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矿井水防治理论及技术探讨(总工班).ppt_第1页
实用矿井水防治理论及技术探讨(总工班).ppt_第2页
实用矿井水防治理论及技术探讨(总工班).ppt_第3页
实用矿井水防治理论及技术探讨(总工班).ppt_第4页
实用矿井水防治理论及技术探讨(总工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矿井水防 治理论与技术 探讨 施龙青 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主要内容 n中国煤矿水害现状 n矿井水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n关于顶板突水机理 n关于底板突水理论 n关于断层突水机理 n关于突水系数 n三维高密度探水技术 1 中国煤矿水害现状 按水源划分 n地表水体水害事故 4.9% n冲积层水水害事故1.4 % n砂岩类含水层水害事故1.4% n灰岩类岩溶水水害事故 92.3% 按空间位置划分 n地表水害4.9% n老窑水害0.8% n老空水害1.6% n顶板水害4.6% n底板水害88.1% 2 矿井水防治存在的 主要问题 n顶板突水机理及突水量预测问题 “上三带”理论理论;导水裂隙带高度 n底板突水机理理论研究方面 “下三带”理论理论基础为弹性力学理论;为 浅部开采理论 n底板突水的预测预报方法 一直束缚于“突水系数”的概念 n富水性探测技术方面 二维物探手段不能解决工作面内部底板富水性 问题 3、关于顶板突水机理 n“上三带”理论 n“上四带”理论 n顶板水量增大因素 n顶板水量预计 “上三带”理论 开采煤层之上存在三带:冒落带、导 水裂缝带、弯曲带。 冒落带和导水裂缝带统称冒裂带。 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 方法 n按照规程 n类比法 n经验公式法 n理论计算 n现场实测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 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第18号 ) 类比法 兖州鲍店煤矿3煤层综采放顶煤实测资料,该矿岩层倾角为时,k=7。 由于华丰井田地层结构与鲍店井田十分类似,同时华丰矿1409工作面所 开采的煤层就是相当于鲍井田的3煤层,因此,可以根据鲍店井田k1系 数,来推测华丰井田的k2。已知鲍店井田的3煤层开采时岩层的倾角为 5,华丰矿1409工作面岩层的倾角为,则: 华丰矿1409工作面的在采厚为6.50m的情况下,冒落带h1的高度为10.73m。 经验公式法 现场实测 顶板水量增大主要影响因素 n含水层厚度 n顶板岩体的构造发育度 n离层空间 n斑裂线 n矿山压力 含水层厚度 顶板岩体的构造发育度 n断层 n节理 n溶洞 n孔隙 离层空间 “上四带” 顶板峰值衰减系数 ;Cx岩梁之间力的传递系数 ; L工作面跨度;1未破裂岩层的最大抗压强度; 顶板岩层加权平均比重;H未破裂岩层的埋深;。 斑裂线 华丰煤矿地表斑裂线 斑裂线造成的下平巷涌水量 增大机理 矿山压力 n周期性矿山压力 n冲击地压 周期性矿山压力 离层形成的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形成斑裂线 4、关于底板突水理论 n“下三带”理论 “下三带”的理论观点最早是由原 山东矿业学院一批科技人员在实践 中提出的,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和 发展。 n底板破坏带;完整岩层带; 承压水导高带。 采场底板 “下四带”划分理论 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方法 n经验公式 “下四带”理论 n白庄煤矿7105工作面为-430m水平的 第一个工作面,开采深度平均为520m ,工作面斜长80m,煤层的倾角为10 ,坚固性系数为3。底板损伤度0.33。 n根据“下三带”理论10.66m, n根据“规程”10.36m, n根据损伤经验公式21.23m, n现场实测22.47m. 底板破坏深度实测设备 双端封堵侧漏仪 5、关于断层突水机理 断层防水煤柱留设公式 6、关于突水系数 n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有人注意到底板隔水 层的作用 n 40年代至50年代,匈牙利韦格弗伦斯第一次 提出底板相对隔水层的概念。即: n不突水临界值 n统计发现80%突水小于此值 n欧洲国家采用 n60年代至70年代,匈牙利国家矿业 技术鉴定委员会将相对隔水层厚度 的概念列入矿业安全规程 n同时对应用条件做了一些规定,其 中要求采深不超过300m n我国在底板突水规律研究方面起始于 60年代 n70年代中期,国家派科技人员去匈牙 利考察,带回相对隔水层厚度的概念 n焦作矿区水文地质大会战中,提出了 突水系数概念 n实际上相对隔水层概念的倒数! n严格讲不是中国人提出的。 