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广南隧道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南隧道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南隧道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南隧道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南隧道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广南隧道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交通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来高,在道路的修建中也越来越来重视其运营的舒适性和环保。因此,为了顺应地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满足线形要求,本设计针对广南县的地质地貌情况,选定隧道方案。在论文中,主要进行了隧道的结构、通风、照明及施工设计。首先,选定隧道路线,确定洞口位置,然后进行合理的隧道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通过计算分析确定支护结构的合理性;通风照明方面,是在满足交通量和运营的条件下,通过计算调整加以设计;施工设计中主要介绍了具体施工方法及其施作过程。关键词:广南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通风照明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to the demands the highe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is also increasing emphasis on its operations to the comfor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topography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alignm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of the county wid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selection of the tunnel option. in the paper, mainly the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ventilation, lighting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first of all, the selection of the tunnel line, determine the hole location, and then proceed to a reasonable geometric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design, analysis by calculating the support structure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ness; ventilation lighting is to meet the traffic volume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calculating the adjustments to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design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specific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e process facilities.key words: guangnan tunnels, rock pressure, lining structural, ventilation lighting第一章 设计原始资料1.1. 主要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隧道净宽:0.75+0.25+0.5+23.75+0.5+0.259.75 m;隧道净高:5.0 m;设计行车速度:80 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120; 地震烈度:度,按度设防;路面基本照明亮度:4.5 cd/m2;co允许浓度:250 ppm;烟雾允许浓度:0.007m-1。1.2 工程概况广南隧道是一座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位于云南省广南县境内。右洞起止桩号为:yk132+320yk134+047,长1727米,左洞起止桩号为:zk132+290zk134+008,长1718米,属长隧道。广南隧道右洞进口位于r1050m的曲线上,出口位于r640m的曲线上,纵向坡度为0.85的单向坡。广南隧道左洞进口位于位于r1050m的曲线上,出口位于r840m的曲线上,纵向坡度为0.815的单向坡。1.3地形地貌隧道位于广南县境内,隧址区属滇东南中低山区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756米,最低海拔882米。