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3页冻结10t, 低温库200t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摘要:该设计是*地区制冷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冻结间和冻藏间制冷系统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手算法来计算冷负荷。并对各种制冷机及其辅助设备的选用进行了经济性及技术性比较分析,最后决定采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冷间制冷工艺设计是根据冷间冷却设备负荷的大小及冷间性质,来选择蒸发器并合理考虑冷间的气流组织。而后进行了风力及管道设计计算,并对制冷系统的试压、 试漏、及管道的保温问题做了简单说明。关键词:制冷系统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经济及技术分析 引言 由于我们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制冷与空调技术,尤其是大、中、小型冷库的设计、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布置及制冷系统的性能、安装、调试等。因此为了使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课题选择上我选择了“冷库的设计”这一课题。在此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碰到了许多冷库中的难题,我都力求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老师得到答案。在这里,我特别感谢*老师,正是由于他的辛勤的指导,才有我这篇论文的完成。目录引言(2)第1章 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7)1.1工程概况.(7) 1.2气象条件(7)第2章 冷负荷计算 (9)2.1冷库、外墙、屋顶、地面保温层结构(9) 2.2计算各传热层系数(10) 2.3设备负荷计算 (11)(1)围护结构传热量q1 (11)(2)货物流量计算q2 (11)(3)q3与q4计算 (12)(4)操作流量计算q5 (12)2.4各房间的负荷汇总(13)2.5速冻遂道冷负荷校核计算 (14)第3章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16)第4章制冷机及辅助设备的选择(18)第5章冷间制冷工艺设计(31)5.1冷间的配风方式及气流组织(31)5.2冷间的制冷工艺(31)第6章制冷系统管道(32)第7章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35)7.1制冷系统试压试漏(35)7.2管道保温(36)第8章结论致谢(38)参考文献(39)1.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1.1工程概况 此次毕业设计为某公司进行制冷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制冷机房、冻结间及冷库。该工程包括冻结间 ( -23),低温冷藏间( -18)两项制冷系统。此设计题目是我们专业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毕业设计对我以前学习的专业知识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本制冷系统设计原始资料概况如下:1.1.1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冻结间:设计温度-23。库房内净高4.2m,总建筑面积为12.56.7 = 83.75,冻结能力10吨/小时。 冻结物冷藏间:设计温度-18。库房内净高5 m,总建筑面积为12.516 =200,低温冷藏总能力为200吨。1.1.2 室内计算参数冻结间 : t = -23,= 9095%冻结物冷藏间: t = -18 ,= 9095%1.2 气象条件1.2.1 室外计算参数根据设计手册附录的室外气象参数中查的,德州市室外设计参数:地理位置:北纬3726;东经11619;海拔21.2m大气压力:冬季102.525千帕;夏季100.258千帕室外计算干球温度:采用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 31室外计算湿球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26.9室外计算相对温度,夏季通风 60%室外风速:冬季 2.8 m/s 夏季 2.0 m/s1.2.2 室内计算参数冻结间t = -35冻结物冷藏间t = -181, = 9095%2 冻结间和冻结物冷藏间的冷负荷计算库房耗冷量,即在单位时间里必须从库房内取的热量,根据产生的热量不同,库房耗冷量可分为五类。