
- 2025仓储运输合同-跨境电商B2C物流配送服务
- 2025版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投标保证合同书
- 2025版蔬菜种植基地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绿色有机农资采购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医疗器械委托运输与环保回收服务合同
- 2025版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模板编制与风险评估合同
- 2025版砌砖工程节能评估与施工合同
- 2025版牲畜养殖企业承包与养殖废弃物处理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二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夹娃娃机合同模板
- 维修人员技能提升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儿童室内游乐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GB 44263-202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
- 项目资金融资合同范本
- DL∕T 1945-201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压器标准化接口规范
- DL∕T 1848-2018 220kV和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
- 人教PEP版(三起)五年级英语暑假专练-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 YDT 4484-2023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要求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