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ppt_第1页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ppt_第2页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ppt_第3页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ppt_第4页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科学部 张艳萍 管理学基础理论 早期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管理学基础理论 管理的实质 古典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经济意义上的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早期管理理论 特点:经济学的产生,管理学的铺垫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欧文(人事管理之父) 2、传统管理理论 特点:经验管理即个人(中心)管理; 管理者就是企业所有者工厂主; 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工厂主的利益。 代表人物:巴贝奇,艾默生 意义: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石。 3、科学管理理论 特点: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经济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 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最初阶段 主要代表: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三层管理)高级管理阶层 中级管理阶层 基层管理阶层 行为科学理论 (1930s1960s) 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人的 行为规律的研究。 前期集中于组织中的人及人际关系的研究。 后期集中于对人的激励和管理者的领导行为的研究。 特点: 主要代表: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麦格雷戈的人性管理理论;勒温的群体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1960s至今) 形成所谓的“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管理职能的高效率化。 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管理技术的电子化。 管理人员专业化。 管理方式民主化。 特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 心理的实质 认知过程 意志过程 情感过程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v心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蚯蚓) -感觉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 脊椎动物:鱼类开始 各种感觉器官-知觉认识整个事物 灵长类动物(黑猩猩)-思维的萌芽-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 人-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思维和意识) v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脑(神经系统) 发生,发展,完善的结果。 感觉: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整体属性的放映。 记忆:对感知过程的存储和提取。 思维:间接概括过程。 想象:对表象进行再加工。 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人格) 认知 过程 情感 过程 意志 过程 个性心理 倾向性 个性心理 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需要 动机 兴趣 案例 Z公司是一家服装公司,现在正在进行3.15促销活动 。 分别有以下几种形式: A 打折促销 B 赠品促销 C 电视广告促销 D 抽奖促销(如买到一定数额可以抽奖,有机 会获得一辆价值10万的轿车)最能吸引你的促销方式是什么? 最不能打动你的呢? 认知过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 情感过程 p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的过程。 p依据情绪色彩的程度分为情绪、情感、情操。 情绪影响行为 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积极情绪下更易被说服 积极情绪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积极情绪下更能做出明智的判断 管理员工时: 尽量创造出优美和谐的环境 在员工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与员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意志过程 p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达到既定目的而采取 的自觉行动 。 p两个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p两个特征: 有明确的目的; 意志过程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本章小结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产生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管理学的诞生 霍桑实验:心理学全面进入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的 初创阶段 人性假设:各种管理的内在原因 心理过程:影响人的行为 亚当.斯密 (17231790) p1723年出生,苏格兰人 p经济学鼻祖 p生活背景:重商主义 p代表作: 道德情操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商业行为的目的是出于人们的利益追求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满足 彼此利益,达到双赢。 u劳动分工理论 u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 重要途径 u技术进步 u节约时间 u新机器、新工具的采用 u国际分工思想 斯密认为富国的相对优 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 专业化于制造业,贫国 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 ,应当专业化于农业。 在进步的社会中,农 民一般只是农民,工 人只是工人 文章推荐:曹俊杰,浅析管仲的分工思想斯密的影响。 p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犹太人,父亲是 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 p12岁的时候,留学荷兰 p14岁回到英国,跟父亲经商。 p21岁,离家出走,自己创业,成为证券界精英 。到他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价值70万镑(现在 的数千万美元)。 p 27岁,首次接触国富论,对政治经济学产 生兴趣。 p1817年,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p1823年9月11日,因耳疾突然去世,年仅51岁。 p价值理论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 p工资理论和利润理论 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 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 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并以此得 出结论: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 利润就越低。 举例: 生产一单位布,英国:50个劳动日,葡萄牙:25个劳动日 制一单位酒,英国:200个劳动日,葡萄牙:25个劳动日。 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 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 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应放弃生产比较劣势 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 “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 p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学说) 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p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p主要著作: 计件工资制(1895) 车间管理(1903) 科学管理原理(1911) p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创 立的科学管理方法被称为“泰勒制”。 泰勒的生平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 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 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 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 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 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 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 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1856年3月20日,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 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由于他十分 刻苦,视力和听力受到了损害而不得不辍学。 1878-1897年,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 Steel Works)当机械工人,由于工作努力,升为职员,后又被 提拔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厂总技师,这中间只经过 了六年时间。发现了许多工人在干活时都有磨洋工、工 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并进行了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 18981901年期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贝瑟利恩钢铁公 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搬运铁块实验、铁砂 和煤炭的挖掘实验。逐渐形成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泰勒制”引起了无数渴求科学知识的其他企业的向往,很 多企业邀请他前去讲学和指导,其中包含大名鼎鼎的美国 陆军军械部、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等。泰勒的后半生几乎 就是专门以宣传科学管理为职业,导致了世界第一个职业 管理咨询师的产生。“流水线”也是在泰勒制的影响下诞生 的, 福特公司首先运用泰勒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奥斯维辛集中营就如同一个组织严密、管理有效的工厂 。所不同的是,工厂生产产品,奥斯维辛生产尸体;工 厂把原料制成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奥斯维辛把人变成 原料。1941年到1944年的相对短暂的3年时间里,纳粹竟 能杀害数百万犹太人、斯拉夫人和战俘等等。 这部屠杀机器的“高效率”的运转: 首先,在各地集中,然后运到各集中营。先掠夺受害者 的财物,然后鉴别挑选还有压榨价值的劳动力,其余的 送进毒气室,杀害后再次剥夺有使用价值的部分如头发 和金牙,最后送进焚尸炉。 泰勒制受到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人们的抗议。一位名叫 辛克莱的年轻的社会主义者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 指责泰勒“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提高了362%” 工人针对泰勒制进行的罢工风潮。