q1围护结构传热量w;q2货物热量 w;q3通风换气热量w;q4电动机的运转热量 w;q5操作热量 w库房冷却设备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q = q1+q2 + q3 + q4 + q5式中qq库房冷却设备冷负荷w;q1围护结构传热量w;q2货物热量 w;q3通风换气热量w;负荷系数;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取1.3,其他库房取1;q4电动机的运转热量 w;q5操作热量 w2.1 冷库外墙、屋顶、地面保温层结构外墙:由外到内依次为370mm外墙、聚氨酯氢凝防潮隔气层、单面聚氨酯彩板粘贴(聚氨脂容重不小于37mm)。地基:由上到下依次为:的620号钢筋混凝土粘结层、0.2mm厚聚氨乙烯薄膜一层采用同质漆粘接满贴、250mm厚聚苯板烯板分两层下层150厚上层100厚用聚氨酯粘贴并灌缝离墙50mm留缝并用聚氨酯灌缝、0.2mm厚聚氯乙烯薄膜一层采用同质胶粘接满贴、水泥沙浆找平层、架空层。顶层:有上到下依次为:厚sbs防水卷材两道、刷基层处理一遍、水泥沙浆找平层、钢筋混凝土现场施工、刷素水泥沙浆一道、250厚聚氨酯喷涂、20厚白水泥沙浆抹面。2.2 计算各面传热层系数传热系数: 其中:围护结构外侧表面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内侧表面传热系数。各层隔热材料的导热率。2.2.1冻结间(1)无防风设施的外墙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外墙传热系数k=1/(1/23+0.37/0.8141+0.15/0.0314+1/29)=0.19w/(m)有防风设施的外墙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外墙传热系数k=1/(0.37/0.8141+0.15/0.0314+1/29)=0.19w/(m)(2)地面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地面传热系数k=1/(1/8+0.125/1.5468+0.0002/0.0465+0.25/0.043+0.0002/0.047+0.02/0.9304+1/29)=0.16 w/(m)(3)顶层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顶层传热系数k=1/(1/23+0.02/0.9304+0.25/0.0314+0.02/0.9304+1/29)=0.12 w/(m)2.2.2冻结物冷藏间(1)无防风设施的外墙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外墙传热系数k=1/(1/23+0.37/0.8141+0.15/0.0314+1/8)=0.19w/(m)(2)地面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地面传热系数k=1/(1/8+0.125/1.5468+0.0002/0.0465+0.25/0.043+0.0002/0.047+0.02/0.9304+1/8)=0.16 w/(m)(3)顶层传热系数:代入数据得顶层传热系数k=1/(1/23+0.02/0.9304+0.25/0.0314+0.02/0.9304+1/8)=0.12 w/(m)2.3 设备负荷计算(1)围护结构传热量q1:其中: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围护结构温度修正系数。围护结构内外侧温度。1. 冻结间 (德州市), = -23 (冷库内)面积:长:12.5 m 宽:6.7 m 高:(承重墙到地层的隔热层下表面):4.2+ 0.395 + 0.293 = 4.888 m墙面积a1 = 4.8887.44 = 36.36672 m墙面积a2 = 4.88813.54 = 66.18352 m外墙负荷:= 0.1936.366721.05(31-(-23) = 391.779 w邻机房:= 0.1966.183521.15(31-(-23) = 780.899 w邻穿堂:= 0.1936.366721.15(31-(-23) = 429.091 w冻结间与冻结物冷藏间相邻墙面,因温差小,可以认为无传热负荷,不做计算。顶层负荷:屋面的面积 f=13.547.44=100.7376 m = 0.12100.73761.2(31+23)=783.336 w地面负荷:地面的面积 f = 13.547.44=100.7376 m= 0.16100.73760.7(31+23)= 609.261 w2. 冻结物冷藏间 (德州市), = -18 (冷库内)面积:长:16.74 m 宽:13.54 m 高:(承重墙到地层的隔热层下表面):5+ 0.395 + 0.293 = 5.688 m墙面积a1 = 5.68816.74= 95.21712 m墙面积a2 = 5.68813.54 =77.01552m外墙负荷:= 0.1995.217121.05(31-(-18) = 930.795 w= 0.1977.015521.05(31-(-18) = 752.865 w邻穿堂:= 0.1995.217121.15(31-(-18) = 1019.442 w冻结物冷藏间与冻结间相邻墙面,因温差小,可以认为无传热负荷,不做计算。