,地形起伏较大,山势较陡,坡面植被较发育,地面标高介于1374.601669.20m之间,相对高差294.60m。隧道进、出口段坡坡度较缓,约2530。1.4气象路线所经区域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特征较为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较充足,雨水较充沛,雨量集中。广南县为中亚热带及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071.71198.8毫米之间,多集中于五至十月份;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平均气温22.5,最冷月平均气温8.1,无霜期305天,日照百分率42。灾害气候主要为春旱、冰雹和暴雨。1.5、地震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6工程地质隧址区地层主要由泥盆系中统(d2p)灰岩、泥质灰岩、泥岩和硅质岩,夹泥灰岩、碳质页岩、煤矸石和第四系坡、残积物q4dl+el1.7水文地质条件隧址区进口段及左侧沟谷切割较深,呈“v”字型,有常年流水,平时水面宽约1.00-2.00m,深0.20-0.30m,流量受雨季控制,雨季时节水面宽约2.00-3.00m,深1.00-2.00m,最大洪水水位标高为1327.00m,距进口洞底面在45m以上,对隧址无影响。在zk132+700左约108.0m处见一泉眼;钻孔控制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简单。 第2章 隧道总体设计2.1隧道选址综合分析本隧道的地形地质图,根据以下原则对隧道进行选址:(1) 隧道位置应尽可能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节理裂隙不发育,岩性较好,稳定的地层中通过。应注意避免岩层软弱结构面、断层,必须通过时,应使隧道的通过长度最小。(2) 隧道穿越两种岩性迥然不同的岩层接触带时,应避免平行和接近平行,应尽可能垂直或接近垂直方向穿越接触带。(3) 当隧道通过单斜构造时,隧道中线以垂直岩层走向穿越最为有利。当隧道中线与非水平岩层走向一致或斜交角很小时,应力求将隧道置于岩性较好、强度较高的层内。如岩层倾角较大,又有粘着力较差的软弱夹层时,应注意有产生顺层滑动的可能。(4) 当隧道通过褶曲构造时,隧道位置选择在褶曲构造一翼或背斜褶皱中轴处通过较为有利。不宜将隧道置于向斜轴部通过。(5) 越岭隧道首先可以从地形角度选择可能穿越的垭口,拟定该垭口处越岭标高及两侧相应的展线方案。综合考虑工期、经济效益、技术难度等,选择合适的临界标高。(6) 选择隧道的临界标高时,应注意下列因素:要尽可能把隧道埋置于较好的地层中;应使洞口位置处于较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地方,便于施工场地布置;隧道长度应考虑施工期限和施工技术条件。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本地段的地形地质情况,广南隧道的选址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临界标高,在保证隧道埋深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隧道的长度;洞口段中线尽量选择与地形等高线垂直;具体问题再具体分析。2.2 隧道洞口选择(1) 隧道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着重考虑隧道仰坡、边坡的稳定,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并结合洞口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综合研究比选确定。一般情况隧道宜早进洞、晚出洞。(2) 洞口段所在位置为坡积层地质,地形缓和,埋深较浅,应采用有效措施,做好防排水工作,不应采取刷坡清方,以免破坏山体稳定,招致坍方、滑坡病害。必要时宜接长明洞,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3) 广南隧道为长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应结合施工方法综合考虑,则应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和外部电源条件。(4) 隧道线路应力求与地形等高线垂直或近似垂直进洞。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以大角度斜交进洞为宜。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地质图,本隧道洞口段均位于坡积层上,且坡度较缓,围岩极差,因此应考虑避免大挖大刷,早进洞,晚出洞。综合考虑地形地质以及路线需要, 将左进洞口设在k132+290处;右进洞口设在k132+320处;左出洞口设在k134+008处;右出洞口设在k134+047处。2.3 纵断面设计本隧道的基本坡道形式设为单坡。坡道形式的选择依据和纵坡坡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通风问题和对汽车行驶的利害。隧道的纵坡以不防碍排水的缓坡为宜,坡度过大,对汽车行驶、隧道施工和养护管理都不利。单向通行的隧道设计成单坡对通风是非常有利的,因汽车都是单坡行驶,发动机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对通风也很有利。