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十节) 壹 贰 叁 (3 ) 肆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79 浮力的探究与计算方法 1探究一: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定义:浸在_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 _的力,叫做浮力。 产生原因:液体压强随_的增加而_。 浮力与深度的关系: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前,浮力的大小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的 大小与深度_。 归纳总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_ _和_有关;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 状、物体的密度等因素均无关。 液体或气体 竖直向上托 深度增大 变大 无关 排开的液体体积 液体 密度 新课标 2探究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实验装置:(如图K271所示) 图图K271 新课标 装置说明:溢水杯中的水应当装满。实验中所 测物理量有:物体的_、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 计的_、小桶的_、排开的水和小桶的 _。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 的液体受到的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用公式表示F浮G排液gV排。 重力 示数重力 总重力 重力 新课标 3浮力的计算方法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2)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液gV排; (3)称重法:F浮GF示; (4)二力平衡法:F浮G物,只适用于悬浮或漂浮。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 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新课标 2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 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 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7 N,则 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N,它排开 的水重为_N。0.3 0.3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0 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新课标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如图K272所示,把一个马铃薯放 在浓盐水中,马铃薯处于漂浮状态,如果 将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剩下部分的马 铃薯将会 ( ) A漂浮 B悬浮 C下沉 D不能判断 解析 由题意可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 马铃薯的密度小于浓盐水的密度,即使将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 剩下部分的马铃薯密度也不会改变,仍是小于浓盐水的密度,根 据浮沉条件可知,剩余部分的马铃薯仍将漂浮,故选A。 A 新课标 2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 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 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 在水面上(如图K273甲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 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甲同学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 如图乙所示),把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同学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丙所 示),将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萝卜也沉入水底。请回答 问题: 新课标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 了改变_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 的结论是_ _ _。 重力 在浮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 物体的重力有关(能体现“与重力有关”的其他合理答案 均可) 新课标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 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 _。 甲同学 将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控制体积(浮力)不变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1 浮力的应用 轮船:利用“_”的方法增大V排,从而增大 _。轮船无论是在海里,还是河里,均处于_ 状态,轮船所受到的浮力_它的重力,因此轮船所 受到的浮力是_;但是由于海水密度_河水 密度,所以轮船由河里驶向海里要_一些。 潜水艇:通过改变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空心 浮力漂浮 等于 不变的大于 上升 自身重力 新课标 气球和飞艇:气囊里充的是密度_空气密度的 气体,通过改变气囊的体积,从而改变受到的_来 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密度计:利用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浮力与重力_ 的原理工作。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 总等于它的重力,故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越多。 小于 浮力 相等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K27 4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 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 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 ,烧瓶将会 (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 新课标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烧瓶处于悬浮状态,故它受 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当从A管吸气时,瓶内液面上方 气压会减小,液体将进入瓶内,使得烧瓶的总重增加, 而烧瓶一直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 所受浮力不变,因此吸气后重力将大于浮力,由浮沉条 件可知它将下沉,选C。 新课标 2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_,它受到的浮力_,它排开水的体 积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不变 不变 变大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2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1浮力的大小比较 第一种:几个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由于液体密度 _,根据阿基米德原理_可知,排 开液体体积V排越大,受到的浮力_。 第二种:同一个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物 体的重力_,判断浮力大小时可根据浮沉条件,以 重力为参照标准做出判断,即物体下沉时F1G、物体悬浮时F3G,则有F1F3F2。 相等 越大 不变 新课标 2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压强与浮力的计算问题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查点,这 类计算题往往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及浮力的 计算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解题时注意以下几点:正确 选用压强与浮力的计算公式;正确理解公式中物理量的 含义;整体分析与单独分析相结合(压强与浮力的问题 常涉及很多连接体,如两物体叠放、固体容器中装有液体 、木球与铁球相连后浮在水中等)。 针对训练 新课标 如图K275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 3 m3、重6 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 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 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 小了多少? (1)10 N (2)4.0104 m3 (3)100 Pa 新课标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塑料袋水(袋中无空气,袋自身重力 和体积不计)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在不断减 小,因为这袋水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浮力作用,当完全浸没 后,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零,因为这袋水可以悬浮在水中, 当将袋中的水换成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其他物质时,物体 照样能悬浮在水中,这说明物体与液体密度相等是物体悬浮 于液体的条件。