顶层负荷:屋面的面积 f=13.5416.74=226.6596 m = 0.12226.65961.2(31+18)=1599.310 w地面负荷:地面的面积 f = 13.5416.74=226.6596m= 0.16226.65960.7(31+18)= 1243.908 w得墙体总负荷:q=391.779+780.899+429.091+609.261+783.336+930.795+752.865+1019.442+1243.908+1599.310=8540.686w(2)货物热流量q2计算q2=q2a+q2b+q2c+q2d q2=其中:q2a 食品放热量。q2b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流量。q2c 食品冷加工过程的呼吸热q2d食品冷藏过程的呼吸热冷间的每日进货量。 货物进入冷间初始温度时的比焓。货物在冷间终止降温时的比焓。货物冷加工时间。货物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质量系数。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比焓。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终止降温时的温度。q1 q2鲜果、蔬菜冷却初始、终止温度时的呼吸热w/kggn冷却物冷藏间的冷藏量,代入数据:因为q1 q2在冷藏间没有呼吸热所以q2c+q2d=0冻结间:m=101000= 10000 kg bb=0.1(肉类冷却或冻结(猪单轨叉挡式)=20h t1=35 t2=-23 h1=318kj/kg h2=12.2 kj/kg =0.42=10000(318-12.2) /20 +100.110000.42(35+23)/20/3.6=42810.56 w冻结物冷藏间:m=101000= 10000 kg bb=0.1(肉类冷却或冻结(猪单轨叉挡式)=24h t1=-23 t2=-18 h1=12.2kj/kg h2=4.6kj/kg =0.42=10000(12.2-4.6) /24 +100.110000.42(35+23)/24/3.6=855.32 w(3)由于所计算的是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没有呼吸热和通风唤气所以不需要。(4)冻结间电动机运转热量 其中:电动机额定功率w热转化系数,在冷间内取1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估算:采用落地式冷风机,冻结间60 m/t,f=6010=600 m选2台klj-300型冷风机,面积300 m,电动机共6台,=3.32=6600 w 代入数值得:q4=10006.611=6600 w(5)冻结物冷藏间操作热流量计算q5q5=其中:每平方米地板面积照明热量,冷藏间可取,加工间、包装间取。每日开门换气次数取次,取次。空气幕效率修正系数,可取,如不设则取。库房空气密度,。操作人数,可按库房内公称容积,每增加人,取4人。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的热量。代入数据: ad=200m 次 nr=4人 =1.3556kg/m2 (有空气幕) hw=74.5253kj/kg hn=16.077 kj/kg,得:=2002+10002(74.525-(-16.077) 0.51.3556/243.6+3/244410=2026.529 w2.4 设备负荷汇总负荷房间q1(w)p q2(w)q3(w)q4(w)q5(w)qq(w)冻结间7022.611.342810.5606600068126.4038冻结物冷藏间5546.321855.32002026.5298428.169所有房间负荷76554.5728w 2.5 系统机械负荷计算温度回路房间-33冻结间12994.336142810.56-16600-1.0756073.239-28冻结物冷藏间15546.320.5855.32-0.5-0.52026.5291.077476.352 计算系统机械负荷得:63549.59 w3.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冷库的制冷装置使用效果的好坏都与所选择制冷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制冷方案确定不当,会给冷库的建设造成损失和操作管理不便。因此在确定方案时,应从先进,实用,发展,经济等方面出发,同时考虑几个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3.1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3.1.1 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依据1冷库的使用性质。本设计中的冻结间用于冻结猪肉,冻结物冷藏间用于冷藏冻结的猪肉。2冷库的规模。冷库是200吨的冷库。