2.4 横断面设计2.4.1 建筑限界广南隧道的建筑限界按80km/h时速进行设计,建筑限界取值确定如下: 表2-1 建筑限界设置 (单位:m)设计速度(km/h)车道宽度w侧向宽度检修道j余宽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803x3.750.50.5-1.000.250.25图2.1 隧道建筑限界(单位:cm) 2.5 紧急停车带广南隧道为长隧道,所以在行车方向的右侧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取750m,停车带的路面横坡取为水平。紧急停车带的建筑限界、宽度和长度见下图:图2.2 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宽度、长度(单位:cm)2.6 横向通道上下行分离独立双洞的公路隧道之间应设置横向通道。人行横通道间距设为500m,车行横通道间距设置为750m,与紧急停车带对应布置。其建筑限界如下: 图2.3 a)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 b)车行通道建筑限界 (单位:cm)第3章 洞门设计1.1 洞门位置选择:一般应依据具体工点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工程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要求、洞口相关工程加以全面研究,综合比较其经济、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注意在城镇附近或与公路交叉的地段应与周围景观和交叉方式相协调。1.1.1 根据地形条件选择洞口位置:隧道进出口线路中线应力求与地形等高线相垂直(以减少工程量,有利于施工)。当斜交角较大时,且岩层整体性较好、无不良地质现象时,可采用斜交进洞,松散地层中不宜采用斜交洞口。傍山隧道洞口,靠山一侧边坡较高时,看是否有塌方、落石病害发生,如有应早进洞或接长明洞;对堑坡外自然坡面的稳定性要认真调查(必要时防护),特别注意洞口段的地层情况及覆盖厚度(是否受偏压)。防止坍顶和破坏山体的稳定。在漫坡地形选择洞口时,考虑洞外路基填、挖方情况,排水条件、有利于快速施工条件。结合少占农田,改土造田等要求。隧道位于城镇、风景区附近时,尽量少做长拉沟进洞,可适当延长明洞为宜。桥隧紧接,应考虑洞口与桥跨布局,结构处理的整体性,不能忽视桥隧工程施工相互干扰的因素。1.1.2 根据地质条件选定洞口位置:洞口位置应选择在坡面稳定、地质条件较好、无不良地质现象处。不应在山体不稳或有明显偏压、滑坡、崩坍、松散堆积体、泥石流沟等地段进洞。当岩层倾斜,层理、片理结合很差或存在软弱结构面时,不宜大挖,避免斩断岩脚,以防止顺层滑动或塌方。宜尽量早进洞或设明洞引进。不能避开堆积层进洞时(不宜采用清方的办法缩短洞口)必要时接长明洞。黄土地区(干燥无水、密实、稳定的老黄土时)可按一定的挖深进洞,有水或新黄土则不宜大挖。洞口应避开冲沟,防止坡面冲蚀产生泥石流。洞口为软岩或软硬岩互层时,应适当降低边仰坡高度,以减少风化暴露面,同时对软岩坡面可作适当的防护。1.2.洞门形式的选择:洞门形式的选择应适应地形、地质的需要,同时考虑施工方法和施工需要。一般地形等高线与线路中线斜交角度在45 65之间,地面横坡较陡,地质条件好,无落石掉块现象时,可选择斜交洞门;当斜交角度大于65时,地面横坡较陡,或一侧地形凸出,可考虑用台阶洞门;当斜交角度小于45时,地面横坡较陡,边仰坡刷方较高,有落石掉块掉块威胁运营安全时,考虑接长明洞。1.2.1 进洞口确定:1.2.1.1 右线进洞口:由于洞口段k132+320-yk132+346,围岩类别为类。围岩为亚粘土混角砾,稍湿,稍密,厚度较大,容许承载力 s0=300 kpa,纵波波速vp =450850m/s,围岩稳定性差。所以选择翼墙式洞门(详见洞门结构图)。 1.2.1.2 左线洞口洞口段k132+290-yk132+317围岩类别为类。围岩主要为灰岩与泥质灰岩,岩体大部分较完整,呈块石状镶嵌结构。纵波波速:灰岩vp =28004000m/s、泥质灰岩vp=1900-2500m/s,容许承载力:灰岩s0=2500kpa、泥质灰岩s0=1500kpa。围岩稳定性较差。考虑地形条件,选择端墙式洞门(详见洞门结构图)。1.2.2 出洞口确定:1.2.2.1 右线出洞口洞口段k134+044-yk134+047,围岩类别为类。围岩为亚粘土混角砾,稍湿,稍松-中密,厚度小,施工时清除处理。k134+023-yk134+044,围岩类别为类。围岩为弱风化灰岩,节理裂隙发育,溶槽、溶隙发育,呈微张或张开,岩体大部分较完整,呈块石状镶嵌结构。vp=2800-4000m/s,0=2000kpa,围岩稳定性一般。选择翼墙式洞门(详见洞门结构图)。1.2.2.2 左线出洞口 洞口段k133+988-zk134+008,围岩类别为类。围岩为弱风化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呈微张或张开,具岩溶化,溶槽、溶沟发育,岩体大部分较完整,呈碎石状和块石状镶嵌结构。vp=2800-4000m/s,0=2000kpa,围岩稳定性一般。考虑地形条件,选择翼墙式洞门(详见洞门结构图)。 1.3 隧道洞门强度、稳定性检算:1.3.1 左洞进口:k132+290 1)各项物理指标: , 2) 侧压力系数: 3)土压力计算(端墙): 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4)稳定性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5)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满足基底合力的偏心距 满足基地压应力的要求1.3.2 右洞进口:k132+320:1.3.2.1 左侧翼墙 1)各项物理指标: , 2)侧压力系数: 3)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4)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5)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满足基底合力的偏心距 