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3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认识“杠杆” 定义:在_的作用下,能绕_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支点(O)。 力臂定义:从_到_的距离。 力 固定点 支点力的作用线 新课标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理解平衡:杠杆平衡是指杠杆_或_转动。 进行实验:调节杠杆两端的_,使杠杆在 _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_对杠 杆平衡的影响及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_;杠 杆的调节方法是左倾_,右倾_。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 _,写成公式为_或_ _。 评估交流:不同的物理量不能进行加减,但可以乘 除。只测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结论。 静止 匀速 杠杆自重水平位置 平衡螺母 力臂数值 左调右调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针对训练 新课标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 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 _;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 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 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 条件是_, 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平衡螺母 便于测量力臂 排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 衡的影响 F1 L1F2 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新课标 小光同学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K281所示的两组钩码。 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_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 ,采用两端同时减掉_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 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 2 1 1个钩码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4 杠杆分类与力臂作图 1杠杆分类 费距离 省距离 新课标 2杠杆力臂作图 作图步骤:一找点(即支点O)、二画线(即画出力的作用线, 用虚线画)、三作垂线段(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就是力 臂,用括弧标出)。 杠杆最小力的画法:使用杠杆时,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 动力臂最_。 最长力臂的确定:A.把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作为最长力 臂。B.在滚动圆柱体时,把支点和圆心相连延长而成的直径作 为最长力臂。C.对于长方体来说,对角线为最长力臂。 根据支点位置确定力的方向(支点在中间二力同向,支点 在一端,二力反向),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最长力臂垂线 即可得出最小力。 长 针对训练 新课标 有一种新型水龙头,如图K282甲所示,当我们用水时, 只需用手拨动出水口处的机械制杆即杠杆,水就流出,手离开 ,水龙头就关闭。图乙为此杠杆的简化图,O为支点,F2为阻 力。请你在图乙中A点画出杠杆所受动力F1的大致方向、动力 臂 L1及阻力臂 L2。 图K282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5 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 1滑轮和滑轮组 等臂 省力 方向 新课标 2其他简单机械 省力 距离 连续转动 越长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省力杠杆 A 新课标 2如图K283所示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 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 图K283 A甲 B乙 C丙 D丁 D 新课标 3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 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D减少所做的功 C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6 滑轮组的绕线与分析 承担重物绳子股数的确定:一般 采用“切割法”确定绳子股数,即 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切断(如图 K284所示),数出拴在动滑轮上的 绳子股数,即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 图中的股数已标出)。 新课标 第二十八讲 考点梳理 新课标 滑轮组相关分析: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越多,越 省力;绕线规律:“奇动偶定”,即对于滑轮组,若 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则有奇数股绳子承担重物;若 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则有偶数股绳子承担重物。 第二十八讲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如图K285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请画出最省力的 绳子绕法。 第二十八讲 针对训练 新课标 2如图K286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 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第二十八讲 实验小变式 新课标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时,当左端低时,则螺母(两边的都可)应向右调 ,当右端低时,则螺母(两边的都可)应向左调;实验中当 挂上钩码时,就不能再调节两边的螺母了,这些都与用天 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是相似的。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7 功和功率 1理解“做功” 必要因素:一是_,二是 _。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比如推而未动、提而未起) ,有距离无力(如物体由于惯性通过一段距离),力与距离垂直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新课标 计算公式:_。 单位:功的单位是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 做_,简称_,符号是_,1 Nm_J。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_。 牛米 WFs 焦耳 焦 J 1 不省功 2功率 含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_的物理量,所以功率大 ,说明做功_。 定义:_内所做的功,用符号_表示。 定义式:_,引申公式:PFv(说明:当汽车发动机 功率一定时,由可知 ,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所以汽车 爬坡时,司机换挡减速,以获得更大的牵引力)。 单位:主单位是_,符号是_。1 kW_W。 新课标 单位时间 快慢 快 P 瓦特 W103 新课标 爬楼功率的测量:a.用体重计测出_,记作m; b.用卷尺测出楼层的_,记作h;c.用秒表测出爬楼 所用的_,记作t;表达式:_。 时间 质量 高度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在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解析 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 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故选B。 B 新课标 解析 由于两位运动员的身高不同,因此即使二人用 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来,但二人做的功是不同的 ,身高较高者做的功多,且他的功率大,选B。 B 新课标 3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 N的 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0.3 m,用时0.5 s,轨迹如图K291所示。则此过程中重力做 的功为_J,重力的功率为_W。 图K291 150 300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8 机械效率及测量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_叫做机械效率;公式: _。 说明:_不可避免,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 机械效率通常用_表示,它_单位;机械效 率的高低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_,与机械做功 多少无关;机械效率具有“可变性”:同一简单机械提升 重物不同,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摩擦、增加 物重。 1理解“机械效率” 比值 额外功小于1 百分数没有 比值大小 新课标 2机械效率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竖直匀速匀速向上 新课标 高 低 高 新课标 第二十九讲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如图K292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1.25 N的 拉力F,将重为1.8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 有用功是_ J,机械效率是_。 72%0.36 新课标 2. 如下表所示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 有关数据。 