3食品冷加工工艺要求:要符合食品冷加工工艺要求,确保冻结食品质量。4冷却水的水质,水温,水量。5制冷装置所处环境,室外空气的温度,湿度。3.1.2确定制冷方案的原则3.1.2.1. 保证食品冷加工工艺要求,降低食品干耗。3.1.2.2. 制冷系统尽量简单、运转可靠和操作管理便,又要有安全保证;在安装机器尽量使机器便于维修。3.1.2.3.制冷系统尽量采用新机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应优先选用自动控制方案;此系统采用压差控制器和电磁阀。3.1.2.4.应全面比较初投资费用,考虑经济技术发展趋势。本系统采用活塞压缩机,价格便宜。3.1.3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内容3.1.3.1 制冷系统压缩级数及压缩机类型的确定;由制冷量选用压缩机,由压力比确定压缩机级数。3.1.3.2. 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的确定;选用氨制冷剂。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选用立式冷凝器。3.1.3.3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选用下进上出方式。3.1.3.4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本方案采用直接冷却。3.1.3.5冷间冷却设备和融霜方式的确定;采用顶排管,用热氨融霜。4.制冷机及辅助设备的选择4.1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4.1.1压缩机选择 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在32.9 pk=1.271,-33 po=0.103时,在4.2中算得压力比大于等于8可以确定为为双级压缩以及由制冷量q=63.51.2=76.2kw可以选用s8-12.5,依据s8-12.5的性能曲线查得:该工况下每台s8-12.5的制冷量为78kw制冷机选型:选 s8-12.5 型单机双级制压缩机1台,所配电动机为功率6.6kw。4.2制冷系统辅助设备选型计算:32.9pk=1.271 -33 po=0.103因为:所以采用双级压缩pm=0.4所以可以算得tm=-3.64在压焓图上求得:h1=1420kj/kg h1=1480kj/kgv=1.2m/hh2=1680kj/kg h3=1460 kj/kgh4=1630kj/kgh5=360kj/kg h7=210 kj/kg q0=h1-h7=1420-210=1210kj/kg低压流量qmd=低压级压缩机指示功率 低压级压缩机实际排气焓值 h2s=h1+=1480+高压级压缩机指示功率 高压压缩机制冷剂流量qmg=h3+=1460+冷凝器热负荷qk=qmg(h4s-h5)=0.086(1653.84-360)=111.27kw4.2.1冷凝器的选型计算:1. 冷凝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所以f=/=111270/3000=37.09 m 说明:(1)冷凝器传热面积,m2;(2)冷凝器的热负荷, w;2.冷却水量的计算:3.冷凝器选型为: lna-40立式型冷凝器1台,每台冷却水用量55.6m/h4.2.2中间冷却器的选型计算:1.中冷器冷却盘管面积的计算:说明:中冷器的冷却盘管负荷的确定:中冷器的冷却盘管传热系数k:查设计手册可取500w/中冷器的冷却盘管的对数平均温差的确定:(2)中冷器桶径d的计算: 桶径计算的目的是使中间冷却器桶体内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保持在0.5m/s,从而使低压级排出的过热气体冷却为饱和气体,所挟带的润滑油得到分离,其计算公式为:说明: 氨压缩机高压级的理论输气量的确定:查手册取0.815;每台s8-12.5压缩机的输气系数;(3)该蒸发温度系统中冷器选型为: zla -1.5,1台,换热面积为1.5m2,桶径为0.412m。4.2.3油分器的选型计算:说明:高压级理论输气系数 0.815高压级的吸气量 油分器内气体流速:按设计手册一般可取0.5 m/s 代入数值得:系统油分器选型为: yfa-65,1台,桶径为325mm。4.2.4高贮器的选型计算:1.制冷系统氨液总质量循环量的计算:=gmd(h2s-h7)/(h3-h5)=0.063(1713.1-210)/(1460-360)=0.086kg/s2. 高储器容积v的计算:说明:(1) 各个蒸发温度下制冷剂质量循环量之和,kg/h;(2)冷凝温度下的氨液比容,取m3/kg; (3)贮液器的容量系数,可取0.5-1.2,本设计取1.2。3.高储器选型为:wca-950型,容积为0.95m3,1台。4.2.5 冻结间冷风机选型计算(1)冷风机冷却面积计算:说明: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冷风机传热系数,取12.38冷间空气温度与制冷剂温度差,取8 代入数值得:却设备容积最大一间制冷剂的充液量。代入数据得:选用: klj-350型落地式冷风机 1台,冷却面积344。