n规定突水系数的临界值 n实质上0.06临界值也不是中国人提 出的 1个标准大气压力 =1.003360.098MPa=0.10108MPa 0.1Mpa。 n严格讲,突水系数预测底板 突水只能适用于采深小于 300m,至多到500m! n70年代至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突水系 数进行突水预测预报不准确,究其原因 ,一个根本问题是未考虑矿压对底板的 破坏因素。因此西安分院水文所对突水 系数的表达式经过两次修改后确定为: n列入1984年5月15日原煤炭工业部颁 发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及1989 年9月9日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 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n规定了两个临界值:0.1、0.06 n值得注意的是那时的采深有的达到 了500m n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 审议通过的煤矿防治水规 定使得突水系数回到上世 纪70年代。 建议 n在采深小于300m时,可以使用。 n在采深300m500m时慎用,如果 构造不发育可以用,如果构造发 育,则小心。 n在采深大于500m时,必须考虑底 板破坏深度。 突水概率指数 nE0.6 不突水 nE=0.60.8 突水可能性较大 nE=0.81.0 肯定突水 7、三维高密度探水技 术 底板水探测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地 层电阻率三维数据体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下 80米、徐灰层位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下 120米、奥灰顶界面深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地层 底板下130米、奥灰顶界面下10 米深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地 层下140米、奥灰顶界面下20 米深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下 150米、奥灰顶界面下30米深 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下 160米、奥灰顶界面下40米深 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下 170米、奥灰顶界面下50米深 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底 板下180米、奥灰顶界面下60 米深度 良庄煤矿31108工作面底板下220 米、奥灰顶界面下100米深度 垂直切片(沿轨道巷) 距轨道巷30米 距轨道巷60米 距轨道巷90米 距轨道巷120米 距轨道巷150米 沿运煤巷 倾向垂直切片平行切眼60间 距 顶板水探测 滕东生建煤矿3下107工作面 顶板地层电阻率三维数据体 顶板上10米 3煤顶板富水区分布图 动态监测 以龙固矿为例 龙固矿1301N工作面采前富水 性分布图 第1次2009年10月6日 工作面迎头前方390m富水 区 第二次2009.10.3 迎头390m富水区 第三次探测2010.1.23 迎头390m富水区 2010.2.20 迎头前方390m富水区 采空区探测 焦家B区电阻率三维数据体 采空区立体图 寺庄C区电阻率三维数据体 C区采空区立体图 巷道富水性超前探测技 术 在桩号1030米位置为低阻显示,说明该位置顶板三灰富水 ,这也与该位置顶板淋水一致;巷道迎头位置以及前方80米范围 为高阻显示,说明该地段地层富水性差;迎头出水估计与后方的 1030米位置富水区有关,在迎头位置右侧电阻率有相对低阻显 示,说明迎头出水通过该位置与后方的1030米位置富水区联系 ;巷道迎头前方80米以远为低阻显示,说明迎头前方80米以远地 层富水性强 钻探验证400方/小时 龙固煤矿辅1运输大巷富水性超前探测 龙固辅2运输大巷富水性超前探测 已掘巷道部分基本在高阻区,说明已掘巷道位置已掘巷道部分基本在高阻区,说明已掘巷道位置 地层不富水;在巷道迎头至前方地层不富水;在巷道迎头至前方7070米范围为高阻显示米范围为高阻显示 ,说明该位置地层不富水,因为该位置经过注浆处理,说明该位置地层不富水,因为该位置经过注浆处理 ,高阻也说明了注浆质量较好;巷道迎头前方,高阻也说明了注浆质量较好;巷道迎头前方7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