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报告以人为本写出答卷.ppt_第1页
民生报告以人为本写出答卷.ppt_第2页
民生报告以人为本写出答卷.ppt_第3页
民生报告以人为本写出答卷.ppt_第4页
民生报告以人为本写出答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十一五 十一五民生报告:以人 为本写出答卷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张旭东、杜宇、徐博、何雨欣)近日的 一股冷空气令东北地区气温骤降,但长春市吉盛小区的居民张友 良却不再为今年过冬所担心他住的楼房已穿上了御寒的“棉袄 ”。 原来,长春去年冬天遭遇了几十年来的寒冷天气,群众的保 暖问题凸显。从今年5月起,长春市启动了大规模的“暖房子工程” ,为上千栋老旧楼房外墙加固保温板,让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 “暖房,暖心。再冷的天,也不怕了!”张友良说。 在步入“十一五”规划第5个年头的金秋里,如同“暖房子工程” 一样,五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以人为本”这条红线贯穿 始终,无数个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书写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情动神州,温暖人心。 民生投入兑承诺 5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3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中国正站在更 高的历史起点上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更加注重社 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13亿人的 新期待,也成为党和政府这五年来的工作重心。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 化、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国防等公共 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 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同时,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 域,并要求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基础上逐步增加中央政府投资 规模。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 在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 、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之中。”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 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大蛋糕的分配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 逐年增大,让人感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社会保障支出,从2006年的2010.02亿元到2010年预算安 排3185.08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连年递增; 教育支出,从2006年的536亿元到2010年预算安排2159.9 亿元,一年一个新台阶; 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到2010年预算安排 1389.18亿元,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 这一笔笔“真金白银”,直接促动着“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 制度日趋完善,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 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 生”,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庄严承诺。在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 困难的情况下,民生投入持续发力,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不断深化。 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投入 重点放在加大社会保障改革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等民生事业上。 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与 全年财政收入划出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相比,民生投入却是一条 振奋人心的上行线: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 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 支出增长31.7%。 民生改革固根基 “十一五”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一 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取得巨大 成就;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看病难、住房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按照经济学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 桶中那块最短的木板长度。民生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 一块短板。 “改革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 ,其着力点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发展改革 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说。 2006年召开的两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关 系重大的民生改革措施,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从过多地关注经济发 展转向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 从今年1月开始,吉林省东丰县双庙村农民尹学家每个月都能 领到55元钱。 “这是我的养老金,多亏有了新农保。”今年63岁的尹学家乐 呵呵地说,“给农民发养老金,这是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 正在全国3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试点、覆盖1.3亿农村居 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十一五”期间出台的众多民生 改革措施之一。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重要原则,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我国民生改革步伐进 一步加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 施,这不仅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更是回应民意、惠及民生的教育改革路线图;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 格公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顺利实施酝酿多年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着手从体制机制层面逐步解决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在 遏制投机性购房的同时,有关引导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加 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一系列措施,将直接惠 及中低收入群体; 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快速推进,有望于“十一五” 末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在城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 业时转移; 从医疗卫生改革到完善教育体制,从增加居民收入到扩大社 保覆盖面,一系列民生改革举措的出台扫除了阻碍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体制 基础。 民生答卷暖人心 民生,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生活尊严。 “从2010年起,每月的退休养老金又涨了170元,已达到1600 多元,与2003年刚退休时相比,养老金涨了两倍。” 对于家住烟 台市芝罘区的退休职工王丽娟来说,养老金上涨不仅是收入的增 加,更感到了党和政府温暖的关怀。 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连续第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 员的基本养老金。 尽管遭遇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党和政府始终 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倾力改善民生。 “十一五”规划期间,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几年,还是遭 遇金融危机冲击的后半段,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老百 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始终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工作宗旨。 虽然尚未“收官”,但综合专家观点来看,“十一五”规划提出 的民生指标总体将实现预期目标,甚至不少指标已是提前完成。 具体来看,各项民生指标进展不断提速,老百姓得到了越来 越多的实惠: 2006年到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 2006年到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1100万人以上 ,若算上2010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8万人,已提前实现“ 十一五”规划5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低于“十一五”规 划提出5%以内的控制目标; 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4亿人, 再加上新农合8.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12亿人,提 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这五年,是一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五年,是着力改善民生、 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