4.2.6冻结物冷藏间的顶排管选型计算经多方面比较及多种因素考虑,决定选用光滑u形直式顶排管:排管直径d38、液体集管d57、气体集管d76、角钢l505。排管面积:,其中:其中:排管负荷。 排管在设计条件下的传热系数 排管在特定条件下的传热系数本设计取:。构造换热系数:。管径换算系数:。 供液方式换算系数:。 本设计取。得:计算库房所需冷却面积:选: 2个长10,宽3.082=6.16共50根的双层光滑u形直式顶排管。库房充氨量:4.2.7氨泵选型计算1.氨泵流量计算其中:氨泵流量。蒸发温度下氨饱和液体的比容。流量系数,对下进上出供液采用倍,取倍。代入数据:选用: ab1.5 2台(一用一备),流量:。 为了保证氨泵的正常供液量,氨泵的排出压力(扬程)应能克服供液管道上的全部压力损失以及氨泵中心到蒸发器里液面的液柱,即管道总压降为:p=pmpph, 式中:pm沿程摩擦阻力; p管阀局部阻力;ph输送液体高度的压力损失。为了保证氨泵能稳定输液,便于调节各蒸发器的流量,建议在蒸发器进液管截止阀前保留100kpa的压头。 根据以上计算,即可得出氨泵的扬程 h=(ppy)/g 式中:氨液密度,=650g/m g重力加速度,9.807m/s最后算得满足要求。4.2.8 低循筒的选型计算低循桶直径计算: 说明:低压级输气系数立式低循桶采用0.5立式低循桶采用1 同一蒸发系统中低循桶的个数代入数据得: 选用 cdca1.5 1台 4.2.9集油器的选配: 集油器的选配以压缩机的装机容量为依据。装机容量即机房内所有单双级压缩机的标准制冷量之和。当总装机容量1163kw时,选配集油器d=0.325m两台。按以上标准本设计中选取: jya-159型集油器1台,桶径为d=0.159m。4.2.10空气分离器的选配:空气分离器也根据总装机容量进行选配。当总装机容量1163kw时,选配冷却面积不大于0.45m2的空气分离器,当总装机容量1163kw时,选配冷却面积不小于1.82m2的空气分离器。按以上标准选取:kfa-32型空气分离器1台。5.冷间制冷工艺设计5.1冷间的配风方式及其气流组织食品在冷间冷却(或冻结)效果或储藏质量的好坏,不仅与蒸发器的配置和蒸发温度的高低有关系,而且还与冷间的风速大小和速度场的均匀程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关于冷间空气流速的大小,可有选配的风机风量来确定,而冷间内气流的均匀程度是由气流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 5.2冷间的制冷工艺冷间的制冷工艺设计,关系到食品冷加工质量和干耗,而且对冷藏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很大影响。工艺设计是依据冷间设备负荷大小及冷间性质,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的,要搞好库房制冷工艺设计,必须了解冷间的使用性质及食品的冷加工工艺要求6. 制冷系统管道设计制冷系统管道设计是用经过计算选定管道,根据各管段的设计要求,将制冷机以及各种制冷设备及阀门等部件合理的连接起来组成制冷系统的设计,一个制冷系统是否具备良好的制冷性能,运转是否稳定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制冷系统的管道设计。此设计采用经验值,各管道采用比设备所配阀门大一个型号。主要干道的管径采用手工计算所得。6.1 系统管道和阀门的设计要求此设计的制冷剂为氨,所以要求各管道不能用铜质管材。在系统中也不能用镀锌管,不能对设备的接触制冷剂的表面进行镀锌处理。对管道试压至少67次。各管道表压不超过105pa。因为制冷剂为氨,所以要求各阀门的材料也不能用铜或铜合金,内表面不能镀锌。阀件材料可用:灰口铸铁、可锻铸铁、铸钢。各阀门倒关的阀座。6.2 管道流速要求:蒸发器的氨液到低循桶的单相流的回气管道取1016m/s。氨泵供液两相流体的回气管取68 m/s。吸气管道取1220 m/s。排气管道取1525 m/s。液体管道据管径而定取2070 m/s,管径越粗,流速越高。液体管道、高压自流输液管、从冷凝器到高储器取0.5 m/s。其他液体管道0.51.5 m/s。管道允许的压力降:沿p=p +p局部增加。氨系统中要求吸气管或回气管的允许压力降相当于饱和温度降低1。排气管的允许压力降相当于饱和温度降低0.5。6.3 蒸发器供液管的设计要求每个冷间都应有自分配站上单独引出的并能在分配站调节的供液管。冷风机与排管的供液管道,应从分配站分别引出,不能并联于一根供液管上。并联于同一供液管的蒸发器,应考虑到沿程阻力损失,对各并联供液的蒸发器要求其当量长度基本相等,以保证每组蒸发器都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当同一冷间内,同时存在墙排管和顶排管时,原则上按墙、顶排管分别供液,若采用并联在同一供液管的方法时,先供顶排管,再供墙排管。6.4 吸气管道的设计要防止液击,吸气管要尽量有一定坡度,如果空间不允许,也可无坡度,但必须有过热段。6.5 排气管的设计压缩机本身的排气管上要接单向阀(逆止阀)。逆止阀要装在水平管道上,而实际装在低处,便于操作。总排气管与单个压缩机接入点,也要接入坡度(同吸气管)。