新课标 (1)请在图K293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新课标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 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自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他额外 功将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 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与_和_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 m所用的时间为1.5 s, 则动力的功率为_ W。 66.7% 物重 变大 摩擦 0.14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89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认识“能” 物体能够_,表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 的单位是_。 对外做功 焦耳 新课标 2机械能的分类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3.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 持_。 弹性形变 运动质量 速度 被举高 质量高度 不变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某同学家住高层住宅,当他乘坐电梯从一层匀 速上升至十五层的过程中,他的 (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A 新课标 2立定跳远是中学生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图K294是立 定跳远时的分解图。运动员起跳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 为_;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 为_。 图K294 具有动能 动能转化为势能、势能转化为动能 新课标 3如图K295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 与_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 明小车对木块_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_(选填“大”或“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 验将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速度 做功 大 不能 新课标 1.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在用弹簧测力计拉绳并 提升物体时,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这样每段绳 子承担的拉力才是相等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才反映的是 每段绳子的拉力;另外,在该实验中,我们可以不测钩码上 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移动的距离s,因为在计算机械效率的 过程中,这两个量是可以消掉的。 新课标 2小孩在玩跳蹦床时,从开始弹到弹入空中的整个 过程中,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 能的过程,是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但机械能并不守 恒,有相当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这与乒乓球在 地上弹跳,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最后慢慢静止下来是 类似的。 3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还要用到转换法来 显示能量的大小。 新课标 4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让质量 不同的两个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斜面底端与 木块相碰时的速度相同,再比较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距离越大, 则说明此时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之 间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的是小球的质量相同(或使用同一个小球) ,获取不同速度的方法是让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 5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 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那么回摆后,铁锁不能 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是变小的;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 势能转化为动能;铁锁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铁锁下 降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90 特殊方法测密度 1“间接”测密度 理解:“间接”测密度的关键在于利用所测量 表示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导出表达式。 原理: 。 测量工具:只有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其中 之一,有适量水 新课标 具体方法: 新课标 新课标 2平衡法”测密度 理解:“平衡法”测密度的关键在于找出平衡量,进而列 出平衡等式,然后导出密度表达式。 测量工具:天平、U形管、密度计三者之一,刻度尺,有适 量水。 具体方法: 新课标 新课标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如图K301所示是小华利用合金 块、水等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实验情景。 设计甲、乙、丙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的 关系。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_N, 合金块的体积为_ m3,其密 度为_kg/m3。(g取10 N/kg) 3103 排开液体的体积 1 1104 新课标 2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 、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图K302 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 密度计。 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 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K302所示)。 _ _ _。 测出液面上方竹筷的长度h2(或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 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竹筷浸入液面下的长度h2) 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 请把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水1.0 g/cm3, F浮液gV排)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 (2)密度计是利用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 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盐水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 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_g。(盐 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新课标 使竹筷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漂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职辅导员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保育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宫颈癌筛查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实施报告001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切片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构建与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实践报告
- 解析卷-河南省义马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综合测评试题(解析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润唇膏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深圳知识产权保护简易劳动合同范本
- 人教版初中全部英语单词表(含音标)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 《心系国防 有你有我》国防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普通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统考试题含解析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新编文学理论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企业后勤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三超一疲劳驾驶案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