美国国会于1912年举 行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 为了排除人们的疑虑,泰勒不得不常常长途跋涉为其理 论和方法进行说明和辩护。在一次外出发表演讲的归途 中,他在通风的卧铺车厢感染了肺炎,不久被夺去了59 岁的生命。他的墓碑位于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烟囱的 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 斯洛泰勒”。 泰勒的三个著名实验 n金属切削实验 p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时,用什么样的刀 具、多大的速度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率。 p预定为六个月实际却用了26个年头,花费了巨额 资金,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 p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 标准等资料 p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n搬运铁块的实验动作时间分析 实验前 工人每天工资:1.15美元 每天搬运重量:1213吨 实验后 1.85美元 47吨 实验结论: 1.精心挑选工人 2.让工人了解到这样做的好处,让他们接受新方法。 3.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技能。 4.按科学的方法工作会节省体力。 n铁砂和煤炭的挖掘实验(铁锹实验) p实验前 工人自带铲子,铲子的大小各不相同,不同的工作 用相同的铁锹,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p实验过程 每铲21磅时效率最高 使用不同的铲子 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 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 建立了工具库房 p实验后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16吨到59吨) 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美元 堆料场的工人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 工人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 的工人”。 3、工作定额原理 企业需要设定一个制定定额的部门或者机构,这不 仅利于管理,在经济上更是很合算的。 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 究,确定工人的合理工作量,即工人的劳动定额。 4、实现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标准化原理) “他们曾经把一个装配工的全天的工作拍成影片。研究了他 的动作以后,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凳子,其高度恰好使这 个装配工不致因弯腰而浪费时间。他们派了一个童工去做装 配工的助手,这个童工必须用固定的最恰当的方式把机器的 每一部件递给装配工。过了几天,这个装配工只用以前四分 之一的时间就完成了同一的机器装配工作。” “他们把新来 的工人引进厂内电影放映室,把他要做的生产工作的标准 方法放映给他看,并且促使他赶上这个标准。一星期以后 ,他们在电影放映室把这个工人自己的工作放映给他看,并 且同标准方法加以比较。” 5、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设定专门的制定定额的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 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 制定差别工资率,对同一个工作,设定两个工资率 工资付给工人而不是付给职位,即工人的工资按照他 的贡献来确定,而不是按照他所处的岗位来计算。 6、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划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提出计划和执 行分开的原则。 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 工人每天的工作至少在一天前就有人设计好了,大 多数情况下,工人会受到书面指示,其中包括他的任 务和工作方式。工人只要按照计划执行就行了。 7、例外原则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 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 策权和控制权。 8、工人和雇主之间必须来一场“心理革命” 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 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 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 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操作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 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 统计和监督制等等。” 列宁 p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p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p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经济人”) p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工人 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 。 p仅解决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没有解决企业 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p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 p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同于管理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p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p管理的14条原则 p通过管理教育提高管理能力 p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p又称官僚政治或官僚主义 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 来管理。 p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人员按职业专业化进行分工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任用,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训练来实行 (4)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5)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以及 办事程序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是 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工业文明中的问题(1933) p人是社会人。 p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 生产率的关键。 p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 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p提出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意义:首次把人际关系问题摆到了管理工作的首位。 人性假设理论 p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 属性的基本看法。 p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有人的尊严,人 有人的“自我”。这种自我的重要特征是渴望获 得别人的尊敬。 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 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 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方面(1960 ) (“X理论一Y理论”) Douglas M Mc Gregor (19061964) 雪恩组织心理学(1960) 经济人假设(rational-economic man) 社会人假设(Social man) 自我实现人假设(Self-actualizing man) 复杂人假设(Complex man) 源于享乐乐主义义哲学和亚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劳动 交 换换的理论论 认为认为 人的一切行为为在于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经济 利益,人的工作动动机是获获得最大的经济报经济报 酬 。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 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 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亚当.斯密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如: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泰勒 多数人生来懒惰,且尽可能逃避工作 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 需要,所以他们将选择那些在经济上获利 最大的事去做。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 须采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 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 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喜欢担负责任, 宁愿接受别人的领导或指导。 人群大致分为两类,多数人符合上述假设 ,少数人能克制自己。 n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劳动 生产率、完成任务。 (任务管理) n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 群众无关,工人听从指挥。 n强调严密的组织和制定具体的 规范和工作制度,如工时定额、 技术规程等。 n用金钱刺激工人劳动积极性,严 厉惩罚消极怠工者。“胡萝卜加大 棒”政策 观点 相应管理措施 这这种假设设是在梅奥的霍桑实验实验 基础础上提出来的。 人们们最重视视在工作中与周围围的人友好相处处,良好的人 际际关系是调动调动 人的生产积产积 极性的决定性因素;人们们在 工作中得到的物质质利益,对对于调动调动 人的积积极性只具有 次要的意义义。 社会人假设 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和物质 ,而是人的全部社会需求 工人的工作效率,随上级满足他们社 会需求的程度而变化 科技的发展及工作合理化结果,使工 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人们便从 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乐趣和意义 工人对同事之间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组 织所给予的经济报酬更为重要 n管理者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完成, 更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 n奖励方式上,考虑个人奖励, 更应提倡集体奖励 观点 相应管理措施 n参与式管理 n管理者职能改变,不只限于计划、 组织和控制,更应该注意上下沟通。 n管理者不仅要注意对下属的指导和 监控,更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 要培养职工归属和整体感 产产生背景:西方人本主义义思想盛行 人类类需要的最高层层次是自我实现实现 ,即人要充分地 发挥发挥 自己的潜能。 人一旦达到这这个境界,就会有自制能力,就会调调整 个人目标标,使之与组织组织 目标结标结 合。管理人员员的任 务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