6.6 其它管道的设计安全管要求把所有安全阀用管道连起来,接出去,接到房顶1.5m处,使开口朝屋脊。融霜用的热氨管要从油分器与冷凝器之间接出,要在管路上装阀门、压力表,必须接到回气调节站的热氨融霜管。各种管道中不能有气囊或液囊。抽气管要连接在一起接到低循桶的进气口,有多个低循桶时,要接到蒸发温度最低的那个。6.7 对制冷工艺管道布置要求对各种制冷工艺管道要综合安排,对墙、地板、楼板等处的空洞,以及支架要合理共用(集中布置有利于冷桥的处理)。穿墙管道要考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直管道长度大于100m时,应考虑冷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伸缩弯处要避免液囊和气囊)。氨液管道不要形成气囊,氨气管道不要形成液囊。要考虑吸、排气管及其它管道的倾斜。7 . 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7.1 系统试压、排污、试漏、抽真空7.1.1 系统试压1. 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后,应以压缩机空气或氮气试压。试压前除机器本身阀门关闭外,所有手动阀门均开启,电磁阀及逆止阀等阀芯组体应取出保存,以保证管道畅通和避免水气锈蚀。2. 高压部分,从氨压缩机排出口起经冷凝器到分配站,试压压力采用1800kpa(表压力),低压部分,从分配站起经蒸发器到氨压缩机吸入口,试压压力采用1200kpa(表压力)。试压开始6h内,气体冷却的压力降不大于30kpa,以后18h内,当室内温度恒定不变时压力不再下降为合格。当室内温度是根据气温在变化时,其压力下降值不应超过计算的计算值。如超过计算值,应进行检漏,查明后消除泄漏,并应重新试验,直至合格。要防止草率从事,避免投产后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3. 中间冷却器等中间压力下工作的容器试压采用1200kpa(表压力)。4. 氨泵、浮球液位控制器等试压时可暂时隔开。5. 玻璃液位指示器应采用板式,中、低压容器如果采用管式,其玻璃管必须用1800kpa(表压力)高压玻璃管。系统开始试压时须将玻璃液位指示器两端阀门关闭,待压力稳定后再逐步打开两端阀门。7.1.2 系统排污1. 氨系统排污,应用不超过600kpa(表压力)压缩空气吹污,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直到排出气体不带水蒸汽、油污、铁锈等杂物为止。2. 氨系统试压排污完毕后,应将系统中所有阀门(除安全阀外)的阀芯拆卸清洗。7.1.3 系统抽真空实验1. 氨系统排污后才能进行抽真空实验。2. 系统中所有阀门都开启。3. 抽真空最好分数次进行,以使系统内压力均衡。4. 抽真空计量应采用u 型水银压力计,从压力表阀接入,以使读数准确。5. 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3kpa(40mmhg),保持24h,系统升压不应超过0.667kpa(5mmhg)。各地区海拔高度不同,应参照当地大气压力实际值制定系统抽真空应达到的真空度数值。7.1.4 系统氨试漏1. 系统经试压和抽真空合格后方可用少量氨试漏。2. 氨试漏应分段、分间进行,以200kpa(表压力)氨气试漏,不得向系统灌人大量氨液。3. 氨试漏可用酚酞试纸检漏。4. 如发现系统有泄露现象,必须将系统氨抽净并与大气连通后方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业服务行业共享经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电子游戏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零售行业移动支付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区块链数字货币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人类基因编辑行业伦理风险与医疗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全员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宁波市2025浙江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局属事业单位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文联所属单位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林省2025年度柳河县事业单位域外人才回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如何建立高效学习小组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学大纲
- 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