满足基地压应力的要求1.3.2.2 右侧翼墙 1)侧压力系数: 由前计算得:2)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3)稳定性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4)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满足基底合力的偏心距满足基地压应力的要求1.3.2.3端墙:1)各项物理指标: , 2)侧压力系数: 3)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0.5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4)抗倾覆稳定的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5)墙身截面偏心验算 =偏心距: 满足墙身的偏心距 6)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应力计算: =发生了应力重分布,重分布后的最大应力 满足墙身应力的要求1.3.2.4 左侧翼墙和端墙相接部分:1)侧压力系数: 由前计算得:2)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 1.3.2.5 右侧翼墙和端墙相接部分: 1)侧压力系数: 由前计算得:2)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1.3.3 右洞出口:k134+047:1.3.3.1 左侧翼墙 1)各项物理指标: , 2)侧压力系数: 3)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4)稳定性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5)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满足基底合力的偏心距满足基地压应力的要求1.3.3.2 端墙: 1)各项物理指标: , 2)侧压力系数: 3)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0.5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4)抗倾覆稳定的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5)墙身截面偏心验算 =偏心距: 满足墙身的偏心距 6)墙身截面强度验算应力计算: =发生了应力重分布,重分布后的最大应力 满足墙身应力的要求1.3.3.3 左侧翼墙和端墙相接部分:1)侧压力系数: 由前计算得:2)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1.3.4 左洞出口:k134+008: 1.3.4.1 右侧翼墙 1)各项物理指标: , 2)侧压力系数: 3)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4)稳定性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5)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满足基地压应力的要求。1.3.4.2 端墙:1)侧压力系数: 由前计算得:2)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3)抗倾覆稳定的验算 满足倾覆稳定性的要求4)墙身截面偏心验算 =偏心距: 满足墙身的偏心距 5)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应力计算: = 满足墙身应力的要求1.3.4.3 左侧翼墙和端墙相接部分:1)侧压力系数: 由前计算得: 2)土压力计算:计算条带宽度取1m,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满足滑动稳定的要求第四章 衬砌设计广南隧道支护结构采复合式衬砌,分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模筑混凝土;、采用现浇模筑混凝土。4.1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支护形式组合使用,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区别组合。锚杆支护采用全长粘结锚杆。由工程类比法,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材料采用c20级混凝土,支护参数取值如下表:表4-1 初期支护参数表围岩级别喷射砼厚(cm)锚杆(m)钢筋网拱墙位置长度间距杆体材料8局部2.51.520mnsi筋10拱墙3.01.220mnsi筋拱、墙25x2515拱墙31.020mnsi筋拱、墙25x2520拱墙3.50.820mnsi筋拱、墙20x20级超浅埋20拱墙3.50.820mnsi筋拱、墙20x20级超浅埋20拱墙3.50.820mnsi筋拱、墙20x20级浅埋20拱墙3.50.820mnsi筋拱、墙20x20级围岩紧急停车带15拱墙级围岩紧急停车带10拱墙其他参数、锚杆布置见衬砌断面图。4.2 二次衬砌: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模筑混凝土,利用荷载结构法进行衬砌内力计算和验算。