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1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2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3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4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掌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计算方法。2、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 南京地区某高速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1m,路基填土高度0.5m。近期混合交通量为25350 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表2 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该路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供应。请设计合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2)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邓学钧主编,2008.5路基路面工程,沙爱民主编,2011.33、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1)根据自然区划、路基土类型和地下水位高度,确定土基回弹模量值;(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积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3)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合适的面层类型(包括面层材料级配类型);(4)拟定2 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计算参数;(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验算拟定的路面结构;4、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根据设计资料,初步拟定2 种路面方案,并对这2 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经济技术比较以初始修建费为依据,每种材料的单价见附录中表3 所示);(2)要求计算每种代表车型的轴载换算系数(共两种:一种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另一种为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3)拟定的路面结构方案,应明确标示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厚度和设计时使用的模量值。并列出路面结构验算过程。5、附录(1)2015 年材料单价表 表3 2015 年材料单价表一、 确定车道数序号汽车型号日交通量小客车转换系数当量小客车(pcu/d)1桑塔纳6228.49516228.4952五十铃10723.051.516084.583解放ca10b5587.142.513967.854黄河jn1502284.0352.55710.0885黄河jn162479.1152.51197.7886交通sh36145.634182.52合计43371.32设计年限末交通量设计年限小时交通量为(其中 d=0.5,k=12.5%)附录a 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服务水平等级v/c值设计速度(km/h)12010080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 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 一v/c0.35750730700二0.35 v/c0.55120011501100三0.55v/c0.75165016001500四0.75 v/c0.90198018501800五0.901.00021000220002000结论:高速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则车道数取双向六车道 故采用八车道。 二、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1、查阅规范,知南京地区地处2区,地下水位临界高度分别是:h1=1.6-1.7 取1.65h2=1.1-1.2 取1.15h3=0.8-0.9 取0.852、按路基相对高度预估 该路段路基相对高度为1.1+0.5=1.6米,h2hh1,属于中湿类。3、确定平均稠度查阅规范,知wc在0.95到1.10之间,去中值1.025.4、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查表f.0.3知,wc=1.00时为27mpa;当wc=1.05时为29mpa,内插得自然回弹模量为28mpa。5、 故对土基进行处理,使之回弹模量达到42 mpa。6、改善措施 规范规定:可以采用换填砂、砂砾、碎石等材料处理地基,或掺入消石灰、固化材料处理。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加强路基排水,进行综合处治。 对于该处,采用5%石灰进行拌合并用压实机械进行压实,并现场测试达到要求的40mpa以上后即可。三、 累计当量轴载的计算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交通组成序号汽车型号总重载重前轴重后轴重后轴数轮组数轴距(cm)比重(%)日交通量1桑塔纳2116.5231单24.576228.4952五十铃4223.544142.310723.053解放ca10b80.254019.460.851双22.045587.144黄河jn150150.682.649101.61双9.012284.0355黄河jn162174.510059.51151双1.89479.1156交通sh361280150602*1102双1300.1845.63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轴载换算1车型pj(kn)c1c2ni(次/日)n(次/日)解放ca10b前轴19.416.45587.1428.53 后轴60.85115587.14643.76 黄河jn150前轴4916.42284.035656.50 后轴101.6112284.0352447.32 黄河jn162前轴59.516.4479.115320.46 后轴11511479.115879.99 交通sh361前轴6016.445.6331.65 后轴110*22.2145.63303.92合计5008.20 大客车及中型以上货车交通量约为1400(辆/d/车道)2、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轴载换算2车型pj(kn)c1c2nj(次/日)n(次/日)解放ca10b前轴19.4118.55587.140.21 后轴60.85115587.14105.02 黄河jn150前轴49118.52284.035140.42 后轴101.6112284.0352593.30 黄河jn162前轴59.5118.5479.115139.23 后轴11511479.1151465.62 交通sh361前轴60118.545.6314.18 后轴110*23145.63586.87 合计5044.86 大客车及中型以上货车交通量约为1400(辆/d/车道)综上: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为1737万次。2、 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为1750万次。3、大客车及中型以上货车为1400(辆/d/车道)故评定交通等级为重交通。 三、设计指标的确定 1)设计弯沉值ld设计弯沉值应根据公路等级、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该公路为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ac=1.0,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as=1.0,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取ab=1.0。 计算弯沉值及层底拉应力时,ne=1.75107(次/车道)ld=600(ne)(-0.2)acasab=600*(1.75*107)-0.2*1.0*1.0*1.0=21.4(0.01mm) 2)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r 为材料容许拉应力,s为材料极限劈裂强度,ks为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系指15时的极限抗拉强度;对水泥稳定类材料龄期为90d的极限抗拉强度(mpa);对二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的材料龄期为180d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ks=0.09ne(0.22)/ac=3.53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0.35ne(0.11)/ac=2.19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0.45ne(0.11)/ac=2.82材料参数参考资料:四、 路面结构方案方案一(半刚性基层路面)-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60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80mm-水泥稳定碎石 xx mm-二灰碎石 210 mm- 新建路基表7、各层材料的设计参数表层位结构层材料厚度(cm)抗压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20151sma-134140020001.42ac-206120018001.03ac-258100012000.84水泥稳定碎石xx1500(弯沉)3600(拉应力)0.55二灰碎石211500(弯沉)3600(拉应力)0.656土基40 * *公路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 *一、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1.75e+07 属重交通等级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1.75e+07 属重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4 (0.01mm)二、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4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材料参数:结构层材料的极限劈裂强度sks各层容许拉应力r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1.43.130.4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1.03.130.32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0.83.130.26水泥稳定碎石0.52.190.23二灰稳定碎石0.652.820.23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1.4 (0.01mm) h( 4 )= 200 mm ls= 21.9 (0.01mm) h( 4 )= 250 mm ls= 19.6 (0.01mm) h( 4 )= 210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21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21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210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21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4 )= 210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210 mm(仅考虑弯沉) h( 4 )= 210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600 m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三、交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1.4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3.5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6.9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2.3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82.5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32.9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292.5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未考虑综合影响系数)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1 )=-0.146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2 )=-0.027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3 )=-0.081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4 )= 0.041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5 )= 0.211 (mpa)最终路面结构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60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80mm-水泥稳定碎石 210 mm-二灰碎石 210 mm- 新建路基 方案二(复合式路面)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ma-13)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60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80mm-级配碎石碎石 160 mm-水稳碎石 xx mm- 新建路基材料参数如下:层位结构层材料厚度(cm)抗压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ks各层容许拉应力r20151sma-134140018001.43.130.452ac-166120018001.03.130.323ac-258100012000.83.130.264级配碎石164004005水稳碎石xx1400(弯沉)3600(弯拉)0.52.190.23 * *公路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 *一、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1.75e+07 属重交通等级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1.75e+07 属重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4 (0.01mm)二、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4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5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mm) 20平均抗压(mpa) 标准差15平均抗压(mpa)标准差容许应力(mpa)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14000200000.4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12000180000.28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10000120000.234级配碎石1604000400005水泥稳定碎石xx1400(弯沉)03600(弯拉)00.236新建路基40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1.4 (0.01mm) h( 5 )= 350 mm ls= 22.8 (0.01mm) h( 5 )= 400 mm ls= 20.9 (0.01mm) h( 5 )= 386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386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386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386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386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386 mm(仅考虑弯沉) h( 5 )= 386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600 m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mm - 级配碎石 160 mm - 水泥石灰稳定碎石 390 mm - 三、交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1.3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3.7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7.4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0.8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5.7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32.9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292.5 (0.01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