二次衬砌厚度设置如下表: 表4-2 二次衬砌参数表围岩级别拱墙混凝土()砼级别钢筋种类钢筋直径钢筋面()30c20-35c20-35c30hrb33516105845c30hrb335161436级超浅埋45c30hrb335161436级超浅埋45c30hrb335161436级浅埋45c30hrb335161436级围岩紧急停车带35c30hrb335161058级围岩紧急停车带35c20-注:钢筋面积为纵向每m断面的钢筋面积。其他参数详见衬砌结构图。4.3 围岩压力计算:4.3.1 计算断面参数确定:隧道高度h=内轮廓线高度+衬砌厚度+预留变形量隧道跨度b=内轮廓线宽度+衬砌厚度+预留变形量各围岩级别计算断面参数如下表: 表4-3 计算断面参数 (单位:m)围岩级别隧道高度h隧道宽度b备注7.90612.37正常断面7.98312.51正常断面8.76115.51紧急停车带8.03712.61正常断面8.81915.61紧急停车带8.2012.91正常断面级浅埋8.2012.91正常断面级浅埋8.2012.91正常断面 4.3.2深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垂直压力按式: 计算 其中:-宽度影响系数,;i-b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以b=5m的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准,当b5m时,取i=0.1水平均布压力根据围岩计算如下表: 表4-4 水平均布压力计算表围岩级别水平均布压力e 表4-5 深埋隧道的围岩压力 (单位:)围岩级别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q40.64675.643139.471232.11488.603163.231e011.34641.841116.05713.2948.9694.3.3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4.3.3.1 浅埋隧道的判别:1)围岩: 荷载等效高度浅埋隧道分界深度。2)围岩:浅埋隧道分界深度 4.3.3.2 围岩压力计算: 1) 围岩(hh):垂直力:侧压力系数计算: 各级围岩的值见下表:表4-6各级围岩的值围岩级别0.90.80.6 隧道宽度水平侧压力:水平侧压力视为均布压力时按下式计算: 隧道底部至地面的高度3)围岩(h):垂直力: 侧向压力: 表4-6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 (单位:)围岩级别(超浅)(浅埋)(超浅)q232.114213.528141.847e96.601120.46245.154.4 衬砌内力计算:衬砌内力计算的原理采用荷载结构法。4.4.1计算图示:1) 计算图示采用半拱结构,在主动荷载作用下,顶部衬砌向隧道内变形而形成脱离区,两侧衬砌向围岩方向变形,引起围岩对衬砌的被动弹性抗力,形成抗力区。为了方便计算,利用辛普生法近似计算各类位移,因此将半拱结构等分为8块,各分块上的外力近似地认为作用在各分块截面的中点上,据此得出计算图示如(图4-1)所示。图4-12) 弹性抗力图形分布规律按结构变形特征作如下假定:(1) 下零点a在墙角。墙角处摩擦力很大,无水平位移,故弹性抗力为零。(2) 上零点b与衬砌垂直对称中线的夹角假定45左右。(3) 最大抗力点h假定在最大跨度处附近,取。4.4.2 衬砌几何要素:1) 衬砌几何尺寸内轮廓线为三心圆,半径为、,内径、所画圆曲线的终点截面与竖轴的夹角为、,截面厚度为。2) 半拱轴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 半拱长度,将半拱轴线等分为10段,每段轴长。3) 各分块截面中心几何要素 与竖轴夹角: 截面4为第1段衬砌向第2段衬砌过渡的第一个截面,由几何关系,计算如下: 各截面中心点坐标计算:,(i=13) (i=38) (i=13) ,(i=48) 4.4.3 主动荷载作用下的衬砌内力计算:1) 取基本结构如(图4-2)所示,根据拱顶截面相对变位为零的条件,列出立法方程如下: 图4.2 衬砌内力计算基本结构 由叠加原理,墙底位移可以表示为,由于墙底无水平位移,故,代入立法方程式得: 式中、基本结构的单位位移和主动荷载位移 墙底单位转角 基本结构墙底的荷载转角衬砌矢高。由辛普生法,得出各系数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 , 求出未知力后,根据结构力学的方法,采用下列公式求解各截面内力: 2) 内力、的计算: 取计算图示如下(图4-3),由结构力学方法求出内力计算公式如下: 图4-3 内力计算图示 弯距: 轴力: 式中:、 各分块上作用的垂直压力、重力、侧压力 、 垂直压力、重力、侧压力所对应的力臂 、 相邻两截面中心点的坐标增量值,按下式计算: 4.4.4 弹性抗力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 各截面的抗力强度抗力图形的分布可按以下假定计算:拱部bh段抗力按二次抛物线分布,任一点的抗力与最大抗力的关系为: ah段任意点的抗力值: 2) 各分块上抗力集中值计算 集中力的方向垂直与衬砌外缘,并通过分块上抗力图形的形心。3) 抗力集中力与摩擦力的合力计算 其作用方向与抗力集中力的夹角为,作用点为抗力集中力与衬砌外缘的交点。4) 计算单位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将的方向线延长,使之交于竖直轴,量取夹角,将其分解为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的分力: 根据结构力学方法,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计算公式如下:弯距: 轴力: 式中: 力至截面中心点i的力臂5) 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产生的载位移载位移计算公式如下: 6) 墙底位移 由式(4-14)计算。7) 弹性抗力作用下产生的内力解力法方程(4-12),得出未知力后,就可按式(4-15)计算弹性抗力作用下产生的内力,计算公式如下: 4.4.5 最大抗力值的计算: 1)由温克尔假定,得到最大抗力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由结构力学方法,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位和因墙底转动所产生的变位计算如下: 4.4.6 衬砌总内力计算: 1)由叠加原理,衬砌总内力等于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与弹性抗力作用下的结构内力的叠加,按下式计算衬砌总内力: 4.4.7 计算结果: 由于、级围岩二次衬砌不承担荷载,故在此不予计算,其衬砌的厚度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取值(见表4-1,表4-2)。其他围岩内力计算过程见附录a,下面仅将计算结果列出。4.4.7.1级围岩正常断面衬砌内力计算结果:1)计算结果:表4-7 截面mpm6mnpn6nem/imy/i积分系数(1/3)0480.2535-3.2635121.4291994.82682.40451259.20580.09645305.95780.000011402.5359-2.856688.45731032.69102.33381289.29490.06863865.2257654.184542190.7396-1.65968.26651136.65702.12581370.39290.0060361.2134240.943823-75.77090.2569-47.51941280.07951.79281477.1994-0.0322-2076.4046-3040.053244-323.50562.5478-43.37601423.20011.35891572.6082-0.0276-1895.3539-4745.444225-504.40054.1000-53.60161546.15050.89431644.4764-0.0326-2342.1718-8694.719146-542.40104.0252-99.82491626.16970.61461693.7487-0.0589-4361.9427-21975.499427-382.99002.3977-119.36631645.60020.63161715.0459-0.0696-5215.8226-33514.1815487.0127-0.04991.52801665.79420.55421726.73280.000966.7666521.88551-9832.0452-76939.06392) 内力图:3)衬砌验算:主要验算几个控制截面。截面0(拱顶截面):偏心距,又,故构件由抗拉强度承载能力进行控制,按下式进行验算: , 截面强度满足要求。截面7:偏心距,又抗压强度控制承载力,按下式进行验算: , 截面强度满足要求。 截面8:偏心距。其他各截面偏心距均小于0.45h。4.4.7.2 级围岩正常断面衬砌内力计算结果: 1)计算结果: 表4-8截面mpm6mnpn6nem/imy/i积分系数(1/3)0422.2819-3.130158.9004461.36292.3315732.03310.08055654.44320.000001349.9473-2.739731.8905492.87632.2628755.56680.04223061.4921512.657712169.1225-1.5915-15.6327579.47442.0606818.6963-0.0191-1500.7348-990.396023-66.63300.2469-37.9695699.18871.7370900.8369-0.0421-3645.0713-5279.605734-287.72982.4477-3.5677818.13061.3158970.8877-0.0037-342.5039-848.212745-442.76573.940714.7158918.54330.86501018.96310.01441412.71885186.326156-469.29723.8609-21.0763981.89950.59531051.0108-0.0201-2023.3211-10079.081367-323.69312.2706-60.0976993.91420.61571065.3940-0.0564-5769.3691-36650.39597815.8794-0.12521.34491008.96870.53841071.47530.0013129.1087997.65208-7236.8286 -55920.5998 2)内力图:3)衬砌验算:主要验算几个控制截面。截面0(拱顶截面):偏心距又,故构件由抗拉强度承载能力进行控制,按下式进行验算: , 截面强度满足要求。截面7:偏心距又抗压强度控制承载力,按下式进行验算: , 截面强度满足要求。 截面8:偏心距。其他各截面偏心距均小于0.45h。4.4.7.3超浅埋隧道级围岩正常断面衬砌内力计算结果:1)计算结果: 表4-9截面mpm6mnpn6nem/imy/i积分系数 (1/3)0572.6189-3.2635144.5595900.69222.40451216.08310.11896316.66300.000011480.3772-2.8566105.6973944.70092.33381250.81640.08454618.5437781.682642229.0831-1.659611.40201065.55362.12581344.38870.0085498.2215332.333723-90.66250.2569-56.95991232.32941.79281467.4836-0.0388-2488.9164-3644.009544-389.34682.5478-55.16631398.05691.35891576.293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